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瞿式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瞿式耜
画像出自1920年上海《常熟瞿氏忠贤遗像》
画像出自1920年上海《常熟瞿氏忠贤遗像》
大明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
爵位临桂伯
籍贯直隶苏州府常熟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起田,又字伯略,号稼轩
谥号文忠(永历帝谥)
忠宣(清乾隆年间追谥)
出生万历十八年(1590年)
直隶苏州府常熟县
逝世永历四年闰十一月十七日
(清顺治七年,1651年1月8日)
广西桂林府临桂县
墓葬瞿式耜墓
亲属祖父瞿景淳,父瞿汝说
出身
  • 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举人
  •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同进士出身
著作
  • 《瞿忠宣好公集》

瞿式耜,音sì/ㄙˋ,1590年—1651年1月8日),起田,又字伯略稼轩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明末政治人物、诗人。

生平

[编辑]

早年生平

[编辑]

瞿式耜拜钱谦益为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吉安府永丰县知县,任内政尚宽仁,捐赀建尊经堂、三元堂,立恩江书院等,又刻龙华汇隽若干卷[1];曾署任吉水县,亦多善政,两地百姓都十分感恩其功德。[2][3]后调江陵县知县。

崇祯元年(1628年)行取考选,授户科给事中[4],期间积极为杨涟魏大中等死难东林党人诉冤[5],并推荐了李邦华[6]郑三俊曹于汴等大臣,意见多被崇祯帝采纳[7];当其时瞿式耜勇于言事,矫矫立名,建议多符合崇祯帝意,又搏击权豪,因此大臣多畏其口[8]。同年八月,朝廷会推阁臣,钱谦益被温体仁弹劾罢免,而作为学生的瞿式耜也因而被连坐贬谪[9]

崇祯五年(1632年)因事革职,十年(1637年)被捕入狱。瞿式耜妻妾众多[10],迷信占卜堪舆,一说为天主教徒[11]

救亡图存

[编辑]

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月弘光帝命瞿式耜为应天府府丞,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隆武元年(1645年)隆武帝升瞿式耜为兵部右侍郎,然而不久后隆武朝廷亦败之。隆武二年(1646年)十月,瞿式耜与丁魁楚拥立桂王朱由榔监国,以瞿式耜为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入阁,兼兵部尚书,掌铨事。十一月,朱由榔即位,是为永历帝,瞿式耜进文渊阁大学士。[12]

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加太子太保。三月,负责留守桂林府,当其时清兵屡次出兵桂林,瞿式耜及其妻与士兵同甘共苦[13][14],又用西洋大炮轰击来犯清兵[15],配合焦琏先后三次击退清军进攻。五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临桂伯,但瞿式耜上疏辞让。[16]

永历四年(1650年)十一月初六日,临桂城破,瞿式耜被囚于临桂叠彩山临时监狱,作《浩气吟》。闰十一月十七日(1651年1月8日)与兵部右侍郎张同敞在临桂叠彩山仙鹤岭下就义[17],有绝命诗:

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

身后

[编辑]

瞿式耜殉国之后,永历帝追赠粤国公,谥文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宣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其孙瞿昌文护榇回常熟,安葬于常熟宝岩祖基。康熙十八年(1679年),迁葬于虞山拂水岩牛窝潭。其墓至今尚存,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评价

[编辑]

《明史》:“何腾蛟、瞿式耜崎岖危难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虽其设施经画,未能一睹厥效,要亦时势使然。其于鞠躬尽瘁之操,无少亏损,固未可以是为訾议也。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明代二百七十余年养士之报,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家族

[编辑]

祖父瞿景淳,礼部左侍郎,父瞿汝说,江西布政使司右参议。母为施策女,封恭人。瞿式耜与吴炳为表兄弟。

轶事

[编辑]

永历六年(1652年)西宁王李定国围攻桂林时,曾有城里的居民看到已经死去的瞿式耜、张同敞两人充当大军的前导,并骑着马同时进入定南王孔有德的府邸,不久,孔有德便自焚而死[18]

嘉庆十七年(1812年),当时阮朝出使清朝的使者阮攸路过桂林,曾作《桂林瞿阁部》诗,诗曰“中原大势已颓唐,竭力孤城控一方。终日死中心不动,千秋地下发犹长。残明庙社多秋草,全越山河尽夕阳。共道中华尚节义,如何香火太凄凉。”

著作

[编辑]
《愧林漫录》清光绪十六年版内页

著有《瞿忠宣公集》、《愧林漫录》等。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1. ^ 《江西通志》(卷61.名宦):“瞿式耜,字起田,常熟人。万历进士,知永丰县,政尚宽仁,捐赀。建尊经堂、三元堂,立恩江书院,刻龙华汇隽若干卷。”
  2. ^ 《吉安府志》(卷36.名宦):“(瞿式耜)署吉水县,多善政,吉人并纪其功德。”
  3. ^ 《常熟县志》(卷18):“(瞿式耜)授知永丰县,政最行取,二县之民焚香泣送,有出江西界者。至今江西论吏治,以永丰为质的。”
  4. ^ 明季北略》(卷4):瞿式耜,字稼轩,号起田,常熟人。会元景淳之孙也。万历四十四年丙辰进士,授永丰知县,调江陵令,行取考选,授户科给事中。感时事,上六不平。
  5. ^ 明史》:“明年,庄烈帝即位,文焕伏诛,实下吏,一鹭、吉坐建忠贤祠,纯如坐颂珰,并丽逆案。顺昌赠太常卿,官其一子。给事中瞿式耜讼诸臣冤,称顺昌及杨涟、魏大中清忠尤著,诏谥忠介。”
  6. ^ 《崇祯长编》“户科给事中瞿式耜言当神庙初年...原任兵部侍郎李邦华八面雄才,抚津实饶经济,举朝无不知之...”“ 夫良彦与李邦华、熊明遇均负边材...”
  7. ^ 明史》(瞿式耜传):“崇祯元年,擢户科给事中,疏言李国𣚴宜留内阁,王永光宜典铨,曹于汴宜秉宪,郑三俊、毕懋良宜总版曹,李邦华宜主戎政。帝多采其言。”
  8. ^ 明史》(瞿式耜传):“式耜矫矫立名,所建白多当帝意,然搏击权豪,大臣多畏其口。”
  9. ^ 明史》(瞿式耜传):“十月诏会推阁臣,礼部侍郎钱谦益以同官周延儒方言事蒙眷,虑并推则己绌,谋沮之。式耜,谦益门人也,言于当事者,摈延儒弗推,而列谦益第二。温体仁遂发难,延儒助之。谦益夺官闲住,式耜坐贬谪。”
  10. ^ 黄宗羲《永历纪年》称其“妾□众多”
  11. ^ 《中国耶稣会史》,1663年;方豪在《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亦称瞿式耜为教徒。
  12. ^ 《明史》(瞿式耜传):“十七年,福王立于南京。八月起式耜应天府丞。已,擢右佥都御史,代方震孺巡抚广西。明年夏,甫抵梧州,闻南京破。靖江王亨嘉谋僭号,召式耜。拒不往,而檄思恩参将陈邦传助防。止狼兵,勿应亨嘉调。亨嘉至梧,劫式耜,幽之桂林,遣入取其敕印。初,式耜议立桂端王子安仁王。及唐王监国,式耜以为伦序不当立,不奉表劝进。至是为亨嘉所幽,乃遣使贺王,因乞援。王喜,而亨嘉为丁魁楚所攻,势窘,乃释式耜。式耜与中军官焦琏召邦传共执亨嘉,乱遂定。唐王擢式耜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以晏日曙来代。式耜不入朝,退居广东。顺治三年九月,大兵破汀州。式耜与魁楚等议立永明王由榔,乃迎王梧州,以十月十日监国肇庆。进式耜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兼掌吏部事。未几,赣州败报至,司礼王坤迫王赴梧州。式耜力争,不得。十一月朔,苏观生立唐王聿𨮁于广州。式耜乃与魁楚等定议迎王还肇庆,遣总督林佳鼎御观生兵,败殁。式耜视师峡口。十二月望,大兵破广州。王坤趣王西走。式耜趋赴王,王已越梧而西。”
  13. ^ 《小腆纪年》:“自辰至午不及餐,式耜括署中米蒸饭,亲出分哺,将士益乐用命。”
  14. ^ 《小腆纪年》:“琏久驻桂,得桂人心;式耜以国士遇之,故能得其死力。”
  15. ^ 《小腆纪年》:“时三王兵将抵桂林,侦知城中兵变,猝薄城;环攻文昌门;吏士失色。式耜与琏分门婴守,用西洋铳击中骑兵;王师稍却。”
  16. ^ 《明史》(瞿式耜传):“初,永明王为贼执,琏率众攀城上,破械出之。王病不能行,琏负王以行。王以此德琏,用破靖江王功,命为参将。及是战守三月,琏功最多,元晔、可藻亦尽力。式耜身立矢石中,与士卒同甘苦。积雨城坏,吏士无人色,式耜督城守自如,故人无叛志。援兵索饷而哗,式耜括库不足,妻邵捐簪珥佐之。既而琏兵主客不和,噪而去,城几破者数矣。会陈邦彦等攻广州,大兵引而东,桂林获全。琏亦复阳朔及平乐,陈邦传亦由浔复梧州。王闻捷,封式耜临桂伯,琏新兴伯,元晔等进秩有差。”
  17. ^ ·瞿昌文,《粤行纪事》(卷3):大清时宪历置闰在辛卯春二月,其十二月十七,即大统历闰十一月十七也。文至翦刀源亦已二月十二日矣。饭后家人朱英匍匐来见,叩被难情形,云王父与总督兵部侍郎张公同敞相对从容就戮。
  18. ^ ·王夫之,《永历实录》(卷2):及李定国围桂林,城中人见式耜、同敞拥驺从,并马入有德邸,俄顷,有德自焚死。
书目
  • 瞿果行:《瞿式耜年谱》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八十》,出自《明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官衔
前任:
秦延烝
明朝永丰县知县
万历年间-天启年间
继任:
顾其国
前任:
曾樱
(署)
南明吏部尚书
隆武二年(1646年)署
永历元年(1647年)署
继任:
李若星
前任:
侯伟时
(署)
继任:
严起恒
(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