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譽卿
外觀
許譽卿 | |
---|---|
![]() 《松江邦彥圖》之許譽卿像 | |
大明工科都給事中 | |
籍貫 | 直隸松江府華亭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公實,別號霞城 |
出生 | 庚寅正月二十九日 |
逝世 | 卒年不詳 |
配偶 | 王微 |
出身 | |
| |
著作 | |
|
許譽卿(?—?),字公實,別號霞城,直隸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曆丙辰進士,官至工科都給事中。明亡後出家為僧。
生平
[編輯]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應天府鄉試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中丙辰科進士[1],授浙江金華府推官。天啟三年(1623年),征拜吏科給事中。楊漣劾魏忠賢,許譽卿也抗疏極論魏忠賢大逆不道。忠賢大怒。趙南星、高攀龍被逐,許譽卿偕同官論救,撤職歸里。
崇禎帝即位,許譽卿起為兵科給事中,升工科左,三年主考江西鄉試,升禮科都給事中,屢次疏爭,被訐為結黨亂政。譽卿上疏自陳,隨即引去。崇禎七年(1634年)起故官,歷工科都給事中。次年正月,農民軍攻陷潁州,譽卿請急調五千人防守鳳陽。但上疏方入,鳳陽已經陷落,皇陵被毀。譽卿痛惜不已,彈劾張鳳翼及大學士溫體仁、王應熊,被崇禎帝以「苛求」責備。最終被謝升、溫體仁羅織罪名削籍。崇禎十五年(1642年),御史劉逵及給事中楊枝起相繼薦其復出,未及施行。
弘光帝在南京登極後,起許譽卿為光祿寺卿,不赴。明亡,薙髮為僧,多年後卒。《明史》有傳。[2]
家庭
[編輯]曾祖許其進,知州。祖父許汝升,汾州府同知。父許之屏,庠生、冠帶。
妻王微,詩人。天啟四年(1624年),許譽卿娶王微為妻。王微七歲喪父,流落青樓,後來四處遊歷,早年曾適茅元儀,元儀死後,偶過吳門,嫁予許譽卿[3]。王微平日戲稱譽卿為「許蠻」[4]。清順治四年(1647年)前後,王微病故,許譽卿出家為僧[5]。
著作
[編輯]有《三垣疏稿》三卷。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履歷》:許譽卿,霞城,易五房,庚寅正月二十九日生。華亭縣人,己酉七十,會八十七,三甲一百四十四名。禮部政,授金華府推官,戊午本省同考,壬戌行取考選,癸亥授吏科給事中,甲子降,戊辰起兵科,升工科左,庚午江西主考,升禮科都,癸酉起工科都。
- ^ 《明史·卷258》
- ^ 《列朝詩集小傳》閏集《草衣道人王微》:偶過吳門,為俗子所嬲,乃歸光祿。
- ^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 第四章 河東君過訪半野堂及其前後之關係:許信仆往虞山候錢牧齋,歸與王修微盛談柳蘼蕪近事,(原註:「蘼蕪故姓楊,字蘼蕪,雲間妓也。能詩。嫁虞山錢牧齋。」)忽拍案曰:楊柳小蠻腰,一旦落沙叱利(唐 許堯佐《柳氏傳》中,霸占他人妻室的蕃將)手中。修微曬之日:此易解,恐蠻府參軍追及耳。(寅恪案:此條後附嘉定李宜之「哭修微」絕句百首,有句雲「有情有韻無蠻福」,其下原註:「修微嘗謂余有一種死情。是日公實訴余,修微嘗呼之為許蠻,故戲之。」)」
- ^ 《列朝詩集小傳》閏集《草衣道人王微》
官銜 | ||
---|---|---|
前任: 解學龍 |
浙江金華府推官 萬曆四十四年-天啓二年任 |
繼任: 朱又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