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吳仁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吴仁度

吴仁度(1548年—1625年),字君重,號继疎江西撫州府金溪县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编辑]

九月初二日生。萬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江西鄉試舉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三甲二百名進士,工部觀政,二十年十月授中书舍人,三王并封议起,抗疏争之。二十五年陕西主考,二十六年擢吏部主事,二十七年升员外郎,本年给假。二十九年補原职,升验封司郎中,調考功司。三十年(1602年),稽勋郎中赵邦清被劾,疑同官邓光祚等嗾言路,愤激力辩,章下考功,仁度欲稍宽邦清罚,给事中梁有年遂劾仁度党比。时光祚引疾去,而仁度代为文选,御史康丕扬复劾仁度倾光祚而代之,詔改调之南京。自邦清被论后,言路讦不已,都御史温纯恚甚,请定国是以剖众疑,而深爲仁度惜。仁度寻补添注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四年升任本职,三十六年升南京尚寶司卿,三十八年擢太仆寺少卿,四十一年进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砥廉隅,务慈爱,与魏允贞齐名。居四年,萬曆四十四年十月以疾归[1]。熹宗初,起大理寺卿[2],天啓元年(1621年)进兵部右侍郎[3],二年轉左侍郎,十一月复称疾去[4]。天啓四年再起工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以仁度与赵南星杨涟等善,勒令致仕,寻卒。仁度名父子,克自振励,邹元标亟称之,邑祀乡贤[5][6]。著有《吴继疏先生集》十二卷。

家族

[编辑]

曾祖吴福临,贈南大理寺卿。祖吴望,贈南大理寺卿。父吴悌,人称疎山先生,官通議大夫南刑部右侍郎。

吴灏之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八十三》,出自《明史

参考资料

[编辑]
  • 《萬曆十七年己丑科進士履歷便覽》
  1. ^ 万历四十四年十月,允提督雁门等关巡抚吴仁度回籍养病。
  2. ^ 泰昌元年十二月,起升原任山西巡抚吴仁度为大理寺卿。
  3. ^ 天启元年,升兵部右侍郎王在晋本部左侍郎,张经世添设左侍郎,大理寺卿吴仁度右侍郎。
  4. ^ 天启二年十一月,兵部右侍郎吴仁度累疏引疾,准在籍调理。
  5. ^ 《明史》本传
  6. ^ 《金溪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