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焊

林焊(1578—1636年),字实甫,号鹤胎[1],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出生于金门)籍龙溪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探花[2]。官至东阁大学士,曾获崇祯帝御书[2]。金门后垄与金城南门的林氏家庙,挂有与他相关的“探花宰相”匾额[3]。
生平
[编辑]林焊生于金门瓯垄[注 1],相传诞生前夕有异象,整个瓯垄湖连续鸣沸长达三天三夜[2][4][3][5]。林焊七岁丧父,随母亲改嫁而在龙溪县[注 2]成长进学[4][3]。后来他以龙溪籍参加万历四十年(1612年)乡试,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2][4][3][5]。天启四年(1624年)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六年升左中允,七年升左春坊左谕德,仍管司业事,本年闲住。当时魏忠贤一派欲私铸铜钱,打算拿走国子监的铜鼎、铜缸,被林焊阻止[4][5]。而后因为不齿宦官魏忠贤想要与孔子并列的行径,而挂冠求去[2][4][3][5]。崇祯登基,起复司业,升国子监祭酒[2][4][3][5]。
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遭诛,林焊以原职起用,后升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4][3][5]。崇祯七年(1634年),和枚卜、刘宗周同时召对文华殿,陈“用人、理财、靖寇、甯边(绥边)”四策,得到崇祯帝赏识,遂拜东阁大学士,入内阁[2][4][3][5]。据说林焊因为冲淡和平,廉介自守受崇祯帝信赖,而赐御书“淡泊甯(宁)静,中正和平”八字[2][3][5]。但因此遭到当时内阁首辅温体仁嫉妒,故意将许多事务交由他处理,令林焊积劳成疾[2][5]。崇祯九年(1636年)卒,谥文穆,赐祭葬,入祀乡贤祠[2][4][3][5]。
其他
[编辑]民间传言,林焊的成就有得到其祖母礼聘风水师在今金门金湖镇下湖村找到的“牛眠吉穴”庇荫[3]。
郑芝龙被明朝招抚后,就说曾拿千金给林焊祝寿,却被拒收,并回书“成人之美,君子也;因之以为利,小人也。”郑芝龙为之叹服[5]。
家族
[编辑]曾祖林荣富。祖父林崇禄。父亲林继盛。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履历》:林钎,鹤胎,易五房,癸巳九月十四日生。同安县籍龙溪县人,壬子十六,会十一,一甲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终养,丁巳丁忧,庚申复原职,壬戌同考,甲子升南国子监司业,丙寅升左中允,丁卯升左春坊左谕德,仍管司业事,丁卯闲住,起司业,升祭酒,戊辰升少占,庚午升正占,辛未管祭酒事,壬申升礼部右侍郎,教习庶吉士,付总裁,癸酉升礼部左侍郎,掌翰林院,癸酉升礼部左侍郎,甲戌给假。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郭哲铭. 《浯鄉小事典》. 金门县文化局. 2006-12: 62–63. ISBN 978-986-00-6631-9.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杨天厚、林丽宽. 《金門匾額人物》. 金门县文化局. 2005-03: 160–163. ISBN 986-00-0724-1.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杨天厚、林丽宽. 《認識金門小百科-科舉人物篇》. 金门县文化局. 2018-11: 58 [2021-12-03]. ISBN 978-986-05-79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李仕德 总编修. 《金門縣志─96年續修‧第十一冊‧人物志、觀光志》. 金门县政府. 2009-12: 118–119 [2021-12-03]. ISBN 978-986-02-057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