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
欢迎打开时间之门!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英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英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过规模最庞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广泛的全球性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国组成的同盟国,以及由德国日本义大利军国主义国家所组成的轴心国集团,在战争进展到最为激烈时全世界有近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整整有超过1亿多名军事人员被动员并参与这次军事冲突,并且估计有19亿以上的人口因而被卷入战争之中。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之上,同时也将民用与军用的资源合并以方便统筹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部总计造成将近5,000万至7,200万人因而死亡,占了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9亿7千万)3.18%左右的比例,这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人类历史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此外根据估计在战争期间导致近13,850亿美元的钱财损失,并且造成大量房屋、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则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坏。

尽管在战争爆发前由于主张军国主义之轴心国集团的举动各地便爆发不少军事冲突,这包括衣索比亚与义大利爆发的殖民地战争、以及中国与日本展开的军事冲突等,但绝大多数学者仍然以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导致欧洲战场爆发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战火立刻遍及到欧洲、亚洲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五大洲,同时交战双方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后一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宣告结束,由同盟国集团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战争结束后苏联美国分别发展成为超级大国,进而造成之后长达45年的冷战,而为了避免之后爆发这类大规模军事冲突使得世界各国一同成立了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自决风气也促使亚洲与非洲展开许多非殖民化运动,但另一方面欧洲则开始追求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

特色条目

轴心国在澳洲水域的军事活动
轴心国在澳洲水域的军事活动

轴心国在澳洲水域的军事活动是指尽管澳大利亚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主战场都很遥远,但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仍然很频繁。在1940年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日本帝国共有54艘海军舰艇及潜艇在澳大利亚水域袭击过盟军的船只、港口及其它设施。轴心国在此进行的最有名的袭击是1941年11月德国巡洋舰击沉悉尼号轻巡洋舰、1941年2月日本海军战机对达尔文的轰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潜艇对悉尼港的攻击。1941年上半年,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达到了顶峰,澳大利亚海岸周围已有日本潜艇在巡逻,而澳大利亚北部的几个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攻击。

军事冲突

法国战役
法国战役

法国战役德军于1940年5月10日进攻法国低地国家的军事行动,从而结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战。作战分为2个阶段:将德军部队进攻比利时,吸引盟军主力北上前往预定的防线迎击,而其真正的主力—装甲部队则穿过防御松散的阿登山区,长驱直入盟军后方,将其切断补给与通讯并围歼的“黄色行动”,该行动中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从敦克尔克成功撤退至英国本土。德军第二阶段的作战是6月5日开始的“红色行动”,从法军侧翼包围马其诺防线的守军,并南下进攻。在战争呈一面倒之势时,义大利于6月10日向法国宣战。法国政府迁至波尔多巴黎设为不设防城市,并在6月14日被德军所占领。


卡西诺战役
卡西诺战役

卡西诺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为突破冬季防线及攻占罗马而发动的一系列共4场高昂代价的战役。在1944年初,冬季防线的西半部是德军坚守的莱皮多、利里和加里利亚诺河谷和周围的一些山峰,被统称为古斯塔夫防线2月15日俯瞰山下卡西诺镇的寺院,被美军轰炸机投下了的1.400吨炸弹炸毁。轰炸后2天,德军伞兵涌进废墟;很矛盾的是,轰炸造成的破坏和由此产生的锯齿状荒地的瓦砾为这些地面部队为避开空军及炮兵攻击提供更好的掩护。从1月17日5月18日,盟军部队向古斯塔夫防线发起4次大规模进攻。在最后一次攻势中,盟军沿20英里长的战线集中20个师发起进攻,击退了德国守军,但同时负出了高昂的代价。

武器装备

恩尼格玛密码机。
恩尼格玛密码机。

恩尼格玛密码机是在密码学史中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确切地说,恩尼格玛是一系列相似的转子机械的统称,它包括了一系列许多不同的型号。恩尼格玛在1920年代早期开始被用于商业,也被一些国家的军队与政府采用过,在这些国家中最著名的主要使用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纳粹德国。德国使用的军用版“德国防卫军恩尼格玛机”是恩尼格玛密码机所有版本中最常被人们提到的版本。尽管此机器的安全性较高,但盟军的密码学家们还是成功地破译了大量由这种机器加密的信息。1932年,波兰密码学家马里安·雷耶夫斯基杰尔兹·罗佐基亨里克·佐加尔斯基根据恩尼格玛机的原理破译了这种机器的密码。1939年中期,波兰政府将破译此密码的方法告知了英国和法国。盟军的情报部门将破译出来的密码称为ULTRA,这极大地帮助了西欧的盟军部队。

海上军舰

汉考克号航空母舰
汉考克号航空母舰

汉考克号航空母舰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为艾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十一号舰。她以汉考克为名,是为了纪念美国独立宣言第一位签署人约翰·汉考克。汉考克号在1943年开始建造,1944年服役,开始参与太平洋战争。战后汉考克号退役停放,在韩战时期进行改建,但改建完后韩战已经停火。北部湾事件后两个月,汉考克号开始参与越战,并多次派飞机到陆上攻击。此后十一年间,汉考克号一共进行了九次越战巡航,为美国航空母舰之最。1975年越战即将结束之际,汉考克号临时改装为两栖突击舰,参与美国多场撤退行动,在金边西贡沦陷前夕,救走多名高棉南越及美国人员。越战结束后的翌年,汉考克号从海军退役除籍,并出售拆解。

航空武器

B-17轰炸机
B-17轰炸机

B-17轰炸机美国波音美国陆军航空军制造的四引擎重型轰炸机。美军在1930年代提出200架轰炸机的生产合约,当时参与竞争还有道格拉斯格伦·L·马丁,最终波音设计的机型胜出,甚至比陆军航空军原先要求的规格更好。B-17的原型机在一次时坠毁令合约取消,但陆军航空军对波音的B-17设计印象深刻并订购了13架,其后陆军航空军恢复全面量产,包括衍生型B-17A至B-17G。它是一种多用途的飞机,除了在美国陆军航空军中作为轰炸机服役及在皇家空军中作炸弹运输机外,其他国家亦有采用。在二次世界大战之中,B-17是美国陆军航空军对德国工业和军事目标进行日间战略轰炸的主力机种。战后因为结构坚固,有不少被使用为森林消防机,直到1980年代美国还有一批B-17消防机在使用。

二战拾遗

二战历史上的今天

同盟国传记

杨慕琦爵士是英国资深殖民地官员。1886年6月30日生于英属印度1909年1928年间于锡兰任职,官至首席助理辅政司兼锡兰行政局秘书,后来先后于塞拉利昂巴勒斯坦托管地服务,期间曾任塞拉利昂护督及署任巴勒斯坦高级专员1933年1938年出任巴贝多总督,期间推行不少改革,贡献良多。在1941年9月,杨慕琦获委任为第21任香港总督,惟日本随后在同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继而入侵香港,最终杨爵士在12月25日向日军投降,沦为战俘,开展了香港3年零8个月艰辛的“日治时期”。大战在1945年8月结束后,杨慕琦没有立即复任港督,而香港事务则暂由军政府打理,直到他在1946年复任港督。战后杨慕琦爵士试图在任内于香港推行“杨慕琦计划”,试图改革香港政治,但碍于中国大陆局势不稳,方案以流产告终。杨慕琦卸任港督以后,选择退休,未有再出任公职,晚年退居于英国英格兰温彻斯特,最后在1974年5月12日逝世,享年87岁。

轴心国传记

埃尔温·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在一战中因英勇表现受获蓝色马克斯勋章。在二战入侵法国的行动中,隆美尔担任了第7装甲师师长,以迅速的机动攻势俘虏大批敌军与物资,使该师获得“幽灵师”的称呼。法国战役后,隆美尔前往北非战场,以少数的德国师与意大利军队向英军发动攻击,收回意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后又多次击退了英军反攻,因为其活跃的表现而产生了“隆美尔神话”。但到了阿拉曼战役后,隆美尔部队的补给状况每况愈下,再度面对拥有物资增援的英美两军已难以对抗,隆美尔因此最终离开了北非,回到德国占领的西线负责抵挡盟军入侵欧陆的防务。战争后期,隆美尔被卷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动中。隆美尔选择服毒身亡,希特勒为其举办国葬

二战分类

分类拼图
分类拼图

其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