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陸文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陸文衡(?—?),坦持,號庚台,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聯捷己未科進士[1],吏部觀政,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天啓二年荊州抽分,四年晉員外郎、郎中,天啓五年四月以明慶陵功勞,加官級,出知河間府,不肯建魏忠賢生祠。崇禎改元,升浙江右參政,三年調金衢道參政,轉四川按察使,升山西右布政,以在蜀時郵符詿誤,崇禎七年降補河南僉事,歷右參議、副使、分守洛陽。時獻賊屢犯中州,總理熊文燦倡招撫之議,手出一疏令道將署名,文衡獨以賊方猖獗,撫之非宜,不從。文燦怒裂疏而起,不三日,賊果叛去。畿南告警,上從科臣議添設真定、保定、廣平三道,簡用材幹臣,文衡與焉。陛見,奏言今日民窮財盡,向來分派搜刮,不可再行,惟有清耗蠹一法,餉自足用。上不應,命賜茶出。尋丁內艱,服除,補薊州,調濟南,以父老乞終養,遂不出,卒於家[2]

家族

[編輯]

曾祖陸言。祖陸勳。父陸尚德。弟陸平衡,崇禎十年丁丑科武進士。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履歷》:陸文衡,庚台,易五房,乙未五月二十一日生。吳江縣人,戊午一百二十,會三百七十五,二甲六十六。吏部政,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壬戌荊州抽分,甲子升員外,本年升河間知府,戊辰升浙江參政,庚午調金衢道,升四川按察使,辛未山西右布政,甲戌降河南僉事,乙亥升河南右參議。
  2. ^ 《蘇州府志》
官銜
前任:
潘師道
福州府知府
天啟五年-崇禎元年
1625年-1628年
繼任:
白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