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人事]
管理人员制度改革意向调查已開啟,現正徵集新議案及意見,敬請踴躍參與。
- [公告] 分拆快速刪除方針R7條、將不要製造惡作劇升格為內容指引及取消對消歧義後綴「(EP)」的禁用已經通過。
- [公告] 使用機械人重新提交頁面存廢討論、《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概數的兩個鄰數之間的書寫》跟进顿号用法的修订、修訂破折號的用法、将《格式手册·标点符号·间隔号》「间4」拆分出「间5」、可採用字词转换模板处理《格式手册·标点符号·逗号》「逗5」所列情况、修改維基百科:高風險主題/1945年後臺灣政治中對第十一屆立法委員條目的保護措施、在維基百科:新聞動態/重複發生的項目加入環法自行車賽、放寬存廢覆核臨時恢復制度事及分拆快速刪除方針G18條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盡快提出。
- [評選] 優良條目評選新程序正在試行,歡迎踴躍參與。
- [討論]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考慮将消歧義括号修正为全形括号,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技术区正在討論小工具设置页翻新方案及使用Lua替换Magic editintros,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区正在討論移動自與移動至模板中可選填的「移動理由」的放置方式及赖清德「團结国家十讲」条目的合併悬案,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社群正在討論快速删除G15项第四款的条文争议、修改優良條目、典範條目、特色列表以及特色圖片等典優評選的「投票程序」、可供查證方針引入存在可靠來源不保證內容被收錄原則之事、提议临时冻结自由提名申请成为管理人员及WP:ITNR中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的項目存廢,歡迎踴躍參與。
- [協作] 第二十三次動員令於7月5日正式開啟,9月7日結束,歡迎踴躍參與!
![]() 存檔 | ||||||||||||||||||||||||||||||||||||||||||||||||||||||||||||||||||||||||||||||||||||||||||||||||||||||||||||||||||||||||||||||||||||||||||||||||||||||||||||||||||||||||||||||||||||||||||||||||||||||||||||||||||||||||||||||||||||||||||||||||||||||||||||||||||||||||||||||||||||||||||||||||||||||||||||||||||||||||||||||||||||||||||||||||||||||||||||||
---|---|---|---|---|---|---|---|---|---|---|---|---|---|---|---|---|---|---|---|---|---|---|---|---|---|---|---|---|---|---|---|---|---|---|---|---|---|---|---|---|---|---|---|---|---|---|---|---|---|---|---|---|---|---|---|---|---|---|---|---|---|---|---|---|---|---|---|---|---|---|---|---|---|---|---|---|---|---|---|---|---|---|---|---|---|---|---|---|---|---|---|---|---|---|---|---|---|---|---|---|---|---|---|---|---|---|---|---|---|---|---|---|---|---|---|---|---|---|---|---|---|---|---|---|---|---|---|---|---|---|---|---|---|---|---|---|---|---|---|---|---|---|---|---|---|---|---|---|---|---|---|---|---|---|---|---|---|---|---|---|---|---|---|---|---|---|---|---|---|---|---|---|---|---|---|---|---|---|---|---|---|---|---|---|---|---|---|---|---|---|---|---|---|---|---|---|---|---|---|---|---|---|---|---|---|---|---|---|---|---|---|---|---|---|---|---|---|---|---|---|---|---|---|---|---|---|---|---|---|---|---|---|---|---|---|---|---|---|---|---|---|---|---|---|---|---|---|---|---|---|---|---|---|---|---|---|---|---|---|---|---|---|---|---|---|---|---|---|---|---|---|---|---|---|---|---|---|---|---|---|---|---|---|---|---|---|---|---|---|---|---|---|---|---|---|---|---|---|---|---|---|---|---|---|---|---|---|---|---|---|---|---|---|---|---|---|---|---|---|---|---|---|---|---|---|---|---|---|---|---|---|---|---|---|---|---|---|---|---|---|---|---|---|---|---|---|---|---|---|---|
| ||||||||||||||||||||||||||||||||||||||||||||||||||||||||||||||||||||||||||||||||||||||||||||||||||||||||||||||||||||||||||||||||||||||||||||||||||||||||||||||||||||||||||||||||||||||||||||||||||||||||||||||||||||||||||||||||||||||||||||||||||||||||||||||||||||||||||||||||||||||||||||||||||||||||||||||||||||||||||||||||||||||||||||||||||||||||||||||
早於10(未完成)或3(已完成)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 | 💭 話題 | 💬 | 👥 | 🙋 最新發言 | 🕒 (UTC+8) |
---|---|---|---|---|---|
1 | 请求关注G15第四款的条文争议 | 3 | 2 | Bluedeck | 2025-08-06 16:36 |
2 | 討論通告:管理人员制度改革意向调查 | 11 | 4 | LuciferianThomas | 2025-08-06 09:37 |
3 | 启用新的分类排序索引功能 | 13 | 8 | PexEric | 2025-08-11 02:38 |
4 | 「间5」正在公示 | 1 | 1 | 魔琴 | 2025-08-07 15:52 |
5 | 可供查證方針討論頁正在討論引入ONUS原則之事 | 1 | 1 | Sanmosa | 2025-08-09 22:56 |
6 | 建議在可預見將來禁止AI生成內容 | 9 | 8 | YFdyh000 | 2025-08-10 20:52 |
7 | RfC:考慮将消歧義括号修正为中文括号 | 82 | 22 | Sanmosa | 2025-08-11 11:35 |
8 | 徵求意見 | 1 | 1 | 1F616EMO | 2025-08-11 01:32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 | 您可在回饋請求系統訂閱以收取特定主題相關討論通知。 |
现在个别台湾铁路车站拥有多个运营公司,但这些条目内容不是杂乱地堆在一起就是过于分散在各条目。鉴于台湾铁路车站跟日本有很多共通点,因此本人建议采用日本车站的格式,即尽可能把各运营商并到一个条目中,并分开成独立章节,这样条目的编排会改善很多。最后附上台北车站现有版和我改写的日本格式版。
需改写的条目:南港車站、松山車站 (台灣)、臺北車站、紅樹林站、十四張站、板橋車站 (臺灣)、新北產業園區站、三重站、鶯歌車站、中壢車站、高鐵桃園站+高鐵桃園站 (桃園捷運)、六家車站+高鐵新竹站、松竹車站+松竹站 (台中捷運)、大慶車站+大慶站 (台中捷運)、新烏日車站+高鐵台中站+高鐵台中站 (台中捷運)、高鐵台南站+沙崙車站、新左營車站+高鐵左營站、橋頭車站 (台灣)、美術館車站、鼓山車站、高雄車站、科工館車站。
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7月1日 (二) 09:01 (UTC)《格式手册/标点符号》§顿号修订,此处应该跟进,变动如左:
- ※ 此處原有{{A+-}}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有時有人會在條目中用消歧義括號。如版本80628389(這個版本中兩個條目都不應用消歧義括號,而應用正常的括號,目前已經移動。這裏僅舉例用)。應當明確禁止。暫擬條文如左:
- ※ 此處原有{{A+-}}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各位維基人好, 本人注意到,目前在公共轉換組(例如 Module:CGroup/Computer)中,關於英文術語 render 的台灣正體(zh-tw)轉換規則被設定為「彩現」。 然而,此設定與台灣當前的實際使用情況有較大出入。我提議將其修正為「渲染」,以更準確地反映現實。
主要理據如下:
1. 主流及業界通用性: 「渲染」是台灣電腦圖學、設計、動畫和遊戲領域的絕對主流用語。無論是學術界、專業社群,還是 Adobe、NVIDIA、Autodesk 等主要軟體廠商,其官方繁體中文內容幾乎均使用「渲染」一詞,這點可以在上述企業官方的台灣繁體(zh-tw)網站得到證實。[1]採用業界標準有助於讀者理解。
参考資料
- ^ DLSS 技術 | NVIDIA. NVIDIA 台灣. [2025-07-18] (中文(臺灣)).
2. 站內用語一致性: 維基百科內已有「三維渲染」等核心條目,將常用術語統一為「渲染」可避免讀者在不同條目間產生困惑,並維持百科全書的內部一致性。
3. 實際使用頻率: 在台灣的科技新聞、設計論壇、教育課程及日常討論中,「渲染」的使用頻率也遠遠高於「彩現」。後者相對屬於較早期或較小眾的譯法,不具備通用性。
據了解,目前的「彩現」設定是在未經廣泛社群討論下,由單一用戶(百楽兎,現已被永久封禁)的編輯所造成。本次提議旨在將此類地區詞轉換回歸社群共識與現實常用標準,而非延續個人偏好。
因此,我建議修改相關的公共轉換組(如 Module:CGroup/Computer),
將以下規則:
Item('render', 'zh-cn:渲染; zh-tw:彩現; zh-hk:渲染;')
修正為:
Item('render', 'zh-cn:渲染; zh-tw:渲染; zh-hk:渲染;')
在此提出此案,希望能與社群一同討論,並就此達成共識。謝謝。--Fmnijk(留言) 2025年7月18日 (五) 05:15 (UTC)目前「可能会产生歧义」的例子是「九、十人」。根据Ericliu1912的意见,“三五天”可以解读为“三十五天”,这是否属于本条所说的「可能会产生歧义」的情况?若是,这个例子应当一并举出。现征求意见。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5日 (五) 12:49 (UTC)顿4:相邻或相近的两中文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一般无须用顿号;若两数字由缩写而来,宜用顿号;有些词组可能会产生歧义,加上顿号可以清楚说明意思。
这並不是一個非常複杂的问题,但是拖了一個月都没有解决,被迫来到互助客栈请求合作。
涉及三個页面:
- 1. 「團结国家十讲」
- 1A. 在7月25日的存廢讨论中被删除。已提DRV。
- 1B. 重建後,重定向到團结国家十讲(2B)
- 2. 團结国家十讲
- 3. Draft:团结十讲
按照建立顺序,应當合併到页面「1A」,但是「1A」被删,且常用名称是「2」。另外三個页面的内容质量都堪憂,需要删掉很多东西,但是各有一些东西是有用的。
为什麼我不在条目讨论页提出?待会被删了怎麼办。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7:16 (UTC)个人认为如果前文是“国家”不可以使用“中国大陆”(包括“大陆”,惟在前文未提及“中国大陆”的情况下直接简写“大陆”已违反CS4D)和“台湾”指代两岸政权,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完整国号(或使用模板{{PRC}}和{{ROC}})来表述。但查阅CS4D发现并没有对该种情况做明确规定,所以我想确认上述内文是否违反CS4D?也希望在CS4D内文中对该情况做明确规定。--忒有钱 🌊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5年4月6日 (日) 18:40 (UTC)根据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的统计……其中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评比为完全民主自由的经济高度发展国家而维持死刑的仅有美国、日本及台湾。
如果被禁制(禁止WP頁面),然後被提報至 維基百科:管理員佈告板/其他不當行為、維基百科:當前的破壞 等頁面,他回應的話 是否構成違反編輯禁制。
最近的例子 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HMOXDSS1_2。--—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4日 (五) 16:52 (UTC)在Talk:焚书坑儒#關於Waydwaid的編輯中,有编者指出,“这样的用词指向某个学者,但不带出其名字”是不行的,即对于“当我们讨论观点时,我们应当把观点归属于某个人或某类人,并讨论他或他们持有这一观点的事实。”(Therefore, where we want to discuss an opinion, we attribute the opinion to someone and discuss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this opinion.)只有写出其名字,才是“观点归属于某个人”,当然,我或者还有许多维基人是这样理解的,但NPOV毕竟没有直接这样写明。而且,该内容主要反对“大规模归属”,即“许多人说”。那“一个人说”、“一位学者说”、“有学者说”呢?似乎仍不清楚。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段照搬英文维基百科NPOV方针的话,已经被英文维基百科删除了。以至于拿出18年前的编辑记录后,被质疑“为何给出差不多有30年历史的英维编辑纪录连结”。另一编者提到“有学者”这一写法“在英维还不合MOS:不要模棱两可”,但英维相应章节比起中维,可谓面目全非。其连接到英维的en:Wikipedia:Manual_of_Style/Words_to_watch#Unsupported_attributions,该章节说:“要注意的词语:有些人说、许多人记得、许多学者指出……”那么“有学者说”是不是模棱两可呢?似乎仍不清楚。
问题在于,英维方针已经更换为更清晰的表述,而中维没有跟进。英维现行NPOV方针写道:“相反,应该在正文中将观点归于特定来源,或在合适时描述为广泛传播的观点等。”(Rather, they should be attributed in the text to particular sources, or where justified, described as widespread views, etc.)即“将观点归于其来源”。例如,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时,可以写“据《纽约时报》报道”,但不能是“一家媒体报道”;引用罗尔斯的一篇论文时,可以写“罗尔斯认为”,但不能是“一个学者认为”。这里顺便说一句,我认为,如果一个可靠来源写了“一位学者认为”/“匿名消息认为”,转述为“一位学者认为”/“匿名消息认为”可能是合理的。但如果它写的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卜德撰写的文章指出”,则转述为“一个汉学家认为”/“有汉学家认为”不可能是合理的。
想向英维看齐,我估计需要以下工作:
- 将en:WP:Citing_sources#In-text_attribution翻译为:WP:列明来源#文内归属
- 按照en:WP:Neutral_point_of_view#Explanation,更新WP:中立的观点#中立观点的含义。需要加入“应该在正文中将观点归于来源”。
- 将en:Wikipedia:Manual_of_Style#Point_of_view翻译为:WP:格式手册#观点(可选)
- 更新WP:中立的观点#归属并证实有偏见的声明,添加到WP:格式手册#观点的连接(可选)
根據上一條討論串的反饋,我提議將典優評選改為「半投票半共識制」。「半投票半共識制」不同於以往的「共識制」提案。我在此處回應了常年提案的疑點。
此處拋磚引玉,提供2個可操作的具體方案。--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13日 (日) 23:36 (UTC)因时有批量提删出现可能致页面可读性降低,或提删、通知、后续删除等操作致最近更改被冲刷等情况,谨此提议如下:
- 单次批量提删提出超过60个页面时({{DRItem}}上限),提删者应使用诸如「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5/07/14/批量提删」或其他单一页面列出被提报的页面后链接至主AFD页
- 单次批量提删提出超过5个页面创建者为同一人时,提删者可以在主AFD页使用{{ping}}等间接方式通知此创建者
《格式手册/标点符号》§顿号修订,此处应该跟进,变动如左:
- ※ 此處原有{{A+-}}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有時有人會在條目中用消歧義括號。如版本80628389(這個版本中兩個條目都不應用消歧義括號,而應用正常的括號,目前已經移動。這裏僅舉例用)。應當明確禁止。暫擬條文如左:
- ※ 此處原有{{A+-}}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已通过的修订案可能扩大了本款对User talk空间适用范围,可能没有达成共识,建议先推翻,并改为排除整个User talk空间。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經過維基百科:互助客棧/其他#仲裁的快速拒絕的初步討論,部分用戶對這部分内容有興趣,發起此討論。
-Lemonaka 2025年7月19日 (六) 12:57 (UTC)近期人物條目,越來越多使用客家話、臺灣話、排灣語等漢語與原住民族語言模板,例如以下案例:
使用目的有以下:
然而語言模板使用,由於缺乏統一社群準則,導致出現許多模板破壞行為與編輯爭議。遂於此提出討論。--晴禾(留言) 2025年7月20日 (日) 07:23 (UTC)目前「可能会产生歧义」的例子是「九、十人」。根据Ericliu1912的意见,“三五天”可以解读为“三十五天”,这是否属于本条所说的「可能会产生歧义」的情况?若是,这个例子应当一并举出。现征求意见。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5日 (五) 12:49 (UTC)顿4:相邻或相近的两中文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一般无须用顿号;若两数字由缩写而来,宜用顿号;有些词组可能会产生歧义,加上顿号可以清楚说明意思。
Template:User王炯浜,只掛了一個模板就沒有然後了。考量到出現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子頁面和討論頁通通刪光了,建議將這種也當成孤立頁面看待: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註:所在命名空間不能擁有子頁面
指的是條目、檔案(File)、話題(Topic)三個命名空間,另由於User和User talk爭議很大(並且模板都被隱藏了,雖然我覺得沒必要啦 囧rz……)故予以排除。
由于目前中文维基百科没有Category:介绍性条目还有Category:有单独介绍性条目的条目。现提议把“读者可以在Category:介绍性条目中找到完整的“介绍性”条目名单,还可以在Category:有单独介绍性条目的条目中找到所有介绍性条目对应的主条目名单。”这句话删掉。
由于中文和英语的不同性质,将原有方针中的一句话:“有很多不同的免费在线工具可以自动对(英语)文本的可读性进行评级,或高亮复杂的句子结构,如 http://www.hemingwayapp.com 。”改成“有一些免费在线工具可以自动对中文文本的可读性进行评级,比如 https://gowinston.ai/zh-hans/readability-score-checker/ ”
--Vertin,do you want to be the timekeeper?(留言) 2025年7月27日 (日) 16:11 (UTC)根據2021年讨论以及上方案例,建议明確掛有{{CSD Placeholder}}的页面任何情况下都不適用于G1。
修订方案:追加但书:掛有{{CSD Placeholder}}的页面不適用。
以上。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8日 (一) 02:52 (UTC)管理員並沒有特權決定頁面去留,惟能總結並執行社羣共識。因此,NT:FAIL中「在努力尋找後仍然無法找到相關的來源」處的第四點中的「最終經管理員決定獲得保留」敘述與事實不符。爲修正此錯誤,茲提案如下: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flex}}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提議條文如下: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根據GZQDer上方意见,现在提案廢除上方G18拆分案中计划新拆出的G19(被草稿化而又被重建的页面),以推进G18拆分案。左附當前G18条文与G19暫拟条文。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根據GZQDer上方意见,现在提案廢除上方G18拆分案中计划新拆出的G20(未經同意以剪貼移動的方式發佈的草稿),以推进G18拆分案。左附當前G18条文与G20暫拟条文。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目前「擾亂的跡象」第六點存在以下問題:
- 其主題句「發起運動趕走建設性貢獻者」似乎未能充分總結後面的文字,因爲「違反……方針與指引……令守法的建設性編者耗盡耐心」並不一定要「發起運動」,只需要「(持續)作出低水準的違規行為」。這可能是英文「Campaign to」的誤譯,此處應譯爲「從事活動」之意。此外,「發起」有故意的成分,和擾亂「不總是故意」的定義相悖。
- 內文「守法的建設性編者」用詞奇怪,因爲維基百科不墨守成規、也不是政府,方針、指引和共識並非「法律」,而是需要用常識解讀的最佳實踐;重點在於正當合理的共識,而非條文文字。
- 內文「不再編寫/維護特定條目」涵蓋過窄,各種非條目空間的行爲(如討論方針指引、頁面存廢)也可以對維基百科作出貢獻,擾亂者亦自然可能在非條目空間作出第六點所述的擾亂行爲。
因此,提案修改「擾亂的跡象」第六點如下:
- 廢除「發起運動趕走建設性貢獻者」,代以「持續作出違規行爲,敗壞編輯環境,令建設性貢獻者灰心離開」;
- 於2025年8月9日 (六) 13:48 (UTC)按春卷柯南的建議修改,此前爲「持續作出違規行爲,造成建設性貢獻者離開」。
- 廢除「守法的建設性編者」,代以「遵守正當合理的共識的建設性編者」;以及
- 廢除「不再編寫/維護特定條目」,代以「不再參與某類型的貢獻(如不再編寫/維護特定條目),甚至離開維基百科」。
- 於2025年8月9日 (六) 13:48 (UTC)參考春卷柯南的建議修改,此前爲「在『不再編寫/維護特定條目』後加入『或不再參與某類型的貢獻,甚至離開維基百科』」。
綜上,即修改如下: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flex}}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 ※ 此處原有{{A+-}}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SuperGrey、Tisscherry、Nebulatria、Ericliu1912、AT、Royal Sailor、魔琴、For Each ... Next、Sinsyuan:(@西安兵马俑: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討論)
(定義:試行GAN是指维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提名區/新程序 (2025年),現行GAN是指维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提名區)
我今天看到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提名區#無齒鰺討論串了。居然發生不得了的事。我理了一下討論,Ericliu1912說得對,需要盡快釐清試行GAN相較於現行GAN,是什麼樣的存在。AT說的「新程序在試行階段應視為類似同行評審的機制
」確實有道理,後來SuperGrey也照做了(Special:Diff/88529461)所以暫時沒問題。但是Ericliu1912提到的問題,要分幾個模組討論,而且可能會摻雜其他問題。在這邊我來理清一下:
- 「參加討論」模組:Ericliu1912表示:如果試行GAN討論有六個人,應該可以套用到現行GAN;但在試行GAN,新制討論理論上可以只要一個人(在詳細觀察的情況下),就給過整個條目。目前SuperGrey、Nebulatria、還有Tisscherry似乎在這方面鬧出矛盾。但我現在不確定要在哪裡討論(發起位置的方針不好懂,但我想應該在本頁討論),所以這邊簡單帶過。
- 「折衝」模組:在現行GAN的Special:Diff/88253370確實沒有提及試行GAN。但如何提及?如何讓現行GAN與試行GAN互相注意?我還沒有想法,需要徵求意見。
- 「新制定位」模組:試行GAN應該已經確定採用Nebulatria的框架實行。但是否確定取代現行GAN?完全取代的條件為何?詳細規定是否要修改?我這方面似乎有點不清楚。另外Ericliu1912,如果這不是你所謂「
需要盡快討論出新制定位,可能包含命名
」的意思,請告訴我 - 「命名」模組:本人偏好「2025年試行案」,但沒有強烈意見。有其他想法可以討論。
- 「公示」模組:試行GAN確定採用Nebulatria框架實行的話,我建議可以公示通過「導入試行GAN」。
目前的刪除方針指出「我們應該儘量保留所有合乎百科全書目標的頁面,刪除應該是最後的選擇」,容易被誤解成要保留所有有潛力符合百科全書目標的頁面而不論是否有人改善。爲免不符合百科全書目標的頁面長期存在,誤導讀者,又爲釐清{{刪後重建}}的用法,茲提案如下:
- 修訂一:將「合理正當」改爲「正當合理」,和WP:共識行文對齊。2025年8月4日 (一) 04:55 (UTC)
- 不知爲何這個修訂上次沒有應用,已於2025年8月7日 (四) 15:52 (UTC)補上。
- 修訂二:釐清條文,將「除非有共識認爲該頁面不符合百科全書的目標」改爲「除非有共識認爲該頁面不可能被改善爲符合百科全書的目標的頁面」。2025年8月7日 (四) 15:52 (UTC)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前次討論未能形成任何有效共識,然而觀察到最近社羣對於可供查證開始有著合理的理解,我相信現在是重提此案的合適時機,因此現重新提議將下列擬議條文寫入WP:可供查證:
以上。Sanmosa DC23 2025年8月3日 (日) 02:21 (UTC)
- 存在可靠來源不保證內容被收錄
任何條目中收錄的內容應可由可靠來源驗證,但這並不代表任何可供查證的資訊都應寫入條目中。有些內容可能被社羣共識認為無助改善有關條目,或因為某些方針和指引的規範而不適合寫入有關條目。編者此時應考慮省略該等内容,或改為將之寫入其他條目之中。希望添加存在爭議內容的編者有義務為添加該內容形成共識,惟如希望添加存在爭議内容的編者為此有效地發起了討論,而持相反意見的編者拒絕實際參與討論,則持相反意見的編者應被視為放棄參與形成該共識的過程的權利。此條文不應被理解為支持以局部共識凌駕更廣泛共識的行徑。
現提議調整快速刪除方針G5條如下: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具體修改:
- 調整用詞:G5原有的中文名稱過長,不利於用戶識別,而且與內文描述高度重複,因此提議以較短而意思相同的字句代替,此外也對部分原有條文進行整合,並參照現A7的行文調整部分既有條文的表達方式。
- 限制適用範圍:參見WT:删除#c-1F616EMO-20250804044800-1F616EMO-20250802015400,將內容非常相似但能夠解決此前存廢討論提出的問題的頁面版本自G5的適用範圍中排除。
目前WP:TALKDONTREVERT行文未考慮「討論頁上根本沒有討論存在」以及「看了討論頁但在討論中擾亂」的情況。爲修正這兩點,現提案在「假若編者無視討論頁內容」後依次增加如下規定:
- 增加「沒有發起討論以求達成共識」
- 增加「擾亂相關共識形成」,連結至Wikipedia:游戏维基规则 § 游戏共识形成程序
- 這一點翻譯自英維,原文爲「
[...] or who stonewall discussions [...]
」,旨在避免擾亂者通過擾亂討論影響共識形成,同時以「我有留言、沒有無視討論」之類的詭辯聲稱自己的行爲無不妥。
- 這一點翻譯自英維,原文爲「
另有以下文法修正:
- 廢除「可能会为争议性的编辑负责从而招致制裁」,代以「可能構成擾亂,从而招致制裁」
- 原文語焉不詳,或爲翻譯之誤。
- 此修改可能符合Wikipedia:共识 § 微小修訂簡易規定,亦諮詢各位意見,以確定是否可以快速通過。
- 在「假若編者無視討論頁內容」前加入「在有編輯爭議時」
- 原文即有此意,爲進一步釐清並回應Sanmosa的顧慮而於2025年8月4日 (一) 15:15 (UTC)加入。
綜上,即修改如下: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flex}}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上個月有一次嘗試速刪LLM的討論,但是沒成功。所以今天重試一次。
上個月的版本措辭模糊,大部分反對理由皆為標準不清。因此這一次參考雪球通過的英維G15擬定如下內容: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有一些例子是我從我拒絕Draft:閉曲面理論中找來的。由於規則較為細條,所以不適合合併到現在的G3裡面。所以單獨拿出來列一條。
在英維的討論中,有一些編者提出如下的特徵:
- 頁面使用Markdown語法
而我想額外提出如下特徵:
- 章節標題以Emoji符號開頭形成排比
上方討論的正當合理意見中已經就模板需要符合非原創研究達成明顯共識。雖該共識無需進行條文修改即有效力,但爲釐清疑惑,茲提案如下:
修改WP:非原創研究,加入: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修改WP:可供查證 § 文獻參考的格式如下: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修改WP:中立的观点序言章節,加入註腳: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 修訂一:按自由雨日提議,修正標題誤譯。2025年8月8日 (五) 04:08 (UTC)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O1的最近一次修訂發生於用戶頁指引引入「用戶自治空間」的概念前,具體修改為加入“僅適用於用戶(User)命名空間”一句,原因是當時的用戶頁指引(2024年11月27日通過)規定「標題以User(用戶)和User talk(用戶討論)命名空間開頭的頁面都被視為用戶頁面」,使當時的O1理論上可被用於刪除User talk空間內的頁面。然而,由於用戶頁指引現時已引入「用戶命名空間」的概念,即使“僅適用於用戶(User)命名空間”一句不存在,亦不會使現行O1可被用於刪除User talk空間內的頁面。此外,現行O1聲明“除了自己的用戶頁,只要是移動而來的頁面,皆須附有合理原因”,但特別排除“自己的用戶頁”適用請求刪除移動而來的頁面“須附有合理原因”的條款的理由不明,因此同時建議請求刪除移動而來的頁面“須附有合理原因”同樣適用於“自己的用戶頁”。具體提案如下:
- ※ 此處原有{{比較條文}}模板內容,因節省徵求意見摘要篇幅而省略,請至有關討論頁查看
英維的管理人員申請意向調查(英語:Optional RfA candidate poll)可以讓編者知道申請成爲管理人員的當選機會,接受社羣在這方面的意見,並使編者瞭解到自己在這方面的弱點。爲讓擬申請成爲管理人員的中維編者亦能受惠,我從英維翻譯了該頁面(WP:管理人員申請意向調查),並進行了以下修改:
- 參考管理操作覆核請求相關共識,「分立頁面往往導致流量大幅下降,討論難以聚焦促進共識形成」,故將地點從英維的獨立頁面改爲互助客棧其他版。
- 爲申請成爲行政員添加相關選項。用戶查核員相關配套亦已經編寫,但未啓用,詳見頁面內的HTML註解。
|
根據上一條討論串的反饋,我提議將典優評選改為「半投票半共識制」。「半投票半共識制」不同於以往的「共識制」提案。我在此處回應了常年提案的疑點。
此處拋磚引玉,提供2個可操作的具體方案。--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13日 (日) 23:36 (UTC)經過維基百科:互助客棧/其他#仲裁的快速拒絕的初步討論,部分用戶對這部分内容有興趣,發起此討論。
-Lemonaka 2025年7月19日 (六) 12:57 (UTC)@SuperGrey、Tisscherry、Nebulatria、Ericliu1912、AT、Royal Sailor、魔琴、For Each ... Next、Sinsyuan:(@西安兵马俑: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討論)
(定義:試行GAN是指维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提名區/新程序 (2025年),現行GAN是指维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提名區)
我今天看到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提名區#無齒鰺討論串了。居然發生不得了的事。我理了一下討論,Ericliu1912說得對,需要盡快釐清試行GAN相較於現行GAN,是什麼樣的存在。AT說的「新程序在試行階段應視為類似同行評審的機制
」確實有道理,後來SuperGrey也照做了(Special:Diff/88529461)所以暫時沒問題。但是Ericliu1912提到的問題,要分幾個模組討論,而且可能會摻雜其他問題。在這邊我來理清一下:
- 「參加討論」模組:Ericliu1912表示:如果試行GAN討論有六個人,應該可以套用到現行GAN;但在試行GAN,新制討論理論上可以只要一個人(在詳細觀察的情況下),就給過整個條目。目前SuperGrey、Nebulatria、還有Tisscherry似乎在這方面鬧出矛盾。但我現在不確定要在哪裡討論(發起位置的方針不好懂,但我想應該在本頁討論),所以這邊簡單帶過。
- 「折衝」模組:在現行GAN的Special:Diff/88253370確實沒有提及試行GAN。但如何提及?如何讓現行GAN與試行GAN互相注意?我還沒有想法,需要徵求意見。
- 「新制定位」模組:試行GAN應該已經確定採用Nebulatria的框架實行。但是否確定取代現行GAN?完全取代的條件為何?詳細規定是否要修改?我這方面似乎有點不清楚。另外Ericliu1912,如果這不是你所謂「
需要盡快討論出新制定位,可能包含命名
」的意思,請告訴我 - 「命名」模組:本人偏好「2025年試行案」,但沒有強烈意見。有其他想法可以討論。
- 「公示」模組:試行GAN確定採用Nebulatria框架實行的話,我建議可以公示通過「導入試行GAN」。
《Wikipedia talk:快速删除》§G15的具體含義以下三個章节,當前版本G15第四款存在漏洞,但是无法達成修补方案的共识。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7日 (日) 12:06 (UTC)
我支持直接排除G15在UT空間的適用,也就是提案2。我看到有用戶所焦慮的UPNOT的問題,其實和G15是沒有關係的,就算沒了G15也可以按UPNOT提刪,反之就算有G15的UPNOT也可以輕而易舉規避G15。不管從目的上還是機制上,二者真的是風馬牛不相及。所以我認為把UPNOT牽扯進G15修訂的討論是混亂的邏輯。Bluedeck 2025年8月6日 (三) 08:36 (UTC)
討論通告:管理人员制度改革意向调查
[编辑]- 此訊息為討論通告,請勿回覆;請就地存檔此討論通知。
謹此通知關注方針指引修訂之社群成員,敝人近期發起管理人员制度改革意向调查。誠邀社群踴躍參與討論發表意見。--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8月2日 (六) 11:49 (UTC)
- (就回個一句)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2日 (六) 16:09 (UTC)
- 用FRS還是MMS?--路西法人 2025年8月2日 (六) 18:08 (UTC)
- 用MMS。暂时拟定的通知人群是:注册至少7天,编辑次数至少50次,最近半年有编辑的用户,共6815人,不知如何。 Stang1267 2025年8月3日 (日) 03:02 (UTC)
- 沒什麼問題?跟前幾次徵求意見差不多的話就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3日 (日) 03:04 (UTC)
- 前一次实际上是发给所有延伸确认用户的,但是既然这次受众是所有自动确认用户,这个标准应该没什么问题。咱知道前一次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实际上没发,这次应该不会出现上次的问题吧。 Stang1267 2025年8月3日 (日) 03:17 (UTC)
- 了解。——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3日 (日) 03:24 (UTC)
- 不過看了這幾天的討論情況,下次還是別這樣寄信了吧,建議以具有實際人事任免資格者為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5日 (二) 22:08 (UTC)
- 我2023年末的時候原先也是定具有實際人事任免資格者為參與標準,結果還是被要求改掉了。--路西法人 2025年8月6日 (三) 01:37 (UTC)
- 呃,其實這次叫「改革」我都覺得真的far-reaching了,遠遠沒有上次的多方面來得大刀闊斧;2025年比2023年的情況已經改善了許多。這個MMS通告寫得好像2024年完全沒好過似的。--路西法人 2025年8月4日 (一) 02:39 (UTC)
- 因为窝非常懒所以直接抄的上次的通告,不过确实有一些语句该做一些调整的。 Stang1265 2025年8月4日 (一) 06:05 (UTC)
- 前一次实际上是发给所有延伸确认用户的,但是既然这次受众是所有自动确认用户,这个标准应该没什么问题。咱知道前一次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实际上没发,这次应该不会出现上次的问题吧。 Stang1267 2025年8月3日 (日) 03:17 (UTC)
- 沒什麼問題?跟前幾次徵求意見差不多的話就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3日 (日) 03:04 (UTC)
- 用MMS。暂时拟定的通知人群是:注册至少7天,编辑次数至少50次,最近半年有编辑的用户,共6815人,不知如何。 Stang1267 2025年8月3日 (日) 03:02 (UTC)
這應該可以寄個社群通知?—— - 用FRS還是MMS?--路西法人 2025年8月2日 (六) 18:08 (UTC)
启用新的分类排序索引功能
[编辑]MediaWiki分类页对汉字标题的处理是按首字索引、以Unicode顺序排序。这一直令人不满,编者通常采用手动指定{{DEFAULTSORT:}}
魔术字的work around手段。我见到@Func86、Winston Sung实现了按康熙部首(unihan
)、汉语拼音(pinyin
)、注音符號(zhuyin
)、笔画数(stroke
)索引排序的功能。这几种索引字是Unicode CLDR定义的、由ICU实现,其数据来源为Unihan数据库。(见commit fa34e2e、phab:T46667#11052753)若需要补充/更正请直接编辑
然而MediaWiki目前只能全站使用一种排序规则(配置项$wgCategoryCollation
只能填入一个值),无法供用户自定义。考虑到编者们对于索引方式一直存在分歧,遂在此发起讨论。
经不完全检索,此话题的历史讨论有2006年、2008-9年、2011年7月、2012年3月、7月、2015年4-5月、2022年1月有遗漏请直接编辑补充。
--Srapoj(留言) 2025年8月6日 (三) 20:30 (UTC)补充于2025年8月8日 (五) 09:38 (UTC)
- (=)观望。有地区词和字形差异,可能没办法。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7日 (四) 01:11 (UTC)
- 你既然找到了当年这么多讨论,其实主要是技术(系统配置只能选一个作为总配置,没有针对不同分类的排序标准配置(以魔术字等方式在源码控制))加使用习惯差异(不同地区的语音排序倾向不同)问题,简单来说,无解。
耸肩——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7日 (四) 01:33 (UTC)
- 所以您维有没有「让一部分人先不吃屎」的共識。先啟用拼音排序,然後在分類頁面中增加「注音導航」讓讀者手動跳轉想要的索引字頭。這樣的話,除港澳地區的人以外,其他人可以先用着。要是沒有這種共識,我覺得沒什麼可以討論的。--Ghren🐦🕓 2025年8月7日 (四) 08:02 (UTC) 1
- 作为大陆简体使用者,我是倾向于拼音的,且直观感受是目前手动指定了排序字的条目通常使用的是拉丁字母(英语或拼音);虽然我承认这样不能照顾使用注音符号区域的习惯(不过我感觉台湾目前使用某种汉字拉丁化方案的场合也不少)、对非官话人士很不友好(若某字读音的声母与普通话不同便难以理解),且对分类页用户来说是个相当大的行为变化。
- 至于只按笔画数的选项,我觉得它只适合先按某种其他方式索引后作为各类内部的排序依据(类似字典按部首索引的做法),单独用它的话区分粒度似乎太粗、且意义不明?
- 因此,使用部首索引会否是一个更容易接受的选项?由于Unicode的汉字编号是按康熙部首-笔画数来的[1],目前分类页事实上已按这个顺序排序(因为标题首字几乎都位于BMP内的常用汉字区段),切换到这个选项能将相同部首的汉字置于同一索引下,而非目前按字索引这种看似莫名其妙、没有顺序的情况。我认为这至少好于现状。--Srapoj(留言) 2025年8月7日 (四) 13:12 (UTC)
- 筆劃、部首都會有繁簡字的問題吧。--Ghren🐦🕘 2025年8月7日 (四) 13:15 (UTC)
- 我见“话”与“話”在数据库中都是言部的,不过我对此了解甚少,不清楚会否有让人不明所以的edge case。现状也是在同一部首下按笔画数排序,但繁简字会作为同一索引项。我不清楚MediaWiki目前这个实现会怎么处理同一部首下同时有繁简标题的情况。--Srapoj(留言) 2025年8月7日 (四) 13:36 (UTC)
- 繁简字不一定同部,比如體-体,聽-听,但是不知道繁简转换后会不会合并处理。还有问题是地区词,媽的多重宇宙-瞬息全宇宙-天马行空-奇異女俠玩救宇宙什麼的。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8日 (五) 01:27 (UTC)
- 我观察了一下,Category:体育运动里同时有“体”和“體”开头的子分类,目前是合并按“体”字人部索引的,因此排序靠前。而Category:體育與國籍里只有“體”字标题,按骨部所以排序靠后。如上条评论说的,我不了解规则所以不知道这个新实现会怎么处理繁简,但若有需要可以在本地运行一个看看。--Srapoj(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08:51 (UTC)
- 现有默认排序也是分开排序,但是在分类页显示时由转换器转换首字到用户语言变体再分组显示,所以看起来是同一组。但是如果分类内页面数量够多,是不能连续显示的。而ICU方案按照部首排序当然会分开分组显示。--Func(讨论·贡献) 2025年8月8日 (五) 16:26 (UTC)
- 我观察了一下,Category:体育运动里同时有“体”和“體”开头的子分类,目前是合并按“体”字人部索引的,因此排序靠前。而Category:體育與國籍里只有“體”字标题,按骨部所以排序靠后。如上条评论说的,我不了解规则所以不知道这个新实现会怎么处理繁简,但若有需要可以在本地运行一个看看。--Srapoj(留言) 2025年8月8日 (五) 08:51 (UTC)
- 繁简字不一定同部,比如體-体,聽-听,但是不知道繁简转换后会不会合并处理。还有问题是地区词,媽的多重宇宙-瞬息全宇宙-天马行空-奇異女俠玩救宇宙什麼的。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8日 (五) 01:27 (UTC)
- 我见“话”与“話”在数据库中都是言部的,不过我对此了解甚少,不清楚会否有让人不明所以的edge case。现状也是在同一部首下按笔画数排序,但繁简字会作为同一索引项。我不清楚MediaWiki目前这个实现会怎么处理同一部首下同时有繁简标题的情况。--Srapoj(留言) 2025年8月7日 (四) 13:36 (UTC)
- 筆劃、部首都會有繁簡字的問題吧。--Ghren🐦🕘 2025年8月7日 (四) 13:15 (UTC)
- 主要还是地区词(而非简繁)差异。比如決勝時刻2和使命召唤3理当排到一起,地区词差异问题不解决,按什么都排不到一块😂--𝐹𝑜𝑟 𝐸𝑎𝑐ℎ ... 𝑁𝑒𝑥𝑡 2025年8月7日 (四) 16:27 (UTC)
- 沒有解決從前討論提到的一大堆問題,恐怕今次依然不會有進展。「无法供用户自定义」,是本案根本上難以通過的主要原因。——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8日 (五) 01:14 (UTC)
- 都是吃屎,把unicode序这种对人类完全无用的索引方式改成全站使用默认的拼音又何妨(我说吃屎是因为地区词的存在拼音使用者的体验也不会好多少)……要让索引方式按照语言变体改变及支持地区词转换,恐怕需要对MediaWiki软件进行大型更改。--PexEric 2025年8月10日 (日) 18:38 (UTC)
「间5」正在公示
[编辑]《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间5正在公示7日。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7日 (四) 07:52 (UTC)
可供查證方針討論頁正在討論引入ONUS原則之事
[编辑]可供查證方針討論頁正在討論引入ONUS原則之事,請各位踴躍參與討論。Sanmosa DC23 2025年8月9日 (六) 14:56 (UTC)
建議在可預見將來禁止AI生成內容
[编辑]最近AOrdinaryEditor和Outlookxp兩位在《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求助》處提報,請其他用戶留意Wakihatoa(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账号信息)大量加入由AI生成的低質量內容。在下認為不如在可預見的未來全面禁止完全由AI生成的內容,甚至可以連AI「潤飾」過的內容也可以禁止。理由如下:
- 《維基百科:能力亦為必需》明確規定:中維的編輯者必須「熟悉現代標準漢語」。需要靠AI「潤飾」就是漢語水平不達標的體現。
- 目前的AI不具備獨立判斷來源真偽的能力,只會盲目地虹吸數據進行整理。如果縱容AI生成內容,必然導致中維被垃圾內容攻佔。
以上。歡迎拍磚。📕📙📒📗📘賭博機構最堅定的反對者強烈要求馬上刪除一切含有賭博網站的編輯摘要! 2025年8月9日 (六) 16:11 (UTC)
- Wikipedia talk:快速删除正在讨论新设置AIGC速删準则,歡迎关注。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9日 (六) 16:42 (UTC)
- 同意,少數用戶用AI文作大量灌水,已造成中文維基條目品質下降。--Outlookxp(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2:39 (UTC)
- 反對:月經議題,同上次討論,「禁止LLM就相當於說網絡上有假資料所以禁止使用Google。如果LLM做假或語意不通現行規例已經more than enough可以處理」--某人✉ 2025年8月10日 (日) 03:06 (UTC)
- 受過足夠教育的人可以分辨可靠資料和另類事實,LLM能嗎?📕📙📒📗📘賭博機構最堅定的反對者強烈要求馬上刪除一切含有賭博網站的編輯摘要! 2025年8月10日 (日) 05:04 (UTC)
- 「如果LLM做假或語意不通現行規例已經more than enough可以處理」--某人✉ 2025年8月10日 (日) 08:06 (UTC)
- 有意見認為以G3處理LLM屬於濫用。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12:10 (UTC)
- 「如果LLM做假或語意不通現行規例已經more than enough可以處理」--某人✉ 2025年8月10日 (日) 08:06 (UTC)
- 受過足夠教育的人可以分辨可靠資料和另類事實,LLM能嗎?📕📙📒📗📘賭博機構最堅定的反對者強烈要求馬上刪除一切含有賭博網站的編輯摘要! 2025年8月10日 (日) 05:04 (UTC)
- 看哪一种情况——有些是直接拿原文扔进LLM让其输出(翻译,或者自动寻找并编写)内容,这种不好;有些是借助带搜索的LLM寻找已知目标的内容或者来源,并且在本项目编写时仍需要判别来源中的内容;有些也是借助LLM去翻译一些语句,令其在更多上下文支撑下更通畅(或者说传统的机器翻译输出觉得词不达意,需要更好的表达,至少在知道语句大意的情况下)——后两者或者并无不妥,因为仍需要引入编者的分析能力。其实类比的话——“不能因为能拿刀杀人,而全面禁止用刀”。至少不应滥用LLM并不做后分析处理就应用其生成的产物。——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7:52 (UTC)
- 現在的問題是「難以判斷」特定條目翻譯拙劣是怎麼來的。非常明顯的例子,既有規則已經可以制衡。如果是要強調人工智慧的危險,本人不反對,但建議提出具體方針與指引修訂案。——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10日 (日) 10:15 (UTC)
- 目前百度百科已经一堆ai文了,我不想中维也变成这样。虽然可以用ai辅助,但全文ai也太过了,尤其是那个准确度。不过现阶段ai的文风还是可以一眼鉴定的,发现低质量提报即可。--Skyjjjjjjzzh(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0:38 (UTC)
- 假设引导一个AI生成特定文风或特定编者笔触的条目,会不会使非AI生成的内容受波及?如何正确判断内容来历,避免轻率指责AI生成、能力不足。--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2:52 (UTC)
RfC:考慮将消歧義括号修正为中文括号
[编辑]![]() |
|
本站消歧義括号之格式为「_(消歧義内容)」,是格式盖非中文固有之格式,亦难以输入。但出乎技術所限,乃曩者委曲之策,不宜以为定制。今技術之限制不復存焉,本站或可考慮修正之为中文括号,以利编者与读者。是案事关重大,因提案于此,以求共识。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3:50 (UTC)
- ChatGPT-5翻译(有修改):本站的消歧义括号格式为“_(消歧义内容)”,这种格式并非中文固有的格式,也不易输入。只是由于技术限制,这是过去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最好不要将它作为固定的规范。如今技术限制已不存在,本站可能可以考虑改用中文括号,以有利于编者与读者。此事关系重大,(
因此)[借着]在这里提出提案,以寻求共识。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3:57 (UTC) - 不反對。如消歧義括號改用全形括號,根標題(base page name,如「民主黨_(塞爾維亞)」中的「民主黨」)與全形括號之間不應再加入空格(即應使用「民主黨(塞爾維亞)」而不應使用「民主黨_(塞爾維亞)」)。此外,重新導向指引亦可考慮放寬有關半形與全形括號的使用限制(如「民主黨_(塞爾維亞)」、「民主黨(塞爾維亞)」、「民主黨_(塞爾維亞)」均可指向「民主黨(塞爾維亞)」),以利讀者搜索。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04:11 (UTC)
- 同意此提议。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5:48 (UTC)
- 允许重定向方式来弥补所谓“输入不便”或者还说得过(WP:重定向说可以这样,那些方便手癖的也很喜欢这个理由),但原始页面位置上还是保持这种方式,主要是这套从en起源的范式在很多语区都保留下来(像日韩同样主要使用全角标点的),我们不应该成为异类。——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6:49 (UTC)
- 放寬有關半形與全形括號的使用限制的事情不需要與消歧義括號改用全形括號的事情捆綁,但我打算先看一看這邊的情況再做決定。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07:25 (UTC)
- 韩语目前主要使用半角标点。——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9:20 (UTC)
- 韓文的情況是所有標點都是半形的,似乎不太能與中文、日文相提並論。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11:23 (UTC)
- 允许重定向方式来弥补所谓“输入不便”或者还说得过(WP:重定向说可以这样,那些方便手癖的也很喜欢这个理由),但原始页面位置上还是保持这种方式,主要是这套从en起源的范式在很多语区都保留下来(像日韩同样主要使用全角标点的),我们不应该成为异类。——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6:49 (UTC)
- 同意此提议。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5:48 (UTC)
- 或许可以同时考虑废除电视节目分季条目标题中“第X季”的消歧义括号,此为英维糟粕,英维目前早已废除。--Dabao qian℡ 2025年8月10日 (日) 04:16 (UTC)
- (-)反对,需与非消歧义且标题包含括号的情况作出区别,现状虽然不完美但是可以区分上述情况。--Tim(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4:38 (UTC)
- 能否詳述需要區別的原因?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04:52 (UTC)
- 楼下BNO便是一个例子,还有中国银行(香港)、汇丰银行(中国)等等。现状使用半角括号的标题,可以清楚表示括号内容仅作为消歧义,而全角括号则说明括号的内容为标题的一部分。如果认为半角括号不合适,应使用其他方式对消歧义页进行区分。--Tim(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5:47 (UTC)
- 然而真的要深究的話,使用全形括號的名稱裏被全形括號包裹的內容也不至於完全沒有絲毫消歧義的考量(不限定於中文維基百科的消歧義)。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07:22 (UTC)
- 这种情况应该是其本名自带消歧义括注而作为本名的一部分,才被项目视为不同名而无须套用本项目的消歧义后缀机制。类似滙豐銀行大樓的例子,汇丰银行大楼 (汉口)、滙豐銀行大樓 (天津)、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汇丰银行大楼 (沈阳),这样看本名一致,在本项目上需要消歧义;汉口汇丰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英国汇丰银行奉天支行旧址,这样看也可以视为不一致,也变成不需要消歧义了;或者汇丰银行(汉口)大楼、汇丰银行(天津)大楼、汇丰银行(上海)大楼、汇丰银行(沈阳)大楼,就是上面的情况,自带括注用于本名的区分而不需要本项目的消歧义机制。——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13:03 (UTC)
- 你get不到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本名自帶消歧義括注而作為本名的一部分”的情況中的括注本就有消歧義的作用,而由於這不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消歧義,這恰好反映了中文一般使用這類方式來消歧義。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13:36 (UTC)
- 没感觉“中文一般使用这类方式”,这只是《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的强制性规定所造就。例如正式名“字节跳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另《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等似乎无此限制与要求,如“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3:56 (UTC)
- 你get不到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本名自帶消歧義括注而作為本名的一部分”的情況中的括注本就有消歧義的作用,而由於這不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消歧義,這恰好反映了中文一般使用這類方式來消歧義。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13:36 (UTC)
- 这种情况应该是其本名自带消歧义括注而作为本名的一部分,才被项目视为不同名而无须套用本项目的消歧义后缀机制。类似滙豐銀行大樓的例子,汇丰银行大楼 (汉口)、滙豐銀行大樓 (天津)、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汇丰银行大楼 (沈阳),这样看本名一致,在本项目上需要消歧义;汉口汇丰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英国汇丰银行奉天支行旧址,这样看也可以视为不一致,也变成不需要消歧义了;或者汇丰银行(汉口)大楼、汇丰银行(天津)大楼、汇丰银行(上海)大楼、汇丰银行(沈阳)大楼,就是上面的情况,自带括注用于本名的区分而不需要本项目的消歧义机制。——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13:03 (UTC)
- 然而真的要深究的話,使用全形括號的名稱裏被全形括號包裹的內容也不至於完全沒有絲毫消歧義的考量(不限定於中文維基百科的消歧義)。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07:22 (UTC)
- 楼下BNO便是一个例子,还有中国银行(香港)、汇丰银行(中国)等等。现状使用半角括号的标题,可以清楚表示括号内容仅作为消歧义,而全角括号则说明括号的内容为标题的一部分。如果认为半角括号不合适,应使用其他方式对消歧义页进行区分。--Tim(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5:47 (UTC)
- 能否詳述需要區別的原因?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04:52 (UTC)
- 同意保留半形括號不妥,但目前是否有可靠來源有消歧義的需要,可否參考其做法?--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求助?) 2025年8月10日 (日) 05:13 (UTC)
- @1F616EMO:www
.zgbk 第13条,《茶经》(陆羽)、《茶经》(张谦德)。 ——自由雨日🌧️❄️ 2025年8月10日 (日) 17:05 (UTC).com /sbjs - 感謝查找,(+)支持提案。--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求助?) 2025年8月10日 (日) 17:24 (UTC)
- 不過好奇,以前的「技術限制」是什麼,現在是什麼解決了,以後除了頁面標題改變外還會有什麼改變,留空管道連結顯示文字的語法糖(如
[[茶經 (陸羽)|]]
顯示爲「茶經」連結至「茶經 (陸羽)」])還能用嗎?(絕不代表我反對本提案,任何技術問題絕不可凌駕於可靠來源常用用法。)--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求助?) 2025年8月10日 (日) 17:27 (UTC)
- @1F616EMO:www
- (+)支持,标题带空格很像是欧化做法。--Liuxinyu970226(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5:25 (UTC)
- (-)反对:象是英国国民(海外)怎样区分?这种名称不是消歧义的。--Peck2442 2025年8月10日 (日) 05:43 (UTC)
- @TimWu007、Peck2442:用空格和半角括号来区分括号的性质也不是中文惯例。消歧义括号和正常括号的区分,只是出自中维技术原因。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5:47 (UTC)
- 所以我的意见是,如果认为半角括号不妥,应使用其他方式来表示消歧义。--Tim(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5:49 (UTC)
- 其他语言也没有区分「正常括号」和「消歧义括号」。比如「英国国民(海外)」在英维就是「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和消歧义的格式完全一致。况且,中维有不少地方乱用消歧义括号,不好说有没有起到区分的目的。比如《拉丁语短语列表 (A字头)》,这个「A字头」就不是消歧义。还有《福建省 (1912年—1949年)》,这应该是消歧义括号还是普通括号?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5:53 (UTC)
- 这种因为全半角标点的差异,应该在找有全角标点的语区(例如日韩)会更明显。拉丁字符体系的因为半角标点,是本名本身的一部分还是因为消歧义的附加后缀只看标题不明显,需要结合导语词才能明晰(导语词一般只有本名),对于他们的话,这个技术上的后缀词有点像括注的使用。而我们没达成普通行文的括注,而是单纯技术上的区分后缀,因为标点使用的不同,能清晰地知道事物本名和存在同名词。——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6:38 (UTC)
- 其他语言也没有区分「正常括号」和「消歧义括号」。比如「英国国民(海外)」在英维就是「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和消歧义的格式完全一致。况且,中维有不少地方乱用消歧义括号,不好说有没有起到区分的目的。比如《拉丁语短语列表 (A字头)》,这个「A字头」就不是消歧义。还有《福建省 (1912年—1949年)》,这应该是消歧义括号还是普通括号?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5:53 (UTC)
- 所以我的意见是,如果认为半角括号不妥,应使用其他方式来表示消歧义。--Tim(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5:49 (UTC)
- 全角括号意味这会声明条目事物本名和其消歧义后缀(WP:消歧义)是一体的,这会混淆事物本名的识别。消歧义后缀用半角圆括,一方面是延续en传遍开来的技术传统(参考其他语区:ja:Wikipedia:曖昧さ回避),二来就是为了制造差异感(对于我们主要使用全角标点的会更明显),用以区分事物本名和因为同名不同性质的修辞词。「英国国民(海外)」和「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的举例不当,因为人家的事物本名即为「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Overseas)”不是本项目技术上的消歧义后缀,[2]),所以我们中文也对应其全角括号(与语源的半角括号相对)。考虑到en的传承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同功能延续使用,反而我们不适宜这样搞地区项目异类。——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6:27 (UTC)
- 1. 这是中文?2. JAWIKISAID。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6:51 (UTC)
- 这无关语种,可以理解为因为en起源而遍布至很多(或者所有)语区的范式。我认为这样做在我们这类主要使用全角标点的项目上,这个区分足够清晰(甚至说,有点像防呆机制)。——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7:05 (UTC)
- 這有什麼不是漢語嗎?--MilkyDefer 2025年8月10日 (日) 07:06 (UTC)
- 中文会用空格和半角括号来表示「消除歧義」?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7:07 (UTC)
- 这无关语种,拉丁语系因为只有半角标点,所以“ (XXX)”作后缀就是一种命名消歧义的范式(但可能会和类似“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本名自带括注的形式重合,可能不是常见情况,可以在导语段进一步彰显),对于我们使用全角标点的,这种范式的表现就更清晰了,并且不存在“本名自带括注”的混淆重合,因为这类会将括号转化为与本名同等程度的全角圆括。——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7:21 (UTC)
- 中文会用空格和半角括号来表示「消除歧義」?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7:07 (UTC)
- 從香港的角度來說,沒有這回事。香港政府的網站在中文文本裏經常混用半形與全形括號,這代表著半形與全形括號在香港政府的眼中是完全一樣的東西,也就是“括號”。在這個前提下,半形與全形括號不存在任何差異,那“差異感”之說就無法成立。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07:29 (UTC)
- 不能单论中文特定语区,因为文字标点使用没规范化或者经常标点符号混用,就将这种情况视为一种必然。或者说过半角全角圆括混用并视为一体是特定语言文笔规则的自然表现,但现实这种消歧义范式可以视为全部维基百科对于这类消歧义处理的一种统一的处理范式。如果需要在项目上去针对性的文笔修正,对于来自语区的文句存在这类标点混用的情况,可以根据其语意(是否作为本名本身或文献中作为第三方区别需要而作的括注)统一文笔形式(也就是可能将这类的半角圆括修并为全角圆括),如果为了在本项目因为本名同名需要而需要命名的消歧义,则维持现有的消歧义处理范式。——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7:42 (UTC)
- 完全无法理解您的發言。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7:50 (UTC)
- 我保留將此言論視為歧視香港與香港用戶的言論的權利。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08:53 (UTC)
- 由于没有规范化(类似于大陆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和台湾的《重訂標點符號手冊》等文字文法标准)而使标点使用混合或者混乱导致的文法不统一,我认为这种文笔蔓延到到我们项目上是一个不好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在处理这个消歧义议题,先归一概念,然后再看待这个括号怎样处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12:28 (UTC)
- 我也保留將此言論視為歧視香港與香港用戶的言論的權利,“沒有規範化”不能成為拒絕可靠來源用法的理由。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13:43 (UTC)
- 由于没有规范化(类似于大陆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和台湾的《重訂標點符號手冊》等文字文法标准)而使标点使用混合或者混乱导致的文法不统一,我认为这种文笔蔓延到到我们项目上是一个不好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在处理这个消歧义议题,先归一概念,然后再看待这个括号怎样处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12:28 (UTC)
- 不能单论中文特定语区,因为文字标点使用没规范化或者经常标点符号混用,就将这种情况视为一种必然。或者说过半角全角圆括混用并视为一体是特定语言文笔规则的自然表现,但现实这种消歧义范式可以视为全部维基百科对于这类消歧义处理的一种统一的处理范式。如果需要在项目上去针对性的文笔修正,对于来自语区的文句存在这类标点混用的情况,可以根据其语意(是否作为本名本身或文献中作为第三方区别需要而作的括注)统一文笔形式(也就是可能将这类的半角圆括修并为全角圆括),如果为了在本项目因为本名同名需要而需要命名的消歧义,则维持现有的消歧义处理范式。——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7:42 (UTC)
- 日語維基百科早已建立,想必制定消歧義規則時顧及技術限制。如今技術限制不再,日維仍照舊並不代表中文維基百科不宜改變。另外,吳語維基百科(wuu:Wikipedia:分清爽)現在就使用全形括號消歧義。——枰(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9:54 (UTC)
- 1. 这是中文?2. JAWIKISAID。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06:51 (UTC)
- PS.你这样文绉绉的说话方式,上一个这么搞的好像早就“长坟头草”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6:40 (UTC)
- 😠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10日 (日) 10:12 (UTC)
- 如果因为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明確消歧義括號不應用在條目正文这点事而搞这样大阵仗的话,应该考虑的是那个括注部分是不是我们项目技术需要而产生的消歧义行为。例如例子中的叙利亚共产党(统一)、叙利亚共产党(巴格达什派),他们本名上重名于“叙利亚共产党”,前者为了区分,本名本身再自带括注,后者(可能)其他方为了区分而人为加括注声明,最终两个本名都发生变化而不重名,则这些括注可以不视为本项目所需要的消歧义而不用强求半角圆括,当然如果执着于为前面的同名部分,而将加括注能类比我们项目的消歧义技术处理,应该在条目讨论中商讨和明确处理共识。至少这不是为此大动干戈的需要。——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07:02 (UTC)
- (+)支持:技術限制早已不復存在,宜使用全形括號,與正文常用的括號保持一致。另外,現行的消歧義括號其實無法完全區分標題中的括號用途,其並未限制中文名稱中明確使用半形括號的情況。——枰(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09:40 (UTC)
- 消歧义标注是技术方面的内容,我觉得不是自然语言也无所谓,用"苹果 <电影>"也不能算错。不过,如果能和自然语言一样写成「苹果(电影)」,那当然更好。标题能否区分消歧义我觉得没所谓,读者是来看条目内容的,不是来看条目标题的,正文一看就懂了。--𝐹𝑜𝑟 𝐸𝑎𝑐ℎ ... 𝑁𝑒𝑥𝑡 2025年8月10日 (日) 09:53 (UTC)
- 儘管上述同志的意見說得在理,本人還是希望提案者先嘗試解決區分本名及普通消歧義的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10日 (日) 10:12 (UTC)
- 我的意见就是没有区分的必要。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10:14 (UTC)
- 見上,如果從香港的角度來說的話,那沒有人能夠解決區分本名及普通消歧義的問題。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11:20 (UTC)
- 香港行文的问题,我推测是由于中英文混合使用+缺乏标准化而导致标点混用,这个现实在这里无法影响出去,但只在这里的话,对于属于括号的括注性功能至少需要或者能归并为使用全角圆括来处理行文,然后再去区分标题中作为消歧义作用是应该用半角括号(与前者的全角括号所能区分)还是全角括号。——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10日 (日) 12:37 (UTC)
- 我想「是否調整重新導向格式」與「是否保留重新導向的(實質)標題辨識功能」是同等重要的兩個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8月11日 (一) 01:07 (UTC)
- 牵扯巨大,收益轻微,没坏不修。--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2:35 (UTC)
- 本来就「壞了」。在中文语境下用空格和半角括号,怎能说「没壞」?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15:38 (UTC)
- 所谓技术限制不是采用该格式的唯一原因,我甚至不曾注意该限制。中文排版下很多符号并非罕见,包括方括号花括号。所谓不利于输入造成不便,未考虑沿用历史习惯及其他语言习惯所带来的便利。“非中文固有之格式”比较牵强,谁定义了固有格式,“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符合固有格式吗。--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6:11 (UTC)
- 關於「中文固有格式」,可參見#c-自由雨日-20250810170500-1F616EMO-20250810051300。至於「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及其他子頁面的命名問題和本案無關,因爲可靠來源用法並不規管非條目頁面(條目並無啓用子頁面),站務我們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求助?) 2025年8月10日 (日) 17:31 (UTC)
- 目前不认为那是强证明。如果依据是某个可靠来源的用法(主张),MOS:标点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讨论和考虑。基础命名格式牵扯巨大,不应轻易因特定偏好变动,除了使用习惯及数据污染,很多技术方案(含外部调用者)需被迫调整。--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7:44 (UTC)
- @YFdyh000没坏不修本就应该废除,太容易滥用。--Liuxinyu970226(留言) 2025年8月11日 (一) 01:36 (UTC)
- 目前不认为那是强证明。如果依据是某个可靠来源的用法(主张),MOS:标点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讨论和考虑。基础命名格式牵扯巨大,不应轻易因特定偏好变动,除了使用习惯及数据污染,很多技术方案(含外部调用者)需被迫调整。--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7:44 (UTC)
- 關於「中文固有格式」,可參見#c-自由雨日-20250810170500-1F616EMO-20250810051300。至於「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及其他子頁面的命名問題和本案無關,因爲可靠來源用法並不規管非條目頁面(條目並無啓用子頁面),站務我們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求助?) 2025年8月10日 (日) 17:31 (UTC)
- 所谓技术限制不是采用该格式的唯一原因,我甚至不曾注意该限制。中文排版下很多符号并非罕见,包括方括号花括号。所谓不利于输入造成不便,未考虑沿用历史习惯及其他语言习惯所带来的便利。“非中文固有之格式”比较牵强,谁定义了固有格式,“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符合固有格式吗。--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6:11 (UTC)
- 本来就「壞了」。在中文语境下用空格和半角括号,怎能说「没壞」?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15:38 (UTC)
- 同YFdyh000大意見沒壞不修。再說,系統限制解除不等於維基人有其需求,閣下好歹提供所謂的「有利于编者与读者」是什麼吧?還是覺得維基老人可以一下改變使用習慣?另外請不要學基金會全域大改逼人接受那套謝謝。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8月10日 (日) 15:19 (UTC)
- 既然限制解除,那能否順便跳脫框架不用任何符號來消歧義?把半形符號改成全形符號在我看來有種「殺人變口人」「古今中外變古今台外」「Aman變Awoman」的既視感。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8月10日 (日) 15:28 (UTC)
- @Milkypine:我很好奇你是为何会觉得这是“杀人变口人”的。我觉得应该这樣类比:假设有個平臺,由于技術限制打不出「杀」字,我们用「口」字替代;某天技術限制解除了,你却不願意用「杀」字了,觉得「口」字也不错,老人习惯了「口人」。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15:36 (UTC)
- 未见证明目前的方案只因技术限制而被迫选择({{Correct title}}是这种)。如果随便类比,现在AI技术“成熟”了,字词转换系统可以立即废弃了,交给AI去简繁转换。目前此提案的成熟度让我感觉是“心血来潮”。--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7:56 (UTC)
- @魔琴:因為都很蠢。把英文語法改成中文語法這種精神勝利就跟我上面提到的三個例子一樣。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8月11日 (一) 02:58 (UTC)
- 「把英文语法改成中文语法」不是应當的?「精神勝利」在哪裏?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1日 (一) 03:08 (UTC)
- 因為本質還是英文只是換了中文皮,既然只是換皮,那為什麼要耗費時間,明明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做(沒錯,我就是說你書名號)。反正都換了,為何還要拘泥於括號?還是中文只剩下括號可以消歧義沒有其他表達方式?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8月11日 (一) 03:22 (UTC)
- 那“其他表達方式”又是甚麽?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1日 (一) 03:33 (UTC)
- 因為本質還是英文只是換了中文皮,既然只是換皮,那為什麼要耗費時間,明明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做(沒錯,我就是說你書名號)。反正都換了,為何還要拘泥於括號?還是中文只剩下括號可以消歧義沒有其他表達方式?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8月11日 (一) 03:22 (UTC)
- 「把英文语法改成中文语法」不是应當的?「精神勝利」在哪裏?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1日 (一) 03:08 (UTC)
- @魔琴:因為都很蠢。把英文語法改成中文語法這種精神勝利就跟我上面提到的三個例子一樣。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8月11日 (一) 02:58 (UTC)
- 未见证明目前的方案只因技术限制而被迫选择({{Correct title}}是这种)。如果随便类比,现在AI技术“成熟”了,字词转换系统可以立即废弃了,交给AI去简繁转换。目前此提案的成熟度让我感觉是“心血来潮”。--YFdyh000(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7:56 (UTC)
- @Milkypine:我很好奇你是为何会觉得这是“杀人变口人”的。我觉得应该这樣类比:假设有個平臺,由于技術限制打不出「杀」字,我们用「口」字替代;某天技術限制解除了,你却不願意用「杀」字了,觉得「口」字也不错,老人习惯了「口人」。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0日 (日) 15:36 (UTC)
- 既然限制解除,那能否順便跳脫框架不用任何符號來消歧義?把半形符號改成全形符號在我看來有種「殺人變口人」「古今中外變古今台外」「Aman變Awoman」的既視感。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8月10日 (日) 15:28 (UTC)
- 所謂的系統限制其實是指什麼?--Ghren🐦🕚 2025年8月10日 (日) 15:26 (UTC)
- 没有理由不支持。--PexEric 2025年8月10日 (日) 16:21 (UTC)
- (+)强烈支持。中文幾乎从不使用空格加括号,中文维基百科不應当使用不当標点符号。 ——自由雨日🌧️❄️ 2025年8月10日 (日) 17:15 (UTC)
- 是没错,但是中文也从不用目前提议的方式来用于消歧义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8月11日 (一) 02:46 (UTC)
- 需要注意,维基数据有label的概念,而且很多工具和机器人使用空格和半角括号来提取label,如果改成全角这些工具和机器人会出问题。--GZWDer(留言) 2025年8月10日 (日) 18:20 (UTC)
- 你說的工具與bot是哪邊的?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0日 (日) 23:39 (UTC)
- 這改動實在太大了,而且不僅對讀者沒有很明顯可見的影響,更未見特別有利於編者的行為,我不信各位的中文輸入法通通都可以一直預設打出全形標點符號,就您提出這種有疑似刷編輯意圖的提案表示非常遺憾。另對提案者刻意用文謅謅的文句表示(!)強烈抗议。--SunAfterRain 2025年8月11日 (一) 01:52 (UTC)
- 支持,看過太多人創建全形括號的消歧義,也確實認為全形括號消歧義相比「空格加半形括號」對於打中文的人(尤其是新手)來說更直覺。認為沒有區分本名內使用括號和消歧義括號的必要,英文維基百科只有半形括號可以用也是同樣不予區分,不見得中維就有區分的必要。
- 另外針對所謂「香港政府混用半形及全形括號」的說法,根本就不需納入考量。考慮到本站本身行文內未有允許使用半形括號,那麼香港政府本身是否使用半形也就不是本站的考量。我反而認為僅通過觀察某些來源的用法而判斷某個地方的標準是教科書的原創研究,沒有明文寫明可以混用就不構成該名用戶聲稱存在「香港可以全半形混用」的可靠來源;早些年的政府網站及不同新聞網站都有字與字之間加空格的習慣,也不見得這代表這是「標準的標點使用」。政府現在甚至還有混用“”和「」,但也教育局和學校也只教「」款式的引號,反而證明政府內部根本就沒在跟從任何標點標準,不能把這些觀察當作香港「可以接受」的標點用法。
- --路西法人 2025年8月11日 (一) 02:37 (UTC)
- 如果非要改的话,我倒是认为空格加括號的形式可以区别于其他形式来专门表示消歧义,更加容易区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8月11日 (一) 02:49 (UTC)
- 但要求空格加括號可能容易引申鬼祟破壞的問題,也可能會引發其他不必要的爭端。Sanmosa DC23 2025年8月11日 (一) 03:35 (UTC)
- 如果非要改的话,我倒是认为空格加括號的形式可以区别于其他形式来专门表示消歧义,更加容易区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8月11日 (一) 02:4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