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彭期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期生
大明太常寺卿
籍貫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興府海鹽縣
族裔漢族
字號號觀我
出生萬曆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八
(1594年)[1]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海鹽縣
逝世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十月初四
(1646年)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贛州
出身
  • 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同進士出身
著作
  • 《弱水山人詩集》

彭期生(1593年—1646年),號觀我[2]。浙江海寧衛(海鹽縣)官籍直隸滁州全椒縣人,明末官員。

生平

[编辑]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應天府鄉試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中丙辰科三甲進士[3],刑部觀政,授徽州府教授,天啓元年升國子監博士,二年升工部都水司主事,四年管节慎库,升员外郎,五年升郎中,差管儀真南河,六年升長沙知府,本年調揚州知府,因乡籍回避,改補南昌知府。崇禎初年,任濟南府知府,因囚犯逃跑牽連,謫官布政司照磨,移應天府推官,轉南京兵部主事,進郎中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江西,彭期生遷任湖西兵備僉事,駐吉安。吉安失守後,轉至贛州,偕楊廷麟招降張安等,加太常寺卿,仍管理兵備事宜。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十月初四,清軍攻破吉安,彭期生冠帶自縊殉國。《明史》有傳。[4]

家族

[编辑]

曾祖彭大年,指挥同知。祖彭绍贤,參將。父彭宗孟,見任湖廣御史。叔彭宗周,广西浔梧副总兵。兄彭長宜

著作

[编辑]

工詩詞,有《弱水山人詩集》。[5]

注釋

[编辑]
  1. ^ 《太僕行略》
  2. ^ 龔鼎孶《赋别彭观我州守二首》
  3. ^ 《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履歷》:彭期生,觀我,書二房,癸巳十二月初八日生。海盐县官籍全椒县人,乙卯三十八,会二百四十九,三甲一百五十名。刑部政,授徽州府教授,辛酉升國子監博士,壬戌升都水司主事,甲子管节慎库,甲子升员外,乙丑升郎中,差儀真南河,丙寅升長沙知府,本年調揚州知府,回避,補南昌知府。
  4. ^ 《明史·卷二七八》:……及汀州告變,贛圍已半年,守陴者皆懈。十月四日,大兵登城。(楊)廷麟督戰,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同守者郭維經、彭期生輩皆死。
    期生,字觀我,海鹽人,御史宗孟子。登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崇禎初,為濟南知府,坐失囚謫布政司照磨,量移應天推官,轉南京兵部主事,進郎中。十六年,張獻忠亂江西,遷湖西兵備僉事,駐吉安。吉安不守,走贛州,偕廷麟招降張安等,加太常寺卿,仍視兵備事。城破,冠帶自縊死。按朱彞尊詩話云:期生與楊、萬諸公力保孤城,死之日守備楊大器潛收其尸,瘞於萬安縣之百家村。仲子孫貽訪其遺骸不得,久之,鄉人胡樞知萬安縣事,一夕夢先生語曰:遺骸在縣境,君能歸之故鄉,幸甚。會大器之友曾堯㫤亦以狀白樞,樞資遣之,歸葬海鹽,說者比之思歸之温序焉。
  5. ^ 《千顷堂書目·卷二十六》

參考書目

[编辑]
  • 《明史》,張廷玉等,中華書局點校本。
  • 《太僕行略》,彭孙贻,涵芬楼秘笈,上海: 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 《千顷堂書目》,黄虞稷撰。
官衔
前任:
袁中道
明朝徽州府教授
萬曆年間-天啟年間
繼任:
張拱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