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裕
外觀
生平
[編輯]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河南鄉試第五十七名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吏部觀政,天啓元年(1621年)授安慶府推官,四年應天府同考。崇禎元年(1628年)考選,三年授任刑科給事中,疏糾文選司郎中孫必顯貪污[1],四年巡青,崇禎五年巡視京營,上言宣大烽火告急,京營整練宜先,而總臣李守錡辦訐不已,恊臣楊一鵬亦抉發無遺,以寇逼戶庭,患切剝膚,而兩臣尚且口角爭勝,置干城於不問,豈先國家而後私讎之義乎?乞嚴諭兩臣盡捐嫌隙,以濟軍謀。九月升吏科右給事中,再升兵科左、兵科都給事中,加俸一級。崇禎九年上疏論流寇,謂最強者無過李闖,應命洪承疇、盧象升二人專門圍剿闖王,而余賊自破竹矣。官至戶部右侍郎,加從二品服俸[2]。
墓在縣南西羅寨,京江張玉書表。
家族
[編輯]曾祖常平,省祭官。祖父常選,生員。父常應泰,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