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儉
外觀
王行儉 | |
---|---|
大明四川重慶府知府 | |
籍貫 | 直隸常州府宜興縣 |
字號 | 字質行 |
出生 | 生年不詳 直隸宜興縣 |
逝世 | 崇禎十七年(1644年) 四川重慶府 |
出身 | |
|
王行儉(?—1644年),字質行,號豳亭,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今江蘇省宜興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崇禎丁丑進士。官至四川重慶府知府。張獻忠陷城,王行儉不屈而死。
生平
[編輯]崇禎六年(1633年),王行儉舉癸酉科應天府鄉試,崇禎十年(1637年),登丁丑科進士,戶部觀政,本年十二月授南京戶部山東司主事,十一年管淮安鈔關,十二年升山東司郎中。十三年出爲湖廣荊州府知府,改四川重慶府知府[1][2]。善撫民馭兵。張獻忠攻破重慶,王行儉被殘忍切割殺害。巡撫陳士奇、副使陳纁、知縣王錫同死[3]。
家族
[編輯]曾祖王訥;祖王聞道,庠生;父王之弘,庠生。
參考文獻
[編輯]- ^ 《崇禎十年丁丑科進士三代履歷》:王行儉,曾祖訥;祖聞道,庠生;父之弘,庠生。豳亭,詩一房,庚戌六月初二日生,宜興人,癸酉三十四名,會一百二十八名,二甲二十三名,戶部觀政,本年十二月授南戶部山東司主事,戊寅管淮安鈔關,己卯升山東司郎中,庚辰升荊州知府,改重慶知府。
- ^ 《小腆紀傳》34卷 ,361
- ^ 《明史·卷263》:(崇禎十七年六月)二十日夜,黑雲四布,賊穴地轟城。城陷,王、士奇及副使陳纁、知府王行儉、知縣王錫俱被執。士奇大罵,賊縛於教場,將殺之,忽雷雨晦冥,咫尺不見。獻忠仰而詬曰:「我殺人,何與天事!」用大炮向天叢擊。俄晴霽,遂肆僇。士奇罵不絕口而死,王亦遇害,賊集軍民三萬七千餘人,斫其臂。遂犯成都。
纁,本關南兵備副使,護瑞王入蜀,及於難。行儉,字質行,宜興人。崇禎十年進士,守重慶,善撫馭,為賊臠死。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官銜 | ||
---|---|---|
前任: 高斗樞 |
明朝荊州府知府 崇禎年間 |
繼任: 王觀光 |
前任: 江孔燧 |
明朝重慶府知府 崇禎年間-1644年 |
繼任: 章爾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