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页讨论與維基百科有關的话题,但不包括新闻方针技术求助條目繁简处理

  • 如果您需要就具体条目应当如何编辑才符合中立性原則寻求社区共识,请前往條目探討留言。
  • 請在主題欄简明扼要地寫出問題主旨不要使用如「新問題」等無意義的文字。
  • 請勿公開姓名、地理位置、電話、Email地址等联系資料。我們通常只在此頁回應,並不利用Email或電話等私下回應。
  • 無關維基百科專案的問題,請往知識問答相關頁面询問。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管理操作覆核請求:Wcam关闭文件存废讨论的程序问题 12 6 Wcam 2025-04-08 23:45
2 对各位是否了解监票员在安全投票机制中作用的简易调查 126 33 LuciferianThomas 2025-05-16 22:50
3 DYKC发生什么事了?好多提名都没处理 5 5 Cdip150 2025-05-21 02:53
4 有关维基百科: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的条文更改 25 7 SunAfterRain 2025-05-18 20:24
5 有关维基百科:编者著作权调查#调查案件的审阅流程的条文更改 5 3 魔琴 2025-05-14 21:17
6 有关维基百科:编者著作权调查#正在进行的调查案件中案件的编辑权限 8 7 Python6345 2025-05-14 20:29
7 就 Wikipedia:申请成为监督员/Peacearth/第3次 的疑問 39 14 Lemonaka 2025-05-18 22:10
8 錯別字 5 4 Hamish 2025-05-21 03:38
9 臨時帳戶:存取 IP 位址和後續步驟 7 4 Python6345 2025-05-16 14:00
10 請協助解除帳號名稱限制(非自我宣傳) 3 3 YFdyh000 2025-05-16 00:38
11 关于“精密模板” 4 3 Ericliu1912 2025-05-16 18:26
12 維基百科的責任與淫夢相關條目 18 5 Liu116 2025-05-19 21:05
13 香港公共圖書館舊報紙數碼館藏改版,影響來源連結 4 2 So47009 2025-05-17 20:28
14 关于本站遭中国大陆屏蔽十年的信息页 35 11 Xiaohuangbo 2025-05-23 17:21
15 中国文化遗产编辑松 29 9 FradonStar 2025-05-23 13:50
16 條目最多可以連續上DYK評選幾次? 5 3 雪雨73 2025-05-23 10:01
17 Contributions的翻譯 7 6 Stang 2025-05-23 17:14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議題清單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WikiProject talk:建立條目/參與者 § 明文規定申請時「隨機挑選兩篇未審核過的草稿並給出建議」
此討論正在公示7天,直至2025年5月29日 (四) 11:02 (UTC)結束;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有見目前幾乎所有申請均要求申請人「隨機挑選兩篇未審核過的草稿,並指出該兩篇草稿問題所在或為何適合通過」,惟新申請者未必能知悉此要求,私以爲將此要求在WikiProject:建立條目/參與者/申請的簡介中明文列出爲宜。建議修訂如下:

--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 2025年5月6日 (二) 15:30 (UTC)

管理操作覆核請求:Wcam关闭文件存废讨论的程序问题

[编辑]

操作: 结案存废讨论
执行者Wcam (討論 · 貢獻 · 日誌
先前讨论https://w.wiki/DNAS

管理员Wcam在参加了存废讨论的同时也关闭了该存废讨论,依据关闭存废讨论指引,“...一名未参与提删和讨论的管理员或富有经验的编者将依《关闭存废讨论指引》关闭存废讨论...”。按理其不应关闭此讨论,因此提出此复核请求。本复核针对的是结案程序问题,不一定要对存废讨论的结论作出复核,有用户在站外指出不应该提交DRV,故重新提交于此,先前讨论内容位于上方链接。此外,搜索存废讨论记录可知,这不是Wcam第一次如此操作了,谢谢。 --在下荷花请多指教欢迎签到2025年3月10日 (一) 10:54 (UTC)回复

补一下链接吧: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記錄/2025/02/27 § File:HOYO-MiX - La vaguelette.ogg--深鸣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10:58 (UTC)回复
谢谢。--在下荷花请多指教欢迎签到2025年3月10日 (一) 10:59 (UTC)回复
我看后,同意wcam的说法,即他针对NFCC标准和模板的发言并不算参与存废讨论发表意见。这些发言可以看作他结案的理论依据。不过如果二位认为继续存废讨论有必要,那么我可以按共识不足来重开启讨论(如果删去wcam的讨论,那么我觉得共识是不足的)。此外,同时我觉得我们的NFCC标准可以向英维同步,如果条目中有音乐评论,就允许使用。我认为英维能够实施一段时间的方针就可以看作基金会也认为在法律上没问题。单看fair use的法律原文,严格程度目前是 中维 >> 英维 > 法条。如果您想正式提出这个提案,我会支持。Bluedeck 2025年3月11日 (二) 05:55 (UTC)回复
感谢评论,我觉得可以,那应该提议修改WP:NFCC还是哪条方针?--在下荷花请多指教欢迎签到2025年3月11日 (二) 06:44 (UTC)回复
個人感覺修NFCC就可以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3月11日 (二) 13:24 (UTC)回复
@Bluedeck感谢您的意见,但对于英维能够实施一段时间的方针就可以看作基金会也认为在法律上没问题不敢苟同。某一维基计划的某一方针的实施时间长短,与基金会对相关方针的态度,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基金会全域版权方针明确规定「所有计划都只应该寄存符合自由内容许可协议的内容」和「(允许非自由内容的)『豁免原则方针』必须尽可能少」,所以越少使用非自由内容越符合基金会的意愿。从现状来看,使用非自由文件的维基百科计划的数量少于半数,若算上所有维基计划,则使用非自由内容的计划更是少数。因此,我们不能无视这些事实和基金会全域方针的规定,而单看某一计划的非自由内容限制较为宽松就与之看齐。--Wcam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20:54 (UTC)回复
EDP这文章我第一次看,谢谢你指出。文章确实写明EDP的适用范围应该尽可能少。不过,同段内指出EDP可以接受的适用范围包括:“... or to complement (within narrow limits) articles about copyrighted contemporary works. 【中:……或者作为补充,放在描写受版权保护的现代作品的条目里】”,我一看,这个似乎恰好适用于芙宁娜条目的情景?Bluedeck 2025年3月11日 (二) 22:54 (UTC)回复
其实基金会的声明本质上就是在各方妥协的情况下,作为自由文化的一面旗帜尽量倡导自由文化(可参考自由软件运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3月12日 (三) 01:36 (UTC)回复
@Bluedeck请注意这里within narrow limits是个相当关键的限制。本案中的copyrighted contemporary work是「轻涟」歌曲,而芙宁娜条目并不是直接关于该作品本身的条目,故在within narrow limits的前提下我不认为符合您提到的可以接受的适用范围。--Wcam留言2025年4月8日 (二) 15:45 (UTC)回复
我对我关闭存废讨论的操作有被视为违反WP:CLOSEAFD的嫌疑表示歉意,今后会多加留意。--Wcam留言2025年3月11日 (二) 20:23 (UTC)回复
謝謝您--在下荷花请多指教欢迎签到2025年3月12日 (三) 00:14 (UTC)回复

本討論章節會維持開放,暫時不按最後意見發表時間存檔,直到覆核請求關閉。欲讓機器人存檔,請移除本模板。留言請置於本模板上方。

对各位是否了解监票员在安全投票机制中作用的简易调查

[编辑]

截至本讨论发布时,根据一项在站外(主要是 Telegram 自动确认用户群组和维基人的私人群组)的调查结果[1]显示,在收到的35张投票中,约有49%的用户不了解监票员可以查看投票者的IP地址XFF用户代理等信息(与用户查核员在进行用户查核时可查看的信息相同)。

因此,我在此邀请各位参与此调查,以便更加完整地确认中文维基百科社群对安全投票功能的了解。同时,在一段时间后,如若结果同在站外群组中获得的结果相同或不了解的人更多的话,那么我认为我们应当重新考虑是否在未来的管理人员选举中使用此功能。

谢谢。Iming 彼女の愛は、甘くて痛い。 2025年4月23日 (三) 11:03 (UTC)回复

所見畫面長這樣(即下方Stang提到的那張截圖,經詢問同意放在共享資源上)
--SunAfterRain 2025年4月23日 (三) 13:08 (UTC)回复

调查区

[编辑]

我了解监票员可以查看投票者的IP地址和用户代理信息

[编辑]
  1. Iming 彼女の愛は、甘くて痛い。 2025年4月23日 (三) 11:03 (UTC)回复
  2. Stang 2025年4月23日 (三) 11:21 (UTC)回复
  3. ZhaoFJx(Talk) 2025年4月23日 (三) 12:58 (UTC)回复
  4. -Peacearth留言2025年4月23日 (三) 13:42 (UTC)回复
  5. 除此之外,倒是更希望順便討論監督員是否適合繼續監票(抑或能轉交其他適當人士負責)?這畢竟是一種非常的現象,而目前社群此一方面信任,更多是對於持有權限的維基人(以及有監管員輔助等因素),而非真切認為「監督員」此一權限實體應持久負責監票程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23日 (三) 13:44 (UTC) 👍2回复
  6. Hamish T 2025年4月23日 (三) 13:58 (UTC)回复
  7.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4月23日 (三) 16:04 (UTC)回复
  8. 一直知道監票員相當於CU員,只是不知到確實能拿到什麼(本來以爲可以看投票意向)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4月24日 (四) 05:40 (UTC)回复
  9. (▲)同上。Python6345(2025年4月25日 (五) 00:15 (UTC)回复

我不了解监票员可以查看投票者的IP地址和用户代理信息

[编辑]
  1.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23日 (三) 11:05 (UTC)回复
  2. Aqurs 2025年4月23日 (三) 11:10 (UTC)回复
  3. 在下荷花请多指教欢迎签到2025年4月23日 (三) 11:23 (UTC)回复
  4. 維基病夫❤️邊緣人小組·簽到 2025年4月23日 (三) 11:26 (UTC)回复
  5. 用戶名能看到嗎?-某人 2025年4月23日 (三) 12:09 (UTC)回复
    @AINH安全投票是用戶名 => IP,不是 IP => 用戶名--SunAfterRain 2025年4月23日 (三) 12:12 (UTC)回复
    所以只可以看到ip,不能看到誰投哪票?--某人 2025年4月23日 (三) 12:14 (UTC)回复
    只能看到谁投了票,且投票人员的IP与用户代理信息,不能看到用户具体投了什么票。--beef [talk] 2025年4月23日 (三) 12:17 (UTC)回复
    (?)疑問:如果看不到投了什么票,之前的安全投票如何排除无效票?Python6345(2025年4月27日 (日) 03:58 (UTC)回复
    FYI: 截图(CC-0@0xDeadbeef) Stang 2025年4月23日 (三) 12:27 (UTC)回复
  6. SunAfterRain 2025年4月23日 (三) 12:12 (UTC)回复
  7. 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4月23日 (三) 12:21 (UTC)回复
  8. August討論簽名回復請ping 2025年4月23日 (三) 13:53 (UTC)回复
  9. CuSO4 · 龙年大吉 2025年4月26日 (六) 08:30 (UTC)回复
  10. Shawwww留言2025年4月26日 (六) 08:38 (UTC)回复
  11. 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5月2日 (五) 01:05 (UTC)回复

讨论区

[编辑]
  • 另請參閱英文維基百科近期預備展開之有關徵求意見;本地社群日後或可用作參考。——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23日 (三) 14:39 (UTC)回复
    静待本地部署安全投票.jpg ——ZhaoFJx(Talk) 2025年4月23日 (三) 15:11 (UTC)回复
    为啥不了解,就要重新考虑是否使用此功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4月24日 (四) 02:22 (UTC) +11回复
    @Shizhao因為你維目前依然是沒有CU存在的,上次恢復的議案好像也不了了之了,而安全投票這個看到的數據就是CU的數據。※我是認為如果有人有質疑這件事鍋應該推給WMF,而不是現在在這裡「調查」「重新考慮」就是 囧rz……--SunAfterRain 2025年4月24日 (四) 02:55 (UTC)回复
    换个说法:我们知道目前本站仍对于本地处理用户查核请求存在疑虑。根据调查可以看到,半数用户并不了解监票与用户查核本质上是一致的,那“本地来进行监票”对于这些不了解的用户就是一种信息的不透明,所以有必要考虑是否应该停止让本地来进行监票操作。 Stang 2025年4月24日 (四) 07:32 (UTC)回复
    但實際上當初引進安全投票時,「常見問題」已明言指出:「所有人(包括選舉管理員)在選舉期間都不會看到誰投給了誰,選舉管理員在選舉期間也只能看到誰已經投票。在選舉結束後,選舉管理員會看到包括投票者在投票當刻的CU Data(例如IP位址),目的是用作解決拉票或傀儡投票的問題。」所以本人認為,除非社群當年投票時泰半眼瞎或不負責任,否則恕不能認為大部分參與社群的維基人對此一事實毫無認知(這安全投票有多達八百餘人參加,應該是個紀錄)。而前述所謂「半數使用者」倚靠樣本極小,亦顯不能與之相比。——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24日 (四) 12:15 (UTC)回复
    當然,這不能代表社群同時認為授權監督員長久負責這一任務妥當,因為那時「常見問題」亦僅指出「選舉管理員由監管員擔任」,監督員之兼任當始自後來,故嚴格論之,祇能視作彼時社群明白負責可能管理選舉者所肩負的權限。不過,早在第一場安全投票,也就是引進投票本身的表決之際,本地監督員即有參與,時日已久,已為成例;而自那時至今,社群就此亦未有多論,大抵是因為編者普遍信賴監管員及監督員共同執行監票工作。另外,單純忘記此事的可能也是有的(我認為上面投「不了解」者,除當年未投票者外,應多數屬之)。無論如何,這些事實都不妨礙社群重新討論安全投票機制如何運行(甚至包含使用者查核權恢復等議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24日 (四) 12:16 (UTC)回复
    除非社群當年投票時泰半眼瞎或不負責任:什麼時候給到Eric君「社群會負責任地分析情況再投票」的印象了……不就是甚麼都是風向而已。--西 2025年4月24日 (四) 23:53 (UTC)回复
    啥啦==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25日 (五) 02:07 (UTC)回复
    雖然但是,剛剛看到當年的討論,我還是要吐槽一下:
    Stang added 2 subscriber(s): Wong128hk, jimmyxu.Dec 2 2021, 12:54
    Do we yet know who these people will be? :)
    We decided to set local oversights @Wong128hk and @jimmyxu as election admins, representing the community.
    所以您應該也算是「忘記」的那一邊(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25日 (五) 06:40 (UTC)回复
  • 討論重構:嘗試處理電腦端示範圖像超出可顯示範圍的問題。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4月24日 (四) 05:31 (UTC)回复

重新引入CheckUser

[编辑]

監督員的職責明顯跟「監票」不相關,純粹請求有簽署NDA的監督員擔任此工作,導致參選監督員的候選人需要回答「CU技術性問題」也不理想。個人在此詢問社群兩個問題,而決定是否有需要再舉行相關的RfC。

  1. 本站是否有重新引入CU的需要?
  2. 本站是否信任當選的CU執行所有用戶查核工作(包括查核、監票等等)

--Aqurs 2025年4月25日 (五) 09:06 (UTC)回复

肯定会有人因为User:PMDdeSN而反对。我也是觉得很奇怪啦,2017年9月在任的本地CU,到2022年1月无一人隐退,WMF居然觉得CU还回来没事了。如果他们都没问题,那WMF拔权限做什么?如果他们还有有问题的可能,那我们把有问题的人选回来怎么办?WMF还不告诉我们解决没解决,让我们猜谜吗?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4月25日 (五) 11:07 (UTC)回复
原有CU團隊洩露過任何資訊不代表整站都有問題吧,當然了WMF有什麼其他疑慮不知道,至少開了綠燈目前還是先看社群意見。--Aqurs 2025年4月25日 (五) 11:31 (UTC)回复
2017年时是CU的人,不把他们再选成CU不就行了。相信社群有办法选出来受信且有技术能力的用户。--beef [talk] 2025年4月25日 (五) 11:45 (UTC)回复
既然你說“2017年時是CU的人,不把他們再選成CU不就行了”,那能否基於此直接否定所有2017年時是CU的人的CU參選權?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29日 (二) 12:43 (UTC)回复
不應該,因為管理人員申請本身就是一套信任機制。——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30日 (三) 06:14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有这方面的疑虑的人完全可以合理地将2017年的事情作为反对理由。也会有人认为已经过了8年,而应该给人一次机会。我不觉得直接否定参选权是一个公平的决定。--beef [talk] 2025年5月1日 (四) 02:02 (UTC)回复
引用個人過去的意見儘管基金會不願透露相關事件是否解決,但既然已允許 CU 重新引入,可合理推斷基金會認為本地可安全地進行 CU(前提符合基金會提出的條件)。
現時最大的問題是社群互相之間的信任程度,正如魔琴君早前在 ac 群引用來自 WMF T&S 主管於 2022 年一次會議中的說法the challenge really is whether the local community trusts itself, that the people trust each other, together elect such a group and then trust the volunteer serving in the group on the broad community’s behalf,」,而 2017 年的事件有否解決已非重要,謝謝。--SCP-0000留言2025年4月28日 (一) 15:18 (UTC)回复
其實應該添加第三個問題(或第一個問題,看優先層級):若本地未有使用者查核員,是否應允許監督員繼續代行此一任務?——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25日 (五) 13:29 (UTC)回复
@Ericliu1912議案不通過就是維持現狀,那也是默許了,所以我覺得不用特別列出來沒關係。--SunAfterRain 2025年4月30日 (三) 14:32 (UTC)回复
僅從我之前協助處理火腿的體驗來說,我個人覺得重新引入CU是有必要的,但是CU牽扯到太多事情了。。。。--Hamish T 2025年4月29日 (二) 00:24 (UTC)回复
还有人记得这个吗?2021年之前的用户查核数据有可能(而且是大概率)已经被泄露光了。。。--2A14:7581:8400:0:0:2:0:A30A留言2025年4月30日 (三) 14:20 (UTC)回复
請注意這不是貴站的問題。--Aqurs 2025年4月30日 (三) 14:39 (UTC)回复
2017年查核信息被泄露,随后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领导人守望者爱孟被基金会全域封禁;2018年基金会剥夺了本地所有查核员的权限;2021年基金会禁止中国大陆用户签保密协议(也就是禁止授予中国大陆用户监督权与查核权),随后就是震惊全网的OA2021,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第二任领导人Techyan被封、曾任用户查核员与监督员的Alexander Misel被剥夺管理员权限。

我们再看看基金会给出的理由“以及有证据表明被除权者滥用站务工具支持该组织某些被禁制成员的活动,包含人肉搜索”,以及某人在站外的口出狂言“举报”,可想而知,重新引入查核权会给本站所有用户(尤其是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用户)带来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2A14:7581:8400:0:0:2:0:A30A留言2025年4月30日 (三) 14:48 (UTC)回复
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如果重新引入查核权,Jimmy Xu和Cdip150是立刻复职呢,还是重新选举呢?--2A14:7581:8400:0:0:2:0:A30A留言2025年4月30日 (三) 14:49 (UTC)回复
本人倾向于所有用户查核员都应该重新选举。--beef [talk] 2025年5月1日 (四) 02:05 (UTC)回复
(意見同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日 (四) 09:08 (UTC)回复
我不覺得社群能夠再給予足夠的信任了,保護人身安全比抓到傀儡更重要。Elvaaae留言2025年4月30日 (三) 17:47 (UTC)回复
IP君跟Elvaaae君,我想問一個問題,2017發生的事故要所有人背鍋嗎?貴站曾經發生事故就代表了不信任來自中文社區的「用戶查核員」?目前有參與到中文社區的用戶,有だ*ぜ0xDeadbeef分別擔任申訴專員英維用戶查核員,請問他們獲得用戶的CU資訊會對社群的私隱造成有什麼影響嗎?請不要因為過去曾經發生事故而帶有偏見。--Aqurs 2025年4月30日 (三) 19:02 (UTC)回复
根据本地WP:CUP#1下列出的所有方针,若引入本地用户查核,所有使用用户查核的情况都必须在WP:SPI提出,完全无法发生用户查核员随便获取任何人的IP地址信息的现象,本地的其他用户查核员会时常关注查核日志并检查每一次查核是否有理有据,所以若发生滥用查核权的现象相信能够很快发现。
至于cuwiki相关:cuwiki只存储长期破坏者(WP:LTA、长期在WP:SPI出没的用户)的信息,此前cuwiki信息泄露,无法代表本地查核日志就被泄露,也无法代表任何人就能直接进行用户查核。
至于此前的

至少3个管理员,说过:把自己的管理员账户给我。但都被我拒绝。我回答:等你们什么时候混成CUer了,再把账户给我。现在CUer才是王道。管理员虽然也重要,但可CUer相比差得远。
— [1]

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不能一个人随便吹牛说大话就能让整个社群人心惶惶吧。--beef [talk] 2025年5月1日 (四) 02:22 (UTC) 👍1回复
想問下查核日誌(不包含敏感資訊的)有公開給所有人查看的可能嗎?--Elvaaae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5:25 (UTC)回复
或许可以,但是难以设计。比如说如果只公开针对用户的查核日志,也有可能会公开链接账户和IP地址的联系,我觉得我们应该先讨论一下让选举出来的查核员互相监督是否可行,又或者可以由其他方案,例如设立新的用户组仅有只读权限起到监督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只读权限需要的信任也是很高的)--beef [talk] 2025年5月3日 (六) 02:38 (UTC)回复
监管员执行本地查核时需要临时授予自己查核权限,查核完毕后应除权,这会体现在用户权限日志,可通过GRStalker工具查询。这可能相当于某种“公开的查核日志”。--dringsim 2025年5月8日 (四) 16:55 (UTC)回复
我覺得他問的是「假如有本地CUer的話」...--)dt 2025年5月8日 (四) 22:22 (UTC)回复
我說難聽一點啦,你翻牆出來本來就要保護好自己了,就算沒有CU人家想抓你依然有辦法抓好嗎...--SunAfterRain 2025年5月2日 (五) 03:31 (UTC)回复
且不説翻墻的中國人怎麽樣,很多香港使用者本就沒有用VPN編輯你維的習慣好嗎--Elvaaae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5:26 (UTC)回复
@Elvaaae這個我真的只能說自己的國情就是那樣請多小心,如果你自己都不注重保護自己的話就算基金會今天下了一百道保護也攔不住政府搜到你--SunAfterRain 2025年5月3日 (六) 14:45 (UTC)回复
@SunAfterRain 嗯,那监督员也不应该删掉侵犯隐私的内容,毕竟是“你自己不小心被人肉的”;基金会也不应该OA2021,毕竟保护自己是你自己的事;可供查证方针也应该取消,因为上维基的人应该学会自己辨认内容的真实性--103.196.21.39留言2025年5月3日 (六) 13:43 (UTC)回复
請不要自己無限上綱。--SunAfterRain 2025年5月3日 (六) 14:45 (UTC)回复
如果是僅因需要監票的話,那可以考慮另設立electionadmin(監票員)而非直接引入CUer。在當前SPI轉交元維基查核沒有系統性問題的情況下,無需僅因監票(畢盡CUer也不是只監票而已)而將之前已證明有問題的體制重新引入。WP:沒壞別修(指SPI)。--)dt 2025年5月2日 (五) 00:07 (UTC)回复
@ATannedBurger我記得你說的這個監票員是被技術問題本地安全投票的任務卡住了--SunAfterRain 2025年5月2日 (五) 03:29 (UTC)回复
英文維基百科那邊正在討論,等他們討論完,技術阻礙應該就清得差不多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2日 (五) 15:49 (UTC)回复
之前已證明有問題的體制重新引入」當基金會已經處理了 WMC 相關用戶時(且 OA2021 已是四年前的事),他們也願意讓社群重新引入 CU 時,那還有什麼潛在的問題社群尚未解決?謝謝。--SCP-0000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5:53 (UTC)回复
您如果要認為這種事是偶發性事件也罷,雖然我自己是比較沒有信心就是了。一次(2017)還好說,兩次(2017 + 2021)恕我沒辦法認為不存在系統性的問題,而系統性的問題(你要把這個稱為「特定群體對CU的不信任」也好,雖然我認為這是表現出的結果,不是問題本身)可不是只能靠處理幾名使用者解決的。
我認爲的問題無非就是當前CU當選門檻過低且缺乏監管(監管員有申訴專員定期監督,申訴專員則是直接由WMF指派),當然我也認知到有其他問題我先前是還沒想到的,比如上方提到的隱私,以及對CU數據洩露0容忍的立場。「如何客觀的確保CU數據不會被洩露,尤其是在缺乏CU本身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這我認為是個很好的問題。--)dt 2025年5月2日 (五) 17:26 (UTC)回复
基金会将会定期稽核中文维基之用户查核活动至少一年,此举包含一年后是不是要继续持续这样的稽核机制等 - WMF都说他们愿意监督中维的查核使用,为什么不可以引入CU呢?
你所说的系统性问题,究竟是什么系统性问题?据我所知,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可否引入CU,而不是如何引入CU,「当选门槛过低」是第二阶段的问题,见我RfA的留言。
如何客观的确保CU数据不会被泄露,尤其是在缺乏CU本身公开透明的情况下 你觉得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吗?没错,只要没有本地CUer,那么本地CU数据就不会泄露给除监管员或其他全域权限用户之外的人。至于CUwiki上的远古中维数据,也是任何项目的CU都可以访问,反正不讲中文的人获取本地数据我们无所谓,只要说中文的人中维社群就不信任了吗?
公开透明与数据泄露又有什么关系呢?「公开透明」的理由还能说成「为了防止数据泄露」吗?
既然大家都是人类,我们是在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对话,我就这样和你说吧,不管怎么样你都无法防止数据泄露。唯一的方法就是选出社群足够信任的用户。但是,抛开有没有能被社群信任而担任CU的用户不提,对于本地引入CU你还有什么意见吗?--beef [talk] 2025年5月3日 (六) 02:48 (UTC)回复

由於討論已偏離到私人恩怨,本框内討論文字已關閉,相關文字請在本頁面保留並不再編輯。
如有異議,請諮詢互助客棧或其他管理員。執行人:--SunAfterRain 2025年5月5日 (一) 02:52 (UTC)
真不知道您是在急甚麼,急到只選擇性回覆部分的論點,其餘的則被隨意歸類為屬於「如何引入CU」。我認為呢,在我上方提到的問題沒有得出對應且可被接受的解答前 (不論事實上還是方針而言) 是不能引入CU的。另外,我並沒有要把CU搞公開透明的意思。儘管我不曾擔任過CUer,但作為SPI助理也是略懂一二這方面的紅線。
還有,我不認為這樣拆成幾個階段的方式是好的。像我的話一旦到了某個環節就會反對,然後可能因那項的相對多數搞到出局,但這種事對我來說是個dealbreaker (指沒這個我就反對設立了)。環節越多,越多這樣的情況就會發生,最後導出你或許like但不一定代表多數的結果,因為反對意見都在這個過程中被逐漸filter掉了,這也是為甚麼我認為儘管ARBCOM是有經過討論,有你口中的「共識」,但到實際執行的時候不少用戶仍有微詞的原因。--)dt 2025年5月3日 (六) 03:17 (UTC)回复
真不知道您是在急什么,急到只选择性回复部分的论点 我的天哪,为了防止我第二次被你在讨论社群程序时的发言恶心到而导致我又没有心态去参与中维社群讨论,以后只要有你参与的讨论我都不会发言了,很抱歉,但是我实在看不出任何其他的办法。一而再再而三地顾左右而言他,说话说不到重点上,我真的受够了。--beef [talk] 2025年5月3日 (六) 15:02 (UTC)回复
毕竟能写出 你那时候又在做什么?的,今天便能说我很急。那你跟不急的人讨论吧。你也说了,一次还好说,两次就没办法了。没错,我2024犯了认为和你能正常、心平气和、就事论事讨论的错误,那么2025再犯一次我就知道不会再犯了。--beef [talk] 2025年5月3日 (六) 15:25 (UTC)回复

哎呀這說到底還是道德問題,雖然我很不想這麼說,社群應該也挺多人不會認同我這個觀點的。我為什麼說是道德問題呢?因為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只要自身道德上的自制力不夠高,一旦處在陰影下或規則無法顧及之處,又有特定誘因(如達成某種目的),此時隱私洩漏問題就很容易發生,至於規則無法顧及之處,當規則寫的不夠全面,一或者是文字上可以以另外一種方式解讀,此時就會出現「文字遊戲」這種情況。:(
申明一下:我不是說規則不重要。--~~Sid~~ 2025年5月3日 (六) 14:02 (UTC)回复
剩下恢復信任的心理建設吧?因為終究是人身安全問題,難以用所謂理性徹底排除疑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5日 (一) 12:55 (UTC)回复
回到我先前的論點,我自己是高度懷疑因監督員的職責明顯跟「監票」不相關,純粹請求有簽署NDA的監督員擔任此工作,導致參選監督員的候選人需要回答「CU技術性問題」也不理想所以需要引入CU的必要性。你要說這是純粹的心理建設不足也罷,起碼我認為我下面提到的方案接受度會比較高一些。先一步一步來,試試水溫也好。--)dt 2025年5月5日 (一) 16:14 (UTC)回复
這可以算是其中一個推動的原因,但是引入CU是不必要嗎?你沒有提出合理原因去表達這是不必要,終究是「過去的人有問題不代表體制有問題」。如果你說引入CU有什麼必要,可以自行去看一下SPI現在處理得有多慢。--Aqurs 2025年5月5日 (一) 16:24 (UTC)回复
現在SPI處理慢的原因不是因為監管員不願查或不活躍(監管員通常在轉交後24小時內就能給出結果,除非需要更多資訊),而是因為本地助理人手不足以儘速轉交請求,請先搞清楚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再拿出來說。就算有本地CUer,在助理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仍無法有效提高SPI處理效率。--)dt 2025年5月5日 (一) 18:36 (UTC)回复
本地CU當然可以直接接受/拒絕查核請求。。。至少比現在要助理審核一次,然後轉過去元維基效率來得更高。這反倒是取決於CUer辦事能力,你沒有回答我為什麼引入CU是不必要。--Aqurs 2025年5月6日 (二) 02:36 (UTC)回复
我認為在此處提起是否需要CU是殺雞焉用牛刀...另設electionadmin反而是更practical的解決辦法,這樣清楚了麼。你提到的處理SPI效率來的更高也並不代表引入CU具有必要性。
監票並不是只能CUer來做,也不存在「參選監督員的候選人需要回答「CU技術性問題」也不理想...[所以]本站是否有重新引入CU的需要」這一命題,參選人在選監督員前應當清楚監督員當前的職責,而非事後因候選人自身的能力不足,反而對制度進行全方面的檢討。當初社群決定監督員來負責監票或許事後看來是個無奈之舉,但不代表為了監票就應該引入CUer。
然後你說是因為SPI處理慢好了,請問一下假設我現在去SPI把所有請求都處理了 (該轉交meta的轉交meta,該請管理處理的掛請管理處理),那是不是就不用引入CU了呢?--)dt 2025年5月6日 (二) 03:32 (UTC)回复
你的不信任源自於過去曾經發生「數據洩漏」事件,但是用戶查核這一套系統有問題嗎?所有有用戶查核權限的用戶都有可能會泄露數據,偏偏只有貴站會有這一問題?你上面說CU欠缺監管,WMF都會來親自監督了,你的不信任難道不就是你的偏見嗎?--Aqurs 2025年5月6日 (二) 03:52 (UTC)回复
我總覺得你還卡在「我不信任CU」這種偏見來看我的言論。不過說真的,我能叫你不要這麼做嗎?CU有沒有問題不代表本地需不需要。--)dt 2025年5月6日 (二) 04:15 (UTC)回复
設立「electionadmin」的問題是監票得到的資訊是跟用戶查核一樣,那麼不是同樣會有泄露的風險嗎?為什麼你認為「換了個包裝」就代表安全呢。--Aqurs 2025年5月6日 (二) 03:54 (UTC)回复
可差的多了,沒投票的話就不會被記錄相關資訊。使用者查核可是只要一登入就會被記錄相關資訊了。這不僅是換了個包裝,連內容物都不一樣了呢。--)dt 2025年5月6日 (二) 04:12 (UTC)回复
根據本地WP:CUP#1下列出的所有方針,若引入本地用戶查核,所有使用用戶查核的情況都必須在WP:SPI提出,完全無法發生用戶查核員隨便獲取任何人的IP位址資訊的現象,本地的其他用戶查核員會時常關注查核日誌並檢查每一次查核是否有理有據,所以若發生濫用查核權的現象相信能夠很快發現。請看一下上面的內容,恕至少個人認為純監票的風險跟用戶查核沒兩樣,甚至更高。--Aqurs 2025年5月6日 (二) 04:16 (UTC)回复
我是覺得沒有可比性。純監票只有在選票投下的時候才會看的到投下選票當下的技術資料,而使用者查核能看到查核當下過去90天的所有資料。--)dt 2025年5月6日 (二) 04:26 (UTC)回复
監票員(即你提出的electionadmin)有權限查閱「投下選票當下的技術資料」就代表有泄露的風險吧,風險是對等的,不是說這資料重要度較低就沒有風險。那麼如果「引入CU有信任問題」,為什麼社群會信任監票員?不認為這是更practical的解決方法。--Aqurs 2025年5月6日 (二) 04:33 (UTC)回复
本地需要監票人(不管是現在的監督員、之後的監票員或CUer)來報選票。Practical指的是這個不會囊括其他當前不需要用的權限這樣的practical。
如果是要解決監督員的選票問題的話,那就是分拆監票員,專門報選票。
如果是要含括SPI的話,那就是CUer。
至於說SPI看的到的資料和安全投票看的到的資料的差別,我上面已經提到了。要不然就是將監票正式列入監督員的responsibility。
當然,如果本地要放棄安全投票的話,那不妨也是個解決方式。--)dt 2025年5月6日 (二) 04:50 (UTC)回复
重點其實是如果本地信任引入CU的話就應該引入去處理「監票+SPI」,不信任的話沒問題,但不應該弄一個新用戶組去監票或是讓監督負責這工作。--Aqurs 2025年5月6日 (二) 05:02 (UTC)回复
儘管我認為監票和SPI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但同意你不應該弄一個新使用者群組去監票或是讓監督負責這工作的結論。@Elvaaae你覺得呢?貌似不能既要又要的樣子。
其實也可以根據這點重新再辦個投票 (不管是否要用安全投票來進行投票),我記得最初談及是否該啟用安全投票的時候,最後也是透過投票的方式決定的。--)dt 2025年5月6日 (二) 05:25 (UTC)回复
(~)補充我認為在此處提起是否需要CU是殺雞焉用牛刀,CU涉及到太多爭議了。另設electionadmin反而是更practical的解決辦法。--)dt 2025年5月2日 (五) 17:33 (UTC)回复
英维的electionadmin只负责配置,而scrutineer(能看到用户数据的)则只能由CU处理,这里这里的讨论怎么没见你参与?
CU涉及到太多争议了 - 那咱们就特定争议讨论争议可以吗?--beef [talk] 2025年5月3日 (六) 02:33 (UTC)回复
甚麼時候我說中維的electionadmin和英維的electionadmin職責相同了?還有,既然你說scrutineer(能看到用户数据的)则只能由CU处理,那為何本地監督員能在技術上兼任scrutineer?--)dt 2025年5月3日 (六) 03:20 (UTC)回复
不能認同這是「沒壞別修」,這不是現在轉交元維基沒有「系統性問題」就一直拖延下去的,CU體制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Aqurs 2025年5月5日 (一) 16:20 (UTC)回复

不要SecurePoll還是引入CU

[编辑]

目前大概的癥結點就是這個了:要SecurePoll的話就要引入CU,否則監票將難以進行。前幾天我也順便查閱了先前SecurePoll的討論,貌似當初原本是要請監管員監票的 (類似英維ARBCOM的選舉模式) ,但後來不知為何改由本地監督員負責。由於當初是否啟用SecurePoll最終是以投票決定,在現在可合理懷疑當時投票存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我想提請重新投票決定是否應該繼續使用SecurePoll並 (若有需要的話) 加入引入CU的部分。副知參與討論的@Aqurs1ASid0xDeadbeefSunAfterRainElvaaae沈澄心Ericliu1912SCP-2000SanmosaHamishLuciferianThomasStangShizhaoZhaoFJxImingPeacearth魔琴1F616EMOPython6345自由雨日HehuaAINH阿南之人August.CCopperSulfateShawwww花开夜--)dt 2025年5月8日 (四) 22:39 (UTC)回复

答案不是很明顯嗎,不使用SecurePoll是不可能的,畢竟那方面的風險仍然客觀存在。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8日 (四) 22:43 (UTC)回复
本人在本次人事任免投票中观察多个以无关理由反对和诽谤留言,但鉴于人身威胁和操纵真人傀儡之可能仍存,本人认为管理人员任命除CU因基金会要求使用安全投票外,应同时废除安全投票和实票当选制,社群讨论后由行政员决定。本人提议试行行政员在70~50%区间决定管理人员任免。Python6345(2025年5月9日 (五) 02:20 (UTC)回复
行政员决定导致的争议可能会更大XD,其实之前忘记谁提的双轨并行制可以参考。我设想的是进行两轮投票,第一轮SP半数支持则进入第二轮,第二轮实名投票>75%。这样第一轮中「可能不敢发言的人」可能留言或者反对,即使能过第一轮,留言也会给第二轮参考。至于如果我们担心的SP烂票太多导致第一轮没有过,我只能说很遗憾管理员也是需要社群信任的,半数反对即使有很多烂票大概也并不特别适合上任,免增社群争议——或者可能考虑调低到40%?但是并不治本。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9日 (五) 02:35 (UTC)回复
当然正如地球君一直说的,不要美化SP之前的公开投票,当时衹是没有这么多甚至是明目张胆违反方针的理由。即使有(「屁 股 不 正」),其实衹要一句「不值得信任」就能避免被划。SP衹是把一些人内心的龌龊端上檯面而已,在某些程度上来说甚至不算是壞事。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9日 (五) 02:43 (UTC)回复
魔琴的双轮投票想法很有趣……这样可以解决当前安全投票意见不公开的痛点——投票结束后才能看见其他选民对候选人的意见。不过有点关切两轮投票会不会徒增工作量,而且因为投票过多,分散总票数和选民精力。——ZhaoFJx(Talk) 2025年5月9日 (五) 02:54 (UTC)回复
這個是個特別又新穎的想法,社群可以考慮這麼做。--~~Sid~~ 2025年5月9日 (五) 06:54 (UTC)回复
本人认为当前RFA的主要问题是不负责任的反对票(如与权限无关的理由)和对候选人的诽谤。本人的观点是RFA应和RFR一样主要看理由,只在支持和反对理由经过讨论且均有道理时才通过票数决定。
管理员无法访问CU和OS数据,能对个人造成的危害可逆且通常可被立即发现和除权,因此本人认为管理员即使有100张反对票如无合适理由且支持票有合适理由,这100张反对票也应被忽略。Python6345(2025年5月10日 (六) 12:14 (UTC) 👍1回复
安全投票在近期还要不要继续用之前煮过好几遍了.jpg 很多人都担心被威胁,所以安全投票大概率还会被继续使用。况且当前的监督员监票其实已经足够妥善,毕竟监督员本身就受社群信任处理敏感信息。
可能的( π )题外话,翻了翻phab,至少从2022年开始,便是监督员担任votewiki上的计票员了。——ZhaoFJx(Talk) 2025年5月9日 (五) 03:00 (UTC)回复
「要SecurePoll的話就要引入CU」,其實光這點就有疑問。若社群同意監督員(繼續)臨時兼任的話,還真不一定吧?最近幾次申請,他們都能正確行使職責。其實這根本都算是偽命題,至少也不應該全綁在一起,真要討論就一項一項來。我看社群既對使用者查核問題僵持不下,不如就先讓他們繼續兼任。——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9日 (五) 03:18 (UTC)回复
為什麼不參考英維做法,參選人自己選擇是走Request for Adminiship(公開討論、投票)或是Administator elections(分批選舉、安全投票)?在現在已經存在仲委會的情況下,「被威脅」的問題已經開始逐漸減淡,兩者或許就是通過門檻的不同了。如果兩機制同時運作,那比較容易出現亂投票、亂評論還不用負責的安全投票的當選門檻要比公開投票低就行。--西 2025年5月9日 (五) 03:23 (UTC)回复
社群似有開放並行的共識,往下可以討論。不過這要等安全投票召集權歸於本地(也就是廢除強制定期申請制)較好,比較容易協調制度。——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9日 (五) 04:50 (UTC)回复
不知道要等基金會積壓多久才能處理,我覺得機制上完全可以先行,然後安全投票本地化再因應而修訂就可,等別人修東西的過程總是很漫長。--西 2025年5月9日 (五) 08:40 (UTC)回复
其實快了,上面就講過英文維基百科要推。基金會敢無視他們嗎?XD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9日 (五) 14:58 (UTC)回复
如果社群對只採用公開投票仍然有疑慮的話,(+)支持魔琴/路西法人提案,反對只採用SecurePoll,SP現在淪落成噁心別人的工具了。重新引入CU的話,可以同時另外討論。--Aqurs 2025年5月9日 (五) 04:10 (UTC)回复
如同Aqurs1、ATannedBurger與0xDeadbeef上方的討論,雙邊我認為各有擔憂的點,同樣的我也有擔憂的點,但我還是希望有本地CU,原因是傀儡查核這種事情牽扯到行為證據的部分,有本地CU我想很多事情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結果,至於擔憂的部分怎麼處理很看社群的自治能力與當選者的自制力。
我目前的想法是除了社群處理以外,我建議賦予仲裁委員已經簽屬NDA的成員監察的權限,並且再有任何資訊洩漏的疑慮或情況,規則上賦予仲裁委員會可以停權CU的權限,直到事情處理完畢,如果結果是要解任則不需要任何操作,如果是要復任則恢復權限。為什麼我會建議賦予仲裁委員已經簽屬NDA的成員監察的權限,因為CU日誌是屬於不公開的,有仲裁委員會成員看著,可以避免事情進入到不可控的地步,而不會事情不可控,社群才注意到隱私資訊疑似或已經洩漏。--~~Sid~~ 2025年5月9日 (五) 07:12 (UTC)回复
申明一下我的建議不包含讓arbcom任命CU,僅是監察,確保事情在本地處理,而不是WMF或m:omb來處理本地隱私洩漏問題,當然如果社群喜歡讓WMF與omb來處理,我沒異議。--~~Sid~~ 2025年5月9日 (五) 07:27 (UTC)回复
(-)反对路西法人提案:SP並不是反對票湧現的原因。反對意見本身就已經存在,並不會因為SP而突然从石頭爆出來。只不過是原本用戶礙於人情、同濟壓力等原因不便反對票。因為反對票而反過來去掉SP無異本末倒置。且如果參選人可以自行選擇走哪一種形式,如果真的仍然存在「威脅」情況,只要參選人選擇公開投票不也一樣可以防止跑票?SP豈不是名存實忙。更何況現在sp也不見得使得當選門檻過高。這期選四人上兩人,此外還有一人超臨界。完全未見刪SP的原因-某人 2025年5月9日 (五) 12:21 (UTC)回复
@AINH遺憾的是現在在安全投票裡人身攻擊/誹謗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有什麼解決辦法嗎?讓候選人自行彈性決定是否採用安全投票方為上策。--Aqurs 2025年5月9日 (五) 13:15 (UTC)回复
舊版就沒有人身攻擊和誹謗?最著名的「屁股不正」不就是好例子?如果社群真的認為這少數幾列的人身攻擊真的是這麼大問題 (which I don't),那麼直接刪掉附言部分不就行了。如我所說,真的要防拉票的話,讓候選人自己選還有什麼意義?--某人 2025年5月9日 (五) 15:11 (UTC)回复
既然中文維基百科目前已有仲裁委員會,最大程度上可以有辦法防止出現「管理員不願處理的爭議行為」的情況,那麼本身使用安全投票「防止投票人受威脅」的採用根基即已不存在。公開投票中,編者自然可以不加附言而投票,但因公開檢視而不可能隨便發表任何誹謗言論;相比之下,某些必須採用安全投票的情況(例如RFDA)不可能刪掉附言部分(根據方針,附言是必須)。安全投票不能成為被濫用成為人身攻擊和誹謗的溫牀,不可能文明相關規則不適用於安全投票當中。如果你認為「少數幾列的人身攻擊不是這麼大的問題」,那麼閣下本身就是問題之一,任何一則人身攻擊都不應該被允許--西 2025年5月11日 (日) 09:50 (UTC)回复
說得好像你維文明方針在正常討論就行之有效一樣,滿嘴牲口就是文明了?過去亮名投票的時候人身攻擊又有哪一次曾經被處理過?所謂投票時文明不文明根本就是red herring。而且我再次重申現在匿名投票的意見才是社群真實意向。記名投票只會因人情、同濟壓力等原因使人有壓力不投反對票--某人 2025年5月11日 (日) 16:43 (UTC)回复
你就是沒有認真讀留言,為反而反的人。你說的好像公開投票的RFA就沒有反對票一樣。你一直提出「亮名投票未曾有被處理過人身攻擊」,但忽略我一直提出「現在有仲裁委員會可以處理社群本身機制無力處理的爭議」。匿名投票不但不能反映社群的真實意向,存在極大的灌票空間,甚至連在某些安全投票中有人明目張膽公開拉票社群,你都能覺得這是「真實意向」,那麼就省省吧。我在上方的留言中早已對「因各種原因不願在公開投票中投反對」提出解決方案,就是不相等的通過門檻——安全投票,正面看「投票人能更願意發表意見」反面看「也容許了毫無合理原因的troll投票、甚至是應該可被制裁的人身攻擊投票」,通過門檻可以調低(例如65%);公開投票,正面看「避免了胡亂發言而無責任的問題」,反面看「因同儕壓力不願投反對票」,通過門檻可以維持目前標準(75%)。如此即能確保能兩者之間仍存在公正投票,更為未來社群正常化(管理人員投票推進共識制)打好根基。--西 2025年5月12日 (一) 00:31 (UTC)回复
首先我对是否取消SP没有看法,但是据我所知,之前实名投票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票是因为人身攻击而被无效的,最多只是deltalk而已。除非RFA和RFDA一样强制一定要写附言,否则我不认为应该因为一个非必须的投票附言而导致投票无效。--Dryrace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06:54 (UTC)回复
票不會無效,但人可以被封,這是更重要的問題。用戶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但濫用這種權利自然應該被剝奪往後參與投票的權利。劃票當然是比較強制性、比較極端的做法,但我不認為這是完全不可的做法就是了。--西 2025年5月16日 (五) 14:49 (UTC)回复
在下愚見,在騷擾和威脅(比如揚言舉報不同意見人士)的風險仍然存在的情況下,使用SecurePoll是必然的,現在要做的是進一步改善方式,而非因噎廢食。就CU問題,目前由監督員監票足以當之,當然對重新引入CU在下持開放態度,也支持監督員不公開散播他人隱私和明顯的人身攻擊留言以解決問題。反對廢除實票當選制,在重要權限的授予上不應有任何模糊空間。--🎋🎍 2025年5月16日 (五) 12:26 (UTC)回复
选管理并非选议员,其他共识亦并非投票,故此不认可废除实票当选制违反在重要權限的授予上不應有任何模糊空間。如实票当选制得以废除,则威胁和骚扰会因票数不再有用而得以减少,但不反对用安全投票征集意见。Python6345(2025年5月16日 (五) 12:43 (UTC)回复
恢復公開投票不代表要保留原有的模糊空間。修掉就好。--西 2025年5月16日 (五) 14:50 (UTC)回复

DYKC发生什么事了?好多提名都没处理

[编辑]

(今天早上看到有人给我的页面写了点建议,后来才反应过来应该早就结束了?)4月30日提名的“列支敦士登大选列表”,最后留言是5月3日,票数达标也没有什么问题,都已经到第8天了,从这一条往下一直到5月4日还有不少提名都是这样,发生什么事了?--Nanhuajiaren留言2025年5月8日 (四) 07:33 (UTC)回复

看到了並手動通過部分()--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5月8日 (四) 10:51 (UTC)回复
@Cdip150好像之前是您在處理吧。。。問一下有沒有什麼頭緒。--)dt 2025年5月9日 (五) 19:07 (UTC)回复
不確定解決了沒,再@Cdip150一次(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6日 (五) 08:19 (UTC)回复
機器人一直都有這個bug未修,但衹要手動通過通常可以解決。--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5月20日 (二) 18:53 (UTC)回复

有关维基百科: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的条文更改

[编辑]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有不少多次侵权的用户被提报至WP:ANM,提报侵权行为的地点是WP:CCI。遂建议修改以下条文:

现条文

[编辑]

破坏编辑战滥用傀儡等用户不当行为应分别至WP:AIVWP:ANEWWP:SPI提报。

修改后条文

[编辑]

破坏编辑战滥用傀儡侵权等用户不当行为应分别至WP:AIVWP:ANEWWP:SPIWP:CCI提报。

现右侧列表

[编辑]

修改后右侧列表

[编辑]

如有意见请提出,谢谢!--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03:25 (UTC)回复

問題是CCI除了我基本沒有人理......
Xindoor的case我從4月尾提報後到現在也沒有人開case--VAMPIRE!VAMPIRE! All Hands Brace For Shock!Birds Away. Missile intercepted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08:07 (UTC)回复
还是在布告板上的内容....... 多一个链接是不是也能吸引点人?--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08:18 (UTC)回复
也對,(+)支持修改--VAMPIRE!VAMPIRE! All Hands Brace For Shock!Birds Away. Missile intercepted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16:22 (UTC)回复
@Ghostingb 请问你会撤回你的支持吗?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5月14日 (三) 14:58 (UTC)回复
會--VAMPIRE!VAMPIRE! All Hands Brace For Shock!Birds Away. Missile intercepted留言2025年5月14日 (三) 17:49 (UTC)回复
(-)反对WP:CCI是用来查核侵权用户的编辑,而WP:ANM则用来请求管理员封禁,二者功能不一样。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5月13日 (二) 08:44 (UTC)回复
是的 所以需要分开 我做的就是指引其到正确的页面提报--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11:43 (UTC)回复
(▲)同上,CCI和ANM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而且持续侵权也是破坏的一种,未必不能提报至VIP。(-)反对提案。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3日 (二) 08:54 (UTC)回复
那流程上 只有在CCI查核完毕后 才可以确定是否侵权吧--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11:48 (UTC)回复
???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3日 (二) 11:52 (UTC)回复
(:)回應,我個人意見,針對抄襲,VIP和CCI屬於雙軌運行,兩條平行軌道,永遠平行,不互相交叉。CCI查核,是根據蛛絲馬跡,仔細查核比對,曠日廢時,耗費人力。VIP,顯而易見之明顯抄襲,收效快速,即報即封,制止損害再擴大,掌握時效性。
絕無要先等CCI查核完畢後,才能確定是否侵權,可以兩路並行(水陸並進),同時提報VIP、CCI。
在VIP走速效制止,CCI走細水長流、查核具體抄了多少、還有沒有屬於抄襲,但還沒被找到的。--Znppo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12:38 (UTC)回复
Well CCI的立案條件是5筆侵權,所以立案了其實基本己經可以證明有持續侵權。
另外侵權行為成為破壞的條件是僅在已告知該等內容侵權後仍重複添加才構成破壞。類似Wikipedia:编者著作权调查/YikyuenG的案件由於當事人在開case前根本沒收過警告,丟去VIP真的合適?--VAMPIRE!VAMPIRE! All Hands Brace For Shock!Birds Away. Missile intercepted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13:19 (UTC)回复
我说的“持续侵权”就是这个意思(其他破坏也一样,虽然未明说,但一般也是“警告後仍继续”或“持续如此”纔提报,否则管理员也会以警告做结而不是封禁。所以简单起见我都用“持续”来形容)。YikyuenG的案件,警告于2025年2月5日 (三) 15:31 (UTC),提报于2025年2月6日 (三) 13:08 (UTC),当事人在开case前根本没收过警告[來源請求](也有可能你根本没注意他已经被警告+提报过了……)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3日 (二) 13:34 (UTC)回复
Okok, sorry我miss了--VAMPIRE!VAMPIRE! All Hands Brace For Shock!Birds Away. Missile intercepted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14:03 (UTC)回复
(:)回應,有人提報VIP不是先警告,對方不聽才提報?所以你現在是在假設你腦中的情境不警告直接丟到VIP?我是有說沒警告直接報VIP?然後鑽我語病,故意來槓我顯得你佔據優勢地位?
還有提報VIP若不妥,閣下為何不一一對Wikipedia:当前的破坏/存档/2025年4月這十數筆侵權VIP提報進行【阻止提報】?跟這些提報人講,我們要按照流程SOP慢慢來,必須先來CCI,我們一個一個慢慢查,你們先侵權我當作沒看見,等我CCI查完十天半個月後,我先確定你抄襲了再說,這時才能提報到VIP。--Znppo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13:50 (UTC)回复
能給個報VIP侵權的實例嗎?你這連結都是一堆各色各樣不是侵權的破壞--VAMPIRE!VAMPIRE! All Hands Brace For Shock!Birds Away. Missile intercepted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14:11 (UTC)回复
那么 添加“多次警告过的侵权可至WP:AIV提报。”如何--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4日 (三) 11:44 (UTC)回复
(-)反对:那是不是所有破坏行为都要写一遍?“警告後继续简破坏可至提报”“警告後多次移动破坏可提报”……?如果你的意思是说必须先提报CCI、满足“多次警告”纔能提报VIP,更加反对。你根本不理解CCI的作用和性质。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4日 (三) 11:48 (UTC)回复
不是的 现在CCI的积压很严重 我只是想把CCI链接到ANM的页面上 给大家增加一个进入CCI的窗口 让他们也可以解决CCI的积压问题 那请问雨日佬 怎么改合适--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4日 (三) 11:55 (UTC)回复
ANM属请求管理员操作,CCI任何编者均可参与。如为解决积压问题请考虑加至公告栏或其他合适位置。Python6345(2025年5月14日 (三) 12:21 (UTC)回复
我知道 但是侵权这事情放ANM合适吗?--DaqibaoQi留言) 2025年5月14日 (三) 12:35 (UTC)删去于--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11:39 (UTC)回复
@Python6345,条文更改我 撤回请求,但是右侧列表能改么 副知参与讨论的@自由雨日@阿南之人@Ghostingb@Znppo(若有打扰 我在此表达最深的歉意)--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11:43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有关维基百科:编者著作权调查#调查案件的审阅流程的条文更改

[编辑]

不通过:
由于关联提案被雪球关闭,本提案失效。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4日 (三) 13:17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为防止破坏等行为,遂建议以下条文更改:

现条文

[编辑]

如果用户想要参与调查案件的审阅工作,可以在正在进行的调查案件中选择一个案件进行审阅。我们欢迎所有未有过侵权记录的用户参与调查案件的审阅工作,也鼓励那些已设立调查案件的用户协助清理自己的侵权内容。

修改后条文

[编辑]

如果用户想要参与调查案件的审阅工作,可以在正在进行的调查案件中选择一个案件进行审阅。我们欢迎所有未有过侵权记录的延伸确认用户参与调查案件的审阅工作,也鼓励那些已设立调查案件的用户协助清理自己的侵权内容。

若有建议请提出,感谢!--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03:33 (UTC)回复

延伸确认用户的资历比自动确认用户及以下的用户 相比之下是高不少的 而另一方面也许能增强延伸确认用户的责任感 @Ghren--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1日 (日) 00:31 (UTC)回复
(-)傾向反對WP:IPDIS(~)補充:延确就几千个,你维闲人没那么多。( π )题外话:这种应该投到WP:VPP吧?--__Don't bite! 2025年5月14日 (三) 05:30 (UTC)回复
同下章节。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4日 (三) 08:33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有关维基百科:编者著作权调查#正在进行的调查案件中案件的编辑权限

[编辑]

多人反对根据雪球法则 关闭,如有破坏请提至WP:RFP。--Python6345(2025年5月14日 (三) 12:29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为防止破坏,遂建议以下更改:

原状态

[编辑]

任何人都能编辑

修改后状态

[编辑]

仅有延伸确认用户(及以上)才能编辑

若有建议请提出,感谢!--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03:35 (UTC)回复

能否告知大家,上案在做什麼?為什麼?能否按User:Antigng#个人意见整理你的意見。另一項也同。--Ghren🐦🕛 2025年5月10日 (六) 16:48 (UTC)回复
现在的状态是IP用户甚至是临时账号持有者都能来进行案件调查 而破坏者常见于这两类人群 所以建议修改--DaqibaoQi留言2025年5月11日 (日) 00:27 (UTC)回复
(-)反对此議案及上方議案:目前CCI尚未出現非延伸确认用户進行破壞,可預見的是即使有破壞其他用戶亦可迅速回退。不認為需要通過拔高參與人門檻的方式防止破壞,這麽做反而有可能會打擊非延伸确认用户參與CCI工作的積極性。--人间百态,独尊变态(讨论)(签名) 2025年5月13日 (二) 15:31 (UTC)回复
(-)反对WP:IPDIS。--__Don't bite! 2025年5月14日 (三) 05:24 (UTC)回复
(-)反对,不是延伸确认用户组设立时的预期用途,未见合理理由进行预先半保护。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4日 (三) 08:33 (UTC)回复
(-)反对(▲)同上。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4日 (三) 11:49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就 Wikipedia:申请成为监督员/Peacearth/第3次 的疑問

[编辑]

各位管理員和維基編者你們好,我在查讀了Wikipedia:申请成为监督员/Peacearth/第3次后就其中一票產生了一些懷疑,其中一票的留言是這樣的

认为此人的台独政治立场可能干扰其正常履职,并将进一步导致对中国大陆用户的迫害,故反对。

我仔細檢查了一些既往我抓過的破壞者的留言,而我發現assifbus讨论 | 貢獻)的發言語氣風格和該票的評論非常相似,如

如果是来自中国大陆的高校期刊,也一定会被港台编辑者以"党控制信息"为由,列入不可靠参考来源吧。

,同時該用戶也有多次沒有確鑿證據但指責其他用戶臺獨或港獨的歷史,如需要相關證據請電郵我,我可以提供對應的證據,我有一定的信心懷疑該票可能是傀儡投出的,請問能否請監管員就此進行調查?

感謝。-Lemonaka 2025年5月13日 (二) 00:57 (UTC)回复

有趣的是,最近該用戶傀儡的發言在這 Special:Diff/82654004 116.6.234.162讨论 | 貢獻) -Lemonaka 2025年5月13日 (二) 01:01 (UTC)回复
有assifbus類似想法的又不止只有他一個,如果你擔心非公開投票有漏洞的話那就提議轉公開投票。--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02:29 (UTC)回复
這和想法是沒有關係的,我是説用詞 -Lemonaka 2025年5月13日 (二) 03:03 (UTC)回复
還有,我沒有擔心非公開投票有漏洞,我擔心監管有問題而導致沒有查出傀儡。 -Lemonaka 2025年5月13日 (二) 03:03 (UTC)回复
@Lemonaka歡迎參與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不要SecurePoll還是引入CU--Aqurs 2025年5月13日 (二) 03:41 (UTC)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WP:IDONTLIKEITWP:DFTTWikipedia:討論頁指引「溝通交流」,已由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2025年5月13日 (二) 10:1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1.168.166.133留言2025年5月13日 (二) 09:11 (UTC)回复
你真是搬💩大王。这种明显恶搞的东西搬到站内来做什么啊?--——🦝Interaccoonale留言贡献 2025年5月13日 (二) 09:31 (UTC)回复
該IP鸭子测试一望而知為Assifbus本尊,上面那個大概率不是,Assifbus用IP發的頁面為該被全域鎖定用戶在本地被封禁後於某Miraheze子站點冒充本地某管理員炮製的誹謗性文章,Miraheze方面封禁其並刪除相關誹謗內容後有好事者將其搬運至另一子站點,該被全域鎖定用戶目前仍在Miraheze等Mediawiki網站活動。在此喊話Assifbus:當初就是因為維基新聞實在是太缺人,所以維聞社群才會容忍您這麽久才把您封了,同理,要不是本站某硬分叉也挺缺編者,您早就也被他們封了,請您好自為之。--🎋🎍 2025年5月14日 (三) 16:36 (UTC)回复
謝謝。@Newbamboo,我在維聞也發現了該用戶大量編造的情況,并在進行處理。 -Lemonaka 2025年5月14日 (三) 16:38 (UTC)回复
我是上面那个IP,只是看到这篇文章写的挺搞笑就转来了,如果你们不允许转这篇文章,那就算了--163.223.183.11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15:58 (UTC)回复
@Manchiu,這位又來擾亂了,請處理一下。 -Lemonaka 2025年5月18日 (日) 14:06 (UTC)回复
@shizhao @AT@Jimmy Xu@Xiplus各位行政員,請注意,由於選舉的票數非常臨界,我不認爲這是一個可以被簡單忽視的問題,如若確定這一票是由某個被封禁的用戶做的,那麽實際上 @Peacearth的選舉是通過的,請不要存檔這一討論,謝謝! -Lemonaka 2025年5月14日 (三) 11:10 (UTC)回复
你還不如去推動整個選舉制度的改革,因為現在的舉動非常像是看到某人落選而到處去找可疑的地方,以達到推翻選舉結果的目的。--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5月14日 (三) 11:28 (UTC)回复
如果你真的希望Peacearth能當上監督員,在公開投票的情況下,反對票會下降,那他不就當選了?--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5月14日 (三) 11:37 (UTC)回复
推动公开投票与复议此事并无矛盾。Python6345(2025年5月14日 (三) 11:40 (UTC)回复
我根本就沒投票,我也沒考慮是否希望Peacearth能當上監督員,任何一位投票管理員都可以公開這件事。
我壓根就不是爲了某人落選的問題來處理這件事的,而是感覺如果,僅僅是如果,一個早就被全域鎖定的使用者如此行動干擾投票,如同Poetlister讨论 | 貢獻)選上用戶查核一樣,會很可笑。 -Lemonaka 2025年5月14日 (三) 16:16 (UTC)回复
我不是行政員= =--Xiplus#Talk 2025年5月14日 (三) 11:37 (UTC)回复
抱歉,我搞錯了。 -Lemonaka 2025年5月14日 (三) 16:19 (UTC)回复
@Lemonaka以后{{不存档}}模板请加在讨论最下方,不要加在消息内部用{{分段}}分割。另感谢@Python6345移动模板位置,不过您忘删{{pb}}了,我已删。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4日 (三) 11:53 (UTC)回复
好的。 -Lemonaka 2025年5月14日 (三) 16:21 (UTC)回复
虽然行政员可以看到投票对应的用户,但并不意味着行政员可以随意查询每个投票人的信息,从本讨论串给出的理由来看似乎并不能充分确认,就算是放在傀儡调查也并不能一望而知。如果为了站不住脚的理由,或者是为了给投票“翻案”,就要把投票背后的用户全部“看光”,似乎也违背了安全投票设立的初衷,更可能会造成极坏的先例。另外,下次请避免打扰无关人士(比如非行政员的用户),谢谢。--—远方传来风笛Talk 2025年5月14日 (三) 14:12 (UTC)回复
或者是為了給投票「翻案」,就要把投票背後的使用者全部「看光」?你在假定惡意,請注意,是我先注意到某使用者存在傀儡的可能,才會提出這個,而正是因爲該投票者可能是傀儡,所以投票才可能無效。請搞清楚因爲和結果,謝謝。 -Lemonaka 2025年5月14日 (三) 16:18 (UTC)回复
我不認為可以靠一句留言就判定某句話是不是某人發的,畢竟也可以模仿他人語氣和用詞,更何況持這種觀點的人也不是沒有,看不出這票與傀儡有必然關聯,您實在是多慮了。--🎋🎍 2025年5月14日 (三) 16:41 (UTC)回复
也許是吧,我恐怕是有點焦慮了。畢竟之前該用戶也干擾過RFDA和manchiu的RFA。 -Lemonaka 2025年5月14日 (三) 16:42 (UTC)回复
(!)意見:本人认为两则留言只能证明两者均为WP:POINT编者,无法作为是同一人的怀疑理据。Python6345(2025年5月14日 (三) 16:42 (UTC)回复

感謝關注本申請。個人認為,該發言語氣風格似乎無法用來作為該留言是否為Assifbus的決定性判斷?考慮到長期以來本站部分用戶也有類似風格與思路。至於公開投票,個人認為無法實質解決問題,考慮到以往進行公開投票時早已有類似問題存在。而且,如果改為公開投票,反而可能會導致提問期形同虛設(考慮到以往有些用戶會用反對票來變相提問或施壓),甚至部分無理留言可能還會起到誤導其他用戶的效果。此類問題由來已久,個人目前尚未想到適合本站的良好解決方案,所以或許SecurePoll仍然是雖然不完美但堪用的方式。至於本人是否能成功選上倒是其次,我並沒有很在意,更憂心的是本站長期以來的一些不良風氣,但還是很感謝各位的關心。然後澄清一下上面部分用戶的誤會:目前本站執行監票的不是行政員而是監督員,且他們也只能看到有誰投票而不知道各自投了什麼票。以上。-Peacearth留言2025年5月14日 (三) 21:46 (UTC)回复

Assifbus君向我這麼說:

“我有那么让你们感到恐惧吗?少搞点政治斗争吧,多写点条目”。WMLO被永久全域锁定后,我已经完成了在隔壁的使命。换言之,粪球的选举案我并没有参与,试图利用我来让粪球成为监督员?你还是悠着点吧,如果那个人和那个IP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等待地球的或许就是全域封禁了。

为了成为监督员不择手段,牛逼

我猜他這次應該真的沒參加啦。何況證據薄弱而強硬斷論,不過引起反感,進一步削弱社群互信基礎罷了。Peacearth本人大概也不期望如此。——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5日 (四) 04:50 (UTC)回复
請你做出如下回應,我不對任何人感到恐懼,也從未針對過任何人。我針對的是濫用傀儡這種事情,對於一個全域禁制的使用者來説,繼續干涉站内事務是一種不可容忍的行爲。這與恐懼無任何關係,至於WMLO的全域鎖定,與你無關,更多是關於我。如果你不能學會在隔壁閉嘴,你有一天在隔壁也會被永久封禁甚至面臨危險。該感到恐懼的是你而不是社群,至於我對地球成不成為監管員沒有興趣,我仍然堅持認爲此案存在傀儡。但若不願繼續檢查,我無能爲力。 -Lemonaka 2025年5月15日 (四) 05:09 (UTC)回复
可供判斷的證據不多呀,使用者查核都無法查出,社群基本是無能為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5日 (四) 05:30 (UTC)回复
這話怎麼聽上去一股麥卡錫主義的味道?去了XX就是通X是吧。--日期20220626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05:50 (UTC)回复
是對方先放出bullshit的,“為了成為監督員不擇手段,牛逼”這話説出來,我倒是沒什麽好語氣可用了。 -Lemonaka 2025年5月15日 (四) 08:14 (UTC)回复
我覺得他其實是在罵我(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5日 (四) 15:51 (UTC)回复
我覺得他是在罵我,或許是又開始幻想他那些陰謀論劇情,把我想像成什麼陰險狡詐的大魔王之類的(-Peacearth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17:21 (UTC)回复
據我所知,該被全域鎖定者早在被鎖定前就一直在用匿名身份大量散播針對您和其他幾位管理員的謠言,不少謠言經重重傳播後影響甚廣,誤導了不少維基人,誠摯希望您能用公正無私、胸懷廣大來化解誤會、破除流言。--🎋🎍 2025年5月17日 (六) 07:12 (UTC)回复
比起化解誤會,我們不應該處理這人的謠言嗎? -Lemonaka 2025年5月18日 (日) 14:10 (UTC)回复
我只覺得莫名其妙==他和那個IP有沒有關係,關我什麼事?-Peacearth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06:36 (UTC)回复
另外,本人一向主張不應以意見本身的立場劃票,此事亦然(雖說有些意見真的離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5日 (四) 04:51 (UTC)回复

錯別字

[编辑]

可以有用戶使用機器人幫忙改正錯別字嗎?「做為」應該批量改為「作為」才對。--TwistyTongue留言2025年5月14日 (三) 08:16 (UTC)回复

做作好像本来是异体还是同义词来着,到了现代开始分工。随便搜索翻了几页,所有我看到的「做为」都应该是「作为」。即使有句读问题(如「决定做为泰党党员」),也可以理解为old-fashioned的写法。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4日 (三) 08:30 (UTC)回复
做字沒有被創造之前,都是用作這個字的,沒記錯的話。--Hamish T 2025年5月20日 (二) 19:38 (UTC)回复
可在Wikipedia:机器人/作业请求处请求机器人作业。——ZhaoFJx(Talk) 2025年5月14日 (三) 16:52 (UTC)回复
謝謝。已提交申請。--TwistyTongue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02:35 (UTC)回复

臨時帳戶:存取 IP 位址和後續步驟

[编辑]

你好!這是信任與安全產品團隊我們在3 月份的時候提出了在引入臨時帳戶時誰應該查看 IP 位址的建議——我們與大約 20 個大型社群進行了交談!謝謝這些對話,同時謝謝您在我們制定答覆期間的耐心等待。現在,我們希望討論一些反覆出現的主題,澄清我們在第一條訊息中沒有明確提出的方面,並分享下一步的計劃。

我們討論的結果

您的評論幫助我們更了解巡邏的風險和擔憂,其中包括:您如何看待管理員的新負擔、您如何處理巡查舊編輯、有多少人參與巡查您的維基專案等等。我們非常感激這些想法。

您同時分享了許多評論,詢問有關臨時帳戶的問題。您詢問這是如何運作、如何顯示 IP 位址、是否需要變更等。我們正在為具有進階權限的使用者開發功能,例如上手對話框Special:GlobalContributionsSpecial:IPContributions,全域帳戶封鎖、大規模全域帳戶封鎖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幫助您有效打擊濫用行為。

關於存取要求-我們決定繼續實施管理員(以及在需要時,監管員)的想法,手動授予需要的人查看 IP 的權利。(T390942) 我們能考慮的選項有限。基本的臨時帳戶 IP 位址存取政策必須適用於所有維基媒體專案,為全域的工作人員和各個社群所接受,並且從不同國家(地区)編輯者的角度和法律風險的角度考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嚴格遵循當地共識或過於廣泛地授予 IP 位址存取權限。今年晚些時候,我們可能會重新討論政策要求或例外等主題。 (不過,您可以制定本地政策!——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下文。)

我們希望提醒您,所有維基媒體專案的部署均需要在今年完成。部署將分為兩個主要階段——6 月/7 月以及大約 2-3 個月後。

反覆出現的主題、我們的回應和澄清

為了方便您,我們同時將在專案常見問題中記錄其中一些答案。

存取 IP 位址

  • 將新權利分離(checkuser-temporary-account) 給新群組(臨時帳戶 IP 檢視者),而不是從技術上將其附加到任何現有群組(如巡查員)。我們決定這樣做有幾個原因:
    • 存取 IP 位址存在風險。此權利與用户查核類似。 IP 位址被視為個人識別資訊(一種個人資料/信息)。想要存取 IP 位址的外部參與者現在需要與擁有此權限的使用者互動。擁有此權限的用戶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並對可疑的存取請求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 隱私保護的良好做法。向受信任但不需要存取權限即可開展工作的使用者授予存取權限不符合處理個人資料的良​​好做法。
    • 取消權利。對 IP 的存取將被記錄範例)。如果發現任何濫用此權利的行為,則可以將其與使用者可能持有的任何其他權限分開剝奪。取消與存取 IP 位址無關的權利將會很困難,有時也是不合理的。
    • 您可以向屬於某個現有群組的所有使用者單獨授予新權限。不過,這些使用者必須符合臨時帳戶 IP 檢視者的標準。
    • 為了清楚起見,所有這些都不會影響管理員、行政員、用户查核者、監管員和全球政策中提到的其他群體。
  • 活動要求。對於需要手動授予存取權限的用戶,該政策規定他們「必須在 365 天內至少對本地專案進行一次編輯或記錄操作」。此要求不會改變。

授予權利的過程

  • 授予權利的手續。這不需要像請求成為管理員一樣長時間的討論或投票。單一管理員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決定就足夠了。
  • 對申請該權利的用戶的額外要求。
    • 您可以自主決定授予權利的過程。您可以採用高於 300 次編輯的閾值,或禁止「非管理員+」使用者擁有該權限。授予過程可以根據您的需求而變得簡單或複雜。
    • 目前尚不清楚管理員在決定是否授予該權利時應該採取哪些標準——如何判斷使用者是否需要存取 IP 位址。除了至少 300 次編輯和 6 個月的帳戶之外,沒有其他強制性要求。您可以引入與使用者信任相關的附加標​​準(例如,沒有先前的封鎖或版權侵犯)或參考巡查活動經驗。
  • 給管理員帶來額外負擔。我們理解授予和刪除額外權利為管理員帶來的負擔。這確實是一個缺點。我們認為,只需一次性努力就能讓更多的人享有這項權利。我們很好奇您是否能找到方法來減輕這種負擔。

啟用臨時帳戶後巡邏如何運作

  • 「追溯巡查」 和 90 天。在幾個維基媒體專案中,社群成員寫道「追溯巡查」(巡查舊編輯)可能是臨時帳號 IP 90 天限制的問題。根據我們的瞭解 (這已經諮詢監管員),在一般情況下,編輯 90 天後,主要的挑戰是清理工作,而不一定需要連繫到濫用者的身份。但我們了解在不同的維基媒體專案上可能有不同的情況,而且有些竄改者很有創意。無論如何,90 天的限制並不適用於行為證據或編輯模式 - 這些都會持續可見。這個數字本身可能會改變,我們會注意您的想法和更難調查的證據。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經證實的長期濫用行為事例,我們可以公開記錄 IP 位址,以滿足巡查需要。
  • 帳戶建立限制(「速率限制」)。一個IP在24小時內只能建立6個臨時帳戶。此限制旨在防止破壞者在短時間內創建大量帳戶。註冊帳戶創建的限制相同。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措施,但這類似於我們都熟悉的舊機制,並且確實定義了基本的保護。

我們希望建議您採取下一步行動

  • 我們鼓勵您在臨時帳戶啟動之前開始授予權利,以便您在需要時做好準備。
  • 如果您認為需要在全球政策中添加任何內容,我們鼓勵您考慮採用授予和刪除權利的政策。
  • 我們希望向您展示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什麼程度的維基官僚主義是足夠的。在沙盒中,我們建立了一個帶有標誌請求的頁面草稿。當然,頁面的最終內容將取決於您的社群。我們不希望暗示我們在指導您處理此事。

保持聯繫

與往常一樣,如果您想了解有關該計劃的更多信息,請閱讀 Diff 部落格文章,訪問我們的計劃頁面常見問題解答。請訂閱新聞通訊以保持聯繫。謝謝!NKohli (WMF)Venuslui留言) 2025年5月14日 (三) 23:28 (UTC) --Venuslui留言2025年5月14日 (三) 23:28 (UTC)回复

三个问题:
  1. 临时帐号建立达到rate limit之后会怎样?就必须要注册为永久帐号纔能编辑?
  2. zhwiki大概是在哪個阶段部署?
  3. 「将新权利分离」为何不適用于管理员、全域管理员、全域回退员?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5日 (四) 01:37 (UTC)回复
Hey @魔琴, thanks for the questions. 1. Yes, the solution is to create a registered account. This limit is the same as the existing limit for IP addresses. 2. We haven't talked about the time of deployment here yet. 3. We assume that community members holding advanced rights related to fighting abuse (like the ones you mentioned) need access to IP addresses to do their work. Does this answer all your questions?--SGrabarczuk (WMF)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02:06 (UTC)回复
Yes. Thanks.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5日 (四) 03:04 (UTC)回复
根据先前讨论,本人已拟议方案,请社群讨论。--Python6345(2025年5月16日 (五) 06:00 (UTC)回复

請協助解除帳號名稱限制(非自我宣傳)

[编辑]

各位維基管理員您好,我是帳號「馬康偉」的編輯者。

本帳號是為協助撰寫與紀念已逝牧師「馬康偉」之條目,並非本人自我宣傳,內容亦全依可靠來源、符合中立原則撰寫,並在使用者頁已公開聲明非本人。

但系統仍自動攔阻所有編輯,無法發布任何內容。懇請協助手動解除此項限制。若仍需更改用戶名,我亦樂意配合。

感謝您們的協助與指導! --本帳號「馬康偉」為紀念馬康偉牧師而設,並非條目主角本人。本人非條目主題本人,僅為協助整理與紀錄其公開事蹟之維基編輯者。若有不當,願配合維基社群修訂。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06:49 (UTC)回复

(=)中立WP:U似乎并没有相关规定。看看其它编者的理由再静观其变。--__Don't bite! 2025年5月15日 (四) 14:14 (UTC)回复
Wikipedia:用户名#误导性用户名,容易误会为本人。过滤器“编辑自己的用户名命名的条目”为自动拦截。请您按User_talk:馬康偉#05/2025的说明请求更改用户名,或者改建新账户。--YFdyh000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16:38 (UTC)回复

关于“精密模板”

[编辑]

rt。{{Encourage}}似乎只是一个用了一次switch的模板,似乎并不是很“精密”。

新手求问:什么是“精密模板”?{{Republican Calendar}}是不是精密模板?--__Don't bite! 2025年5月15日 (四) 14:22 (UTC)回复

感觉写出这个超大型模板的U:Mahogany115也真的是概念神了 囧rz……--__Don't bite! 2025年5月15日 (四) 14:28 (UTC)回复
为主观评价。Encourage相关内容见于20年前,时代原因吧。--YFdyh000留言2025年5月15日 (四) 16:41 (UTC)回复
以前的模板多半都這麼複雜吧(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6日 (五) 10:26 (UTC)回复

維基百科的責任與淫夢相關條目

[编辑]

因為「民國114年5月14日」的關係,這幾天仲夏夜之淫夢獲得大量瀏覽,然而淫夢民也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引起爭議,造成許多人對淫夢民的反感。因此我認為有必要重新檢視淫夢相關條目。

目前仲夏夜之淫夢對於負面影響可以說是輕描淡寫,然而在條目大改之前,條目明白寫出淫夢是極具爭議的迷因,也指出淫夢民造成許多困擾。本人曾在討論頁反映過這點,但該編者沒有正面回答我的擔憂。本次台北市立動物園之石虎淫夢命名騷動,正是條目提到的南投基督教醫院的FB小編造成的。當時我認為這種單純玩梗行為沒有紀錄的必要,但該編者並不認同。

維基百科並不是淫夢wiki,並非淫夢愛好者網站,更何況淫夢已經造成GV演員與社會的困擾,編輯相關條目時請務必考慮到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由於本人並非淫夢專家,無力大改條目,只能希望各位用戶擴充有關負面影響的內容。--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12:35 (UTC)回复

您之前想要的內容在下找過來源,確實有一個,但是是一篇以筆名發表的專欄文章,在下對其是否適用於WP:生者傳記頗有疑慮,如果您需要在下可以提供給您,(個人認為在不觸及生者傳記方針下這篇專欄中的東西是有一定使用價值的,畢竟發表於有資質的媒體)。仍然呼籲各位以此條目主題近期得到媒體關注的契機使用WP:可靠來源進一步完善該條目。--🎋🎍 2025年5月16日 (五) 12:46 (UTC)回复
我認為維基百科的各種規定,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避免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如果不能達成目的,僅僅遵守規定是沒有意義的。閣下當時大改條目之後就把條目送DYK候選了,如果是我才不想把淫夢送上首頁,讓原本不知道淫夢、野獸先輩的人看到。
考慮拍片當時的時代,野獸先輩應該不會想成為大眾的關注焦點,後來淫夢爆紅後,他也不曾像比利·海靈頓一樣在公眾前露面,現在更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你一邊拿WP:生者傳記出來講,卻把野獸先輩送上首頁,你發現問題了嗎?--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13:25 (UTC)回复
@世界解放者你应该关注最近几天有没有新闻媒体报导“114514”这个主题。--GZWDer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13:43 (UTC)回复
台灣媒體對於迷因的報導,除了可能符合維基的可靠來源規定,內容是不怎麼可靠的,八成是記者隨便從網路抄來的。--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14:06 (UTC)回复
…inm是网络流行文化,除了到网上找帖子好像也没有什么写成严肃报道的方法了。并且自由时报那篇报道里面有不少贴子,有很多浏览度也不少。--Skyjjjjjjzzh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17:34 (UTC)回复
我搜了一下,好像有研究淫夢文化的論文,但都是日文的,我不會日文啊。--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01:49 (UTC)回复
@Newbamboo我把你輕描淡寫的部分改掉了,這段在條目大改之前是明白寫出COAT CORPORATION的公告,提到淫夢民讓鄰居感到害怕(有人會學野獸先輩大叫),你怎麼可以僅僅寫成「不滿」?說得像是鄰居不會包容一樣。閣下有不中立的嫌疑。--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05:30 (UTC)回复
(!)意見日维同名条目拆分后内容看起来还不错,可以借鉴一下,顺道也能解决条目内容琐碎的问题。--Skyjjjjjjzzh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17:36 (UTC)回复
日維至少有介紹淫夢的起源,而且影響的內容也是著重在有關現實或是公部門。相比之下,一家私人醫院的網路玩梗(南投基督教醫院)實在沒有紀錄的必要。--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01:42 (UTC)回复
有人將田所浩二編輯成獨立條目,然而這是只因一次事件而受關注的人物條目,我建議將其恢復成重定向。--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2:57 (UTC)回复
同意田所浩二并入到仲夏夜之淫夢当中,关于他更详细的经历,特别是这部影片发布后的去向不明。--💊✖️2️⃣3️⃣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3:22 (UTC)回复
野獸先輩作為素人演員,只拍了幾部片就消失了,關於本人的部分沒什麼東西可寫,能寫的都是他的迷因,那就應該併入仲夏夜之淫夢,而不是像一般的色情演員建立獨立條目。--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3:38 (UTC)回复
(...) 吐槽怎么还没人提存废讨论。。--Skyjjjjjjzzh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5:49 (UTC)回复
已提删。--Skyjjjjjjzzh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5:57 (UTC)回复
甚至他具体拍过哪些片,都没有可靠来源列出来。日本在保护个人隐私这块很严格的,显然制片公司就是为了保护这些人免受骚扰,特意不公布任何演员名单,多田野數人当时就是不知怎么的被揭出这丑闻(有说法说是身边人因为一些矛盾冲突故意捅出这事情),如果不是他自己被迫承认此事或者说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最初就是因为这事情进不了日职棒只能去美国大联盟),他演过这部片的事情根本就不能写进维基百科里面。--💊✖️2️⃣3️⃣留言2025年5月19日 (一) 09:41 (UTC)回复
是的,以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淫夢造成多田野的社會性死亡,寫進條目是為了不讓大家忘記淫夢是迫害男同性戀起家的,現在淫夢看起來比較無害,也只是社會風氣改變的結果,並不是說淫夢本身是無害的。
野獸先輩還有其他消失的演員,應該是離開GV界回歸普通生活了,有道德的GV公司不可能透漏消息。--世界解放者留言2025年5月19日 (一) 12:41 (UTC)回复
多田野自己的职业生涯都受到显著影响了,搞到他自己也被迫承认了,我们不写也不行了,只不过还是要结合生者传记,将这事情的描述控制到一个适当的篇幅。相反,“野兽前辈”即便是成为迷因,大众对于他的私生活也是没有任何了解,算是低调的人物,这和COAT的保密工作厉害也离不开关系。--💊✖️2️⃣3️⃣留言2025年5月19日 (一) 13:05 (UTC)回复

香港公共圖書館舊報紙數碼館藏改版,影響來源連結

[编辑]

香港公共圖書館網站的數碼館藏中的舊報紙館藏,是香港相關條目的重要來源之一。最近發現其進行改版,使用體驗比以前為差;且以前在維基的連結應已失效,不過通常可以找回,這點需要來報告一下。以下是我以自己早前需要使用到舊報紙庫的DYK單慧珠作試驗的結果:

  • 首先,有關已失效的連結。以往我自己通常直接複製那串很長的網址,但也見過有人放一些較短的連結,但這方面我向來苦手,所以沒有深究,每次都是直接複製那串很長的網址,現在被逼要深究了。譬如這個舊版工商日報1977-01-20跳到第9頁highlight單慧珠位置的連結[2],這是一個新版華僑日報1979-03-09跳到第40頁的連結,簡短很多[3],經過實驗,前者的「QF757YsWv58W%2BpsjUUZMe8FKBxWd8YJt」及後者的「1b7f1f4c9cb711ef9c2」就是報章與日期的代碼,後面mainKeyword就是搜索關鍵字,只要替換了就能為以往的來源更新連結。
  • 其次是搜索體驗。這是新版的舊報紙館藏首頁[4],與舊版差不多,以往我通常會直接在該頁的空格輸入關鍵詞作簡易搜索,雖然搜索結果中偶爾會有一些情況是根本整份報紙都沒有那個關鍵詞,但大致上還是正常的。但是改版完全不是那回事,未知是否還在調整。譬如我記得當時使用舊版搜索,單慧珠這個名的結果不多,數十個以內,但是現在用簡易搜索,結果有3000多[5],換言之有大量不相干的結果,根本完全不可用。試試進階搜索[6],設「內容」包含完整詞組:「單慧珠」,結果66個[7],這才合理。而且點進每項結果,它跳到關鍵詞所在位置的時間還比較慢,肉眼可見的兩三秒,性急起來就會有所誤會。--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0:35 (UTC)回复
黃志光 (1955年)的這一種簡短的舊版連結[8]則能自動跳往新版連結。--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0:50 (UTC)回复
副知@So47009@Will629@Owennson@Underconstruction00@Hoising--Factrecordor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0:53 (UTC)回复
謝通知。早在上一星期體會過高層又愈改愈糟。而新系統的不便也早已知道(指用取票機取票或預約才可用電腦)。順帶一提這系統也在啟用前花了不少時間改,但還是這個樣子,見多媒體資訊系統#歷史。--S叔 2025年5月17日 (六) 12:28 (UTC)回复

关于本站遭中国大陆屏蔽十年的信息页

[编辑]

前幾日在tg水群时突然意识到,5月19日是你站这次遭中国大陆封锁的十年整,因而考慮总结中国大陆维基社群十年间的成果。在站外讨论後勉強列在User:魔琴/筹备/十年封锁,可能有不少疏漏之处(包括新进FA是还没去统计),现在希望社群能帮忙补充撰写,或者優化美術什麼的。至于这一信息页应该如何链入(横幅?ASN?),或者其他相关活动比如换logo或者blackout什麼的也希望大家讨论。(似乎衹剩一天了orz)

本人身体有恙,強撑着打完这行字就要去睡觉了,可能无法參与後续讨论,希望有热心维基人能主导讨论,谢谢。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7日 (六) 16:49 (UTC)回复

第一段:2004年6月3日...--Akishima Yuka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7:26 (UTC)回复
啊,明白了。这次。--Akishima Yuka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23:11 (UTC)回复
現在改LOGO可能太遲,但ASN是肯定要上的,橫幅能的話也可以有。--🎋🎍 2025年5月17日 (六) 17:49 (UTC)回复
改logo的话往期也不是没有援引IAR快速上线的先例,但是我懷疑这次能不能援引,而且现在没有合適的logo或是横幅的候选。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10:09 (UTC)回复
改LOGO會有跟很久以前改汶川大地震LOGO時一模一樣的爭議,難以支持。不過掛個ASN是可行的。--SunAfterRain 2025年5月18日 (日) 12:12 (UTC)回复
那也不一样,汶川大地震和你站没有关系,这个你站就是直接受害者。五一二、九二一、六四什么的你站不纪念自然有人纪念,除了你站之外不会有人纪念你站被封十周年的。--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13:30 (UTC)回复
單論草稿內容,可能要先問看看維基媒體基金會與臺灣維基媒體協會的意見吧(如果其他人有想到其他可能需要諮詢的單位,麻煩在下面補充)?畢竟現在內容提到的成員與組織,有被維基媒體基金會永久禁制的,有指控臺灣分會挑釁大陸用戶的,有指控基金會行動是打壓行動的,那應該問問看這些被指控的機構是否認為適合以當前內容進行公開發表吧。--KOKUYO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20:28 (UTC)回复
我初撰写时已经極力淡化各活动的实际举办方,现在仅提到WMCUG一次,Techyan一次,均是避无可避之处,並且没有任何一处提到甚或链接到他们的指控,我觉得不会有问题。况且部分同仁已经道不同而分道揚镳,应该要有「以直报怨」的想法客观看待、记载他们曾经的活动。至于联络臺湾分会或是基金会,我確实希望能从基金会方面獲得他们的看法或者评论,其他自治体我觉得也可以在这一页面發表他们的声明之类。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10:56 (UTC)回复
如果是「以直報怨」(「应以正直回应怨恨之人」),要麼就是公平正直地列出組織的正反面,要麼就是因上述內容過多且難以簡化而都不提吧?若只記正面而不提負面的部分,在《論語》裡面叫做「以德報怨」。--KOKUYO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6:45 (UTC)回复
是的,但是这裏主要意在总结中国大陆维基人的成果而不是造成的混乱,不然真是有得写了,从中港编辑战到折毛事件,写上去就不像话了。我確实设想在结尾提到大陆社群的不足这点,但没有想好怎麼写,若有意也请不吝笔墨帮忙补充。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17:17 (UTC)回复
那麼直接不寫進大陸社群的成就不就好了?既然這個頁面為了紀念中國政府封鎖維基百科十年,大可列出過往2002年來中國政府及其相關組織打壓整個運動的經歷,並呼籲中國政府應當開放心態,解除對於維基百科的封鎖。--KOKUYO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7:31 (UTC)回复
我個人觉得行此记录抹煞之術难称妥當。至于後者,写是可以写,衹是前人留下的材料大概不多。可能可以写封锁的详情?我觉得不如直接链接到那個条目页面。中国维基媒体协会被忽略大概不能算是打压。很多人被「喝茶」衹是私下裏讲讲,公开可查的可能衹有2020年那個浙江读者。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18:48 (UTC)回复
前面您自己承認滿足「以直報怨」的相關內容難以撰寫,我才建議您那就依照原本是要針對遭封鎖十年的宗旨,把焦點明確聚焦在中國政府對於維基媒體運動打壓,結果就要被您說是記憶抹煞術?假若真的要說記憶抹殺術,在一個訴求中文維基百科不應該被中國政府封鎖十年的頁面,放上一個曾指出想向國安機關舉報香港用戶的用戶組及其活動,這個操作才令人困惑吧。--KOKUYO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9:08 (UTC)回复
另外,前面您提到頁面「完全沒有任何一處提到甚或連結到他們的指控,我覺得不會有問題。」,那麼我想請問一下幾個連結頁面裡的內容,是想要讓讀者認識到什麼呢?
至於當人們進一步點選看到更多內容時會遇到的言論,我覺得就不需要列出全部列了,例如:
  • Wikipedia:《求闻》/2019年/《求闻》和中文维基百科(頁面點選求聞,即可見到前往此篇的連結):「直到現在,港台的一些維基人還在站外、在私下搞敵視大陸維基用戶、渲染『大陸威脅論』的伎倆。……因為少數港台維基人不僅平時發言不按照方針,甚至還故意遊戲維基規則,用不適當的稱呼來挑釁大陸用戶,而台灣分會會訊也在這方面大打擦邊球。」
--KOKUYO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9:34 (UTC)回复
前三個点名臺湾分会了?我個人认为第一個页面確实不妥,但是我不是很清楚为什麼社群经年不移除之。至于继续点选,我们都知道WMCUG一向的惡习,他们出现的链接一個都不能出现了?甚至他们还会在编写条目的讨论页诽谤港臺用户,是不是也能链接到相应条目?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20:02 (UTC)回复
第一页的内容已经节删。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20:11 (UTC)回复
编辑冲突我说的「记忆抹煞」自然指您的提议「不写进(去)」。难道三個全国用户组变两個?WMCUG理论上仍是维基媒体项目中的用户组,它本身並没有受到基金会的任何制裁(它本身亦没有说要举报香港人),虽然我是WMGMC的联络人,亦一向反对WMCUG,但我无法说服我自己将WMCUG撤下来。还是说将三個用户组都撤下来?且,如果按照您的看法,WMCUG的活动都撤下,该页面至少会减少1/3内容。WMCUG从2017年至2021年的活跃是大陆社群迴避不了的问题,當然有人说他们活动和条目质量不佳,但是他们的活动本身是千真萬確存在的。我在生活中或是歷史中看到某些集團不断抹煞他们不喜歡的人物、事件、记忆的存在,总是觉得可笑。我不希望这種事情会發生在维基百科上。另外,既然此事涉及香港社群,通知@1233。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19:54 (UTC)回复
我前面應該講得很足夠清楚才對,既然您無法在一個有限篇幅把所有內容「以直報怨」地統整出來,那這個頁面就不要硬是去寫大陸社群的成果,而是直接把焦點聚焦在中國政府對於維基媒體運動打壓。至於您說中國政府打壓的案例不多,是不是您根本沒有查詢吧?--KOKUYO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22:21 (UTC)回复
@魔琴移动端显示异常,已经修改源代码,如其它平台显示异常请回退鄙人的编辑 囧rz……--__Don't bite! 2025年5月18日 (日) 15:49 (UTC)回复
才留意到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似乎没有一个对应的项目页面?日后可考虑编写。对于本案,完成度已经很高,已可考虑移到计划页面,望在东八区早可上ASN。--PexEric 2025年5月18日 (日) 16:46 (UTC)回复
若有logo或者横幅的设计希望儘速發佈在下面,谢谢。东八区已经跨入19日。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17:17 (UTC)回复
一、刊登全站公告要有相當共識,望有意刊登者迅即表達意見(當然,反對者亦可留言砥礪)。二、是否有必要言及近年大陸社群分裂問題,與有關負面爭議梗概?目前單純閱覽該頁面,是難以體會大陸社群除遭遇封鎖以外其他許多困難。況且,這些畢竟都是歷史事實,措辭固然可以委婉,也沒有必要長篇大論「喧賓奪主」乃至於直接抹煞部分貢獻,搞得十年來大陸社群彷彿祇剩下悽悽慘慘戚戚一般;但裝作任何爭議全不存在(或者過度掩飾),則又有些天真。我想,此一方面論述,若能與大陸社群客觀成就間兩相補充而持平,便比較適合刊登公告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8日 (日) 20:31 (UTC)回复
编辑冲突我建议是在最尾巴简述如

这二十余年间,中国大陆社群的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亦出现分裂、攻訐、结党、造假之负面现象……?……因此我们更需要新鲜的血液、更广泛的编辑群体。

具体的来龙去脉这坨矢自己尝尝就好了,就别给圈外人端上了。而且这坨矢我们自己还没理清楚呢,似乎也应该写个项目页面记述。2021年的事情有鄙人主笔的《维猫报》最后三两期大概可以覆盖一下,再往前的可能只能依靠菲菇未完成的《WMC Timeline》了?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20:41 (UTC)回复
爭議確實不用寫太多,行文倒也可以留點懸念,不過「有爭議」這一事實得講明白(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8日 (日) 21:29 (UTC)回复
您看看當前版本如何?或者加幾個链接?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9日 (一) 07:12 (UTC)回复
(针对Ericliu1912修订后内容)似可,大陆社群缺乏正常人这块也可以「归功」于封锁。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20:44 (UTC)回复
已经稍微补充,单立了一章。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8日 (日) 21:08 (UTC)回复
里面说了有道的项目,却为何没提有道提供的机翻接口项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5月19日 (一) 03:18 (UTC)回复
感謝指出,已經補充。初稿時寫了不知爲何改的時候漏掉了。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19日 (一) 06:04 (UTC)回复
(&)建議大陆新人,我觉得最后一段“我们需要你”中,“您可以选择前往专门的网站申请注册账号”可以写发工单申请豁免权限要比发邮件快得多,我的一个朋友之前账号豁免权失效重新发邮件申请硬是拖了两三周。我申请IP豁免权的时候发工单一个下午就解决了。--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5月21日 (三) 15:57 (UTC)回复
@Xiaohuangbo當前给的链接似乎就是给到發工单的网站?您再检查一下。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22日 (四) 12:17 (UTC)回复
哦,那没问题了,我主要是想(*)提醒一下不要让大陆用户通过邮箱申请IP豁免,会很慢。--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5月22日 (四) 12:29 (UTC)回复
我們在盡力處理。 -Lemonaka 2025年5月23日 (五) 02:54 (UTC)回复
Wikipedia talk:維基百科標誌#c-Jimmy-bot-20250113001400-諸位,我看了一下维基百科标志的历史,有人在一月份就提出更换logo的议题了,还设计得很不错,结果刚发两天就因为傀儡被无限期封禁了,真是太可惜了 囧rz……--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年5月23日 (五) 09:21 (UTC)回复

中国文化遗产编辑松

[编辑]

我想在6月中旬动员令开始前后同期举办一个中国文化遗产编辑松的活动。昨天文化遗产TG群的群友发了许多关于文化遗产的新闻,深感现在的维基也需要大规模的更新,想知道社群对举办这个编辑松有没有什么看法。—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8日 (日) 04:52 (UTC)回复

邀请我所知道的在中国文化遗产方面(不论是条目还是站务)较为积极的编者参与讨论(如果各位发现我有遗漏可帮忙@一下),想征求一下诸位的看法:@Saigyouji-NorikoMintCandyKcx36HaziiDozenBaomi红渡厨PexEric--—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8日 (日) 05:03 (UTC)回复
如果併入動員令,或允許同時提報動員令,是否可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8日 (日) 05:06 (UTC)回复
“同期举行”的意义就是蹭动员令的热度,自然是可以同时提报动员令的,因为我对文化遗产编辑松的想法和动员令有些出入,所以如果动员令能给文化遗产主题开个“中动员令”甚至“小动员令”我肯定是支持的,但活动可能还是要单独办一个。--—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8日 (日) 05:10 (UTC)回复
如果可以在動員令立一個項目,然後提報條目也自動適用(合格)於該編輯松,應該不錯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8日 (日) 06:43 (UTC)回复
原则上是可以的,不过还要综合其他因素,比如后续在9月举行的WLM,我也希望能联动上,所以编辑松的相关具体事宜还需更多斟酌。--—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8日 (日) 07:10 (UTC)回复
(+)支持,但我能力有限,写不了太多条目。--—— 红渡厨留言贡献欢迎监督红渡厨是否仍有违反文明方针的行为,若有请点举报。2025年5月18日 (日) 05:09 (UTC)回复
我认为阁下是比较有能力来做主持人参与条目评审的。--—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8日 (日) 06:10 (UTC) +12回复
诚惶诚恐,自认能力不足,但愿尽绵薄之力。--—— 红渡厨留言贡献欢迎监督红渡厨是否仍有违反文明方针的行为,若有请点举报。2025年5月19日 (一) 01:59 (UTC)回复
(+)强烈支持蹭动员令热度,这应该是此类编辑松最佳的机会。在没有动员令或是文化月的情况下开展小编辑松结果一般不佳。比如说我们WMGMC去年搞得中国月,完全无人问津,怎一个惨字得了。我个人建议是6/20-7/20这样,比动员令提前十天半个月,权当是正式开始前的热身活动。——Mirfaek 2025年5月18日 (日) 08:06 (UTC)回复
确实,那个时候是完全没注意到中国月,不然可能会多写点😂😂主要是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确实比较需要补充,所以才想办这个编辑松;另外时间我是想和动员令时间差不多,因为9月还有维基爱古迹。--—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8日 (日) 09:33 (UTC)回复
(+)支持。--PexEric 2025年5月18日 (日) 08:28 (UTC)回复
(+)支持。但我有几个(?)疑問。请问这是每年举办还是仅限今年,活动会举办多少天?还有能不能扩展一下范围,因为我在DYK偶尔能看见中国文化遗产条目,但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化遗产条目基本很难看见一篇。--仁克里特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0:56 (UTC)回复
我初步的想法是先在今年搞一搞看看效果,如果效果好就可以可持续性地办下去,具体事宜还要和大家一起商量,时间我初步的想法是和动员令时间一致;至于扩展范围的问题,一个是我个人属于是更关注中国文化遗产,世界范围的内容暂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拓展,日后若编辑松比较成功,可以考虑扩展范围,一步一步来吧。不过可以考虑动员令搞大范围的“文化遗产”主题,编辑松这边单独对中国文化遗产专题内容做评审啥的。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想想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8日 (日) 11:48 (UTC)回复
形式上如果可以新颖一些就好了,和动员令区分开。可以抛开固定时间内完成数量尽可能多,质量尽可能高的条目这种规则,而是采用大家一起共同完成一定数量/质量的条目之类的规则。(只是一个主意)。--HaziiDozen🂢🀑🁲(给HaziiDozen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2:12 (UTC)回复
@HaziiDozen可以考慮弄個條目品質提升計畫的子計畫,甚至成為經常性計畫,偶爾跟其他活動配合之類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8日 (日) 14:39 (UTC)回复
不要一次性的话,我也很喜欢PJ:ACGA的形制。这样可能需要扩大考虑范围,例如放在PJ:中国下开设。但是,以“奖励”为名号,倒是不便于推广,像acg专题奖,也只是为编者提供了一个鼓励评阅条目和交流的管道,不好吸收新鲜血液(无论是吸引人加入专题,还是吸引本站新人)。所以不如叫做“质量提升计划”。惟其近年来似已无成功的范例,值此复活,当然最好。另外这里想附知一下@三猎老师:不如思索一下WP:地方史的未来。而且就WMGMC之既立,也有足够理由整合中国大陆方面兴趣编者编辑评审之激励途径和交流渠道,避免中国月和地方史的悲剧,也使相关地区有更多编者加入。--PexEric 2025年5月18日 (日) 16:20 (UTC)回复
😂承认我容易想的比较多。Fradon君若是仅觉得最近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薄弱,当然还是办一次编辑松集中更新试试水就好。不过我也是相当好奇现在以本站集中目前中国大陆方面为主的编辑力量办一次活动效果如何。--PexEric 2025年5月18日 (日) 16:29 (UTC)回复
确实如您所说,这次活动只是一次试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8日 (日) 18:44 (UTC)回复
搞不好維持一股力量,像之前提議那樣弄個工作組 擴大專題組織也不是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8日 (日) 21:30 (UTC)回复
(+)强烈支持。之前客栈有用户提议拆分中国文化遗产专题的时候,就觉得应该早日举办这种活动来振兴专题。文遗应该说是中维的一大长板,但是前几次动员令的文遗小动/中动似乎都不是很热门(在下只记得DC18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让本人忝列文遗类得分第一),希望这次编辑松也能振兴中维的地方志遗风。在下这边也愿意拿手头的一些明信片(或者出资定制一些明信片)用作活动奖励,或许可以参考亚洲月等活动设立奖励机制。—远方传来风笛Talk/欢迎关注中国文化遗产专题电报交流群 2025年5月19日 (一) 02:45 (UTC)回复
欢迎阁下一起参与编辑松的主持与评审工作。--—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19日 (一) 07:36 (UTC)回复
(+)强烈支持。如果效果卓著我建议每年常态化举办。--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5月20日 (二) 09:13 (UTC)回复
综合了一下上面大家的看法,我觉得在本站搞中国文化遗产编辑松还是比较有搞头的,综合大家的意见,简单总结一下相关事宜:
  • 时间上,我还是更倾向于与动员令同期,不仅能促使大家在动员令中多写一些条目,对主题和动员令本身的发展更是能相辅相成,那么联动的活动也可以确定为与本年度的动员令和维基爱古迹联动了(顺便征求一下活动主办人Iming的意见);
  • 形式上,当然只要是与主题有关的内容都欢迎贡献,我建议在看量的状况下兼顾质,不用动员令那种比较麻烦的积分方式,可以参考乌克兰月的方法(这个可以具体再讨论),但我觉得HaziiDozen的意见也很有趣,可以在商讨之后提出几个主推的待写条目,大家合力将其写成优良条目/典范条目/特色列表,这次可以多提一些,看看这么长的时间能有多少优质条目的产出,从而让后续活动的主办人能参考这次活动的产出来定目标,另外我要提出的一个是,我希望把“评审”也算作对条目的贡献,可以使用编辑松专门的页面或者在条目讨论区对条目进行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的有效性和字数,计入该用户的总贡献(该想法的灵感来自User:深鸣/贡献);
  • 激励上,一个是MintCandy前面提到了可以奖励实物的明信片外(或者我也可以看看简单出点资订制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小奖品?),可以参考ACG专题设立类似的创作奖,辅以设立星章等方式来奖励活动的参与者。
  • 还有就是最重要的是,我一个人肯定是办不好这么多项目的,所以也衷心希望有维基人能参与进来与我一同举办(愿意参与评审的朋友不一定要来主持,可以只做评审,我们将其算作编辑松贡献的一部分)。
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20日 (二) 13:51 (UTC)回复
長期來看,也可以設立、提名維基獎勵(包含拓荒特別貢獻)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20日 (二) 19:46 (UTC)回复
这个可以有,参考维基香港图像奖、ACG专题奖这样。--—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21日 (三) 05:07 (UTC)回复
赞同FradonStar君的想法,个人还有一点想法就是:建议针对某一省份进行重点的分数激励(类似于动员令的中小动员令机制),以帮助该省份的文遗内容得到更快完善。可以每届编辑松轮换一个省份作为重点对象。—远方传来风笛Talk/欢迎关注中国文化遗产专题电报交流群 2025年5月23日 (五) 01:48 (UTC)回复
另外编辑松可以尽早开始办,至于结束时间跟动员令同步即可。要不要跟动员令联动申报这块,以及跟爱古迹等活动联动事宜,我个人不太了解,还请各位提供更多意见。—远方传来风笛Talk/欢迎关注中国文化遗产专题电报交流群 2025年5月23日 (五) 04:08 (UTC)回复
要提早到6月的话,就是周期问题,从六月初到九月中旬(甚至可能因为WLM的因素到九月底),要进行三个多月,我可能会有些活动周期太长的担忧,那细则就需要更多的讨论了。--—FradonÉtoile✍️ 2025年5月23日 (五) 05:50 (UTC)回复

條目最多可以連續上DYK評選幾次?

[编辑]

這裡的前提是落選後繼續丟上來選,例如4/28跟5/14日提名的熱帶低氣壓奧林。雖然修訂算是沒有中斷,但是4/21至5/18的編輯都只有改一點點文字、標點符號或是模板而已,感覺沒有符合推薦資格的「在推薦前7日內,至少有一次重大修訂期的結束時間(而重大又是指創建條目重寫或整個修訂期擴充量達修訂期之前原文的2/3以上)」。想問問看有沒有人能幫我解惑🤔--樹葉上的o(* ̄▽ ̄*)ブ晴れ間🎐 2025年5月21日 (三) 12:51 (UTC)回复

只要修订期没断都行,这样「续杯」的操作是允许的。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21日 (三) 13:06 (UTC)回复
原來是這樣,只是這個例子讓我有種一定要過dyk的感覺...--樹葉上的o(* ̄▽ ̄*)ブ晴れ間🎐 2025年5月21日 (三) 14:11 (UTC)回复
一方面是規則允許,另一方面是認可編者繼續嘗試爭取社群意見的努力,我覺得沒差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22日 (四) 12:07 (UTC)回复
了解--樹葉上的o(* ̄▽ ̄*)ブ晴れ間🎐 2025年5月23日 (五) 02:01 (UTC)回复

Contributions的翻譯

[编辑]

也許是我多慮了,但我認爲這可能是一個問題,比起貢獻,更傾向於“投稿”這一翻譯,因爲有些用戶所進行的,不可能算是貢獻,比如破壞就不是貢獻,廣義上的。 -Lemonaka 2025年5月23日 (五) 02:54 (UTC)回复

我認為你說的沒錯,然而這可能不是那麼好改變,畢竟大家使用這個翻譯已久,已經習慣了包括我,所以要改變的話,難度其實挺大的非常大。--~~Sid~~ 2025年5月23日 (五) 03:55 (UTC)回复
这有点吹毛求疵了吧?你说的“破坏”是不同项目在业务上的定义。在技术上的定义,所有用户在系统上的编辑操作都是“贡献”无特定褒贬。——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5月23日 (五) 05:41 (UTC)回复
《重编国语词典》对“投稿”的释义[9]是“將文稿投送報章、雜誌以求登載”,感觉不适用于编辑维基百科这一情景。不认可上方“贡献”不含褒贬的观点,“贡献”是应该是一个褒义词[10],但我觉得继续沿用“贡献”这一说法也没太大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改,我倾向于“编辑历史”或“编辑记录”。——杰里毛斯留言2025年5月23日 (五) 05:53 (UTC)回复
如果是指Special:Contributions这个操作界面用词的话,Contributions有“something that you contribute or do to help produce or achieve something together with other people, or to help make something successful”,中文对应有“1. (donation) 捐献 、2. (help) 贡献 、3. (article) 稿件 ”的意思。或者说原本维基项目的软件开发可能有一种善意假定,所有用户的编辑操作都是善意的“贡献”或“供稿”。“编辑历史”可能需要添加额外修饰“什么的”(用户的(也就是现在中文用的“用户贡献”),还是页面的(也就是“页面历史”))。可能从技术上应用和其原本意义,好像改掉“贡献”有点没事找事或者抠字眼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5月23日 (五) 06:43 (UTC)回复
实际上没必要非要守着Contributions一个词吊死,比如简单英语站点就用了 My Changes 这个词;不过我个人的看法还是在这个小细节上抠字眼没什么意义。 Stang1338 2025年5月23日 (五) 09:14 (UTC)回复

我一样的想法,同样觉得有的用户的编辑属于破坏,非要说成贡献有点不妥。我觉得这个特殊页面应该改名成“编辑记录”。--💊✖️2️⃣3️⃣留言2025年5月23日 (五) 09:0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