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土耳其

Merhaba! 歡迎來到土耳其主題!
![]() | |
![]() |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發音:[ˈtyɾcije dʒumˈhuːɾijeti] ⓘ),通稱土耳其(Türkiye),是橫跨歐亞兩洲的共和國,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東南歐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其中亞洲部分包含了約97%的領土與87%的人口。建立於1923年,並繼承鄂圖曼帝國的國家地位。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最大城市伊斯坦堡則是世界唯一橫跨兩大洲的國際大都市。
土耳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敍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其中伊斯坦堡的城區即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其氣候屬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土耳其的國名來源於鄂圖曼帝國末期的突厥民族認同,由於屬於突厥語民族而使用意為突厥人的「土耳其」作為國名。土耳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伊斯蘭合作組織等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成員,並自1980年代起就致力於加入歐洲聯盟,但是歐盟對土耳其在塞浦路斯問題、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對庫爾德族的壓迫、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加上社會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歐盟成員國均為基督教國家)等問題,導致加入歐盟的時程遭到推遲。土耳其於2009年起成為突厥國家組織成員國。 (閱讀全文……)
精選條目 - 換一換
安卡拉(土耳其語:Ankara,國際音標:[ˈaŋkaɾa] ⓘ),歷史上又稱安塞拉(Ancyra)、安哥拉(Angora),是土耳其共和國的首都,位於小亞細亞安那托利亞高原的中北部,市區人口有450萬。整個安卡拉省則有560萬人口,是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市。
作為由凱爾特人統領的加拉太地區(公元前280-64年)的首府,以及後來同名的羅馬行省(公元前25年-7世紀)的首府,這座城市充斥着各種哈梯、赫梯、利底亞、佛里幾亞、加拉太、希臘、波斯、羅馬、拜占庭及鄂圖曼遺蹟。在鄂圖曼帝國時期,該城市首先成為安納托利亞省(1393年至15世紀後期)和安哥拉省(1867年至1922年)的首府。安卡拉的歷史中心是一座高150公尺(約500英尺)的岩石山丘,位於薩卡里亞河的支流安卡拉河左岸。該山上的頂部,有座安卡拉城堡之廢墟。雖然它的外牆幾乎沒有被保留下來,但整個城市仍保存完好的羅馬和鄂圖曼建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元前20年的奧古斯都羅馬神廟,它擁有Ancyranum紀念碑,上密的銘文為奧古斯都神的功業。 (閱讀全文……)圖片集
你知道嗎 - 換一換
精選圖片
精選傳記 - 換一換

穆斯塔法·伊斯麥特·伊諾努(土耳其語:Mustafa İsmet İnönü,土耳其語發音:[isˈmet ˈinøny]; 1884年9月24日—1973年12月25日)土耳其總理、土耳其總統、土耳其軍事家、政治家,土耳其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土耳其總理,作為凱未爾的左右手及其聲望最高的繼承人,其兩度統治土耳其,執政長達16年。
伊諾努鐵腕統治時期最大的兩位挑戰者是同為凱末爾繼承人的傑拉勒·巴亞爾與雷傑普·佩克
,巴亞爾信奉自由主義,提倡放任經濟,而佩克則親近法西斯主義,提倡民族主義,伊諾努以宣傳、承諾與政變等手段維持其專政,避免反對派擠壓其執政。伊諾努在執政上承襲導師凱末爾的主張,穩固凱末爾主義六方針的基本國策,並受史太林五年計劃啟發推動計劃經濟。 (閱讀全文……)
精選視頻 - 換一換
頁面"Portal:土耳其/精選視頻/7"不存在。
精選語錄 - 換一換
頁面"Portal:土耳其/語錄/存檔/3"不存在。
精品內容
省份
土耳其省分 Türkiye'nin İlleri (土耳其語) | |
---|---|
分類
相關主題
維基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