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徵求意見/歷史與地理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
Talk:红楼梦 § 目前版面“悼明”索引派叙事的占比太大,并且缺乏客观性
很遗憾我第一次注册居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我认为目前的红楼梦版面强烈支持所谓“悼明索引派”,但是却缺乏可信的链接与证据,因此笔者想要在这里一一驳斥,以此在进行修改前留下证据。
首先,此前编者Dr.shaohui强烈暗示目前学界的曹雪芹研究式微或者不被接受,这种说法在我看来缺乏依据。我在中文学术网站知网进行了搜索,仍然可以看到许多近年以曹雪芹即曹霑为作者进行的学术研究。例:发表于《红楼梦学刊》的曹雪芹家世史料的重大发现——《赠怀远将军曹公墓志铭》考论(上)”。事实上,我完全不认为网络上的“悼明风潮”有影响学术界的红楼梦研究,因此,作者声称“但近年来,考据派“红学”越发不被接受,”和“考据派的“红学”研究在近10年间已经止步不前。”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我就“红楼梦”和“悼明”主题在知网进行了搜索,而完全没有找到二十一世纪对此进行的学术研究。更何况编者将考据派攻击为“曹家沟”了,难道维基页面不应该对于各学术派别维持中立态度吗?
另一方面,此前编者断定曹雪芹其人与江南曹家并无关系,但相关链接是“曹霑墓石可能是真的吗?”。从胡适考证开始,曹雪芹其人的资料主要依托于时人留下的诗文证据,跟墓石并无关系。例如爱新觉罗·敦诚所著之寄怀曹雪芹在《四松堂集》中“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并且本书底本刻本具在,可以互相印证。又及富察明义在《绿烟琐窗集》中提到“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还有其他好友所作悼诗可以断代其生活年代。尽管目前学术界确实对于作者存在争议,然而这更多是对于曹雪芹到底是曹家的哪一个人进行的争议,而不是将本书的成书时代和作者画像完全推翻。
其二,编者声称“自清中期至民国,一百余年来,知识分子阶层都将本书解读为“悼明之亡,揭清之失”。然而我认为这种说法同样缺乏论据,编者给出的所有链接都是现代人的文章和书籍,甚至来自网络博客,并且就我能看到的链接并未提及清人以为此书有造反之意。就我所知,晚清时人以为红楼梦是映射“明珠家事”,这一说法就出自道光时期赵烈文所著《能静居日记》,他又听自宋翔凤之口。虽然我个人以为这种说法不足采信,却可以表达时代看法。(又及,老版页面认为这种说法是明朱家事的谐音,但似乎这种看法缺乏学术支持和认同。因此我将其暂时删去)而“悼明说”至多是民国时期之后的说法。编者在“然而满清政府及后续政府……故意曲解本书为闺阁风月之书。”中提到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我查找了此书pdf版本的112页,却没有找到相关描述,因此这是不实之言。
此外编者又提及目前主流学术界对于作者存在争议,我认为不实,原因前文已述,在此不赘。而在主题思想一段,编者又只列举支持“悼明说”的书籍,并不敢提及目前中国国家出版社将“曹霑”定为作者这一事实,且恶意攻击广大以文本本身进行研究,将曹学芹其人简单视为作者的“考据派”;同时狭隘地将索引派定为“悼明”一种说法,而忽视相关对于清朝或者历代历史进行索引的学者,未免偏颇。我认为必须进行修改。--尘形(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22:5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