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册/图标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请求规范信息框标题处旗帜使用

[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近期在检视军事武器相关条目时发现的问题:信息框标题处有的使用了旗帜(大淀号轻巡洋舰三号突击炮),有的没有使用(九八式轻战车M1战斗车)。这是我所知唯一在信息框标题处使用旗帜的情况,且情况并不统一,故请求社群澄清应当使用旗帜还是不应当使用旗帜,亦或是无需对其做出专门规范。--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5年1月12日 (日) 16:01 (UTC)回复

WP:FLAG,避免“仅作装饰之用”。--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12日 (日) 16:25 (UTC)回复
那政治人物的政党旗帜算不算呢?(例如魏公公拿督斯里安华赖清德以及习近平等政治人物条目中存在大量的滥用政党旗帜的现象。)----甜甜圈支持赖清德因不受民众支持宣布戒严的请求 2025年1月13日 (一) 04:56 (UTC)回复
此前一个较为严格的提议是完全禁绝Infobox内任何旗帜的使用,然而社群当时并不认可这个approach。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3日 (一) 05:00 (UTC)回复
(!)意见,中文维基百科的日本ACGN条目一直有滥用国旗的问题,举例,“去参加联谊,却发现完全没有女生在场”。希望能比照日语维基百科一样,他们的动漫条目完全看不到任何国旗。希望完全禁止旗帜于Infobox内的任何使用。理由是,看起来非常杂乱。--Znppo留言2025年1月13日 (一) 05:09 (UTC)回复
其实不止ACGN条目,几近所有条目都有完全一样的问题。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3日 (一) 05:12 (UTC)回复
@甜甜圈真好吃:此两例有关联性,但我最初提出该问题时就倾向于回避您的问题,以免讨论主题被扩大到整个信息框内旗帜的使用,进而导致无法形成任何明确的共识。如果您确实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单独讨论,可以另外开一个讨论串。--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5年1月13日 (一) 11:26 (UTC)回复
我担心单开讨论串可能会降低效率不过我不介意怎么做。----甜甜圈支持赖清德因不受民众支持宣布戒严的请求 2025年1月13日 (一) 11:29 (UTC)回复
@甜甜圈真好吃:您或可考虑本章节下方开个子章节?--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5年1月13日 (一) 11:33 (UTC)回复
船舰好像是特例?我倒是觉得应该先禁止给office栏位加旗帜(生死处或国籍是否添加另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1月13日 (一) 07:47 (UTC)回复
我是一直强烈认为中维存在大量滥用旗帜的现象,并强烈建议参照"en:WP:Manual_of_Style/Icons#Avoid_flag_icons_in_infoboxes"来修订中维MOS:旗帜的。--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3日 (一) 07:51 (UTC)回复
那不妨直接重译整个enwiki指引?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3日 (一) 11:48 (UTC)回复
啊……不知道您这句是反话还是严肃的()我当作严肃的来回应下。《MOS:旗帜》的其他部分我倒是没有重点研究……不确定要不要重译。我关注到的主要是信息框出现的各种不合理旗帜,英维是除了军事冲突、体育比赛、船舶、居民点的国家和一级行政区划等可能可以使用以外,其余几乎一概禁用旗帜的。中维有些旗帜(及其所代表的内容)甚至到了可能严重原创研究的地步,比如比对下中维《莫扎特》条目的国籍+旗帜和英维"en:Wolfgang_Amadeus_Mozart"的信息框内容(真有可靠来源在描写莫扎特国籍时候会说“萨尔茨堡采邑总主教区”吗??难道不是都说“奥地利”或“德国”?)。对信息框部分我目前是十分认同英维做法的。不过我感觉如果真引入英维指引的话,可能中维90%以上的信息框旗帜都要去掉,大概“旗帜爱好者”们是不会同意的……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3日 (一) 12:03 (UTC)回复
个人意见,可以往两个方向修订:一是禁止在资讯框给人物添加官职旗帜或徽章(资讯框军职专门段落、战役资讯框等或可暂时除外);二是限缩资讯框内能使用旗帜之处(如我上面说的职务栏位,我记得以前很多美国总统条目都有无比硕大的总统徽章Orz)。——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1月13日 (一) 13:13 (UTC)回复
以及我也不支持全面禁绝旗帜,不少时候有用。最好仍是以限缩为优先。——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1月13日 (一) 14:22 (UTC)回复
@自由雨日我这句话是严肃的,我正在重新翻译该enwiki指引为草稿,具体的细化可能需要在发布该草稿后才能讨论。我已经有向“旗帜爱好者”宣战的觉悟了,反正我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3日 (一) 14:17 (UTC)回复
我希望在考虑英文指引时也考虑不同语言的旗帜模板的观感问题,亦即“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和“Nanjing, Jiangsu, 中国China”。英语语序会造成旗帜模板夹在文本中间,很难看,反过来中文不太会这样。先前的旗帜讨论中就有这样的观点,不一定要用英文百科当准绳。个人比较希望的是各位能讨论出更适合中文的格式指引,而非直接搬英文。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3:25 (UTC)回复
个人目前的看法和Eric相似,应该讨论哪些部分不应当使用旗帜图标(或者讨论出仅有哪些部分可以使用旗帜图标),而不是使用英文指引直接一刀砍死。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3:37 (UTC)回复
我相信英语维基百科的旗帜相关讨论中并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7日 (五) 03:52 (UTC)回复
很显然因为常识而无需讨论吧,只需要看看上面的例子就知道很难看了。我是在说所有格式指引都要考虑本地语言,照搬英文指引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国籍、出生地、地址这种栏位插上标准化的国旗旗帜模板其实观感不受影响,那么照搬英文不加说明地砍死这种栏位的旗帜模板可能就不是一个好选择。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4:16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英语维基百科不加旗帜的理由并非你说的问题,而主要是“旗帜会突出特定信息,但不应特别强调国家信息”这类理由。--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7日 (五) 04:19 (UTC)回复
嗯……是一样的,文本中间插上图片就是突出图片信息,但是中文语序本身国家就在最前面,已经是突出的了。(这点其实在早前的另外旗帜讨论当中有讨论过,我记得当时是说如果旗帜模板替换的文本本身就是突出位置,如栏位的一开始,就不限制,其他情况砍死,但是也不了了之了)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4:23 (UTC)回复
然而,我完全没有在英维方针条文中读到你说的问题,英维旗帜相关讨论我目前也没有看到,以及我并不认为“英文语序下使用旗帜很难看”是常识(我不认为和中文有任何区别)。“中文语序本身国家就在最前面,已经是突出的了”和“加入旗帜仍会吸引注意”完全不矛盾。--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7日 (五) 04:26 (UTC)回复
我需要强调的是我认为英文格式指引不应当直接被搬到本地,更好的选择是对旗帜模板的插入重新讨论,抛开英文指引,或者仅仅将英文的一些观点用作讨论中的论述。另外我指的讨论是中文的早先讨论,不是英文的,我稍后找找当时的讨论存档。不反对插入旗帜模板会吸引注意,甚至我认为这样做会加深强调意义,但是“避免强调”本身是否是合理的未经本地讨论,另外“替换后图片的强调作用比原本位于句首的强调强多少,这种更强的强调会否导致问题”也未经本地讨论。这些都需要本地讨论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结论。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4:41 (UTC)回复
“未经本地讨论”不是反对参照enwiki指引的好理由,“对一个读者而言无害的装饰可能会分散另一个读者的注意力”这点其实是与WP:中立的观点#让事实自己说话中的“读者可能并不会接受你告诉他应该怎样思考的好意”这点一脉相承的。说白些,就是(在不恰当的地方)“加深强调意义”这种想法本质上是违反现行方针的。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7日 (五) 05:00 (UTC)回复
没有反对参照英文指引讨论,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英文指引这样说”而没有更多解释,那我反对。比如您这个回复其实就是在说明为什么英文指引在中文是合理的。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没有额外问题了。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5:13 (UTC)回复
悉,然而很遗憾地,“旗帜爱好者”在这方面会无视所有规则。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7日 (五) 05:16 (UTC)回复
指引本身没有解释吗。注意考虑本地是否存在习惯法与闯红灯。--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17日 (五) 06:20 (UTC)回复
enwiki的指引本身直接源自enwiki的共识,因此我的理解是enwiki认为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习惯法可以经由成文法推翻,既然现在的习惯法并不合理,那就没有理由继续embrace不合理的习惯法。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7日 (五) 10:10 (UTC)回复
编辑冲突我知道你指的讨论是中文讨论。“应经本地讨论而非直接搬运英维”我认可(尽管我的观点基本和英维一样),但理据我认为和你说的“中英语序问题”基本无关。--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7日 (五) 05:01 (UTC)回复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旗帜/存档二#更新Wikipedia:格式手册/旗帜/英文维基百科版本。应该是有站外tg群的讨论,不属于站内,我把上面的站外讨论观点划掉。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17日 (五) 04:53 (UTC)回复
同意,如德意志国防军。--Aizag留言2025年1月13日 (一) 08:13 (UTC)回复
考虑到VPP过长,改走RFC。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9日 (日) 08:41 (UTC)回复

重译enwiki MOS:ICON

[编辑]

刚才稍稍编修了一下,感觉现在能把正式提案拿出来让大家看了:WP:格式手册/图标/更新草案2025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15日 (三) 05:09 (UTC)回复

支持限缩旗帜使用。如能列出广泛清晰的allowlist、blocklist(例如标示地点)则更佳,便于查阅执行。其中,MOS:INFOBOXFLAG中“在惯用旗帜表示参赛者的国籍的体育赛事条目中用于表示参赛者的国籍”似不符合MOS:SPORTFLAG中“旗帜不得在非体育意义上表示运动员的国籍,而仅应用于表示运动员所属的代表队或代表国籍”,宜调整前者。--— Gohan 2025年1月21日 (二) 06:02 (UTC)回复
@神秘悟饭你或许再读一次,两者并不冲突。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21日 (二) 06:29 (UTC)回复
不冲突吗?例如难民、无国籍、中立代表队的运动员,依据前款,则可标示运动员自身国籍之国旗,而非无难民、无国籍、中立代表队的旗帜。--— Gohan 2025年1月21日 (二) 06:34 (UTC)回复
@神秘悟饭同页的MOS:FLAGBIO有相关的说明,理论上两者应该结合来看。已将“用于表示参赛者的国籍”调整为“用于表示参赛者的代表国籍”。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21日 (二) 06:39 (UTC)回复
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等体育组织章程的表述,已将草案内“代表国籍”改为“代表队会籍”,以明确语义及便于阅读,适应如难民代表队、俄奥委会代表队英属维尔京群岛代表队等多种情况。(因仅属用词调整不影响原意,建议此笔编辑适用“微小修订简易规定”)--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5年1月27日 (一) 04:19 (UTC)回复
此外,这草案采取的是白名单的approach,只有明确表明可以使用图标/旗帜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图标/旗帜,否则不能使用。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21日 (二) 06:46 (UTC)回复
话说,政府官员、政府机构的infobox需要放宽吗?--Tim Wu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04:27 (UTC)回复
英维的"en:Wang Yi (politician)"条目似乎也是没有旗帜。--自由雨日🌧️❄️ 2025年1月22日 (三) 04:33 (UTC)回复
除资讯框等较长的专门章节外,草案的通则如“旗帜图标可能与代表政治实体或国际的主题领域相关”等语句欠缺白名单味道。旗帜仍难免滥用于列表、表格中标示地点。相较而言,国籍尚与政治实体比较相关而被禁以国旗标示于资讯框,(非当局驻所)地点与政治实体更不相关但未被规管。英维之所以不明令禁止,可能是因为未有中维此情此景之滥用。既然人物传记章节已特别指明“切勿使用国旗来表示出生地或死亡地”,那么其上级通则亦可特别指出不可标示地点(可排除当局驻所);或在用语上凸显白名单性质,则无需特别指明。不过草案在此方面仍优于现行条文,所以此非反对理由。--— Gohan 2025年1月22日 (三) 09:43 (UTC)回复
根据我对于enwiki的指引的执行情况的理解,enwiki其实并不排拒在表格中以旗帜标示地点,zhwiki很多在表格中以旗帜标示地点的条目其实都是译自enwiki的。“避免在资讯框使用旗帜图标”有特别的明文规定,这里就有你所说的“白名单味道”了。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22日 (三) 14:30 (UTC)回复
WP:共识#提案讨论及公示时间公示重译版7日。如重译版通过,WP:格式手册/旗帜将更名为WP:格式手册/图标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22日 (三) 03:28 (UTC)回复
两点意见:
  1. 可能不适合“更名”这个说法,MOS:FLAG后续可以重定向到新草案的“旗帜”一节。相当于现有指引改写并扩充范围到整个图标的使用。
  2. 通读下来觉得有一个地方读起来比较费劲,#不要扭曲图标:“请勿以在维基百科以外不常见方式修改或使用非通用图标”,改成“请勿使用维基百科外不常见的方式修改图标或使用前述修改后的非通用图标”会不会更清楚?
以上。两个意见不涉及条文本质修改,不打断公示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2025年1月22日 (三) 04:52 (UTC)回复
扭曲是否能改称变造,以含曲解。“维基百科以外”或“维基百科外”都难读。请勿改造出或使用一个在维基百科之外基本不为人所知的图标。--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05:45 (UTC)回复
(1)需要使用“更名”这个说法,否则后续我没正当理由请求管理员移动页面,毕竟这页面是被移动保护的。(2)@Hotaru NatsumiYFdyh000“扭曲”调整为“变造”、“请勿以在维基百科以外不常见方式修改或使用非通用图标”调整为“请勿改造出或使用任何在维基百科之外不常用的图标”,一来是条文的意思实际上并不仅限定“前述修改后”的不常用图标,二来是“基本不为人所知”这个要求太低了,这相当于大开从fandom输入不常用图标的门路。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22日 (三) 07:53 (UTC)回复
英文条文用词是同WP:N,所以我说的“为人所知”是可靠来源的标准,而“不常用”比较像通用标准、要求比为人所知(文献收录)要高。不确定中文该怎么说或注明。--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2日 (三) 15:51 (UTC)回复
考虑到中文维基百科对旗帜的系统性滥用,对这方面的要求提高一些也是合理的。Sanmosa 热烈庆贺“关注度”正名“收录标准 2025年1月22日 (三) 23:32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建议更名:“Wikipedia:格式手册/旗帜”→“Wikipedia:格式手册/图标”

[编辑]

Wikipedia:格式手册/旗帜” → “Wikipedia:格式手册/图标”:上方讨论议决通过。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9日 (三) 04:44 (UTC)回复

参加过奥运或国际足联世界杯的运动员的人物条目是否属于MOS:INFOBOXFLAG的豁免情况?

[编辑]

请问参加过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足联世界杯等国际比赛的运动员的人物条目(如全红婵迈克尔·菲尔普斯基斯坦奴·朗拿度基利安·麦巴比利昂内尔·梅西等条目)究竟是否属于MOS:INFOBOXFLAG的豁免情况,可以在其资讯框的国籍或出生地栏位使用旗帜?

如果不属于,我认为应移除这些旗帜,并在MOS:INFOBOXFLAG明确说明这一点(大意是此类人物条目的国籍或出生地并不属豁免情况)。---游蛇脱壳/克劳 2025年3月23日 (日) 07:53 (UTC)回复

参考英维“Quan Hongchan”条目(中维目前本指引基本译自英维),除了“代表中国”可以标旗帜外,其他旗帜应当移除。 ——自由雨日🌧️❄️ 2025年3月23日 (日) 08:01 (UTC)回复

强烈要求回退这个指引

[编辑]

rt--42.200.230.123留言2025年4月2日 (三) 08:00 (UTC)回复

关于信息框是否应该添加道路名称和国旗的问题

[编辑]

见上,目前MOS:ICON对引用国旗模板和道路模板有要求,但是并没有明确可否信息框内使用,个人认为在信息框使用国旗(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以及道路模板(如 101省道之类),个人感觉会更加直观--YikyuenG~速速点击 2025年2月4日 (二) 15:33 (UTC)回复

参考"en:New York State Route 9L",(-)反对使用旗帜,道路图标可以使用但不能省略文字。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5:37 (UTC)回复
另外,我说了该议题应该在WT:格式手册/图标发起,我不知道为什么你又在客栈发起了。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5:38 (UTC)回复
因为图标无人问津,所以终究还是跑来这里问。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2月4日 (二) 15:40 (UTC)回复
这不,我们不是大半年前已经推出新制度了吗?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5:43 (UTC)回复
那有时候是真没啥用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2月5日 (三) 09:51 (UTC)回复
抱歉,没有看到--YikyuenG~速速点击 2025年2月4日 (二) 15:40 (UTC)回复
(+)支持使用旗帜与图标,可以简明的表示政区--YikyuenG~速速点击 2025年2月4日 (二) 15:41 (UTC)回复
说实话,我觉得有些旗帜已经是滥用状态了。你这种想法甚至已经导致州旗市旗都在道路铁路机场等设施出现,再加上国旗,整个地址一栏变得眼花潦乱。应该考虑削减一些无谓的旗帜,尤其省旗州旗市旗。--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年2月5日 (三) 02:33 (UTC)回复
同自由雨日,不要国旗,过度使用图标,除非是 中国这种有区分意义的表述。--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17:48 (UTC)回复
这也完全写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好了吧……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7:53 (UTC)回复
全称有时太正式和冗余了。但简称也未必非要挂旗子。--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18:57 (UTC)回复
我有模糊的印象说是旗帜不能用于表示文字未表达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假设读者看不到旗帜,也必须通过文字本身即可“区分歧义”。不过刚刚好像没找到这句话……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4日 (二) 19:02 (UTC)回复
MOS:APPROPRIATEICONS吗。总之无歧义的没必要挂──“非仅作装饰之用”、“可能会不必要地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有歧义或理解难度的我持中立──“充当有助读者理解的视觉提示”。--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9:15 (UTC)回复
不赞同位表明而表明的需求。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5年2月5日 (三) 11:13 (UTC)回复
反对滥用旗帜。本来条目已经表明了所属国家或地区,再多加修饰用的旗帜明显多余,而且未增加有效信息。--Kethyga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1:13 (UTC)回复

可能有用的具体指引

[编辑]

有人居然写过了维基百科:信息框旗帜的适与不适,觉得这能当作具体指引。或许能放在参考章节。另外维基百科:格式手册/图标/英文维基百科版本也许能做参考?--Saimmx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07:32 (UTC)回复

当作具体指引是指“直接写入条文”?没必要吧,因为只是原指引的具体补充。而且放参考(参见?)章节不是和“当作具体指引”矛盾吗()维基百科:格式手册/图标/英文维基百科版本作参考就更没必要了,那是几年前的英语维基百科版本,而目前已经是Sanmosa基本根据最新英维版本设计的了;应该作为历史页面。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3日 (日) 07:44 (UTC)回复
嗯……按你的说法,也许作为辅助说明,放“参见”章节或许较为妥当?我不是很清楚你对“具体指引”的理解是否为“辅助说明”?我想这两个为同一件事,但看来你不这么想。--Saimmx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07:47 (UTC)回复
“作为具体指引”一般是指“正式写入条文”的意思吧思考...可能是“指引”一词引起了误会,因为在中维“指引”一般特指WP:指引(guideline),你似乎是用“指引”的一般含义(即“具体指导”“具体指南”之类的意思)。辅助说明我认为没问题,放参见或顶注。我不确定是否需要公示(至少先放几天看看)。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3日 (日) 08:07 (UTC)回复
“我不确定是否需要公示”
按照Wikipedia:共识Wikipedia:共识#非方针指引相关提案简易规定Wikipedia:共识#微小修订简易规定所写,只要大家觉得把“维基百科:信息框旗帜的适与不适”放在参见不需要公示的话(我认为不需要,不过我不重要就是了),可以省略。这似乎也不算实际更动。不过我同意先放几天看看。--Saimmx留言2025年4月13日 (日) 18:16 (UTC)回复

诺贝尔奖得主人物信息框框头的{{Nobel icon}}

[编辑]

目前,几乎所有诺奖得主信息框框头在文字后都附有{{Nobel icon}}(如《居里夫人》)。我个人一直对这种做法有强烈不满,仿佛该人物完全被诺奖“定义”了一般。新版指引通过后,是否可根据指引移除这些诺奖图标?(留意到英维并不会如此使用图标。)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9日 (六) 15:42 (UTC)回复

@Sanmosa: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26日 (六) 12:58 (UTC)回复
确实可以,申请bot吧。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26日 (六) 15:59 (UTC)回复
远比国籍旗帜喧宾夺主的模板。——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4月26日 (六) 17:39 (UTC)回复

军事背景旗帜问题

[编辑]

我在英维的人物条目里发现有些人的效忠、军衔等栏位有旗帜或图标,有些又没有,因此前来这里询问中维究竟可不可以在军事背景里放旗帜。--仁克里特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09:35 (UTC)回复

严格按MOS:信息框旗帜的话应该是不能放?(人物信息框的军事背景并非“用于总结军事冲突”。)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0日 (四) 09:39 (UTC)回复
英维社区好像采取默认态度(我自己的猜测),毕竟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士兵被加入旗帜图标无人发现可以理解,但Commanders of World War II里的不少将领条目里都有旗帜或图标存在,这些二战指挥官你说无人发现我是不相信的。--仁克里特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10:33 (UTC)回复
@Sanmosa: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0日 (四) 09:40 (UTC)回复
@仁克里特还请你举几个例,这样我好研判。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10日 (四) 11:49 (UTC)回复
@Sanmosa中华民国有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唐生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朱德贺龙陈毅罗荣桓。韩国有朴正熙全斗焕卢泰愚崔相穆。英国有亚瑟·哈里斯克劳德·乔勒斯第一代维米的拜恩子爵朱利安·拜恩理查德·戴克斯。美国有威廉·D·李海小威廉·海尔赛法兰克·杰克·弗莱彻卡尔·安德鲁·斯帕茨。法国有阿尔方斯·朱安莫里斯·甘末林马克西姆·魏刚弗朗索瓦·达尔朗。德国有海因茨·古德里安威廉·凯特尔阿尔弗雷德·约德尔瓦尔特·莫德尔。乌克兰有瓦列里·扎卢日内斯捷潘·塔拉巴尔卡尼古拉·克拉夫琴科阿列克谢·斯科布利亚。以上条目在英维的军事背景里皆有旗帜或图标。--仁克里特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13:37 (UTC)回复
那我的意见与自由雨日一样。此外,WP:格式手册/图标#在部分军事历史背景下认为“在部分军事历史背景下”使用军事旗帜是合适的,但是上方部分例子与“历史”无甚关系,因此我倾向认为没有任何在人物Infobox使用军事旗帜的理由。中文维基百科的图标格式手册比英文维基百科稍严,因此条文的解读一般可以从严。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11日 (五) 00:11 (UTC)回复

模板:Infobox_School 模板:Infobox_civil_conflict 的问题

[编辑]

根据WP:MOS,地点参数是否都不能用旗帜?

以及{{flagicon|TWN}}应该怎么改成不带旗帜的文字形式?中华民国(台湾)吗--Emulbnhom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01:46 (UTC)回复

依照MOS:INFOBOXFLAG,原则上人物、电影、公司等条目的资讯框尽量不要放旗帜。--Sinsyuan✍️ 2025年4月10日 (四) 04:41 (UTC)回复
那抗议呢,WP:MOS没有提但是非常多条目都带了--Emulbnhom留言2025年4月10日 (四) 09:56 (UTC)回复
你们要不要看一下维基百科:信息框旗帜的适与不适然后发表下意见……我觉得算是实用的说明。--Saimmx留言2025年4月15日 (二) 17:31 (UTC)回复

翻译品质

[编辑]

WP:格式手册/图标/更新草案2025使用内容翻译功能,猜测部分文段使用了机翻辅助。首先是两处“article”译成“文章”,之前被我改掉,只是我当时以为是历史遗留,没想到是“2025重译版”;其次,有编者指出“在举例时‘就好比’太口语了”,理解译者想规避“Example”的各地译名差异,但直接使用“例如”可能更符合现代书面汉语的习惯。相信译者作为维基翻译专家有做好翻译的能力,但本文可能仍需要进一步校对。--PexEric 2025年5月1日 (四) 14:53 (UTC)回复

通过CSS隐藏信息框旗帜是否可行

[编辑]

近期通过的MOS:信息框旗帜规定信息框一般不应使用旗帜图标,考虑到对现有条目逐一修改费时费力(即使是由机器人进行),能否通过CSS隐藏旗帜?具体而言,例如由{{Infobox person}}引入.infobox.biography.vcard .flagicon {display: none;}以隐藏旗帜图标,可使用Template:Infobox_person/sandbox测试效果。本人对CSS不太熟悉,仅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请各位指正。--Kcx36留言2025年4月15日 (二) 08:04 (UTC)回复

我不认为信息框不该放旗帜--熊猫火狗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15:05 (UTC)回复
请另外提出讨论。--Kcx36留言2025年4月20日 (日) 15:07 (UTC)回复
掩耳盗铃过于激进,且不利编者日后排查清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4月21日 (一) 11:13 (UTC)回复
(-)反对 不同意“掩耳盗铃”的说法。该格式规定是“因为它们可能会不必要地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并可能使众多文段中的特定文段过分突出”。只要将旗帜模板从绝大多数人物传记信息框中去除掉即可。但是该操作可能会同时暴力去除掉需要使用旗帜模板的场景。
但是依照此格式要求,在信息框中任何地方都不使用旗帜模板看似是“没有犯错”的做法。--Cygz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8:33 (UTC)回复
可以小工具形式对未注册用户启用,注册用户可以关闭。但是鉴于此类旗帜日后必然清理,掩耳盗铃确实没有意义。--PexEric 2025年4月24日 (四) 05:30 (UTC)回复
(-)强烈反对隐藏旗帜。估计还没等清理这类条目,这规定就被废除了……--31.40.205.42留言2025年5月3日 (六) 14:07 (UTC)回复
呵呵。如果你反对MOS:信息框旗帜,你倒应该支持通过CSS隐藏旗帜,因为如果规定日后被废除,改一下模板就能恢复条目中的旗帜,如果是逐个条目清理,想恢复就麻烦了。--Kcx36留言2025年5月3日 (六) 14:14 (UTC) 👏1回复
(+)强烈支持 其实现在已经有大部分旗帜模板被单纯的[[]]而暴力删除。并且该方针设立是“因为它们可能会不必要地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所以我觉得“掩耳盗铃”其实并不说得通,关键是要不“会不必要地分散读者的注意力”。--Cygz留言2025年5月18日 (日) 18:2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