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专题讨论:电子游戏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Wikipedia talk:电子游戏专题
Nostalgiacn在话题“请求对条目Technoblade重新评审”中的最新留言:3小时前
电子游戏专题
本维基专题属于电子游戏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游戏内容。您若有意参与,欢迎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专题级专题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维基专题自动获评专题级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完善專題的來源列表(2025年度) 51 7 Ericliu1912 2025-07-12 13:31
2 提议修改Wikipedia:格式手册/电子游戏 § 封面图像 23 7 Ericliu1912 2025-07-12 13:31
3 定義句的原文名和中文譯名標註 54 10 For Each ... Next 2025-07-02 21:30
4 优良条目分类 2 2 深鸣 2025-04-14 21:34
5 《電子遊戲專題簡訊》2025年第一季 1 1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5-04-20 17:35
6 讨论通告:WT:命名常规/电子游戏 1 1 自由雨日 2025-05-08 15:51
7 极高重要度评级 5 4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05-19 22:58
8 如何增補專題簡史? 3 3 SuperGrey 2025-05-20 22:58
9 讨论通告(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無障礙#推动将Wikipedia:格式手冊/無障礙/2025列为指引) 1 1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05-31 18:21
10 二十周年紀念! 1 1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06-10 13:38
11 遊戲雜誌和遊戲相關圖書的條目格式 4 2 Ericliu1912 2025-07-12 15:06
12 电子遊戏是否应用书名号 1 1 魔琴 2025-06-17 18:20
13 WikiProject:电子游戏/教程 1 1 For Each ... Next 2025-07-11 17:57
14 请求对条目Technoblade重新评审 4 2 Nostalgiacn 2025-07-13 11:37

完善專題的來源列表(2025年度)

[编辑]

Gamemusic

[编辑]

網站:https://gamemusic.net/

根據網站介紹,網站早於2006年建立,編輯團隊8人,主打遊戲音樂評論和作曲家訪問,但似乎網站已停止更新一段時間。--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4年12月27日 (五) 15:26 (UTC)回复

我搜索了一下編輯的名字,發現這其實是一個波蘭媒體,主站一直有更新,只是英文站不更新而已。
這是波蘭主站的編輯團隊介紹:https://gamemusic.pl/redakcja/ --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14:35 (UTC)回复

游戏葡萄

[编辑]

所有对游戏葡萄的引用已经失效,官网首页也软重定向到了其微信公众号页面。请着手将游戏葡萄官网的链接替换为微信公众号。--HoweyYuan留言2025年1月7日 (二) 13:03 (UTC)回复

感觉不用太着急,似乎无法判断是临时关站还是永久关站。即使是后者,对于已经有存档的页面也不用替换成微信公众号。--深鸣留言2025年1月7日 (二) 13:54 (UTC)回复
11月寫《十字军骑士》的時間官網還能訪問,12月發現無法訪問,不清楚是否修整或換網站,如之前竞核。可以再等等。
另外,微信公众号上未必有全部文章。--Nostalgiacn留言2025年1月7日 (二) 15:18 (UTC)回复
好的。
游戏葡萄面向的中国游戏市场中,阅读评论员文章的玩家本就是少数。且中国读者也很少使用网站阅览文章,反而是社交媒体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居多。网站运营需要成本,关停网站而转向更受欢迎的平台,是普遍的商业行为。--HoweyYuan留言2025年1月8日 (三) 09:18 (UTC)回复

1、这个媒体没有网站只有公众号。 2、没有维基条目。 --Suteru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2:10 (UTC)回复

@Suteru所以说你提到的这两点会对游戏葡萄本身的可靠性造成什么影响?例如今日头条有网站也有维基条目,但被列入「应停用」。来源的可靠与否主要取决于媒体是否有编辑团队,编辑人员是否可靠等(WikiProject talk:电子游戏/2021年 § 游戏葡萄)。此外,如果你看了我先前留下的链接的话,会了解到他们有官网,可以看看上面的#游戏葡萄网站已关闭。--深鸣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6:01 (UTC)回复
此外,此类有大幅改动的编辑不算是小修改维基页面的小修改是一种很常见的修改,例如错别字更正、格式和外观的改动)。--深鸣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6:05 (UTC)回复
没有维基条目对可靠性是没什么影响,但至少反应了此类媒体受关注度不足。没有网站支撑引用公众号内容想必不符合以往惯例。--Suteru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6:16 (UTC)回复
按照你的说法,游戏葡萄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内容就是可靠来源,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就成了不可靠来源?公众号内容不只是个平台而已吗,在自己的网站上和在公众号上发布,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深鸣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6:22 (UTC)回复
評定來源是否可靠應參考WP:來源評級。你提到的問題根本不是評判來源是否可靠的標準。
該來源有編輯團隊,能採訪眾多一線開發者,不乏國內大廠。遊戲媒体行業內被認為是头部的媒体[1])。
一如上文所說,按現行標準「對方有編輯部,半可靠起步」。就算你說他不知名,還是能用到條目中。而且該媒體沒有半可靠來源的問題,可以被認為一般可靠。--Nostalgiacn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6:27 (UTC)回复
了解,那就这样吧--Suteru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06:29 (UTC)回复
將以上新討論合併至來源探討處,並整理章節標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12日 (六) 05:31 (UTC)回复

少年电脑世界

[编辑]

官網:http://sndn.juqk.net/

維普簡介:https://lib.cqvip.com/Qikan/Journal/Summary?kind=1&gch=89113X

《少年电脑世界》是1997年創刊的雜誌,早期是少年科普讀物,早期與電子遊戲無關,畢竟電腦還沒在學生中普及開來。2023年說改制,實質停刊。互聯網檔案館有2002-2019年的大多期刊,可以作為參考([2]

有一份名字差不多的《少年电世界》(1992年創刊),不要搞混。同樣是少年科普讀物變成半遊戲雜誌,暫時資料不多,不討論。--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13:14 (UTC)回复

Gamer

[编辑]

官网:https://www.gamer.ne.jp/

关于页中称该网站由株式会社イクセル运营。看首页像是二次元向的游戏网站。不知可靠性如何。--深鸣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10:08 (UTC)回复

2022年討論過。最近幾年偶爾用,還行。--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12:17 (UTC)回复
看起來還不錯,傾向於可靠。--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20日 (四) 08:31 (UTC)回复
從定期公佈的編輯部玩了有什麼遊戲,可以看出有編劇部,主編有不定期發文([3]),自己的簡介2011年加入ixll,也就是做了14年的編輯。ixll對Gamer的介紹是,有專門的記者去採訪、取材和寫報道([4])。來源起碼是半可靠。
PS:新聞稿通常以「Gamer編集部」發佈。除了新聞之外,還有遊戲資料庫app資料庫。--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6:26 (UTC)回复
这个媒体还能参加东京电玩展的第一天展览([5]),根据条目所述,第一天至第二天为专业人士参观日,只对游戏业内人士和媒体开放,看样子是得到了东京电玩展的认可。不过不知道这种认可需要什么门槛。如果门槛较高,个人更倾向于此来源可靠。--深鸣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6:37 (UTC)回复
主要是這個媒體「Gamer」的名字不夠特殊,較難找到第三方對他的報道或者評價。--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23日 (日) 16:59 (UTC)回复

Gamer除了編輯部文章,也有評論員文章(自由撰稿人),如各務都心小林白菜,他們本來就是在IGN日本等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發文([6][7]),選稿的品質是可以的。--Nostalgiacn留言2025年4月23日 (三) 02:50 (UTC)回复

Thisisgame

[编辑]

網站:https://www.thisisgame.com/

使用情況:Special:Linksearch/thisisgame.com

Thisisgame朝鲜语디스이즈게임是韓國遊戲媒體,2022年的時候提過,由於本地極少人用,也沒人提意見。英維在2024年12月將該媒體評為可靠,創始人是媒體人出身,有相關行業經驗,媒體和已經認為是可靠的媒體有合作,如Game Developer。--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12:32 (UTC)回复

倾向跟随英维,认定此来源可靠。--深鸣留言2025年3月25日 (二) 00:57 (UTC)回复

AppMedia

[编辑]

網站:https://appmedia.jp/

範例文章:https://appmedia.jp/fatesr/77125265

日本攻略wiki站點。名為wiki,但似乎攻略文章是編輯部的作品?有內容政策,無編輯團隊介紹。我對日本此類站點不熟,故無法判斷其可靠性,求教。--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12日 (三) 18:07 (UTC)回复

招聘網站看到是有編輯部的,聽前員工分享,主營業務就是FGO。有個20萬+的YouTube頻道([8]
新聞板塊,看了很多篇都是署名「AppMedia編集部」,看起來都很像新聞稿。其他評測之類的文章也差不多的感覺。攻略百科也是署名「AppMedia編集部」。--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24日 (一) 18:07 (UTC)回复

7k7k

[编辑]

2022年讨论过。先把原讨论的链接部分复制过来。

網站:http://news.7k7k.com/ (已經無效,任何內容都會直接跳轉到小遊戲的頁面)

舊版頁面連結:人物专访产业动态海外新闻品牌实验室新闻周刊游戏评测

找資料時,偶然發現7k7k早期也有新聞內容,而且寫得挺專業的,也許在移動平台來臨之際,PC還是流量入口,所以還有團隊專門寫報道吧。在2011-2013年期間有較為專業性的報道和專訪,news.7k7k.com 這個頁面主頁反而不再更新,內容都是跳轉到小遊戲。舊的歷史版本還能訪問。--Nostalgiacn留言) 2022年10月23日 (日) 06:51 (UTC)

虽然 http://news.7k7k.com/ 已经无效,但是可以查看网页存档。看了两三篇资讯类的文章([9][10]),感觉写得口语化,不太专业。不过先前写条目时用到过类似于游戏专题下的来源,公测、删档测试之类的信息会报道([11]),且与官方消息一致。里面的试玩虽然没有存档,但是找到了其他网站复制的内容,同样感觉写得不专业,并且部分内容疑似复制自别处([12]游戏内所有歌曲的创作和改编均由……《Don’t say “lazy”》等等)。

综上,对于旧版页面,个人倾向于可靠,写得确实挺专业;对于已经挂掉的新版网页,个人建议列为半可靠,仅可以使用其中事实性的描述,但评测之类的还是算了。技术层面上,新版与旧版网站可以用链接前缀判断。--深鸣留言2025年3月24日 (一) 00:50 (UTC)回复

17173網

[编辑]

網站:http://news.17173.com/pl

先前討論:

  1. Wikipedia:可靠来源/布告板/存档/2022年5月#17173网是否是内容农场?
  2. WikiProject_talk:电子游戏/2022年#17173網

先前結論:17173是中國大陸的老牌遊戲媒體,自2011年被畅游(搜狐)收購,現屬於SOHU门户矩阵的一部分,網站會收錄與搜狐有合作的自媒體內容。網站的新聞和編輯部文章被認為可靠,包括「游戏X博士」、「正经游戏」等「17173人格化栏目」。與畅游(搜狐)有關聯的報道立場存在利益衝突,涉及畅游一般的資訊可以使用,而特別的論斷需要使用其他可靠來源。

英維馬上要給17173判死刑了(en:Wikipedia talk:WikiProject Video games/Sources#17173),故特別提醒大家,如有觀點看法可以到英維發言。至於在中維是否為可靠來源,也請大家再作複核。--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26日 (三) 21:41 (UTC)回复

這個來源之前評價就是視情景,特別是外國人看不懂中文,所以對於17173那些內容有用感到難以區分。背景還是要說的,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遊戲媒體不同,游戏机禁令之後,發展受挫。後來互聯網公司入局做遊戲,互聯網公司自身又有搞門戶網站(新浪、網易、騰訊、搜狐等等),所以也不用看遊戲媒體眼色。最後就是傳統遊戲媒體打不過停刊,部分遊戲媒體被收編,「被包养了就不要谈独立人格」([13]),所以對於利益相關者,相關內容是是不能用。
17173有沒有編輯部,有而且很大,曾經是國內一流([14])。17173巔峰時有1200名員工,2017年就已經縮減到200人([15]),2018年的時候各專題就招聘大量編外人員([16])。2019年進行內容重組,著重「原有新闻模式精简」、「将新游整合为“新游产品部门”」和「专区的作用由产品目录式的体验转变为用户运营」三個板塊。應對新媒體的形式,所以推出「拟人化形象展示的新栏目」,正经游戏/X博士等形象以KOL的形式進駐各大平台媒體號。([17]
2019年後的三大板塊,第一部分:精簡導致沒人寫專稿,通常轉發新聞稿(产业新闻/社会新闻/国内新闻/全球新闻);原創的獨家策劃內容數量很少,還有一些編輯去負責正经游戏/X博士這類新媒體。第二部分:就是重點寫17173新网游频道的內容,那些內容可以保證是編輯寫的。第三部分:各遊戲專題內容所謂的「用户运营」,就是招聘編外人員,或者直接給玩家營運([18]),不少媒體號和玩家轉載文章,我想就是這種合作營運導致的結果。
補充:2016年招人標準:大學本科生([19]
一個20多年的遊戲媒體,就算你質疑其編輯守則,但是以WP:來源評級論,是不會歸為不可靠。對方有編輯部,半可靠起步。有自媒體和新聞稿,但是也可以從文章末的「来源:」或者置頂的「作者」分辨。另外,真的要無廣,純原創內容,更符合中國寶寶體質的「17173微信公眾號」應該是最佳選擇。--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28日 (五) 08:57 (UTC)回复
您希望我幫您翻譯到英維嗎?您提供的細節可能會對他們有幫助。
「17173微信公眾號」是個好主意,可以獨立出來做半可靠來源。--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28日 (五) 09:08 (UTC)回复
根據本地使用的CC協議,翻譯我的發言不需許可,只要不是扭曲我的意見即可。
另外,我也希望其他編者能有話直說,之前來源討論掛了2022年整年,有的是時間提出意見,大不了再提出復議。--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28日 (五) 13:25 (UTC)回复
已翻譯。--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28日 (五) 23:43 (UTC)回复

英維那邊好像沒繼續討論了,先前那邊討論提到17173是E3等遊戲展的合作媒體,但是缺乏其他來源。我找到2018年東京電玩展官方《報道実績報告書》「メディアパートナー」(媒體合作夥伴),中國的有五個媒體,其中就有17173.com。大型遊戲展會的媒體合作夥伴不會找阿貓阿狗的媒體,是當地有影響力的遊戲媒體,這個可以側面反應17173.com的地位。--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14:40 (UTC)回复

游戏时光

[编辑]

網站:https://www.vgtime.com/

游戏时光網站關閉了好一段時間,也不見重開。也許是口碑炸了之後,沒流量了。--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28日 (五) 14:00 (UTC)回复

微信上呢?還有在更新嗎?--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28日 (五) 23:41 (UTC)回复
B站和微信的號都是2023年4月後不再更新,應該是沒交接。微博是交接了,但是2024年8月沒再發文。--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00:46 (UTC)回复
那看來是涼透了 🫡。--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03:43 (UTC)回复
發現網站有恢復了,但是連結都改動了,之前的文章找不到,也沒有內容的搜索系統。而且最糟糕的是,文章都沒有署名,而網站底部是「本站内容为系统转载 不代表本媒体的立场 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最悲觀的猜測,已經成為遊戲內容向內容農場。--Nostalgiacn留言2025年4月29日 (二) 14:14 (UTC)回复
⚠️ 主頁展示的幾篇文章似乎抄襲自別的新聞網站。真是刷新下限了。--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29日 (二) 15:13 (UTC)回复

CREATIVE VILLAGE

[编辑]
和电子游戏无太大关联,且无继续讨论的必要,也不应写入总结中。--深鸣留言2025年5月29日 (四) 03:52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网站:https://www.creativevillage.ne.jp/ ,其中有专门的Game Creator栏目,同时也有对游戏各总监的采访,内容好像多是访谈。网站列出了工作人员([20]),访谈结尾还列出了详细的相关人员(样例,例如摄影师、采访者等),内容感觉也不错。个人倾向于可靠。--深鸣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14:38 (UTC)回复

這個是求職網站的媒體,我看了幾篇訪談,還有就業成功分享😅(『クリエイティブアカデミー』でCGを学び、すべての企業面接に合格!受講生インタビュー),公司和開發者分享更像是招人廣告,宣傳自己公司業務,有什麼作品。全是利益相關,個人認為默認不可靠,開發者訪談只能是有限度使用。--Nostalgiacn留言2025年4月2日 (三) 02:21 (UTC)回复
这样来说的话,可以和虚幻引擎官网上的访谈归为一类([21],示例:[22])。个人更倾向于半可靠,因为编辑成员都是明确的,内容准确性也有保障。但是不能佐证关注度,仅能使用与开发者的访谈消息,且与网站存在利益冲突的信息需要改写。--深鸣留言2025年4月2日 (三) 03:37 (UTC)回复
刚刚重新看了一下,感觉这和电子游戏没什么太大关系,应该都不用写进总结里面。--深鸣留言2025年5月29日 (四) 03:40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動畫學術趴

[编辑]

Gadget News

[编辑]

網站:https://getnews.jp/

遊戲專欄:https://getnews.jp/cat/getgames

Gadget News日语ガジェット通信是東京產業新聞社營運的统整网站(類似中國大陸的媒體號系統),上溯母公司是4chan持有者未來檢索Brazil。

有編輯部,第二代主編宮原俊介(2010-2019),現在主編是吉田達希([23])。編輯部文章會在文末署名「ガジェット通信」([24])。遊戲部門是署名ガジェット通信ゲーム班 タグ,網站接受第三方投稿,如Saiga NAK(一個電競媒體);還有網絡作者(摘稿人)投稿([25])。

網絡作者文章,內容很水,我看到一個網絡作者不斷投稿關於寶可夢的文章([26][27][28])。--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1日 (四) 17:14 (UTC)回复

HobbiGame

[编辑]

網站:https://hobbigame.com

HobbiGame是香港的遊戲媒體,由前遊戲雜誌《GamePlayer》《Famintsu PS》和漫畫雜誌《快樂龍》(香港版)主編MS(Msaki)創立([29])。

對方的履歷有待第三方資料驗證,如果所言非虛的話,內容應該可靠。--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9日 (五) 14:59 (UTC)回复

Saiga NAK

[编辑]

網站:https://saiganak.com/zh/

在Gadget News發現這個媒體,稍微深挖一下。Saiga NAK是一個電競媒體,舊名funglr Games([30])。母公司是香港公司Fangrandia Limited([31]),Fangrandia Limited本身就持有一個網絡媒體TechNow 當代科技。Saiga NAK是他們在日本成立的電競媒體,網站同時提供中英日三種語言,文章原始語言是日文,也就是日本編輯。

補充:Fangrandia Limited官網,這家公司業務很雜,甚至收購了日本大麻公司smile CBD,在旗下媒體宣傳大麻產品([32])--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16日 (五) 12:54 (UTC)回复

我覺得可以先按照 通常可靠來判斷。另外,剛剛忘了這裡已有討論,在布告板又開了一個討論串,算是重複了。不過也不衝突,可以兩邊的來源列表都加入。--SuperGrey (留言) 2025年5月28日 (三) 14:05 (UTC)回复

CRPG 通鉴

[编辑]

網站:https://crpgbook.wordpress.com/

中文版:https://crpgbook.cn/

網上全文:https://indienova.com/crpg

《CRPG 通鉴》是Felipe Pepe連同多個志願者創作的一本介紹電腦角色扮演遊戲的書。採用CC BY-NC 4.0)協議,可以自由複製使用。網上可見全文。

我看了一下,大概就是電腦角色扮演遊戲百科的電子書(個人出版媒體)。有公開征稿,陸續更新收錄作品。

英維有部分條目用到這個來源,不過未見有討論過。--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31日 (六) 10:04 (UTC)回复

提议修改Wikipedia:格式手册/电子游戏 § 封面图像

[编辑]

既然是中文维基百科,那么我认为应该优先显示中文内容。目前Wikipedia:格式手册/电子游戏 § 封面图像中称,对于外文游戏,为避免译名和地区差异,即使游戏存在中文版,也应选择其原生语言版封面,但有些存在中文版的外文游戏不会存在译名和地区差异,所以「原生语言版封面」的前提条件并不成立。并且{{Infobox VG}}模板中存在地区转换功能,能够实现不同区域显示不同的封面,因此也能够规避「译名和地区差异」。因此我建议将条文修改如下:

現行條文

中文游戏应选择其开发者所在地版本封面;对于外文游戏,为避免译名和地区差异,即使游戏存在中文版,也应选择其原生语言版封面。

提議條文

中文游戏应选择其开发者所在地版本封面。对于外文游戏,若游戏不存在中文版,则应使用原生语言版封面;若游戏存在中文版,且不同地区不存在译名或地区词差异,则优先选择中文版封面;若不同地区存在译名或地区词差异,则可使用原生语言版封面,也可通过地区转换显示不同的标志图案(使用方法详见{{Infobox VG}})。

参见:Talk:米塔 § 关于封面图片。--深鸣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04:46 (UTC)回复

主要是歷史遺留問題,過去中港台三個市場,都有獨立的發行商負責發行。所以造成各地譯名差異,有些差異留存至今(一般為續作)。
如今時代變了,開發商和發行商更注重大中華區的整體宣發,一如任天堂統一寶可夢譯名,又如Steam這種可以全球發行的平台,削弱了各地藩籬。現在遇到「整體宣發」的模式,未必要追求「原生语言版封面」。--Nostalgiacn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07:21 (UTC)回复
(+)支持修改,與當下的實際做法相符。--SuperGrey (留言) 2025年1月22日 (三) 07:41 (UTC)回复
(+)支持與時俱進。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1月22日 (三) 12:05 (UTC)回复
(+)支持。就是如果上传多个封面版本(简繁或地区词)来在条目内转换,会否有违WP:NFCCP?--PexEric💬|📝 2025年1月26日 (日) 05:58 (UTC)回复
我认为不违反「最少数量的使用」。因为在同一语言变种中至多只能看到一种封面,而不会把所有地区的封面都展现出来。--深鸣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06:07 (UTC)回复
目前《原神》就是這樣,國際版和大陸版使用不同封面,你可以看一下效果。--Nostalgiacn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06:09 (UTC)回复
(!)意見:提請暫時將美少女遊戲條目排除在規則之外。和日本文化綁定太深,換成華語封面反而感覺奇怪。--MilkyDefer 2025年1月26日 (日) 15:06 (UTC)回复
當年《星空列車與白的旅行》用中文封面也沒見你說奇怪🤔--Nostalgiacn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16:02 (UTC)回复
我好像對那個條目沒有太多關心——本來我就沒接觸過。我記得好像我看都沒看一眼,如果我真的看了我也完全沒有記憶。--MilkyDefer 2025年1月26日 (日) 18:10 (UTC)回复
搞錯了,當年找我的是另一個人。個人近年創作了一些美少女遊戲條目《夏日彼方》《水烟水雾》《兔兔秘密花園》,官方有公佈正式譯名,由於是全球發行,同步宣發,並沒有造成誤解,或者讓人感覺奇怪的地方。
過去選擇原生语言版封面的理由是为避免译名和地区差异,考慮的因素是各地「譯名」差異。本身並沒有考量文化之類的因素,而且修改的條文保留了這個情況。增加的是就中文版沒有譯名差異下,才优先选择使用中文版封面。--Nostalgiacn留言2025年1月27日 (一) 08:50 (UTC)回复
我不能完全接受你的這番說辭。最近有個人在Commons上傳了戀愛與選舉與巧克力的Hikari Field版本封面。雖然被我用侵犯版權給炸掉了,但是讓我想到,突然改掉一個用了十多年的原版封面,很讓人不理解。--MilkyDefer 2025年1月27日 (一) 13:16 (UTC)回复
並且這樣一改,馬上緣之空的logo就有理由換掉了,換成一個陌生的樣子。我認為最起碼這條規則不應該適用於原版發行已曠日持久後才出現的華語版封面。--MilkyDefer 2025年1月27日 (一) 13:19 (UTC)回复
如果你是情感上不能接受改變,或者可以加入類似NC:先到先得的條款。
實際上,WP:VGBOX其實已經有如果条目页面上已经存在合适的封面,请不要浪费时间更换为其他版本的補充條文,不必太顧慮古早內容被修改。
特意去換中文封面概率,我感覺比中文作品加入外文譯名的情況要低。(WP:VG/CN)--Nostalgiacn留言2025年1月27日 (一) 13:57 (UTC)回复
能不能讓兩者同時存在呢?既要外文原版,也要中文版(+地區轉換)。畢竟如果兩個logo/封面相差很大,同時把兩者都展示出來,也算是對讀者有較大的幫助。--SuperGrey (留言) 2025年1月27日 (一) 22:17 (UTC)回复
这样应该真的不符合非自由内容使用准则的「有限使用」了。因为游戏封面是用来辨认该产品的,而无论中文版还是外文版都是此作用,违反了最少数量的使用。倘若一则非自由内容能够传达等效的重大信息,不得使用多则非自由内容。--深鸣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4:19 (UTC)回复
考虑到MilkyDefer君所说的情况,是否应该将「优先选择中文版封面」相关的意思,修改为「既可选择原生语言版封面,又可选择中文版封面」?即两者权重相同。否则有人可能会以「中文版的封面更合适」等理由,将原先的封面图替换掉。--深鸣留言2025年2月12日 (三) 14:52 (UTC)回复

可能得重新审视这个修订,地区转换可能会有版权问题,见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記錄/2025/03/12 § File: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logo (zh-cn).png 或 File: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 logo (zh-tw).png。--深鸣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14:04 (UTC)回复

奇怪,怎樣《原神》兩幅圖又沒有投訴。以他這樣說,地區轉換使用不同圖片根本(不)可能符合WP:NFCC。--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15:23 (UTC)回复
您想说的是否为“不符合”?--深鸣留言2025年3月12日 (三) 23:28 (UTC)回复
修正了筆誤。--Nostalgiacn留言2025年3月20日 (四) 03:55 (UTC)回复
那还是维持现状好了。--深鸣留言2025年3月22日 (六) 04:42 (UTC)回复
@深鸣NostalgiacnWcam對於詮釋過於狹隘,地區詞是本站獨有的問題,且對於讀者而言頗為重要;我們應該推動修正有關規則,不應將純粹為地區詞轉換適用的圖片視為違反。——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12日 (六) 05:31 (UTC)回复

定義句的原文名和中文譯名標註

[编辑]

Template talk:作品名稱 § 不觉得这模版很多余吗?」在討論定義句括號標註名稱過長的事情。這個模板是泛用性質,討論結果應該是對全站範圍有指導作用。但遊戲領域現在又是明文推薦使用{{vgname}}列明原文名和各地中文譯名。我想本專題需要關注這個議題。

討論中Gohan君的意見是:括註在「××(……)是◯◯作品」定義句中占三分之一或以下比較合宜,這裡有些明顯長於三分之一的闊號標註,例:「异度神剑2」、「薩爾達傳說 黃昏公主」(均佔二分之一強),還有窄螢幕排版下佔四行「川島隆太教授的DS腦力強化訓練」。

可以看出,括號標註話分兩頭。一是原文名,其他領域作品可能只需要標註一個原文名,而遊戲領域有同時標註日文版名、北美英文版名、歐洲英文版名三個外文名的需求腦力訓練二是中文譯名,有地區詞分歧的情況下會寫「中國大陸譯作○○○,香港譯作△△△」,如果譯名情況「複雜」,還會補充「台灣官方譯作□□□,中國大陸舊譯◇◇◇」等异度神剑2

如果決定廢除括號標註的做法,目前來看改法有兩種。一個是轉為腳註。英文維基以前也是括號標註,但這幾年就開始轉為腳註了。不過他們是只把外文名扔到註腳,各地英文名反而是大大方方寫在正文,連括號都不加(如Professor Layton 4。我們這邊如果改用腳註,可能會有人提議中文名扔腳註,外文名保留在首句?技術上看,轉註腳給{{vgname}}加個開關參數,轉原文名、轉中文名還是兩者都轉,都可以直接操控。

另一個方案是遷移到資訊框。英維的資訊框只能寫一個標題,而我們的{{Infobox VG}}原名和各地譯名都有字段,全部遷移過去也是沒有問題的。原文名字段(|japanese=|english=})放在標題下方的醒目位置,實際使用也相當普遍。而|official=|common=兩個雖說「游戏译名情况简单则不使用此栏位」,但務實上就算譯名複雜一點,大家還是在用{{vgname}},兩個譯名字段就和空氣一樣。

不過由於|official=|common=兩個字段較少使用,所以說明檔也有表述不清楚的地方。比如條目命名的大原則是「常用優於官方」,所以官方名稱成為標題倒不如說是因為「常用順帶官方」。那這種「常用兼官方」的標題要同時填在|official=|common=兩處嗎?另一方面按照新版WP:ACGNAME的解釋,「未與最通用譯名拉開數量級差距」的都算「通用譯名」。那類比來看,會不會有「不夠常用」但是值得列出的譯名?所以,|common=的文字標籤改成「其他譯名」會不會比較OK?再技術角度講,{{vgname}}的主要譯名參數就是各地根據命名常規選出轉換標題,不能直接看出譯名官方與否,遷移時還要費點腦筋。

最後。方針制定的時候是10年前,當時玩遊戲基本靠民間中文化,少數遊戲中文化也只有繁體版,當時原文名和各地中文名確實有重要的辨識作用。上方遊戲封面的討論各位也提到了時代問題,也提到有些事情變了,但也有些事情沒變。現在來看,遊戲領域的序言標註應當如何處理,是繼續括號標註,還是也需要修改?--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日 (六) 07:10 (UTC)回复

我不覺得原提案「廢除{{作品名稱}}」能通過,有種頭痛砍頭、腳痛砍腳的感覺。倒是可以考慮在{{vgname}}提供腳註的選項,把冗長的括號收進腳註里,確實是不錯的方案。--SuperGrey (留言) 2025年2月1日 (六) 08:16 (UTC)回复
本站有{{Infobox Chinese}}的使用,电子游戏专题有没有类似功能的模板?个人(+)支持彻底废除{{作品名称}}并将其内容全部转移到信息框或类似上述功能的模板。
WP:NOTONLYFORGAMER为专题内容提供了科学指导。你曾说,维百不是游戏百科,这里假定读者都是不玩游戏只是过来扫个盲的路人。相信路人不会对译名有很大的兴趣,在定义句便放一个巨大的括号,令人十分摸不着头脑,而信息框是一个合适的位置。--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1日 (六) 09:39 (UTC)回复
不對,應該廢除的是{{Infobox Chinese}},這個模板的內容應該是姊妹計劃维基词典負責的內容,因為维基百科不是词典
在2023年7月已經達成相關內容移動到詞典的共識(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存档5#連結至維基詞典方案),只是提議者一直沒空處理(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存档/2023年9月#請求恢復以往標音方式)。
早期因為兩岸三地長期各行其是,導致的譯名衝突。所以當時中文維基百科,還有分家繁體和簡體兩個百科之說,也就是地區詞系統才避免的分裂。如今商家統一兩岸三地譯名,對大中華區統一宣發,所以才有「譯名」不太重要的感覺,當年可是導致分裂的嚴肅議題。--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1日 (六) 10:18 (UTC)回复
你好像有点跑题。{{Infobox Chinese}}的主要功能是解释词义和列举翻译,本话题讨论的内容是游戏的译名。该信息框的废除是因为维基百科不是词典。而在信息框标记作品译名,显然不属于词典范畴,社群也无意将其废除。--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2日 (日) 14:06 (UTC)回复
只能說{{Infobox Chinese}}的例子很糟糕。回覆下一段有說明了譯名保留的意義,這是一個歷史問題。--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2日 (日) 14:34 (UTC)回复
Infobox Chinese也是笔糊涂账。--PexEric💬|📝 2025年2月9日 (日) 12:45 (UTC)回复
我的意见主要在《作品名称》讨论页。我希望各地译名尽量在首句标注,但若太长或太多则标于信息框,任何情况下反对使用注脚来表示(我认为注脚对读者注意力的干扰要比标出长译名来得更大;但若注脚写的不是地区词,而是其他名称相近的别名等,则不反对——这一问题也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1日 (六) 10:18 (UTC)回复
不支持放入腳註,希望能維持原樣。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2月3日 (一) 08:11 (UTC)回复
有理由把选择权交给编者,为{{vgname}}增添使用脚注的功能。其实,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列出各地中文名。猜测大多数读者也不关心。现在中维的其他条目,如人物传记一类,似乎都是能省则省。--PexEric💬|📝 2025年2月9日 (日) 12:51 (UTC)回复
還是地區詞系統的定位問題。如果從「中文」維基百科的角度來講,認為各地譯名平等,那就都是「正式的或被廣泛接受的(中文)名稱」,只不過讀者自己多只用其中一種。而且對通讀中文資料的讀者,知道各地標題還是有必要的。
另外遊戲領域要求各地譯名全列,應該還是考慮了早期比較常見的現象,遊戲在台灣有官方譯名,大陸只有常用民間譯名,然後:
  • 條目以大陸常用譯名創建
  • 有人(粉絲)以「譯名錯誤」為理由移動到台灣官方譯名,用簡體字書寫
  • 又有人以「大陸用詞使用簡體字,此官方名稱在大陸極不常用」,移回大陸常用民間譯名
  • 條目又被移到台灣地官方譯名,用了繁體字
  • 移動被按簡繁破壞回退
  • (然後雙方雞同鴨講,大戰若干回合,最後管理員介入)
當時制定指引要求列出各地譯名,也是有強調各地標題互不干涉的意思。當然現在一方面全球發行,另一方面如今這種移動戰也很難見到了。
另外還有那種名氣不大、玩家也不多的遊戲,各地可能都只有媒體提到一兩次,甚至沒有媒體提到,全靠論壇某個貼文提到。這種說是「正式的或被廣泛接受的名稱」吧,但也確實沒有任何一地譯名符合這個條件😂--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2日 (三) 09:43 (UTC)回复
另外這個討論發起的原因是括號注釋太長。而很多時候如果譯名太長,那過長的原文名也跑不了。同理讀者也一樣可能也不關心外文原名,還是得兩個問題都要討論。--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2日 (三) 09:51 (UTC)回复
今日读到潛龍諜影系列,确实感到比较夸张了。--PexEric💬|📝 2025年3月11日 (二) 13:15 (UTC)回复
衹要别名多于两个,我是认为应一律写在信息框的…… ——自由雨日🌧️❄️ 2025年3月11日 (二) 13:16 (UTC)回复
所以原名已經寫在資訊框了,需要從正文第一句移除嗎?--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3月11日 (二) 15:26 (UTC)回复
那肯定移除啊😂不然有什么意义……写一处就够了。 ——自由雨日🌧️❄️ 2025年3月11日 (二) 16:09 (UTC)回复
這個例子的括號標註可以分為三組:
  • 原文名:日语:メタルギアソリッド,英语:Metal Gear Solid
  • 各地最優譯名(即轉換標題):中国大陆译作“合金装备”,香港常用英文,台湾译作“潜龍谍影”(對正常讀者來說只顯示兩項,比如cn用字下看不到中国大陆译作“合金装备”
  • 各地其他譯名:台港旧译“燃烧坦克”或“燃烧战车”,台湾于Playstation时期曾改译“特攻神谍”
您認為這三組分別怎麼顯示,扔到第一句括號裡,改成註腳,放在資訊框,還是其他?--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3月11日 (二) 15:40 (UTC)回复
Special:Diff/86404743[33]我恰好看到的香港用字是有重复的而且都把英文全称标出来了。。。--PexEric💬|📝 2025年3月17日 (一) 12:47 (UTC)回复
這裡有更多的例子,遊戲領域的主要情況(多個原文名、多個各地最優譯名、多個別名)都有涉及到。--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3月11日 (二) 15:49 (UTC)回复
曾经有一个回退员提倡不要再繁文缛节给人看其他地方叫什么名字了。可惜因为这个问题他最后跟人大闹客栈,闹到自己被SPI封掉,这个想法就连带被批倒批臭了。但是我觉得其实想法真的挺好。--MilkyDefer 2025年3月11日 (二) 16:25 (UTC)回复

Template talk:作品名稱#修訂提案有了新提案。--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4月16日 (三) 12:07 (UTC)回复

新分段

[编辑]

Template_talk:作品名稱#修訂提案通过指引了。总体意见是括注释应该短小,如果括注比较长,就迁移到信息框。所以可能要讨论信息框的事情(以及修改游戏条目指引)。

原文名如果需要,是很容易迁移到信息框的。但译名部分,信息框|official=|common=两个字段明确区分是否官方,而{{vgname}}的|cn=/|hk=/|tw=只代表最优(常用)译名,看不出官方与否。

一个想法是把|common=的标签设为自动调整。如果没有填写|official=,则|common=的标签简单显示为「译名」名,不确定是不是官方,直接往里扔就好。如果同时填写|official=|common=,则两者再分别显示「官方译名」和「其他译名」。

然后译名罗列方式,一个基于{{vgr}},像电影信息框那样按地区来分

电子游戏
常用译名
  • 中国大陆: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梦想协奏曲!少女乐团派对!
  • 臺港:BanG Dream! 少女樂團派對

另一种是一个名字一行:

电子游戏
常用译名
  •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中国大陆
  • BanG Dream! 少女樂團派對(台湾、香港)
  • 梦想协奏曲!少女乐团派对!(中国大陆)

考虑到信息框的内容是辨识作用,读者看到名字知道没来错游戏,哪个地方用什么译名相对次要一点。而且游戏名称可能包含冒号,{{vgr}}地区标签后面再附上一个冒号不太好看。似乎译名部分还是尾部小字括号的效果好一些。

各位怎么看?--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5月2日 (五) 10:49 (UTC)回复

支持 |common= 自動調整。譯名羅列方式我也認為後者更好。--SuperGrey (留言) 2025年5月2日 (五) 10:52 (UTC)回复
可以{{ubl}}改直排:
电子游戏
常用译名
  • 中国大陆:
    • 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
    • 梦想协奏曲!少女乐团派对!
  • 臺港:
    BanG Dream! 少女樂團派對
不过我确实还是觉得题主提供的后者方案(一个名字一行)更好。另外,其实,我觉得是可讨论标点是否也算“译名”差异的,本例并不好。--PexEric 2025年5月2日 (五) 11:01 (UTC)回复
这里标点应该算译名差异吧。如果是全角/半角区别,那我觉得还能算作风格化(虽然更倾向于是笔误或者懒得和原作品保持一致之类),但省略符号我确实不认为是风格化。并且这篇条目里,基本所有大陆来源都没有省略标点。
使用{{ubl}}的话,理论上「中国大陆」和「台港」应该属于同级?--深鸣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3:48 (UTC)回复
我倾向于后者。两个属性不同的字符串用冒号分隔,会让人有一些阅读压力。尤其是像例子“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作品名里面带有标点的情况。用括号和不同字号分隔,使人一目了然。--HoweyYuan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3:48 (UTC)回复
我也倾向于后者。用顿号分割的视觉效果感觉远不如换行。然后可能会出现A译名在甲、乙两地出现,但是甲地还有B译名的情况,这样用PexEric君的处理方法似乎不佳。--深鸣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3:51 (UTC)回复
更新的是「別名」,不是「外語名稱」,原文名若為外語,是按「外語名稱」是可以保留在首句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Wikipedia:格式手册/电子游戏#日文标题一直以來,日文作品也列出英文名,這個情況的英文名在某種意義上算是「非中文別名」,不建議列出。是否需要有序清除,非英文作品中列出的英文名。
infobox格式,{{Infobox animanga}}的{{Infobox animanga/name}}也一直在用,很長時期,是習慣在譯名前面,如因為是反派大小姐所以養了魔王,用國旗標識是那一地區。目前已經禁止(MOS:信息框旗帜)。主要規律是,官方譯名/正式譯名才有註明地區,常用譯名不作地區標記。--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5:03 (UTC)回复
确实,译名后附了来源不标明地区即可。这样看,过分强调译名地区属性可能也并不妥当,如迷途之子,其实在大陆,bilibili的官方译名(说是官方译名,也是因为有说明译名得到版权方认可)不一定比原名流传广,很多人也并不买账。--PexEric 2025年5月2日 (五) 15:41 (UTC)回复
日文作品的英文名建议从首句中去除,然后放到信息框里。感觉这条规则是因为会读英文的中文读者较会读日文的多?--深鸣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5:42 (UTC)回复
不清楚由來,但是其他infobox都有列出英文名的傾向,也許是因為各地譯名太難錨點作品,所以附上英文名,畢竟之前維基百科各個語言版本都是編者在條目中添加了,後來有了wikidata,才改到wikidata統籌。也可能或者是因為翻譯自英維條目太多,所有習慣性保留。--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2日 (五) 16:40 (UTC)回复

辅助输入模板。--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5月6日 (二) 16:10 (UTC) 👍1回复

外文标注指引

[编辑]

关于外文标注的一些想法。目前看是可以把{{Vgname}}换成{{langx}}(其他信息迁移到信息框),这样和其他条目格式统一,方便其他领域的编者。下面的内容是看下意向,所以写得很糙:

外文标注

对于外文游戏,在条目序言第一句以括号加注外文原题,可方便读者辨识作品。英文等作品名可遵循该语言惯例套用斜体。如:

  • 吉他英雄II》(英語:Guitar Hero II)是由RedOctane和Harmonix公司制作的音乐游戏,于2006年发行。
  • 暗黑破坏神》(英語:Diablo)是……
  • 生化危机》(日語:ドバイオハザード)是……
  • 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日語: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X 星空の守り人)是……
  • 劲舞团》(韓語:오디션 온라인)是……

序言处的名称主要供辨识作品。编者不应在此列出字面翻译或讲解词源,也无须标注发音(如为日文加入振假名罗马转写)。以上信息如有可靠来源讨论,则请在正文开发等章节中叙述。如:

  • 暗黑破坏神》(英語:Diablo,「Diablo」在西班牙语中指「魔鬼」)是……
  • 生化危机》(日語:バイオハザード=Biohazard)是……
  • 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日語: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X 星空の守り人羅馬化:Doragon Kuesuto Nain Hoshizora no Mamoribito)是……
  • 劲舞团》(韓語:오디션 온라인直译:「Audition Online」)是……

对日文等非英文游戏,读者可能很熟悉英文版名称。但序言中只列日文原名,而不列英文名称:

  • 塞尔达传说》(日語:ゼルダの伝説,英語:The Legend of Zelda)是……
  • 生化危机》(日語:バイオハザード,英語:Resident Evil)是……

编者可将英文名列于信息框的|english=字段,如{{infobox VG|title=生化危机|japanese=バイオハザード|english=Resident Evil}}

原生中文游戏无需标注外文译名,条目序言和信息框均是如此。如:

  • 原神》是……
  • 原神》(英語:Genshin)是……

一些说明:

  • 外文原名的理由从原来的「补充其文化背景」改成了「辨识」。
  • 使用假名标记英文的日文作品名,序言是写假名还是英文?比如生化危机「バイオハザード,BIOHAZARD」,现在的做法是两个全标,放到ja参数里面。中文读者能认biohazard的比较多,logo也是英文更醒目,但看日文媒体多用假名写法。这个要怎么改?
  • 还是生化危机,日文名和英文名都很有辨识性,如何处理?大陆译名「生化危机」是按日文标题「バイオハザード/BIOHAZARD」翻译的,台湾译名「惡靈古堡」是从英文版来的「Resident Evil」。后面还有官方玩梗生化危機7 惡靈古堡
  • 极限脱出ADV 善人死亡,日文标题在玩双关。虽然按照上面的说法,这种内容应该在正文中解释,而不是放到序言。
  • 另外按照这里的讨论,日文标记假名毫无疑问是为了讲发音,而罗马字则有分辨内容的成分(兼标注大致发音,虽然给出ら的罗马字ra,很多人也读不对)。这个怎么看?

(各地中文名的格式问题后面我在说)--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17日 (六) 06:48 (UTC)回复

想了下,或许可以全部写成「日文版名」「英文版名」,不用管日文版和英文版标题是否一样,以及中文名是翻译过来的还是中文媒体瞎起的。如果能说明各语言版本标题的含义一样,则可以简单写成「日语」(或者省略语种标签?),当然也可以继续写「日文版名」:

  • 暗黑破坏神》(英文版名:Diablo)是……
  • 生化危机》(日文版名:バイオハザード)是……
  • 劲舞团》(韩文版名:오디션 온라인)是……
  • 太空战士VII》(日文版名: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是……
  • 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日语: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X 星空の守り人)是…… // 英文版名 Dragon Quest IX: Sentinels of the Starry Skies

--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17日 (六) 11:18 (UTC) 👍1回复

目前有提案,要求英文作名不作斜體。目前看起來很有可能通過。--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3:04 (UTC)回复
啊不是的()那个提案衹是不用斜体来“表示非英语文本”😂“表示非英语文本”“表示作品名”等都是英语中斜体的功能,目前是要阻止中维用斜体来实现“表示非英语文本”功能,英语作品名还是正常用斜体,因为WP:格式手冊/文字格式#主要用途的文字不动。--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7日 (六) 13:19 (UTC)回复
暈,看錯了,--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17日 (六) 13:26 (UTC)回复

新版本,可能「×文版名」的例子有点多?

外文标注

对于外文游戏,在条目序言首句标题词后以括号加注对应语言版标题。例如,由日本游戏公司开发或发行的日语原生游戏,应括号标注日文版原名。英文等作品名可依该语言惯例以斜体显示。如:

  • Green tickY 質量效應2》(英文版名:Mass Effect 2)是……
  • Green tickY 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日文版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X 星空の守り人)是……
  • Green tickY 劲舞团》(韩文版名:오디션 온라인)是……
  • Green tickY 巫師3:狂獵》(波兰文版名:Wiedźmin 3: Dziki Gon)是……

中文译名可能另取新题,而未直译原版标题。而日文游戏可能以英文做标题,面向英文市场时又另取新题。此时使用「×语」标注原文标题令读者困惑,因此应使用「×文版名」来标注原生语言版标题:

  • Red XN 皇家騎士團2》(日語:タクティクスオウガ)是……皇家骑士团系列第2作,日文版另取新标题,中文版则统一加序号2)
  • Green tickY 皇家騎士團2》(日文版名:タクティクスオウガ)是……(回避未字面对译一事)
  • Red XN 光环》(英語:Halo)是……(简体中文版名直译「Halo」,但繁体中文版另行取名「最后一战」)
  • Green tickY 最后一战》(英文版名:Halo)是……(考虑字词转换后效果,故使用「英文版名」做标签)
  • Red XN 秋葉原之旅》(英語:Akiba's Trip)是……(日文版标题使用拉丁字母书写,但游戏未推出英文版)
  • Red XN 秋葉原之旅》(日語:AKIBA'S TRIP)是……(使用「日文」二字引人困惑)
  • Green tickY 秋葉原之旅》(日文版名:AKIBA'S TRIP)是……(「日文版名」则意义明确)
  • Red XN 洛克人》(日語:ロックマン,英語:Rockman)是……(日文版标题系用片假名书写「Rockman」,但另有英文版题为「Mega Man」)
  • Green tickY 洛克人》(日文版名:ロックマン)是……(用版本名称来标注可避免歧义;见下文,无须标注「Rockman」写法)

不过无上述问题时,亦可用直接语言名标注,如:

  • Green tickY 樱花大战》(日語:サクラ大戦)是……

序言首句外文名的主要作用为辨识。此处不应解说词源,列出字面翻译,标注发音(如为日文加入振假名罗马转写)等。这些信息若有百科价值,则应在后文中叙述(如「开发」一节)

  • Red XN 暗黑破坏神》(英文版名:Diablo,「Diablo」在西班牙语中指「魔鬼」)是……
  • Red XN 洛克人》(日文版名:ロックマン,「Rockman」)是……
  • Red XN 皇家騎士團2》(日文版名:タクティクスオウガ,直译「战略奥迦」)是……
  • Red XN 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日文版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X 星空の守り人Doragon Kuesuto Nain Hoshizora no Mamoribito)是……

对于日文等非英文游戏,读者或更熟悉其英文版游戏名称。尽管英文版名不应列于序言首句,但可在信息框中提供。下方列出若干示例,细节用法请参阅模板文档

  • Green tickY {{Infobox VG |title=巫師3:狂獵 |original=pl:Wiedźmin 3: Dziki Gon |english=The Witcher 3: Wild Hunt }}
  • Green tickY {{Infobox VG |title=洛克人 |japanese=ロックマン |english=Mega Man }}(填写英文版游戏名「Mega Man」,而非日文名的英文写法「Rockman」)
  • Green tickY {{Infobox VG |title=雷顿教授与魔神之笛 |japanese=レイトン教授と魔神の笛 |english=Professor Layton and the Last Specter |english2=Professor Layton and the Spectre's Call }}(北美版名和欧洲英文版名不同)
  • Red XN {{Infobox VG |title=偶像大师 SideM |japanese=アイドルマスター SideM |english=Idolmaster SideM }}(尽管日文版标题可以写成英文,但游戏并无实际发行英文版,故|english=字段应留空)

原生中文游戏无需标注外文版译名,首句和信息框均是如此。外文译名若有百科介绍价值,则请在正文中叙述。例:

  • Green tickY 原神》是……
  • Red XN 原神》(英語:Genshin)是……
  • Green tickY {{Infobox VG |title=原神}}
  • Red XN {{Infobox VG |title=原神 |japanese=原神 |english=Genshin }}

洛克人》(日文版名:ロックマン)是……」那里留了个后门,如果可以接受「日文版名:ロックマン,Rockman」这种标注,也能直接改😂--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18日 (日) 02:14 (UTC)回复

與其說这些信息若有百科价值,不如直接建議去wikidata填寫相關內容,哪裡想寫多細都行。如勇者斗恶龙IX 星空的守护者 (Q2221461),假名和羅馬字在「標題」一欄隨便寫。--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06:46 (UTC)回复
我是想说来源对名称本身做评述,而非用于单纯的辨识功能。比如《火焰之纹章_风花雪月》英文副标题为什么叫三个房子,或者假如哪天有来源说明为什么英文版《原神》叫「Genshin (Impact)」而不是「Yuanshen」 不过印象中值得说道的游戏也没几个,那我把这两句划掉了。--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18日 (日) 07:15 (UTC)回复
说实话,除非某语言在各地出现不同名称,不太支持“X版名”(在我看来英文即known in XXX as)的写法。首先,意译(或所谓另外造词)本来就是常见的归化翻译手段,各语言皆是;对于中文使用者,因为中文的特性,甚至会更加习惯。且诸语言语法不同,读者也不会关心译名是否对照直译及对照到何种程度。所以如上Halo一例用来强调译名是否直译并不合适。其次,“《秋叶原之旅》(英语:Akiba's Trip)”的写法并不会有歧义,读者在定义句的括号所需关心的是作品原名和/或英文名,而不是源自何地开发或是否于某地贩售。后者本来就可以在正文章节中详细说明,没必要如何在导言暗示;名称实在值得说道,也会开单独章节。对于《洛克人》,假名本来就是日语,所转写的原文似乎应该交给{{lit}}。另外,如果中文沿用了原名的拉丁文,如BanG Dream!,也没必要再写一遍,无论是称日语名还是日文版名。--PexEric 2025年7月2日 (三) 09:33 (UTC)回复
「X文版名」本身也是陈述事实,和翻译本身就是脱钩的,和怎么翻译就更没有关系了。就是说游戏日文版名叫“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关我中文圈叫「太空战士VII」什么事
「Akiba's Trip」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就有人给你写「AKIBA'S TRIP」,说官方用的就是大写。不加{{lang}}自然也不会找事;「AKIBA'S TRIP」这个还可以说这就是日文版名称,不用遵守英文大小写的规范;那「AKIBA'S TRIP」,反正我是手痒想改成英文的写法,所以是改还是不改呢?
这个讨论就和隔壁书名号讨论一样,说实话读者真的没那么关心,分那么细都是有WP:FANCRUFT倾向的站内编辑在掐。这个问题也是同理,各种特殊情况见多了,自然会有区分的想法。
至于我个人,我是巴不得去掉语言标签,只甩个原文名上去--𝐹𝑜𝑟 𝐸𝑎𝑐ℎ ... 𝑁𝑒𝑥𝑡 2025年7月2日 (三) 13:30 (UTC)回复

译名注释指引

[编辑]

基本照抄原来对{{Vgname}}的说法。因为Wikipedia:格式手册/电子游戏#译名注释改完只剩一段,所以可以把四级目录撤了。

如果游戏在华语各地区译名不同,除全文地区词转换外,还应在信息框的译名字段中列出。(具体用法详见{{Infobox VG}})如果游戏的常用译名不止一个,或有其他中文别名,亦可在信息框中注明。所注别名、俗称、简称或缩写等必须广为使用且为公众认可,否则不宜加入。列出多个译名时,应置顶部列出各地常用译名(即转换标题)。若译名成因复杂,且有可靠来源介绍,则可在文中详细介绍。

另外如果官方中文版使用拉丁字母标题,要不要列呢?一方面是日本游戏,比如纯拉丁字母的「Final Fantasy XIII」(对比夹杂汉语的「雷光歸來 Final Fantasy XIII」);另一方面是本来就是英文游戏的「Spore」。--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30日 (五) 16:04 (UTC)回复

还有,如果游戏只在一地发行官方中文版,其他地方没有官中,但民间译名相同。假设游戏又没有其他别称,这种只有一个译名的场合,要在信息框|official=注明「XXX(臺灣、香港)」之类吗。--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30日 (五) 16:12 (UTC)回复

只是列出各地譯名,譯名是否是拉丁字母不影響吧。
一地有官中(A),民間譯名相同描述不太情況,是指兩岸三地的民間譯名都相同(B),但是與官中不同(A)?還是官中與民間一樣,A=B。
後者的話,以{{Infobox animanga/name}}的慣常做法,也是一樣填的,如《碧海晴空、彼岸相連》。--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31日 (六) 08:03 (UTC)回复
是甲地有官中A,乙地也有常用民间译名A。看来只要在official里填A就好,但要括号标注甲地区吗?另外就是未实际发行中文版,但官方在其他地方(比如系列回顾)提到过中文翻译,这个写还是不写?--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31日 (六) 08:12 (UTC)回复
有來源就寫,證明到官方有提及,那就可以視為官方中文名。看重的是來源,而不是順便提及。當然如果這隻是機翻,就要小心,不要記錄。如《Fate/Grand Order》的《命运/大订单》譯名。--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31日 (六) 08:53 (UTC)回复

無題

[编辑]

Template:Vgname/doc改成整改說明了。{{Vgname}}主要作用是方便切換輸入「日文版名/英文版名」和列出各地譯名,但現在兩方面都不適合輸入,模板的個性化功能沒有用武之地了。所以我把模板改成停用,推薦換成普通模板了。

以前改指引是有結論就直接改,現在還要一堆手續,我也不清楚流程。反正有用的是共識而不是紙面上的文字,我就不推指引修訂了。--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6月13日 (五) 15:00 (UTC)回复

{{Vgname}}也是可以合規使用,修改不顯示地區詞就行。不如改為:由於規範修改,應避免列出各地地區詞等不正確使用方式。--Nostalgiacn留言2025年6月14日 (六) 05:34 (UTC)回复
{{作品名稱}}也有列出各地譯名的用法,如Template:作品名稱/doc那邊只標記「一般不應用於首句羅列譯名」即可,停用大可不必。未來可以考慮刪掉各地譯名那部分的代碼。--Nostalgiacn留言2025年6月26日 (四) 13:40 (UTC)回复
{{vgname}}的主要特點有兩個:一是同時列出日文名和英文名,二是地區詞轉換。當初模板也是針對這兩項功能訂製的。現在這兩種作法都被社群反對,那遊戲領域和其他作品(比如今日的FA電影條目)也沒甚麼區別,也就不好有專門訂製模板的理由。而且考慮到社群現在天天折騰書名號,感覺這個模板可能很難適應社群未來的需求。感覺回歸靈活的普通文字+{{lang}}會比較好。當然,{{vgname}}歷史悠久,使用量大,而且代碼上也確實簡便。反正實現上對讀者沒區別,如果都不反對繼續用,那也無妨。--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6月26日 (四) 14:05 (UTC)回复
可能最後會合併到{{作品名稱}},應該也需要時間。機器人/人工替換也好,或者代碼修改,讓兩者可以無縫切換,直接重定向。--Nostalgiacn留言2025年6月26日 (四) 14:26 (UTC)回复
感覺{{作品名稱}}也是要遭廢除的節奏😂--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6月26日 (四) 14:38 (UTC)回复
趨勢應該是拆散。絕大多數情況下,正文不需要標註其他地區譯名,個別有需要的場合,可以像《塞尔达传说》({{羅列譯名|cn=塞尔达传说|tw=薩爾達傳說}}這樣在括號內註釋。--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6月26日 (四) 14:46 (UTC)回复

优良条目分类

[编辑]

关于WikiProject:电子游戏/优良条目分类的两个问题:

  1. §游戏类型目前只有一篇条目,即今年新入选的「扫雷游戏」;而类似的「登陸月球類電子遊戲」在§開發與歷史下面。英维两个都在放在Genres类别下面。
  2. 之前把§角色與元素拆分为角色和元素两个子章节,但现在两个子章节都算大类别了。然后WP:VGORDER也是把角色和设定分开写的,所以是否要把两者改成大章节?

这个应该会影响年终回顾的条目统计。--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4月13日 (日) 04:34 (UTC)回复

1. 同意将「登陆月球类电子游戏」归入Genres类别下。
2. 同意改为大章节。之前或许是因为条目数量太少了?--深鸣留言2025年4月14日 (一) 13:34 (UTC)回复

電子遊戲專題簡訊2025年第一季

[编辑]
電子遊戲專題圖示
電子遊戲專題簡訊
第廿二號.2025年第一季
專題概覽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底為止,電子遊戲專題共有:

讨论通告:WT:命名常规/电子游戏

[编辑]

WT:命名常规/电子游戏 § 消歧义第4条存在的问题有與此頁面有關之討論,敬請編者關注。

通告人:自由雨日🌧️❄️ 2025年5月8日 (四) 07:51 (UTC)回复

极高重要度评级

[编辑]

本地重要度指标是给硬件和产业人物评Top级别的,而英维规则现在这两项都只评到High。要和英维切齐吗?

个人想法,电子游戏史电子游戏这种条目应该是Supreme重要度,但给他们单设一个等级也没必要,所以就屈尊放到Top 而Top重要度应该是这些总论话题下的重要分野,或者对总论条目影响极大。而Top重要度下的重要话题评High重要度。比如:

另一方面,Top应该似乎是一些概论性的条目,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产品。

但是按这个理论,电子游戏产业也是Superme重要度,而日本游戏业对游戏业影响极大,应该也是Top重要度,但英维只给评了个High🤣--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5月11日 (日) 08:10 (UTC) 👍1回复

我是搞硬體的(笑),個人覺得至少每一世代的重要遊戲機(通常也是重要遊戲的平臺載體)都可以評為頂級。不過任天堂64這種「毀譽參半」的主機如何?我倒是還沒有定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1日 (日) 17:04 (UTC)回复
不必效仿英維。我們有Top之後,Mid和High可以標準略寬一點。在中文圈更有影響力的主機、作品和人物也可以往Mid和High評。任天堂64我認為足以評Top。--SuperGrey (留言) 2025年5月17日 (六) 16:52 (UTC)回复
其实可以分门别类做个专题级基础条目列表。--PexEric 2025年5月19日 (一) 14:53 (UTC)回复
以前是有类似的人手维护列表,不过似乎没人维护🤣--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19日 (一) 14:58 (UTC)回复

如何增補專題簡史

[编辑]

如題。--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20日 (二) 05:48 (UTC)回复

2021年到2024年看大家的年終回歸就知道那些是值得關注的事情。
個人認為值得記錄的內容:
2021年初MilkyDefer開啟的完善专题的来源列表的討論。
2023年終回顧,我提到了2022年各種虛構內容格式規範化,哪一年值得大書特書。
2025年ACG创作奖规则修訂案,影響還不太明顯,不過也是值得一書。--Nostalgiacn留言2025年5月20日 (二) 06:01 (UTC)回复
先擴充進了「時間線」,之後再加入正文。--SuperGrey (留言) 2025年5月20日 (二) 14:58 (UTC)回复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無障礙 § 推动将Wikipedia:格式手冊/無障礙/2025列为指引有與此頁面有關之討論,敬請編者關注。

簡要說明:提到两个和专题领域有关的问题——一、日文假名无法写成汉字时,是否必须使用罗马字;二、作品标题中心形符號(♥)等特殊字符如何处置。

--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5月31日 (六) 10:21 (UTC)回复

二十周年紀念!

[编辑]

今天是中文維基百科電子遊戲專題成立二十周年之日。儘管十年前遊戲專題已經是本站最完善的專題了,但當時真的是想像不到專題能像今日這樣完善與活躍。感謝諸位維基人的付出,專題二十周年快樂!--𝙵𝚘𝚛 𝙴𝚊𝚌𝚑 ... 𝙽𝚎𝚡𝚝 2025年6月10日 (二) 05:38 (UTC) 🎉5回复

遊戲雜誌和遊戲相關圖書的條目格式

[编辑]

專題有管理電子遊戲雜誌的內容,但是WP:VG並沒有相關內容的格式。而且隨著遊戲產業的發展,遊戲開發、遊戲史、遊戲理論研究方面的書也漸漸變多。

我認為可以增加對遊戲雜誌和遊戲相關圖書的格式指引內容。雜誌可以參考en:WP:MWG。--Nostalgiacn留言2025年6月16日 (一) 05:33 (UTC)回复

主要就是書、刊兩種?前者可以涉及專門研究,後者大概是介紹趨勢居多。至於電子遊戲專門期刊應該不多。——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12日 (六) 05:32 (UTC)回复
後者主要是指電腦遊戲雜誌,目前關於電子遊戲的學術期刊是有,但是目前很少。--Nostalgiacn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06:49 (UTC)回复
對的,我原本的意思就是指雜誌多、(專門)期刊少XD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12日 (六) 07:06 (UTC)回复

电子遊戏是否应用书名号

[编辑]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提案:修訂「書1」對於软件名的规定》正在讨论电子遊戏是否应用书名号表示,或者仅允许电子遊戏软件/软体使用书名号。希望贵专题參与者能參与讨论。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6月17日 (二) 10:20 (UTC)回复

WikiProject:电子游戏/教程

[编辑]

仿照en:Wikipedia:WikiProject_Military_history/Academy搞了个WikiProject:电子游戏/教程。受最近告状区某讨论的启发,我先写了篇内容。大家有想写的也可以往里面放--𝐹𝑜𝑟 𝐸𝑎𝑐ℎ ... 𝑁𝑒𝑥𝑡 2025年7月11日 (五) 09:57 (UTC) 👍1回复

请求对条目Technoblade重新评审

[编辑]

鄙人近日通过翻译对条目Technoblade进行了重新编写,现在的条目评审等级已不符合条目现状,请求对该条目进行重新评审。-- GVZpedia 2025年7月12日 (六) 07:31 (UTC)回复

快速看了一下,使用CiteUnseen工具,可見目前版本43、60、62來源是通常不可靠來源。條目的確不符合乙級B1使用可靠来源的要求。--Nostalgiacn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09:35 (UTC)回复
现在能否再看下?-- GVZpedia 2025年7月13日 (日) 02:59 (UTC)回复
還有啊,你不如裝一下User:SuperGrey/gadgets/CiteUnseen吧。--Nostalgiacn留言2025年7月13日 (日) 03:3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