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周希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周希圣

周希聖(1551年—1635年),字惟學,號元汀湖廣永州府零陵縣軍籍,進賢鄉澗頭巖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编辑]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1],初授四川華陽縣知县,十九年辛卯分校蜀闈。征吐蕃,督饷有功,钦赐银两。二十一年升國子監博士,二十三年行取,选授山东道御史,因宫扇累民,疏谏忤旨,谪广西灌阳添注典史,因奉台檄較王阳明书稿。辞职歸乡,家居十八年,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以资望薦起太仆寺丞,四十年改尚宝司丞,四十二年升光禄寺少卿。四十三年乙卯典試陕西[2],四十四年丙辰册封益府,升通政司右通政。四十七年己未殿试读卷。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熹宗即位,十月升南京光禄寺卿[3],天啓元年三月遷南京大理寺卿[4],二年转南刑部右侍郎。天启四年(1624年),晉南京户部尚书[5],蔭一子。因好友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下狱,希聖在南都声援,爲魏所忌,五年十二月指使刑科给事中苏兆先弹劾,遂被削籍爲民[6]。崇禎元年,起用名德舊臣,以年老不赴,遂復原官致仕,仍给与应得誥命。八年(1635年)卒,年八十五,崇祀乡贤。

家族

[编辑]

曾祖周敬。祖父周文鳳。父周佐。母刘夫人,坐月下,见一鹤集怀,而生希聖。

有四子,長子周自稷,以蔭官至順天府通判;次子周自发、周自太、周自公,俱庠生。兄周希旦,字惟思,以明經授德安训导,转萬縣教諭,致仕歸里,诗酒自娱[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萬曆十七年己丑科進士履歷》:周希聖,元汀,易二房,己未十月十七日生。零陵县人,戊子鄉試,三甲一百四名。工部政,八月授四川華阳知县,癸巳升國子監博士,乙未行取山東道,本年降淮阳典史,辛亥升太仆寺丞,壬子升尚寶司丞,甲寅升光禄寺少卿,乙卯陕西主考,丁巳升右通政,庚申升南光禄寺卿,辛酉升大理寺卿,壬戌升南刑部右侍郎,甲子升户部尚書,乙丑。
  2. ^ 万历四十三年八月,是岁钦遣右谕德龚三益、左中允杨守勤主考顺天;右谕德周如磐、右中允孙承宗主考应天;编修吴宗达、给事中刘文炳主考浙江;编修黄儒炳、给事中吴亮嗣主考江西。福建考官简讨来宗道、给事中姜性;湖广考官简讨丘士毅、给事中姚若水;河南考官吏部主事周士显、兵部主事梁之垣;山东考官给事中郭尚宾、礼部主事徐镆;山西考官吏部员外米助、工部主事王道元;陕西考官光禄寺少卿周希圣、兵部主事潘澜。而主考四川者为礼部员外卢维屏、大理寺评事顾起凤;主考广东者为户部主事包见捷、刑部员外陆梦龙;主考广西者为刑部员外郭忠宁、中书舍人董承诏;主考云贵者为户部员外杨瞿崃、行人王所志、工部主事赵明钦、行人钟惺云。
  3. ^ 泰昌元年十月,升右通政周希圣为南京光禄寺卿。
  4. ^ 天启元年三月庚寅,升南京光禄寺卿周希圣南京大理寺卿。
    南京大理寺卿周希圣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5. ^ 天启五年七月,原任南京刑部右侍郎今升南京户部尚书未任周希圣以人言乞罢,不允。
  6. ^ 天启五年十二月,刑科给事中苏兆先疏参南京户部尚书周希圣、御史蒋允仪、赵延庆。得旨:周希圣营入台班,旋降典史,投身邪党,躐跻正卿;蒋允仪门户渠魁,把持察典,虽经例转,公愤未平;赵延庆调简行取,奥援通神,激变营军,流毒善类;都著削籍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
  7. ^ 《零陵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