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維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維夔(1574年—1653年),字邦佐,號龍友,浙江永嘉縣二都英橋里(今永中街道新城村)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補邑諸生。萬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浙江鄉試第四十二名舉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1]。兵部觀政,四十八年授江西南城縣知縣,天啓元年本省同考,五年考選,擢兵部武庫司主事,崇禎二年升武選司郎中,出為江西左參議、副使,五年升江西提學參政,歷升湖廣荊南道按察使、江西左布政使。卒年八十[2]

家族

[編輯]

曾祖王琯。祖父王道現,父王怸,庠生。

子王錫瑄,刑部司務。次子王錫琔,青田教諭。三子王錫琯,崇禎十五年舉人,清順治九年進士。孫王演霈,康熙壬子選拔,授奉化教諭。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履歷便覽》:王維夔,龍友,詩五房,辛卯七月初六日生。永嘉縣人,壬子四十二名,會八十二,三甲一百四十八。兵部政,庚申授江西南城知縣,辛酉本省同考,乙丑考選,授兵部武庫司主事,己巳升員外,升郎中,升江西參政,改義梓,加付使,壬申升江西提學參政。
  2. ^ 《永嘉縣誌》:初令南城,為益藩封邸,撫御得宜,宗人斂戢。辛酉分校秋闈,鍾冢宰炌、鄒侍御毓祚咸出其門。甲子舉卓異行取,比入都,以不附璫璫,僅授兵部主事,轉員外郎,出督江右學政,文風丕變。歷荊南道,時流寇蹂躪荊襄,繕兵治餉,堵御無遺力。擢江西左布政使,入覲,回聞吉安、袁州告陷,星馳調設兵餉應援,事平。會推巡撫,以積勞引疾歸。卒年八十。子王錫瑄,刑部司務。王錫琔,青田教諭。王錫琯,登順治壬辰進士。孫王演霈,康熙壬子選拔,授奉化教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