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rfclist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傳記

Talk:茅以升 § 茅以昇名稱的寫法

本條目目前對傳主名稱的處理是不轉換,即簡繁都使用「茅以升」,將「茅以昇」視作原名,十年前User:Chiefwei給出的《辭海》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原文確實是把「茅以昇」當作原名的(見上方討論),但今天User:Kcx36分享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中學語文教材茅以昇名稱寫法的解釋[1],文中說「茅先生為了顧全大局,同意在出版物上把名字寫成『以升』,並不是說要改名為『以升』,實際上老人家在個人信函、題詞中,還是常常寫『以昇』」,與工具書的說法不同。人教版的回覆雖然可靠性不如《辭海》與《中國大百科全書》,但我認為還是有必要重新討論一下本條目中茅以昇名稱的寫法,尤其是繁體寫法。——傑里毛斯留言) 2025年6月23日 (一) 17:58 (UTC) 👍1

江蘇教育新聞在轉載這篇文章時附了幾張茅以昇的題字[2]其中給西南交通大學建校九十周年(一九八六年?)的題字上寫的是「茅以昇」,看上去確實沒有改名[原創研究?]。——傑里毛斯留言) 2025年6月23日 (一) 18:06 (UTC)

WikiProject talk:傳記 § 有關站內一些舉人與官員條目的問題

近日巡查的時候注意到有不少新創建的古代舉人小條目,進而才注意到站內更多的舉人和官員條目,發現有很多都來源稀少,無法滿足收錄標準要求,還有一些摻和着文言文,或是內容空泛短小,如周宗本皇甫文聘林昂陶貞一楊世芳 (康熙進士)楊正 (東漢)閻詠塞楞額王夔龍朱文運。這些條目的品質和關注度真的足以能讓它們被收錄嗎?

我相信站內應該還有很多這樣的條目,我的看法不是趕盡殺絕,而是能否增強對這些條目的巡查把關?它們或許適合文言維基大典,但我不認為它們真的適合中文維基百科。 -- Pathfinbird🦅 2025年7月6日 (日) 18:27 (UTC)

Talk:宋恭帝 § 提議更換或刪除宋恭帝、宋端宗、趙昺圖像

非常反對在這三位小皇帝用這個明顯不符史實的圖,目前分別用的是Song Gongdi2.jpgZhaoShiDuanzong.pngSong Modi.jpg。以往曾經撤掉不用,但都被加回去,記得提刪後甚至都還有人繼續上傳。無論是不是真的沒有其他文獻的圖可用,假如檔案描述屬實,那麼也不該用民國年間才出現的族譜(腦補)版本。寧可沒有圖,沒圖也不至於影響條目;真要使用,也應該放在下面的段落,明確說明這是什麼時候的人畫的想像作品——也更好解釋,為什麼其他皇帝御容都不會像這三張大大地寫「XX御容」、套色不合服制,趙昺甚至還衣服左右穿反了。其他語言維基不懂,就全部照搬,那這些在Commons的檔案不如都提刪算了。——George6VI留言) 2025年7月13日 (日) 14:49 (UTC)

Talk:孔垂長 § 徵求意見(生者傳記)

這個條目有沒有還沒涵蓋的面向可寫,或現有什麼部分應精簡、刪節?原本條目內容以馬政府時期為主且呈條列式列舉,雖然之後找了些蔡賴政府時期、兩岸及國際交流的經歷,個人覺得似乎還不完整,但也說不上來似乎少了什麼。——George6VI留言) 2025年7月18日 (五) 02:38 (UTC)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Talk: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 重提拆分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1996-2001的政權和2021-今的政權差異比較大,當前合併在同一個條目中,衹是形式上合併,實質上每一章節都是按時間拆開寫的。還有章節看起來有東西,其實講的是1996-2001的事情,有點「濫竽充數」的感覺,事實上根本不能給希望瞭解2021-今的政權的讀者提供什麼有效信息。因此我提議將「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拆分成「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1996年—2001年)」及「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2021年)」。條目《阿富汗》仍然保持當前的寫法不變。 ——魔琴留言 貢獻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6日 (日) 15:49 (UTC)

Talk:宋恭帝 § 提議更換或刪除宋恭帝、宋端宗、趙昺圖像

非常反對在這三位小皇帝用這個明顯不符史實的圖,目前分別用的是Song Gongdi2.jpgZhaoShiDuanzong.pngSong Modi.jpg。以往曾經撤掉不用,但都被加回去,記得提刪後甚至都還有人繼續上傳。無論是不是真的沒有其他文獻的圖可用,假如檔案描述屬實,那麼也不該用民國年間才出現的族譜(腦補)版本。寧可沒有圖,沒圖也不至於影響條目;真要使用,也應該放在下面的段落,明確說明這是什麼時候的人畫的想像作品——也更好解釋,為什麼其他皇帝御容都不會像這三張大大地寫「XX御容」、套色不合服制,趙昺甚至還衣服左右穿反了。其他語言維基不懂,就全部照搬,那這些在Commons的檔案不如都提刪算了。——George6VI留言) 2025年7月13日 (日) 14:49 (UTC)

語言及語言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數學、科學與科技

Talk:AK-47突擊步槍 § 條目名稱

維基百科:官方名稱: 所有條目命名都應當首先使用大多數中文用戶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

對比「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AK-47突擊步槍」顯然更符合「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同一條目的,也並未選用官方名稱「Avtomat Kalashnikova」而是更為人熟知的「AK-47」作為條目名稱。

因此,我認為編輯56477068的理由「『AK-47』是樣槍的名稱,定型投產後被蘇軍正式命名為『AK』,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並不符合維基百科相關政策。綜上,建議撤銷移動「AK-47突擊步槍」至「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

zypA13510 2021年2月17日 (三) 07:13 (UTC)

@運命カエル請回應。@ZypA13510請確保簽名有內部連結。--YFdyh000留言) 2021年2月17日 (三) 07:23 (UTC)

媒體、藝術與建築

Talk:第59屆百想藝術大獎 § 關於得獎作品顯示方式

百想藝術大賞的得獎名單主要有兩種顯示方式,如第58屆百想藝術大獎第60屆百想藝術大獎,我希望能將得獎方式改為相同,希望各位以讀者的角度說明哪一種呈現方式較好看懂。--August 2025年6月28日 (六) 05:03 (UTC)

Template talk:Infobox building § 編輯請求 2025-07-18

  1. 個人認為「基地面積」應改為「基底面積」,並未聽說過「基地面積」這一說法;
  2. 建議添加「設計師」參數;
  3. 建議添加「占地面積」參數,顯然「占地面積」和「建築面積」是兩個不同的參數,而且對於建築物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信息,且兩者常會相提並論。

不知道這種請求算不算「詳細」。--261026CQ(留言) 2025年7月18日 (五) 01:55 (UTC)

政治、政府與法律

Draft talk:中華民國 § 有關此頁面持續破壞的處理措施

此頁面在數年來已多次遭受破壞,然而保護此頁面將令用戶無法撰寫條目中華民國的草稿。因此,本人希望能夠得出解決方案。--WiiUf留言) 2025年6月24日 (二) 12:10 (UTC)

Talk:臺灣省戒嚴令 § 金門馬祖法理上是否仍處於戒嚴狀態??

眾所周知,金門馬祖自從1948年底中華民國《全國戒嚴令》頒布實施後就開始進入戒嚴狀態。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被廢除的時候,沒有任何單位出來宣佈中華民國《全國戒嚴令》也隨之失效。換言之,《全國戒嚴令》是否仍是有效法令??若仍屬有效,金門馬祖在法理上是否仍受到《全國戒嚴令》之影響而處於戒嚴狀態?

維基百科的原則就是需要來源,那有沒有1948《全國戒嚴令》中止失效的任何政府公文公告??如果都沒有任何權威公告,某個人自己認為它已經失效了,這是不是就屬於個人原創研究?--~2025-124020留言) 2025年7月3日 (四) 16:41 (UTC)

Talk: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 重提拆分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1996-2001的政權和2021-今的政權差異比較大,當前合併在同一個條目中,衹是形式上合併,實質上每一章節都是按時間拆開寫的。還有章節看起來有東西,其實講的是1996-2001的事情,有點「濫竽充數」的感覺,事實上根本不能給希望瞭解2021-今的政權的讀者提供什麼有效信息。因此我提議將「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拆分成「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1996年—2001年)」及「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2021年)」。條目《阿富汗》仍然保持當前的寫法不變。 ——魔琴留言 貢獻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7月6日 (日) 15:49 (UTC)

宗教與哲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社會、體育運動與文化

WikiProject talk:音樂 § 沒有認證的音樂作品銷量

近日Mimi197208君向我提起過去一些台灣或香港媒體所報道的歌手專輯銷量數字,實未獲權威機構(如IFPI)認證,質疑百科是否應該收錄這些數字。過往我亦見過一些娛樂新聞聲稱香港某歌手某專輯銷量達金唱片/白金唱片,但並未能在IFPI香港會的紀錄中找到。印象中以往有討論過,但我已想不起何時何處,及討論是否有結果。故再開此討論。 我建議以下兩個方案,討論哪個更可取:

  1. 沒有權威認證的銷量記載,不管來源為何,均作不可靠論,不應收錄。
  2. 出自可靠第三方來源但沒有權威認證的銷量記載,仍可收錄,但必需指明只是聲稱,未獲認證。--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17:59 (UTC)

Talk:第59屆百想藝術大獎 § 關於得獎作品顯示方式

百想藝術大賞的得獎名單主要有兩種顯示方式,如第58屆百想藝術大獎第60屆百想藝術大獎,我希望能將得獎方式改為相同,希望各位以讀者的角度說明哪一種呈現方式較好看懂。--August 2025年6月28日 (六) 05:03 (UTC)

WikiProject talk:鐵道 § 建議在台灣車站條目採用日本格式

現在個別台灣鐵路車站擁有多個運營公司,但這些條目內容不是雜亂地堆在一起就是過於分散在各條目。鑑於台灣鐵路車站跟日本有很多共通點,因此本人建議採用日本車站的格式,即儘可能把各運營商併到一個條目中,並分開成獨立章節,這樣條目的編排會改善很多。最後附上台北車站現有版和我改寫的日本格式版

需改寫的條目:南港車站松山車站 (台灣)臺北車站紅樹林站十四張站板橋車站 (臺灣)新北產業園區站三重站鶯歌車站中壢車站高鐵桃園站+高鐵桃園站 (桃園捷運)六家車站+高鐵新竹站松竹車站+松竹站 (台中捷運)大慶車站+大慶站 (台中捷運)新烏日車站+高鐵台中站+高鐵台中站 (台中捷運)高鐵台南站+沙崙車站新左營車站+高鐵左營站橋頭車站 (台灣)美術館車站鼓山車站高雄車站科工館車站

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7月1日 (二) 09:01 (UTC)

WikiProject talk:學校 § 各級學校校友(著名/傑出校友)章節以及各級學校校友列表

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22年11月#校友列表條目是否能收錄,這是我能找到的討論,因為我看臺灣大部分的各級學校已經都用分類代替,大部頭學校如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只有分類,清華大學#校友除了分類外,另外用了連續文字做有來源的介紹(我覺得這讀起來很好很符合可供查證人物也都是收錄標準)。

列表方面,搜尋存廢討論記錄看來有兩種標準,一種是沒有來源無法查證還是保留了,見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9/01/19,另一種是全刪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2/11/12,先說我沒有全面查證,只是舉了兩處存廢討論。

提出討論的用意是,我原本最近想要用共識整理香港的學校,但@Gnonich挪來挪去,沒有辦法溝通,原先的共識看來也不夠有力所以沒辦法讓他明白共識。一下挪到學院,或未經討論就建立列表,這兩天又莫名復原,復原的時候也沒有再進行確認,比如點列的人名是否為真,可否查證,舉例聖伯多祿中學#著名/傑出校友

如果社群決定不保留用分類代替,那就全面整理不分哪裡的學校,所有的學校主條目校友章節只用分類顯示。要建立列表請符合收錄標準,確認條目內的人名都有來源可供查證,不要列一堆紅連,沒有之前先全面刪除,重建要走存廢覆核。--提斯切里留言) 2025年7月6日 (日) 14:0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