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Wikipedia:互助客栈/其它
LuciferianThomas在话题“提议廢除SecurePoll”中的最新留言:23分钟前

本页讨论與維基百科有關的话题,但不包括新闻方针技术求助條目繁简处理

  • 如果您需要就具体条目应当如何编辑才符合中立性原則寻求社区共识,请前往條目探討留言。
  • 請在主題欄简明扼要地寫出問題主旨不要使用如「新問題」等無意義的文字。
  • 請勿公開姓名、地理位置、電話、Email地址等联系資料。我們通常只在此頁回應,並不利用Email或電話等私下回應。
  • 無關維基百科專案的問題,請往知識問答相關頁面询問。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臨時帳號將於六月開始推出 92 26 SCP-2000 2025-07-22 01:24
2 150萬條目里程碑相關討論 45 19 小文人 2025-07-28 00:02
3 維基百科自由開放的理念問題 77 19 YFdyh000 2025-07-24 21:23
4 提议重新翻译rollback英語Wikipedia:Rollback为回滚,重新翻译reverting英語Help:Reverting为还原 23 13 Stang 2025-07-24 14:36
5 仲裁的快速拒絕 7 4 Lemonaka 2025-07-19 21:03
6 请求协助中立撰写关于“24小时自助式宠物寄宿设施”的草稿(已申报冲突利益) 1 1 WiiUf 2025-07-18 09:48
7 管理人員申請意向調查:1F616EMO 86 12 1F616EMO 2025-07-24 12:08
8 提议廢除SecurePoll 24 10 LuciferianThomas 2025-07-28 15:38
9 為整合本站研究資源門戶事 11 6 YFdyh000 2025-07-27 18:39
10 User:Wikierea大量创建广告宣传条目 29 7 Ohtashinichiro 2025-07-24 09:53
11 有關維基百科商標討論 1 1 ~2025-24675-0 2025-07-22 22:05
12 近期注意到針對其它批量手動處理字詞轉換的行為 3 3 Owennson 2025-07-27 16:44
13 创建条目被过滤器拦截 2 2 暁月凛奈 2025-07-23 06:12
14 Miraheze上诽谤本站和本站用户的文章被还原了 9 9 Aqurs1 2025-07-25 01:35
15 傀儡調查 4 2 Jackyming 2025-07-24 23:09
16 我认为我的编辑没有违反两岸用语方针 4 4 Ericliu1912 2025-07-25 14:35
17 能否修改掉我的傀儡账户的用户页 4 2 魔琴 2025-07-26 00:20
18 檢討維基百科:高風險主題/1945年後臺灣政治中對第十一屆立法委員條目的保護措施 1 1 Royal Sailor 2025-07-27 15:26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議題清單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WikiProject talk:學校 § 各級學校校友(著名/傑出校友)章節以及各級學校校友列表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22年11月#校友列表條目是否能收錄,這是我能找到的討論,因為我看臺灣大部分的各級學校已經都用分類代替,大部頭學校如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只有分類,清华大学#校友除了分類外,另外用了連續文字做有來源的介紹(我覺得這讀起來很好很符合可供查證人物也都是收錄標準)。

列表方面,搜尋存廢討論記錄看來有兩種標準,一種是沒有來源無法查證還是保留了,見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9/01/19,另一種是全刪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2/11/12,先說我沒有全面查證,只是舉了兩處存廢討論。

提出討論的用意是,我原本最近想要用共識整理香港的學校,但@Gnonich挪來挪去,沒有辦法溝通,原先的共識看來也不夠有力所以沒辦法讓他明白共識。一下挪到學院,或未經討論就建立列表,這兩天又莫名復原,復原的時候也沒有再進行確認,比如點列的人名是否為真,可否查證,舉例聖伯多祿中學#著名/傑出校友

如果社群決定不保留用分類代替,那就全面整理不分哪裡的學校,所有的學校主條目校友章節只用分類顯示。要建立列表請符合收錄標準,確認條目內的人名都有來源可供查證,不要列一堆紅連,沒有之前先全面刪除,重建要走存廢覆核。--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7月6日 (日) 14:07 (UTC)

WikiProject talk:传记 § 有关站内一些举人与官员条目的问题

近日巡查的时候注意到有不少新创建的古代举人小条目,进而才注意到站内更多的举人和官员条目,发现有很多都来源稀少,无法满足收录标准要求,还有一些掺和着文言文,或是内容空泛短小,如周宗本皇甫文聘林昂陶贞一楊世芳 (康熙進士)楊正 (東漢)閻詠塞楞额王夔龙朱文運。这些条目的品质和关注度真的足以能让它们被收录吗?

我相信站内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条目,我的看法不是赶尽杀绝,而是能否增强对这些条目的巡查把关?它们或许适合文言维基大典,但我不认为它们真的适合中文维基百科。 -- Pathfinbird🦅 2025年7月6日 (日) 18:27 (UTC)

Draft talk:陳錦全 § 請求合併原因
草稿草稿:陳錦全和條目陳錦全的原作者認為已有正式條目, 草稿可以作廢。但我覺得目前條目還有不少不足之處, 建議還是合併到草稿, 依wikipedia:afc方式, 讓其他人審核之後, 再移動到正式條目, 因此請求將條目新的內容合併到草稿--Wolfch (留言) 2025年7月9日 (三) 15:02 (UTC)
WikiProject talk:中国行政区划 § {{PRC admin}}及其子模板清理讨论
#模板標題改用民政部行政代碼
假定上方公示通過且已刪除(或標記停用)村級模板頁面,因統計代碼已不再公開,提議將現有模板全部改用行政代碼為標題,並保留原標題的重新導向。因模板影響深遠,提案者暫未細緻檢查各處用例,還請社群可以給予寶貴意見。

因本讨论串预期会暂时保持开放,将章节名修改为便于索引的纯文字模式,将正进行的公示方案调整为三级标题。谨此。--Hamish T 2025年7月12日 (六) 07:42 (UTC)

Wikipedia talk:内容评选 § 提議修改優良條目、典範條目、特色列表以及特色圖片等典優評選的「投票程序」

根據上一條討論串的反饋,我提議將典優評選改為「半投票半共識制」。「半投票半共識制」不同於以往的「共識制」提案。我在此處回應了常年提案的疑點。

此處拋磚引玉,提供2個可操作的具體方案。--SuperGrey (留言) 2025年7月13日 (日) 23:36 (UTC)

Wikipedia talk:内容评选 § 關於使用類似RFC的機制邀請更多編者參與評選

有見社群對於使用類似RFC的機制邀請社群或某專題成員參與評選的討論熱烈,為免影響上方討論,避免過度離題,現邀請@SanmosaSuperGreyTisscherryRoyal SailorCdip150在此集中討論相關事宜。--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 2025年7月17日 (四) 05:57 (UTC)

Wikipedia talk:内容评选 § 臨時要求DYKC評選提及先前參與投票的用戶

由於目前DYKC尚未啓用二級標題,無法通過訂閱話題得知一條目的評選動態,從而容易忽略其他用戶的正當合理意見,因此提議修改DYKC投票須知如下:

現行條文
  • 投票者須於投票發起時已為自動確認用戶。不可投票予自己主編之條目。
  • 投票者请使用**号,而不要使用*号或#号,以保持版面清晰美观。
  • 投票者可用{{支持}}、{{反对}}(或{{support}}、{{oppose}})进行投票,動用到自定義參數修改預設顯示文字的模板不計票。可用其他模板作为引子来表述观点。例:
    • (+)滋磁(无效)
    • (+)强烈支持(无效)
  • 若在投票结果确认後投票或發表意見,请同時清空DYKEntry模板的result参数,以免影響自動更新。
  • 关于投票的有效性,請參考上方「獲選標準」中,「关于投票的有效性,采取下列规定」的文字。
提議條文
  • 投票者須於投票發起時已為自動確認用戶。不可投票予自己主編之條目。
  • 投票者请使用**号,而不要使用*号或#号,以保持版面清晰美观。
  • 投票者可用{{支持}}、{{反对}}(或{{support}}、{{oppose}})进行投票,動用到自定義參數修改預設顯示文字的模板不計票。可用其他模板作为引子来表述观点。例:
    • (+)滋磁(无效)
    • (+)强烈支持(无效)
  • 投票時,若提出了新的意見(即非單純支持而不提出自己的見解),必須提及先前曾參與投票的用戶。若該意見與其他非投票留言密切相關,亦建議提及相關用戶。若用戶在投票時應提及某些用戶而沒有提及之,其他用戶可代為提及,該票仍屬有效。
  • 若在投票结果确认後投票或發表意見,请同時清空DYKEntry模板的result参数,以免影響自動更新。
  • 关于投票的有效性,請參考上方「獲選標準」中,「关于投票的有效性,采取下列规定」的文字。

此提議措施爲DYKC改用二級標題前確保相關人士能收到通知的臨時方案,故不適用於GA、FA等評選,並應在DYKC使用二級標題後自動廢除。以上,知會@TisscherryNewbamboo,另邀請社羣討論。--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 2025年7月19日 (六) 00:54 (UTC)

User talk:FradonStar/WikiProject:中国文化遗产/专题评审 § 拟设立中国文化遗产专题评审并微调本专题评级标准
此討論正在公示7天;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为促进专题发展,我提议以中国文化遗产专题为实验目标,进行专题评级改革的测试,一方面微调评级制度,对主要是甲级、乙级的评级门槛进行更加成文化的规定,另一方面增设专题评审页面,负责对专题条目进行评级。

具体想法罗列如下:

    • 为中国文化遗产专题新增“专题评审”(也就是本讨论页的主页面),虽然我截至现在还没写完,但雏形已经差不多有了,也希望各位用户提出意见;
    • 给专题新增丁级,用来存放其他人认为不符合丙级标准、但比初级要好的条目,我认为专题内还是存在这种类型的条目的,另外乙上级我认为也可以设,不过细则待敲定;
    • 主编最高仅可定义自己主编的条目为丙级,若要定高于丙级的等级,则需先定在丙级/未定级,然后把条目置于专题评审页面进行评审;
    • 对甲级、乙级的评级采用更规则化的手段,以专题评审的方式进行,我认为现有的甲乙级评审制度还有待改进,甲级页面可由三位较为认真的评审人签署确认,乙级则需两人,具体避免灌水的方案可参考SuperGrey的提案并再作讨论。

暂时先写这么多,后面如果想到新内容还会补充,也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完善这一体系,也算是我对废除部分条目评级动议的一个挽救尝试?—FradonStar☯️ · 📣 2025年7月20日 (日) 20:23 (UTC)

臨時帳號將於六月開始推出

[编辑]

初始公告

[编辑]
我們在此再次向您們問好!我們是維基媒體基金會信任與安全產品團隊。我們希望繼續討論臨時帳戶。該專案與未有登入的編輯者特別相關,此功能旨在保護這些編輯者。這同時與社群成員有關,例如導師、巡邏員和管理員——任何撤銷編輯、阻止用戶或以其他方式與未有登入的編輯者互動的人,都是為了確保維基的安全和準確。

臨時帳號已在試點維基專案上成功上線,現在我們希望在更多維基專案上推出這個功能。根據 [localize this] 的大小,我們計劃在六月為該維基專案啟用臨時帳號。為了順利完成不同維基專案之間的部署,我們將分階段引入臨時帳戶。我們的計劃是在 6 月 x 日的這個星期週將這個功能部署到這裡。

為什麼我們認為應該在六月(而不是更晚)引入臨時帳戶? 臨時帳戶的基本功能(巡查員工作流程、工具等)運作正常。我們與管理員和其他擁有擴展權限的使用者一起預測並處理了大量用例,以確保社群成員能夠有效地進行管理和巡查。我們建立了一系列支援功能(IP 資訊、自動顯示、全球貢獻等)。

現在,我們希望確保這同時能適用於大型社群。許多細微差別和高級功能無法一一預測——臨時帳戶需要先在大型維基媒體專案上發揮作用。與今年稍後上次部署中收到更改的社群相比,在六月實施臨時帳戶的社群將擁有更多機會和時間提出改進建議。因此,我們認為您的維基媒體專案應該現在就包含在內。

我們為何要建立臨時帳戶? 我們的維基媒體專案應該預設為未有登入的編輯者提供更安全的編輯體驗。臨時帳戶允許用戶在不建立帳戶的情況下繼續編輯維基百科,同時避免公開他們的編輯行為與其 IP 位址關聯。我們相信這符合未有登入的編輯者的最佳利益,他們為維基百科做出了寶貴的貢獻,並且以後可能會創建帳戶,壯大我們的編輯者、管理員和其他角色社群。儘管維基百科會警告未有登入的編輯者,他們的 IP 位址將與其編輯行為關聯,但許多人可能並不理解 IP 位址是什麼,或者這可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被用來獲取其他相關資訊。

此外,我們的審核軟體和工具過度依賴網路來源(IP 位址)來識別使用者和活動模式,尤其是在 IP 位址本身作為識別碼的穩定性日益降低的情況下。臨時帳戶允許與未有登入的編輯者進行更精準的互動,包括更精準的屏蔽,並有助於減少我們無意中屏蔽使用與惡意用戶相同 IP 位址的善意用戶的頻率。

臨時帳戶的工作原理 每當未有登入的編輯者在本維基媒體專案上發布編輯時,該使用者的瀏覽器中都會設定一個 Cookie,並自動建立一個與該 Cookie 綁定的臨時帳戶。此帳戶的名稱將遵循以下格式:~2025-1234567(波浪號、當前年份、數字)。在「最近更改」或頁面歷史記錄等頁面上,將顯示此名稱。該 Cookie 將在創建後 90 天過期。只要它存在,從此設備進行的所有編輯均將歸因於此臨時帳戶。即使 IP 位址發生變化,該帳戶仍是同一個,除非使用者清除 Cookie 或使用其他裝置或網路瀏覽器。每次編輯時使用的 IP 位址記錄將在編輯後保存 90 天。但是,只有部分登入使用者能夠看到這個帳戶。

這對於不同的用戶群體意味著什麼? 對於未有登入的編輯者

  • 此舉將增強隱私:目前,如果您未使用註冊帳戶進行編輯,那麼即使超過 90 天,其他人都可以看到您編輯的 IP 位址。但在本維基媒體專案上,此舉將不再適用。
  • 如果您在過去 90 天內使用臨時帳戶在不同地點(例如,在家中和咖啡店)進行編輯,則所有這些地點的編輯歷史記錄和 IP 位址將合併記錄到同一個臨時帳戶。符合相關要求的用戶將能夠查看這些數據。如果您對此造成任何個人安全擔憂,請聯絡talktohumanrights@wikimedia.org尋求建議。

對於與未有登入的編輯者互動的社群成員

  • 臨時帳戶與設備唯一關聯。相較之下,IP 位址可以與不同的裝置和人員共用(例如,學校或工作場所的不同人員可能擁有相同的 IP 位址)。
  • 與當前情況相比,更安全的方法是假設臨時用戶的討論頁面只屬於一個人,並且該用戶會閱讀在那裡留言。如螢幕截圖所示,臨時帳戶使用者將收到通知。用戶同時可以感謝他們的編輯,在討論中與他們互動,並邀請他們更多地參與社群活動。

對於使用 IP 位址資料在維基媒體專案進行審核和維護的用戶

  • 對於負責追蹤持續濫用者、調查違反政策行為等的巡查員符合條件的用戶將能夠公開臨時用戶的 IP 位址以及來自特定 IP 位址或範圍的臨時帳戶的所有貢獻 (Special:IPContributions)。他們同時可以透過 IP 資訊功能存取有關 IP 位址的有用資訊。許多其他軟體已被建置或調整以支援臨時帳戶,包括濫用篩選器 (AbuseFilter)、全域封鎖、全域使用者貢獻等等。 (有關志願開發者如何更新工具代碼的信息,請參閱本訊息的最後部分。)
  • 對於封鎖未有登入的編輯者的管理員:
    • 只需屏蔽臨時帳戶即可屏蔽許多濫用者。如果管理員選擇自動封鎖選項,被封鎖的使用者將無法快速建立新的臨時帳號。
    • 他們仍然可以屏蔽 IP 位址或 IP 段。
  • 臨時帳戶不會追溯部署前的貢獻。在 Special:Contributions 中,您可以查看現有 IP 使用者的貢獻,但無法查看該 IP 位址上臨時帳戶的新貢獻。您應該使用 Special:IPContributions 來實現這一點。

我們的要求和後續步驟

  • 如果您知道任何使用 IP 位址資料或可供未有登入的編輯者使用的工具、機器人、小工具等,您可能需要在 testwikitest2wiki上測試這是否有效。如果您是志願開發者,請閱讀我們面向開發者的文檔,特別是關於您的程式碼可能需要如何更新的部分
  • 如果您想要測試臨時帳戶的使用體驗,例如,只是想了解使用體驗,請訪問 testwiki 或 test2wiki 並在不登入的情況下進行編輯 。
  • 如果您知道任何需要解決的困難,請告訴我們。我們將盡力提供協助,如果無法解決,我們將考慮其他可行的方案。
  • 請查看我們之前關於無擴展權限但可能需要存取 IP 位址的使用者要求的資訊
如希望了解更多關於該計劃的信息,請查看我們的常見問題解答——您會在那裡找到許多有用的答案。您同時可以查看更新資訊(我們剛剛發佈了)並訂閱我們的通訊。如果您想在維基媒體專案之外與我 (Szymon) 交流,您可以在 Discord 和 Telegram 上找到我。謝謝!--此條未正確簽名的留言由Venuslui討論貢獻)於2025年6月1日 (日) 23:38 (UTC)加入。回复
有沒有什麼方針與指引,或說明頁面需要修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2日 (一) 06:42 (UTC)回复
不詳盡列表:WP:BLOCKWP:SOCKWP:G15WP:O3WP:SIGWP:SYSOPWP:VANHelp:登录Template:User系列、Template:Uw-multipleIPsTemplate:Uw-ipevadeblock。--西 2025年6月2日 (一) 07:20 (UTC)回复
用户查核方针也要改一下,以确定是否接受查核用户与临时账号的技术关系。--WiiUf留言2025年6月3日 (二) 13:15 (UTC)回复
從來不是「不能查核用戶與IP的關係」,而是「用戶查核不能公開披露用戶與IP的關係」。在臨時帳號方面,可以查看臨時帳號IP的用戶組並沒有限制保密協議之類。查核員仍是可以公開指出用戶是否有在未登錄狀態下濫用臨時帳號,但當然是不可以說是跟哪些臨時帳號有關係,不然也就是間接披露了用戶的IP了。--西 2025年6月4日 (三) 02:06 (UTC)回复
希望可以创建一下Wikipedia:临时账号IP查看者Wikipedia:禁止查看IP信息的用户这两个说明页面。顺便[localize this]本来想写什么啊。 Stang1328 2025年6月2日 (一) 09:24 (UTC)回复
我猜是站點名稱(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2日 (一) 17:15 (UTC)回复
(♥)溫馨提示:既然临时用户也算一种登录用户,那你维的那个什么大历险也该适配一下了。--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3日 (二) 09:19 (UTC)回复
(?)疑問,提几个问题:如果临时账号的用户90天后cookie过期那么其对外界显示的用户名是否会强制更换?90天的期限能不能申请延长?
这也会导致一个问题,万一这个临时用户申请了 同行评审,结果90天满了,这位用户必须用另外一个用户名进行其他维基人的互动,会不会涉及触犯傀儡方针?
如果是已经注册的自确认用户是否能使用临时账户进行编辑和互动?会不会违反傀儡方针?
但是,只有部分登录用户能够看到这个账号。 中“部分”是哪些登录用户,请详细解释。--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2日 (一) 09:28 (UTC)回复
@Xiaohuangbo:Cookies 過期後原有臨時帳號將不能使用,換言之他們將使用新的臨時帳號及用戶名。依據基金會的 FAQ,他們認為90天已足夠來進行反破壞。個人認為除非能夠指出有充分合理的需要,否則基金會不會受理延長90天的期限(註:90天亦為註冊帳號 ip 記錄保存的期限)。似乎同行評審只是個別及非常見情況?
其二,就違反傀儡方針而言,就個人理解,因帳號過期而使用多個臨時帳號應不會視為濫用傀儡,此乃技術原因而導致其被迫使用其他帳號。已注冊用戶使用臨時帳號進行編輯和互動,此行為與現時注冊用戶同時使用 ip 用戶之情況雷同,或可考慮視為濫用傀儡。
「只有部分登入用戶能夠看到這個帳號」似乎是指僅有臨時帳戶IP查看者才能存取臨時帳戶之 IP。謝謝。--SCP-0000留言2025年6月4日 (三) 00:49 (UTC)回复
謝謝您,明白了,谢谢解答!--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4日 (三) 04:28 (UTC)回复
先前讨论多日无异议,就此方案 公示7日。Python6345(2025年6月3日 (二) 01:45 (UTC)回复
(?)疑問:「申請者已有三個月沒有參與反破壞工作」該如何定義?是以最後回退他人擾亂性編輯的時間算起?--WiiUf留言2025年6月3日 (二) 03:40 (UTC)回复
(:)回應:本人认为警告或提报破坏者、回退破坏、修改过滤器和对破坏页面挂快速删除属反破坏工作。另可参阅WP:过滤器助理#除權理由。Python6345(2025年6月3日 (二) 03:51 (UTC)回复
(!)意見:请翻译注释,谢谢。--WiiUf留言2025年6月3日 (二) 05:22 (UTC)回复
已翻译。Python6345(2025年6月3日 (二) 06:57 (UTC)回复
另外,註釋要另開章節。-- WiiUf🐉🕯️ 2025年6月4日 (三) 03:05 (UTC)回复
本人不会,望阁下帮忙。Python6345()--Python6345(2025年6月4日 (三) 03:07 (UTC)回复
完成-- WiiUf🐉🕯️ 2025年6月4日 (三) 03:39 (UTC)回复
@Zhenqinli我想了想,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让一些不愿意拉下脸面去申诉封禁或者被基金会封禁无法申诉的的“维基人”(比如@User:Z7504等)回归的好制度,我(+)强烈支持--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3日 (二) 09:24 (UTC)回复
WAHT??使用临时账户绕过封禁同样是绕过封禁 Stang1327 2025年6月3日 (二) 09:38 (UTC)回复
明白了,那傀儡方针也得改改了,得写进去。--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3日 (二) 12:28 (UTC)回复
(?)疑問用戶已加入6個月且編輯300次
用戶於反破壞中活躍,並且已有600次編輯是否存在矛盾之处?--WiiUf留言2025年6月3日 (二) 11:52 (UTC)回复
(:)回應用戶已加入6個月且編輯300次仅用于列出全域最低要求,所有条件均须满足。不与用户于反破坏中活跃,并且已有600次编辑,是现任巡查员、回退员、傀儡调查助理、过滤器助理、过滤器编辑者冲突。--Python6345(2025年6月3日 (二) 12:14 (UTC)回复
怎么说呢,感觉可以改成“用户须满足第1条条件”且“应满足后几条条件,否则申请很可能会失败”。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不一定要采纳。--WiiUf留言2025年6月3日 (二) 13:18 (UTC)回复
本人认为于注释中说明原因已足够,如阁下认为需直接列出,望说明原因。Python6345(2025年6月3日 (二) 14:19 (UTC)回复
政策中的最后一段指出持有该权限的用户需要在365天内保持活跃(有编辑记录或有日志操作)。这个政策应该由本地执行,还是WMF会自动处理?--Steven Sun留言2025年6月4日 (三) 02:38 (UTC)回复
(:)回應:当前方针草案活跃度要求高于基金会要求,故可预见无需基金会执行,另可参考WP:OA。--Python6345(2025年6月4日 (三) 03:07 (UTC)回复
應跟隨一般權限,六個月無活動除權。--西 2025年6月4日 (三) 05:58 (UTC)回复
@Python6345 我发现一个用语错误,政策中您把“临时账号查看者”称为“临时帐 户IP查看者”,您的表述和@Stang提出的“Wikipedia:临时账号IP查看者”不同,我觉得应统一一下。--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4日 (三) 09:14 (UTC)回复
本人认为帐户帐号应通过WP:重定向WP:地区词处理解决。--Python6345(2025年6月4日 (三) 09:31 (UTC)回复
@Xiaohuangbo實際上帳號跟帳戶不是問題,目前的翻譯標準就是帳號,倒是view有查看跟檢視的繁簡差異 囧rz……--SunAfterRain 2025年6月4日 (三) 12:33 (UTC)回复
抱歉,我还不知道“帐 号”和“帐 户”已经有转换了,发出去才明白 囧rz……--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5日 (四) 03:56 (UTC)回复
为什么不给临时账号开放特殊:参数设置?--~2025-15572-6留言2025年7月8日 (二) 14:05 (UTC)回复
请尽量注册个账户来使用此功能,因为 Cookies变化等可能会分配新的账户给您,到时您还得重新设置。--Hualin🎗️希望の星は青霄に昇る Commons|Talk 2025年7月8日 (二) 15:00 (UTC)回复

方针讨论区

[编辑]
已通过:
已通过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将Python6345的草稿移动的了项目空间(Wikipedia:临时账号IP查看者),同时进行了一些修改。如果需要重新进行公示,可以重置时间,或是这么继续共识也可以。我看到原来的页面中提到了一部分关于IPinfo工具使用的信息,但是我觉得这个和本用户组没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大胆的删掉了。如果觉得这个版本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欢迎进行修改。 Stang1326 2025年6月4日 (三) 11:56 (UTC)回复

在巡查员申请标准尚未提升前,仅支持本方针硬性要求最低编辑600次。->>Vocal&Guitar->>留言 2025年6月5日 (四) 06:48 (UTC)回复
跟某些用户私下交流后发现当前的版本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关于怎么处理滥用等等),因此暂时撤下公示。这个版本还是要大改一番在进行推进比较好;另一方面可以看看其他语言项目的做法。 Stang1325 2025年6月5日 (四) 07:10 (UTC)回复
等到时候实际运用到维基百科里再来根据实际情况再公示吧。--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5日 (四) 11:42 (UTC)回复
感觉页面中的“资讯披露”与“资格要求”两章可用{{Policy section}},其他部分可列为说明。--WiiUf留言2025年6月8日 (日) 14:12 (UTC)回复

我基本完成了初稿,欢迎社群对当前版本进行审查。顺便一提,phabricator上的安排是6月24日在本站部署临时账号功能,所以相关方针最好加快一些速度了。 Stang1320 2025年6月10日 (二) 13:45 (UTC)回复

當持權者不再滿足資格(例如已卸任巡查員、回退員、傀儡調查助理、過濾器助理、過濾器編輯者;不再活躍於反破壞工作)

個人而言認為不應該這麼麻煩,所謂的不再活躍怎樣判定?個人認為如沒有濫用權限,按六個月沒有編輯活動正常解除權限比較好。另外建議此權限除權只適用於在Wikipedia:申請解除權限經發現有濫權上述任何一種權限/職務,並導致用戶已沒有上述任何一樣權限/職務,方實施除權;自行卸任的話不用。--Aqurs 2025年6月11日 (三) 15:06 (UTC)回复
顺便这里有一个Python6345的问题如本人发现IP段破坏并报告于WP:VIP。管理员执行封禁后是否必须移除内容并进行修订版本删除,如何避免修订版本删除导致妨害该页面之可读性?欢迎进行讨论。 Stang1320 2025年6月10日 (二) 13:45 (UTC)回复
经过站外讨论我认为这点不成问题。提报者可以直接指明哪些临时账号在破壞,或者指明哪個临时账号所在的IP段。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6月11日 (三) 12:23 (UTC)回复
关于滥用的处理:这一点我觉得对于本地很难,因为本地没有人(CUer)是可以知道用户是否存在滥用这个权限的。用户如果做出了错误的信息披露尚可发现,如果不披露就自己存着呢?为了这个事情去麻烦监管员定期进行日志的检查也不现实……事实上最好的办法还是恢复CU权限,但是这一点本地很难进行推进啊。 Stang1318 2025年6月13日 (五) 02:46 (UTC)回复
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阻止用户将信息存于本地,如有用户批量爬取IP和临时账号之关系,基金会系统管理员可通过异常访问量发现。临时账号未绑定邮箱不可能私下威胁,然公开威胁必然被发现,故本人认为恢复CU无法降低滥用权限之风险。Python6345(2025年6月13日 (五) 04:13 (UTC)回复
这个确实是,但是缺了一道本地定期检查的防线还是感觉不太好的。希望不要这么快就看到出现第一起滥用权限被举报给omb的案例吧。 Stang1317 2025年6月13日 (五) 09:58 (UTC)回复
很難推進CU還是要推進阿 :/--~~Sid~~ 2025年6月14日 (六) 15:18 (UTC)回复
请另开议题推进CU。Python6345(2025年6月14日 (六) 15:23 (UTC)回复
我無心力去推進CU,除此之外還有多種因素,我懶也不想去爭執,我只能請貴zhwiki加油:|。至於我上面說很難推進還是要推進也只是提供我的建議,沒有要指使指揮社群什麼,社群要繼續維持現狀當然也可以。--~~Sid~~ 2025年6月14日 (六) 15:34 (UTC)回复
吐槽:我只想說在zhwiki參與討論和站務久,沒精神疾病的人是會得精神疾病的,前陣子才被人莫名噴了「信用破產」,非黑即白、二分法、利益小圈圈哀。--~~Sid~~ 2025年6月14日 (六) 15:39 (UTC)回复

对资格要求进行了微调:早期版本的600次编辑很大程度上是拍脑袋定出来的,个人觉得至少500次编辑(与延伸确认用户标准相同)已经足够了;根据@Aqurs1的意见修改了除权标准,去除了无法量化的标准(“不再活跃于反破坏工作”)。目前版本已基本完善,现 公示7日,2025年6月23日 (一) 02:52 (UTC)結束 Stang1315 2025年6月16日 (一) 02:52 (UTC)回复

已通过。 Stang1308 2025年6月23日 (一) 03:04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正式上線公告

[编辑]

大家好,提前提醒一下。臨時帳戶將於下週二(6月24日)在此上線,時間大概是7:00-9:00(世界協調時間)左右。另外,我們正在開發一個新頁面,收集所有啟用臨時帳戶的IP位址存取資訊。我們希望這樣比較容易讓大家概覽狀況。歡迎您提出寶貴意見-請在此處和專案討論頁面發表評論。請參閱Phabricator編號T340001,以了解更多有關此上線的技術細節。謝謝!--SWangari-WMF留言2025年6月20日 (五) 10:33 (UTC)回复

@SWangari-WMF To avoid fragmented discussions, I have moved your comment here and merged it with this discussion thread, FYI.--SunAfterRain 2025年6月21日 (六) 14:33 (UTC)回复
Thank you!--SWangari-WMF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4:31 (UTC)回复
我在技术版建了个技术问题集中讨论区,部署后如果发生技术问题可以到那里反馈。--碟之舞📀💿 2025年6月24日 (二) 03:37 (UTC)回复
不知有无必要用群发消息通知一下所有可能符合资格的用户? Stang1307 2025年6月24日 (二) 04:40 (UTC)回复
@Stang:或可考慮通知管理員、巡查員和回退員?--SCP-0000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4:47 (UTC)回复
通知草稿

臨時帳號功能現已推出

維基媒體專案允許任何人進行編輯,無論是否建立帳號。在過去,未登入貢獻者的編輯會被歸屬至其IP位址下。由於IP位址包含敏感資訊,可能會威脅到透過該地址連接的用戶的私隱和安全,為了減輕用戶私隱泄露的風險,維基媒體基金會決定引入臨時帳號。只有部分有反破壞管理需求的用戶可以訪問臨時帳號IP位址數據(即臨時帳號IP檢視者管理員行政員等)。

臨時帳號的名稱形如~2025-1234567(由英文半形波浪號、當前年份、一個自動生成的5-7位數字構成),用戶不能選擇或變更其臨時帳號的名稱。臨時帳號會為未登入的編者自動建立,有效期為90天,其不能登入,也沒有密碼。自建立日期起經過90天之後,該臨時帳號將自動過期,無法使用且無法取得討論頁訊息,後續編輯會分配給新的臨時帳號。舊帳號將被停止使用,無法保留或登入。臨時帳號透過瀏覽器的Cookie,將同一裝置和瀏覽器在不同IP位址下進行的編輯歸屬於同一臨時帳號,與臨時帳號相關聯的IP位址將被隱藏。

如果您符合「臨時帳號IP檢視者」的資格要求,包括:已加入至少6個月且至少編輯300次;於反破壞中活躍,並且已有至少500次編輯,或是現任巡查員、回退員、傀儡調查助理、過濾器助理、過濾器編輯者。您可前往Wikipedia:權限申請/申請臨時帳號IP檢視權提出請求。

如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您可在此討論提出。您亦可查看由基金會撰寫的常見問題解答(英文版)以了解更多有關臨時帳號的功能。

主要參照WP:臨時帳號IP檢視者撰寫的草稿,如果沒有問題,個人認為可考慮明天通知所有管理員、巡查員和回退員?謝謝。--SCP-0000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5:38 (UTC)回复
@SCP-2000 Stang1306 2025年6月24日 (二) 06:15 (UTC)回复

临时账号功能已正式上线。 Stang1306 2025年6月24日 (二) 07:29 (UTC)回复

臨時帳號用户页

[编辑]

有个问题不是很清楚,臨時帳號可不可以建立用户页?(他人建立或自己建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6月24日 (二) 02:39 (UTC)回复

@Shizhao:「Temporary accounts have their own user pages and user talk pages, but they will eventually delink from the person who made the page. You could redirect your temporary user page to your new account.」當然這只是技術上可行,而社群可考慮設立相應指引。謝謝。--SCP-0000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2:57 (UTC)回复
我個人的看法是應該把臨時用戶當以前的IP用戶看待禁止建立用戶頁,包括但不限於重定向(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又沒辦法證明是臨時帳號轉正的。)--SunAfterRain 2025年6月24日 (二) 18:03 (UTC)回复
IP用戶被禁止建立用戶頁的原因是因為一個IP可能被多人使用,但臨時帳號是一個人使用的,因此我認為不需要禁止。--~2025-145646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06:30 (UTC)回复

对临时账号的封禁

[编辑]

按照

This is done through the placement of a browser cookie that remembers the temporary account you have been assigned.

,有必要的情况下(例如临时账号是LTA)对临时账号的封禁应该可以延长到最长90天(技术上临时账号的寿命上限)(当然我知道,LTA的话还可以考虑封IP,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这一点,以及相关的其他技术细节(例如自动封禁在临时账号上的机制等等)可以考虑更新到WP:BLOCK上,给管理员提供操作指导。--Tiger留言2025年6月25日 (三) 03:04 (UTC)回复

我也同意應該更新管理員操作指南。——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25日 (三) 08:37 (UTC)回复
法維的封禁操作指南,供參考。--SCP-0000留言2025年6月26日 (四) 13:35 (UTC)回复
提炼一下:
  1. 对临时账号可以执行不限期封禁,且这是更为提倡的行为(相较于先前的31小时封禁类似的措施),因为这对于其他在使用这一IP地址的人(如存在)影响很小;
  2. 对临时账号进行封禁时,对应的IP地址也会被24小时(基于自动封禁);
  3. 在多个临时账号出现了类似的破坏行为,或是发现了存在临时账号的绕过封禁行为,此时可以去检查IP地址并对IP地址或地址段进行封禁,这个时候处理的方式就与之前类似了。
以上,非常感谢SCP同志的分享。 Stang1303 2025年6月27日 (五) 07:49 (UTC)回复

披露和脱敏

[编辑]

上下文。个人对于基金会方针的理解,在VIP等报告破坏行为的地方披露IP/IP段,在有必要的时候是可以的,但是要在不再需要的时候对IP/IP段进行脱敏。具体来说就是存档后对涉及到的版本进行修订版本删除,以及存档的时候把相关的地方[redacted]掉;对于封禁日志,也应在若干天之后对设计IP地址/IP段的封禁操作进行修订版本删除(具体多少天可以讨论)。

以及有一个疑问,技术上临时账号IP查看者是可以使用“IP信息工具”的,且使用的时候也不需要显示IP地址。那么在VIP等地方留言时,是否可以贴出需要有IP信息工具访问权限才能获得的信息?例如,称一个临时账号为“使用了代理的用户”、“来自香港的用户”、“使用中华电信的用户”等等。是不是代理这个实际上CUer在说明CU结果的时候经常说,所以我觉得这个信息没什么问题;不过对于具体的国家/地区,具体的ISP,公开披露是否存在问题?是否也要在不必要的时候进行脱敏处理?

邀请各位讨论,谢谢。 Stang1304 2025年6月26日 (四) 13:27 (UTC)回复

提报时直接说:「提报破坏者User:~2025-12345以及其使用的IP地址」即可,既不用在版本历史中呈现IP地址,也不用脱敏。不过我现在不太清楚,如果~2025-12345这个用户已经废止,比如超过90天,那么还能不能看到其underlying IP地址。Bluedeck 2025年6月27日 (五) 07:49 (UTC)回复
@Bluedeck咱给出的上下文里面的那种情况,你觉得怎么表达比较好?例如这一报告。过期了的话IP地址就看不到了,会显示“不可用”,截一张testwiki的图做参考。 Stang1303 2025年6月27日 (五) 08:29 (UTC)回复
一天到晚刪除修訂版本可能擾民(而且導致幾乎所有編輯均不能查看),我覺得藍桌的方案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27日 (五) 13:13 (UTC)回复
我想的简单了,那确实提报的时候还得记录真实ip,否则数据过期后,想通过历史提报判断编辑习惯就变得很难。我认为另一个想法是,临时账户只保证大多数人的隐私,上了VIP的话那就不管了,就活该你挂着,毕竟没有说要保护LTA的隐私,如果明显不合理的提报才脱敏。至于会不会有故意大量作出低质量提报泄露IP的,我觉得应该不会吧,这么做没什么好处还会被除权。Bluedeck 2025年6月27日 (五) 19:43 (UTC)回复

稍微小结一下:对于VIP等处的提报人,应尽可能避免提及关于具体IP地址/地址段,可以用“某一临时账号对应的IP”称呼;除非确有必要,不应提及有关于某一临时账户(所使用的IP地址)的详细信息,如运营商、地理位置等。考虑到先前执行CU block的时候也没有对封禁日志进行RRD,无需版本删除对某一IP地址的封禁日志;为了避免大量编辑历史丢失,不需要对提报页面进行版本删除。如果涉及到长期破坏者,可以继续记录其使用的IP地址(段)到LTA页面。 Stang1295 2025年7月5日 (六) 08:23 (UTC)回复
@StangBluedeckEricliu1912 基金會方針要求「if such a disclosure later becomes unnecessary, then the IP address should be promptly revision-deleted.」,故此未見得社群可以「不需要对提报页面进行版本删除」。個人認為管理員可在處理提報後便立即隱藏該IP及相關修訂版本,以免需大規模revdel。謝謝。--SCP-0000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03:15 (UTC)回复
這也太麻煩了吧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1日 (一) 11:35 (UTC)回复
基金会閒的。我觉得在需要关注LTA後续行动的情况,不属于「later becomes unnecessary」。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1:40 (UTC)回复
LTA 相關提報確實不需 revdel。至於如果對方針有意見,方便的話不妨詳細解釋或者直接向他們反映。謝謝。--SCP-0000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7:24 (UTC)回复

持續出沒的破壞者頁面中曾用於破壞的IP記載去留問題

[编辑]

鑑於本地已引入臨時帳號功能,IP地址編輯已成歷史,是故破壞者曾用之所有IP不再被重用於編輯;有見及此,本人在此提議將所有記載於LTA頁面的匿名地址從上記頁面移除(另一原因為WP:DENY),現正尋求社群意見及共識。--5-6-7-0-9dial - #signA new beginning 2025年7月5日 (六) 05:40 (UTC)回复

还是有几个用户组能看得到IP,不建议全部移除。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5日 (六) 10:48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建議把例如影某者LTA頁面上所寫的曾用IP段的段落全部刪除。--5-6-7-0-9dial - #signA new beginning 2025年7月5日 (六) 11:57 (UTC)回复
我觉得没必要移除,方便有IP可查权限的人针对破坏相关处理。--脳補。◕‿◕。讨论 2025年7月5日 (六) 14:20 (UTC)回复
移动到这里来聚合与临时账号相关的讨论。@Corsadent56709魔琴脳内補完 Stang1294 2025年7月7日 (一) 02:45 (UTC)回复
雖然現時隱藏IP,但沒有規定要刪除過往的IP記錄,移除LTA記錄的IP會損害可讀性及妨礙調查,因為可從過去的IP查找條目現時有沒有受到類似的破壞,編輯歷史亦未有移除過往的IP。--Uranus1781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03:07 (UTC)回复
反對,你看不到IP不代表其他人看不到IP--—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7日 (一) 14:35 (UTC)回复

臨時帳號啟用後有關WP:LOGOUTWP:O3等方針的問題

[编辑]

現時WP:LOGOUT仍為:

如使用多重IP位址進行編輯,以迷惑他人或違反上述原則,亦可視作是使用多重帳號的行為。註冊用戶在未登入情況下進行編輯,其IP位址亦會被視為另一個帳戶。

由於現時已使用臨時帳號,是否有需要把有關方針改為臨時帳號?至於WP:O3,由於現時IP已不再出現於公開貢獻記錄,因此其討論頁在臨時帳號啟用後已沒有作用,現在即使在該IP討論頁留言,該IP也不會收到訊息,因此是否該考慮把現時所有IP討論頁存檔,並禁止建立新的IP討論頁?~2025-145646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06:19 (UTC)回复

現存之舊IP用戶討論頁會由機器人自動存檔並須永久保護以及一併廢除CSD之O3項,至於禁止建立新的IP討論頁本人提議以標題黑名單的方式來實現(與禁止一般用戶創建IP用戶頁類似)。--5-6-7-0-9dial - #signA new beginning 2025年7月12日 (六) 12:27 (UTC)回复
没有必要永久保护。存档也没必要,我看。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12日 (六) 16:33 (UTC)回复

150萬條目里程碑相關討論

[编辑]

150萬條目投票

[编辑]

如題,眼見隔壁山海把這類條目里程碑玩得那麼愉快,書生看一眼這邊的條目總量,打自2018年後,事隔7年還沒到150萬… 囧rz……

感覺我們可以效法一下,不定期開一下投票項目,讓大家競猜一下不同的里程碑會在何時發生。(不止是150萬,200萬、300萬…甚至是無限也可)--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0日 (二) 17:02 (UTC)回复

編者回應目前已開了兩個坑,150萬條目200萬條目,大家可以來猜猜。—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1日 (三) 18:08 (UTC)回复
評價為您有這個閒情逸致不如去寫寫條目比較實際,預測這個根本沒有任何價值可言,這又不是一個有規律或有機率可循的東西。--SunAfterRain 2025年6月12日 (四) 01:47 (UTC)回复
由于固定版本87704461无法看出第一个章节的留言者和留言时间,且容易使人误认为是小文人回复了未签名用户的留言(实际上均是小文人作出,见87687767),故我补充了小文人的签名。由于并非“漏签”而更类似显示/格式问题,我直接复制了签名而未使用{{未签名}}模板。如有异议可提出。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12日 (四) 01:58 (UTC)回复
(!)意見,大概在2011年時,我剛註冊中維,那時英語維基已300多萬條目、中文維基才40多萬。現在過了14年,英語維基700萬條目、中維150萬。雖然兩者的條目數比例,沒被拉遠,甚至還拉近了一點,但兩者條目質量的差距仍有點多,英維大都是高品質的,由大量不同人建立、編輯改善過的優質條目。
只能說雙方語種的人口基數差太多。
美國人口3.4億、英國人7千萬,英語系母語人口就近4億多,這還沒算加澳新,英語又是國際語言,全球十幾億的非母語市場,泛用性非常高。
反觀中文維基,台灣人口2300萬人、香港750萬、澳門50萬、新加坡600萬、馬來西亞華人750萬、加上歐美加海外華人,總計大約5000多萬人,若再加中國大陸爬梯子出來的,也不會再加多少。
中維不僅人口基數少,整體條目質量也參差不齊,若想和英維比,我個人認為,既使現有中文編輯者,每個人連續作超過10倍於他們編者本人工作量,也無法趕上這種人口基數的差距。結論,我覺得還是照著自己生活規律,想編就編,不想編就躺一下,可能會比較實際一點。--Znppo留言2025年6月12日 (四) 12:32 (UTC) 👍1回复
基數差只是一個數字上的差異,但人少不等於做不出奇蹟。編者可以靠編輯松找出來(還要是線下的那一種,吸引新血),而中維要填的坑,確實很多很多,光是歐美相關的已經可以慢慢弄了 囧rz……。但輕鬆還輕鬆,DC也快要來了,為了榮耀,相信大家也不會鬆懈。

@sunAfterRain預測看似沒有價值,但里程碑這東西畢竟對你維來說還是一個蠻重要的象徵。歡迎大家來競猜,透過另一種(有趣的)方式來迎接下一個里程碑的到來,豈不樂乎?

簡而言之,我們要弄的只有兩個:。既要繼續把坑填好,還要不斷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把中維一步一步的弄好。中文讀者對知識的需求,我們盡可能把它一一實現。—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5日 (日) 17:40 (UTC)回复

@小文人你自己都承認預測沒有價值了還要我回應什麼 囧rz……
我不反對紀念里程碑這件事,但我實在認為競猜活動這種方式會造成不必要的混亂,水了一堆編輯但最後得出來的東西相當於沒有價值,嗯……
就算說要給猜的最接近的人獎品之類的,很明顯會有刷編輯&使用傀儡等等亂七八糟的操作(你維一堆愛慕虛榮的人,不是嗎?用這個詞絕對沒有要玩MyGO!!!!!的梗),這是我不樂見的。
P.S. 我認為與編輯松不同的點是,編輯松的排行積分計算是有考慮質和量的,但你這個預測活動根本不考慮質和量。水編輯又不難水,像是SickManWP那種批量建立條目多好建啊?再說我隨便建一大票G1G2G3也會被計入這個預測活動的計數好嗎……--SunAfterRain 2025年6月15日 (日) 19:08 (UTC)回复
我沒說過預測沒價值,也沒有提過「給猜的最接近的人獎品」,只是取了鄰家的那個榮譽梗來說說罷了。競猜池本身不是人家海馬樂園那種捆綁商業元素的活動,只是想形成社群裡一個有特色的次文化(鄰家甚至開出了一個「無限條條目」的惡搞競猜)。
作為提倡者,我只能說:我一向持假定善意態度,條目之建立,質與量二者不可忽略其一;至於G1/2/3類條目,相信大家也不會胡亂建立的,對吧?(至少翻譯自外語的也未必出現這種情況)--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8日 (三) 17:51 (UTC)回复
給獎品是我說的好嗎()
關於你假定善意這點,那我只能說你實在太小看你維了。至少就導師計畫(指Growth)與社群近期提報看來,你維很大一票人都沒有這個自制力,連用存廢和諧討論刷編輯的帽子收集狂都出現了我還能說什麼?
另外翻譯自外語的部分,就我過往逛條目掛上的一大票粗劣翻譯模板加上近期見識的各種翻的不像人話的條目,真的,只能說微妙……--SunAfterRain 2025年6月20日 (五) 05:01 (UTC)回复
那翻譯的問題就只能說是個別問題了,即便現在有AI便利了翻譯的整個流程,但感覺還得要靠編者去守好尾關(雖然部份問題可以歸因於原文編者寫得不夠好〔近期在譯某機廠條目就已經是這樣了,用語不夠正規〕 囧rz……)。
而自制力也是一樣,蠻看人自身的。社區的風氣是靠大家去建立的…(後刪)
大家加油吧,更多關於條目質量提升專案的就留在下方討論。--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25日 (三) 16:46 (UTC)回复
原來大家在衝數量。那我幫著把數字墊高一點點好像也跟著有點用處了。不用追著看我弄出了什麼,就是不喜歡留痕又與某惡言頻出後全不當一回事的XX管理員私怨難解才不註冊,這都過了十幾年了。真想看的話,到自動篩選處找時間和題材都相近的條目即可。
至於品質問題,這跟在維基內不出惡言一樣,純然是對自己負責。他在管理員選舉中出言不遜還順利當選是他這lucky b*****的事,我維持住文字品質是我自己的事。--~2025-97535留言2025年6月29日 (日) 20:09 (UTC)回复
怎么看出「原来大家在冲数量」的……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6月29日 (日) 20:27 (UTC)回复
雖然不至於是衝,但是英維還是很在意700萬這個數字?--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7月9日 (三) 02:48 (UTC)回复
應該這樣說,里程碑這樣東西,大家都想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畢竟700萬是第七個百萬,就如當年我維突破百萬條目那樣,需要另辟頁面以作印記,對吧?--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7月13日 (日) 05:48 (UTC)回复

隔壁700萬條目的啟示

[编辑]

上月隔壁迎來第700萬篇條目的誕生,不得不哀訴這邊在條目的維度與數量上還真的是遠遠不夠。眼見動員令也快要來了,感覺也可以試試弄一個長期的條目競賽,以DYKA為基礎,以競賽的形式勾引大家的編輯慾,共同加速條目的增長量,同時也找個機會改善現有的條目,提質又提量。

初步想法如下:

  • 每次以一個月為單位,弄完整個月的條目後,再開啟另一個月的挑戰。(例:先補完2024年1月的DYK條目,再開始填同年2月的坑;填完12月的坑,再開2023/2025年的,想向前一年走,還是向下一年走,可以再討論)
  • 考慮設立維基貢獻給每一期競賽中有突出貢獻的寫手。

愚見如上,歡迎討論。--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0日 (二) 17:02 (UTC)回复

長期編輯松容易引致疲勞,要謹慎辦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10日 (二) 18:46 (UTC)回复
对,长期编辑松恐怕会给予长期的维基压力,引起编辑疲劳是肯定的。--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6月11日 (三) 10:55 (UTC)回复
不考虑长期编辑松,毕竟在维基的时间还是有限的,年内还有可能外出旅游。当然我年内也创建了很多条目,主要是翻译自英语版的某些板块条目。先庆祝隔壁700万条目达成,但中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一起努力。--Shwangtianyuan 让中国再次伟大 2025年6月11日 (三) 11:06 (UTC)回复
我花了幾年時間,才把英國各城鎮出身的人的分類整理好--Dragoon17cc留言2025年6月11日 (三) 21:03 (UTC)回复
先把WP:条目质量提升计划WP:协作计划复活再说吧。--PexEric 2025年6月12日 (四) 09:44 (UTC)回复
在維基百科裡,"提升計劃"之類的計劃,有些可能會有計劃期間,會預計何時結束,不過多半不會按預計時間結束,會變成一個"好像一直在持續,未照預計時間結束"的計劃。我有幸參與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基礎條目攻堅戰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科技提升計畫/第二期,並且將這二個計劃結束存檔(沒照預期時間結束,但至少有結束)。若不是追求短時間的編輯量,有預定計劃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XX計劃"是不錯的作法。--Wolfch (留言) 2025年6月13日 (五) 04:28 (UTC)回复
@wolfch最近翻看生物學提升計畫,感覺如果弄計畫的話,一期2-3個月的時間應該沒甚麼問題,關鍵在於討論,雖然這個可以靠另闢Telegram頻道討論。
正如小弟早前所述,範圍可以是「DYK、美加交通」之類的,後者至少可以作為子項目形式添加到「四通八達提升計畫」裡頭。
至於協作計畫,感覺可以找個隔壁篇幅長一點的優特內容作為復活的第一個項目來試試?(參考)--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25日 (三) 17:01 (UTC)回复
还有WP:每周翻译,今年看着像是长期没人跟进的样子……--Jason2016426留言2025年6月28日 (六) 14:51 (UTC)回复
不是沒人跟進,也許是大家看到話題不太合口味吧 囧rz……(小弟:趁著DC可能會幫忙補一點吧,尤其裡頭有一些在原文已達GA,哈哈)
但長遠還是要多點人參與才行,翻譯需要靠大家。--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7月7日 (一) 12:30 (UTC)回复
突然觉得好热闹,这个话题居然有17人参与讨论,比上次中文版超过日文版的讨论人数要多--Htmlzycq留言2025年7月8日 (二) 18:33 (UTC)回复
@htmlzycq會不會是因為這次引入點是人家又一百萬達成?畢竟700萬可是一個大數字;同時這回書生眼見我維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提出的那些活動更受大家關注吧?--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7月18日 (五) 16:41 (UTC)回复
可以说大部分wiki的活动都只有少数几个人参与。阁下最近在不断创建消歧义,在下很佩服,之前在下想大量创建,但被以“全红链消歧义”的理由提删了 囧rz……--Htmlzycq留言2025年7月19日 (六) 07:59 (UTC)回复
正如wp:EDITHON所說一樣,要如何做好宣傳已是一大關鍵,問題在於你會怎樣處理。光是面向全站發佈的軟體公告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也許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或許會有意外驚喜?)--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7月21日 (一) 16:29 (UTC)回复
@htmlzycq補充一下,為甚麼近期會開始弄一批消歧義?一來「字母數字組合」這類消歧義真的比較欠,有些還要是以重定向方式連接至其他條目,那其他同名不同義的呢?就需要靠消歧義來幫忙了。另同時這批頁面中,也有為數不少的紅鏈正待有心人去把它們補完,也許這就是另類鼓勵編者們填坑的方式吧? 囧rz……--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7月27日 (日) 16:02 (UTC)回复

DC相關小計畫提案

[编辑]

編者回應 競賽只是其中一個提議方式。近來書生想起COTW,想出了幾個短期又能配合動員令的小計畫:

  • 美加交通提升計畫:自感中文區在這方面的條目真的十分、十分的欠缺(頓然想起CTrain、紐約市公車等子主題),有一種類似消紅任務的構思。
  • 新條目推薦攻堅戰:源於上文擬議的類競賽提案,不過分追求計畫期內會否成功填完一整個DYK hook的坑,重點志在參與。

暫時想到的就只有這些。—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1日 (三) 18:08 (UTC)回复

另外,台灣現有捷運路線,條目品質參差不齊,可藉由小文人君的提議方式去進行。--Sinsyuan✍️ 2025年6月12日 (四) 02:02 (UTC)回复
@sinsyuan你這樣說,可以來一個台灣捷運提升計畫(平行於美加交通的那個),建議與DC23同步進行,詳情日內再開項目頁面說說。—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5日 (日) 17:40 (UTC)回复
歡迎參閱WikiProject_talk:臺灣#是否要重啟「臺灣條目提升計畫」?--Sinsyuan✍️ 2025年6月15日 (日) 23:40 (UTC)回复
(~)補充,上述小計畫擬議作為台灣條目提升計畫下的子計畫而存在。整個提升計畫所涉範圍較廣,而捷運/交通作為其中一個範疇,可考慮以子計畫執行,初步定時間窗為約2個月(建議7月隨DC同步舉行)。美加交通提升計畫等做法上也類似。--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8日 (三) 17:56 (UTC)回复
(!)意見:如果动不动以社群共识的名义对与己不同意见的编辑者实施无限期封禁,感觉发展目标确实遥不可及。--Zhenqinli留言2025年6月12日 (四) 14:36 (UTC)回复
@zhenqinli這畢竟還要看個別人士的處理風格。但我們也想希望有一個和平、友善的維基社區,對吧?—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5日 (日) 17:40 (UTC)回复
如果是交通的话,由于交通迷的存在,需要划高的质量门槛。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6月14日 (六) 12:46 (UTC)回复
@魔琴可以參照英維那些同類優特條目做對照,人家有了示例,我們或許可以拿來做參考。當然,還沒計大量還沒填坑的各類外國道路條目 囧rz……。—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6月15日 (日) 17:40 (UTC)回复
还有,我觉得可以来个中国本土国道补缺计划(含国家高速、普通国道);2022年规划的国家高速还有22条没有条目。其它一些高速条目也得更新了(比如太原绕城高速),我觉得这些事项可以作为动员令的一个子计划。— 如有事,请快来沟通 2025年7月2日 (三) 05:58 (UTC)回复
光是我的缺舊差圖補充計劃,參與的人數就非常少,然而急需大量維基人去補拍。現在在這個計劃內活躍的維基人只有十餘個,根本不夠。--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4日 (五) 14:18 (UTC)回复
@owennson圖片確實難補,畢竟你得要有空才能四處補完(還沒計出入口你還要出站才能拍)。但條目呢?同樣需要時間去翻譯、去建立、去修補。近來在處理各種字母數字消歧義、交通類條目時,才發現遙遙領先的隔壁,我們很難追得上,光是A國、U國各種公路類條目,我們這邊還欠巨多,以量來說已經足夠建一個計畫來加速消紅了 囧rz……--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7月13日 (日) 05:44 (UTC)回复
也許計劃頁面可以是把所有合格來源少於10個,字數少於XXX字的條目都列入,鼓勵大家補充內容(笑)。--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13日 (日) 08:30 (UTC)回复
個人不會硬性給「合格條目」的來源數目定標準。無疑隔壁內藏大量A國、U國等國外公路類條目,光是優特內容已有一大堆待我方消紅(如各條華盛頓州州道),但能提報的下限一定是要能符合DYK標準。遲點會以A國公路(含國道、州道)為試點,望大家關注參與。--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7月13日 (日) 17:06 (UTC)回复

里程碑標誌

[编辑]

如子題,看到當年40萬、60萬、百萬條目等都設里程碑標誌,眼見150萬條目達成之路不遠矣,何不開始思考一下該如何為即將迎接的里程碑弄個設計呢?(參考wp:宣告#里程碑)—飄流書生見山 · 客棧2025年7月22日 (二) 15:13 (UTC)回复

維基百科自由開放的理念問題

[编辑]

我想問,維基百科是不是有規定,凡編輯維基百科的人,都有義務從一開始就要寫出一手流利的文章,只要有瑕疵就是垃圾?因為我見User:DarkWizardCodyUser:UjuiUjuMandan等人都有這種心態,完全違背維基百科自由開放的理念(不然為甚麼會開放IP用戶編輯?)。我不認為寫得差就有義務接受其他用戶的羞辱。我希望有人能解答,維基百科是不是只有某些專業的人才可以編輯?寫得差就活該被罵?--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5日 (六) 08:21 (UTC)回复

我在相關摘要留言的目的是希望用戶能夠理解自身問題及作出糾正,然而閣下反而將有關問題站在一個負面的角度理解,也許恕我直言,這或是閣下自身的一個短處:理解能力尚有不足,閣下不懂得將一個問題站在正面角度思考,反而責怪給予類似說話之對方存心不良,這種也是一種不成熟的心態想法,還請閣下好好想清楚。--黑色惡鬼 2025年7月5日 (六) 08:46 (UTC)回复
顯然不是只有我這麼想,不然閣下也不會被好幾位管理員分別封禁/禁制編輯那麼多次了。而且,你也沒有回答我的問題。--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5日 (六) 08:54 (UTC)回复
说到这个英语版假面骑士系列作品条目也没有限制收入英语配音人员名单(前提是符合可供查证原则),但是中文的超级战队条目却不允许收入符合可供查证原则的中文配音人员名单就有点不公平。----大筒木博人罪大滔天,搞的木叶村民怨声载道。 2025年7月5日 (六) 10:32 (UTC)回复
你每次都提起中文配音,究竟有沒有共識不准收錄?(假設有來源佐證)如果沒共識可循,有很多人阻止你寫進去?--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7月5日 (六) 12:22 (UTC)回复
单论超级战队系列来说只有他一个人的单方面共识(原因是因为可供查证爱好者内容),并且他本人是相关条目的主要编辑者之一。()----大筒木博人罪大滔天,搞的木叶村民怨声载道。 2025年7月6日 (日) 01:06 (UTC)回复
雖然特攝系列向來就疏於來源,最近一兩代也不過是大量引用官方一手來源,但如果配音沒來源就別蹚渾水了。假設有來源(至少一手),我知道他的個人觀點是非原產地配音屬於小眾內容,但我認為這裡是中文維基,正如上年討論非原產地播放資訊,原則也是中文地區優先,中文地區的配音對中維讀者來說較重要。--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01:51 (UTC)回复
来源肯定是有的,部分平台的作品介绍中有标注主要角色的配音人员名单。例如虫王战队超王者[1]以及假面骑士加布[2]。只不过有版权限制海外地区看不到。----大筒木博人罪大滔天,搞的木叶村民怨声载道。 2025年7月7日 (一) 07:14 (UTC)回复
外地作品的配音工作對兩岸三地配音員來說必然佔很大的比重,尤其台灣和香港本地作品數量根本很少。本年初WikiProject_talk:ACG#大量聲優條目不符合收錄標準新規通過對於人物收錄標準的修訂,當中的討論特意提及兩岸三地的配音員,可間接證明中文地區配音訊息在中維社群不能算小眾。如有需要,建議專門發起討論。--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11:27 (UTC)回复
在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電視/存檔三#MOS:ACG配音部分移植到MOS:TV成為正式指引中唔好阻住我愛國已證明User:DarkWizardCody遇上編輯爭議時不參與討論,沒有任何回應或讓步還以高高在上的心態指導編輯工作,有一種佔領條目(即Hkerrevolution所説非將條目修正到你自己的版本不可)之嫌;--Mr tiger Shun Kit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10:47 (UTC)回复
超人力霸王和假面騎士的主演既然可以加上香港配音員名單,超級戰隊戰士的主演同樣可加上香港配音員名單,但我在忍風戰隊的主演條目加上主要演員的香港配音員名單無端被他刪除。--Mr tiger Shun Kit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10:52 (UTC)回复
1. 中文维基向来秉承着能力亦为必须的理念 所以您必须写好 写不好的时候可以休息休息调节下心情放松下脑子再写
2. 羞辱他人显然是违反文明方针的 您可以至其他不当行为进行提报
3. 有些时候 部分编辑者是为了想教好犯了错误的编辑者才不得已使用了比较激烈的言语 但是整体是好心的 当然 我这不代表使用这些言语就是对的 这些言语可以至其他不当行为提报 他们只是用错了方法 您可以教他们改正 他们仍旧不改正的 您也可以提报至其他不当行为
4. 维基百科是自由开放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 任何有能力的用户都可以进行编辑 专业的人少 但是专业的人能帮助维基百科变得更好是再好不过的了
5. 您在这里点名DarkWizardCody和UjuiUjuMandan 虽然他们可能做了不对的事情 但是您直接直呼网名昵称 您觉得合适么 据我所知 联合国安理会都避免对外交官直呼其名 何况我们维基人呢--DaqibaoQi留言2025年7月5日 (六) 11:25 (UTC)回复
我不認同「必須寫好」。維基百科開放編輯的初衷,不就是歡迎所有人糾正前人的錯誤的嗎?既然如此,何來有「必須寫好」之理?寫得好從來不是義務。--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5日 (六) 12:01 (UTC)回复
是啊 纠正前人错误不是帮他人“写好”的一部分么--DaqibaoQi留言2025年7月5日 (六) 12:12 (UTC)回复
如果態度友善的話固然是。--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5日 (六) 12:14 (UTC)回复
直接直呼網名是指DarkWizardCody和UjuiUjuMandan這樣?這是常見吧,沒見過社群指責不合適。--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7月5日 (六) 12:19 (UTC)回复
意見同上,否則根本不知道怎麼稱呼,難不成用the honourable member for 192.168.1.180嗎(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5日 (六) 13:07 (UTC)回复
UjuiUjuMandan不是已經被封禁了一段時間?以相關摘要來說,還不算羞辱,但兩個版本也沒去到很明顯的高下之分,調整就調整,沒必要說人不佳,DarkWizardCody還是老樣子,在每個細節上都執著於自己的個人標準,審核別人每筆編輯的口吻。--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7月5日 (六) 12:14 (UTC)回复
@Owennson
  1. 「凡編輯維基百科的人,都有義務從一開始就要寫出一手流利的文章」:所謂「一開始」是誤解。《不要伤害新手》的主旨就是包容新手,指引新手作出符合維基百科目標的編輯,瞭解維基百科的運作模式。然而,這並不是任何人做錯事的擋箭牌——《能力亦為必需》指出「出於好心造成的混亂,依舊是混亂」。「寫出一手流利的文章」是作爲維基人的基本,因爲我們服務的是讀者,自然要讀者看得懂;但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從一開始」就符合此要求,只要虛心求教、願意學習,終可成爲及格的維基人。
  2. 「完全違背維基百科自由開放的理念」:姑且認爲閣下是在說維基媒體運動價值觀中的「We welcome everyone who shares our Vision and Values」。參與維基百科本就有其限制,是故無法做到作爲一個維基人應有的本分者,自然不屬於「shares our Vision and Values」的人(如果閣下認爲動機大於一切,請見《能力亦為必需》),不屬於所謂「自由開放」應該包容的人。如上,我們對新手應該有一定程度的包容,但若發現其執意擾亂或不具備學習的能力,亦只能無奈勸退。
  3. 「我不認為寫得差就有義務接受其他用戶的羞辱」:對待「寫得差」的人,若無法教化或執意擾亂,應該出現的結果是封鎖禁制,以「阻止維基百科受到破壞或擾亂」。然而有參與你維站務的人,應該能得出一個共識——你維管理員確實不怎麼作爲,下的判斷也不怎麼準。既然如此,只有兩種路徑可循,一是放棄你維、任其沉淪,二是批評時弊、直指其誤。不過《文明》也是建基於維基媒體價值觀的方針,確實不能顧此失彼。對於UUM,我認爲他被封鎖不算冤枉,其發言有粗魯無禮之嫌;但比他更值得封鎖的大有人在,內容、社羣兩大類方針一起無視的人不在少數,而UUM一直批評的正是這些人。我沒怎麼瞭解DarkWizardCody的言行,且不評論。就這一點,我的意見基本同DaqibaoQi的論述第三點。
--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5日 (六) 14:02 (UTC)回复
能讓讀者看得懂,我可以理解。然而,我見更多的情況,是「不符合他們標準」就要被罵 - 但是他們的版本也不見得比原來的版本好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還繼續指責其他維基人,就多少有些無理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5日 (六) 14:37 (UTC)回复
建議具體給出一些個案,否則社群很難針對泛泛而論評判有關「指責」是否過當,抑或不過是出於改善條目的正當訴求。誠然,社群近年來偶有說盡難聽話的人,我認為這類超出文明底線的言行,無論用意如何應該收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5日 (六) 15:14 (UTC) 👍1回复
另外我特別想問一下,「寫得好從來不是義務」這句究竟是字面意思,還是「盡力就好」?兩者差別很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5日 (六) 15:24 (UTC)回复
我把當年DarkWizardCody在2021年2月批評我的話原封不動地抄過來好了。
DarkWizardCody:「我可沒有說到我不相信這張圖片,而且有些人是不會理會你對一幅作品作出多少犧牲,你自己幹了怎麼,後果亦是要你自己承擔。It's a cruel world, Owen. 還有你實在太自我中心了。」我:「我付出的車費是小事,既然我會編輯維基百科自然樂意付出我的時間和精力。我是無法理解「多疑的讀者不太相信你的內容的話,你就是要承擔責任的那位」。有甚麼責任要我承擔?還有何以見得我自我中心?」DarkWizardCody:「如果你有作品失敗的話,你就是要接受大眾批評的那位;你根本上不懂回想別人對你是有怎麼看法:如早前的車站條目中的車站設備方面,你詳盡的記載「閘內X部,閘外Y部」,可能對一部分讀者來說這描述是很仔細,但對另一部分讀者來說,這描述也許太無聊;另外車站軌道以「各2條」來表示,你認為其他讀者會明白你的意思嗎?」...「如果有讀者看見這照片後,這照片跟照片的拍攝者有機會被淪為笑話,而且他們並不會不理會你是「攝影新手」,依然在你背後說壞話;再者,你不要再找藉口吧,無論其他人怎樣評價你,你應該是要想如何將整個事情可以再處理得更好,而不是找藉口解決。」--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5日 (六) 15:40 (UTC)回复
對了,我至今都不理解圖片為甚麼可以「不被相信」,還要「承擔後果責任」,還能跟「自我中心」扯上關係。莫名奇妙。--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5日 (六) 15:50 (UTC)回复
他批評不同用戶的相片,在客棧見過幾次。你這些有找過其他用戶一起討論謀求共識嗎?--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01:40 (UTC)回复
當然有。最後我服軟了,這才開僻了缺舊差圖補充計劃,因為中國大陸的維基人的友善度遠比香港維基人高。--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03:49 (UTC)回复
等等,你憑怎樣的根據以斷言這種甚麽地方的人之友善度看法?--黑色惡鬼 2025年7月6日 (日) 04:59 (UTC)回复
因為我見過不少香港維基人,經常對我的編輯雞蛋裡挑骨頭,指指點點,而中國大陸的維基人從來沒有這種情況。可能是幸存者偏差,但我遇上的二十多人都從來沒有過,反而很願意幫助我。--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06:06 (UTC)回复
這是我對你的看法:你已加入了維基已經很長時間,但你的進步速度明顯緩慢,你最明顯的問題在於分析能力不強,你將一些其他人對你的批評完全站在負面的角度去想,即使人家僅說你某些地方「尚有不足」,你卻越想越壞,說到人家完全是針對你,我要說的是:「批評不是毒藥」,你要學懂倒想自己是否有些地方需要改善,將自身問題責怪於別人亦是不明智的做法,希望你好好想想。--黑色惡鬼 2025年7月6日 (日) 07:50 (UTC)回复
我向來很歡迎別人提建議,也很歡迎別人糾正我的錯誤,但不是質疑的態度,把與我無關的事強行扣在我的頭上,罵我自我中心。我不需要你的說教。對了,我加入的來源比你更多,拍的照比你更多更好,內容比你寫的更豐富,你除了對別人的編輯評頭論足以外,還做了甚麼?要不拿出幾張你自己拍的照片給別人看看,秀給我看,讓我看看我有多麼可笑?我甚至都不說我在現實中還會向1823反映意見改善大家生活這種事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08:07 (UTC)回复
如果你是「歡迎別人替你糾正錯誤」的話,你就不應說「但不是質疑的態度,把與我無關的事強行扣在我的頭上,罵我自我中心。我不需要你的說教。」,這樣只會讓人認為你難以理解自己問題。--黑色惡鬼 2025年7月6日 (日) 10:41 (UTC)回复
其實你只要別在編輯摘要陰陽怪氣其他用戶,別追著別人的編輯非要在其他用戶的討論頁留言指責,我真的不介意你繼續糾正我的錯誤。但閣下沒有。--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10:52 (UTC)回复
如果我不這樣說,你能夠得知自己需要糾正的地方嗎?--黑色惡鬼 2025年7月6日 (日) 11:13 (UTC)回复
不如你告訴我,為甚麼你要將你自己的標準強加於人?難道只有符合閣下意思的內容才叫寫得好?--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11:34 (UTC)回复
很有趣,一個參與十多年,通過對鐵路條目的貢獻拿了執行主編銜頭的用戶,也有廿幾個以鐵路條目為主的DYK,其對鐵路條目的編輯被質疑不佳。質疑他的是一個曾經兩年內被封禁十多次,而沒有什麼東西能反映貢獻能力的用戶,並以一種老師教學生的口吻。我們寫條目,落筆幾天後又想到有更好的寫法可作調整,是常有的情況,只要最初的版本可讀性還可以接受,可把新版本稱作精益求精,舊版本也不差。若出現好一點的新版本,就去批判舊版本,就變成吹毛求疵了。--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12:37 (UTC)回复
如有一位用戶能夠對一種情況進行深入了解,並能夠根據情況作出適當編輯或發言,我或會認同甚至稱讚該用戶;但如果有用戶對一種情況毫無深入了解,甚至只單憑外表因素而批判別人,我直言這種用戶跟自認為自己是法官的記者毫無分別。--黑色惡鬼 2025年7月6日 (日) 13:02 (UTC)回复
我的感覺,你才是那個裝法官的記者。畢竟,你提刪了Category:機場快綫車站等一系列分類,說這些分類毫無必要,結果卻獲得社群共識同意保留,就很能說明問題。--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14:08 (UTC)回复
他還提刪過已通過DYK,鐵路迷以外人士都覺得很有關注度的迷因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我的確沒涉足這些話題,但偏執於個人標準這個印象絕非空穴來風。不過管理員Eric Liu說得對,你們還是舉多些具體例子才能作有益的討論。--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15:16 (UTC)回复
「我加入的來源比你更多,拍的照比你更多更好,內容比你寫的更豐富」,你不覺得這樣說很自負嗎?--黑色惡鬼 2025年7月6日 (日) 15:35 (UTC)回复
再一次建議閣下,拿出你主編的條目,或者自己拍的照片,或是自己補充的來源來說話。比甚麼都有說服力。--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15:42 (UTC)回复
即是說你編寫維基百科的目的是為了炫耀自己嗎?--黑色惡鬼 2025年7月6日 (日) 15:46 (UTC)回复
你覺得是就是吧。反正對於我來說,沒有甚麼值得炫耀的。--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16:19 (UTC)回复
论不同地区维基人友善度的问题,这个其实不好说,例如OA2021以前WMC的部分用户就对待他人相当不友善。只能说什么样的人都有,不管是来自哪个地区的都是如此。--💊✖️2️⃣3️⃣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10:01 (UTC)回复
(:)回應这只能怪大陆有些民族主义人士经常发表极端言论被不少人关注,所以大陆人的缺点被放大,有些人还因为这些行为追本溯源,然后就得出了“中华文化不好”、“中国人基因不好”、“共产党、中国人和中华文化三位一体”这样极端的政治立场。只能说当今的中国人很可怜,不好的行为被别人骂,知道真相因为共产党的高压政策选择沉默也被人骂,白纸革命因为抄袭《愿荣光》被港人冷眼旁观,总结一句话就是中国人现在做什么,在别人眼里只有缺点。--~2025-133813留言2025年7月11日 (五) 05:20 (UTC)回复
因为我见过不少香港维基人,经常对我的编辑鸡蛋里挑骨头,指指点点[來源請求]”说实话我见过的香港维基人绝大部分是安静写条目不涉站务型(?)--__Don't bite! 2025年7月12日 (六) 01:48 (UTC)回复
也不一定吧,19年反送中到OA2021期间,维基百科变成了政治修罗场,甚至还被外面的人质疑维基百科是否被CCP渗透--~2025-133813留言2025年7月16日 (三) 15:02 (UTC)回复
既然阁下说中国大陆的维基人的友善,请阁下解释一下,为什么只有大马华人替中国人说话,香港人、台湾人和部分新加坡华人这么排斥大陆人?就连品葱里的大陆人对自己人也有很大意见,甚至对自己的民族十分痛恨!难道阁下会认为这部分香港人、台湾人、新加坡华人和品葱大陆人没有友善度?不反思一下自己的民族为什么连自己人都这么讨厌?尽管文昭在自己的X上说过,批斗自己的民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2025-133813留言2025年7月11日 (五) 05:12 (UTC)回复
因為多數人都對大陸有多大毫無概念。我見過的不少大陸維基人態度都很好,也許是倖存者偏差,也可能是因為年輕人。年長一些的大陸人,多數都不怎麼受歡迎,不管是廣場舞還是沙文主義者,這些人我自己也是厭惡的。--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14日 (一) 17:01 (UTC)回复
港澳台新马对大陆有多大毫无概念还说得过去,但品葱里的逆民族主义者是大陆人,他们难道对大陆有多大毫无概念吗?阁下既然厌恶沙文主义者,想必也明白为什么海外舆论对大陆人不友好行为这么苛刻,即便阁下见过大陆维基人态度都很好,很可惜中国人的形象已经被阁下口中的沙文主义者搞臭了,要重建形象真的很难,因为到现在品葱里的逆民族主义者仍然对中国人、中华文化敌意很大,只不过和白纸革命之前相比,品葱对中国的恨意没有这么强烈--~2025-133813留言2025年7月16日 (三) 15:15 (UTC)回复
(~)補充阁下在外网这么长这一段时间没有碰到对自己民族这么大敌意的逆向民族主义者,只能说这种幸存者偏差是阁下的福气,因为看了逆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批判,可能有些人感觉不舒服,甚至感到愤怒,为什么善良质朴的中国人在品葱逆向民族主义者的眼里变成了坑人精。--~2025-133813留言2025年7月19日 (六) 02:51 (UTC)回复
而且,根據我在缺舊差圖補充計劃的經驗,過於嚴格的標準只會嚇怕新來的維基人,自此後拒絕再參與維基百科貢獻。這是不是就是大家希望得到的結果?--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09:30 (UTC)回复
你從哪兒得出對待新人要採取高標準?又或是哪個用戶曾直接用高標準對待新人?--HanTsî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09:37 (UTC)回复
他本人就已經是這樣對待IP用戶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09:41 (UTC)回复
IP用戶又不能直接與新手劃上等號,你這講法有失公允。--HanTsî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10:22 (UTC)回复
我不清楚他接觸到的IP用戶狀況,但你能保證那些IP用戶一定是零經驗的維基人嗎?--HanTsî留言2025年7月6日 (日) 10:29 (UTC)回复
有幾個IP用戶不是新手?而且,難道有經驗的人就不會被這種態度嚇怕了嗎?(笑)--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6日 (日) 14:52 (UTC)回复
@Qwer132477阿南之人,你們說呢?--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7日 (一) 14:59 (UTC)回复
寫得不夠自己觀感中的好,與破壞是兩回事,部分用戶是否有能力評斷他人寫得夠好也是疑問。--Uranus1781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03:15 (UTC)回复
纯个人看法(不针对具体人和事):
  1. 个人的确没有义务写好维基百科内容,毕竟没人有义务编辑维基百科。要解释这个问题,应该从维基百科的价值观角度思考。
  2. 维基百科对质量的要求源于其定位——“自由的百科全书”,而非“自由的内容农场”等。百科全书作为工具书,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好用不好用,也就是质量高低。
  3. 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理念体现在两点上。第一,维基百科的内容采用自由版权;第二,维基百科是反精英主义的。反精英主义的意思是,相较于传统百科全书编者opt in的机制,维基百科的编者是opt out的,并不是不存在驱逐机制。难道本站的自由也要包容扰乱维基百科的人?另外葡萄牙语维基百科禁止IP用户编辑
  4. 批评他人能力不足和辱骂他人是两回事,但是界限很难划定(上方的例子就是个案例)。可以再举个例子,假设我是新手,我在尝试编辑后收到另一编者的消息:“感谢编辑维基百科,然而您的编辑存在诸多问题,已被回退……(解释原因)”,然而由于“我”遣词造句的能力客观上很差,导致“我”之后的编辑质量仍旧堪忧,于是那位编者(出于上述价值观链条)忍无可忍,说了一些言辞较激烈的话(比如“你能不能先学学再来编辑?”)。请问各位,这种行为是否应该视为辱骂或者冒犯?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近期类似争执的核心,非常有必要于文明方针中澄清。
以上。--碟之舞📀💿 2025年7月7日 (一) 04:03 (UTC)回复
我也不認為有任何用戶可以「審判」別人的編輯,尤其當別人的編輯並沒有造成破壞的時候。--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7日 (一) 06:44 (UTC)回复
甚麼是「審判」別人的編輯?其實你在留言的時候,有否想清楚自己的發言是否合適?--黑色惡鬼 2025年7月7日 (一) 07:22 (UTC)回复
閣下現在不正是在做嗎?--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7日 (一) 07:24 (UTC)回复
@薏仁將。--黑色惡鬼 2025年7月7日 (一) 07:28 (UTC)回复
我的「審判」說法是泛指,並非完全針對閣下,而是所有類似的行為,相信其他編輯也有類似情況發生。不如你倒過來想想,如果你怎麼寫條目必須我來教、我來糾正,寫不好就回退,你會有甚麼反應?--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7日 (一) 07:37 (UTC)回复
我不介入評價,畢竟每位維基人瞭解的、擅長的領域不同,但個人覺得條目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編輯與調整「盡量寫好」是一種對自己編輯「負責」的表現,眾所皆知,維基百科是開放協作平台計畫,既是開放,那也代表相同一筆編輯會引來各式看法與意見,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討論也可以調整條目內容編輯方向,只是縱使有「理」也必須「合理」分析給對方,讓對方能清楚你的想法,雖然「搬教條/搬規則」這種制式說法也是一種方式,但也許吧,對方未必能全盤接受,這時該怎麼做呢?強制遊說對方說不定只會更讓對方引來反感,也許看看對方的想法是什麼嘗試聆聽,找找有沒有轉圜商量餘地,這或者就是其中一種解方,很可惜的是,這也許過於理想化。--薏仁將🍀 2025年7月7日 (一) 09:02 (UTC)回复
不认同“写得差就是垃圾”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维基百科有数十万条乙级以下条目,照上方标准,这些不几乎全部都是“垃圾”?难道有上百万编者“活该被骂”?我认为,维基百科最自由的地方就在于,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修正和改善条目。如果写得实在太差,还可以移动到草稿,让用户自行改善。
按照本人的观点,除了那些符合CSD标准的条目,没有一篇条目能算是“垃圾”,也没有一名编者活该被骂。--WiiUf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23:28 (UTC)回复
總結我的觀點:與其罵別人「你不配留在維基百科」、「寫得太爛了」等,與別人爭論上幾個小時,還不如趁這個時間編修別人的條目。當然,可以對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但辱罵他人顯然不是最佳方案。--WiiUf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23:38 (UTC)回复
對了,我們還有Template:uw-own1這種模板以及WP:OWN來著,進一步證明這種說法的無理性。User:Mr tiger Shun Kit,他這個做法已經維持很長時間,而且縱貫上述留言,不少人也不喜歡這種作風。--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8日 (二) 02:02 (UTC)回复
Oh--Mr tiger Shun Kit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10:44 (UTC)回复
我個人的觀點是:條目寫的不好,應當去教育,比如怎麽不好——翻譯的不好?語句不通順?標點錯了?格式不對?一個單純的“爛”,或者是“不配留在維基百科”是沒有意義的。我經常改一些醫學條目,意識到很多人的翻譯是很錯誤的,但我從來沒有説過“滾出維基百科”,“畜生”,因爲這種指令對方也不會做的。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把人送出維基百科,那就是封鎖,但其實也不能,比如影武者或是planespotterA320。實際上也有第二種方法——你把這些人熬到徹底退休,或者deceased,否則是要有人去教育,有人去修改,有人去擦屁股的,這也是爲什麽維基百科允許所有人共同編輯。
那些經常游走在文明邊緣的人,是很容易給自己吊死的,不是説你在做正確的事情,你在維護維基百科或是社群,你隨意説話嚴重,就一直能在紅綫内。 -Lemonaka 2025年7月8日 (二) 09:33 (UTC)回复
對於新人是要教育的,但是很多新人也不那麽愛受教育,比如複製粘貼的,被發現就胡言亂語的,嚴重的甚至頂撞你的,是不少。這種人可以送去ANM,你罵他對你實際上也不安全。 -Lemonaka 2025年7月8日 (二) 09:35 (UTC)回复
一些嚴重的情況,不同的編輯就着「甚麼才算是合理通順」,都能打起編輯戰來了。我不認為過份堅持有甚麼必要。--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3日 (三) 14:32 (UTC)回复
如同你所说,自由开放可能是维基百科的理念,那么你可以自由编辑,意味着别人也可以自由批评。当然具体编辑的好不好,批评的对不对都可以交由社群公断。但这不是你试图免疫批评的理由。->>Vocal&Guitar->>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01:59 (UTC)回复
我没听过“自由批评”这个说法,WP:5P4“保持开放、好客和包容的心态”,除非批评的目的符合上述要求。比如贸然的WP:能力亦为必需,我认为是不妥当的。--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4日 (四) 08:22 (UTC)回复
把批评和训斥、嘲讽、轻视、否定等混成一谈,是最大的问题,当然现实中多数言论确实都界限模糊,或者明确越界的(当然,很多言论的出发点就是为否定而否定)。我认为合理批评与以礼待人完全不冲突,同样的,合理批评的目的也应当是促进进步。--。->>Vocal&Guitar->>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13:06 (UTC)回复
合理的程度和量的界线很模糊,目的判定也较为主观。--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4日 (四) 13:23 (UTC)回复

提议重新翻译rollback英語Wikipedia:Rollback为回滚,重新翻译reverting英語Help:Reverting为还原

[编辑]

现在“回退”一词同时指Wikipedia:回退功能Help:回退,会引起歧义--~2025-18173-3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07:53 (UTC)回复

對於任何沒有思考社群習慣直接蹦出一個新翻譯,並且完全沒有解釋新譯名為何更合適並且更能被社群接受的提案,(-)反对--RainBeforeSun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09:23 (UTC)回复
認為「回退」比「已還原」用詞比較強烈,且可以讓該編輯的貢獻者就此警惕,因此維持使用「回退」。--Sinsyuan✍️ 2025年7月12日 (六) 09:27 (UTC)回复
(-)反对 胡亂翻譯容易導致新手誤會的名稱。--—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12日 (六) 11:07 (UTC)回复
這個名稱容易讓新手認為你讓他「滾回去」,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存档/2024年8月#自由雨日_2 見這個提報已經可以知道,翻譯的名稱必須要不容易引人誤會。--—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12日 (六) 11:12 (UTC)回复
在別的地方聽說過「回滾」,但有點太粗俗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12日 (六) 12:07 (UTC)回复
我就知道我应该多想想再提这个……考虑到“滚回之前的版本”这个笑话,rollback可以保留“回退”一词,reverting重新翻译为“还原”怎样--~2025-18237-7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14:47 (UTC)回复
此處「回退」爲動詞,例如「回退某某的編輯」、「進行回退」;只有「回退權」、「回退功能」等才是名詞,不會造成歧義。最近修改等頁面中的「回退」亦爲動詞,一如其他類似按鈕,例如「撤銷」、「感謝」。--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12日 (六) 12:16 (UTC)回复
歧义:回退用户A的编辑,可以是指还原用户A的编辑到上一个版本,也可以特指用回退功能还原用户A的编辑到上一个版本 --~2025-17903-1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14:44 (UTC)回复
还有小工具的回退没提呢,还有手工回退,越来越乱了--~2025-18237-7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14:51 (UTC)回复
总不能说“管理员S用回退功能回退了用户A的编辑到用户Z的最后一个版本”吧--~2025-18237-7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14:52 (UTC)回复
「管理員S用回退功能還原了用戶A的編輯,恢復到用戶Z的最後一個版本」--—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12日 (六) 14:58 (UTC)回复
(+)支持,只需要改reverting一个词的翻译就可以了--~2025-18237-7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15:45 (UTC)回复
revert可否翻译为<撤销>(日文维基为取消),rollback是回退。 -Lemonaka 2025年7月15日 (二) 07:03 (UTC)回复
“撤销”目前是不需要权限和工具的“undo”。--东风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08:46 (UTC)回复
revert與undo有何差異? -Lemonaka 2025年7月16日 (三) 03:07 (UTC)回复
看英維的解釋的話,看起來revert包括undo(無須權限)和rollback(需要權限)的行為,是個廣義的回到舊版本的術語--竹林下小徑月光映一葉 2025年7月16日 (三) 03:16 (UTC)回复
是說我在Special:tags找標籤名稱裡帶有revert/undo/rollback等字樣的標籤時發現,有些用詞不是一致的,
像是app-undo,顯示方式為應用程式撤銷mw-undo復原
app-rollback,顯示方式為應用程式還原mw-rollback回退--竹林下小徑月光映一葉 2025年7月16日 (三) 03:42 (UTC)回复
「撤銷」、「復原」、「還原」、「回退」這四個詞彙可能要商榷一下用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1日 (一) 17:12 (UTC)回复
你上面说的四个词已经出现地区词问题了。实际上是三个词的翻译问题:不需要权限,按某个按钮进行的undo操作;需要权限,按某个按钮进行的rollback操作;一个广义通用的,指页面的部分内容被改成了之前的某个版本的revert。 Stang1279 2025年7月22日 (二) 00:10 (UTC)回复
是否第三种包含:通过编辑或TW工具还原到指定版本,不通过权限执行的类rollback操作(TW回退)。“部分内容被改成”应该单独考虑吧。--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08:51 (UTC)回复
包括的,事实上revert可以指任何“事实上还原了页面内容”的行为,mw-undo,mw-rollback,使用TW的回退/恢复,手动的恢复都属于revert。@YFdyh000 Stang1276 2025年7月24日 (四) 06:36 (UTC)回复
啊???😅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3日 (三) 13:26 (UTC)回复

仲裁的快速拒絕

[编辑]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英文維基百科中,如某一仲裁案明顯不成熟(如未經先前矛盾解決流程)或流程錯誤,可由仲裁委員會成員不經完全的站内投票直接經共識停止對應案件。考慮到近期多個仲裁案件被連續打回,中文維基是否應當引入類似的制度?

@仲裁委员会@AllervousBorschtsEricliu1912Kenny023NewbambooZhaoFJx人间百态桐生ここ薏仁将 -Lemonaka 2025年7月15日 (二) 07:07 (UTC)回复

在總是給予明確說明的前提下,或可引進此制度。——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15日 (二) 19:45 (UTC)回复
@ZhaoFJx@薏仁將 -Lemonaka 2025年7月16日 (三) 03:00 (UTC)回复
既然提到這個機制,那是否也應該有一個機制能推翻仲裁委員會的快速拒絕?Sanmosa DC23 2025年7月16日 (三) 15:57 (UTC)回复
不是的,仲裁的快速拒絕顯然也是仲裁內的共識,也即「經過仲裁內討論,該案件不成熟,快速拒絕此案件」 -Lemonaka 2025年7月18日 (五) 03:00 (UTC)回复
早就有了--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7月18日 (五) 14:07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请求协助中立撰写关于“24小时自助式宠物寄宿设施”的草稿(已申报冲突利益)

[编辑]

管理人員申請意向調查:1F616EMO

[编辑]

我希望於接下來的10月梯次管理人員選舉中參選管理員,主要希望協助處理AFDANM、和管理權限相關的WP:AF/FP等積壓,通過總結社羣共識判斷應該採取的行動。既然「管理員沒有任何高於其他用戶的特權,唯能實現社群討論所得的共識」,管理員最重要的技能即是總結社羣共識,又「共識應當考慮到所有正當合理的意見……以形成符合維基百科原則的共識」、「採納多數人的意見,並和重要少數的意見作出適當妥協」,是故管理員必須能夠判斷何謂不正當合理的意見,以及判斷一討論的結論是否已經考慮到重要的少數意見。私以爲我能夠判斷不合理意見,並就不合理意見作出論述,並能完整閱讀討論而作出判斷,具備在各議題中總結共識的能力,故能勝任管理員一職。

我在2017年6月加入維基百科,至今已有八年,當時使用Emojiwiki這一賬戶,後以新帳號重新開始並註冊本賬戶,約一年後披露關係。雖然因新手會相關的行爲,狹義上我不會將Emojiwiki時期算作是參與維基百科社羣的時間,但該段時間也讓我累積條目編寫上以及站務上的經驗。自今年一月起,我開始恢復參與社羣事務以及站務,亦申請巡查過濾器編輯者等權限,以在不同的領域作出貢獻。目前,我多於最近更改進行巡查,偶爾重寫在最近更改中看到被長期破壞或品質非常低劣的條目,尤其是劣質生者傳記其他新條目或重寫貢獻則以英文翻譯條目爲主,2025年前多涉及電腦軟件,往後則多是其他英維品質比中維顯著地高的條目,以英維條目作爲參考來源庫及格式參考而非直接翻譯,並按本地習慣及建議進一步改善。

希望各位就我當選管理員的可能性給出意見,並就潛在的不足給予提醒,因合理的建議不但對申請管理員權限有用,亦能讓我在現有崗位上改進貢獻和交流的方式。此外,本次管理人員申請意向調查是中文維基百科的第一次,邀請各位參考英文維基百科上意向調查的運作方式,並繼續就意向調查的細節、相關規定乃至是否繼續保留給予意見。邀請參與意向調查徵求意見的編者@SanmosaEricliu1912YFdyh000Stang。--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18日 (五) 17:48 (UTC)回复

修葺条目不一定要跟管理员账号或能力挂钩吧?如果说问题的话,做事过于一板一眼,根本不考虑现实情况,待人接物上这样做管理员会很忌惮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7月21日 (一) 02:30 (UTC)回复
Wikipedia:管理人員申請意向調查,好像是你自己创建的,参考en?不过这类管理员申请意向,可以等每季度的管理人员集中选举征集期时自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7月21日 (一) 02:35 (UTC)回复
熟悉方针和指引是一回事,如何视乎不同情况采取更合适的措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这点而言,我认为此君明显是不合格的。--💊✖️2️⃣3️⃣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03:15 (UTC)回复
有点难以理解楼上两位的说法,熟悉并遵守方针指引不才是管理员的基本要求吗?如果认为现有方针不完善,不应该争取共识修改方针么?指责遵守方针处理事务的用户,并以此为由认为他没有成为管理员的能力,恐怕是不合理的吧。--FradonStar☯️ · 📣 2025年7月21日 (一) 04:02 (UTC)回复
熟悉和遵守方针指引是管理员的基本要求,但更灵活地执行方针指引同样也是一个合格管理员的基本素养,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他之前针对一些问题发表高论的时候你没参与,你是没见识过他的说话做事风格的,你不理解很正常。--💊✖️2️⃣3️⃣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04:39 (UTC)回复
@CwekLiu116須注意管理員惟能實現社羣共識,而方針指引——我更願稱之爲成文共識——也是共識。「部分編者在特定地方和時間所達成的共識,不能凌駕更廣泛的社群共識」,方針指引作爲需要徵求意見公示的成文共識,當然是「更廣泛的社群共識」;而任何共識都需要在維基百科成立原則的框架下解讀。若談我和兩位之前的紛爭,即WP:VPD#關於各虛構作品的列表因為關注度被大量提刪,明顯是兩位以及部分其他用戶以過往習慣、執行困難以及個人喜好嘗試推翻基於維基百科原則和成文共識作出的行爲。看到這個情況合適的措施又應該是什麼呢?如果所謂「靈活」是指違反維基百科的原則和廣泛的成文共識而跟隨部分編者的共識甚至個人意見,顛倒黑白,把維基百科的基石挪開,那麼我寧可「墨守成規」——指的是以常識理解原則,再以原則理解和框定成文共識,再以成文共識框定部分編者的共識的適用程度、編者言論是否正當合理,以及什麼觀點應該在折衷方案中被考慮,因爲「維基百科不墨守成規」並不能用來包庇與建立自由百科全書的初衷相違背的行爲,只是指出「方針與指引所蘊含的原則和精神比字面措辭更為重要」,其反對的是維基法匠的存在,而非對原則以及成文共識的遵守。--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1日 (一) 04:57 (UTC)回复
关于这类作品角色列表的分拆问题,先声明一点,Wikipedia:收錄標準/虛構是2019年8月才成为指引,并且规则上也是要求讨论的,但我认为因为过往存量的问题,或者出于法不究往的考虑,这类一般不太管,至少新出现的是有这个考虑。而且仅因为追求Wikipedia:可供查證或者Wikipedia:非原创研究,那像Category:缺少来源的条目从建站无多久就出现的条目就没有这个闲心去追究。还是说哪个茄子软就捏哪个?将方针念得头头是道,不代表真的能做事。——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7月21日 (一) 06:09 (UTC)回复
反对因为过往存量的问题,或者出于法不究往的考虑,这类一般不太管这个观点。维基百科设立共识与方针的目的本来就是规范全站内容用的,而不是出台方针之后时间范围内的新贡献用的,法不究往的原则针对的是方针出台前对“人”的约束与处罚,而不是对与共识相悖的条目的容忍与无底线包庇,那按照这个说法,难道“关注度”方针出台之前所有不符合关注度标准的条目都可以保留吗?--FradonStar☯️ · 📣 2025年7月21日 (一) 06:16 (UTC)回复
觉得共识有问题可以达成新的共识嘛。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電視/存檔二#正式提案,电视系列给了半年时间改正,ACG需要多久?拿不出推迟解决的共识,却要对维护方针的用户追责,还大言不惭地说「将方针念得头头是道,不代表真的能做事」。我们确实有WP:IAR,但是保留这些条目到底对「恰当地改进或维护维基百科」有何作用?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06:26 (UTC) 👍1回复
Wikipedia:收錄標準/虛構自己看后面“处理方法”章节怎么写,没有处置方法?有。能不用通过提报存废讨论就能处理吗?能。那些编辑怎么呢?只是提报存废讨论。——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7月21日 (一) 07:43 (UTC)回复
同意FradonStar、魔琴的意見,百科全書是給百科全書的讀者看,而不是滿足愛好者,處理不適當收錄的內容不僅絕對沒有錯,而且還是應該的。--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07:06 (UTC)回复
如果考虑实际操作上,Wikipedia:收錄標準/虛構也订立过——这类条目应该可以考虑合并到对应条目上,甚至这个行为完全可以自行处理,而不单只是提报关注,当时这样大量的提报,只会令我想起这个人:LTA:SiuMai。——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7月21日 (一) 07:37 (UTC)回复
之前1F616EMO还错判了一个角色列表条目:黑色五葉草角色列表。他给这条目挂notability模板,然而我翻英文版条目后发现有两个子主题已经有独立条目,且内容相对饱满,放中文这边已经明显符合Wikipedia:收錄標準/虛構#虛構集合的要求了,明明可以等有能力者动手改善的事情,非要挂上删除性模板,这种人显然无法胜任管理员,然而却还是有人要为其辩护真是可笑至极。--💊✖️2️⃣3️⃣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0:43 (UTC)回复
我建议你现在就去找所有用户的提报关注度、提速删、提删纪錄。按你的说法,衹要有一個没有被删,就是意味着他明明有能力就不去改善,不能勝任管理员。还没當管理员的,下次RfA直接反对;是管理员的,既然他不能勝任管理员,直接RfDA。看看你维有幾個人能够勝任管理员。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1:20 (UTC)回复
最近選上的Kanashimi好像倒是真的沒怎麼提報關注度、提速刪、提刪?--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1:38 (UTC)回复
这条留言是为了说明?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1日 (一) 11:39 (UTC)回复
本身是不想說明什麼,純粹看到魔琴的假設是有結果可以對得上的......--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1:42 (UTC)回复
然而魔琴明显是用归谬法在论证對方逻辑的不合理性,你却直接将假设“当真”然後分析起来……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1日 (一) 11:45 (UTC)回复
當真分析其实也没问题啊,最後我们發现没參与过关注度和删除制度站务的用户纔有资格做管理员,纔有资格给删除制度打扫卫生。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1:51 (UTC)回复
我只是举个例子说明印证了我的看法,到你这里就变成了要复查所有人的提报是不是错误的。--💊✖️2️⃣3️⃣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1:55 (UTC)回复
你的逻辑是:存在错误提报 => 不能勝任管理员。我说的没错?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2:00 (UTC)回复
通常一个错误提报确实不能说明什么,但跟他过往提出的观点结合起来,这个提报恰恰能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那我当然有理由不认同他当管理员。那要是我在这个讨论之前没跟他接触过,我拿出这个例子,那才是真的逻辑有问题。--💊✖️2️⃣3️⃣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2:15 (UTC)回复
查了一下1F616EMO和Cwek的互动历史,看来是指这个讨论?正好Liu116也在里面。嗯。有意思。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05:09 (UTC)回复
严格来说,不止。例如Wikipedia_talk:删除#在存廢討論中禁止/建議避免使用圖示標記立場。——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7月21日 (一) 05:44 (UTC)回复
如果上面的两位真是以魔琴提到的那个讨论串为主要原因不认可1F616EMO参选管理员,恕我难以认同二位的观点。
在此之前我其实并不怎么参与站务讨论,前面提到的事情也是刚才点开讨论串之后一条一条读下来之后才得出的上面的结论,因此,即使前面有两位用户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就前面提到的两个讨论串而言,我认为1F616EMO在坚持原则与执行共识方面都充分发扬了维基百科精神,值得鼓励参与管理员的选举工作[参选管理员]。--FradonStar☯️ · 📣 2025年7月21日 (一) 06:10 (UTC)回复
上面引述删除相关的讨论,是因为有管理员插了一嘴,至少认可彰显标识的实际作用,1F616EMO之后才提出拆分方案,也就是其第一提案的目标并得不到主要执行者的管理员认可。其他特定编辑认可只是一部分编辑的意见(如果根据我的理解,那个讨论认同这些标识的不需要,主要来自于U:自由雨日 和 U:Sanmosa 的意见),1F616EMO虽然在引述方针规则上很有心得,但因此我认为其只是拘泥于规则字面,而缺乏对规则理念的理解,反而不能实际运用。就如这个讨论上,我认为其实管理员对于一些缺少明显争议的,能快速判断的存废讨论,标识的示意效果更好;但如果这些示意意见中,存在有争议的意见,管理员在执行操作时应该要考虑这些讨论意见,而不单纯地只看标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7月21日 (一) 07:29 (UTC)回复
这不是“反对他人遵守方针”,恰恰就是因为有些人如同Cwek所说的这样的“拘泥于规则字面,而缺乏对规则理念的理解”,反而容易招致反感,熟悉方针是一回事,但如何以更恰当的方式遵守与执行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后者反而比熟悉方针本身更为重要。处理站务有时本就是不讨好的工作,管理员权限更多更是如此,例如打击破坏者、处理争议等等,以前有过一个Mys 721tx,动手执行一些棘手封禁工作那叫一个果断,但为什么还是被解任了呢?就是因为太过于果断了,给人一种“一板一眼”的感觉,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反感,我没有参与Mys 721tx解任案的投票,我一方面同意他执行的部分封禁操作,另一方面我对于他被成功解任完全不觉得可惜。1F616EMO何止是对方针的理解停留在文字层面,从他说出的一些话我就看出明显的缺乏人情味,别忘了,巡查权限不需要靠投票来授予,但管理员是要靠人头选上去的。--💊✖️2️⃣3️⃣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0:53 (UTC)回复
我聽說從前Antigng也是這樣?——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1日 (一) 11:44 (UTC)回复
Wikipedia:申请成为行政员/Antigng。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1:46 (UTC)回复
1F616EMO是否“拘泥于规则字面,而缺乏对规则理念的理解”或许见仁见智,但无论其是否如此,我认为“拘泥于规则字面,而缺乏对规则理念的理解”这一行为本身都要比频频径自绕过方针+拒绝沟通的情况更适任管理员。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1日 (一) 11:48 (UTC)回复
说实话我还是不理解为什麼要有《讨论發起位置》。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1:55 (UTC)回复
见《讨论发起位置》的相关讨论……这不是这裏的话题……不过说到“不理解”的情况的话,若對某一方针指引等共识“不理解”,應当阅读先前的相关讨论来“理解”;更进一步地,可以结合可靠来源(主要是内容方面的)和社群实际运作、外语维基百科(主要是社群相关的)等等各種角度去分析方针指引等共识是否合理,并提出相关讨论或提案——在新的共识形成以前,遵守旧的社群共识。就这一點来看,你和1F616EMO显然都是这么做的,就这一點即比“反對某一制度便持续违反”显然更适任管理员。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1日 (一) 12:03 (UTC)回复
雞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1日 (一) 16:54 (UTC)回复
補充一下,我其實對這樣的行事風格不反感,沒有要指責的意思。但也可能是因為混太久了,脫離了一般編者(或新手)的心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1日 (一) 17:30 (UTC)回复
看看Mys 721tx解任案的理由和反对票附言吧。都说他滥权,怎麼你又说是因为执行方針太努力了。啊,还是说,正是因为他执行方針太努力了,得罪人了,所以被罢免了?那我可得重提廢除匿名RfDA,甚至廢除罢免制度了,因为RfDA会成为你维管理员在执行方針时的巨大心理障碍。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1:49 (UTC)回复
Mys 721tx在遭解任一两年前封禁的一些用户,确实都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说话听不懂,有的长期侵权等等),而且还是长期性的,确实是需要处理,问题就在于Mys 721tx执行的尺度没有把控好,容易给人一种过于严格的感觉。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更何况是得罪他人本就是在所难免的管理员。还有这和废除RfDA制度没有任何关系,该果断的时候果断一点,该温和的时候温和一点,还有什么心理障碍?--💊✖️2️⃣3️⃣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2:53 (UTC)回复
没话说。马上提廢除SP。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4:43 (UTC)回复
不太認同樓主現有的編輯作風,因此不會支持。
沒有人有資格審判別人的編輯。作為維基百科編者,寫完一篇文章後,過幾天再閱讀,發現還能寫得更好,於是修改,這是很正常的事。--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1:41 (UTC)回复
@Owennson關於「沒有人有資格審判別人的編輯」,如果說我最近跑去「審判別人的編輯」的事件,應該是我最近趁着動員令往DYKC投下一堆反對票的事情。這個「審判編輯」分爲兩部分:
  1. 編輯結果:編輯的結果即條目的內容,當然可以根據維基百科的原則、方針、指引、共識以及沉默共識作出評價,即「審判」,這點在內容評選中尤其如是。何謂「評選」?「to choose through public appraisal」,即「通過公衆評估來選擇」。既然是「評估」,必然需要判斷條目內容是否及格;換言之,即「審判」主編的編輯。這點在目前投票制的內容評選制度中尤其重要,因爲有太多編者都是只看一眼就投下支持票了,這樣只能確保內容大致不違反格式手冊,卻無法檢查內容問題。
  2. 編輯過程:這點當然沒有資格審判,因爲要議論的從來不是條目背後的主編,而是條目本身。當主編的編輯習慣和過程導致條目處於不及格的狀態下時,自然可以批判條目內容;但若主編確實過幾天再閱讀,發現有可改進之處,並確實改正,也就沒什麼可指責的了。
閣下所言是否有更確切的案例?如果有,我可以檢查當初是否有做的不當的地方,或就當中的誤解作出論述。--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2:30 (UTC)回复
想起來了,是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 維基百科自由開放的理念問題。我在下面已經把話說清楚了,而且閣下一直沒有提出什麼確切的案例,實在無法更深入地論述。上面關於「審判」評選的論述,閣下也可作爲參考,重點是「審判的從來不是人以及習慣,而是編輯的結果——條目本身」。--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2:38 (UTC)回复
既然「審判的從來不是人以及習慣」,又爲何在該處會提及封鎖以及禁制?這是因爲這兩個措施都是爲了阻止擾亂而存在的,而擾亂是客觀行爲而非對動機的判斷。(相反,破壞包含對編者動機的判斷,乃是社羣根據經驗法則判斷某編者的編輯,認爲其動機很不可能和維基百科的目標吻合,即非善意;但同樣,封鎖和禁制作用於破壞者,並非因爲其動機如何,而是因爲其行爲構成嚴重擾亂。)封鎖方針明言「封鎖應具有阻嚇作用,以防止維基百科受破壞及擾亂,阻止當前持續的破壞行為,並避免往後再出現同類情況」;至於禁制方針,雖沒有直接指出,但從各種禁制中使用的「認定用戶行為嚴重損害維基百科編輯環境」(仲裁委員會全站禁制)、「常用於用戶在個別頁面出現編輯爭議或僅在個別頁面作出不當編輯的情況」(頁面禁制)以及「阻止用戶編輯其作出擾亂性編輯的主題下之所有頁面」(主題禁制)等措辭可見,禁制的目的也是爲了阻止擾亂行爲。進行封禁從來不需要把判斷上升到編者本身,只需要看該編者的行爲,並判斷留着這個編者是否會對維基百科有利,或是否應該讓該編者暫時停止編輯,即可判斷。--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2:47 (UTC)回复
的確有一些維基人會把編輯爭議視為破壞,然後回退。如果這些維基人提報其他人到VIP,說不定還真就封禁了。我當年就被短暫地封了兩次,純粹就是編輯爭議的問題。最後那位管理員被集體罷免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4:20 (UTC)回复
「把編輯爭議視為破壞」:我沒有這樣說,編輯爭議從來是通過討論解決的。如果繞過正常的討論程序而進行編輯戰,就是擾亂,但並不一定是惡意的破壞。至於Ellery的解任理由是「拒絕溝通」以及「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封禁」,在我看來還有避嫌以及假定惡意的問題,和編輯爭議本身沒有關係——就算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別的情況,也會同樣被DA。所以,閣下把Ellery舉出來,是希望論證什麼?--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5:22 (UTC)回复
難保閣下也會因為我寫的文章寫得不夠好就把我給封禁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5:35 (UTC)回复
?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2日 (二) 05:40 (UTC)回复
@Owennson
  1. 先說封禁的意義。如果編者寫的條目內容是垃圾,自然需要回退、警告;如果編者在多次警告下依然不改善,依然產出垃圾條目,這時就會認爲編者的存在會對維基百科達成其目標造成危害,所以才作出封禁或禁制。如果閣下自認爲自己文章寫的爛的、活該被封禁的,就請閉關修煉,或者離開維基百科;如果閣下自認爲文章過得去、出得了檯面、能符合維基百科的目標的,歡迎繼續貢獻;如果閣下認爲自己的編輯雖然符合維基百科的目標,但還有改善空間,且願意學習的,也可以留在這裏,虛心求教。封禁是預防性的,不是懲罰性的;也不是針對編者的,而是針對編者的行爲的。只有行爲與維基百科的目標相悖,又沒有改善空間者,才會被封禁,這就看您的編輯如何了。
  2. 然後是條目的品質。條目品質從來不是「趕快焚化」與「典範條目」的兩極標準,更像是一個光譜,紫外線是典範條目,紅外線是垃圾條目。在這之間,還有大量的初級、丙級、乙級、優良級以及甲級條目,難道這些都要刪除嗎?編輯和其他行爲同理。「不夠好」不是否定編輯的理由,只有「和維基百科的目標相悖」是否定編輯的理由。需要例子的話,我最近寫的條目有參孫海水吸入症候群浯屿岛,全部都在不同的意義上「不夠好」(參孫是缺少多個面向的論述、海水吸入症候群是明顯不熟悉主題而寫不出什麼好文章、浯屿岛是地域限制導致找不到太多來源擴寫),難道都要刪除、封禁編者嗎?
既然閣下已經參與維基百科多年,相信閣下能夠做得到一個編者的基本功,雖未至於寫出完美條目,亦能寫出基本符合維基百科的目標、方針、指引和共識的東西,能從心所欲而不踰矩;但假若閣下自知未能做到,卻依然賴在維基百科不走,也不嘗試提升自己,爲維基百科帶來擾亂性的行爲,那就是不知廉恥且該被封禁了。副知@自由雨日。--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6:45 (UTC)回复
WP:請讀條目並不是任何方針或指引,只是論述。就維基百科而言,不能構成任何「違反方針或指引」的行為,因此不能作準。對了,編寫這一項論述的人正是現在被封禁的某位人士吧。--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6:52 (UTC)回复
不讀條目本身並不構成違反方針指引的行爲,但您看看我上面寫的是什麼?「維基百科的目標」,我甚至都沒有提及方針指引。不讀條目,怎麼寫好條目?不寫好條目,怎麼建設百科全書?不建設百科全書,怎麼達到維基百科的目標?不能達到維基百科的目標,賴着不走幹什麼?所以說要讀條目。「如果閣下自認爲自己文章寫的爛的、活該被封鎖的,就請閉關修煉,或者離開維基百科。」這篇論述的合理性和其主編是否已經被封禁毫無關係,除了請讀條目,還請讀論述,不要因爲主編怎麼怎麼就否定論述,這不是正當合理理由。--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7:06 (UTC)回复
我也希望如此。不過願意讀一遍條目的維基人也不多,難不成全部都要封掉?另外我個人更傾向製造一個大致上的模板或是格式,這樣方便N個條目共用的做法。這樣只需要模板/格式合格了,其他的問題都不用管,也能省去「再讀一次」的麻煩。--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7:13 (UTC)回复
首先,您的話有筆誤。閣下應該不是在說要封掉「願意讀一遍條目的維基人」吧?姑且理解成封掉「不讀條目的人」了。
然後是回答。封啊。不過也得看他們怎麼擾亂,是不是願意自己閉關修煉,或者識趣離開,又或者NOTHERE病有沒有發作,不發作倒也還好。不要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當作是不回歸正確方式的藉口。--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7:46 (UTC)回复
要是真這麼搞,只會累死我這種維基人...光是我的缺圖補充計劃就足足花了我五年時間才整理完畢,這還只是中國各地鐵站和高鐵站的缺圖而已。要是擴展到條目長度、來源數量,恐怕要把我榨乾。而且條目寫得好不好,其實十分主觀,跟照片拍得好不好一樣,這也是某些人經常與人衝突的原因。--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7:56 (UTC)回复
「要是真這麼搞」,指「搞」什麼?我看不懂。要是封禁掉擾亂者,才是讓條目品質提升,您這樣的巡查者不用操心太多吧?--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8:10 (UTC)回复
寫得好不好,100人心中有100把尺子,量化起來也很困難,有些人覺得5個合格來源就夠了,有些人覺得20個才夠;有些人覺得51字就足夠了,有些人覺得要200字,有些人覺得要500字以上。光是標準應該如何制定已經足夠令人吐血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8:30 (UTC)回复
到底在說甚麼?如果有人無法判斷條目寫得通不通順、語法正不正確,那是語文水平的問題。如果無法判斷來源夠不夠,那就是沒有讀條目讀來源。如果所有人都用你這套話術“寫得好不好,100人心中有100把尺子”,是不是全部條目都可以不負責任地亂寫?--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08:48 (UTC)回复
事實還真就是如此。多的是人寫不出最低下限的條目。--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8:59 (UTC)回复
我還是不知道你到底想表達甚麼意思,難道你想說「多的是人寫不出最低下限的條目」,所以標準就不該維持?--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09:09 (UTC)回复
如果堅持維基百科的內容水平質量必須有最低下限,那麼現有在維基百科上的大量條目都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重整。說實話這個難度很大,工作量非常多、非常累人。--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9:22 (UTC)回复
不想幹可以不幹,但請不要妨礙想寫好條目和建設百科全書的編者。--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0:00 (UTC) 👍1回复
「不要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當作是不回歸正確方式的藉口。」當然要顧及編者的工作量,但不能因此否定符合維基百科原則的做法;可以循序漸進,但不能裹足不前。--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10:01 (UTC)回复
其實條目評級也有類似問題。--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10:22 (UTC)回复
討論重構:使用{{outdent}}整理討論。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10:04 (UTC)回复
@1F616EMO,我比較希望做的是把條目內容標準化,同類的條目只作少量適應性修改就可以重新應用。--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16:08 (UTC)回复
此次{{outdent}}割斷了下方的回覆結構,或造成誤解,已經修正。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16:28 (UTC)回复
@1F616EMO:不仅是这个,而且他回复的位置也根本不對吧?这条明显不是在回复“整理讨论”。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2日 (二) 16:29 (UTC)回复
如果說您這裏的主張,可以是針對管理員應該如何判斷編者的編輯是否符合維基百科的目標作出評論和意見,您這句話就開始完全離題了。條目內容怎樣,和我當不當管理員有什麼關係?「管理員沒有任何高於其他用戶的特權,唯能實現社群討論所得的共識」,社羣達成什麼共識就怎樣做,管理員這一職位本身不會帶來任何影響力和執行上的不同。此外,這完全不是不看條目的藉口——就算是模板,也需要檢查填寫的東西是否合理、文法上是否通順、查證上是否符合來源。--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16:39 (UTC)回复
我始終認為「再看一遍」和「反覆檢查」不是義務。而且根據我在上方留言的觀察,同樣存在不少維基人認為「再看一遍」和「反覆檢查」不是義務的人。這應該也算是一種社群共識吧。對了,這個案例就證明了,100個人有100把尺子,就算你堅持必須高品質內容,不同人的對高品質的要求也不一樣。--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16:51 (UTC)回复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判斷,成千上萬的stub和substub相信全部都可以下架了 - 沒有一個符合一個合格標準的。--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2:54 (UTC)回复
不是很理解「沒有人有資格審判別人的編輯」是甚麼意思,是指批評條目寫得差、寫得不好也不行嗎?如果是這樣,所有內容評選都不用做了。--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03:08 (UTC)回复
如果小作品能夠符合核心內容方針,以及在篇幅所限之下符合大部分格式手冊的規定,那就沒什麼可批判的。誠然,小作品連DYKC的門檻也跨不過去,但這不代表他們就是違反維基百科目的、方針、指引和共識的存在,因爲小作品也可以爲讀者帶來必要的資訊,只要其內容並非出自編者的臆測。爲什麼小作品過不去評選?因爲評選有其他新增的規矩,即對於條目內容的最佳實踐。但爲什麼小作品可以保留?因爲小作品也可以符合維基百科目的、方針、指引和共識,沒有違反什麼。--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3:31 (UTC)回复
我當年也是這麼認為的,我也以為要像話的條目才應該要建立,結果不是。當年我搞紐約地鐵問題的時候就是這樣,很多當初紐約地鐵的車站條目的畫風都是這樣。我曾經提刪過,結果有少量刪了,但大部分都失敗了。我也問過管理員能不能封禁這種製造大量substub的人,答案是不能。逼著我一個一個補完。不可謂不諷刺。--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2日 (二) 07:05 (UTC)回复
我同樣不能認同當初Antigng拒絕封禁的理由。雖然第一次拒絕封禁的理由是合理的(IP封禁影響廣,不應貿然封禁,不過我不明太他一個管理員說什麼「我可能沒法編輯了」,管理員不是自帶IPBE的嗎?),第二次拒絕的理由就顯得不合理了(所有條目都已經超過小小作品標準)。明明可以用「持續添加無來源內容,警告無效」封禁(私以爲以其建立條目頻率以及不聽警告的行爲,非封禁無以阻止),管理員就是不處理。這對嗎?這不是「不像話的條目可以建立」,而是你維的管理員從幾乎十年前開始就已經爛掉了。--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7:15 (UTC)回复
好吧,我再問一個問題,如果幾個編輯為了確保條目質素,就着不同的用詞打起了編輯戰、回退戰,閣下打算如何處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3日 (三) 14:36 (UTC)回复
什麼是「編輯戰、回退戰」?這些都是不好好溝通嘗試達成共識的表現。無論是不是管理員,正確的應對手法都是引導雙方前往討論頁,我就經常這樣幹(例一例二),對於自己牽涉其中的編輯爭議亦是如是(例一例二)。除了明顯破壞、維護生者傳記之外,沒有什麼是迫切的需要繞過爭議解決程序而直接回退的;拒絕溝通、參與編輯戰的行爲會「使編者互相敵視及阻礙形成共識」,違反維基媒體運動「合作是解決問題的更好方式」(We solve problems better through collaboration)、「真誠、清晰地溝通,並在溝通時理解他人」(I communicate honestly, clearly, and with empathy)的價值觀。「管理員沒有任何高於其他用戶的特權,唯能實現社群討論所得的共識」,任何編者都應該做到這兩點,即在討論頁上解決爭議,以及引導爭議中的編者前往討論頁解決爭議,這並不限於管理員。--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3日 (三) 15:28 (UTC)回复
是的,如果維基社群真的這麼美好就太好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3日 (三) 16:00 (UTC)回复
社羣現狀也是我希望成爲管理員的原因之一。你維管理員無法有效辨別非正當合理意見、未能判斷共識是否已經對重要少數意見作出妥協,是衆人皆知的事實;而我希望通過參與管理員的共識判斷工作,稍微改善這個情況。這就是「不要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當作是不回歸正確方式的藉口」,既然目睹了,我就希望去改正。至於編輯戰和回退戰的情況,我現在就在做了,往後還會繼續。--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3日 (三) 16:36 (UTC)回复
檢查別人的編輯和條目評選不是審判別人的編輯。--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02:43 (UTC) 👍1回复
“沒有人有資格審判別人的編輯。”我經常在醫學條目中抓到胡言亂語,我認爲至少在專業層面上,我應當是有資格評價這些胡言亂語的條目或是翻譯的亂七八糟的内容的。而這類的“貢獻者”胡亂建立條目,是否回看都是很難説的。 -Lemonaka 2025年7月23日 (三) 03:52 (UTC) 👍1回复
在這個項目做管理員往往是痛苦的,我想我不得不這樣表達觀點,中文維基UUM的説是個“糞坑”,儘管我認爲這有些過,而管理員經常要下去拿起掃把疏通排水管,難免沾滿一身淤泥。甚至不用當選,僅僅是選舉或是被選舉的結果就已經讓部分人足夠沮喪了。
多做些條目貢獻,我想自然是有人會支持閣下成爲管理員的。 -Lemonaka 2025年7月23日 (三) 03:49 (UTC)回复
我比較多涉足於最近更改巡查,主要協助回退沒有附上來源的新增內容,並嘗試調解編輯爭議(見上方的例子)。若從最近更改或Category:缺少来源的条目找到寫的稀爛的生者傳記,我也偶爾會拿出一兩條,尋找可靠來源並重寫其內容。由於本人尋找來源的功力沒有其他資深編者高,只能參與條目小作品化重寫、新條目巡查、站務等方面的貢獻,另偶爾在內容評選中就條目斷言是否符合來源敘述作出檢查,所以在大型條目貢獻中的曝光率並不高。
其實從我最近的站務編輯可見,我已經「深陷」於這個糞坑裏面好一段時間了,如若成爲管理員,只是讓我能更積極在存廢討論以及管理員佈告版中總結共識而已。管理員和一般用戶的最大不同是可以作出永久性且非管理員無法還原的舉措,如永久封禁、刪除頁面,而這些技術性權力的執行又往往具有爭議性,是故管理員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反對共識而罵街的人以及對共識有不同總結面向而反對管理員的判斷的維基人。對於前者,他們是擾亂者,忽略或者提報予其他管理員封禁即可;對於後者,則回歸爭議解決流程,就如何解讀共識得出共識,尤其是那些意見屬於非正當合理意見,以及在正當合理意見中是否已經做到對主要異議妥協。(在最壞的情況下,這樣會造成無限的輪迴,即要得出共識以解讀上一次共識,而該共識又是對另一次共識的解讀;但每一次得出新的共識,也是對條目或成文共識的又一次改進,這正是「wiki process」所追求的:「A wiki [...] seeks to involve the typical visitor/user in an ongoing process of cre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hat constantly changes the website landscape.」——The Wiki Way,第16頁)我不怕「沾滿一身淤泥」,要是怕的話,便不會跑去幹站務了。我怕的是社羣人心不古,偏離維基百科的初衷和目的,磨滅了維基百科存在的理由,一切歸於虛無;或者作爲共識總結者而錯判合理和不合理意見,未和重要少數意見作出妥協,帶頭偏離維基百科的價值觀。--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3日 (三) 16:32 (UTC)回复
維基百科壓根不在乎你或我,抱著救世主心態做事情的上一個人叫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讨论 | 貢獻),上上一個叫蟲蟲飛讨论 | 貢獻),這些大救世主,妄圖抵抗社羣人心不古,偏離維基百科的初衷和目的,磨滅了維基百科存在的理由,一切歸於虛無的,往往也最容易跨越紅綫的。
則回歸爭議解決流程,就如何解讀共識得出共識,尤其是那些意見屬於非正當合理意見,以及在正當合理意見中是否已經做到對主要異議妥協。我不知道應當如何評價閣下做出此評論的心態,請再考慮考慮吧,社群真的如此成熟嗎? -Lemonaka 2025年7月24日 (四) 01:23 (UTC)回复
還有一些不在本地救世主心態做事的人,比如Fram讨论 | 貢獻)等等,結局往往也不佳。 -Lemonaka 2025年7月24日 (四) 01:24 (UTC)回复
你提的这两个跟救世主应该没有任何关系--。->>Vocal&Guitar->>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01:52 (UTC)回复
其實是有的,WMLO一直認爲中文維基只有他能救,他能做正確的事情。蟲蟲飛一致認爲他能解決所謂的管理問題,看二位曾經的留言就知道了。 -Lemonaka 2025年7月24日 (四) 01:59 (UTC)回复
@LemonakaOhtashinichiro
  1. 「社群真的如此成熟嗎?」當然不。雖然管理員一開始只是技術權限,但久而久之,已經被賦予在多處討論中總結共識的任務,因此在社羣中具有一定影響力。若管理員能夠做到引導編者前往爭議解決流程,不好嗎?當然該管理員可能需要避嫌,未必能夠處理該案中執意擾亂的人,但若有至少兩名以正當合理的方式行事的管理員存在,事情就好辦得多了。目前管理員團隊中是至少存在一位正當合理的管理員的,也存在不少能做簡單判斷的管理員,雖然情況頗爲糟糕,但也不至於徹底崩壞。
  2. 「這些大救世主……往往也最容易跨越紅綫」、「結局往往也不佳」:想問,各位來維基百科,爲的是個人在站內站外的榮譽、地位,還是爲了追求維基百科的目標?在維基百科,只要行爲合乎維基百科的原則,確實跟從總結自正當合理意見的共識,最壞的情況不過是被爛鬼社羣RFDA打下來;但既然當管理員沒有什麼大不了,被解任也當然沒有什麼大不了,大可繼續在其他位置上貢獻維基百科,至不濟也不會有人強行挽留
  3. 我上面說的很大,但如基金會價值觀中所言「I strive for measurable progress towards our goals rather than for perfection」,又如荀子所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上面所說的只是大目標,而不是小步驟,不能一蹴而就;說實話,除非時間倒流,把Mountain等大前輩重新聚集起來,也沒有什麼直截了當的解決方法。我希望在社羣中作出的「小步驟」就是在存廢討論、管理員佈告版等地分辨不正當合理的意見,並在排除該些意見之後總結共識。這一步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卻是在社羣中做事的第二基礎的行爲,因爲「考慮到所有正當合理的意見……形成符合維基百科原則的共識」是對每一個共識的硬性要求,每一個參與討論的維基人都需要致力達成,每一個總結共識的維基人都需要確保完成,無論是不是管理員;最基礎的行爲當然是就各討論議題給出正當合理意見,我一直在做了。願望要宏大,但步驟要夠細,「我來幫幫忙」和「我要爲了某種宏大願望」並不衝突。
--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4日 (四) 04:08 (UTC)回复
理想主義是好的,但救世主心態是危險的,多以一種“我來幫幫忙”,而不是“我要爲了某種宏大願望”來看,會好很多.有理想主義是好的,我們也需要理想主義. -Lemonaka 2025年7月24日 (四) 02:00 (UTC)回复

提议廢除SecurePoll

[编辑]

上面的讨论大家也看到了,这还衹是一小部分公然提出不应该遵守方針政策的用户,相信在SP的遮蔽下这樣的用户不会更少。我对使用SP的管理人员任免投票的合法性抱有深深的懷疑,现在提议停止在管理员选举、管理员罢免案中使用SP。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1日 (一) 14:48 (UTC)回复

如果廢除,管理員當選標準就恢復到之前的80%吧。--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4:56 (UTC)回复
说人家做事一板一眼、对方针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就是“公然提出不应该遵守方針政策”,这什么逻辑啊?本来对废不废SP这事本身觉得无所谓的,但看到这话说的……--💊✖️2️⃣3️⃣留言2025年7月21日 (一) 16:32 (UTC)回复

以下為本節討論原先作為其他討論的子議題時的關閉討論理由,因討論已被分拆至新章節(故「偏題」不是合理關閉理由),也顯然不是不可能有任何進展的討論(已經開始有進一步討論),撤銷關閉並將關閉之留言摘錄至此。--西 2025年7月22日 (二) 06:01 (UTC)回复

一、此處是管理人員意向調查,不是政策討論區,別偏題了。
二、眾所皆知,本站管理人員申請幾未限制附加理由——無論本身如何離譜——除非涉及嚴重舞弊(或人身攻擊?)。所以比起推行安全投票者主打的「安全」,這算是一種很弱的理據。
三、The dicussion would clearly not go anywhere under current circumstances. Respectfully, please stop.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1日 (一) 17:25 (UTC)回复


也许可以让管理员任免走类似于Wikipedia talk:内容评选正在提案的类共识制。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2日 (二) 02:33 (UTC)回复

@魔琴私以爲這個可以容後再議,也確實不太適合直接附在ORCP下方討論,不過我對管理員「選舉」(英語:!vote)用什麼形式暫時沒意見。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2:35 (UTC)回复
那先拆出了。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2日 (二) 02:36 (UTC)回复
@魔琴👍 另爲避免混亂,已經將此處留言移動進結案模板內。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2:48 (UTC)回复
什麼時候突然變二級標題了 囧rz……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2:49 (UTC)回复
拆出不就变二级標题了吗😂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2日 (二) 02:52 (UTC)回复
我以爲所謂「拆出來」是指在WT:RFA另行提案來着……--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3:50 (UTC)回复
直接在此處拆出未必恰當。根據WP:CON/RULES#POL,本次討論宜在WT:RFA舉行,並添加進{{rfc|policy}}內;又因茲事體大,或可嘗試走之前獨立討論頁的集中討論模式,不過這或需要另外的共識支持。--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2日 (二) 02:51 (UTC)回复
(?)疑問 WMF会允许吗?--~2025-24374-0留言2025年7月23日 (三) 09:33 (UTC)回复
回覆位置錯誤,移動留言。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3日 (三) 09:38 (UTC)回复
可以的。目前英維就是雙軌並行,有共識制管理員申請討論(這點比中維的舊選舉制還更上一層樓),也有通過SP舉行的純投票制管理員選舉。中衛必須使用SP的人事任免只有一個,就是用戶查核員的任免,因爲這是基金會在WP:OA2021之後說的;不過相關配套尚未落實,社羣尚未達成重啓本地用戶查核的共識。--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3日 (三) 09:41 (UTC)回复
上次讨论可供參考:
  • 本人提出的双轮制:进行两轮投票,第一轮SP半数支持则进入第二轮,第二轮实名投票>75%。这样第一轮中“可能不敢发言的人”可能留言或者反对,即使能过第一轮,留言也会给第二轮参考。
  • 路西法人提出的英维双开门制:参选人自己选择是走Request for Adminiship(公开讨论、投票)或是Administator elections(分批选举、安全投票)。
此外可能要更严厉打击附言问题,至少附言不应该出现「屁股不正」这種东西。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3日 (三) 16:59 (UTC)回复
本人支持恢復兩種制度並行。至於是否提供通過門檻或其他區別,可另外討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4日 (四) 15:07 (UTC)回复
同過往,繼續支持制度並行,並以當選門檻差別來確保制度公平。另安全投票僅是站內站務頁面的延伸,仍應適用本站方針,必須禁止發表明顯違反站內方針指引的誣陷、攻擊等言論。安全投票的唯一作用是用於保護異見者,不是保護違例者;異見不需要通過誣陷、攻擊來表達。--西 2025年7月25日 (五) 08:40 (UTC)回复
说到投票附言,日维那边好像直接禁止了。--Skyjjjjjjzzh留言2025年7月27日 (日) 07:19 (UTC)回复
需要SP来保护异议者就支持SP,当希望抓“异议”者就又不支持SP了,把SP当成儿戏罢了。或者一些人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支持票,而是更少的不支持票或者无意见票。——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7月27日 (日) 12:17 (UTC)回复
雖然我對於是否使用SP這一技術手段沒什麼意見,但姑且試抒己見。我並不稀罕沒有任何理由的支持票,也不屑於閱讀沒有任何理由的反對票,真正有意義的是正當合理的支持意見、正當合理的反對意見以及正當合理的中立意見。英維的管理員申請方式就尤其重視正當合理意見——雖然依然設有某種門檻(私以為此規定乃出自雪球法則,即太多不支持票的申請不太可能存在支持當選的正當合理共識,極多支持票的申請不太可能存在不支持當選的正當合理共識),但在臨界區間的申請會由行政員判斷共識,而共識只能從正當合理的意見中形成。只有正當合理意見能讓候選人從中找到改善的方向,「屁股不正」、「劉醬女裝」這類言論無助改進維基百科或形成共識。如果你維人能夠在SP之下堅持使用正當合理的理由判斷一人是否適合成為管理員,我自然支持使用SP。--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7日 (日) 12:36 (UTC)回复
此外,安全投票保護異見者,卻不應用於保護違反維基百科原則者,所以不是「當希望抓『異議』者就又不支持SP了」,而是SP淪為了違反原則者的保護傘。--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7日 (日) 13:00 (UTC)回复
這句話可以說得更加清晰:有些人需要SP來保護濫用機制以違反方針的方式提出異議的時候就支持SP,當希望打壓符合維基百科方針提出合理「異議」者就又不支持SP了,把SP當成兒戲罷了。支持維護方針的人當然不是兒戲,想繼續藉着SP的機制來作出違反規則的行為,所以才繼續盲目要求無限制保護投票人的做法才是兒戲。--西 2025年7月28日 (一) 07:38 (UTC)回复

為整合本站研究資源門戶事

[编辑]

本人近期因故發現,本站有數種分立頁面,收錄可供編者利用的參考資料,例如維基百科:研究資源維基專題:來源互助(包含維基專題:來源互助/分享維基專題:來源互助/分享/位置/台北等)、维基百科:公有领域资源维基百科:维基百科图书馆/资料等;這些頁面大多沿襲英文版本方面格式,但不少年久失修,又間有重複,難免有疊床架屋之嫌。本人認為,應考慮將此類頁面全部合而為一,並重新分門別類,或至少建成單一門戶,以容納相關資源。不知社群有何看法?或是否有其他類似作用頁面?擬請就此商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19日 (六) 11:18 (UTC)回复

(+)强烈支持建立单一门户,也(+)支持合而为一。没有人提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用的东西 囧rz……--__Don't bite! 2025年7月20日 (日) 17:59 (UTC)回复
若能成功整合,之後也要儘可能向編者推廣為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1日 (一) 17:43 (UTC)回复
這應該沒甚麽可以反對的吧,就是不知道具體的整合方案如何就是了。Sanmosa DC23 2025年7月22日 (二) 03:10 (UTC)回复
先把所有頁面列出的來源整合在一起,然後視情況分類或分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3日 (三) 09:16 (UTC)回复
能否提出整合方案?--Hamish T 2025年7月23日 (三) 11:55 (UTC)回复
@HamishKurgeneraSanmosa目前我的想法是,先將來源整合至一處(頁面命名另論),然後按來源性質分類(如書籍、期刊、資料庫、其他線上來源等;此與英文方面相似),然後撰寫表格,內容可包含來源簡介、出版資訊、存取方法、特殊情況備註等資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4日 (四) 13:42 (UTC)回复
如果想整理分享,信息不放在本站其实也可以。--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4日 (四) 14:56 (UTC)回复
站外風險更大,內容也容易為個別人士(包含有關站點控制者)竄改,甚至整個消失。本人認為,仍有必要提供編者一種存取安全、格式統一,又能滿足維基社群特色需求的資源門戶(實際上就跟維基百科圖書館差不多源自同一道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4日 (四) 15:05 (UTC)回复
可以研究哪些基本可以確定會長期存在的,比如香港康文署的「香港舊報紙」還挺好用的,但只有1991年或以前的內容。--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7日 (日) 08:42 (UTC)回复
我的意思,如果乐于收集/分享,但不喜欢用wiki格式或者被其他人修改内容,用站外的在线表格或文档服务可能更方便,未必能统一到一个页面。众口难调,某些服务的特点或描述方式可能无法满足所有人,例如仅供某地居民注册,注册图文教程,影子图书馆等法律问题,代查文献的渠道或联系人。--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7日 (日) 10:39 (UTC)回复

User:Wikierea大量创建广告宣传条目

[编辑]

此用户自3月6日注册以来,至少建立50个人物和企业相关条目,几乎全部含有广告宣传内容。对此用户是否应当永久封禁并删除其所建立的所有条目?--12З4567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3:33 (UTC)回复

“几乎全部含有”只是“含有”吗,建立目的是宣传吗,应当删除而非改善吗。如有必要,您可以分别提交存废讨论。部分条目存在来源不足、不可靠的问题。--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3:52 (UTC)回复
个人认为此用户建立条目的目的就是宣传,其几乎从未编辑过除人物和企业相关主题之外的其他条目,很有可能是存在有偿编辑的行为。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不是广告宣传的工具,此用户的行为显然违反WP:SOAPWP:NOTHERE。--12З4567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4:03 (UTC)回复
近期创建是上市公司和企业家,之前创建过一些学术和出版机构,我没法推定出是为了宣传而参与,其对话页也有正常讨论。关于条目撰写问题,可以与其沟通。--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4:19 (UTC)回复
恕我不能完全认同阁下的观点。对于长期存在广告宣传问题而无法改正的用户,可以推定其存在广告宣传的目的。假设其目的是在建设百科全书,则沟通始终是有效的,而现在显然其建立的条目仍存在广告宣传内容,故假设不能成立。--12З4567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4:46 (UTC)回复
也恕我无法认同您的观点(“无法改正”)和推定。另外,您提议“并删除”,但其最后一则存废讨论是保留结案,所以显然存在违背共识的问题。--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5:13 (UTC)回复
感谢您对我的编辑提出关注。我想澄清,我创建这些条目的目的是为了响应维基百科上其他编辑者标红的待创建链接(例如上市企业列表),以完善百科内容。我没有任何与这些条目相关的商业或个人利益,也没有接受任何报酬或外部指示。我的目标是提供中立、可靠的内容,符合WP:GNG和WP:NPOV的要求,而非广告宣传目的。
如果我的某些条目在语气、来源或显著性上存在不足,我非常愿意接受社区的反馈并进行改进。--Wikierea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5:16 (UTC)回复
考虑有偿编辑的可能性?小红书上有偿编辑请求似乎不少,报酬还不低。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2日 (二) 15:49 (UTC)回复
另外,我发现该用户在用户页披露其對“宋向前”作有偿编辑。但他并没有按方针在草稿进行编辑或提出编辑请求,这已经违反了《有偿编辑》方针,按方针是可以回退+提报封禁的。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2日 (二) 15:56 (UTC)回复
抱歉,看错。发现所有增加内容的编辑都是在草稿进行的,在条目直接编辑的是删除内容,这应该不违反方针(虽然按方针字面说法的话,删除内容也應该僅通过编辑请求?)。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2日 (二) 15:56 (UTC)回复
诚实是第一位的,我做了即我认,冤枉打死不屈。--Wikierea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6:02 (UTC)回复
看此人在英文维基百科的编辑,很有可能是专为企业收费创建条目的。--12З4567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9:49 (UTC)回复
条目基本上都很短,然后其中如果有“专注于/致力于提供解决方案”看起来就非常宣传性质。如果愿意修改的话我觉得问题不大。——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7月22日 (二) 22:09 (UTC)回复
显著的付费编辑业务员。->>Vocal&Guitar->>留言 2025年7月24日 (四) 01:53 (UTC)回复

有關維基百科商標討論

[编辑]

//僅關於logo字體的意見與想法 1.不知為何,維基百科拼圖logo上的中文"維"字體是GungSeo,老實說這並不是中文寫法。從上文看來已經定形不能改了。//

要說明一下,最近發現的,Gungseo實際是基於中文「漢文正楷」,由鄭午昌於1930年製造的印刷字體。 有愛好者把「漢文正楷」復刻了,是為「匯文正楷」一個對照就知道是同源。 Gungseo不完全是韓國漢字這點,暫時沒人看到討論。--~2025-24675-0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4:05 (UTC)回复

近期注意到針對其它批量手動處理字詞轉換的行為

[编辑]

以zh.wikipedia.org內的條目,採用"其它"一詞的條目包含52948個,使用"其他"一詞的條目包含283615個。數據上有比例差距,但使用廣泛是既存事實。這邊不斷言比例差距的原因。而部分帳號用隱藏語法宣稱"根據字典及ChatGPT,正確用詞是其他,而非其它,請其他編輯者勿再更改為其它,其他才是正確用法",如果將這個觀點列入正式的討論範疇,議題會成為是否需要將採用"其它"一詞的52948個條目全部替換成"其他"一詞。或許部分帳號想傳達的概念不只這些,以過往的討論指事物時,用「其他」而不用「其它」是否屬於錯誤?,大致形成一套觀點,並沒有完全區分對錯,但"其它"一詞代指人具有嘲諷意義或錯字問題。

代入部分帳號使用隱藏語法宣稱的項目,被宣稱的項目是表格欄位"公開賽級別"內的內容,而"公開賽級別明顯不是人",是否有論述"正確用詞是其他,而非其它"的必要,甚至上綱至全數替換,無論對錯,如果採人工手動替換模式處理,我個人持反對立場,以工作量及數據量而言,52948個顯然不是人工可以處理的範疇。如果社群有必須替換的共識產生,僅支持bot處理。( π )题外话個人預測不太可能產生必須替換的共識。--Rastinition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5:27 (UTC)回复

批量替换要小心避开引言和来源标题。“其他”如今在中国大陆被提倡和通用,“其它”是一个异体([3]),适用性更窄,日常仍允许使用 [4][5]。我没看到中国大陆外的偏好。不少文献不太注重细节,包括在同一篇文章中混用两者。
条目源码中的HTML注释,类似未讨论未成文的指引-建议。您回退的编辑,问题可能在于滥发和未形成共识,但做出强制性要求。--YFdyh000留言2025年7月22日 (二) 15:57 (UTC)回复
AI所說的並不見得一定正確,正如維基百科所說的並不見得一定正確一樣。何況AI還有幻覺問題。--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27日 (日) 08:44 (UTC)回复

创建条目被过滤器拦截

[编辑]

我在进行条目创建时遇到了问题,提示我因批量创建条目被过滤器拦截。但这些条目并非由机器人批量创建,而是我逐字逐句手动输入的。希望能找到解决办法。--LUXra.wiki 2025年7月22日 (二) 18:01 (UTC)回复

手动批量也是批量,符合过滤器设计目的。——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7月22日 (二) 22:12 (UTC)回复

Miraheze上诽谤本站和本站用户的文章被还原了

[编辑]
WP:DENY,沒有繼續需要討論的必要,禁止的部份請前往WP:AFR徵求共識。aqurs 🍧 2025年7月24日 (四) 17:35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DENY,已由西2025年7月23日 (三) 11:34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这些页面曾被当地的管理员PB2008删除,但近日被还原,页面创建者的账号也被解封。

谁去meta.miraheze.org交涉一下?这违反Miraheze全域方针了吧 --~2025-25030-6留言2025年7月23日 (三) 11:10 (UTC)回复

哥們,聽過史翠珊效應沒(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3日 (三) 13:29 (UTC)回复

WP:DENYSCP-0000留言2025年7月23日 (三) 14:18 (UTC)回复
(针对编辑差异88410690补回SCP-2000的关闭时的留言如上。 ——自由雨日🌧️❄️ 2025年7月23日 (三) 16:21 (UTC)回复

再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加入如此链接了,目的基本都是擾亂,提請從技術手段加入防濫用過濾器或連接黑名單,哪個更好?-Lemonaka 2025年7月23日 (三) 16:18 (UTC)回复
艹,被发现了--~2025-25502-6留言2025年7月24日 (四) 04:05 (UTC)回复
可考慮只允許自動確認用戶加入前往僞基文庫的連結。--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24日 (四) 09:12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傀儡調查

[编辑]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1.建議為大量建立傀儡的人 例如User:夏土贤,在傀儡調查等頁面「由于该用户正持续且大量地注册傀儡,若为鸭子测试一望而知,则建议在WP:VIP提報」的字眼/通告。
2.建議設立解除「傀儡調查助理」職務的條件,沒有理由只允許申請成為「傀儡調查助理」,但不能申請解除「傀儡調查助理」。--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24日 (四) 14:12 (UTC)回复

一、有關文句違反傀儡調查機制的設立初衷,AIV正正不是用來處理傀儡的場所。AIV僅應用於提報進行破壞的帳號,是否傀儡並無關聯,不應以鴨子為傀儡作為提報至AIV的理由。AIV的第五點也將此寫得很清楚。
二、沒有特地設立解任機制,即代表適用一般共識機制。如果你連這一點都不明白,那麼只代表你連維基百科的協作根基都不曉得。
你不如學學如何問問題,瞭解機制的運行原理,而不是亂來後只想著要把別人拉下來。--西 2025年7月24日 (四) 15:03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必須強調,我的第二個建議不針對任何人。--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24日 (四) 15:09 (UTC)回复

我认为我的编辑没有违反两岸用语方针

[编辑]

如题, 这个编辑被自动打上了"疑似违反两岸用语方针"的标签, 但是我特别强调了"中国版"这个词就是官方表述, 而非我主观的地域中心行为, 我希望可以移除该标签--McSteve7644留言2025年7月25日 (五) 03:18 (UTC)回复

Wikipedia: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使用「中國」一詞,該標籤只是用來讓一些較有經驗的編輯者覆核一下,並沒有其他用途。--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25日 (五) 03:53 (UTC)回复
这個标籤是系统根據预先设置的规则自动打上的标记,删不掉的。具体条目的用语可以考慮參考《我的世界中国版》。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5日 (五) 03:57 (UTC)回复
不用擔心,那些標籤不過是初步標記用,編輯都會人工檢查。——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5日 (五) 06:35 (UTC)回复

能否修改掉我的傀儡账户的用户页

[编辑]

Category:A_Chinese_Wikipedian的維基用戶分身 中,因为本人网名已经变更为Timmy Tian,是否可以将A Chinese Wikipedian改掉?偷窥Timmy Tian的用户页吵吵跋扈 2025年7月25日 (五) 16:13 (UTC)--偷窥Timmy Tian的用户页吵吵跋扈 2025年7月25日 (五) 16:13 (UTC)回复

應該有機器人會處理?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5日 (五) 16:19 (UTC)回复
哦不對,是模板帶入的,那就自己去改吧,被封號的提個編輯請求。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25日 (五) 16:20 (UTC)回复

檢討維基百科:高風險主題/1945年後臺灣政治中對第十一屆立法委員條目的保護措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