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格式手冊/圖標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新增話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請求規範信息框標題處旗幟使用

[編輯]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近期在檢視軍事武器相關條目時發現的問題:信息框標題處有的使用了旗幟(大淀號輕巡洋艦三號突擊砲),有的沒有使用(九八式輕戰車M1戰鬥車)。這是我所知唯一在信息框標題處使用旗幟的情況,且情況並不統一,故請求社群澄清應當使用旗幟還是不應當使用旗幟,亦或是無需對其做出專門規範。--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5年1月12日 (日) 16:01 (UTC)回覆

WP:FLAG,避免「僅作裝飾之用」。--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12日 (日) 16:25 (UTC)回覆
那政治人物的政黨旗幟算不算呢?(例如魏公公拿督斯里安華賴清德以及習近平等政治人物條目中存在大量的濫用政黨旗幟的現象。)----甜甜圈支持賴清德因不受民眾支持宣布戒嚴的請求 2025年1月13日 (一) 04:56 (UTC)回覆
此前一個較為嚴格的提議是完全禁絕Infobox內任何旗幟的使用,然而社羣當時並不認可這個approach。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3日 (一) 05:00 (UTC)回覆
(!)意見,中文維基百科的日本ACGN條目一直有濫用國旗的問題,舉例,「去參加聯誼,卻發現完全沒有女生在場」。希望能比照日語維基百科一樣,他們的動漫條目完全看不到任何國旗。希望完全禁止旗幟於Infobox內的任何使用。理由是,看起來非常雜亂。--Znppo留言2025年1月13日 (一) 05:09 (UTC)回覆
其實不止ACGN條目,幾近所有條目都有完全一樣的問題。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3日 (一) 05:12 (UTC)回覆
@甜甜圈真好吃:此兩例有關聯性,但我最初提出該問題時就傾向於迴避您的問題,以免討論主題被擴大到整個信息框內旗幟的使用,進而導致無法形成任何明確的共識。如果您確實認為這個問題值得單獨討論,可以另外開一個討論串。--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5年1月13日 (一) 11:26 (UTC)回覆
我擔心單開討論串可能會降低效率不過我不介意怎麼做。----甜甜圈支持賴清德因不受民眾支持宣布戒嚴的請求 2025年1月13日 (一) 11:29 (UTC)回覆
@甜甜圈真好吃:您或可考慮本章節下方開個子章節?--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5年1月13日 (一) 11:33 (UTC)回覆
船艦好像是特例?我倒是覺得應該先禁止給office欄位加旗幟(生死處或國籍是否添加另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13日 (一) 07:47 (UTC)回覆
我是一直強烈認為中維存在大量濫用旗幟的現象,並強烈建議參照"en:WP:Manual_of_Style/Icons#Avoid_flag_icons_in_infoboxes"來修訂中維MOS:旗幟的。--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3日 (一) 07:51 (UTC)回覆
那不妨直接重譯整個enwiki指引?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3日 (一) 11:48 (UTC)回覆
啊……不知道您這句是反話還是嚴肅的()我當作嚴肅的來回應下。《MOS:旗幟》的其他部分我倒是沒有重點研究……不確定要不要重譯。我關注到的主要是信息框出現的各種不合理旗幟,英維是除了軍事衝突、體育比賽、船舶、居民點的國家和一級行政區劃等可能可以使用以外,其餘幾乎一概禁用旗幟的。中維有些旗幟(及其所代表的內容)甚至到了可能嚴重原創研究的地步,比如比對下中維《莫扎特》條目的國籍+旗幟和英維"en:Wolfgang_Amadeus_Mozart"的信息框內容(真有可靠來源在描寫莫扎特國籍時候會說「薩爾茨堡采邑總主教區」嗎??難道不是都說「奧地利」或「德國」?)。對信息框部分我目前是十分認同英維做法的。不過我感覺如果真引入英維指引的話,可能中維90%以上的信息框旗幟都要去掉,大概「旗幟愛好者」們是不會同意的……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3日 (一) 12:03 (UTC)回覆
個人意見,可以往兩個方向修訂:一是禁止在資訊框給人物添加官職旗幟或徽章(資訊框軍職專門段落、戰役資訊框等或可暫時除外);二是限縮資訊框內能使用旗幟之處(如我上面說的職務欄位,我記得以前很多美國總統條目都有無比碩大的總統徽章Orz)。——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13日 (一) 13:13 (UTC)回覆
以及我也不支持全面禁絕旗幟,不少時候有用。最好仍是以限縮為優先。——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月13日 (一) 14:22 (UTC)回覆
@自由雨日我這句話是嚴肅的,我正在重新翻譯該enwiki指引為草稿,具體的細化可能需要在發佈該草稿後才能討論。我已經有向「旗幟愛好者」宣戰的覺悟了,反正我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3日 (一) 14:17 (UTC)回覆
我希望在考慮英文指引時也考慮不同語言的旗幟模板的觀感問題,亦即「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和「Nanjing, Jiangsu, 中國China」。英語語序會造成旗幟模板夾在文本中間,很難看,反過來中文不太會這樣。先前的旗幟討論中就有這樣的觀點,不一定要用英文百科當準繩。個人比較希望的是各位能討論出更適合中文的格式指引,而非直接搬英文。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3:25 (UTC)回覆
個人目前的看法和Eric相似,應該討論哪些部分不應當使用旗幟圖標(或者討論出僅有哪些部分可以使用旗幟圖標),而不是使用英文指引直接一刀砍死。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3:37 (UTC)回覆
我相信英語維基百科的旗幟相關討論中並不涉及這方面的問題。--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7日 (五) 03:52 (UTC)回覆
很顯然因為常識而無需討論吧,只需要看看上面的例子就知道很難看了。我是在說所有格式指引都要考慮本地語言,照搬英文指引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比如國籍、出生地、地址這種欄位插上標準化的國旗旗幟模板其實觀感不受影響,那麼照搬英文不加說明地砍死這種欄位的旗幟模板可能就不是一個好選擇。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4:16 (UTC)回覆
我的意思是,英語維基百科不加旗幟的理由並非你說的問題,而主要是「旗幟會突出特定信息,但不應特別強調國家信息」這類理由。--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7日 (五) 04:19 (UTC)回覆
嗯……是一樣的,文本中間插上圖片就是突出圖片信息,但是中文語序本身國家就在最前面,已經是突出的了。(這點其實在早前的另外旗幟討論當中有討論過,我記得當時是說如果旗幟模板替換的文本本身就是突出位置,如欄位的一開始,就不限制,其他情況砍死,但是也不了了之了)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4:23 (UTC)回覆
然而,我完全沒有在英維方針條文中讀到你說的問題,英維旗幟相關討論我目前也沒有看到,以及我並不認為「英文語序下使用旗幟很難看」是常識(我不認為和中文有任何區別)。「中文語序本身國家就在最前面,已經是突出的了」和「加入旗幟仍會吸引注意」完全不矛盾。--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7日 (五) 04:26 (UTC)回覆
我需要強調的是我認為英文格式指引不應當直接被搬到本地,更好的選擇是對旗幟模板的插入重新討論,拋開英文指引,或者僅僅將英文的一些觀點用作討論中的論述。另外我指的討論是中文的早先討論,不是英文的,我稍後找找當時的討論存檔。不反對插入旗幟模板會吸引注意,甚至我認為這樣做會加深強調意義,但是「避免強調」本身是否是合理的未經本地討論,另外「替換後圖片的強調作用比原本位於句首的強調強多少,這種更強的強調會否導致問題」也未經本地討論。這些都需要本地討論才能得到比較好的結論。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4:41 (UTC)回覆
「未經本地討論」不是反對參照enwiki指引的好理由,「對一個讀者而言無害的裝飾可能會分散另一個讀者的注意力」這點其實是與WP:中立的觀點#讓事實自己說話中的「讀者可能並不會接受你告訴他應該怎樣思考的好意」這點一脈相承的。説白些,就是(在不恰當的地方)「加深強調意義」這種想法本質上是違反現行方針的。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7日 (五) 05:00 (UTC)回覆
沒有反對參照英文指引討論,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英文指引這樣說」而沒有更多解釋,那我反對。比如您這個回復其實就是在說明為什麼英文指引在中文是合理的。我基本同意這個觀點,沒有額外問題了。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5:13 (UTC)回覆
悉,然而很遺憾地,「旗幟愛好者」在這方面會無視所有規則。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7日 (五) 05:16 (UTC)回覆
指引本身沒有解釋嗎。注意考慮本地是否存在習慣法與闖紅燈。--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17日 (五) 06:20 (UTC)回覆
enwiki的指引本身直接源自enwiki的共識,因此我的理解是enwiki認為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習慣法可以經由成文法推翻,既然現在的習慣法並不合理,那就沒有理由繼續embrace不合理的習慣法。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7日 (五) 10:10 (UTC)回覆
編輯衝突我知道你指的討論是中文討論。「應經本地討論而非直接搬運英維」我認可(儘管我的觀點基本和英維一樣),但理據我認為和你說的「中英語序問題」基本無關。--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7日 (五) 05:01 (UTC)回覆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旗幟/存檔二#更新Wikipedia:格式手冊/旗幟/英文維基百科版本。應該是有站外tg群的討論,不屬於站內,我把上面的站外討論觀點劃掉。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4:53 (UTC)回覆
同意,如德意志國防軍。--Aizag留言2025年1月13日 (一) 08:13 (UTC)回覆
考慮到VPP過長,改走RFC。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9日 (日) 08:41 (UTC)回覆

重譯enwiki MOS:ICON

[編輯]

剛才稍稍編修了一下,感覺現在能把正式提案拿出來讓大家看了:WP:格式手冊/圖標/更新草案2025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15日 (三) 05:09 (UTC)回覆

支持限縮旗幟使用。如能列出廣泛清晰的allowlist、blocklist(例如標示地點)則更佳,便於查閲執行。其中,MOS:INFOBOXFLAG中「在慣用旗幟表示參賽者的國籍的體育賽事條目中用於表示參賽者的國籍」似不符合MOS:SPORTFLAG中「旗幟不得在非體育意義上表示運動員的國籍,而僅應用於表示運動員所屬的代表隊或代表國籍」,宜調整前者。--— Gohan 2025年1月21日 (二) 06:02 (UTC)回覆
@神秘悟饭你或許再讀一次,兩者並不衝突。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1日 (二) 06:29 (UTC)回覆
不衝突嗎?例如難民、無國籍、中立代表隊的運動員,依據前款,則可標示運動員自身國籍之國旗,而非無難民、無國籍、中立代表隊的旗幟。--— Gohan 2025年1月21日 (二) 06:34 (UTC)回覆
@神秘悟饭同頁的MOS:FLAGBIO有相關的說明,理論上兩者應該結合來看。已將「用於表示參賽者的國籍」調整為「用於表示參賽者的代表國籍」。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1日 (二) 06:39 (UTC)回覆
根據《國際奧林匹克憲章》等體育組織章程的表述,已將草案內「代表國籍」改為「代表隊會籍」,以明確語義及便於閱讀,適應如難民代表隊、俄奧委會代表隊英屬維京群島代表隊等多種情況。(因僅屬用詞調整不影響原意,建議此筆編輯適用「微小修訂簡易規定」)--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5年1月27日 (一) 04:19 (UTC)回覆
此外,這草案採取的是白名單的approach,只有明確表明可以使用圖標/旗幟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圖標/旗幟,否則不能使用。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1日 (二) 06:46 (UTC)回覆
話說,政府官員、政府機構的infobox需要放寬嗎?--Tim Wu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04:27 (UTC)回覆
英維的"en:Wang Yi (politician)"條目似乎也是沒有旗幟。--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2日 (三) 04:33 (UTC)回覆
除資訊框等較長的專門章節外,草案的通則如「旗幟圖標可能與代表政治實體或國際的主題領域相關」等語句欠缺白名單味道。旗幟仍難免濫用於列表、表格中標示地點。相較而言,國籍尚與政治實體比較相關而被禁以國旗標示於資訊框,(非當局駐所)地點與政治實體更不相關但未被規管。英維之所以不明令禁止,可能是因爲未有中維此情此景之濫用。既然人物傳記章節已特別指明「切勿使用國旗來表示出生地或死亡地」,那麽其上級通則亦可特別指出不可標示地點(可排除當局駐所);或在用語上凸顯白名單性質,則無需特別指明。不過草案在此方面仍優於現行條文,所以此非反對理由。--— Gohan 2025年1月22日 (三) 09:43 (UTC)回覆
根據我對於enwiki的指引的執行情況的理解,enwiki其實並不排拒在表格中以旗幟標示地點,zhwiki很多在表格中以旗幟標示地點的條目其實都是譯自enwiki的。「避免在資訊框使用旗幟圖標」有特別的明文規定,這裏就有你所説的「白名單味道」了。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2日 (三) 14:30 (UTC)回覆
WP:共識#提案討論及公示時間公示重譯版7日。如重譯版通過,WP:格式手冊/旗幟將更名為WP:格式手冊/圖標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2日 (三) 03:28 (UTC)回覆
兩點意見:
  1. 可能不適合「更名」這個說法,MOS:FLAG後續可以重定向到新草案的「旗幟」一節。相當於現有指引改寫並擴充範圍到整個圖標的使用。
  2. 通讀下來覺得有一個地方讀起來比較費勁,#不要扭曲圖標:「請勿以在維基百科以外不常見方式修改或使用非通用圖標」,改成「請勿使用維基百科外不常見的方式修改圖標或使用前述修改後的非通用圖標」會不會更清楚?
以上。兩個意見不涉及條文本質修改,不打斷公示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22日 (三) 04:52 (UTC)回覆
扭曲是否能改稱變造,以含曲解。「維基百科以外」或「維基百科外」都難讀。請勿改造出或使用一個在維基百科之外基本不為人所知的圖標。--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05:45 (UTC)回覆
(1)需要使用「更名」這個説法,否則後續我沒正當理由請求管理員移動頁面,畢竟這頁面是被移動保護的。(2)@Hotaru NatsumiYFdyh000「扭曲」調整為「變造」、「請勿以在維基百科以外不常見方式修改或使用非通用圖標」調整為「請勿改造出或使用任何在維基百科之外不常用的圖標」,一來是條文的意思實際上並不僅限定「前述修改後」的不常用圖標,二來是「基本不為人所知」這個要求太低了,這相當於大開從fandom輸入不常用圖標的門路。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2日 (三) 07:53 (UTC)回覆
英文條文用詞是同WP:N,所以我說的「為人所知」是可靠來源的標準,而「不常用」比較像通用標準、要求比為人所知(文獻收錄)要高。不確定中文該怎麼說或註明。--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15:51 (UTC)回覆
考慮到中文維基百科對旗幟的系統性濫用,對這方面的要求提高一些也是合理的。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2日 (三) 23:32 (UTC)回覆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建議更名:「Wikipedia:格式手册/旗帜」→「Wikipedia:格式手册/图标」

[編輯]

Wikipedia:格式手册/旗帜」 → 「Wikipedia:格式手册/图标」:上方討論議決通過。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9日 (三) 04:44 (UTC)回覆

參加過奧運或國際足總世界盃的運動員的人物條目是否屬於MOS:INFOBOXFLAG的豁免情況?

[編輯]

請問參加過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足總世界盃等國際比賽的運動員的人物條目(如全紅嬋麥可·菲爾普斯基斯坦奴·朗拿度基利安·麥巴比利昂內爾·梅西等條目)究竟是否屬於MOS:INFOBOXFLAG的豁免情況,可以在其資訊框的國籍或出生地欄位使用旗幟?

如果不屬於,我認為應移除這些旗幟,並在MOS:INFOBOXFLAG明確說明這一點(大意是此類人物條目的國籍或出生地並不屬豁免情況)。---游蛇脫殼/克勞 2025年3月23日 (日) 07:53 (UTC)回覆

參考英維「Quan Hongchan」條目(中維目前本指引基本譯自英維),除了「代表中國」可以標旗幟外,其他旗幟應當移除。 ——自由雨日🌧️❄️ 2025年3月23日 (日) 08:01 (UTC)回覆

強烈要求回退這個指引

[編輯]

rt--42.200.230.123留言2025年4月2日 (三) 08:00 (UTC)回覆

關於信息框是否應該添加道路名稱和國旗的問題

[編輯]

見上,目前MOS:ICON對引用國旗模板和道路模板有要求,但是並沒有明確可否信息框內使用,個人認為在信息框使用國旗(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以及道路模板(如 101省道之類),個人感覺會更加直觀--YikyuenG~速速點擊 2025年2月4日 (二) 15:33 (UTC)回覆

參考"en:New York State Route 9L",(-)反對使用旗幟,道路圖標可以使用但不能省略文字。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5:37 (UTC)回覆
另外,我說了該議題應該在WT:格式手冊/圖標發起,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又在客棧發起了。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5:38 (UTC)回覆
因為圖標無人問津,所以終究還是跑來這裡問。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2月4日 (二) 15:40 (UTC)回覆
這不,我們不是大半年前已經推出新制度了嗎?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5:43 (UTC)回覆
那有時候是真沒啥用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5日 (三) 09:51 (UTC)回覆
抱歉,沒有看到--YikyuenG~速速點擊 2025年2月4日 (二) 15:40 (UTC)回覆
(+)支持使用旗幟與圖標,可以簡明的表示政區--YikyuenG~速速點擊 2025年2月4日 (二) 15:41 (UTC)回覆
說實話,我覺得有些旗幟已經是濫用狀態了。你這種想法甚至已經導致州旗市旗都在道路鐵路機場等設施出現,再加上國旗,整個地址一欄變得眼花潦亂。應該考慮削減一些無謂的旗幟,尤其省旗州旗市旗。--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2月5日 (三) 02:33 (UTC)回覆
同自由雨日,不要國旗,過度使用圖標,除非是 中國這種有區分意義的表述。--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17:48 (UTC)回覆
這也完全寫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好了吧……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7:53 (UTC)回覆
全稱有時太正式和冗餘了。但簡稱也未必非要掛旗子。--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18:57 (UTC)回覆
我有模糊的印象說是旗幟不能用於表示文字未表達的信息,換句話說就是,假設讀者看不到旗幟,也必須通過文字本身即可「區分歧義」。不過剛剛好像沒找到這句話……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9:02 (UTC)回覆
MOS:APPROPRIATEICONS嗎。總之無歧義的沒必要掛──「非僅作裝飾之用」、「可能會不必要地分散讀者的注意力」,有歧義或理解難度的我持中立──「充當有助讀者理解的視覺提示」。--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9:15 (UTC)回覆
不贊同位表明而表明的需求。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2月5日 (三) 11:13 (UTC)回覆
反對濫用旗幟。本來條目已經表明了所屬國家或地區,再多加修飾用的旗幟明顯多餘,而且未增加有效信息。--Kethyga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1:13 (UTC)回覆

可能有用的具體指引

[編輯]

有人居然寫過了維基百科:信息框旗幟的適與不適,覺得這能當作具體指引。或許能放在參考章節。另外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圖標/英文維基百科版本也許能做參考?--Saimmx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07:32 (UTC)回覆

當作具體指引是指「直接寫入條文」?沒必要吧,因為衹是原指引的具體補充。而且放參考(參見?)章節不是和「當作具體指引」矛盾嗎()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圖標/英文維基百科版本作參考就更沒必要了,那是幾年前的英語維基百科版本,而目前已經是Sanmosa基本根據最新英維版本設計的了;應該作為歷史頁面。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3日 (日) 07:44 (UTC)回覆
嗯……按你的說法,也許作為輔助說明,放「參見」章節或許較為妥當?我不是很清楚你對「具體指引」的理解是否為「輔助說明」?我想這兩個為同一件事,但看來你不這麼想。--Saimmx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07:47 (UTC)回覆
「作為具體指引」一般是指「正式寫入條文」的意思吧思考...可能是「指引」一詞引起了誤會,因為在中維「指引」一般特指WP:指引(guideline),你似乎是用「指引」的一般含義(即「具體指導」「具體指南」之類的意思)。輔助說明我認為沒問題,放參見或頂注。我不確定是否需要公示(至少先放幾天看看)。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3日 (日) 08:07 (UTC)回覆
「我不確定是否需要公示」
按照Wikipedia:共識Wikipedia:共識#非方針指引相關提案簡易規定Wikipedia:共識#微小修訂簡易規定所寫,只要大家覺得把「維基百科:信息框旗幟的適與不適」放在參見不需要公示的話(我認為不需要,不過我不重要就是了),可以省略。這似乎也不算實際更動。不過我同意先放幾天看看。--Saimmx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18:16 (UTC)回覆

諾貝爾獎得主人物信息框框頭的{{Nobel icon}}

[編輯]

目前,幾乎所有諾獎得主信息框框頭在文字後都附有{{Nobel icon}}(如《居里夫人》)。我個人一直對這種做法有強烈不滿,仿佛該人物完全被諾獎「定義」了一般。新版指引通過後,是否可根據指引移除這些諾獎圖標?(留意到英維並不會如此使用圖標。)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9日 (六) 15:42 (UTC)回覆

@Sanmosa: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26日 (六) 12:58 (UTC)回覆
確實可以,申請bot吧。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26日 (六) 15:59 (UTC)回覆
遠比國籍旗幟喧賓奪主的模板。——暁月凜奈 (留言) 2025年4月26日 (六) 17:39 (UTC)回覆

軍事背景旗幟問題

[編輯]

我在英維的人物條目里發現有些人的效忠、軍階等欄位有旗幟或圖標,有些又沒有,因此前來這裡詢問中維究竟可不可以在軍事背景里放旗幟。--仁克里特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09:35 (UTC)回覆

嚴格按MOS:信息框旗幟的話應該是不能放?(人物信息框的軍事背景並非「用於總結軍事衝突」。)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0日 (四) 09:39 (UTC)回覆
英維社區好像採取默認態度(我自己的猜測),畢竟如果是名不見經傳的士兵被加入旗幟圖標無人發現可以理解,但Commanders of World War II里的不少將領條目里都有旗幟或圖標存在,這些二戰指揮官你說無人發現我是不相信的。--仁克里特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10:33 (UTC)回覆
@Sanmosa: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0日 (四) 09:40 (UTC)回覆
@仁克里特還請你舉幾個例,這樣我好研判。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10日 (四) 11:49 (UTC)回覆
@Sanmosa中華民國有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唐生智。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朱德賀龍陳毅羅榮桓。韓國有朴正熙全斗煥盧泰愚崔相穆。英國有亞瑟·哈里斯克勞德·喬勒斯第一代維米的拜恩子爵朱利安·拜恩理察·戴克斯。美國有威廉·D·李海小威廉·海爾賽法蘭克·傑克·弗萊徹卡爾·安德魯·斯帕茨。法國有阿爾方斯·朱安莫里斯·甘末林馬克西姆·魏剛弗朗索瓦·達爾朗。德國有海因茨·古德里安威廉·凱特爾阿爾弗雷德·約德爾瓦爾特·莫德爾。烏克蘭有瓦列里·扎盧日內斯捷潘·塔拉巴爾卡尼古拉·克拉夫琴科阿列克謝·斯科布利亞。以上條目在英維的軍事背景里皆有旗幟或圖標。--仁克里特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13:37 (UTC)回覆
那我的意見與自由雨日一樣。此外,WP:格式手冊/圖標#在部分軍事歷史背景下認為「在部分軍事歷史背景下」使用軍事旗幟是合適的,但是上方部分例子與「歷史」無甚關係,因此我傾向認為沒有任何在人物Infobox使用軍事旗幟的理由。中文維基百科的圖標格式手冊比英文維基百科稍嚴,因此條文的解讀一般可以從嚴。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11日 (五) 00:11 (UTC)回覆

模板:Infobox_School 模板:Infobox_civil_conflict 的問題

[編輯]

根據WP:MOS,地點參數是否都不能用旗幟?

以及{{flagicon|TWN}}應該怎麽改成不帶旗幟的文字形式?中華民國(台灣)嗎--Emulbnhom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01:46 (UTC)回覆

依照MOS:INFOBOXFLAG,原則上人物、電影、公司等條目的資訊框盡量不要放旗幟。--Sinsyuan✍️ 2025年4月10日 (四) 04:41 (UTC)回覆
那抗議呢,WP:MOS沒有提但是非常多條目都帶了--Emulbnhom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09:56 (UTC)回覆
你們要不要看一下維基百科:信息框旗幟的適與不適然後發表下意見……我覺得算是實用的說明。--Saimmx留言2025年4月15日 (二) 17:31 (UTC)回覆

翻譯品質

[編輯]

WP:格式手冊/圖標/更新草案2025使用內容翻譯功能,猜測部分文段使用了機翻輔助。首先是兩處「article」譯成「文章」,之前被我改掉,只是我當時以為是歷史遺留,沒想到是「2025重譯版」;其次,有編者指出「在舉例時『就好比』太口語了」,理解譯者想規避「Example」的各地譯名差異,但直接使用「例如」可能更符合現代書面漢語的習慣。相信譯者作為維基翻譯專家有做好翻譯的能力,但本文可能仍需要進一步校對。--PexEric 2025年5月1日 (四) 14:53 (UTC)回覆

通過CSS隱藏信息框旗幟是否可行

[編輯]

近期通過的MOS:信息框旗幟規定信息框一般不應使用旗幟圖標,考慮到對現有條目逐一修改費時費力(即使是由機器人進行),能否通過CSS隱藏旗幟?具體而言,例如由{{Infobox person}}引入.infobox.biography.vcard .flagicon {display: none;}以隱藏旗幟圖標,可使用Template:Infobox_person/sandbox測試效果。本人對CSS不太熟悉,僅提出一點粗淺的建議,請各位指正。--Kcx36留言2025年4月15日 (二) 08:04 (UTC)回覆

我不認為信息框不該放旗幟--熊貓火狗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15:05 (UTC)回覆
請另外提出討論。--Kcx36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15:07 (UTC)回覆
掩耳盜鈴過於激進,且不利編者日後排查清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4月21日 (一) 11:13 (UTC)回覆
(-)反對 不同意「掩耳盜鈴」的說法。該格式規定是「因為它們可能會不必要地分散讀者的注意力,並可能使眾多文段中的特定文段過分突出」。只要將旗幟模板從絕大多數人物傳記信息框中去除掉即可。但是該操作可能會同時暴力去除掉需要使用旗幟模板的場景。
但是依照此格式要求,在信息框中任何地方都不使用旗幟模板看似是「沒有犯錯」的做法。--Cygz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8:33 (UTC)回覆
可以小工具形式對未註冊用戶啟用,註冊用戶可以關閉。但是鑑於此類旗幟日後必然清理,掩耳盜鈴確實沒有意義。--PexEric 2025年4月24日 (四) 05:30 (UTC)回覆
(-)強烈反對隱藏旗幟。估計還沒等清理這類條目,這規定就被廢除了……--31.40.205.42留言2025年5月3日 (六) 14:07 (UTC)回覆
呵呵。如果你反對MOS:信息框旗幟,你倒應該支持通過CSS隱藏旗幟,因為如果規定日後被廢除,改一下模板就能恢復條目中的旗幟,如果是逐個條目清理,想恢復就麻煩了。--Kcx36留言2025年5月3日 (六) 14:14 (UTC) 👏1回覆
(+)強烈支持 其實現在已經有大部分旗幟模板被單純的[[]]而暴力刪除。並且該方針設立是「因為它們可能會不必要地分散讀者的注意力」。所以我覺得「掩耳盜鈴」其實並不說得通,關鍵是要不「會不必要地分散讀者的注意力」。--Cygz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8:2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