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周之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之训
大明浙江按察使
籍贯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冈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无逸,号日台
谥号节湣
出生生年不详
湖广黄冈县
逝世崇祯十二年元月(1639年)
山东历城县
出身
  •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进士出身

周之训(?年—1639年),字无逸,号日台湖广黄冈县(今湖北黄冈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进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贬官。崇祯年间,起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周之训偕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

生平

[编辑]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湖广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1],吏部观政,授户部主事,四十五年淮安管仓,升员外郎,四十七年升郎中,丁忧。天启二年起兵部车驾司郎中,三年升福建提学副使,五年升陕西参政,六年养病。崇祯二年起江西参政,三年升浙江按察使,因事贬官革职。后起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崇祯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2]。不久,城陷,周之训望阙再拜而死。张秉文、宋学朱、济南知府苟好善、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殉国[3]。后谥节湣[4]

家族

[编辑]

曾祖周泽,举人、知县。祖周文正,县丞。父周启孙,万全都司经历。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进士履历》:周之训,日台,春秋房,癸未十一月十八日生。黄冈县人,丁酉乡试五十六名,会试一百七十六名,二甲十七名。吏部政,授户部主事,丁巳淮安管仓,升员外,己未升郎中,丁忧,壬戌起车驾司郎中,癸亥升付建提学付使,乙丑升陕西参政,丙寅养病,己巳起江西参政,庚午升浙江按察使,革职。曾祖泽,举人、知县。祖文正,县丞。父启孙,万全都司经历。
  2. ^ 《明史·291卷》:张秉文,字含之,桐城人。祖淳,官参政,事具《循吏传》。秉文举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福建右参政,与平海寇李魁奇。崇祯中,历广东按察使,右布政使,调山东为左。十一年冬,大清兵自畿辅南下。本兵杨嗣昌檄山东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于是济南空虚,止乡兵五百,莱州援兵七百,势弱不足守。巡按御史宋学朱方行部章丘,闻警驰还,与秉文及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议守城,连章告急于朝。嗣昌无以应,督师中官高起潜拥重兵临清不救,大将祖宽、倪宠等亦观望。大清兵徇下州县十有六,遂临济南。秉文等分门死守,昼夜不解甲,援兵竟无至者。
  3. ^ 《明史·291卷》:明年正月二日,城溃,秉文擐甲巷战,已被箭,力不能支,死之。妻方、妾陈,并投大明湖死。 学朱、之训、谦、世熊及济南知府苟好善、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死焉,德王由枢被执。秉文赠太常寺卿,之训、谦光禄卿,承宣光禄少卿,皆建特祠,余赠恤如制。学朱死,不得尸,疑未实,独格不予,福王时,赠大理卿。鸿业及推官陆灿不知所终,赠恤亦不及。
  4. ^ 《明人传记资料索引》3334:周之训,字无逸,号日台,黄冈人。万历间进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坐事贬官。崇祯中以荐起官济南副使,十二年清兵下济南,之训望阙再拜死,后谥节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