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成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成珍(?—?),字鎮寰,後改名成琰陝西西安府朝邑縣成家莊人。

生平[編輯]

家貧,雅自持,拾金還主,活兩命。萬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陝西鄉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聯捷癸丑科進士,知鉅野縣,愛民如子,民不忍訟,歲飢賑粥,躬親調度,邑無死亡。頃之,調武強,時呂公維祺以司理至縣,民男女老幼數萬人求保留琰,哭聲震野,呂為涕泗。及在武強,遷官將還,士庶涕泣爭送,貧無以歸,至剝所服帶。後屢遷戶部郎中,上疏多見嘉納。時以多事,命各官輸馬,琰傾俸,幾不足購。京師戒嚴,分守東門月餘,給餉獨豐,軍士德之。聞於內,神宗稱嘆。遷知夔州府,清直益著,屬吏皆兢兢法度。值生辰,士民制錦幛稱壽,琢金為字,琰略遠視,以為銷金書者。久之始覺,立命剔還。秩滿歸家,讀書教子弟,不以親故干邑宰,邑大利病則力爭之,亦無有不從。里書詭寄飛酒,多嫁役貧弱,不避勞怨,為清厘著籍,用之數十年。邑東接蒲,以黃河西徙,蒲人強侵田,格鬥不已,多死者,上書當事云:土地、人民、政事,茲謂三寶,朝之灘地,晉實吞之;朝之赤子,晉實殺之。土地之謂何?人民之謂何?漠視紛爭,不為振救,政事之謂何?後乃得旨,各撫按會立界,河東、潼關互鉗制,亦親往調劑,蒲、朝咸服,爭遂息。少有志操,老彌貞方,嚴峭直,人皆敬而畏之。卒日,貧如洗,至無以給喪,歿後四十餘年,鉅野人追思不置,崇祀名宦。流寇之亂,邑紳多受其禍,以珍為賢,下令敢入成氏村,一隊皆斬,此與司空圖馬文升相類。[1]

家族[編輯]

弟成珩,崇禎六年癸酉舉人。孫成藻,清朝康熙壬子拔貢。

參考文獻[編輯]

  1. ^ 《朝邑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