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徵求意見/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 § 重提在條目標題中正確使用書名號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音乐 § 提议使用拉丁原名作为歌曲的标题
理由如下:
- 目前流媒体收听音乐几乎碾压传统的唱片音乐,而几乎所有的流媒体服务商都主显原名。使用几个中文汉字会使人感到陌生,是“易于识别”的违反,也不符合“使用常用名称”。有一种下位法违反上位法之感。
- 中文用户普遍认识26个字母,即使可能无法理解其含义并朗读,但普遍有能力拼写、传递和辨别是否同一单词。
- 维基百科编者为了符合这一要求,不惜代价地去寻找一个中文名称,最后还弄得读者看不懂,徒劳无功,质量还不高。
- 大部分译文质量不高,做不到“信达雅”,可能只是一些人为了填补“译名”字段空白的草率产物,也不一定是作者原意。
- 一些找不到译名的条目和隔壁某百科使用原文,看上去也没什么问题,甚至更美观易懂。
Wikipedia talk:繁简处理 § 繁體模式以「臺灣台語」爲正,不受WP:臺台限制
當前,中華民國對於臺灣話的官方名稱爲「臺灣台語」,蓋該政府的刻意用字,竊以爲在繁體模式下不應受WP:臺台限制。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6月19日 (四) 06:38 (UTC)
Talk:GB 13000 § 建議更名:“GB 13000”→“GB/T 13000”
WikiProject talk:鐵道 § 建议在台湾车站条目采用日本格式
现在个别台湾铁路车站拥有多个运营公司,但这些条目内容不是杂乱地堆在一起就是过于分散在各条目。鉴于台湾铁路车站跟日本有很多共通点,因此本人建议采用日本车站的格式,即尽可能把各运营商并到一个条目中,并分开成独立章节,这样条目的编排会改善很多。最后附上台北车站现有版和我改写的日本格式版。
需改写的条目:南港車站、松山車站 (台灣)、臺北車站、紅樹林站、十四張站、板橋車站 (臺灣)、新北產業園區站、三重站、鶯歌車站、中壢車站、高鐵桃園站+高鐵桃園站 (桃園捷運)、六家車站+高鐵新竹站、松竹車站+松竹站 (台中捷運)、大慶車站+大慶站 (台中捷運)、新烏日車站+高鐵台中站+高鐵台中站 (台中捷運)、高鐵台南站+沙崙車站、新左營車站+高鐵左營站、橋頭車站 (台灣)、美術館車站、鼓山車站、高雄車站、科工館車站。
Talk:塔納通·宗龍倫吉 § Chuengrungrueangkit的翻譯
現有素里亚·庄龙伦吉、塔納通·宗龍倫吉兩叔侄的條目,兩個條目中對Chuengrungrueangkit此一姓氏的翻譯有所不同,因此我希望在此處尋求一個統一翻譯的方式。Sanmosa DC23 2025年7月6日 (日) 01:37 (UTC)
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音乐 § 提議取消對消歧義後綴「(EP)」的禁用
本命名常規在建立之初,就引入了「(迷你專輯)」為規範消歧義後綴。在2021年9月對「MediaWiki:Titleblacklist」的編輯請求中,為配合命名常規的需要,「(EP)」被禁止作為消歧義後綴。
自2024年1月在互助客棧的討論得出將「迷你專輯」改為消歧義、內容分拆為「EP」與「迷你密紋唱片」的結論後,中文維基百科內各處就停止了將「EP」翻譯為「迷你專輯」,以與「mini album」(迷你密紋唱片)做區別。根據當前的共識,是否應該修訂本命名常規?此處拋磚引玉提出2個方案:
方案一,考慮取消對「(EP)」的禁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EP)」或「(迷你專輯)」。
方案二,考慮將當前非韓語、華語的EP由「(迷你專輯)」統一修改為「(EP)」;未來仍允許編者自主選用「(迷你專輯)」表示迷你密紋唱片。通過機器人可以實現。
副知命名常規的主要編寫者與所有相關討論的參與者@Milkypine、Sanmosa、Softyu、Pseudo Classes、魔琴、Factrecordor、David Xuang、Abcet10、Dabao qian。--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10日 (四) 18:15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 § 提案:修訂「書1」對於软件名的规定
|
|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 § 〈概數的兩個鄰數之間的書寫〉跟进《格式手册·标点符号》修订
《格式手册/标点符号》§顿号修订,此处应该跟进,变动如左:
|
|
(针对编辑差异85196891)加满文的必要性在?@Yumeto: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19日 (六) 10:2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