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枝橋
外觀
林枝橋(1586年7月7日—1642年),字陽仲,別號存莪,廣東廣州府新會縣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廣東鄉試第五十一名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三甲七十名進士[1]。刑部觀政,初授當塗縣知縣,天啓元年應天府同考,二年征授禮部儀制司主事,四年改吏部稽勛司主事,歷驗封司、考功司、文選司,本年升考功司員外郎,五年調文選司,本年升稽勛司郎中,調驗封司。以忤魏忠賢,與李邦華、周宗建、周順昌、李日宣同日奪職。崇禎初,詔復官。出為湖廣參議,進福建副使,以事謫官。起貴州參政,進按察使。尋以憂歸,十五年壬午夏六月卒於家。有《白鶴山房集》[2]
家族
[編輯]曾祖林景易。祖父林意。父林應禮。母梁氏。弟枝榮、枝茂。娶陳氏,子堯世、堯徽、堯揆。
引用
[編輯]- ^ 《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序齒録》:林枝橋,字陽仲,別號存莪,廣東廣州府新會縣民籍。丙戌年五月二十二日生,己酉鄉試五十一名,會試一百五十一名,廷試三甲七十名。刑部觀政。母梁氏,弟枝榮、枝茂。娶陳氏,子堯世、堯徽、堯揆。
- ^ 清道光《新會縣誌》卷九:林枝橋,字陽仲,新會人。性孝友,博綜羣籍。萬厯丙辰進士,授當塗令,政尚寛簡,守法不撓,懲豪吏,除積弊,決疑獄,築隄捍田,民賴其利。蜚蝗為災,躬自禱神,計所捕斗斛受賞,令下而蝗轉徙。考最,擢禮部主事,歴吏部郎中。清操自厲,銓綜平允。以事忤魏忠賢,天啓五年七月與李邦華、周宗建、周順昌、李日宣等同日奪職。崇禎元年詔復原官,五年遷湖廣參議,轉福建副使,忤直指,左考去官。繼起貴州參政,遷按察使,所至祥刑肅紀,得吏民心。丁繼母憂歸,壬午六月卒。所著有白鶴山房集。子堯徽,字啓人,崇禎元年恩貢,孝友嚴正。時邑中勢家多借縣令丞尉刑禁人於城樓,邑令卞應聘初筮仕,訪徽於京邸,徽力陳其害,且言防盜禁奸,拒佞清蠧五事,卞力行之,夙弊頓革。與弟太學生堯揆友愛,出必鴈行。性好學,老而不倦,所纂述盈數簏。明季隱居不仕,自號天紳居士。
參考文獻
[編輯]- 《貴州通志》
- 《廣東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