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土耳其

Merhaba! 欢迎来到土耳其主题!
![]() | |
![]() |
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發音:[ˈtyɾcije dʒumˈhuːɾijeti] ⓘ),通稱土耳其(土耳其語:Türkiye),是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其國土包括西亞安納托利亞半岛、以及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其中亞洲部分包含了約97%的領土與87%的人口。
土耳其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腊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虽然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其氣候屬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土耳其的国名来源于奥斯曼帝国末期的突厥民族认同,由于属于突厥语民族而使用意为突厥人的「土耳其」作为国名。土耳其自1980年代起就致力于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對庫德族的壓迫、人權及新聞自由及以伊斯蘭教信仰為主的社会等問題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于2009年起为突厥国家组织成员国。 (阅读全文……)
精选条目 - 换一换

米底王國,或稱米底亞王國/瑪代王國(Medes) /ˈmiːdz/(古波斯語 Māda-,古希臘語:Μῆδοι)是古伊朗人,他們說米底語,居住在伊朗西部和伊朗北部之間一個稱為米底的地區。公元前11世紀左右,他們佔領位於伊朗西北部山區和美索不達米亞東北部和東部被稱為哈馬丹(埃克巴坦那)的地區。據信他們在公元前8世紀在伊朗崛起。在公元前7世紀,伊朗西部和其他某些領土都受米底王國統治,但確切地理範圍仍然不明。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這個王國在古代近東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但米底人並未留下任何書面資料,讓人能重建歷史,因此只能從亞述人、巴比倫尼亞人、亞美尼亞人、和古希臘人等外國資料,以及一些伊朗考古遺跡,而拼湊出他們所佔領的區域。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記載給世人留下米底人是強大民族的印象,他們在公元前7世紀初建立一個帝國,持續到公元前550年代結束,這個王朝導致亞述帝國的覆亡,並與兩個強大的呂底亞和巴比倫尼亞王國爭雄。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居魯士大帝征服米底王國之後,其留下的領域成為伊朗一個重要的省份,並受到先後統治它的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塞琉古帝國、安息帝國、和薩珊王朝)的重視。 (阅读全文……)图片集
你知道吗 - 换一换
精选图片
精选传记 - 换一换

穆斯塔法·伊斯麦特·伊诺努(土耳其語:Mustafa İsmet İnönü,土耳其語發音:[isˈmet ˈinøny]; 1884年9月24日—1973年12月25日)土耳其總理、土耳其總統、土耳其军事家、政治家,土耳其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土耳其總理,作為凱未爾的左右手及其聲望最高的繼承人,其兩度統治土耳其,執政長達16年。
伊諾努鐵腕統治時期最大的兩位挑戰者是同為凱末爾繼承人的傑拉勒·巴亞爾與雷傑普·佩克
,巴亞爾信奉自由主義,提倡放任經濟,而佩克則親近法西斯主義,提倡民族主義,伊諾努以宣傳、承諾與政變等手段維持其專政,避免反對派擠壓其執政。伊諾努在執政上承襲導師凱末爾的主張,穩固凱末爾主義六方針的基本國策,並受史達林五年計畫啟發推動計劃經濟。 (阅读全文……)
精选视频 - 换一换
页面"Portal:土耳其/精选视频/5"不存在。
精选语录 - 换一换
页面"Portal:土耳其/语录/存档/1"不存在。
精品内容
省份
土耳其省分 Türkiye'nin İlleri (土耳其語) | |
---|---|
分类
相关主题
維基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