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土耳其

Merhaba! 歡迎來到土耳其主題!
![]() | |
![]() |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發音:[ˈtyɾcije dʒumˈhuːɾijeti] ⓘ),通稱土耳其(Türkiye),是橫跨歐亞兩洲的共和國,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東南歐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其中亞洲部分包含了約97%的領土與87%的人口。建立於1923年,並繼承奧斯曼帝國的國家地位。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最大城市伊斯坦堡則是世界唯一橫跨兩大洲的國際大都市。
土耳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其中伊斯坦堡的城區即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其氣候屬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土耳其的國名來源於奧斯曼帝國末期的突厥民族認同,由於屬於突厥語民族而使用意為突厥人的「土耳其」作為國名。土耳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伊斯蘭合作組織等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成員,並自1980年代起就致力於加入歐洲聯盟,但是歐盟對土耳其在賽普勒斯問題、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對庫德族的壓迫、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加上社會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歐盟成員國均為基督教國家)等問題,導致加入歐盟的時程遭到推遲。土耳其於2009年起成為突厥國家組織成員國。 (閱讀全文……)
精選條目 - 換一換

伊斯坦堡(土耳其語:İstanbul [isˈtanbuɫ] ⓘ)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該國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它坐落於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之濱,位於馬爾馬拉海和黑海之間,橫跨歐亞大陸,經濟和歷史中心位於歐洲一側,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於亞洲一側。其人口達到1440萬,為全歐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東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全市轄區面積5,343平方公里(2,063平方英里),其覆蓋範圍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該省的行政中心、以及世界上唯一橫跨兩大洲的大都市。
西元前660年左右,該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於薩拉基里奧角,並在此後逐漸發展為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城市之一。西元330年該市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重新營建為帝國的新首都,稱為君士坦丁堡(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羅馬化:Konstantinoúpolis;拉丁語:Constantinopolis)或新羅馬(希臘語:Νέα Ῥώμη,羅馬化:Nea Romē;拉丁語:Nova Roma),並在此後的近十六個世紀內先後成為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國(1204年–1261年)和鄂圖曼帝國(1453年–1922年)的首都。在羅馬和拜占庭帝國時代,它對基督教的發展產生重要的作用,而在145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該城之後,它成為了伊斯蘭教的傳播中心和鄂圖曼帝國哈里發的駐地。 (閱讀全文……)圖片集
你知道嗎 - 換一換
精選圖片
精選傳記 - 換一換
艾哈邁德·穆希丁·皮瑞 (Ahmet Muhiddin Piri;約1465年—1553年),以皮瑞·雷斯(Piri Reis)之名廣為人知,其是一位航海家、地理學家和製圖師。今天,他主要以其在Kitab-ı Bahriye中收集的地圖和海圖而聞名,這本書包含有關早期航海技術的詳細資訊以及當時相對準確的海圖,描述了當時地中海主要的港口和城市。
他於 1513 年繪製的第一張世界地圖的一小部分於 1929 年在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宮被發現。他的世界地圖是顯示新世界的最古老的土耳其地圖集,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美洲地圖之一(現存最古老的美洲地圖是胡安·德拉科薩於 1500 年繪製的地圖)。 他的地圖以北迴歸線緯度的撒哈拉沙漠為中心。 (閱讀全文……)
精選視頻 - 換一換
頁面"Portal:土耳其/精選視頻/5"不存在。
精選語錄 - 換一換
頁面"Portal:土耳其/語錄/存檔/1"不存在。
精品內容
省份
土耳其省分 Türkiye'nin İlleri (土耳其語) | |
---|---|
分類
相關主題
維基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