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胤
外观
(重定向自喬胤)
王胤 | |
---|---|
大明工科都給事中 | |
籍貫 | 河南歸德府寧陵縣 |
原名 | 喬胤 |
字號 | 字世昌,號裕吾 |
出生 | 嘉靖庚申二月二十三日 |
逝世 | 萬曆四十五年丁巳 |
出身 | |
|
王胤(1560年—1617年),字世昌,號裕吾,河南歸德府宁陵县籍直隶廣平人。因寄養于寧陵喬姓,名喬胤,后恢复王姓。清朝時避讳雍正御名,而改成王印。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编辑]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河南鄉試解元,十七年聯捷己丑科二甲二十五名进士[1],刑部觀政,选取庶吉士,十九年授刑科给事中,二十年升吏科右,二十一年升禮科左,本年升刑科都,二十二年因范應期案,謫亳州判官,再贬山西灵丘县尉,又削籍爲民[2][3]。後起補工科都給事中,任命未下而卒。天啓二年(1622年)覃恩贈太僕寺少卿,三年子王無逸题復王姓。
家族
[编辑]曾祖王鐸。祖父王守約。父王擢,赠给事中。子王無逸、王無私。孫王𤪌(字弁伊)、王玠。
参考资料
[编辑]- ^ 《萬曆十七年己丑科進士履歷》:王胤,礼吾,春秋房,庚申二月二十三日生。宁陵籍廣平人,戊子鄉試,二甲二十五名。刑部政,改翰林院庶吉士,辛卯授刑科給事中,壬辰升吏科右,癸巳升禮科左,本年升刑科都,甲午以建言为民。辛卯起補工科都給事中,命未下,丁巳卒。壬戌覃恩贈太僕寺少卿,天啓三年子無逸题復王姓。曾祖鐸。祖守约。父擢,壽官。
- ^ 《明史》王汝訓傳:(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改左佥都御史。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巡按御史南昌彭應參亦雅以强直名,相与力锄豪右。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县张应望按之。应期自缢死,其妻吴氏诣阙诉冤。帝命逮应参、应望诏狱,革汝训职,诘吏部都察院任用非人。尚书孙丕扬、都御史衷贞吉等引罪,且论救。帝意未释,谪救应参者给事中乔胤等于外。言官讼汝训、应参,亦及胤,帝愈怒。疏入,辄重胤谴,至除名,而谪应望戍烟瘴,应参为民。
- ^ 《宁陵县志》
![]() |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