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字词转换/地区词候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字词转换
主页 讨论
轉換請求
错误修复请求
地区词候选
轉換介紹
字詞轉換處理 讨论
  繁简处理 讨论
  地区词处理 讨论
  公共轉換組 讨论
帮助文档
繁简与地区词处理 讨论
  转换原理 讨论
  手工轉換 讨论
  高级语法 讨论
  用字模式选择说明
相關模板
NoteTA 全文字詞轉換
CGroup 公共轉換組列表
Lan 界面文字轉換
地区用词 地區詞模板
地区用词2 進階地區詞模板
各地中文名 地區用詞資訊框
查看 - 讨论 - 编辑 - 变动

本页面为维基百科:字词转换下属子页面,用于处理各维基计划全域转换和中文维基百科本地全局转换中的新增地区词转换的请求。用户提请地区词加入全局转换的请求,并在符合后文列出的先决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社群討論产生共识,再由管理员根据有關指引處理。请在提交候选前仔细阅读Wikipedia:地区词处理中的相关内容。

返回字词转换主页 提交新增地区词转换请求

提交要求

[编辑]

以下为提请加入全局地区词转换的先决条件:

  • 各转换词语必须在所有领域或语境下涵义相等,防止出现过度转换。例如“内存=>記憶體”在“体内存在”中不可替换,故无法加入全局转换。
  • 全局转换仅供高频词汇使用,原则上转换词语必须在100篇以上条目中出现。专业术语或作品译名建议加入相应公共转换组,而非此处。

外部链接

[编辑]

科学术语

[编辑]

以下仅供科学术语转换时参考使用,并非全域转换之唯一标准。

字频统计

[编辑]

语料库

[编辑]

如果您发现了地区词的过度转换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修复请求页面提报。

地区词转换候选

[编辑]

大陆:性少数 台灣:性少數 港澳:性小眾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性少数""性少數""性小眾"、(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各地主流用法不同的常用詞。—— Gohan 2024年12月22日 (日) 07:02 (UTC)[回复]

未完成,长期缺乏支持。—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8:13 (UTC)[回复]

中亞「斯坦」諸國

[编辑]
狀態:   候选中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中亞諸國現在是否還沒有單向轉換(如「哈薩克斯坦」轉為「哈薩克」)?或可整理後一併加入。——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27日 (五) 15:18 (UTC)[回复]

若加入後不會𧗠生技術問題則(+)支持--Mykola留言2025年1月12日 (日) 15:50 (UTC)[回复]
建议提供具体列表后讨论。--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6:10 (UTC)[回复]
@ChiefweiMykolaHK以下是可以轉換的「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5日 (一) 08:08 (UTC)[回复]
那烏茲別克呢?--Mykola留言2025年5月5日 (一) 18:42 (UTC)[回复]
啊那也可以,不知為啥昨天沒複製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6日 (二) 06:55 (UTC)[回复]

大陆:普京 台灣:普丁 港澳:普京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普京""普丁""普京"、(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非常常用—Mykola留言2025年1月12日 (日) 15:51 (UTC)[回复]

希望黏著名的時候也將「弗拉基米尔」換成「弗拉迪米爾」(台)。請求儘快處理(與此頁面其他請求 囧rz……,謝謝。--Mykola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17:46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Chiefwei @MykolaHK 普丁可能会过度转换,见普丁(北京大学语料库)「贺普丁」、en:Joseph Aspdin(约瑟夫·阿斯普丁)、洪普丁克(Engelbert Humperdinck)、塞普丁修拉共和国(Septinsular Republic)、盖浇薯条(poutine [1])、萨哈普丁语、奎奴普丁、菲律宾普丁巴图(Puting Bato) …… ,而且普、丁是相对比较常用的音节译字,俄罗斯总统的是Putin,其余的p(u)din, p(u)tin都可能译作「普丁」,两字词建议还是用人名转换组。--Kethyga留言2025年5月4日 (日) 22:54 (UTC)[回复]
考虑到了普丁易过度转换,目前上传的转换规则是:普京→普丁,·普丁→·普京。如仍有过度转换案例,欢迎继续反馈。--Chiefwei - 2025年5月5日 (一) 06:23 (UTC)[回复]
又或者可以黏著名轉。--Mykola留言2025年5月5日 (一) 07:27 (UTC)[回复]

大陆:淮海战役 台灣:徐蚌會戰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淮海战役""徐蚌會戰"、(暂缺港澳用詞)、(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中华民国方面将“淮海战役”称为“徐蚌会战”。—Liangaluo留言2025年1月15日 (三) 11:57 (UTC)[回复]

這似乎並不是全局轉換該處理的事情。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23日 (日) 13:48 (UTC)[回复]
(-)傾向反對--Mykola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14:21 (UTC)[回复]
未完成。—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5:56 (UTC)[回复]

大陆:坐标 台灣:座標 港澳:座標 香港:座標 澳門:座標 新马:坐标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坐标""座標""座標""座標""座標""坐标"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Seamos buenos amigos留言2025年1月23日 (四) 01:26 (UTC)[回复]

有倾向,不过大陆、台湾两个都有在用。--Kethyga留言2025年1月24日 (五) 11:37 (UTC)[回复]
不是這樣的,大陸地區只用「坐标」而不用「座标」,現在大陸的字典上已經沒有「座標」一詞了,只有「坐標」。--Seamos buenos amigos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07:06 (UTC)[回复]
参考[2][3][4],大陆两个词都有使用,而且这两个词都是从17世纪开始就都在用了,并非地区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6日 (日) 07:42 (UTC)[回复]
而且香港也在用「坐标」,见[5][6][7]。--Kethyga留言2025年1月27日 (一) 02:25 (UTC)[回复]
未完成。—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5:58 (UTC)[回复]

大陆:何塞 台灣:荷西 港澳:荷西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何塞""荷西""荷西"、(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荷西(José)是西班牙語的高頻率人名,急需加入轉換!—Seamos buenos amigos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07:04 (UTC)[回复]

(-)反对,见google:何塞google:荷西,太容易过度转换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6日 (日) 07:44 (UTC)[回复]
同上(-)反对--Mykola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08:02 (UTC)[回复]
臺灣荷西統治時期表示...--maki有事請留言 2025年2月1日 (六) 14:37 (UTC)[回复]
(-)反对 人名存在约定俗成的译法,直接全局转换会导致巨大混乱。参考:蒲福风级之“蒲福”:Beaufort,标准译法实为博福特,但显然不能称“博福特风级”。--——叶奕⁴/ttsunboy2025年4月16日 (三) 12:25 (UTC)[回复]
未完成。—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5:58 (UTC)[回复]

大陆:魏玛 台灣:威瑪 港澳:威瑪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魏玛""威瑪""威瑪"、(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極為常用之歷史與地理詞彙,但好像沒有徹底轉換?另應考慮同時添加繁體「魏瑪」及簡體「威瑪」之單向轉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30日 (四) 21:26 (UTC)[回复]

簡體單向轉成繁體的應該是可以,繁體轉簡體的話留意沙威玛,搜尋維基內有20多個結果。--maki有事請留言 2025年2月1日 (六) 14:32 (UTC)[回复]
那我覺得可以先快落成單向轉向吧--Mykola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17:49 (UTC)[回复]
@Tp9234可以同時加入「沙威瑪」之轉換用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13日 (四) 14:48 (UTC)[回复]
@Ericliu1912嗨~不知道您是否可以處理一下此頁面的情求,有些真的放在這裏晾很久了,謝謝。--Mykola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15:33 (UTC)[回复]
技術失傳了,我也不會。目前一切靠Chiefwei辦。——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13日 (四) 15:34 (UTC)[回复]
哦... 難怪,但我覺得只有Chiefwei閣下辦的話就真的有點問題,畢竟也太多東西要辦了,也總不能丟給他做吧... 看來要有多一點人會了。在這裏也只能多發言可以稍微加速流程了。--Mykola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15:38 (UTC)[回复]
早點產生共識,也方便他及時更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13日 (四) 15:43 (UTC)[回复]
其實我跟你一樣擔心,以前也實際問過他處理方法,但技術基礎太差,終究是沒能學會。——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13日 (四) 15:45 (UTC)[回复]
唉,Chiefwei也半退休了,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字詞轉換候選遲早會癱掉。--Mykola留言2025年2月20日 (四) 12:44 (UTC)[回复]
多谢挂念。处理方法主要依赖Gerrit提交,而我自身也技艺不精,很难提供完整的指南。MediaWiki有对应教程,可供参考。
或者至少,其他管理员可多参与本页的请求判定,至少可关闭更多应被驳回的申请,避免积压。--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6:06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数组 台灣:陣列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数组""陣列"、(暂缺港澳用詞)、(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Array (data structure) 地區慣用詞不同,大陆用詞為數組,台灣稱為陣列。—Dr.XYZ.tw留言2025年1月31日 (五) 15:34 (UTC)[回复]

台湾也有大量使用数组,而阵列也有在大陆使用(非Array (data structure) 之意),两个词在17世纪以来就大量使用[8],只有在特定领域二者才为地区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2月1日 (六) 11:26 (UTC)[回复]
同 Shizhao,建议用转换组。--Kethyga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8:17 (UTC)[回复]
转换组也要小心,计算机科学里大陆既有“数组”,也有“磁盘阵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4月18日 (五) 03:04 (UTC)[回复]
未完成。—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5:58 (UTC)[回复]

大陆:勃艮第 台灣:勃根地 港澳:勃艮地 新马:孛艮地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勃艮第""勃根地""勃艮地""孛艮地"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常見歐洲地名—Seamos buenos amigos留言2025年2月2日 (日) 11:35 (UTC)[回复]

台湾乐词网中和大陆一样是勃艮第。除了勃艮第之外,台湾也有见「孛艮地」,相比新马很少该地名。--Kethyga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8:45 (UTC)[回复]
未完成。—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5:59 (UTC)[回复]

大陆:巴斯特尔 台灣:巴士地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巴斯特尔""巴士地"、(暂缺港澳用詞)、(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法國海外省首府—Seamos buenos amigos留言2025年2月2日 (日) 11:36 (UTC)[回复]

巴士地铁、巴士地下。巴斯特尔 (瓜德罗普)(Basse-Terre),台湾似乎不是巴士地,而是巴斯提荷
(乐词网),而巴士底的话,像巴士底下、巴士底狱会过度转换。然而巴斯特尔岛(île de Basse-Terre )乐词网给的是另一个巴斯提荷島。几乎同名的巴斯特尔_(圣基茨和尼维斯)乐词网给的是巴士底。--Kethyga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08:34 (UTC)[回复]
未完成。—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6:00 (UTC)[回复]

台灣:超級碗/超级碗=>超級盃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暂缺大陆用词)、"超級盃"、(暂缺港澳用詞)、(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由於「超級盃」多義,設「超級碗」在臺灣模式單向轉換為「超級盃」,在港澳模式維持不變。—— Gohan 2025年2月11日 (二) 04:31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港澳:皮克斯=>彼思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暂缺大陆用词)、(暂缺台灣用詞)、"彼思"、(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彼思」過度轉換風險難以查明,暫時建議「皮克斯」在港澳模式單向轉換為「彼思」,在臺灣模式維持不變。若無過度轉換之虞,可設二者互相轉換。—— Gohan 2025年2月11日 (二) 04:40 (UTC)[回复]

暫時(+)支持--Mykola留言2025年2月20日 (四) 12:43 (UTC)[回复]
其他一些皮克斯,Peaks、Pickstown(皮克斯敦)、Pixley(皮克斯利)、Puxe(皮克斯 (默尔特-摩泽尔省))、斯皮克斯金剛鸚鵡(Spix's macaw)、皮克斯基爾隕石(Peekskill meteorite)、Larry Speakes(拉里·斯皮克斯)--Kethyga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06:27 (UTC)[回复]
變更請求為:新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港澳「彼思動畫製作室」、臺灣「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互相轉換;新中「皮克斯动画」、港澳「彼思動畫」、臺灣「皮克斯動畫」互相轉換。--— Gohan 2025年2月24日 (一) 09:00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出租车 台灣:計程車 港澳:=>的士 新马:=>德士 

[编辑]
狀態:   候选中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出租车""計程車""的士""德士"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由於「的士」、「德士」多與其他字詞連用而有過度轉換之虞,設「出租车」、「計程車」互相轉換,二者單向轉換為港澳模式的「的士」、星馬模式的「德士」。「計程車」在各地文化領域均有少量應用,亦可考慮僅單向轉出。—— Gohan 2025年2月11日 (二) 04:42 (UTC)[回复]

(+)支持--Mykola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15:35 (UTC)[回复]
「出租车辆」--Kethyga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06:13 (UTC)[回复]
或許這裏可以也為“出租車輛”同時做全域轉換?--Mykola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12:14 (UTC)[回复]
同意,一同納入轉換即可。--— Gohan 2025年2月24日 (一) 09:00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哈马斯 台灣:哈瑪斯 港澳:哈馬斯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哈马斯""哈瑪斯""哈馬斯"、(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極重要地緣政治詞彙。請儘速商榷新、馬地區詞。另加入全域轉換組後,應清理眾多既有本地轉換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13日 (四) 14:47 (UTC)[回复]

(+)强烈支持,沒錯誤的話建議立刻執行。--Mykola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15:33 (UTC)[回复]
台灣也有使用「哈馬斯」,google搜尋:"哈馬斯" site:.tw"哈馬斯" site:gov.tw,另外搜尋港澳使用「哈瑪斯」的結果:"哈瑪斯" site:.hk"哈瑪斯" site:.mo,又另外搜尋澳門使用"哈馬斯" site:.mo的結果,感覺在澳門好像這個意義不大,大陸使用「哈瑪斯」的結果:"哈玛斯" site:.cn"哈玛斯" site:gov.cn。--maki有事請留言 2025年3月2日 (日) 03:45 (UTC)[回复]
完成,仅设置→CN单向。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弗拉基米尔 台灣:弗拉迪米爾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弗拉基米尔""弗拉迪米爾"、(暂缺港澳用詞)、(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我是覺得台灣的就比較貼切啦,香港我覺得更要用,因爲“基”完全不符粵語讀音。不過還是要看平時如何處理。要看看用詞是不是真的完全是我請求的情況,如有資訊也請補充/檢查,謝謝。—Mykola留言) 2025年2月13日 (四) 15:44 (UTC

去年提出过一次,[9]--Kethyga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06:18 (UTC)[回复]
我這裡其實是想檢討一下香港的用詞是否恰當還有對「弗拉迪米尔」的單向轉換,不知道閣下怎麼看?--Mykola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18:10 (UTC)[回复]
港台文本好像单用姓氏的时候比较多,对于人名并没有标准和常用名。台湾有乐词网,但是实际采用得并不多。如果没有常用词或很少用,感觉不应该转,否则转出来的结果和原创译名一样。--Kethyga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07:54 (UTC)[回复]
台湾用词不稳定,弗拉基米尔在用,比如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0][11],用词应该是一致)、弗拉基米爾·費亞多。--Kethyga留言2025年3月1日 (六) 08:06 (UTC)[回复]
所以港澳用「迪」還是「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22日 (六) 15:29 (UTC)[回复]
港澳其實一般提到人物也極少會提到名字的部分(隨便用兩地新聞一般操作舉個例,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今天在人民大會堂進行會晤;港: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今日喺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會晤)。雖然香港被認爲通常會使用陸式譯名,但這裏我是蠻有保留的,因我搜來源的時候沒有什麽香港結果可以説服到香港使用“弗拉基米爾”的論點,所以這個的確難辦。--Mykola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05:19 (UTC)[回复]
未完成,译法不稳定。—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7:44 (UTC)[回复]

大陆:营利组织 台灣:營利組織 港澳:牟利組織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营利组织""營利組織""牟利組織"、(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極常用的日常詞彙,用於指代組織的性質。—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20日 (四) 09:34 (UTC)[回复]

如不會𧗠生錯誤則(+)强烈支持--Mykola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09:50 (UTC)[回复]
由於是連同“組織”一同轉換的,因此理論上應該不會出錯。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22日 (六) 12:34 (UTC)[回复]
是不是應該順便轉換「營利性組織」?雖然是歐化中文,但也常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22日 (六) 15:28 (UTC)[回复]
@Ericliu1912不反對,但我不太肯定中國大陸是否常用這個詞語。假如中國大陸也常用“營利性組織”的話,轉換可以設置為大陆:营利性组织、台灣:營利性組織、港澳:牟利組織,而假如中國大陸不常用的話,轉換可以設置為大陆:营利组织、台灣:營利性組織、港澳:牟利組織。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23日 (日) 01:35 (UTC)[回复]
香港不使用「牟利性組織」?另外「營利」與「牟利」其實有所區別,或以單向轉換為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23日 (日) 02:07 (UTC)[回复]
「營利」與「牟利」其實有所區別,這裏閣下想説的是已請求的營利組織還是營利性組織又或是兩者呢?--Mykola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04:59 (UTC)[回复]
@Ericliu1912剛才重新搜索了一下,發現了一些“(非)牟利性組織”的用例,改為請求同時設置“大陆:营利性组织、台灣:營利性組織、港澳:牟利性組織”的轉換。由於這個轉換並非僅轉換「營利」與「牟利」,而是連帶“組織”一同轉換,因此「營利」與「牟利」兩詞本身的區別並不重要。在此前提下,由於所有的(N)PO在香港都只會被稱為「(非)牟利(性)組織」,相應地在中國大陸與臺灣則只會被稱為「(非)營利(性)組織」,因此雙向轉換是必要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23日 (日) 13:36 (UTC)[回复]
此外,考慮到可能還有「(非)牟利(性)機構」等不同的字根,建議同時設置「非營利」與「非牟利」、「營利(性)機構」與「牟利(性)機構」的轉換。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23日 (日) 13:46 (UTC)[回复]
若設置「營利(性)組織」轉換,自將同時涵蓋「非營利(性)組織」。——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17日 (四) 01:56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肯尼亚 台灣:肯亞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肯尼亚""肯亞"、(暂缺港澳用詞)、(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原ZH_TO_TW转换缺少「-{肯尼亞=>zh:tw:肯亞}-」。繁體的肯尼亞有大量使用,全局轉換漏了。香港地區用詞原爲「肯雅」,但是現在肯尼亞也有大量使用。不确定该用哪个。—Kethyga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06:52 (UTC)[回复]

考慮到香港民間的常用名稱一般與香港政府的慣用名稱不同,建議香港的地區詞依舊設為「肯雅」。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23日 (日) 13:43 (UTC)[回复]
完成,香港译名维持原状,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营利性组织 台灣:營利性組織 港澳:牟利性組織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营利性组织""營利性組織""牟利性組織"、(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見上。—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23日 (日) 13:37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巴厘 台灣:峇里 香港:峇里 新加坡:峇厘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巴厘""峇里""峇里"、(暂缺澳門用詞)、"峇厘"、(暂缺马来西亚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全局只加入了「zh-cn:巴厘-zh-tw/zh-hk:峇里」的转换,需要补充「峇厘->zh-cn:巴厘,zh-tw/zh-hk:峇里」。另外「潘峇厘」是新加坡的议员,不需要转换。—Kethyga留言2025年3月1日 (六) 05:14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切尔诺贝利 台灣:車諾比 港澳:切爾諾貝爾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切尔诺贝利""車諾比""切爾諾貝爾"、(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該外語譯名會出現無法自動轉換的情況—Seamos buenos amigos留言2025年3月2日 (日) 05:38 (UTC)[回复]

全局存在,不过规则写得不全,另外需要加入繁体的「切爾諾貝利」。--Kethyga留言2025年3月3日 (一) 01:22 (UTC)[回复]
還有簡體的「車諾比」跟「切爾諾貝爾」?——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3月3日 (一) 05:35 (UTC)[回复]
有,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或者其他国际媒体,不过相对繁体的切爾諾貝利少。不能只看两岸四地,还有国际机构和媒体呢。--Kethyga留言2025年3月3日 (一) 08:48 (UTC)[回复]
主要是維基百科自己也常混用吧。反正應該是能加就加。——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3月4日 (二) 02:50 (UTC)[回复]
并不是能加就加……必须符合中文地区任何一处用法才会加入,否则会造成转换规则的冗杂和混乱。所以繁体的“切爾諾貝利”不应加入。--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7:55 (UTC)[回复]
@Chiefwei但這樣是否會導致此類用語無法正常於文中轉換?還是說必須執行手動轉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5日 (一) 08:40 (UTC)[回复]
Google搜索结果,「切尔诺贝利」232万,「切爾諾貝利」32万,「車諾比」41万,「切爾諾貝爾」12万,「切尔诺贝利」作为常用词,肯定有人用繁体书写,除非限制只能用简体。--Kethyga留言2025年5月5日 (一) 09:59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弗罗茨瓦夫 台灣:弗羅次瓦夫 港澳:樂斯拉夫 

[编辑]
狀態:   候选中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弗罗茨瓦夫""弗羅次瓦夫""樂斯拉夫"、(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波蘭地名翻譯—Seamos buenos amigos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7:03 (UTC)[回复]

查得台湾[12]、香港[13]官方均有使用「弗羅茨瓦夫」。—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8:01 (UTC)[回复]

大陆:恐袭 台灣:恐攻 港澳:恐襲 

[编辑]
狀態:   候选中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恐袭""恐攻""恐襲"、(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只有台灣用“恐攻”。—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 2025年3月15日 (六) 05:14 (UTC)[回复]

大陆:摩加迪沙 台灣:摩加迪休 港澳:摩加迪沙 新马:摩加迪沙 

[编辑]
狀態:   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摩加迪沙""摩加迪休""摩加迪沙""摩加迪沙"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索馬利亞首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3月27日 (四) 02:06 (UTC)[回复]

(+)支持--Mykola留言2025年4月27日 (日) 17:10 (UTC)[回复]
完成,已加入于Update 2025-2(Gerrit:1141456),请耐心等待服务器更新。—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9:49 (UTC)[回复]

大陆:戈尔巴乔夫 台灣:戈巴契夫 香港:戈巴卓夫 

[编辑]
狀態:   候选中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戈爾巴喬夫""戈巴契夫""戈巴卓夫"、(暂缺澳門用詞)、(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似乎台灣和大陸都已經加入了,現只欠香港[14][15][16]地區詞,請求加入。—Mykola留言2025年4月5日 (六) 07:11 (UTC)[回复]

查得香港同样使用「戈尔巴乔夫」[17][18]。--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8:10 (UTC)[回复]

大陆:阿尔卑斯山 台灣:阿爾卑斯山 港澳:阿爾卑斯山 

[编辑]
狀態:   未完成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阿尔卑斯山""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注意到芦笋#历史中大陆简体将该词转换为“阿尔派恩山”,但该种用法在中文社区中并非常见用法(或者说大概率没人这么说),易造成误解———叶奕⁴/ttsunboy2025年4月16日 (三) 12:15 (UTC)[回复]

這是匹配到Module:CGroup/USState的Alpine,不過為什麽Alpine會譯成“阿爾卑斯”?--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 2025年4月16日 (三) 12:39 (UTC)[回复]
條目有寫(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17日 (四) 01:55 (UTC)[回复]
@Ericliu1912 那个阿尔派恩的转换应该拿掉或者把台湾的改成「阿尔平」,两者指代的是不同的东西,阿尔卑斯造山运动(Alpine orogeny)是地理学名词,中国大陆也是译作阿尔卑斯,乐词网(terms.naer.edu.tw)的Alpine多数是地理学名词,唯一的美国是阿尔平(34°30′N85°37′W,地名译名)。--Kethyga留言2025年4月17日 (四) 02:40 (UTC)[回复]
就美國地名來説,Alpine音譯不出“卑斯”,現時也有好一批繁體“阿爾派恩”作標題的美國地名,簡單一搜只找到繁體阿爾卑斯縣重定向至簡體阿尔派恩县 (加利福尼亚州)(Alpine County)和繁體阿爾卑斯 (喬治亞州)(Alps),前者手工轉換hans:阿尔派恩;hant:阿爾派恩;tw:阿爾卑斯;,實際效果港澳顯示為“阿爾派恩”。google找"阿爾卑斯" "美國" 會有一大堆包含歐洲Alps甚至日本阿爾卑斯山的結果,我懷疑這條轉換不應存在。--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 2025年4月17日 (四) 02:44 (UTC)[回复]
未完成,属于条目转换错误,已修复,无需增加地区词转换。—Chiefwei - 2025年5月4日 (日) 08:06 (UTC)[回复]

大陆:唐纳德·特朗普 台灣:唐納·川普 港澳:當勞·特朗普 

[编辑]
狀態:   候选中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唐纳德·特朗普""唐納·川普""當勞·特朗普"、(暂缺新马用词)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目前已有川普的轉換,請求再加入黏著姓時的名。—Mykola留言2025年5月1日 (四) 16:44 (UTC)[回复]

咦?竟然沒有轉換?話說其他地區有無轉換詞彙?他是非常有名的人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2日 (五) 08:48 (UTC)[回复]
這個要問問星馬那邊的維基人了。--Mykola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08:54 (UTC)[回复]
马来西亚和大陆类似,“唐纳德·特朗普”是比较正式的译名,非正式的“川普”也较常见。--微肿头龙留言2025年5月5日 (一) 11:56 (UTC)[回复]

大陆:让- 台灣:尚- 港澳:莊- 新马:讓- 

[编辑]
狀態:   候选中

相应的Google 搜索结果:"让-""尚-""莊-""讓-"

加入地区词全局转换的原因:各地對法語名字Jean翻譯極為不同—Kanshui0943留言2025年5月5日 (一) 11:10 (UTC)[回复]

感覺這也可以問問@BigBullfrog。——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5日 (一) 12:20 (UTC)[回复]
圣樊尚-布拉尼樊尚-弗鲁瓦德维尔……中维肯定还有不少“XX让-XX”、“XX尚-XX”、“XX莊-XX”的内容,只不过我不知道在中维怎样带着“-”进行精确搜索。总之,为保险起见,不要做这种单字加符号的全局转换。--BigBullfrog𓆏2025年5月5日 (一) 19:24 (UTC)[回复]
可以使用intitle:/樊尚-/进行正则搜索,系统中单个汉字的搜索似乎有问题。--Kethyga留言2025年5月6日 (二) 01:14 (UTC)[回复]
发现可以在Quarry.wmcloud搜索--Kethyga留言2025年5月6日 (二) 01:26 (UTC)[回复]
可以用insource:/让-/。--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 2025年5月6日 (二) 05:25 (UTC)[回复]
这种转换会制造出混合不同用词的译名,即类似原创译名。--Kethyga留言2025年5月5日 (一) 12:37 (UTC)[回复]
但若如此說,則人物姓名轉換組大部分轉換均不能保留,我想這也並不合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5日 (一) 12:52 (UTC)[回复]
星馬歷史上「尚」多於「讓」;港澳「尚」也不少,起碼「尚」要維持不變。--— Gohan 2025年5月6日 (二) 03:4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