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病毒
歡迎來到病毒主題!

病毒是無法獨立生長複製、僅能在宿主細胞中複製的小型病原體,廣泛分布於地球上所有生態系,動物、植物、真菌、細菌與古菌等所有生物皆會被病毒感染。第一個被發現的病毒是菸草鑲嵌病毒,由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6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
病毒由遺傳物質(DNA或RNA)和蛋白質衣殼組成,有些病毒還具有脂雙層構成的包膜,衣殼形狀常見者有螺旋形與正二十面體等,還有較複雜的複合型(如感染細菌的噬菌體)。病毒的大小一般僅有細菌的百分之一,介於10至300奈米間,大多無法以光學顯微鏡觀察,而需使用電子顯微鏡。巴爾的摩病毒分類系統將病毒基於遺傳物質種類和複製機制分為七種。
許多病毒可感染人類而造成疾病,包括感冒、流感、水痘、愛滋病與SARS等疾病皆是病毒感染所致,不同的病毒的致病機制各異。疫苗接種與抗病毒藥物可以預防、治療部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具體起源過程仍未知,目前對此有許多假說,分別認為最早的病毒可能來自退化的小型細胞、從生物基因組中跳脫的DNA或RNA元件、或在細胞生命起源以前就已經出現。
精選病毒
輪狀病毒(Rotavirus,簡稱RV)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屬于呼腸孤病毒科,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最常見原因,幾乎世界上小孩在大約五歲時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會逐漸增強,因此之後再次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到成人階段就很少受其影響。輪狀病毒總共有八個種,以英文字母編號為A、B、C、D、E、F、G與H。其中,A種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超過90%人類輪狀病毒感染是由該種造成。
輪狀病毒是藉由糞口途徑傳染的。它會感染與小腸壁上的腸黏膜細胞並且產生腸毒素(enterotoxin),腸毒素會引起腸胃炎,導致嚴重的腹瀉,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脫水而導致死亡。雖然輪狀病毒於1973年就被由澳洲的露絲·畢夏普所發現,而且造成嬰兒與幼兒總計超過50%以上因為嚴重腹瀉而住院治療的案例,但是在公共衛生社群中它仍然沒有被廣泛地重視,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除了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之外,輪狀病毒也會感染動物,是家畜的病原体之一。
輪狀病毒的治療並不複雜,但每年仍有超過450,000名五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為輪狀病毒的感染而死亡,而且每年有幾乎兩百萬以上的兒童因此患重病。在美國實施疫苗施打計畫之前,輪狀病毒每年造成270萬個兒童嚴重腸胃炎的案例,有近60,000名兒童需住院治療,並且每年平均有37個死亡案例。對付輪狀病毒的方式著重於使用口服补液盐,並且以疫苗接種來防止這種疾病的發生。在疫苗施打實施之後,輪狀病毒的病例即大幅減少。
病毒感染
水痘是一種因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而引起的疾病,具高度傳染性。本病會產生皮疹,而這種皮疹的特徵是會形成小水疱、發癢難耐然後結痂。通常始發於臉部、胸部和背部,然後會蔓延至全身;其他可能產生的症狀如:發燒、倦怠和頭痛,症狀通常會持續五至十天。水痘偶爾會引起肺炎、腦炎、皮膚上的傷口細菌感染等併發症。成人感染時的症狀通常比孩童嚴重許多。一般來說,在接觸病毒10到21天後,感染症狀才會顯現。水痘主要透過空氣傳染,可輕易透過感染者咳嗽與噴嚏傳染,大部分的人終生只會患病一次。
疫苗的接種成功地降低了水痘病例的數量,及防治相關併發症。疫苗可讓約70-90%的人免於感染,及感染後減輕症狀。替兒童接種水痘疫苗,已是許多國家的常規衛生政策。而對於已經受到感染且發病的患者來說,建議治療方式包含使用卡拉明洗劑以抑制皮膚搔癢的感覺,以及剪短指甲避免劃傷皮膚。發燒的患者可使用對乙醯氨基酚來減緩症狀。而使用抗病毒的藥物,如阿昔洛韦,則可以減少嚴重併發症的機率。水痘是全球性的疾病。在各國政府強制實施新生兒接種水痘疫苗前,每年的新增病例數量,幾乎和該年新生兒的出生數相同。在美國,接種水痘疫苗的衛生政策實施後,水痘病例降低了約90%。1990年,水痘在全球造成約8900名死亡病例,2013年降低至約7000名,約60000名患者中會有1人死亡。
疫情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是一次由流感病毒新型变体甲型H1N1流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行病疫情。最早的已知病例是2009年3月9日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市格羅利亞的五歲小孩,4月中於美國亦有病患確診,疫情開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多处快速爆發,其後向墨西哥與美國以外的國家输出案例,疫情不斷蔓延。经估计,持续了一年多的疫情导致全球214个国家约7亿到14亿人感染,约150,000到575,000人死亡。其中有明确统计的死亡病例约1.85万人,但世界卫生组织称实际死亡人数「毫无疑问更高」。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流感季中,全世界每5人中就有1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但死亡率可能不到0.02%。2009年5月底,該流感在墨西哥死亡率達2%,但在墨西哥以外死亡率僅0.1%。另据美国CDC估计,截至2010年3月中旬,这场疫情导致5900万美国人染病,26万5千人住院,1万2千人死亡。
由於未能為所有個案作檢測,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把所有病例統稱為疑似流感疾病。而這些病例都有嚴重的疑似流感病徵,甚至肺炎病徵,譬如墨西哥的病例更導致死亡。這個新變種甲型流感病毒為人類流感病毒、豬流感及禽流感重組而成的毒株。4月底,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對於新變種,疑似人傳人的風險及在墨西哥的高致命性都表示十分關注。4月25日,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宣布把這次疫情定位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10年8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紧急咨询委员会15名独立科学家发出建议后,宣布H1N1甲型流感大流行已经结束。
精選圖片
圖邦病毒(Tupanvirus)是擬菌病毒科的一個屬,包括深海圖邦病毒和鹽湖圖邦病毒兩種,皆以變形蟲為天然宿主,其名稱圖邦一詞來源於瓜拉尼語的Tupã(瓜拉尼神話中的創世主神、雷神)。圖邦病毒是已知唯一一類具有20種胺基酸之氨醯-tRNA合成酶基因的病毒。
圖片出處:Jônatas Abrahão
語錄
推薦條目
病毒種類:冠狀病毒 • 輪狀病毒
• 鼠冠狀病毒
• 人類冠狀病毒229E
• 人類冠狀病毒NL63
• 果子貍SARS冠狀病毒
• B病毒
病毒疾病:流行性感冒 • 埃博拉出血热
• 登革熱
• 天花
• 脑膜炎
• 猫传染性腹膜炎
疫情與流行病學:中国大陆艾滋病情况 • 2019冠狀病毒病朝鮮疫情
大眾文化:与时间赛跑:在艾滋病肆虐的非洲寻找希望
人物:安尼魯·康特
相關新聞

2月26日:進行中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已在全世界造成超過1億1000萬人染病,其中超過250萬人死亡。WHO
2月18日: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有七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H5N8亞型(均無症狀),此為首次發現H5N8感染人類的報導,過去認為此病毒株僅感染禽鳥,去年便造成大量雞隻遭到撲殺。WHO
2月14日:幾內亞東南部的城鎮古埃凱爆發新的伊波拉病毒疫情,共有7人確診。 WHO
2月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再度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有1人確診感染。 WHO
2月4日:肯亞的裂谷熱疫情自去年11月爆發以來已造成32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 WHO
11月21日: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的複合型單株抗體REGN-COV2 抗體組合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紧急使用授权,用於12歲以上的輕度至中度患者,本月稍早FDA已授予另一種單株抗體Bamlanivimab緊急使用授權。 FDA 1, 2
11月18日: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省的伊波拉病毒疫情正式宣告結束,此疫情於去年6月爆發,共造成130人感染,其中55人死亡。 UN
你知道嗎?
傳記
拉尔夫·S·巴里克(Ralph Steven Baric,1954年-)是一位美國病毒學家,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院流行病學系小威廉·R·凱南特聘教授,專攻領域為冠狀病毒。1990年代巴里克即發表論文,表示冠狀病毒的重組率與突變率很高,有可能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類,造成疫情爆發。2002年他開發出了鼠肝炎病毒(MHV)的反向遺傳系統,組裝MHV的cDNA。巴里克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合作,製作含有SHC014病毒刺突蛋白、且已適應小鼠體內環境的SARS-CoV重組病毒(SHC014-MA15),發現此病毒可感染人類細胞與小鼠,顯示自然界許多蝙蝠SARSr-CoV可能具有感染人類的潛力。此研究於2015年發表,被部分科學家認為風險過大。2020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後,巴里克的實驗室是美國首批獲得樣本進行研究的團隊之一。
防治
季節性流感疫苗常簡稱流感疫苗,是針對流行性感冒的疫苗。因為流感病毒變化的速度很快,一年會發展新的流感疫苗兩次。大部分狀況下,疫苗有中度到高度的保護力;然而每年情況略有不同。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都建議幾乎任何大於六個月的人,每年應該施打流感疫苗。尤其是孕婦、六個月大至五歲的孩童、有慢性疾病者、美洲原住民、以及醫療相關人員。
流感疫苗疫苗大致上是安全的。在兒童,有5至10%會有發燒的反應,也有可能有肌肉痛、疲倦等症狀。在某些年份,疫苗可能在年長者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機率約百萬分之一。疫苗不應該施打於對蛋嚴重過敏者、或有流感疫苗過敏史者。疫苗有不活化及減毒病毒兩種。孕婦應該使用不活化疫苗。在施打類型方面,有肌肉內注射、鼻噴劑、皮內注射等形式。
分類
主題
任務
- 發表您對這個主題頁面的看法
- 加入病毒專題
- 在病毒相關條目的討論頁加上{{WikiProject Viruses}}
- 創立目前仍缺乏的病毒條目
- 擴充現有的病毒小作品與初級條目,增添內容、圖片與參考來源
- 擴充現有的病毒條目,將其提升至優良條目
或典範條目
等級
- 推薦可展示於本頁的條目、圖片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