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早
外观
何早(1556年—1633年),號白夫,號舜如,南直隶安庆府懷寧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应天乡试举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進士[1][2],授浙江海盐县知县。鞫狱捕盗,具有吏才。四十三年浙江本省同考,四十六年行取,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擢南京河南道御史[3][4][5],疏参南京户部左侍郎区大伦、户部右侍郎魏说,俱削籍[6]。天啓七年,巡视下江,漕运太监李明道督淮漕,建议民运,早条其不便,疏争之,被革职闲住[7]。崇祯初,复原官[8]。疏紏江西廵抚杨邦宪已经削籍,犹肆贪纵,下按臣勘[9],十二月被拾遺,免官听议。崇祯六年卒,年七十八。
参考文献
[编辑]- ^ 《萬曆四十一年癸丑科進士履历便覽》:何早,曾祖益暹,祖刚,父槐,主簿。舜如,易四房,癸未八月二十一日生,懷宁县人,丙午鄉試九十三名,會試三百二十五名,三甲四十六名。吏部政,授海盐知县,乙卯本省同考,庚申授河南道御史,壬戌养病,癸亥京察,乙丑起原职,丙寅管下江,丁卯为民。戊辰起南河南道,戊辰养病,己巳拾遺,为民。
- ^ 《余庆堂何氏宗谱》:何乐懌(1556--1633),讳早,字白夫,号舜如,年十四入泮,由恩贡入南雍,万历丙午科举人,癸丑科进士,初任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令,有异政,乙卯分房所得六七人皆名隽。戊午钦取,庚申年擢授南京河南道御史,丙寅巡历下江。时总漕宦竖李名力主民运,举朝无敢言者,公独连进六疏,抗论不便,词益激切,遂得严旨为民,戊辰崇祯即位,科道交奏,御批端方鲠直,即以原官起用,己巳授京察,因耿直不阿,为同事所忌,遂自疏请致,后复推江西巡抚,终不起。公性生端直,廉介有守,正色立朝,不以利动,不以势屈,言论风采,匡时拯俗,不避权贵,世多忌之,故三仕三已,违众独立,其过人远矣!公嘉靖丙辰年生,妣陈孺人早殁,无出。继妣张孺人,卫籍析廷公女,生于嘉靖戊午年。诰封孺人。继妣潮孺人,生子一:荣畅。继妣胡孺人,生子一:荣锡。继妣孙孺人,生于万历乙未年,生子四:荣向、荣殊、荣印、荣绶。公崇祯癸酉年殁,享年七十有八岁。
-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二》:泰昌元年十月,考选科道,南京浙江道李希孔、南京河南道何早、南京山东道曹谷、南京广东道王允成。
-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天啓五年九月,广西道御史王珙又言南京尚宝司卿傅宗皋结党东林,肆毒南国;部臣吕浚作令狼狈,为台臣佘合中论劾贿魏大中代谋疏荐,夤缘郎署;张醇儒为屯田司主事,通同书办潘鹤龄分利自肥,及为监督,偏任积胥钱炯,侵骗多金,且昵汪文言代笔之游烈勋为幕友,蓄左光斗所荐之岑瑞石为宅书,如此奸蠹,反得窃据鵷班;御史何早端方耿直,为邪党所害,久锢牖下,乞分别黜陟。得旨:吕浚冠带闲住;傅宗皋、张醇儒俱革职为民,追夺诰命,其积棍潘鹤龄、钱銄、游烈勋、岑瑞石皆薮匿张醇儒处,著锦衣卫严拏究问。何早端方耿直,即以原官起用。
-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天啓五年十月,起原任河南道试御史何早为南京河南道试御史。
-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天啓六年三月,南京河南道御史何早疏参南京户部左侍郎区大伦、原任应天府尹升户部右侍郎魏说皆冢臣张问达庚申起用之人,大伦与董应举纳交,魏说柔媚无骨,均宜褫斥。得旨:区大伦、魏说邪党漏网,都著削了籍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
-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天啓七年五月,削巡按直隶监察御史何早籍,以漕运太监李明道劾之也。
- ^ 《懷寧縣安徽志》
- ^ 《崇祯长编卷之十三》:崇祯元年九月丙戌,南御史何早疏紏江西廵抚杨邦宪已经削籍,犹肆贪纵,下按臣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