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淳
外观
周而淳(16世紀—1643年),字季玉,山東萊州府掖縣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周而淳是廣南知府周維翰的次子,父親和兄長周而厚都在當地病逝,他徒步前往廣南扶櫬回鄉,鄉人都稱許其行徑。崇禎三年(1630年)他中舉人[2],十年(1642年)成進士,大理寺觀政,十一年二月獲授河內知縣[3]。當時流寇四起,地方動盪,他修繕兵甲保衛孤城,安定時則維修學宮課士。之後他調任南宮,河內人都彷如失去雙親,崇祯十五年再升任兵科給事中。
崇禎十五年(1642年)北京遭清朝軍隊攻打,各地警報踵至,崇禎帝以撫鎮輕敵不能依靠,命令六位給事中分巡各地;周而淳獲派往河間,會合知府顏胤紹分兵拒守。很快城池淪陷,他被擒拿不願投降,遭碎屍棄城,朝廷追贈大理卿,廕一子入監,入祀鄉賢祠及忠義祠[1]。
家族
[编辑]曾祖周廷芳,太学生、保宁府简較;祖周仁,增生、贈奉政大夫刑部郎中;父周维翰,部郎,升广南知府,死事追赠大中大夫布政司参政,祀名宦。
引用
[编辑]- ^ 1.0 1.1 乾隆《掖縣志·卷四》:周而淳,字季玉,父維翰出守廣南,以子而厚從,中道皆殂,而淳徒步往扶二櫬歸,里人高其行。崇禎丁丑第進士,除知河內,時流寇蜂起,覃懷鼎沸;而淳繕甲兵保障孤城,稍暇則修葺學宮,課諸生文藝,調南宮,河內人如失怙,尋擢兵垣。壬午畿輔被兵,各郡警報踵至,莊烈帝以撫鎮玩敵,不足恃命,臺臣六人分巡諸郡;而淳往河間,星馳受事,辰入而夕圍,合與知府顏孕紹分兵拒守。城陷被執不屈,敵碎磔其屍棄城下,贈大理卿,廕一子入監,崇祀鄉賢及忠義祠。
- ^ 乾隆《掖縣志·卷三》:崇正 庚午(舉人)……周而淳 見進士
- ^ 《崇祯十年丁丑科进士三代履历》:周而淳,曾祖廷芳,太学生、保宁府简較;祖仁,增生、贈奉政大夫刑部郎中;父维翰,部郎,升广南知府,死事追赠大中大夫布政司参政,祀名宦。季玉,书三房,甲寅十月初三日生,掖县人,庚午七十七名,会二百名,三甲一百十九名,大理寺观政,戊寅二月授河内知县,改南宫,壬午行取考选兵科給事中,癸未殉难卒。
參考文獻
[编辑]- 乾隆《掖縣志》·卷三
- 乾隆《掖縣志》·卷四
官衔 | ||
---|---|---|
前任: 楊調鼎 |
明朝河內縣知縣 崇禎年間 |
繼任: 王漢 |
前任: 林起元 |
明朝南宮縣知縣 1639年-1641年 |
繼任: 彭士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