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徐復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復陽(?—?),字見初,別號懷岵直隸常州府武進縣民籍[1]

生平

[編輯]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應天府鄉試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大理寺觀政,四十五年初授南豐縣知縣,四十六年本省同考,四十七年調豐城縣。天啟二年補莆田縣,四年本省同考,五年行取,擢官南京江西道御史,黨附魏忠賢,請毀講學書院,以絶東林黨根。天啟六年二月,徐復陽疏參原任太僕寺少卿曾汝召、浙江參政魏士前、奉旨降調之郝土膏,得旨:曾汝召阿附邪黨,羽翼移宮,希圖定策;魏士前倚恃熊廷弼周嘉謨,恣肆貪婪,驟躋臬憲;郝土膏作令麾親無父,典試訕上無君,並前降處的方逢年章允儒顧錫疇丁乾學熊奮渭李繼貞,都著削了籍為民,仍追奪誥命。其董承業文氣稍平,姑照前旨;郝土膏贓私狼籍,仍行撫按提追,從重擬罪。崇禎元年七月,調南京四川道御史,為給事中黃紹傑劾罷,尋以魏忠賢逆黨削籍。福王時,阮大鋮冒定策功,起用,其逆案始翻,復陽繼起為官。

家族

[編輯]

曾祖徐世賢。祖父徐仕。父徐順德,封莆田知縣。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履歷》:徐復陽,見初,詩六房,丁亥三月十七日生。武進縣人,丙午六十二,會三百五十,三甲一百五十七名。大理寺政,丁巳授南豐知縣,戊午本省同考,己未調豐城知縣,壬戌補莆田縣,甲子本省同考,乙丑行取,授江西道御史,丙寅為民,戊辰起南京四川道,己巳養病,京察為民。
  • 《江南通志》
  • 《武進縣志》
  • 《明憙宗實錄》
官銜
前任:
董允升
明朝莆田縣知縣
天啓二年-天啓五年
繼任:
徐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