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煃
外观
陈煃 | |
---|---|
大明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 | |
籍贯 |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
字号 | 字葆光,号耐菴 |
出生 | 嘉靖丁未(1547年)十月十八日 |
逝世 | 万历三十三年乙巳七月 |
配偶 | 娶王氏,封孺人 |
出身 | |
|
陈煃(1547年—1605年),字葆光,号耐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陈煃生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十月,二十七岁中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浙江乡试举人[2],十七年(1589年)成进士[3],兵部观政 获授安平知县,十九年十一月调任宝应,在漕渠工程完成后与民休息,每天征召县内子弟前来听他讲课,尤其推崇道义。很快朝廷任命陈煃为南京四川道御史,劝谏万历帝不要把淹没泗州祖陵的洪水泄洪至淮河,殃及下流各县;又上疏反对矿税,核查南京虚耗费用,每年节省过万,二十九年丁忧去职,其后因年老请求退休。卒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七月,享年五十九。
家族
[编辑]曾祖陈钺,义官、乡宾。祖父陈济,儒官、乡宾。父陈试。
元配王氏,封孺人;生四子:陈至言、陈至谦、陈至论,第四儿子陈至谧是县内廪生,聘参政何大化之女,明朝灭亡后不再出仕[1]。
参考文献
[编辑]- 陶望龄《四川道御史耐菴陈公墓志铭》
- 嘉庆《山阴县志》·卷十·选举一
- 嘉庆《山阴县志》·卷十四·乡贤二
引用
[编辑]- ^ 1.0 1.1 嘉庆《山阴县志·卷十四·乡贤二》:陈煃,字葆光,万历己丑进士,初知安平,调宝应。邑引漕渠,数起大役,煃与民休息。日召邑子弟躬督讲课,尤崇行谊。召为南京四川道御史,时泗州陵寝涨没,上震怒,将泄淮水殃及下流诸邑。煃上切疏谏。矿税起,率其僚累疏力争,所核京帑浮费,岁省至巨万,寻乞骸归。子至谧,邑廪生,国变后遂不食饩,绝意仕进。
- ^ 嘉庆《山阴县志·卷十·选举一》:陈煃……以上(万历)元年癸酉科(举人)
- ^ 《万历十七年己丑科进士履历》:陈煃,耐菴,易五房,己未十月十八日生。山阴县人,癸卯乡试,三甲一百名。兵部政,八月授直隶安平知县,辛卯十一月调繁宝应县,乙未行取南四川道,丙申差巡上江,丁酉巡视下江,辛丑丁忧。
官衔 | ||
---|---|---|
前任: 王䜣 |
明朝安平县知县 1589年-1592年 |
继任: 杨拱 |
前任: 耿随龙 |
明朝宝应县知县 1592年-1595年 |
继任: 吴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