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三角洲行動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新增話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由Tisscherry在話題優良條目評選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 個月前
優良條目三角洲行動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5年3月7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25年4月5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5年2月11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電子遊戲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電子遊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電子遊戲內容。您若有意參與,歡迎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獲評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請為該頁面補充更多內容

[編輯]

這裡是該條目的創建者,是個新手,能力實在有限。 目前該條目缺乏中文連結(其實我是複製粘貼英文原始碼並將其中英文改成中文,所以直接用的英文連結)。 該項目目前缺乏分類,請儘快補充。 內容上也有所缺失,我對危險行動和黑鷹墜落單人戰役沒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歡迎補充。 還有我不知道怎麼把它連結到其他語言的版本,來個人幫幫忙,求求了--Huuuhuh留言2024年10月10日 (四) 22:15 (UTC)回覆

我會頻繁查看該條目並向所以為該條目做出貢獻的人發表感想--Huuuhuh留言2024年10月16日 (三) 18:23 (UTC)回覆
目前最緊要的問題是擺脫對英文條目引用的依賴,需要使用國內網站以及官網的信息源,我已經花了一些時間對目錄層級進行了重新修改,但是預計還需要大改,請理解--孤獨豹貓留言2024年10月31日 (四) 21:08 (UTC)回覆
可以去看看這個條目的草稿頁,我最近在協助另一個人這個草稿頁,目前草稿頁比較完善了,當然肯定還有能補充的地方,幫幫忙可以嗎?謝謝。--Huuuhuh留言2024年10月31日 (四) 21:28 (UTC)回覆
我覺得目錄可能還要大改,你看看我在本條目編輯的非草稿頁面,把模塊拆開大板塊會比較好,我看草稿也比較完善了,但是後面的信息一多就會導致條目很亂,比如全面戰場還有載具系統--孤獨豹貓留言2024年10月31日 (四) 21:47 (UTC)回覆
要不先改草稿吧?我感覺等草稿徹底完善後上傳比較好,現在改非草稿感覺像死馬當活馬醫。--Huuuhuh留言2024年10月31日 (四) 21:55 (UTC)回覆
那就咱幾個看看怎麼改草稿效果好,我這邊還有早八一天都有事今天是沒辦法再修改了--孤獨豹貓留言2024年10月31日 (四) 22:07 (UTC)回覆
我試試看吧,要不先把你剛才寫的複製到草稿?
我在海外,現在我這快晚上了,時間比較充足,我看看怎麼給你改改--Huuuhuh留言2024年10月31日 (四) 22:15 (UTC)回覆

關於條目的編輯問題

[編輯]

三角洲行動由多模塊組成,模塊間僅皮膚貨幣互通,全面戰場與烽火地帶存在極大差異,同時單人戰役尚未上線

我在此建議: 將三個遊戲模塊與遊戲經濟系統(皮膚,貨幣)還有互通的部分分為四個或更多板塊,以便後續處理,否則後續內容補充會使得目錄模塊臃腫,給人的觀感非常差 同時,將板塊固定後可以分別針對不同模式的不同特有系統進行詳細介紹,明確目錄結構

以及,國服作為率先正式上線的版本,資料應該以國內的信息為準,能理解條目由英文遷移導致的引用資料問題,但是很多的信息都可以在遊戲的國內官網上獲取到,不需要給到第三方外文網站了

以上是我的看法,如果有意見請各位提出--孤獨豹貓留言2024年10月31日 (四) 21:41 (UTC)回覆

相關可能可以作為可查證來源的內容

[編輯]

[中國大陸官網關於S2賽季新內容的更新公告(以圖片形式排版) https://df.qq.com/cp/a20240906main/newsdetail.html?id=14974380098424690687](@孤独豹猫 請求優先添加的第一手來源,根據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引用該來源可能需刪減條目中的部分內容)

[IGN中國對該遊戲的介紹(來源時效性僅到S1賽季,可能有利益衝突) https://www.ign.com.cn/delta-force-hawk-ops/49746/preview/ignzhong-guo-san-jiao-zhou-xing-dong-shang-shou-ti-yan-you-qian-li-cheng-wei-xia-yi-ge-she-ji-you-xi]

考慮到該條目出現的一些問題,個人出于謹慎將繼續編輯草稿空間中的條目 --石汗顏|留言.貢獻 2024年12月15日 (日) 23:44 (UTC)回覆

三角洲行動的質量評級

[編輯]

我不知道該條目該評為丙級還是初級,新手不敢亂評,還請各位幫忙,謝謝。 wikiproject:電子遊戲/評級--Huuuhuh留言2024年12月17日 (二) 23:21 (UTC)回覆

近期HoweyYuan重寫後,才能評為丙級,是否符合更高級別,需要專門評審一下。目前條目參與同行評審中。--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8:07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三角洲特種部隊系列在2024年發布了哪款作品
    三角洲行動條目由HoweyYuan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HoweyYuan討論 | 貢獻),屬於「videogames」類型,提名於2025年2月5日 14:01 (UTC)。
    • 同步參與同行評審,歡迎發表意見。--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14:08 (UTC)回覆
    • (!)意見:目前條目被歸入了Category:調用重複模板參數的頁面。--深鳴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14:32 (UTC)回覆
      已解決。--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15:19 (UTC)回覆
    • (!)意見:Infobox的圖標只在中國大陸地區移動端使用,台服和海外版是其他圖標,英文版的端遊圖標反而是每個區都有,建議更換。另外缺少「黑鷹墜落」模式的介紹,海外安卓及iOS平台的發行時間是2025年4月25日[1]。--Jeffchu2014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19:26 (UTC)回覆
      不對。WP:VGBOX說:中文遊戲應選擇其開發者所在地版本封面。對於黑鷹墜落,維基百科不是產品公告或傳聞的收集處。黑鷹墜落的發布已在眼前,到時候再往玩法里加也不遲。至於你說的發行時間,請待我下午空閒時進一步審查。--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1:46 (UTC)回覆
      從嚴格意義上說,那個只是移動端的Logo,不算遊戲封面,英文版那個反而比較像封面。此外,你明顯誤解了「維基百科不是產品公告或傳聞的收集處」的方針,如果有可靠來源的話是可以寫的,只是不能引用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或是寫成單純的產品發布公告罷了,不然中維所有寫未來產品的條目都要刪除。模式的具體內容現在還不明朗,但是購買了《黑鷹墜落》的版權進行改編是相當重要的內容,應該不用特地留到發布再說。--Jeffchu2014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4:52 (UTC)回覆
      雖然我不認為你的邏輯是自洽的,但經過你的提醒,我在共享資源發現了自由等效作品File:Delta Force Logo CN.png,因此我將信息框的封面圖改為了這個。
      對於黑鷹墜落,感謝你的提醒。我找到了可靠來源,添加了相關資訊。
      發行時間完善了,我找了其他來源佐證了這一信息(你在上面給的這個來源似乎沒有提到2025年4月25日這個日期)。--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6:27 (UTC)回覆
    • 粗看了一下,還有細節問題。例如圖注的"烽火地帶"模式遊玩畫面(移動端)用的是半角括號,並稱本作「有潛力成為下一個射擊遊戲爆款」[15]遊戲茶館的評論員麥客之間漏了標點,評論員[28]塔克也指出了這一問題的28是想佐證什麼?--深鳴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2:46 (UTC)回覆
      已經代為修改。--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3:26 (UTC)回覆
    • (+)支持:符合標準。--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8:51 (UTC)回覆
    • (+)支持,大致符合標準,但可能 問題不當,正文未提及。修改問題後可徑直划去。另@Nostalgiacn君忘記簽名了。--深鳴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8:49 (UTC)回覆
      已修改並自行劃票。--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6日 (四) 09:44 (UTC)回覆
    • (+)支持--Shwangtianyuan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2025年2月6日 (四) 10:17 (UTC)回覆
    • @HoweyYuan項目符號下方的縮排符號也必須用項目符號開頭,否則會造成排版問題。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7日 (五) 00:42 (UTC)回覆
      好了--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02:08 (UTC)回覆
    • (!)意見 他那個牛皮蘚廣告也寫一寫,當初發個《長三角多層次》都會彈出廣告,得罪的人應該不少。 Nanhuajiaren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02:14 (UTC)回覆
      恕個人沒有找到關於「牛皮蘚廣告」的可靠來源以證明其關注度。找到的所有有關信息,都只是用戶評論.--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09:48 (UTC)回覆
    • (+)支持-- 菜國人 聊天 2025年2月7日 (五) 23:25 (UTC)回覆
    • (+)支持--Txkk留言2025年2月9日 (日) 08:06 (UTC)回覆

同行評審

[編輯]
三角洲行動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25年2月5日 (三) 14:07 (UTC)至2025年3月7日 (五) 14:07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5年3月14日 (五) 14:08 (UTC)起

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14:07 (UTC)回覆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的意見

[編輯]

現在終於會調教rime了,第一篇長文獻給同行評審(不對

序言

  • 定義句定語略長,對剛讀條目的讀者壓力比較大。寫成「《三角洲行動》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由騰訊遊戲旗下琳琅天上工作室開發」會舒緩一些。
  • 發行時間只用提及年份,或者最多提到月。具體日期不影響條目大局。
  • 序言應概括全文,現在沒有概括開發章節。
    均已完成

玩法

  • 我不方便看視頻,話說首句「第11部作品」是來源的影片裡嗎?另外第11部作品本身應該和玩法沒有直接關係,移動到開發段落會比較好。如果有來源,倒是可以寫成「和三角洲特種部隊系列前作一樣,《三角洲行動》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又找了找了我手裡的來源,好像沒有提到第11部作品這事的。我只能退而求其次,說是這個系列的最新續作。
  • 玩法上是怎樣體現「全球應急行動組織 pk 哈夫克集團」的?是兩方玩家各扮演一個陣營那種組團對戰嗎?
    完成:在玩法裡面加了,不同玩法扮演不同陣營。
  • 玩家需在對局外裝備武器…… — 對局前。
    完成
  • 其中,玩家也需避免被其他玩家擊敗或超過指定遊戲時間導致的撤離失敗,從而丟失其裝備的大多數道具 — 「如果玩家被其他玩家擊敗,或指定遊戲時間而撤離失敗,就會損失所攜帶的大部分道具」。
    完成。我細微改了一下,這個模式不一定是被其他玩家打死,也有個能被人機打死,或自己摔死。
  • 遊戲角色「幹員」可在遊戲中使用特有的技能。幹員分為突擊、支援、工程與偵察四類兵種,並擁有與其功能相符的增益效果與特殊技能 — 遊戲角色稱為「幹員」,分為突擊、支援、工程與偵察四類兵種,不同兵種與其功能相符的增益效果與特殊技能。(開始我以為是多人PvP,讀到這句感覺又像說單人PvE遊戲,讀完整段又不確定了。還是這段一開始就說清楚吧。)
    完成
  • 在進入遊戲前,玩家可將獲得的槍械配件裝備至指定槍械之上從而為槍械提供部分增益效果。 — 遊戲開始前,玩家可裝備現有的槍械配件,
    完成

開發 / 宣傳與發行

  • 幾個連結給出的視頻都挺長,給出來讀者不見得有耐心看。挑重點在條目里概括就行,反正參考區都有連結,也不妨礙有心擴展閱讀的讀者。
    完成
  • 琳琅天上於2016年向遊戲原始開發商NovaLogic收購了相關資產 — 看來源16年是THQ Nordic收購的,後面才到騰訊手上。那時可以把THQ和琳琅天上算在一起嗎?
    我刪減了一下。沒有必要糾結這個ip中途被誰買了,只寫出最終到騰訊手裡了就行。這方面與條目主題關聯不大。
  • 認為該系列的IP形象在市場上具有潛力 — 「看好該系列的市場有潛力」更簡潔。
    這是個病句。改為「看好該系列的市場潛力」更為妥當。
  • 遊戲的跨平台工作中,同時滿足各平台玩家的需求,在手機等低配置設備上呈現優良畫質,是項目的難點之一。 — 前後調個位置,比如「是項目的一大難點是跨平台工作,即在手機等低配置設備上呈現優良畫質,滿足各平台玩家的需求」。
    完成這裡的「是」指什麼?似乎是病句,我沒加上。
  • 第二段畫面設計那段腳註好像放錯了?
    確實。youxiputao1改成了youxiputao4。你看還有其他的嗎?
  • 維百的儘量使用自由版權文字。大段腳註如果是想表明製作人的意見,就應該儘量引用少量文字(比如改述一遍,或者只引用最關鍵的一小句話)。如果是作為引用,怕別人找不到來源,中間打省略號就ok。
    完成
  • 宣發章節比較長的時候才會拆出來。現在只有一段話,合到開發章節就ok。


評價與反響

  • 遊戲條目一般不會把「爭議」(消極評價)專門分出一節。按評價角度,比如關於玩法的評價一起說就ok。比如第二段和第三段開頭都是說到玩法類似,「可以說多篇評測認為遊戲模式和《戰地風雲系列》類似,其中Morgan Park批評遊戲仿製品」……。
    完成,「多篇評測」的表述不合適,因為WP:歸屬潛在偏見
    en:WP:RECEPTION(我明白這是個論述,還是英文版的,不過方向性問題上兩站可謂同源,這論述還是值得參考)。如果條目沒有選擇性報道,那來源意見一邊倒,沒有其他牴觸意見,那想來條目正是反應了重要觀點,沒有中立性爭議。而且這個陳述相比於表達觀點,本身就偏向描述事實。當然列出來源也沒問題,不過用「多篇測評」來概括,我想也是ok的。--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6日 (四) 11:04 (UTC)回覆
    我們可以說根據某匯總媒體的統計,評論員正反比例如何。但是湊集幾個同類來源,然後得出「多篇測評」的結論值得斟酌,因為在一個有100篇評論,其中80篇負面評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篩選好評的20篇中比較「權威」的5-6篇,然後整出「多篇測評」的錯覺。
    我在寫評論章節時,發現這個潛在問題,所以之後都列舉有誰誰誰表達了意見。尤其對作品的評論是十分主觀的,明確表達尤其重要。--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03:42 (UTC)回覆
    如果針對某個方面有100篇評論,其中80篇負面評論,假設這100篇評論品質權重相同,那條目本就該體現負面評價占更高的比重。這個例子的問題在於條目沒寫什麼,就算把20個媒體全點名,寫得夠多也不頂事。而且針對到具體某一方面(比如射擊手感),metacritic就一個匯總分數什麼也看不出來,而說「八成媒體稱讚遊戲射擊手感,兩成編輯持相反觀點」的可靠來源想必也是不會有的。最後如何表現出主要意見,還是取決於編者做的功課。
    en:WP:WIAFA#1C有個要求「well-researched」。條目編撰者應該是看過所有重要來源(所以PJ:VG/RS很重要,否則理論上所有媒體都要看一遍),能發現哪些角度是媒體有共識的,哪些內容只有一家媒體提到(這才真需要點名),哪方面則是來源針鋒相對。之後就是誰主張誰舉證,「多篇評論」(而不是「大多數評論」或者「評論普遍認為」)已經給出來源了。如果其他編者質疑選擇性報道,拿出反對意見便是。至於只有一個媒體評價的方面,說「從這個角度分析是本身就是小眾做法」也好,說「疊個甲以防漏掉評論某個相反評論」也好,都確實需要署名。這種情況我也會點出媒體:前面就有看近十個來源,發現某評論說「角色服裝風格多樣」,然後又看了幾個來源,找到「穿著花里胡哨」的說法;但是其他媒體都沒評論服裝設計,可能服裝設計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重要討論點。而遊戲發行一段時間後,某些方面「穩定趨向某一共同觀點」也是事實。編者做過well-research,會對自己觀察到的事實有信心,相信評審人找不出反對意見,沒必要用列出一堆媒體的方式來和稀泥。--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7日 (五) 05:38 (UTC)回覆
    很多條件都是理論上是,但是實際上是惡魔的證明。我甚至可以斷言,英維大部分的評論章節都只看了英文評論。畢竟我們連李白是個偉大詩人這個觀點也要來源,中文讀者可能了解李白,非中文讀者對李白的認知,可能與隔幾條街的大叔沒區別。
    我們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全球化,看過所有重要來源在我看來只是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上面那個例子,80篇負評,能觸及一半就好了。當然這隻是我在寫評論章節時的想法。--Nostalgiacn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06:18 (UTC)回覆
    如果主編主觀上沒有刻意挑選的話,且可靠來源真的非常多,無法一一去看,那麼他選取來源的過程應該可以看作是伯努利試驗,這樣在100篇(80篇差,20篇好)裡面挑選20篇來源,來源都是正面評價的概率簡直微乎其微,並且正面評價多於負面評價的概率就很小。正常情況下,如果主編看了10篇評論,那麼大概率是8篇負面評論,2篇正面評論。換言之,如果真的出現了僅挑選出正面評論的情況,那麼顯然編者違反了中立的觀點。--深鳴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08:48 (UTC)回覆
    支持深鳴伯努利試驗理論。另,對於條目的評審性表達,需要基於條目內容。這裡列出幾個媒體,僅僅是表達部分媒體的相似觀點而已,而非總起句的作用。在後面也有列出了與其不同的觀點(Rick Lane, Christian Just)。--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14:50 (UTC)回覆
  • 這章還需要重新組織。比如第一段中間提到「對遊戲畫面及玩法整體方面呈正面態度」,第二段中間又是「他雖然表揚了遊戲畫面和射擊體驗」。建議以評價方面來組織內容,比如第一段集中討論FPS本職工作(武器設計、操作手感),第二段探討關卡模式,第三段探討畫面和音樂,第四段是商業機制與反作弊機制之類問題。

另外還有個小問題。可以Ctrl-F一下「並」,不少都能刪掉。漢語直接用逗號連接句子也ok,不用像英語語法那樣非要黏個and。其他問題就是句子比較長,不過後面應該還要調整內容,也不著急改。總之後面改條目的時候,可以順便注意下連著20個字沒有標點的小句,試著在中間插個逗號。(如果不行,就前後對調再插逗號🐶)

以上,希望有所幫助。--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5日 (三) 17:57 (UTC)回覆

第二輪意見

  • 序言
    • 序言也應該提提到遊戲平台(Windows、iOS、Android)
    • 於2024年至2025年發行 — 自2024年起開始運營。
    • 不宜使用「最新」這種相對時間用詞,連DYK條目提問都不讓用這種詞。直接說是三角洲系列作品就OK。
  • 玩法
    • 遊戲以2035年為背景,玩法以遊戲中的「全球應急行動組織」(GTI)與科技公司哈夫克集團在虛擬世界「阿薩拉」的衝突為背景展開 — 遊戲設定於虛構世界「阿薩拉」,故事為背景2035年「全球應急行動組織」(GTI)與科技公司哈夫克集團的衝突。
    • 由聯機玩法「烽火地帶」和「全面戰場」組成 — 補個主語。
      以上都已完成
    • 可以參考[2][3]再描述一下兩大模式的玩法,比如兩模式本質上是小隊制(3人)和大戰場(32v32)。「開發」章節要擴充兩個模式的設計經緯,評價章節也有談到和其他遊戲的相似性,這裡說清楚會方便讀者理解。
      玩法「本質」和「設計經緯」擴充完成。參考用法米通的原始採訪更為合適,因為WP:PSTS。至於在這裡說媒體評價內容的做法,私認為不妥。格式手冊說的很明確,開發章節是用來製作和營銷過程的,介紹的是開發者的動向。那一段內容清一色全是媒體的態度,二者介紹的對象不一樣。若僅僅為了理清一個事件的脈絡而置段落功能而不顧,反而會誤導想要了解「開發」相關信息的讀者。
    • 配圖的圖注非常簡單,幾乎只能輔助說明這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建議用一句話說明遊戲的某個特色(或者換個更有代表性的圖)?
  • 開發 / 宣傳與發行
    • 看了條目已經列出的來源,還有我上方列出的來源,還需要一段話介紹雙模式設計理念。比如兩個模式的設計定位多端多模式擴大受眾群體
    • 因此開發者決定放棄買斷制的發行方式並對遊戲進行服務型改造 — 直接說和3A遊戲理念不同會更好理解。
    • 宣發章節按時間順序介紹,以23年初次亮相開頭,正是發售放到後面會比較好。
      完成
    • 遊戲於2024年7月26日至當月29日參加了ChinaJoy展會 — 說7月底應該就夠。另外句子可以簡化,比如2024年7月底ChinaJoy展會上,商場展示了遊戲玩法,並邀請遊戲角色的面部捕捉演員……
      完成
  • 評價
    • 表揚用的略多,可以換成「肯定」「稱讚」 等詞。
      完成
    • 一鐵認為「所有探員[註 3]都有逼近作弊的超強主動以及被動能力。(原文如此)」 — 可以看轉述一下,比如一鐵稱幹員的技能「超強」,可謂「逼近作弊」。這樣就能把煩人的sic幹掉,並且可以少引用一些內容。
      完成
    • 將其做成《戰地》的克隆 — clone可以考慮用「翻版」「仿製版」等來翻譯。
      完成
    • 遊戲的付費模式,認為其有專有名詞複雜…… — 付費內容名目繁多?
      完成
    • 還是兩個備註的問題。我的建議能不要放腳註就不要放,這東西還得逼人點一下去看,很打擾流暢性。而且引用版權引言,意味著原句對讀者理解條目很重要,但是放到腳註就表示「可讀可不讀」,這就比較矛盾。英語那個腳註可以用{{Cite video}}引用,然後標註時間點;視頻都有中文譯文也不妨礙理解。漢語的雖然可以放個{{quote box}},但那段已經有了信息框,也沒必要為了塞一個而塞一個,非要放就放到{{Cite web}}的|quote=里吧……
      完成

以上是我的評審。感謝您的貢獻。祝編輯愉快!--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6日 (四) 13:11 (UTC)回覆

改了一部分,統一簽名,剩下的稍後繼續。( π )題外話,洛普利寧君可提名ACG獎的完整評審了。--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11:24 (UTC)回覆

又簡單搜索了一下,22年就有做PC的想法23年初開始PC版製作,23年8月份科隆遊戲展那時候已經做的七七八八了。另外還有提到遊戲出海的事情。這源都是24年6月在洛杉磯全球活動的。說news.qq.com做來源不太好,我也沒找到其他替代品;不過42是機核網編輯,遊研社是採訪,沒有真實性問題應該是可以用。--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6日 (四) 16:46 (UTC)回覆

團隊在Gamescom2023的展覽中了解到當下PC平台市場潛力較大,受眾群體更廣,因此在2023年初摒棄遊戲移動端的大多原有內容,啟動了PC平台的研發 — 下文有提到Gamescom2023是2023年8月舉辦,這裡應該是團隊在Gamescom 2023活動上介紹了他們為何要做PC平台,而不是他們在展覽中了解到PC潛力。--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1日 (二) 12:47 (UTC)回覆

這個採訪講到是系列發行15年後的新作,看來可以稍微提一下系列版權流動的經緯。--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7日 (五) 03:17 (UTC)回覆

反響章節還能再組織一下:

  • 遊戲作品首先提到的一般是遊戲玩法方面,現在評價章節最先出現的是畫面和音樂,建議這部分移動到下面。
  • 遊戲畫面上,觸樂創始人祝佳音認為《三角洲行動》原作《三角洲特種部隊》中優秀的擬真、地圖與玩家合作元素被本作發揚光大 — 開頭說的是「遊戲畫面上」,但是後面的內容不完全和畫面有關。看來源,地圖主要說的是大地圖設計,而不是地圖畫面優質,然後玩家合作這個和畫面就真沒有關係了。
  • 遊戲茶館編輯麥客對遊戲畫面及玩法整體方面呈正面態度⋯⋯ — 建議這裡單說麥客對畫面的看法,「玩法整體」(兩種模式)的事情可以在下一段提及。
  • 第二段後半部分說的是射擊體驗,第三段開始又說了IGN中國的Kamui Ye在⋯⋯射擊手感⋯⋯等方面褒獎了本作感覺有點割裂。不如把這點單獨提出來和上段的後半部分放在一起。
  • 評論員塔克也指出了這一問題 — 塔克的觀點也是肯定武器擬真性,但這應該是優點而不是「問題」。說成塔克持類似觀點會比較好。
  • 本作的遊戲模式引發爭議 — 上段也是說遊戲模式。這裡應該說清楚,說在其他遊戲模式設定相似的這個方面有爭議?
  • 遊戲開發者則辯解稱,禁止使用USB驅動器僅為一個翻譯錯誤 — 「辯解」顯得是開發者在找託辭,而且來源也用的是Team Jade has clarified that...(琳琅天上的解釋是⋯⋯)

現在條目豐富了許多,我沒有內容方面的意見了。祝編安!--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1日 (二) 14:00 (UTC)回覆

深鳴的意見

[編輯]
  • B5 輔助材料
    • File:三角洲行動遊戲截圖.png處於被提刪的狀態。同時建議遊戲截圖更多地描述遊戲中要素,電子遊戲截圖應該用於描述儘可能多的獨特或顯著的要素,並將其使用數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其使用理由應該解釋該截圖展示了哪些要素,例如平視顯示器(HUD)、傷害計量表或類似的視覺元素。請確保這些內容在條目中有進一步的文字說明。WP:VGIMAGES,另請參見學會用好圖片
  • B1 來源引用
    • 引用形式上,幾個「遊戲葡萄」的來源建議加上via=微信公众号的參數。
  • B3 組織結構
  • B4 格式文法
    • 其中的卡曼切琴和人聲吟唱的使用具有敘事性,「的」應該是贅字,「具有敘事性」或可改為「能夠敘事」。
    • 使玩家更加投入於遊戲之中,提高其緊張感和刺激感,「增強玩家的體驗感,讓遊戲過程更加緊張刺激」?
    • 文中「的」有些多,還有細微的調整尖銳的批評,應該是「地」。

其餘意見同洛普利寧君。由於閣下可能還要大幅增加內容,暫時就不細緻看了。 --深鳴留言2025年2月7日 (五) 02:07 (UTC)回覆

完成以上內容皆以改善。--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8日 (六) 13:36 (UTC)回覆
  • B4 格式文法(接上)
    • 遊戲以2035年為背景,遊戲設定於虛構世界「阿薩拉」,故事為背景2035年「全球應急行動組織」(GTI)與科技公司哈夫克集團的衝突。,這裡2035年重複了兩次,可以刪去其一。如果可能的話,GTI可以用{{abbr}}表示是什麼英文原文的縮寫。
    • 首先在對局前裝備武器、消耗品等道具,「首先」可以不要,「對局」前已經表示「首先」了。而且這裡是不是「(使用)消耗品等道具」?
      不是的,局外連血條之類的東西都沒有。消耗品,比如藥和子彈,是帶到遊戲內用的。
    • 隨後在進入遊戲與其他玩家組成3人小隊探索遊戲地圖進入遊戲後與其他玩家組成3人小隊探索遊戲地圖。如果維持原句的話,「在」應該是「再」的別字。
      這個刪了也無妨。
    • 或指定遊戲時間而撤離失敗,沒有看明白,指的是超出指定時間而撤離失敗嗎?
    • 就會損失所攜帶大部分道具,是隊伍損失還是個人損失?後者的話可以加一個「其」。「所攜帶大部分道具」應該加一個「的」,「所攜帶的大部分道具」。
    • 開發者還購買了電影《黑鷹墜落》的版權,計劃以電影為題材,在未來發布同名單人遊戲模式。,感覺放到「開發與發行」裡面比較合適,等模式出來之後再寫玩法。
    • 與四類兵種,擁有與其功能相符的與特殊技能四類兵種各擁有與其功能相符的特殊技能。「與」應該是贅字。
    • 與四類兵種,擁有與其功能相符的與特殊技能。遊戲角色稱為「幹員」,分為突擊、支援、工程與偵察四類兵種,不同兵種有與其功能相符的增益效果與特殊技能。,相同意思的話重複了兩遍。可能是複製的時候出問題了?
      我也很疑惑,應該是排版的時候出問題了,我目前是刪掉了第一段話。
    • 玩家可使用「哈夫幣」等多種遊戲幣購買。,是購買「遊戲內商品」還是「道具皮膚」?
      前文已經說了,遊戲內商品以道具皮膚為主,也就是將二者劃等號,這兩個主語,本質是一個,沒有必要糾結。
    • 就「玩法」章節總體而言,感覺有些散亂。可以考慮第一段寫對玩法的總體介紹,比如兵種、槍械改裝系統等,第二段寫「烽火地帶」,第三段寫「全面戰場」。
      重新組織了一下。烽火地帶和全面戰場的內容都是介紹遊戲模式的,屬於同一類東西。要是拆開也就零散幾句話,因此我把他們二者寫到了一段。
    • 由於開發團隊成員對於三角洲特種部隊系列青睞有加,且團隊看好該系列的市場潛力,因此琳琅天上收購了相關資產。開發團隊對於三角洲特種部隊系列青睞有加,且看好該系列的市場潛力,因此收購了相關資產。?「開發團隊成員」、「團隊」、「琳琅天上」,我想指的都是一個東西。
    • 本作在最初立項時,開發者計劃僅在移動端發行遊戲。2022年至2023年,團隊開始了PC平台的遊戲研發。團隊在Gamescom2023的展覽中了解到當下PC平台市場潛力較大,受眾群體更廣,因此在2023年初摒棄遊戲移動端的大多原有內容,啟動了PC平台的研發,並將後期開發時間主要投入到PC端之上。或許可以合併一下。目前這內容好像還是矛盾的,前面說PC平台的研發開始於2022年至2023年,後面說是2023年初。
    • 為延長遊戲生命周期,保證收入的同時避免遊戲公式化,因此開發者決定放棄買斷制的發行方式並對遊戲進行服務型改造。,「因此」應該去掉,否則這句話好像沒有主句。

--深鳴留言2025年2月10日 (一) 14:19 (UTC)回覆

以上皆以經改善,有些地方和您的意見略有不同,若有興趣,請過目。統一簽名--1.65.209.123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1:43 (UTC)回覆
@HoweyYuan不過修改似乎沒有保存?在修改歷史中似乎沒有看到。--深鳴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3:00 (UTC)回覆
裂開,好像是因為忘記填寫ip的人機驗證而沒有保存。我又重改了一遍。--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3:09 (UTC)回覆
😂。總體感覺改得挺好的。上面那個{{abbr}}其實不適用於這種場景,我一開始以為GTI是什麼英文的縮寫,不過在網上搜索發現,那家公司就是「G.T.I. Security」。玩家可使用「哈夫幣」等多種遊戲幣購買或許可以改成玩家可使用「哈夫幣」等多種遊戲幣購買商品,要不然這句話好像缺賓語。--深鳴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3:18 (UTC)回覆
修改已完成。你說的這個「G.T.I. Security」不是作品內的虛構公司,而是官方對外宣稱的一個打擊遊戲作弊的組織吧。而且你給出的這個短語大概率就是取自遊戲內的GTI武裝,既然都帶有了縮寫符號「.」,則可進一步證明這是一個英文短語的縮寫(Global Tactical Initiative)。--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3:55 (UTC)回覆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我建議首次出現GTI時,寫成GTI。--深鳴留言2025年2月11日 (二) 14:33 (UTC)回覆
  • B4 格式文法(接上)
    • 以提升其模型真實感和動作流暢性,「其」是不是贅字?
    • 「全面戰場」玩法中的地圖取材於水泥廠、冰島、直布羅陀與北非的人文建築,是冰島、直布羅陀、北非三處的人文建築,還是冰島、直布羅陀兩處地方,以及北非的人文建築?
    • 虛構世界的植被則參考北非設計,從土壤、風力和降水等方面還原當地特點,還增加植物算力預算以避免其無聊和僵硬的問題。,用「無聊」形容「植被」或不合適,可考慮「單調」、「單一」之類的詞。
    • Zio注重表達遊戲世界觀中2035年被戰爭摧毀的虛擬世界的反烏托邦背景,「反烏托邦」可以加個內鏈。
    • 全面戰場玩法的作曲家約翰為全面戰場玩法作曲的約翰
    • 後於同年9月19日公布了其代言人吳彥祖後於同年9月19日公布其代言人為吳彥祖,不是公布「吳彥祖」,而是公布「代言人為吳彥祖」這個事實。
    • 這一段「進行」有點多。我個人的建議是「進行」能少用就少用(也是Jarodalien君的看法),還能省字數。
    • {{VG Reviews}}可以塞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
    • 評價部分,與其說是「遊戲畫面」,不如說是「遊戲體驗」,例如「聲樂表現」、「射擊體驗和動作設計」,感覺可能不屬於畫面內容。
    • 遊戲茶館編輯麥客對遊戲畫面及玩法整體方面呈正面態度,同時他也指出了遊戲存在煙霧效果粗糙及地形射擊不合理的瑕疵。,可以把遊戲玩法的相關文字拆分到「遊戲玩法方面」。
    • 《戰地系列》、《使命召喚系列》,這裡標點應該不恰當(MOS:《》,書3)。但是我不確定正確的用法為何。我在我主編的條目中會使用[[戰地風雲系列|{{引书号转换|-{zh-cn:战地; zh-hk:戰地風雲; zh-tw:戰地風雲; zh-mo:戰地風雲}-}}系列]]
    • [37] Christian Just認為,有多餘空格。

--深鳴留言2025年2月12日 (三) 12:28 (UTC)回覆

  • B1 來源引用
    僅抽查了部分來源。
    • checkY 來源1的1.0,能夠佐證文中內容。
    • Question? 來源3,僅能佐證「2035年」。不過該語句也引用了遊戲本身,可能能夠佐證相關內容。
      是的,遊戲前的幾個CG明確的交代了這個事情。我後面會找幾個二手來源替代。
    • checkY 來源5的5.0,來源中稱作品可「免費遊玩」,也有「額外增值服務」,能夠佐證文中內容。
    • checkY 來源7的7.0,能夠佐證文中內容。
    • YesY 來源10的10.0,能夠佐證文中內容。不過這個來源是視頻,我建議用{{rp}}at參數標註一下具體時間點,並且為來源添加via=哔哩哔哩的參數。
      所有視頻都使用了rp標註,但我不太確定用rp標註視頻位置是否合適,或許|at參數也可以實現這種效果。
      我覺得使用|at效果會更好?畢竟不是page。--深鳴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11:27 (UTC)回覆
    • Question? 來源16的16.0,條目中稱「烽火地帶玩法」,來源稱「戰術撤離模式」,我不太確定兩者是否對等(根據條目中「玩法」章節,兩者應該是相同的)。若兩者相同,則能夠佐證相關內容。
      是的。遊戲主要包括戰術撤離玩法烽火地帶、大戰場玩法全面戰場還有戰役玩法黑鷹墜落。
    • Question? 來源13的13.1,根據來源內容,應該是買下「改編權」?來源中有稱他們為了學習第一流的電影敘事手法買下了《黑鷹墜落》的電影版權,為遊戲開發質量優良的戰役部分,以及為此,他們買下了電影《黑鷹墜落》的改編權,還有電影中演員的形象版權,從中學習電影級敘事,在遊戲中做一個商業化的單人戰役
      改編權貌似也屬於版權(著作權)?引文中也提到了買了演員的形象版權,統一描述為版權可能更為合適。《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章 著作權>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13:04 (UTC)回覆
      附上[4]以供查閱--HoweyYuan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13:06 (UTC)回覆
      同意此看法。--深鳴留言2025年2月23日 (日) 11:26 (UTC)回覆
  • B2 涵蓋精度
    • 「發行」相關內容可能有遺漏。PS、XBOX版本似乎也即將推出([5],雖然不可靠),條目也被加入了Category:PlayStation 5遊戲,如果有可靠來源的話可以寫入。
    • 其餘內容應該無問題,包含了電子遊戲類條目普遍涵蓋的內容。
  • B6 術語用字
    個人認為符合要求。

以上是我的評審意見,希望能有所幫助@HoweyYuan。--深鳴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10:18 (UTC)回覆

留言問題

[編輯]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三角洲行動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計算機信息 - 電子遊戲 - 21世紀電子遊戲 - 20年代,提名人:HoweyYuan留言2025年3月29日 (六) 14:26 (UTC)回覆
投票期:2025年3月29日 (六) 14:26 (UTC)至2025年4月5日 (六) 14:26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5月5日 (一) 14:27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7張,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0張,無效票0張,入選 入選優良條目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4月5日 (六) 14:2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