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专题:电子游戏/简讯/2025-07/专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专题报导: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游戏专题简史

[编辑]
作者:BlackShadowGEric LiuFor Each ... NextSuperGrey深鸣
注:此文所有“笔者”一词,均指报导原作者Eric Liu。史诗级拖稿,从单著拖成合著

WikiProject Video games Newsletter”是英文维基百科的电子游戏专题刊物,2019年第四季简讯于2020年1月出刊。相信细心阅读的读者都能发现,当期刊物内有一项“Editor's Note”,里面竟然提到了我们中文维基百科的电子游戏专题,原因是专题建立已经满十年了!⋯⋯不过这项提醒事实上是一则勘误,笔者在这篇简讯仍在草稿阶段时就意外发现其实中文维基百科的电子游戏专题建立的日期比英文版编辑团队想的要早上个好几年,于是就赶紧联络他们更正了。这次经验让笔者有了更深入地探索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游戏专题历史的念头,于是就做了一些研究,趁著这次中文版电子游戏专题二十周年的机会,简单地向各位介绍一下电子游戏专题的来龙去脉。当然,肯定有很多漏失,敬请各位不吝指教。

分期

[编辑]
专题二十年各项统计指标
  • 上图:每年新增条目数较稳定,且约10%登上了首页的“新条目推荐”
  • 下图:在2020至2023年间,新入选优良条目数迎来峰值,专题讨论页也人声鼎沸

本期报导将从架构、制度、条目、维护四个角度,全面介绍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游戏专题的发展史。但在此之前,本文将首先从时间角度概述专题发展脉络,向读者更清楚地介绍整体情况。尽管专题各方各面都在持续发展,但专题条目数变化态势“波澜不惊”,难以论说。注意到讨论页长度和高品质条目数变化显著,且有着各年“讨论页字节数 : 新优质条目数 = 104 : 1”的经验规律(由图可得),故本节以此二者为切入点,将专题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管中窥豹探查专题发展趋势。

2005年至2012年可谓专题的幼年期。此阶段专题尚不活跃,未能承担游戏内容讨论点的职能。早期,游戏领域相关讨论多集中在ACG专题,而不少脱胎自母专题的制度——如ACG专题创作奖ACG命名常规动漫新进条目——都为日后游戏专题建设打下基础。2008年至2009年间,专题迎来一波发展高潮,现行的公共转换组资讯框评级制度等基础建设均诞生于此时。专题首批十余篇典优条目亦诞生于这两年,惟此批条目均为英文版条目译本,且现多已失去资格。随后两年,电子游戏专题再度归于沉寂。

自2013年诞生游戏命名常规、2014年确立专题指引起,专题步入成长期,在指导、维护游戏领域内容方面发挥实质作用。此时专题讨论页内容日趋丰富,惟参与者多为“老面孔”。这一时期涌现了不少有关写作的论述,但专题的工作重心仍集中在内容清理和基础维护上。高品质条目方面,专题每年约新增10篇内容,此时尽管仍以翻译为主,但亦出现由本地编者自行采编的条目。

步入2020年代,专题进入成熟期,讨论区和高品质条目均在数与质上均发展显著。讨论区以来源列表讨论简讯年度总结为代表,前者标志专题的条目讨论从形式迈向内核,后者则反映出专题新老编者的参与热情。高品质条目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2020至2023年间,每年有二三十篇新入选条目。或许拜疫情所赐,这一成就并不稳定,但隐藏在数字里侧的内核却是持久的:越来越多的编者有能力摆脱对英文版条目的依赖,撰写原创型条目和中文游戏条目,让“中文维基百科”更加中文。

基础架构

[编辑]
母专题“ACG专题”的标志——维基娘

中文维基百科的电子游戏专题主页面于2005年6月10日由Shizhao建立,初始标题为“维基百科:维基专题:电子游戏”。同年7月17日,Zy26将之移至“维基百科:专题/电子游戏”。有趣的是,电子游戏专题建立的时间比其母专题ACG专题还早了几天(ACG专题于6月14日建立)。

不过本专题创建后的数年里,游戏话题讨论点主要由ACG专题承担()。而ACG专题的讨论亦对后来游戏领域编写规范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游戏命名常规指出通用译名较官方译名更优,这一理念实际上早在2006年的ACG专题讨论中便已明确。由于“ACG”和“电子游戏”(G)存在交集,编者难免就二者的维护范畴产生疑惑。2010年,ACG专题就此展开探讨,但讨论得到初步意见后无疾而终。随后几年里,电子游戏专题讨论页越发活跃,成为游戏主题的讨论点。2016年,ACG专题主页面正式写明其职责:直接维护日本动漫内容,并协调统筹电子游戏等子专题。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游戏专题在2013年后成立了多个工作组,包括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工作组(2013年10月20日成立)、我的世界工作组(2013年10月23日自我的世界专题改组)、宝可梦工作组(2016年7月28日自神奇宝贝专题改组)、世嘉工作组(2019年4月24日成立)、任天堂工作组(2020年8月7日成立)以及原神工作组(2023年8月29日成立)。这些工作组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应条目的发展。

首页变迁史

[编辑]
  • 左:专题原图示(2009年启用)
  • 右:专题现图示(2016年启用)

2005年版的“维基百科:专题/电子游戏”(快照)与其称作是统筹全局的专题首页,不若说更像一份游戏条目编写指南。2009年10月,社群提议更改专题页命名模式,即将“维基百科:专题/○○”重命名为“维基百科:○○专题”。于此之时Chiefwei提议重写专题首页,并将新版首页放在“维基百科:电子游戏专题”。因社群改名决议通过,此页面遂就地成为新主页,而原“维基百科:专题/电子游戏”则于同月31日易名为“维基百科:电子游戏专题/编写指引”。之后十馀年中,不知内情的编者只看专题首页历史纪录,就会和英文维基百科“WikiProject Video games Newsletter”编辑团队一样,误认为本专题诞生于2009年。

2009年版新主页面套用了英文版专题的布局:左上方介绍专题基础资讯、右上角放置导航栏、下方展示任务列表和高品质条目名单,惟以草绿配色取代英文版的灰色调(快照)。2015年11月,专题取用英文版动漫专题的顶部标签设计,并大幅简化首页内容(快照)。2016年3月,专题追随英文版专题更换图示,并将主题色随换为配套的深绿色(快照)。2021年1月,本站新设“维基专题”命名空间,专题主页随之从“维基百科:电子游戏专题”移动到“维基专题:电子游戏”。2021年3月,专题主页面加入大量功能性内容(快照),奠定了现行专题主页布局。2022年,管理员Iokseng将初版主页面历史纪录并入“维基专题:电子游戏”后,又能看到专题主页履历肇始于2005年了。

专题制度

[编辑]

方针与指引

[编辑]
编写和清理电子游戏条目时,有方针和指引提供坚实后盾

电子游戏专题是本站较早推动领域类方针指引的专题。2013年9月,“电子游戏命名常规被确立为维基百科方针。彼时游戏中文本地化尚未普及,编者间常因“甲地常用译名和乙地官方译名不同”而产生争议。游戏命名常规延续了ACG命名常规中“通用优于官方”的理念,并要求实体标题所属区域由条目创建者“先到先得”,从而有效回避了此类争议。

半年多后,即2014年4月,“电子游戏专题条目指引被正式确立为维基百科指引。当时ACG类条目深受日文维基百科写作模式影响,不少条目大篇幅罗列角色与设定资讯,却对制作与评价等现实世界资讯关注不足。尽管当时有少数条目从英文版翻译而来,品质较高,可供有心的编者参照,但指引则从制度层面明确内容取舍,为清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作为领域类编辑规范的先行者,游戏方针指引强调一些做法后来获得社群普遍认可。例如2019年命名常规总则修订后,明确承认常用名称优先于官方名称。在游戏条目指引明确抵制信息框旗帜的十余年后,社群层面也于2025年通过了同类指引。此外,专题于2022年推动虚构格式手册指引化,不仅弥补了游戏剧情写作理论上的薄弱点,也为全站各类虚构条目带来了实践指导。

评审与来源

[编辑]
乙级检查制度为后续的条目精审带来启发

电子游戏专题自建立以来一直没有完整的评级制度。在Chiefwei提倡下,电子游戏专题条目评级制度于2009年10月试运行,并于11月上旬正式上路。2013年,Chiefwei引入评级小工具“Rater”,让本专题和社群其他专题的评级工作更加便捷。2015年,专题参考英文版军事史专题的评级体制,引入乙级检查表及配套说明,并对列表体条目分级。当时专题典优内容稀缺,这套做法就条目品质提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专题关注高品质条目的发端。虽然2024年1月8日通用评级的通过实质上吞并了各专题评级,但电子游戏专题仍保持独立的评级运作机制。

较系统的高品质内容评审方案可以追溯到2022年。是年第二季的专题简讯即设想了乙上级和甲级评审制度。而在第四季度,社群以游戏条目“辐射 (游戏)”为例,试行共识制典范条目评选。尽管以上方案均未推行,但专题由此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后,多位专题成员于评选区、条目讨论页等处,继续依照品质标准系统性详评条目。2023年11月,ACG创作奖得分规则调整,加入象征性的1分条目评审分,为后续改革埋下伏笔。

2025年,专题评审制度蔚然成风。3月初,ACG专题奖大幅改革,评审者依照意见价值可获得不同得分。同月For Each ... Next于“斯露德 (游戏)”中做出了专题首个乙上级评审;次月,For Each ... NextSuperGrey对“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做出甲级评审,使之成为专题首篇有正式评审的甲级条目。有了乙上级和甲级评审实例后,专题更新评级制度,正式将两类评审纳入体制。

高品质条目离不开可靠来源。2018年,专题首次开展较深度的来源讨论,并顺时引入了来源评估专页,不过此次讨论并未得到几多结论。2021年,MilkyDefer将前次讨论重启,新讨论取得了可观成果,并开创了专题年度来源讨论的先河。后续年度讨论多由Nostalgiacn主持并将结论刊载于来源评估页。BlackShadowGBrianBYBYBY则积极维护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编者搜寻中日文线上来源。2025年,SuperGrey制作了CiteUnseen小工具,为条目来源检查工作提供便利。

奖励与活动

[编辑]
Leon3289于2009年10月制作的“专题广告

依托ACG专题,电子游戏领域有各类奖励办法。首当其冲的是“ACG专题奖”。该奖项原名“ACG专题创作奖”,由Jnlin牵头,于2007年3月4日仿照香港创作奖创办,采用计分制度,每10分折算为1级奖励。奖项最初鼓励“创作良好的新条目”,历经多次改革后,于2025年3月易名为现名,转型为涵盖创作、评审、维护等方面的综合性质奖项。奖项设立后不久,Hopefuljr便长期位居榜首,直至2020年初为Vozhuo所超越。专题创办二十周年时,已有196名编辑获奖,其中Nostalgiacn的级别最高(114级),也是首位暨唯一突破百级大关的编者,Jacklamf1d14(76级)和SilverReaper(62级)分列榜眼和探花。

中文维基百科ACG领域的最高荣誉则属ACG特别贡献奖。该奖为社群级荣誉,由Alvin Lee提议,于2013年底实装。奖项最初主要关注条目编写,2020年起将编修、维护等贡献纳入考量范围。ACG特别贡献首位得主为Vozhuo,于2017年取得荣誉,之后又有5名编者先后获奖Jacklamf1d142019年)、Ericliu19122020年)、Easterlies2020年)、SilverReaper2023年)、Nostalgiacn2024年)。

各类活动在活跃气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9年,Chiefwei创建“维基百科:电子游戏专题/条目请求”,供编者登记需要建立或扩充的条目。2013年7月,胡葡萄发起电子游戏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活动持续一余年。2015年,JuneAugust创设里程碑模块,指引编者协力完成各类长期任务。2021年,专题开设“基础条目扩充挑战”活动,鼓励编者完善游戏领域的基础条目。此外,由Ericliu1912主编的本刊于2020年初创刊,起到了宣传专题与记录历史的作用。MilkyDefer于2021年底开创的年终回顾栏目亦为本刊特色,吸引了新老编者积极参与专题。

条目内容

[编辑]

新进条目

[编辑]

电子游戏专题的第一篇条目是什么?各位绝对猜不到,不是“电子游戏机”(2003年6月24日建立),甚至也不是“电脑游戏”(2003年4月7日建立),而是台湾的一家电脑游戏公司“智冠科技”,建立于2003年4月5日,这些条目都比电子游戏专题本身还要古老。电子游戏类早期条目增速较慢,至2006年底建站四馀年时,仅有800余篇条目。但自2007年起,专题条目总数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除2015年Daiquping大量新建游戏条目,当年新条目数突破1,100大关外,其馀各年平均有600余篇(日均1.7篇)新条目进帐。

最早可查的电子游戏类新条目推荐(DYK)是“梦幻飞机场”,于2006年8月6日入选。此后至2012年,专题每年有30篇左右的新条目登上首页展示。得益于Alvin Lee大量编写游戏类条目,2013年专题有160篇新DYK入选,这一纪录即便现在也未曾超越。之后专题DYK也呈现勃发趋势:2014年至2019年间,专题每年有约60篇新DYK入选,2020年以来,这一数字稳定在百篇量级。总体而言,专题条目DYK率稳定在10%左右。

另一方面,DYK发展史也是条目品质发展史。早期游戏领域尚无成文规范,以如今的角度来看,一些DYK没有聚焦现实世界内容,甚至属于纯剧情式条目。例如作为专题最早的DYK,“梦幻飞机场”条目甚至一直被评为小作品级。游戏条目指引设立前后,入选条目开始重视评价等资讯,但也有既介绍现实世界内容,又保留玩法与设定列表的现象。随著编写理念的普及,放眼近年入选的DYK条目,都能把握好现实与虚构内容的平衡。

优质内容(2000年代、2010年代)

[编辑]
星际争霸 (游戏)”于2008年7月取得优良资格,系首篇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游戏条目

高品质内容方面则要追溯到2008年。5月8日,Alvinying主编的游戏题材动画条目“要爱,不要魔兽世界”通过评选,成为电子游戏专题的第一篇优良条目,为专题的高品质内容发展立下了里程碑。两个月后的7月11日,由PkmX主编的“星际争霸 (游戏)”经过评选,成为首篇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优良条目。而Xmhaoyu主编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于2009年4月20日成为电子游戏专题的第一篇典范条目(时称“特色条目”)。

2000年代的十余篇典优条目均为英文版条目译本。2010年代,专题开始涌现“原创”高品质条目。2012年,KOKUYO编译的“AIR (游戏)”入选优良条目,是专题最早有原创成分的高品质条目;两年后,Davidzdh主编的“摩尔庄园”取得优良资格,原生中文游戏条目首次跻身高品质条目之林。种类方面也有多样趋势,例如2010年代前半期,虚构角色条目“月宫亚由”和游戏作曲者条目“下村阳子”先后获得优良标签。在新成员跻身典优条目之时,专题条目也于2010年代中期迎来一波重审潮。半数2000年代典优条目均因翻译腔、来源格式等事由遭撤销。

2018年开始,典优条目诞生速度加快,各类突破性条目相继面世。2018年7月27日,Vozhuo编写的“侠盗猎车手V获奖列表”成为电子游戏专题成立十馀年来首篇特色列表;同年9月7日,笔者编纂的“任天堂DSi”成为首篇以电子游戏机硬体为主题的优良条目,之后更提升为典范条目。截至2019年底,游戏专题有近70篇典优内容。

优质内容(2020年代)

[编辑]
2020年底“蔚蓝 (游戏)”入选优良条目,引领了原创游戏条目的热潮

2020年代,高品质条目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2020年全年入选7篇典范(特色)内容及36篇优良条目,为专题迄今单年新增高品质条目数之最。是年年末,MilkyDefer主编的“蔚蓝 (游戏)”入选优良条目,开启了专题的原创热潮。此后,游戏专题诞生了一系列原创性条目,特别中文游戏类原创条目。2021年,Nostalgiacn所作的中国原生游戏“全网公敌”,更是全部采用了中文媒体资料。2025年5月,电子游戏专题二十周年前夜,首篇原创性典范游戏条目问世,即由深鸣主编的“BanG Dream! 少女乐团派对!”。

2022年以来,十余篇《原神》角色与设定类获得优良资格

虚构元素之前作为游戏领域的一大短板,现今也有诸多高品质内容诞生。2022年初,Nostalgiacn参考翻译条目“猎空”,为《原神》角色“云堇”撰写内容,达成“首篇高品质中文游戏角色条目”的成就。此后,NostalgiacnSuperGrey等编者立足米哈游游戏和《BanG Dream!》企划,创作了一系列高水准的角色条目。设定类条目方面,2023年以来也有“须弥 (原神)”等地点条目获得优良资格。

专题20周年之际,共有22篇典范条目、11篇特色列表、197篇优良条目以及1,297篇新条目推荐。然而与此同时,专题仍有85%的条目未达丙级品质。此外,专题还于2023年开启话题机制,现已评选出两组专题优良话题,分别为“火焰之纹章系列主要游戏”和“早期电子游戏史”,均由SilverReaper主导贡献。

维护工作

[编辑]

条目登记

[编辑]
得益于登记工作,统计万篇条目的品质成为可能

2007年3月ACG专题创作奖诞生后,RalfX旋即建立了“主题:动漫/新进条目”和“主题:电子游戏/新进条目”两个页面,用以登记相关新条目。2009年10月Chiefwei改组电子游戏专题时,将游戏新进条目页移至专题名下,这即为何两个登记页面分属不同命名空间。ACG领域新进条目首年主要由Eky登记。2008年下半年Cp111开始参与此项工作,自此主导更新十馀年如一日。2021年后H2226接手了维护任务。

新条目登记工作枯燥而艰钜,却是专题巡查、质检乃至后续所有维护工作的起点。而几代维基人近二十年的坚持,不仅证明了ACG系专题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也激励著更多新人投入专题建设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游戏新进条目页有9,000馀笔手工编辑纪录,为专题空间页面编辑数之最。此外其他不少专题创建新进条目页时,亦以ACG新进条目页版式为范本。

同样有赖于新条目登记的细水长流,评级部总能及时评估页面且少有遗漏。例如For Each ... Next长期为新页面挂专题横幅,919sth.持续为新条目评估品质,Quasiboost则坚持标记缺少图片的条目并为之上传档案。迄今专题已为2.3万个页面标记横幅,并为之中1.2万篇条目评估品质。

借助完善的的评级资料,专题得以制作高访问量条目虚构角色条目等报表。2022年5月,MilkyDefer操作的机器人MilkyDeferBot正式上线,为专题“认证条目”和“最近更改”两大栏目提供动力。

模板建设

[编辑]

随著电子游戏专题条目规模的增长,各地中文使用者间的电子游戏用语和译名差异问题逐渐浮上台面。为此,Chiefwei于2008年11月22日建立了公共转换组模板:CGroup/Games”,基本解决了电子游戏用语和译名转换问题。该模板于2014年8月28日移至模组空间,成为今日的“模组:CGroup/Games”。除游戏主转换组外,本站还有众多围绕特定厂商和游戏的子转换组。随着中文游戏业的勃兴与相关条目的丰富,2021年,旨在解决过度转换和“游⇒遊”等简繁转换问题的中文游戏业转换组应运而生。

此外,许多电子游戏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皆在2009年间被建立起来。电子游戏作品信息框{{Infobox VG}}由枫难寻于该年1月8日建立;电子游戏媒体评价汇总工具{{VG Reviews}}由Chiefwei于2月28日建立;汇整了与电子游戏相关的常用模板的“维基百科:电子游戏专题/模板”由Chiefwei于10月9日建立。从模板建设方面来看,2009年可说是电子游戏专题成长最快速的一年了——或许可以称作是电子游戏专题的“奇迹年”呢。

寂静岭》(日语:サイレントヒル,英语:Silent Hill,中国大陆译作“寂静岭”,香港译做“鬼魅山房”,台湾译作“沉默之丘”)是1999年恐怖生存游戏,由Team Silent制作,科乐美发行……
{{vgname}}可在序言罗列作品原文名和各地译名,高峰时用于专题过半条目;现规范要求名称置于信息框,专题正商讨资料迁移事宜

2013年制定游戏方针指引时,“如何协调外文原名与中文译名”是一大关注点,规范两类名称标注的模板{{vgname}}应运而生。它一度是游戏条目的标配,使用量仅次于转换组。发稿之际,因社群最新精神指出不应在首句大量罗列名称,故专题正商讨如何以资讯框取而代之。虽然{{vgname}}已不再推荐使用,但在中文化尚未普及的年代,它对游戏识别与地区用词规范仍功不可没。

专题指引确立后,游戏领域主要模板已经基本建成,此后工作多以修补优化和精简合并为主。例如{{Infobox VG}}模板Lua化(2015年8月)、{{Infobox Galgame}}系列模板废弃(2018年10月),BlackShadowG将多个角色模板并入{{Infobox character}}(2022年3月)等事件。

后勤维护

[编辑]

2014年电子游戏专题指引确立,不仅指出虚构主题应立足现实世界本位,也弥补全局方针仅能规制“游戏攻略资料”的短版。然而规则本身只是纸面文字,要让规则快速深入人心并落实到条目,还要众编者努力推行。2015年前后,RalfXLiaon98等编者针对“虚构资料过剩”和“现实视角不足”这一体两面双管齐下,撰写“千字剧情”指导,制作了{{Plot style}}等{{Real world}}等维护模板。他们在清理旧有粉丝向内容的同时,让百科式写作理念深入社群人心。

2016年专题分类指南面世,就作品和系列两个层次分类混用的问题提供了建议。指南还参考RalfX分类排序论述,介绍了外文游戏“使用罗马字或原名”的排序法,权宜应对地区词和简繁差异问题;此方法现已成为游戏领域的事实排序规范。针对游戏评论员名称翻译混乱的现象,Vozhuo早先用户子页面撰写了译名表。2022年,此资料于释出到专题空间,由BrianBYBYBY等编者共同维护。2024年10月规制“原创译名”的方针通过后,译名表意义便更加紧要。数月后,译名表被For Each ... Next改组成模块,编者撰写条目时可输入原文,自动取得统一维护的译名。是次修订中,SuperGrey等编者还在资料库中丰富了配音员译名。

除了前述的“专题”外,维基百科还有一类名为“主题”的专页。与面向编者维护工作的专题不同,主题页的受众是关注特定领域的读者——例如,许多游戏条目底部有导向电子游戏主题页的连结,但电子游戏专题连结只会出现在编者关注的讨论页。游戏主题页由Ross于2005年9月9日创立。2009年Chiefwei改组专题时,也将电子游戏主题页重写,奠定了如今的风格。不过游戏主题页常年疏于更新维护,例如专题二十周年当日就有两大栏目显示报错讯息快照)。此外,游戏领域还有一众子话题主题页,如由原神工作组维护的原神主题页

结语

[编辑]

电子游戏专题发展至今,已较创始之际茁壮无数倍。期望在众多维基人的努力下,电子游戏专题能够愈加发展茁壮,在质与量方面皆能持续提升。最后,谨让笔者引用Chiefwei电子游戏专题十周年纪念讨论中的发言:

附录:时间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