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專題討論:音樂
新增話題![]() |
本專題依照頁面評級標準無需評級。 本維基專題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未命名
[編輯]對於和聲/和弦的標記,大陸的各大音樂院校普遍使用斯波索賓和聲標記法,而流行音樂以及港台樂理則採用羅馬數字分析法。希望在每個與和聲、和弦有關的條目中,能夠將兩種和聲標記法並列寫出來,以此方便不同音樂學習背景的人來交流。
羅馬數字分析法 | 斯波索賓和聲功能分析法 |
---|---|
I | T |
ii | SII |
iii | DTIII |
IV | S |
V | D |
vi | TSVI |
vii° | DVII |
羅馬數字分析法 | 斯波索賓和聲功能分析法 |
---|---|
i | t |
ii° | sII |
III | dtIII |
iv | s |
v | d |
VI | tsVI |
VII | dVII |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星球統領(對話|貢獻)於2019年11月14日 (四) 15:58 (UTC)加入。星球統領(留言) 2019年11月15日 (五) 12:45 (UTC)
諸位音樂專題的朋友們大家好,音樂理論專題剛剛成立,目前有許多樂理條目等待創建和翻譯。若閣下對音樂理論有興趣或願意翻譯一些樂理條目,在下恭請閣下加入音樂理論專題。若閣下有意加入此專題,您可以在維基專題:音樂理論/Members中簽名,並在您的用戶頁中加入{{User 音乐理论专题}}。此致,敬祝編安! ——星球統領 [ 留言 貢獻 音樂理論專題 ] 2021年8月13日 (五) 12:52 (UTC)
音樂專題整合
[編輯]目前中維音樂相關的專題有WikiProject:古典音樂、WikiProject:另類搖滾還有不久前成立的WikiProject:音樂理論,其他類似的內容有Portal:韓國流行音樂,鑒於音樂專題都死氣沉沉,各位覺得有需要開那麼多專題分散人力嗎?我個人是希望可以整合(主要體現在評級上),交流也比較方便。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9月18日 (六) 02:07 (UTC)
- @Noroi、星球统领、schenad、大禾花、魔琴、59cond12、李新阳:歡迎幾位主要活耀於古典音樂、另類搖滾和音樂理論的維基人。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9月23日 (四) 15:30 (UTC)
- 感謝閣下的提議。在下認為,可以在各個子專題中明顯的位置添加引流連結到音樂專題。如果有多個子專題內容交叉的條目,可以放在音樂專題中討論。在下主要對音樂理論概念有些了解,而聽過的歌並不很多,所以只能主要編寫樂理概念和樂理術語類型的條目。不同於其他音樂領域的條目,樂理是音樂中的理科,我想或許也有一些其他的維基人和我類似,興趣和研究主要在音樂的理論上,而不是樂曲。所以在下認為有必要保留音樂理論專題。另外對比其他語言維基百科的音樂理論內容,中文維基百科的樂理條目還有極大不足,所以希望以此專題聚集更多對樂理有興趣或有研究的維基人。此致,望無冒犯,敬祝編安。 ——星球統領 [ 留言 貢獻 音樂理論專題 ] 2021年9月23日 (四) 15:55 (UTC)
- @星球统领:如果只是連結,那我不會提出整合,難道有人還沒有連到WikiProject:音樂嗎?我想達成像WikiProject:ACG和底下工作組那般做資源整合,以評級來說,音樂目前有加評級的共有「4,687」、音樂理論有「23」、另類搖滾有「23」、而古典音樂...只有「1」,唯一的一個還收錄在音樂中。雖說這只是數字,但評級一方面能展現有多少條目需要改善,有多少條目值得效仿。此外將C♯ (音名)這樣沒有評的條目收錄也是評級工作,而目前四個專題分開評級,如此過分細分時屬不必。老實講,我甚至都想把重要度砍了。
典範 | 甲 | 優良 | 乙 | 丙 | 初 | 小作品 | 列表 | 特色列表 | 文件 | 分類 | 消歧義 | 主題 | 專題 | 模板 | 非條目 | 未評 | 總計 |
---|---|---|---|---|---|---|---|---|---|---|---|---|---|---|---|---|---|
23 | 1 | 92 | 178 | 1,167 | 2,175 | 2,251 | 195 | 5 | 1,272 | 2,202 | 13 | 17 | 18 | 206 | 33 | 901 | 10,749 |
典範 | 甲 | 優良 | 乙 | 丙 | 初 | 小作品 | 列表 | 特色列表 | 分類 | 消歧義 | 主題 | 專題 | 模板 | 非條目 | 未評 | 總計 |
---|---|---|---|---|---|---|---|---|---|---|---|---|---|---|---|---|
0 | 0 | 1 | 1 | 5 | 9 | 5 | 2 | 0 | 1 | 0 | 0 | 1 | 2 | 0 | 3 | 30 |
甲 | 優良 | 乙 | 丙 | 初 | 小作品 | 列表 | 分類 | 消歧義 | 模板 | 非條目 | 未評 | 總計 |
---|---|---|---|---|---|---|---|---|---|---|---|---|
0 | 0 | 0 | 3 | 19 | 26 | 1 | 3 | 1 | 14 | 1 | 12 | 80 |
典範 | 優良 | 乙 | 丙 | 初 | 小作品 | 列表 | 分類 | 消歧義 | 主題 | 專題 | 模板 | 未評 | 總計 |
---|---|---|---|---|---|---|---|---|---|---|---|---|---|
1 | 8 | 14 | 88 | 139 | 52 | 4 | 2 | 1 | 1 | 5 | 24 | 19 | 358 |
看看這美麗的評級表
- 這個嘛,我的看法是古典音樂這麼一門幾百年歷史的學科,相較於它在音樂領域理應是最多的文獻量來說,在中維的合格條目實在少得可憐。就前者看,我認為比照英語維基獨自擁有一個專題,應該不是過分的事情。話說回來這個古典音樂專題是最近才在幾個熱心維基人的努力下成立的,此前似乎從未有過,要說這是死氣沉沉,恐怕言重了些。話雖如此,如果有人可以出面進行幾個「冷門」專題的整合工作,我亦樂觀其成,對於音樂領域也未嘗不是一好事。我所知道的維基編輯手段仍少,在整合方面恐怕不能提供什麼實質協助。59cond12(留言) 2021年9月23日 (四) 23:17 (UTC)
- 除了評級,新進條目更新並不頻繁,典範、優良與新條目推薦也沒有整理,各專題的資源整合也仍須努力(沒錯,我就是在說你WikiProject:古典音樂#指引,還不更新為Wikipedia:命名常規 (古典音樂)),這都是我提出整合的原因。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9月23日 (四) 18:28 (UTC)
- 「唯一的一個還收錄在音樂中」古典音樂肯定包含於音樂啊……我對「子專題」的理解是,一個大的領域中的各個小領域之內,能分享自己特有的一些資源,組織更緊密的聯繫(雖然沒有幾個人,扯不上什麼聯繫,but still)。評級這塊建議還是先保證母專題,子專題圈地自萌() ——魔琴 [ 基金會行動 ] 2021年9月23日 (四) 23:36 (UTC)
- 話說我今天才知道{{古典音樂專題}}的存在
囧rz…… ——魔琴 [ 基金會行動 ] 2021年9月23日 (四) 23:37 (UTC)
- 話說我今天才知道{{古典音樂專題}}的存在
- 我對於音樂理論專題和另類搖滾音樂沒有什麼特殊的想法,但是我認為古典音樂是值得有自己的評級的。小時候自己也是聽古典音樂長大,到現在自己也很喜歡聽如Hans Zimmer等的電影音樂,我並沒有研究現在中維對於古典音樂收錄的條目到底有多豐富,但可能是因為不活躍才造成現在古典音樂評級這樣不普及。或許可以召集有興趣的人辦一個小規模的評級活動讓古典音樂的已評級條目增加到500個以上(或200個😅)可以證明古典音樂值得被評級,也讓以後容易檢索管理。tntchn 對話 · 貢獻 2021年9月26日 (日) 11:33 (UTC)
- 照這樣看來,整合與否並非重點,而是各專題間的聯繫不夠緊密,我目前能做的也就是評級(花費時間相對少,我最近真的不常上線)。謝謝大家的參與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9月26日 (日) 14:17 (UTC)
如何刪除一個維基專題?
[編輯]鑒於WikiProject:歌曲已不活躍,多數功能由WikiProject:音樂涵蓋,想問如何刪除該專題。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10月8日 (五) 14:51 (UTC)
- 歌曲專題應是音樂專題的子專題。若不活躍,棄而不用即可。—— Eric Liu 歡慶雙十中國國慶(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0月8日 (五) 17:21 (UTC)
- 可還是會有人不小心用到(評級方面),想說能刪除就刪除。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10月9日 (六) 13:24 (UTC)
- 可考慮重定向到母專題。——BlackShadowG(留言) 2021年10月10日 (日) 13:23 (UTC)
- 可還是會有人不小心用到(評級方面),想說能刪除就刪除。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10月9日 (六) 13:24 (UTC)
- {{Historical}}。--路西法人 • 留言 2021年10月11日 (一) 07:14 (UTC)
-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10月12日 (二) 07:13 (UTC) 請問這該怎麼用?說明看不出來該將其加入至何處。 --
客棧升格可能牽涉音樂內創作物的虛構編輯手冊議案協作告知
[編輯]謹打擾諸位,現虛構編輯指南正處在可能升格階段,是以可能由電遊專案方面活躍編輯加速推進編輯規程化,翻譯、審閱和交換意見可能均有需要,專案內是有了解基於音樂產生的創作物方面的維基同好協作以補足,同時適宜協調並帶動社區和社羣內更多討論:
該手冊影響範圍可不限於音樂內創作物和與創作物在現實或虛擬情境下產生連續影響關係的課題,期待不吝協同參與,可調動和活躍多方維基人和維基計劃間的互助互利,以補足本地維基參與計劃的系統偏好運作可能遺留的不足之處。謝閱。--約克客(留言) 2022年6月7日 (二) 13:07 (UTC)
關於K-POP歌手之主打歌曲的條目
[編輯]您好,想問大家關於韓國流行音樂的歌手所出的歌曲,尤其是主打歌的部分,目擊到很多爆紅歌曲如TWICE的TT、LIKEY,MAMAMOO的HIP等(舉例:TT (歌曲)),都尚未建立條目,而英語維基百科幾乎都收穫滿滿(如榜單、獎項、歌曲相關製作等),甚至韓國音樂節目冠軍列表在英語維基百科均有收錄(舉例:2022年M Countdown冠軍列表),我想說在音樂專題部分是否加入這些元素,給喜歡K-POP歌曲的人(指加入音樂專題的人)去建立並持續擴充與維護?--CSS鐵路迷~我有話要說 2022年6月20日 (一) 02:36 (UTC)
- LOVE_DIVE_(歌曲)#排行榜那精美的音源成績)。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20日 (一) 04:20 (UTC)
- @Milkypine:所謂的附上來源是指相關商業表現內容,是從英語維基百科改寫,至於韓國音源榜(尤其是有收錄在專輯條目裏)需要由其他維基人提供來源,我只是負責國際排行榜部分(來源:英語維基百科)--CSS鐵路迷~我有話要說 2022年6月20日 (一) 04:27 (UTC)
不論是否加入專題,都可以編輯K-POP歌曲,但拜託不要只寫名次不加來源(看看
單曲和歌曲不區分?
[編輯]由於我和JuneAugust大對於Ubugoe_(森口博子歌曲)、Ubugoe_(森口博子單曲)這兩個條目是否需要合併有歧義,還請各位定奪兩篇條目是否該拆分。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25日 (六) 15:58 (UTC)
- 不應該去哪個什麼命名條例堆里邀三五朋黨,捏一個規矩來管教人麼?--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5日 (六) 17:06 (UTC)
- 立法要先學法,不懂就要多看書。沒事多做建設性編輯和維護,而不是自知不自知都要持續攪糊。還有,我不是什麼大,我只是個傻逼,畢竟人誰混得好的話,沒事會泡這裏寫條目。--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5日 (六) 17:21 (UTC)
- 方針建立這麼嚴肅的事情也可以說是邀三五朋黨,你有種提方針不邀人看會不會被人說是黑箱= =,況且現在的問題不是條目命名是條目拆分,我是不清楚怎樣才算多做建設性編輯和維護,但我好歹生出7篇優良,沒必要特地向誰證明我有在做事。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26日 (日) 00:31 (UTC)
- 首先,請再次回答一個問題@Milkypine:,「單曲(シングル,Single)」和「歌曲(曲,Song)」的區別,你是否已經搞清?--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3:52 (UTC)
- 那麼你懂何謂拆分嗎?這問題我已經回答數次,基於禮儀,現在是你該回答我的問題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26日 (日) 06:31 (UTC)
- 抱歉沒看到你有明確回答是或者否。不要繞開話題。--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6:35 (UTC)
- 姑且當作你還是不明白什麼是歌曲什麼是單曲……簡單說,歌曲,是文藝形式;單曲,是發行載體。兩者並不是一個概念。好,如果你要一意孤行說把這兩個不一樣的概念合併在一起,就跟非要將臥龍崗、臥龍鍋巴、諸葛亮擰在一個條目里一樣,明白?--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6:41 (UTC)
- 哦,對了,好像合併並沒有方針,勉強只能說是個部分人參與過的共識。那咱們看看合併是怎麼說的?「合併頁面的最佳理由是提供更多的上下文參考。如果一個條目作為上下文參考時更為有用,您可以將它合併到一個更大的條目。如果您認為一個頁面過於短小,不足以提供有效的信息,您可以考慮把這個頁面合併到更大的條目中。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擴展這個條目,但有的條目確實不適宜於擴展。」請問,你所指案例中兩個條目,哪一個過於短小?誰又可以作為誰的上下文?你又把「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擴展這個條目」這個建議扔到哪裏去了?回答你前面說的「有沒有建設性編輯」,咱們對事不對人,在這兩個條目中你有什麼建設性編輯?你的7篇優良關這兩個條目什麼事?--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7:12 (UTC)
- 姑且當作你還是不明白什麼是歌曲什麼是單曲……簡單說,歌曲,是文藝形式;單曲,是發行載體。兩者並不是一個概念。好,如果你要一意孤行說把這兩個不一樣的概念合併在一起,就跟非要將臥龍崗、臥龍鍋巴、諸葛亮擰在一個條目里一樣,明白?--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6:41 (UTC)
- 發現了,你根本沒關心合併的合理理由。不光是你,你的朋黨們都有一樣的問題。對,這裏撇開事情,專門對人。我來看看你的操作。先是自作主張把條目名由單曲改為歌曲,也不顧首段里明確介紹說條目描述的是單曲。好,那我就把這個條目修改成歌曲,從首段到條目身段全都改為圍繞歌曲來進行敍述。那多出來的有關單曲的內容,尤其是單曲發行、單曲所收錄的B面歌曲相關的背景表述等等,自然是放進單曲條目中咯。然後你又扯歌曲條目要放B面歌曲的內容,1、問你,有沒有放B面歌曲的事情?——有,滿足你了!2、問你是歌曲有B面歌曲還是單曲有B面歌曲?——單曲才有B面歌曲。試問你還有什麼疑問,結果你又要合併???!?!?!??你這不是典型的光攪糊而沒有建設性編輯,是什麼?--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8:11 (UTC)
- 抱歉沒看到你有明確回答是或者否。不要繞開話題。--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6:35 (UTC)
- 還學日維……,日維FA、GA比率才多少,你卻選擇學日維?日維這一類條目自己打臉的數不勝數,條目名稱是「XXXの曲」結果首段直接來一句「XXXのXX枚目シングル。」日維或許有些值得學習,但是魯迅先生說,(我們)要放出眼光自己來拿,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而不是直接一股腦姨太太鴉片槍都照抄來了。日維姨太太和鴉片槍,比如:小說條目里加塞個改編的電影,漫畫條目里加塞個改編動畫,甚至樂隊組合條目里加塞一個組合參演的動畫……這種都是你所考慮的合併來的?發指。--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9:54 (UTC)
- 為什麼非要挑刺頭懟着會被告狀說人生攻擊的風險說你們是三五黨朋,因為你們這些人啊……不想着找更多可靠來源進行擴充,為了提高條目質量,就知道刪除和合併……以為這麼做很正義?哪個方針指導各位如此勤勉?三五黨朋不去努力編寫擴充,反而是窩在哪裏討論出個所謂的方針,再拿出來雞毛當令箭來嚯嚯別人……各位,你們好意思嗎?
- 我就揀你們認為要合併、要刪掉的條目,一點一點打磨成像樣的條目來。來告訴各位,你們所謂的方針局限的是你們自己的目力,束縛的是你們憑弱的編輯能力,放縱的是你們的懶惰的欲望,給你們提供了各種看似合理的理由去做簡單的合併同類項。這樣的社群,我懶得參與,就只會編寫條目砸爛你們這些教條主義同學們的懶心和臭臉。--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10:07 (UTC)
- @Milkypine:但我認為你不是我所吐槽的這類人,你只是時間久了忘了自己的本心了而已。教條主義是個人都容易陷進去,但是爬出來確是有點難度的。--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10:07 (UTC)
- @JuneAugust:技術上來講,正是因為我和你口中的三五朋黨,你今天才有能用單曲命名條目的權利。你不相信我對歌曲和單曲的認知,沒關係,但請不要用這當藉口來迴避我在DYK中提出的問題,而我說的學日維全文是「那本條目99%都是《Ubugoe》,《現在先道晚安》《永遠的阿姆羅》被受冷落只有短短一段,不學日維用歌曲命名真的說不過去,況且一句話能算有效介紹?」,你這理解能力大概跟我對歌曲單曲差異的理解有87%像。
- 關於拆分,本次討論對象「歌曲和單曲」其關係密切,不是不能拆而是根本沒必要,你自己嘴上說着格式不同,但實際上在歌曲條目寫B面的人不正是你嗎?而兩個條目都會提到「《Ubugoe》的創作過程」「《Ubugoe》的MV」「《Ubugoe》的發行和宣傳」等歌曲內容,那有必要把B面閹割搞出個歌曲條目嗎?那怕這些內容基本重複單曲條目的歌曲介紹。
- 順帶一提《Ubugoe》自己有出單曲[1][2][3][4][5],有收錄B面的單曲也上了歌曲下載榜[6],還是又要說兩個不一樣再把本就支離破碎的條目拆得更碎。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27日 (一) 10:48 (UTC)
- B面,不加要**,加了又要**,你到底要不要加?--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7日 (一) 16:13 (UTC)
- 真……最近的*怎麼都*****……要來討論的話,起碼讀過條目再討論吧,@Milkypine:「有收錄B面的單曲也上了歌曲下載榜[7]」——Ubugoe_(森口博子單曲)#商業成績倒數第二句講的是不是一個事?……到底,依然是沒搞清單曲何歌曲的區別是個什麼……其他什麼亞馬遜、spotify之類的,首先,這幾個網頁能作為可靠來源不?其次,你還是沒鬧明白單曲發售的事情。--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7日 (一) 17:34 (UTC)
- 註:此留言已被原作者(JuneAugust)移除。2022年6月27日 (一) 17:57 (UTC)
- 貼亞馬遜、spotify給你是表示Bandai Namco Music Live Inc.有出單一首歌的單曲,從而論證我提出的兩者幾乎相同,還是你覺得只有出實體才算單曲?你曾說「單曲條目,介紹製作背景(這一塊容易被混淆成歌曲製作背景,我自覺之前也犯了這個錯,因此推翻重寫歌曲條目)」,單曲不會介紹到歌曲製作背景是什麼鬼斧神工,這段內容你覺得合理嗎?
- 好,扣除掉超明顯的相同創作陣容與電影的聯繫,請問「歌曲上榜內容寫在單曲條目」「單曲條目寫B面內容」不就表示不論怎麼避免,自詡知道歌曲單曲差異的你終究會寫到對方,閣下不該問我「到底要這個條目描述的是單曲,還是歌曲」,捫心自問有沒有辦法分開描述,畢竟口口聲聲說着不一樣的人是你,況且當初我是有拿槍逼你寫獨立的歌曲條目嗎?這麼會槓請去當個槓鈴物盡其用。
- 最後感謝你的諒解,你提出的例子很好的展現Ubugoe_(森口博子歌曲)、Ubugoe_(森口博子單曲)兩條目有合併必要。我想討論可以結束了,畢竟當事人都支持合併。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27日 (一) 19:00 (UTC)
- 當事人?誰?我哪裏給出有合併必要了?@Milkypine:?我指明各位合併的邏輯是:「看起來似乎一樣的就要合併」,也沒有關心什麼叫看似乎起來一樣,不同點又是什麼。典型的暴力合併同類項。--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8日 (二) 04:48 (UTC)
- B面,不加要**,加了又要**,你到底要不要加?--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7日 (一) 16:13 (UTC)
- "亞馬遜、spotify給你是表示Bandai Namco Music Live Inc.有出單一首歌的單曲"——亞馬遜河spotify沒有拿到單曲B面歌曲的單獨發行權,所以上架的時候只上了該單曲的A面歌曲。該單曲里的B面歌曲都是翻唱歌曲,版權不是唯一所屬的,其中有一方版權授予沒有達成,這首歌就不能上架。這並不是你所以為的「有出單一首歌的單曲」……--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8日 (二) 04:54 (UTC)
- 「歌曲上榜內容寫在單曲條目」,此話怎講@Milkypine:?--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8日 (二) 05:16 (UTC)
- 「單曲條目寫B面內容」,那不然呢,單曲有B面歌曲啊,自然可以寫B面歌曲內容啊。--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8日 (二) 05:16 (UTC)
- 「到底要這個條目描述的是單曲,還是歌曲」——首段就可以明確。首段指明《XXXX》是XXX的20XX年發布的一支單曲……這不就說明條目主題是單曲。是你在明知首段寫明是單曲的前提下,強行移動條目名為(XXXX歌曲),你忘記了?--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8日 (二) 05:16 (UTC)
- @Milkypine:但我認為你不是我所吐槽的這類人,你只是時間久了忘了自己的本心了而已。教條主義是個人都容易陷進去,但是爬出來確是有點難度的。--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10:07 (UTC)
- 那麼你懂何謂拆分嗎?這問題我已經回答數次,基於禮儀,現在是你該回答我的問題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26日 (日) 06:31 (UTC)
- 寫太多了進不了眼,刪了。--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7日 (一) 17:57 (UTC)
- 這兩首歌在詞曲方面有什麼區別嗎。--東風(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6:37 (UTC)
- ?哪裏有兩首歌?Ubugoe_(森口博子歌曲)是一首歌,同時也是某部電影的主題曲;Ubugoe_(森口博子單曲)是收錄了前者的單曲,單曲CD裏面收錄了包含前者在內的一首原創歌曲及其伴奏帶、兩首翻唱歌曲。--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6:42 (UTC)
- 按慣例來說,似乎沒有這種拆解現象,本地或是英維條目標題均為「xx歌曲」,然後在條目中介紹某某翻版(如en:Wake Me Up (Avicii song)、en:Love Story (Taylor Swift song))。--東風(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10:09 (UTC)
- 話說「單曲」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只有一兩首歌的專輯(其中一首還是同名歌曲)?--洛普利寧 2022年6月26日 (日) 13:18 (UTC)
- 簡單來講是這樣沒錯。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6月27日 (一) 09:36 (UTC)
- 話說「單曲」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只有一兩首歌的專輯(其中一首還是同名歌曲)?--洛普利寧 2022年6月26日 (日) 13:18 (UTC)
- 兩者重複的地方比較多,合併比較好。--AT 2022年6月26日 (日) 13:50 (UTC)
- 按慣例來說,似乎沒有這種拆解現象,本地或是英維條目標題均為「xx歌曲」,然後在條目中介紹某某翻版(如en:Wake Me Up (Avicii song)、en:Love Story (Taylor Swift song))。--東風(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10:09 (UTC)
- 電影《人間喜劇》跟小說《人間喜劇》重複的地方比較多,起碼情節都一樣,合併比較好。話劇《雷雨》跟電視劇《雷雨》看起來內容也比較像,所以也還是合併了吧。--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7日 (一) 16:16 (UTC)
- 進擊的巨人和進擊的巨人,關係密切吧,也合併了吧。--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7日 (一) 16:18 (UTC)
- 這種有「主條目」的為啥要單立一個條目?早該合併了。--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7日 (一) 16:21 (UTC)
- 進擊的巨人和進擊的巨人,關係密切吧,也合併了吧。--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7日 (一) 16:18 (UTC)
- ?哪裏有兩首歌?Ubugoe_(森口博子歌曲)是一首歌,同時也是某部電影的主題曲;Ubugoe_(森口博子單曲)是收錄了前者的單曲,單曲CD裏面收錄了包含前者在內的一首原創歌曲及其伴奏帶、兩首翻唱歌曲。--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6日 (日) 06:42 (UTC)
- @Milkypine:請把你所有的合併理據都在這下面重新梳理、羅列一下吧。--JuneAugust(留言) 2022年6月28日 (二) 04:59 (UTC)
- 把單曲專輯和該專輯內的曲目分開根本是自找麻煩。專輯只是用來承載發行內容的工具,它的所有關注度(包括銷售量)都是基於專輯的內容(除非這張專輯的封面設計或曲目編排有什麼特異之處)。拆成兩個條目就相當於把「XX牌瓶裝水」和「XX牌裝瓶裝水的瓶子」拆分成兩個條目。--C9mVio9JRy(留言) 2022年6月29日 (三) 04:45 (UTC)
- 首段確定是寫單曲還是寫歌曲?「XX牌瓶裝水」是什麼?本質是某種水對不對?「XX牌裝瓶裝水的瓶子」本質是XX瓶子。所以你所見到的大多都是「水就是瓶子」、「瓶子就是水」,某個條目既提「某種水」,又提「某種瓶子」。按照你的比喻,就好像是「瓶子」就一定要合併進「水」里的。又或者說,其實你這種比喻,就是欠妥。說到底只不過是習慣了條目里但凡有點關聯的,都不分青紅全部捏在一起(如:改編作品就一定要合併進原作條目里、瓶子就一定要合併進水裏、單曲或者專輯就一定要合併進主打歌曲條目里等等等等)。而不習慣釘釘鉚鉚分清描述。拒絕多樣、拒絕跳出既有規則(更別說這都沒有規則),這是一種問題現象。--JuneAugust(留言) 2022年7月1日 (五) 02:19 (UTC)
- 參考撲克臉 (女神卡卡歌曲)#各國光碟版本,光封面就有好幾個版本了,每個版本的歌曲/remix 也不一樣,難道要全部建立條目嗎,如果跟上面說的《進擊的巨人》一樣分別關注度都很高那拆分當然有理有據,可是我也看過把漫畫動畫片真人版遊戲都塞到一起的條目,更何況條目篇幅小的情況下合併根本不會更難讀。--Austin Zhang(留言) 2022年6月30日 (四) 15:19 (UTC)
- 所以跟內容關聯不大,倒是跟篇幅關係更多。篇幅內容跟來源多寡以及編者編輯有關。所以最終總結下來,各位所持意見並不是原則性的應該合併或者拆分,純碎是懶得擴寫、只願意一味的刪除和合併,以此來達成條目質量的提升。但條目質量的提升,根本推動性舉措,還是需要引證更多可靠來源並持續擴寫。不談擴寫而一味的刪除或者合併,這是一種問題現象。--JuneAugust(留言) 2022年7月1日 (五) 02:19 (UTC)
- 「最終總結下來,各位所持意見並不是原則性的應該合併或者拆分,純碎是懶得擴寫、只願意一味的刪除和合併,以此來達成條目質量的提升」這段容我掛個[來源請求],我是不了解其他人,但我一直提出「內容重複」認為兩者不該拆分,這與擴寫無關,因此就算寫成典範我還是會說應該合併。回到擴寫,先不說你的條目應該你自己來,怎麼扯出我們不想擴寫會干涉條目是否拆分,跳出既有規則跳成這樣真的大可不必。
- 條目不是簡單一分為二,你雖提到「說到底只不過是習慣了條目里但凡有點關聯的,都不分青紅全部捏在一起」,但你寫的條目,單曲包含歌曲、歌曲包含單曲,兩篇還涵蓋了搭配電影,可見你也沒有辦法。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7月1日 (五) 17:48 (UTC)
- 關於條目命名僅依據「首段指明」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內容,這也是為啥我當時會說「鑒於當時單曲內容不夠所以移動至歌曲」。條目主題是單曲和應該命名單曲是兩回事,照你這樣講,今天如果首段寫的是「2022年動畫電影《機動戰士高達 庫克魯斯·德安之島》的主題曲」我是不是該移動至主題曲?
- 「單曲條目寫B面內容」這裏是我打錯,應該是「歌曲條目寫B面內容」。和「歌曲上榜內容寫在單曲條目」相同,按你的方式應該分開但卻沒有。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7月1日 (五) 18:39 (UTC)
- 所以跟內容關聯不大,倒是跟篇幅關係更多。篇幅內容跟來源多寡以及編者編輯有關。所以最終總結下來,各位所持意見並不是原則性的應該合併或者拆分,純碎是懶得擴寫、只願意一味的刪除和合併,以此來達成條目質量的提升。但條目質量的提升,根本推動性舉措,還是需要引證更多可靠來源並持續擴寫。不談擴寫而一味的刪除或者合併,這是一種問題現象。--JuneAugust(留言) 2022年7月1日 (五) 02:19 (UTC)
|
|
好像沒辦法上色只好用下橫線展示歌曲的部分,從上面可以看到釘釘鉚鉚分清描述並不存在,右邊的單曲仍提到許多歌曲內容。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2年7月1日 (五) 18:39 (UTC)
音樂專題評級範例
[編輯]@Noroi、星球统领、schenad、大禾花、魔琴、59cond12、李新阳:敝人更新了 WikiProject:音樂/評級 歡迎各位客觀蒞臨觀賞。標準基本上照抄,不同點在於甲級(鑒於專題人力,我寫目前停止授予)、示例(涵蓋古今中外)。除了音樂專題,其他與音樂有關的專題我如果遇到也會按此標準評級。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7月25日 (一) 03:52 (UTC)
- 已知悉,感謝貢獻。——大禾花(看看古典音樂專題 · 留言) 2022年7月25日 (一) 07:09 (UTC)
- 與先前版本相比 級別的定義更為清晰,感謝通知!~Der fliegende isländer~(留言) 2022年7月28日 (四) 02:36 (UTC)
關於IFPI捷克排行問題
[編輯]有寫音樂條目的維基人應該對IFPI捷克有點印象,需要用時也多半會用Template:Album chart和Template:Single chart展示,但鑒於貴組織砍資料已經看到剩2020年第2周之後的成績,希望大家可以少用模板,改用專有連結。這裏用〈跳舞猴子〉為例,左邊為模板生成的內容,右邊是手動建立的內容
|
|
由於IFPI捷克的網站設計,點開模板並不會看到輸入的時間,而是需要點開頁面最上方的兩個選單,選擇目的地(如何時的哪份榜單)。按下Zobrazit查看會出現所選頁面,接着只要點作品就能看到該作品在該榜的歷史成績(點藝人會出現該藝人所有登榜歌曲,但不會顯示成績)。如果想看作品在某一時間有那些對手,可以點時間進入該時段的榜單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0月27日 (四) 07:11 (UTC)
參考資料
- ^ "ČNS IFPI" (in Czech). Hitparáda – Radio Top 100 Oficiální. IFPI Czech Republic. 註:輸入201947檢索.
- ^ "ČNS IFPI" (in Czech). Hitparáda – Digital Top 100 Oficiální. IFPI Czech Republic. 註:輸入201939檢索.
- ^ "ČNS IFPI" (in Slovak). Hitparáda – Radio Top 100 Oficiálna. IFPI Czech Republic. 註:輸入201945檢索.
- ^ "ČNS IFPI" (in Slovak). Hitparáda – Singles Digital Top 100 Oficiálna. IFPI Czech Republic. 註:選擇「SK - SINGLES DIGITAL - TOP 100」,輸入201938檢索.
- ^ cz:CZ - RADIO - TOP 100 TONES AND I Dance Monkey. IFPI Czech Republic. [2021-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捷克語).
- ^ cz:CZ - SINGLES DIGITAL - TOP 100 TONES AND I Dance Monkey. IFPI Czech Republic. [2021-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2) (捷克語).
- ^ cz:SK - RADIO - TOP 100 TONES AND I Dance Monkey. IFPI Czech Republic. [2021-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6) (捷克語).
- ^ cz:SK - SINGLES DIGITAL - TOP 100 TONES AND I Dance Monkey. IFPI Czech Republic. [2021-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6) (捷克語).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0月27日 (四) 07:16 (UTC)
這裏ping會處理榜單的維基人 ---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0月27日 (四) 07:20 (UTC)
- 摘錄自英維:
- 1. Czech Republic (Rádio – Top 100): "ČNS IFPI" (in Czech). Hitparáda – Radio Top 100 Oficiální. IFPI Czech Republic. Note: Change the chart to CZ – RADIO – TOP 100 and insert 201947 into search.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19.
- 2. Czech Republic (Singles Digitál Top 100): "ČNS IFPI" (in Czech). Hitparáda – Digital Top 100 Oficiální. IFPI Czech Republic. Note: Change the chart to CZ – SINGLES DIGITAL – TOP 100 and insert 201939 into search. Retrieved 1 October 2019.
- 3. Slovakia (Rádio – Top 100): "ČNS IFPI" (in Slovak). Hitparáda – Radio Top 100 Oficiálna. IFPI Czech Republic. Note: insert 201945 into search. Retrieved 12 November 2019.
- 4. Slovakia (Singles Digitál Top 100): "ČNS IFPI" (in Slovak). Hitparáda – Singles Digital Top 100 Oficiálna. IFPI Czech Republic. Note: Select SINGLES DIGITAL - TOP 100 and insert 201938 into search. Retrieved 24 September 2019.
- 以上取自w:en:Dance Monkey#Charts
- 因此我認為在中維的Template:Single chart以及Template:Album chart之IFPI捷克部分要做這樣的改善--SinSyuan~#給未來一個掌聲 2022年10月27日 (四) 08:35 (UTC)
- @Sinsyuan:何種改善,沒寫清楚會被解讀成改為全英文。我是覺得不用改,更不該用,例如拉美監控和黎巴嫩的榜單,IFPI捷克的特性註定無法直接導入(捷克有但只顯示最新頁面,斯洛伐克則沒有辦法),只改模板還是無法解決內容會遺失的問題。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0月27日 (四) 17:23 (UTC)
批次處理。 -- - 我沒理解錯的話,RIAJ應該也有相同的問題,進入參考文獻也都要再次輸入資料,就只差在RIAJ不會隱藏資料。目前針對RIAJ想到的解法,就是將查詢後回傳的JSON(如:《你不聽搖滾》的查詢結果)當成參考文獻,但是我們又必須假定一般讀者不懂語法,當成參考文獻對一般讀者或許太硬了。 2022年10月27日 (四) 20:13 (UTC)
- 問題是資料消失不是進入參考文獻再次輸入資料,像是下載認證選擇2006年是有東西產出,反觀IFPI捷克選2006年只會顯示錯誤。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0月28日 (五) 16:32 (UTC)
- @Milkypine:我理解。是說,我很好奇上面不可考的資料(手動建立的內容)是如何取得的? 2022年10月29日 (六) 00:10 (UTC)
- @Pseudo Classes:你點模板來源,再點任一作品,就能進入作品成績頁面。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0月29日 (六) 02:16 (UTC)
- @Milkypine:我理解。是說,我很好奇上面不可考的資料(手動建立的內容)是如何取得的? 2022年10月29日 (六) 00:10 (UTC)
- 問題是資料消失不是進入參考文獻再次輸入資料,像是下載認證選擇2006年是有東西產出,反觀IFPI捷克選2006年只會顯示錯誤。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0月28日 (五) 16:32 (UTC)
- 題外話,「捷克共和國」似是英文用語「Czech Republic」翻譯而來,在中文語境下不需要消歧義,直接稱「捷克」即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0月28日 (五) 10:03 (UTC)
- 是可以改,不過這算小事可以等等。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0月29日 (六) 02:16 (UTC)
- (?)疑問按我理解,因參考來源失效而且模版來源無法存檔,故建議使用手動建立內容並諮詢意見?如是,( ✓ )同意,另外不只是IFPI,其他排行榜同樣會遇到同類問題,建議加入時順手存檔。--Abcet10(留言) 2022年10月28日 (五) 16:40 (UTC)
電視劇主題曲分類
[編輯]兩個問題:
- Category:電視劇歌曲現時設有「主題曲」與「插曲」子分類,而片尾曲多被放到「主題曲」,是否合理?
- Category:中國電視劇主題歌曲是Category:中國電視劇主題曲的子分類,實際是同樣的意思,應刪除其中一個。對上的母分類及坊間一般叫法是「主題曲」,但現時其中只有2個頁面,「主題歌曲」已有70多個頁面。刪除Category:中國電視劇主題曲是否合適?--Factrecordor(留言) 2022年11月6日 (日) 16:21 (UTC)
- Category:中國電影主題曲更混亂。--Factrecordor(留言) 2022年11月6日 (日) 17:42 (UTC)
- 片尾曲歸作主題曲,應該通常問題不大。參照主題曲來說,「主題歌曲」包含歌+曲,雖然通常會將有歌詞的主題歌稱作主題曲,但嚴謹細分並暫時統稱歸類應該也問題不大,可以考慮{{cr}}。片頭曲、片尾曲和插曲等,何種標準才算得上主題曲,可能不太容易定義。總的來說,暫時沒有明確意見,有點難以細分和一致命名。--YFdyh000(留言) 2022年11月6日 (日) 18:25 (UTC)
- 首先,除非是整片電影(劇)只有一首歌(或音樂),否則誰都可以是主題曲。像〈我心永恆〉是《鐵達尼號 (1997年電影)]》的主題曲,也是電影片尾曲。當然主題曲最簡單就是看廠商怎麼宣傳,有沒有打歌或派台,沒有的話就看歌曲出現位置分類(片頭、片中、片尾)。
- 總得來說是歷史遺留問題,就跟音樂專輯和流行音樂專輯一樣,我修改前的流行音樂專輯是指藝人在某地的流行專輯,反觀母分類卻是某地藝人的專輯。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11月7日 (一) 07:30 (UTC)
- 本來那些母分類都是分為「主題曲」與「插曲」,我也無意重新劃分,只是看到有些漏網之魚註明是片尾曲的,不知怎處理。--Factrecordor(留言) 2022年11月7日 (一) 12:20 (UTC)
- 順道一問,關於Category:華語流行歌曲,所謂「華語」,應該是指現代標準漢語吧?即內地的普通話和臺灣的國語,香港人習慣稱為國語歌。可能常有香港人不習慣「華語」這稱呼,以為是包含華人所有方言的總稱,有時把粵語歌歸到這分類。--Factrecordor(留言) 2022年11月7日 (一) 14:03 (UTC)
- 1.我認為可以再細分「片頭曲」與「片尾曲」。(如果該作品兩者都有再這樣分;如果沒有,就放進主題曲。)
- 2.我認為該合併。--Picture GN(留言) 2022年11月16日 (三) 10:59 (UTC)
- 補充:我認為出現在片中的歌可以劃入插曲;除非作品中沒有其他歌,或此歌曲足以聯想到影視作品,再劃入主題曲。(如果要創建「片中(曲)」的分類,我也沒意見。)--Picture GN(留言) 2022年11月16日 (三) 11:05 (UTC)
- 不太贊成細分,片頭片尾可能是同首歌曲的不同版本(有歌詞/無歌詞),從而可能是同一個條目,此時放在父分類或者兩個分類都不算合適,也暫未看出細分用途。片中歌曲,最好有來源指明是插曲,否則不建議亂劃,背景音樂、短暫幾秒、劇情橋段(人物演唱)等都有歌曲出現,但未必算作插曲。主觀評價聯想度不可取。某些經典樂曲、BGM常客可能會有很多某某類別插曲的分類,是否該解決。--YFdyh000(留言) 2022年11月16日 (三) 11:19 (UTC)
- 如果是「同個歌曲」,不同版本的情況,可以放在「主題曲」。
- 至於「背景音樂、短暫幾秒、劇情橋段(人物演唱)」應該不會成為獨立條目,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低。
- 通常條目中應該要描述歌曲出現的時機,並附上參考資料,所以不用擔心來源的問題。(來源的部分應該要擔心條目本身)--Picture GN(留言) 2022年11月16日 (三) 11:28 (UTC)
- 但可能有編者認為曾作為片頭/片尾曲,所以要同時歸入相關分類。我指影視作品中使用或出現的已有曲目(可能有改編或翻唱),此時難以主觀斷定是否算插曲,「出現在片中的歌可以劃入插曲」過於廣泛。--YFdyh000(留言) 2022年11月16日 (三) 22:02 (UTC)
- 那麼將片頭/片尾曲劃入「主題曲」分類,且不再細分,或許是比較好的方法。
- 至於「插曲」或「片中歌曲」的分類方式,可以再另外討論。--Picture GN(留言) 2022年11月17日 (四) 15:07 (UTC)
- 但可能有編者認為曾作為片頭/片尾曲,所以要同時歸入相關分類。我指影視作品中使用或出現的已有曲目(可能有改編或翻唱),此時難以主觀斷定是否算插曲,「出現在片中的歌可以劃入插曲」過於廣泛。--YFdyh000(留言) 2022年11月16日 (三) 22:02 (UTC)
- 不太贊成細分,片頭片尾可能是同首歌曲的不同版本(有歌詞/無歌詞),從而可能是同一個條目,此時放在父分類或者兩個分類都不算合適,也暫未看出細分用途。片中歌曲,最好有來源指明是插曲,否則不建議亂劃,背景音樂、短暫幾秒、劇情橋段(人物演唱)等都有歌曲出現,但未必算作插曲。主觀評價聯想度不可取。某些經典樂曲、BGM常客可能會有很多某某類別插曲的分類,是否該解決。--YFdyh000(留言) 2022年11月16日 (三) 11:19 (UTC)
唱片公司之藝人列表的問題後續
[編輯]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23年1月#唱片公司之藝人列表的問題那邊尚未解決問題 @BRDN、Leehsiao:有必要再完善後續。183.171.122.198(留言) 2023年1月29日 (日) 17:51 (UTC)
- 不過我覺得應該是跟Tw drama有關,找他來解釋清楚。2402:1980:8251:81C3:F08D:38F2:48FC:9DC3(留言) 2023年8月19日 (六) 03:39 (UTC)
- (:)回應:現刪減中, 請給我時間處理--Tw drama(留言) 2023年8月19日 (六) 04:14 (UTC)
- @183.171.123.133:沒頭沒尾的東西一直要我參與討論是要討論什麼?學校考試好歹有出題範圍,這沒範圍沒例子我很難評。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9月2日 (六) 08:14 (UTC)
「香港樂壇大滿貫」的定義
[編輯]-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最近我與CyrussKK1230在姚焯菲條目就「新人獎大滿貫」的定義上存在分歧,我認為在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首辦之後,需要同時在Chill Club年度推介榜年度推介取得年度新人獎方為之大滿貫,而姚只取得新城、叱咤和香港金曲的新人獎,而其作為TVB藝人並沒有取得Chill Club的新人獎,故稱不上大滿貫,唯CyrussKK1230表示只需獲得後三者便是大滿貫,現在此尋求共識。--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5日 (四) 05:27 (UTC)
-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全面移除這些沒根據的稱號。--1233 (T / C) 2023年1月5日 (四) 05:58 (UTC)
- 4台5台都沒有吵完,我不覺得大滿貫會有機會得到完整解釋...。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月5日 (四) 06:30 (UTC)
- 我認為新城(997)、叱咤(903)和香港金曲(RTHK、TVB)的新人獎已是大滿貫,因為有多條來源佐證(例如[8]),[9][10]文中更明言「姚焯菲(Chantel)若再奪得新人獎,就會成為新人獎大滿貫」,最終姚焯菲成功獲得《香港金曲頒獎典禮 2021/2022》「香港金曲女新人銀獎」,換言之姚焯菲已成為新人獎大滿貫,因此可以記錄。--CyrussKK1230(留言) 2023年1月5日 (四) 06:39 (UTC)
- 要是姚出道時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仍沒舉辦,新城、叱咤、勁歌和十大中文金曲的確是大滿貫,但姚焯菲出道時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已經存在,故沒拿過Chill Club的姚根本稱不上大滿貫。--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5日 (四) 07:17 (UTC)
- 但事實上確實有多個可靠第三方來源證明姚焯菲獲得大滿貫,而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的存在並不會影響原有的四台大滿貫的定義,請勿在達成共識前再回退有關內容,謝謝。--CyrussKK1230(留言) 2023年1月5日 (四) 09:05 (UTC)
- 由於Viutv嘅Chill Club榜完全不接受任何TMG及愛爆AAM的歌曲派台,所以喺冇得參與嘅情況下,只計算傳統四台係相當合理嘅。--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5日 (四) 15:59 (UTC)
- 關於「大滿貫」可否使用,請見WP:中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5日 (四) 16:53 (UTC)
- 大滿貫係記者共同定義出來,難道你是說記者不中立--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5日 (四) 17:00 (UTC)
- 誰說不能,您會說蘋果日報或壹週刊的記者中立嗎?多數報館、記者都有既定立場,不會因為他是記者就沒有立場。「大滿貫」的文字定義必須是所有獎項(沒有人會說一個網球球員沒參加其中一個主要賽事但贏得了其他賽事還網球大滿貫),而社群過往討論傾向以「五台」為單位,那麼沒有獲得全「五台」的獎項就不符合定義。雖有相關來源符合可供查證,卻仍是星島一篇報導的原創觀點(巴士的報的報道註明是直接轉發自星島日報,所以不是獨立來源)。--路西法人 2023年1月6日 (五) 00:04 (UTC)
- 回應對於相關來源的質疑,除了星島的賽前報導外,東網亦有報導炎明熹成為新人獎大滿貫,並引用了泳兒的評價。[11]香港金曲賽果公佈後,多個傳媒不約而同地在不同場口(包括香港金曲後台訪問[12]、新歌專訪[13]、個人專訪[14])提及新人獎大滿貫一詞,可見並不只是「星島一篇報導的原創觀點」。--CyrussKK1230(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2:18 (UTC)
- 如果Viutv是公開開放所有歌星的歌曲派台,計算五台當然合理。但CHILL CLUB 推介榜不接受星夢娛樂及愛爆音樂兩個廠牌的派歌,則要另作別論。順帶一提,勁歌金榜是容許大國文化歌手的歌曲派台,但大國文化不會向TVB派任何作品。--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6:56 (UTC)
- 原創研究。這是你自己觀察所得。--路西法人 2023年1月6日 (五) 17:04 (UTC)
- 網球大滿貫都是你的原創研究而已,體育記者會對任何勝出其中一個主要賽事的冠軍得主,形容為「xxx贏出一項大滿貫賽事」。--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12 (UTC)
- 本末倒置,「贏得一項大滿貫賽事」不等同「贏得大滿貫」。--路西法人 2023年1月7日 (六) 03:25 (UTC)
- 問題在於不是不參賽,而是不接受報名參賽,能贏的全都贏了,已經是大滿貫。--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20 (UTC)
- 根據文匯報的報導,Viu TV歡迎TVB藝人報名參賽。https://www.wenweipo.com/s/202103/03/AP603ea1cee4b04e1918c9424f.html--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42 (UTC)
- 此篇內容純粹指出開放予當時屬TVB藝人的獨立歌手王君馨。並無說明TMG和AAM可以參與。--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9:30 (UTC)
- WP:原創研究--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14:14 (UTC)
- 王君馨當時是用音樂手作廠牌參與Chill Club推介榜--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03:04 (UTC)
- 事實勝於雄辯,兩個電視台當接受訪問的時候,就是歡迎對方的唱片公司旗下歌手派歌,現實是雙方歌曲從未派歌到對方的電視台--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9:38 (UTC)
- 這可能是TVB的商業策略,不要假定ViuTV不接受報名。
- 相反,ViuTV表明不派Mirror到TVB是基於商業考慮,故Mirror即使得了無數冠軍也不能稱「大滿貫」--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14:17 (UTC)
- 此篇內容純粹指出開放予當時屬TVB藝人的獨立歌手王君馨。並無說明TMG和AAM可以參與。--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9:30 (UTC)
- 根據文匯報的報導,Viu TV歡迎TVB藝人報名參賽。https://www.wenweipo.com/s/202103/03/AP603ea1cee4b04e1918c9424f.html--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42 (UTC)
- 網球大滿貫都是你的原創研究而已,體育記者會對任何勝出其中一個主要賽事的冠軍得主,形容為「xxx贏出一項大滿貫賽事」。--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12 (UTC)
- 原創研究。這是你自己觀察所得。--路西法人 2023年1月6日 (五) 17:04 (UTC)
- 誰說不能,您會說蘋果日報或壹週刊的記者中立嗎?多數報館、記者都有既定立場,不會因為他是記者就沒有立場。「大滿貫」的文字定義必須是所有獎項(沒有人會說一個網球球員沒參加其中一個主要賽事但贏得了其他賽事還網球大滿貫),而社群過往討論傾向以「五台」為單位,那麼沒有獲得全「五台」的獎項就不符合定義。雖有相關來源符合可供查證,卻仍是星島一篇報導的原創觀點(巴士的報的報道註明是直接轉發自星島日報,所以不是獨立來源)。--路西法人 2023年1月6日 (五) 00:04 (UTC)
- 大滿貫係記者共同定義出來,難道你是說記者不中立--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5日 (四) 17:00 (UTC)
- 關於「大滿貫」可否使用,請見WP:中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5日 (四) 16:53 (UTC)
- 就不能換個寫法,例如「獲得A、B、C、D的某某獎項」,避開詞不達義且具有爭議的用詞嗎?來源沒有不能帶有觀點。--路西法人 2023年1月5日 (四) 14:37 (UTC)
- 之後又改作「傳統四台」,但ViuTV也是傳統廣播媒體。--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6日 (五) 14:45 (UTC)
- 6年歷史,何來談傳統?VIUTV CHILL CLUB榜有沒有和其他主要頒獎禮聯合設立多方同時公認的獎項?
- 傳統四台,是源於四台聯頒音樂大獎,頒獎多年,有着四台公認的榮譽。隨着VIUTV的加入,大家只會用新五台來形容樂壇頒獎禮
- 由於CHILL CLUB推介榜不接受TMG星夢及AAM愛爆兩個廠牌的歌曲派歌,其實於所有星夢及愛爆歌手加入VIUTV CHILL CLUB推介榜是無意義的。--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6:35 (UTC)
- 「 由於CHILL CLUB推介榜不接受TMG星夢及AAM愛爆兩個廠牌的歌曲派歌」誰說的?
- 另外,同集團的nowTV及MOOV有姚焯菲及炎明熹的節目,不見viutv與二人沒有合作空間。--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6:53 (UTC)
- 星夢JW王灝兒4台冠軍歌FF,CHILLCLUB推介榜沒上榜
- 或者你給我一個例子,TMG星夢娛樂或AAM愛爆音樂兩個廠牌的歌手,誰人的歌曲能於CHILL CLUB推介榜派台?--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02 (UTC)
- 塗毓麟、戴祖儀 2020年專輯第十一首歌「我們再不講再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33 (UTC)
- 另有大量來源證實此歌曲派台消息,煩請自行搜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34 (UTC)
- 此曲由環球發佈,非TMG派台。--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9:05 (UTC)
- 你看看你的問題是什麼才說話,好嗎?--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13:58 (UTC)
- 「我們再不講再見」一曲由環球香港製作、發佈及推廣,如何算是TMG呢?迄今TMG及AAM於 CHILL CLUB推介榜內一首歌都沒有成功派台。--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03:14 (UTC)
- 你看看你的問題是什麼才說話,好嗎?--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13:58 (UTC)
- 此曲由環球發佈,非TMG派台。--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9:05 (UTC)
- 另有大量來源證實此歌曲派台消息,煩請自行搜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34 (UTC)
- 塗毓麟、戴祖儀 2020年專輯第十一首歌「我們再不講再見」。--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33 (UTC)
- nowtv 同moov根本沒有任何屬於TMG 及 AAM歌手的自製節目及歌曲--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7:27 (UTC)
- nowtv網站>My Now>MOOV自選服務>女歌手》 可選擇吳若希、姚焯菲及炎明熹的相應播放清單。
- 沒有帳號的人不要吵!--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14:02 (UTC)
- 維基原則不是有一條為可供查閱嗎?--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03:06 (UTC)
- 四台聯頒最後一次頒發已經是2009年,那時ViuTV根本尚未開台。而且依閣下的邏輯,新城電台在1991年才開台,叱咤現有的頒獎禮格式在1988年才出現(1988年前商台的頒獎禮是以唱片為單位而非歌曲為單位),在1980年代只有香港電台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和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那麼在1990年代出道的歌手只取得港台和TVB的獎項也是「集齊傳統兩台」了?(節刪)--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6日 (五) 18:44 (UTC)
- 至於閣下提出的第二個論點是來自社群共識,如果要推翻社群共識,請另行新開討論。--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6日 (五) 21:32 (UTC)
- 四台之所以是四台,源於四台曾經共同頒發四台聯頒音樂大獎而來,未有這個頒獎以前,各自頒發,亦無大滿貫之說。首次有傳媒稱呼樂壇的大滿貫亦因四台聯頒傳媒大獎而來。
- 如果VIUTV願意辦多台聯頒的話,在專用名詞層面,就會有新的定義。否則傳統四台一直流傳下去。--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7:20 (UTC)
- 您的邏輯更加證明了不應使用「大滿貫」一詞,既然再無四台聯頒那就不應該再用四台聯頒而出現的「大滿貫」。--路西法人 2023年1月7日 (六) 08:54 (UTC)
- 其實條目內已沒有使用大滿貫來形容四台得獎,不明白為何這裏一直沒完沒了--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9:10 (UTC)
- 聽說是閣下沒完沒了地堅持大滿貫一稱沒有問題。你不吵下去沒人會陪你吵。--路西法人 2023年1月7日 (六) 09:43 (UTC)
- 其實條目內已沒有使用大滿貫來形容四台得獎,不明白為何這裏一直沒完沒了--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9:10 (UTC)
- 您的邏輯更加證明了不應使用「大滿貫」一詞,既然再無四台聯頒那就不應該再用四台聯頒而出現的「大滿貫」。--路西法人 2023年1月7日 (六) 08:54 (UTC)
- 要是姚出道時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仍沒舉辦,新城、叱咤、勁歌和十大中文金曲的確是大滿貫,但姚焯菲出道時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已經存在,故沒拿過Chill Club的姚根本稱不上大滿貫。--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5日 (四) 07:17 (UTC)
- 「(新人)大滿貫」云云並未見於各主辦機構,亦未見於廣泛可信報道,充其量只能算是個別記者的修辭手法。現實地看,這類需要橫觀多台的「成就」從四大事件開始缺乏說服力,而今天的新四台頒獎禮只有一年歷史且排他情況嚴重(華納不玩新城、環球不玩903、TVB與Viu事實上互斥),「大滿貫」實在從何說起。--Benevolen(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4:54 (UTC)
- 橫顧各大傳媒的主流頒獎禮,現時除了新城、商台、TVB、港台、VIUTV之外,今年還有YAHOO辦了一個主流頒獎禮,四台五台甚至六台將來必然沒完沒了,大滿貫將來更難出現--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7:30 (UTC)
- 所以不要濫用「所有」,「全港」、「全球」。--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14:05 (UTC)
- 要說大滿貫的,要不五台,要不T:香港音樂頒獎典禮模版內所有獎項。--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14:10 (UTC)
- 大家要清楚一點,重點,網球大滿貫係指四項指定的公開賽事。難道這近一百年來,網球界就沒有創立過一些新賽事或高獎金賽事去取代這4項公開賽事嗎?結果是四大滿貫賽事仍然是四大滿貫賽事,沒有第五個大滿貫賽事出來。
- 所以認清一點,有些認同並非隨便創立一個出來就可以推翻前人的。--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03:47 (UTC)
- 那你要先佐證「是否有傳統四台大滿貫一說」的存在,如果沒有,那麼的確該用拿下所有獎項等於滿貫的標準看待。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月8日 (日) 03:52 (UTC)
- 有關四台大滿貫請參閱維基條目:香港四台冠軍歌曲及頒獎禮獲獎列表--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04:26 (UTC)
- 因此本人建議香港四台冠軍歌曲及頒獎禮獲獎列表(±)合併到歷年香港五台冠軍歌曲列表--幻柘(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0:05 (UTC)
- 條目內容不完全相同,合併不適合。VIUTV未辦過未與其他頒獎禮頒發聯頒獎項,五台之說實在牽強。為何五台一定加VIUTV而不是加YAHOO呢?YAHOO都辦了主流音樂頒獎典禮。現在香港音樂頒獎典禮五花八門,每年有十多個媒體平台辦樂壇頒獎禮,為何不全部計算呢?大滿貫的賽事,不是新創立一個賽事出來就可以是一項大滿貫賽事。沒有辦過多台聯頒獎項的媒體,就沒有大滿貫之說。--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9:03 (UTC)
- 老四台聯頒過十多年,但後來又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聯頒,今天還強調老四台沒有現實根據。另外題外:傳媒稱ViuTV為第五台是因為其同樣為傳統媒體(免費電台與電視台),Yahoo和KKBOX等則不然,亦因此從無傳媒稱其為第六台、第七台。--Benevolen(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9:17 (UTC)
- 香港樂壇大滿貫之說,始於四台聯頒,沒有辦過多台聯頒獎項的媒體,就沒有大滿貫之說。儘管老四台十二年沒有四台聯頒獎項,現時仍有一個兩台聯頒的頒獎典禮-香港金曲。正如我先前所說,大滿貫並不是新增一個賽事出來,就可以將該新辦的賽事說成是大滿貫賽事。--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9:52 (UTC)
- 前面CyrussKK1230支持「大滿貫」的理由是東方和明報等媒體就炎明熹獲香港金曲新人獎而未獲Chill Club新人獎仍視為「大滿貫」,雖然這些媒體沒有給出他們「大滿貫」的定義。可是同樣這些媒體在欣宜獲Chill Club女歌手金獎後稱其「完成大滿貫」([15][16][17]),其中東方和明報分別明確指出他們「大滿貫」的定義是《新城勁爆》、《叱咤》及ViuTV的《Chill Club》...《香港金曲頒獎典禮》以及新城﹑叱咤﹑Chill Club﹑無綫及港台。沒有理由認為同屬於這些頒獎禮的新人獎的適用規則不同於女歌手獎。--Benevolen(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21:43 (UTC)
- 報章記者的說法正正就是TMG、AAM及大國文化電視台旗下歌手,同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分別,TMG和AAM和大國文化,只能競逐四個台的獎項,而其他唱片公司所屬的分別。儘管欣宜當時拿不到CHILL CLUB榜女歌手獎,一樣是四台大滿貫女歌手--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9日 (一) 04:32 (UTC)
- 來源未提到欣宜未拿到Chill Club女歌手時「一樣是四台大滿貫女歌手」,亦未提到不同公司旗下歌手要區別對待,兩者皆為閣下的原創研究。--Benevolen(留言) 2023年1月9日 (一) 05:46 (UTC)
- 東網曾給出大滿貫定義:於明晚(24日)舉行的《香港金曲頒獎典禮2021/2022》,新人獎勢必成其囊中物,加上之前已於《叱咤》和《新城》奪得新人獎,故預告將成為新人獎大滿貫。--CyrussKK1230(留言) 2023年1月11日 (三) 05:21 (UTC)
- 所以「(新人)大滿貫」云云既未見於各主辦機構,提出此說法的個別媒體報道也莫衷一是,並不是個公認的概念,充其量只能算是個別記者的修辭手法。--Benevolen(留言) 2023年1月12日 (四) 04:26 (UTC)
- 報章記者的說法正正就是TMG、AAM及大國文化電視台旗下歌手,同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分別,TMG和AAM和大國文化,只能競逐四個台的獎項,而其他唱片公司所屬的分別。儘管欣宜當時拿不到CHILL CLUB榜女歌手獎,一樣是四台大滿貫女歌手--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9日 (一) 04:32 (UTC)
- 前面CyrussKK1230支持「大滿貫」的理由是東方和明報等媒體就炎明熹獲香港金曲新人獎而未獲Chill Club新人獎仍視為「大滿貫」,雖然這些媒體沒有給出他們「大滿貫」的定義。可是同樣這些媒體在欣宜獲Chill Club女歌手金獎後稱其「完成大滿貫」([15][16][17]),其中東方和明報分別明確指出他們「大滿貫」的定義是《新城勁爆》、《叱咤》及ViuTV的《Chill Club》...《香港金曲頒獎典禮》以及新城﹑叱咤﹑Chill Club﹑無綫及港台。沒有理由認為同屬於這些頒獎禮的新人獎的適用規則不同於女歌手獎。--Benevolen(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21:43 (UTC)
- 香港樂壇大滿貫之說,始於四台聯頒,沒有辦過多台聯頒獎項的媒體,就沒有大滿貫之說。儘管老四台十二年沒有四台聯頒獎項,現時仍有一個兩台聯頒的頒獎典禮-香港金曲。正如我先前所說,大滿貫並不是新增一個賽事出來,就可以將該新辦的賽事說成是大滿貫賽事。--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9:52 (UTC)
- 老四台聯頒過十多年,但後來又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聯頒,今天還強調老四台沒有現實根據。另外題外:傳媒稱ViuTV為第五台是因為其同樣為傳統媒體(免費電台與電視台),Yahoo和KKBOX等則不然,亦因此從無傳媒稱其為第六台、第七台。--Benevolen(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9:17 (UTC)
- 條目內容不完全相同,合併不適合。VIUTV未辦過未與其他頒獎禮頒發聯頒獎項,五台之說實在牽強。為何五台一定加VIUTV而不是加YAHOO呢?YAHOO都辦了主流音樂頒獎典禮。現在香港音樂頒獎典禮五花八門,每年有十多個媒體平台辦樂壇頒獎禮,為何不全部計算呢?大滿貫的賽事,不是新創立一個賽事出來就可以是一項大滿貫賽事。沒有辦過多台聯頒獎項的媒體,就沒有大滿貫之說。--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9:03 (UTC)
- 因此本人建議香港四台冠軍歌曲及頒獎禮獲獎列表(±)合併到歷年香港五台冠軍歌曲列表--幻柘(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10:05 (UTC)
- 有關四台大滿貫請參閱維基條目:香港四台冠軍歌曲及頒獎禮獲獎列表--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8日 (日) 04:26 (UTC)
- 那你要先佐證「是否有傳統四台大滿貫一說」的存在,如果沒有,那麼的確該用拿下所有獎項等於滿貫的標準看待。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月8日 (日) 03:52 (UTC)
- 橫顧各大傳媒的主流頒獎禮,現時除了新城、商台、TVB、港台、VIUTV之外,今年還有YAHOO辦了一個主流頒獎禮,四台五台甚至六台將來必然沒完沒了,大滿貫將來更難出現--夢一長(留言) 2023年1月7日 (六) 07:30 (UTC)
根據Wikipedia:共識#非方針指引相關提案簡易規定,我現在建議將有關句子從原有「令其集齊傳統四台(即新城電台、商業電台、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所頒發新人獎項。」修改為「令其集齊除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年度新人獎之外其餘四台(即新城電台、商業電台、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所頒發的新人獎項。」,如在除本人外其餘三人聯署後三天內沒有反對則作出修訂。--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11日 (三) 03:53 (UTC)
- (-)反對:閣下是否看不到討論內容?
- 另知會@LuciferianThomas @Benevolen @Milkypine @1233。--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11日 (三) 08:32 (UTC)
- 「集齊」與「大滿貫」有類似問題:什麼才叫齊?既然少了一台怎麼還叫齊呢?我建議就不要作無謂拔高,直接陳述獲了什麼獎就好了。--Benevolen(留言) 2023年1月12日 (四) 04:33 (UTC)
- +1,我認為傳統四台的字句都別加進去--1233 (T / C) 2023年1月12日 (四) 06:49 (UTC)
- (+)支持Benevolen說法:如果有歧意最佳做法應該是直接避免歧意.--幻柘(留言) 2023年1月14日 (六) 17:08 (UTC)
- 同樣認為直接避免歧意的做法最好,是說我覺得「令其集齊傳統四台(即新城電台、商業電台、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所頒發新人獎項。」這段內容沒可以。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月17日 (二) 01:28 (UTC)
- 我認為這樣並沒有避免歧意,對於「傳統」各人會有不同意思,並不能解決有關問題,可能有人認為新城電台1994年開始舉頒獎禮並不算傳統,因此「傳統四台」一詞並不建議使用。--幻柘(留言) 2023年1月21日 (六) 08:33 (UTC)
- 主要討論距今已有七天,現公示將原有「令其集齊傳統四台(即新城電台、商業電台、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所頒發新人獎項。」修改為「令其集齊除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年度新人獎之外其餘四台(即新城電台、商業電台、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所頒發的新人獎項。」,如七天內沒反對視為通過。--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23日 (一) 04:31 (UTC)
- (-)反對:為何要刻意點名得不到Chill Club獎項?在這個狀況下使用陳述句即可。--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23日 (一) 14:50 (UTC)
- 那建議將原有「令其集齊傳統四台(即新城電台、商業電台、無綫電視及香港電台)所頒發新人獎項。」整句移除,另行公示七天。--Billytanghh 討論 歡迎參與亞洲月 2023年1月24日 (二) 07:28 (UTC)
- (-)反對:為何要刻意點名得不到Chill Club獎項?在這個狀況下使用陳述句即可。--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3年1月23日 (一) 14:50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標示單曲名稱時,該用單書名號還是雙書名號?
[編輯]RT。是看單曲收錄的歌曲數量,一首用單書名號,兩首或以上用雙書名號。還是根據上下文,當作歌曲理解時用單書名號,當作專輯理解時雙書名號。再還是永遠用單書名號?--洛普利寧 2023年11月25日 (六) 04:22 (UTC)
- @Lopullinen:
雖說是音樂專題,但這裏人跡罕至,建議去互煮吧。就我而言,當單曲和歌曲數量皆為1時使用單書名號,而曲數不為一(例如有B面的單曲)或發行格式不同(如Long Season專輯時長35分鐘只有一首同名歌曲,但稱呼專輯時不會變成單書名號)。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1月25日 (六) 12:05 (UTC)
越想越不對勁之部分音樂條目分類問題
[編輯]雖然我不清楚AT大建立「X國各演出者音樂專輯」和「X國各演出者歌曲」的原因,但此分類可以有效解決唱片公司和演出者作品都塞在同一分類的問題。但今天查閱其他語言維基發現英維、意大利維有對應的分類,以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為例,目前連結的英維分類en:Category:Albums by Japanese artists可直譯為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 首先,我們是否該移動(將Category:Albums by Japanese artists改連至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解決X國作品模糊不清的分類標準(究竟是只收錄X國人作品還是任何與X國有關的作品都能收錄)。
- 如果不移動,那麼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是不是要刪除,畢竟日本音樂專輯兼具其展示X國人作品的功能?
- 另外單曲分類究竟該不該脫離歌曲分類?如果真要脫離,我們是不是要認真執行並另外建立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單曲?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1日 (四) 19:19 (UTC)
- 在此詢問各位的意見@生米一粒、太西浜、YFdyh000、虹易、Abcet10、ThirdThink、Factrecordor、Stevencocoboy、Billytanghh、金善賢、YXKyxk、朴智旻的耳骨釘、Shizhao、SuAiLUVu、JShipster、CHEW_JIN_HAN_Moe、Zack2021、夜来南风起、Comrade_John、Adsa562:@Masterren、Lilychen1388、Drippinpunch、Lienwingyan、Bbene98、Paristung、Joshua Zhan、Achanhk、Sinsyuan、Jane9306、JuneAugust、Ryti😈M、Will629、Detective Akai、Hisa312、愛子棋枰、恩力、JoJo_append、Lopullinen、AnYiLin: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1日 (四) 19:22 (UTC)
- 由於人數眾多,我多PING幾次。@Austin Zhang、Gracelllee、Shwangtianyuan、星巴克女王、Easterlies、AT、卡達、Yumeto、SickManWP、羊羊32521、EdwardAlexanderCrowley、Zhaoweizhi0325、MoonLight3650、HXXXX、Punkhippie、Louis0921gee、Peace 621、Whykitty、Moonshimmer93、Fake12345、TreasureBabe325、Hijk910、Jacklamf1d14、Ericliu1912、Naverad、Softyu、Sammypan、Tw drama、Shingkei、Hikki: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1日 (四) 19:23 (UTC)
- @李新阳、CHih-See Hsie、Pv163、Ohtashinichiro、和平至上、Leehsiao、Sanmosa、Tombus20032000、百战天虫、Kriz Ju、Pseudo Classes、KodokunaSmile、HTinC23、Jyp0813、香港散步、Kunamazuka、SKeiYuY、Gemi0613、翰翔、Sqqieerqw、Rickychen0426、Yunnalin、章彦博、Domani123、Hellouuuuuyoo、Titaniumbird、BRDN、KimJim79、Jason Tai 0114、ALS0110: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1日 (四) 19:23 (UTC)
- @SKeiYuY、Tmmcv、ZephyrChen、Monica3948、Nakeliveelva、Hatto、Varukily、Iokseng、Caa38221、Lucky PM、Andrew318、LazyerNZ、CYCcc、Inoari、Karentong2016、Ssamkkura、Arivgao、Janice810107、Bruno201912345、田多光、Bigmorr、Chingchans: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1日 (四) 19:29 (UTC)
- 個人無甚關注,以此論題是覺得區分清楚或許比較完整,人與國不同,故支持移動,單曲分類同於專輯分類較佳。--Kriz Ju(留言) 2023年12月21日 (四) 20:43 (UTC)
- (▲)同上,(+)支持移動。--維基病夫邀請您加入❤️邊緣人小組·🖊️簽到 2023年12月22日 (五) 02:49 (UTC)
- @Kriz Ju、SickManWP:媽雅搭解,新增單曲分類這工作真的是命大也鼠惹。@Ryti😈M:還請大哥你送佛送到西,畢竟當初分開是你分的。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2日 (五) 17:16 (UTC)
- 可以移動,但不用刪除,因為條目不能直接添加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只有 Category:藝人X的音樂專輯 才能,但一些相關條目過少沒辦法建立分類的藝人就只能適用直接添加 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而且目前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下的其它一些子分類按照中文來說也不該分到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下,維持現狀將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作為 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下的分類是合理的--太西浜(留言) 2023年12月22日 (五) 13:47 (UTC)
- @太西浜:我不理解,怎麼條目不能直接添加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2日 (五) 17:16 (UTC)
- 因為這是依音樂家劃分的作品,各演出者是同Category:各演出者音樂專輯,是作為分類的依據,它解決的是哪國哪個(那國的)演出者的音樂專輯 和 日本音樂專輯裏按照演出者分是哪個 的問題,這裏的兩個「哪個」都是交由下一級的具體分類再去解決的(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處理的則是 哪國的音樂專輯 和 日本的音樂的什麼形式的作品),而直接把條目鏈進去是不行的,因為這個分類本身只是提出了但尚未解決演出者是誰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 Category:Oricon專輯X榜冠軍作品 不應該從 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歸入討論中提到的另一方了。尤其是還有一個「各」字(英語無此「各」的問題,也因此即使不在該分類解決演出者是誰的問題也無妨,且「Albums by」里的「by」既能理解為「依照」,也能理解為「由其創作」表示從屬關係,也就是翻譯為「的專輯」里的「的」字),導致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和Category:各演出者音樂專輯一樣也是容器分類,只不過更細化了。
- @太西浜:我不理解,怎麼條目不能直接添加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2日 (五) 17:16 (UTC)
- 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刪除以後就缺失了另外一個維度上的層級,相對來看,兩個分類的角色不可相互替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以下粗略分為 作品 音樂家 某國 三個抽象分類標準便於表示區分)
- 個人無甚關注,以此論題是覺得區分清楚或許比較完整,人與國不同,故支持移動,單曲分類同於專輯分類較佳。--Kriz Ju(留言) 2023年12月21日 (四) 20:43 (UTC)
- 如 Category: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是
- 「分類:作品-
分類:音樂家的作品
-分類:音樂家X的作品-作品X」
- 到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則是中間加上
- 「分類:作品-
分類:音樂家的作品
-分類:某國音樂家的作品-分類:音樂家X的作品-作品X」,先音樂家再是某國
- 「分類:作品-
- 而 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與 Category: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一同構成了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上級。
- 所以在 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之中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仍然處在紅色位置,但過程是先某國再音樂家,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相對地就處在綠色位置
- 是「分類:作品-
分類:某國的作品
- 分類:某國音樂家的作品- 分類:音樂家X的作品 -作品X」
- 可以看出,即使不考慮「各」的原因,兩個分類里「某國」和「音樂家」的側重也先後不一,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因此能與 Category: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一同構成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的上級。所以不應該刪除。--太西浜(留言) 2023年12月22日 (五) 23:45 (UTC)
- 但是考慮「各」的原因,這樣看各演出者就是本維獨創了,再考慮ja:Category:日本のアルバム等,原連結也是合理的,所以似乎也沒有修改的必要了?--太西浜(留言) 2023年12月23日 (六) 02:24 (UTC)
- 可以直接添加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但有一種情況,例如阿蘭在日本發展期間發的專輯Voice of EARTH,這種應該算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以及 Category:日語音樂專輯,但不是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而應該算是Category:中國各演出者音樂專輯吧。
- 但是「X國各演出者音樂專輯」和「X國音樂專輯」範圍不同。KPOP歌手的日專就是「日本音樂專輯」,但不是「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而是「韓國各演出者音樂專輯」。--無所事事/想要狗帶 2023年12月22日 (五) 17:50 (UTC)
- KPOP歌手的日專還是「韓國音樂專輯」吧,不然KPOP歌手的英語專輯怎麼辦?生米一粒(留言) 2023年12月22日 (五) 20:10 (UTC)
- 韓國歌手在日專還是日本音樂專輯。--Abcet10(留言) 2023年12月23日 (六) 02:32 (UTC)
- 我並不認同此看法,難道因為IKEA在日本有分公司就要給他日本公司的分類嗎?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3日 (六) 03:41 (UTC)
- 這麼類比不對吧,這個例子相當於要給東方神起分類到「日本藝人」當然不行,但是可以把東方神起分類到「在日本出道的藝人」,等同於將IKEA分類到「在上海開設店鋪的連鎖店」,而上述A國歌手在B地區發行的專輯可以認為是把IKEA上海某店給「上海家具商場」的分類,是沒有問題的。--無所事事/想要狗帶 2023年12月23日 (六) 18:21 (UTC)
- 那這麼說,韓國藝人的日專更不應該放進「日本專輯」,而是需要收錄到「在日本發行的專輯」。我能接受日語專輯、日本公司發行專輯都放在日本音樂專輯分類下,畢竟分類沒說明,想放啥就放啥,但僅因為該專輯都用日語以及日方有發行就把他算進日本音樂專輯我覺得不行。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4日 (日) 03:35 (UTC)
- 為甚麼不應放日本專輯,在日本唱片公司發行而且能進O榜的不是日本專輯?--Abcet10(留言) 2023年12月26日 (二) 12:36 (UTC)
- @Abcet10:剛好今年日本環球發行The Beatles[18]、Taylor Swift[19]還有王菲[20]的專輯,還都上了O榜,但這些專輯既不是使用日語演唱其演唱者也不在日本活動,僅憑發行地為分類依據不就等於任何有日壓(日版)的專輯都能收錄在內?實體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數位發行,這樣算下去日本音樂專輯分類收錄過多條目的問題恐怕只會更嚴重。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6日 (二) 21:31 (UTC)
- 為甚麼不應放日本專輯,在日本唱片公司發行而且能進O榜的不是日本專輯?--Abcet10(留言) 2023年12月26日 (二) 12:36 (UTC)
- 我並不認同此看法,難道因為IKEA在日本有分公司就要給他日本公司的分類嗎?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3日 (六) 03:41 (UTC)
- 1. 支持將Category:Albums by Japanese artists改連至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這個應該沒啥疑問吧?2. 支持樓上太西浜的看法,將 Category:日本各演出者音樂專輯 保留為 Category:日本音樂專輯 下的分類。生米一粒(留言) 2023年12月22日 (五) 20:10 (UTC)
- 反對直接移動,日本音樂專輯分類不只包括日本音樂藝人。另外,我個人理解X演出者音樂專輯應為人文分類其下的,現時改了後人文分類還是一樣,但音樂分類有點過度分類了。--Abcet10(留言) 2023年12月23日 (六) 02:32 (UTC)
- 我建立「X國各演出者音樂專輯」和「X國各演出者歌曲」的原因是為了解決「各演出者音樂專輯」以及「X國各演出者歌曲」收錄過多條目的問題。日本歌曲分類可以反映到我整理的原則,日本歌曲>日語歌曲/日本各演出者歌曲,對於外國人的日語歌曲我認為使用日語歌曲分類即可,然後根據其國籍來選擇使用X國各演出者歌曲分類,這樣可以兼顧到兩邊。音樂專輯也是同理。—AT 2023年12月23日 (六) 06:30 (UTC)
- 看來跟我預想的超不多,現在就是看討論怎麼樣在處理,現在我先照常分類。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12月24日 (日) 03:35 (UTC)
Category:XX娛樂音樂專輯
[編輯]最近撰寫K-POP音樂專輯條目,翻找英文維基百科對應條目後,發現到音樂專輯條目被分類到「XX娛樂音樂專輯」(例如,英文維基百科的「Map of the Soul: 7」被設定分類為「Hybe Corporation albums」,「The Story Begins」被設定分類為「JYP Entertainment EPs」),當我開始仿造英文維基百科建立「Category:XX娛樂音樂專輯」內容時,AT君在我的使用者討論頁留下一段話,說明避免讓母分類收錄內容過多而造成子分類的意義也會減弱。現在觀察英文維基百科的南韓經紀公司出品的音樂專輯(拿「Hybe Corporation albums」做舉例),收錄內容也設有「Hybe Corporation EPs(迷你專輯)、Hybe Corporation single albums(單曲專輯)」等子分類。
我想詢問大家兩點:
- 以TWICE為例,TWICE長期由JYP娛樂發行音樂作品,是否將TWICE音樂專輯條目內的「Category:JYP娛樂音樂專輯」移除,並將「Category:TWICE音樂專輯」調整到母分類「Category:JYP娛樂音樂專輯」?
- 仿造英文維基百科,是否在「XX娛樂音樂專輯」延續設定迷你專輯和單曲專輯等子分類?
謝謝!--Sinsyuan✍️🧧🐍 2025年1月22日 (三) 03:13 (UTC)
- 基本上我支持將音樂人作品加上其公司作品分類,畢竟大家不是天天跳槽、移籍或轉為獨立藝人。也不用為了分類而分類,先不說我個人認為單曲專輯不是專輯,現行的作品數量也不到需要特地區分屬性的程度,
沒錯,我說的就是BP。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1月22日 (三) 07:06 (UTC)- 大原則上,我認為歌手作品分類與公司作品分類不應該是從屬關係,雖然有些歌手是長年留在一家公司,但維基作為共同編輯及持續長期編輯的平台,所有歌手統一標準較好,若因人而異將來定會混亂。在香港樂壇,我曾經把Category:張天賦歌曲移離Category:香港華納唱片歌曲。放在Category:英皇娛樂歌曲下的Category:容祖兒歌曲、Category:泳兒歌曲,兩人多年來都沒轉過公司,但我較熟習維基操作後現在還是想把她們與公司分類分開。不過偶像性組合好像通常都是跟公司的,沒什麼整隊保留團名移籍之例?那另作別論也無不可。--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1月22日 (三) 13:58 (UTC)
- 直接Twice音樂專輯、BTS音樂專輯就行了,另外JYP娛樂音樂專輯 、HYBE音樂專輯等不應歸在唱片公司分支下,他們不是唱片公司--Abcet10(留言) 2025年1月22日 (三) 14:07 (UTC)
- 如果真要如此定義,那Infobox只能放Kakao 娛樂了。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1月22日 (三) 15:16 (UTC)
- @Abcet10:我傾向把「XX娛樂音樂專輯」定義為「經紀公司出品的音樂專輯」。--Sinsyuan✍️🧧🐍 2025年1月22日 (三) 15:28 (UTC)
- 那些分類本來就是經紀公司出品的音樂專輯,只是我們中維一般不會在經紀公司內寫出品的音樂專輯。--Abcet10(留言) 2025年1月23日 (四) 14:31 (UTC)
- 又或者直接改成廠牌(最小單位,也不會有唱片公司的歧意)。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1月23日 (四) 03:59 (UTC)
- 直接不歸入唱片公司分支,JYP娛樂原本就歸入韓國藝人經紀公司那分支--Abcet10(留言) 2025年1月23日 (四) 14:31 (UTC)
- 那還不如加入藝人經紀公司分類,畢竟裏面也塞了一堆具有藝人經紀公司性質的分類,沒必要專門處理韓國。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1月23日 (四) 15:46 (UTC)
- 認為合理,不過我長時間看英文維基百科的K-POP音樂作品條目,因此自然而然對K-POP相關內容有所關注。--Sinsyuan✍️🧧🐍 2025年1月25日 (六) 15:19 (UTC)
- 加入藝人經記公司分類,又會被說不是藝人經記公司--Abcet10(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15:35 (UTC)
- 現在各作品條目的Infobox之label欄位並沒有因為它們是經紀公司就不寫經紀公司的名字上去,只能說閣下這方面的擔憂屬於是自己想太多。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1月25日 (六) 16:53 (UTC)
- 那還不如加入藝人經紀公司分類,畢竟裏面也塞了一堆具有藝人經紀公司性質的分類,沒必要專門處理韓國。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1月23日 (四) 15:46 (UTC)
- 直接不歸入唱片公司分支,JYP娛樂原本就歸入韓國藝人經紀公司那分支--Abcet10(留言) 2025年1月23日 (四) 14:31 (UTC)
沒有認證的音樂作品銷量
[編輯]![]() |
|
近日Mimi197208君向我提起過去一些台灣或香港媒體所報道的歌手專輯銷量數字,實未獲權威機構(如IFPI)認證,質疑百科是否應該收錄這些數字。過往我亦見過一些娛樂新聞聲稱香港某歌手某專輯銷量達金唱片/白金唱片,但並未能在IFPI香港會的紀錄中找到。印象中以往有討論過,但我已想不起何時何處,及討論是否有結果。故再開此討論。 我建議以下兩個方案,討論哪個更可取:
- 沒有權威認證的銷量記載,不管來源為何,均作不可靠論,不應收錄。
- 出自可靠第三方來源但沒有權威認證的銷量記載,仍可收錄,但必需指明只是聲稱,未獲認證。--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17:59 (UTC)
- @Mimi197208、Milkypine、银色雪莉、Tombus20032000、李李一、Apple v、Sammypan、克勞棣、Lienwingyan、Will629、Underconstruction00、Abcet10、Keroropizza、Atomic crazy bee、Yohusenofyipyuesuen、Con2023:邀請各位參與討論。--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18:22 (UTC)
- 若然沒有ifpi 認證的話,第三方來源一定是要可靠,例如知名的雜誌及報章報道,列明年月日,而且要註明是聲稱有這個銷量,但聲稱的銷量數字太誇張,而且不合理的話,也不建議收錄。
- 維基頁面有很多歌手的專頁,例如王菲,有很多唱片銷量數字,沒有可靠來源。
- 以下兩隻碟說成銷量十五萬都是錯誤的,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討好自己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胡思亂想
- 特別是《討好自己》,張學友《這個冬天不太冷》同期推出,張學友這張專輯上到香港ifpi銷量榜冠軍,當時九五年報道寫約十萬銷量,https://i145.photobucket.com/albums/r212/nelson320/1994SellersMale.jpg ,但《討好自己》沒有登上香港ifpi銷量榜冠軍,而且很快跌出十大,那《討好自己》怎會有十五萬?
- 《討好自己》屬於跨年大碟,計算在1995年銷量裏頭,當年ifpi提供的十大暢銷唱片,https://ibb.co/j9nzNzJ3 沒有這一張專輯,當年十大暢銷唱片有李蕙敏《秘密》,這張專輯當年的報道指出有十萬,如果 《討好自己》有十五萬,為什麼沒有入ifpi十大暢銷唱片之列?--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2:22 (UTC)
- 不過,如果己經提供可靠官方數字,例如有Ifpi認證的話,但編輯者仍然沿用失實報道的誇大銷量,我認為需要作進一步提點。--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4:46 (UTC)
- (!)意見傾向後者--Tom......(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3:54 (UTC)
-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用不着論,WP:V等方針是可以把這個問題解釋明白的。像1這種排他性做法是不符合方針要求的——這還且不說IFPI也可能出錯(且有過類似新聞)的問題了。總體而言,2是相對妥當的(儘管我個人不認為這還需要專門論一次,因為利用「稱」等第三方表述是很常見也很合理的做法——當然,我完全尊重和理解各位認為有必要就此說清楚的看法)。但在閱讀本話題下的討論後,我要補充指出的是,雖然我完全贊成應該多方來源比較信息,但這必須建立於WP:NOR的基礎上,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不能就存在衝突的來源或爭議大的表述作出必要調整,但這不能建立在自行推算的基礎之上。遇到衝突或爭議時,要麼根據權威性的相對高低來寫其中一個(來源直觀反映的信息),要麼就都不寫,要麼就分別寫(來源直觀反映的信息),這當中不會有「匯集、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來作出OR的選項——不要搞WP:TRUE這一套。--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5:11 (UTC)
- Ifpi 過往是的確有存在爭議,我有保存過往的報道。90年代初就由寶麗金唱片集團控制,主席是鄭東漢,後期由英皇集團控制,主席是吳雨,近一兩年轉了主席,但仍然是英皇集團的人。香港有另一個銷量榜香港唱片商會核實銷量,普遍樂迷認為具有可信性,但近期的可信性就減低了不少。
- 至於唱片銷量,香港ifpi 或者香港唱片商會甚少提供實際數字,過往只會以金唱片/白金唱片/雙白金唱片,大約說給樂迷知道銷量是怎樣。 雖然過往Ifpi也有關於寶麗金/新藝寶歌手爭議,不過有認證總比沒認證好,始終都是一個實在的成績。
- 過往香港唱片具體數字都是媒體自行估計,又或者唱片公司因造勢而提供誇大的銷量數字(出貨量的數字)。
- 我認為維基頁面上的唱片銷量,要有多方面的來源,而且要具備可信性,最理想的唱片銷量來源,應該是唱片發行後一兩年內的報道,這樣才看到當時的市場反應。往後報道所指的累計銷量都沒有可靠數據參考,亦不知道真偽。若然真的要寫上所謂的累計銷量,就要清楚列明累計銷量的數字以及累計銷量的年月日。--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5:58 (UTC)
- 我贊成「過往香港唱片具體數字都是媒體自行估計,又或者唱片公司因造勢而提供誇大的銷量數字(出貨量的數字)」這一情況是存在的——所以我也提出了「要麼寫一個有認證的,要麼就都不寫,要麼就分別寫」的說法,但是我還是要指出,這裏的「寫」,也只能是寫來源本身能支撐(也就是直觀反映)的內容,不能綜合內容來自行研究來源沒有表述的內容。--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6:06 (UTC)
- 對,我也贊同你的觀點,來源一定要有可取性,要麼不要將銷量寫出來。--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7:25 (UTC)
- 其實我不是針對一個歌手,而是我是對事不對人。王菲頁面某些的唱片銷量沒有來源參考,而編輯者寫的銷量數字又不可信,而且其歌迷又經常散布一些不實消息。若然不經管理員修正資料的話,肯定會掀起罵戰。
- https://ibb.co/zVCrYQZF
- 以上有王菲不同唱片銷量列表,是同一集團的雜誌報道。提及的所謂東南亞銷量都沒有可靠數據參考, 王菲東南亞的市場只有星加坡以及馬來西亞,兩地華人人口佔比不算很多,很難有一張華語唱片超過十萬,特別是星加坡人口少。
- 另外,當中提及王菲的粵語唱片 《Di dar》銷量高達一百二十萬張?會不會太誇張?di dar 英文維基頁面也將這些不實資料寫出來, 粵語歌市場沒有這麼大,張學友粵語唱片也未必有這個數字,這一張當時香港樂壇並不是十分流行的專輯,居然有?當時香港十大暢銷唱片沒有這一張唱片。
- 最搞笑的事情來了,雜誌竟然自打嘴巴,列出唱片銷量誇大的名單,指出唱片實際銷量沒有人知道,唱片公司為了做造勢而把銷量誇大。當中指出王菲 《唱遊》唱片公司聲稱的全球二百萬銷量,實銷四十三萬。時而全球銷量,時而東南亞銷量,可靠性低。
- 既然實際銷量沒有人知道,亦即代表雜誌所說的王菲銷量也是虛構的。
- 最後,想帶出的事情,就是有時傳媒所報的唱片銷量未必準確。--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1日 (六) 03:42 (UTC)
- 對,我也贊同你的觀點,來源一定要有可取性,要麼不要將銷量寫出來。--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7:25 (UTC)
- 我贊成「過往香港唱片具體數字都是媒體自行估計,又或者唱片公司因造勢而提供誇大的銷量數字(出貨量的數字)」這一情況是存在的——所以我也提出了「要麼寫一個有認證的,要麼就都不寫,要麼就分別寫」的說法,但是我還是要指出,這裏的「寫」,也只能是寫來源本身能支撐(也就是直觀反映)的內容,不能綜合內容來自行研究來源沒有表述的內容。--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6:06 (UTC)
- 我對於銷量的數字非常沒有概念,但是這篇《聯合報》的報導說1977年的〈我是一片雲〉專輯賣了45萬張,我查詢當時的臺灣人口,相當於平均每37.5個臺灣人就買了一張,各位覺得這銷量數字算是誇大的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6月20日 (五) 07:55 (UTC)
- 先講不離題的,這種情況下不應該靠感覺或自行推算(包括
相當於平均每37.5個台灣人就買了一張
這種也是自行推算——除非你算到每一個人有兩張)來判斷可靠性,來源本身可靠性疑慮不大,不會說不能寫;如果對數字確實有疑慮時,可以用第三方引述方式來陳述這件事;如果有其他來源對沖,那麼可以採取不寫、分別寫和寫一個權威較高的(不過第三種可能到最後還是會演變成第二種)。接下來講( π )題外話——可能也不是很題外——它這來源也沒有說是「台灣賣了45萬張」吧,您這個計算本身就站不住腳;就算台灣賣了45萬張,講真,37.5算是8個五口之家,有一張鳳飛飛,以其知名度,加上在那個唱片工業還不是黃昏行業的年代,也不算很離譜——當然,這些也是自行推算,我並不會將這些觀點用於寫條目,只是恰好談到了,就稍微聊一句。--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8:03 (UTC)
- 抱歉!是我沒表達清楚,造成誤會,但我沒要把「相當於平均每37.5個台灣人就買了一張」寫入條目,這與您的「五口之家」(您怎麼知道一家有「五口」?您知道當時的臺灣的戶量嗎?)同樣是原創的題外話。我認為基於來源可以寫的內容,已經被寫入條目中了,就是這張專輯賣了45萬張。---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6月20日 (五) 08:40 (UTC)
- 沒事沒事,我了解您這部分談的也是題外話,因此我前面也以題外話(包括五口之家論)回復,既然聊題外話,不免原創研究一下。我完全贊成您
基於來源可以寫的內容,已經被寫入條目中了,就是這張專輯賣了45萬張
的看法,這本身是完全沒問題的,因為它基於來源且直觀描述。--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6月20日 (五) 08:44 (UTC)
- 沒事沒事,我了解您這部分談的也是題外話,因此我前面也以題外話(包括五口之家論)回復,既然聊題外話,不免原創研究一下。我完全贊成您
- 抱歉!是我沒表達清楚,造成誤會,但我沒要把「相當於平均每37.5個台灣人就買了一張」寫入條目,這與您的「五口之家」(您怎麼知道一家有「五口」?您知道當時的臺灣的戶量嗎?)同樣是原創的題外話。我認為基於來源可以寫的內容,已經被寫入條目中了,就是這張專輯賣了45萬張。---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6月20日 (五) 08:40 (UTC)
- 按我理解,IFPI是要申請之後,經核實才會有認證吧,有些年份找不到也是正常吧。銷量數字準確性按來源自行判斷吧。--Abcet10(留言) 2025年6月26日 (四) 11:45 (UTC)
- 香港有兩間機構核實銷量。一間是香港唱片商會,由香港唱片商會核實,然後知會唱片公司。另一間就是ifpi,由唱片公司呈報銷量,若然符合條件,便會頒發唱片銷量認證。
- 如果沒有經ifpi核實的話,就表示沒有大約的銷量數字。
- 香港唱片銷量從來都不會交代具體數字。
- 若然多張唱片認證為雙白金(十萬),總會有一張唱片銷量數字高一點,有一張唱片銷量數字低一點,未必會完全一樣的。
- 另外,報章雜誌所寫的唱片銷量數字亦不能盡信,特別是寶麗金/新藝寶/正東唱片公司所提供的銷量,都不一定是準確的。
- 好像新藝寶唱片 ,九七年的時候就聲稱林海峰的唱片《的士夠格》達白金,並頒贈白金唱片,去到九八年Ifpi金唱片頒獎典禮就只有金唱片認證。同年,王菲的玩具當時聲稱達到三白金(十五萬),最後到九八年Ifpi金唱片頒獎典禮就只有白金認證。
- 正東唱片 97年亦聲稱經唱片公司核實陳慧琳《星夢情真》達雙白金,最後到九八年Ifpi金唱片頒獎典禮就只有白金認證。
- 若然要在頁面寫上唱片銷量,應該要提供多個可靠的來源,至少要有多個報道寫上同一個銷量,而且銷量數字要合理,太誇張的話都不建議寫出來。報道來源最好要有時限,唱片發行後三年內的報道,這樣才能看到當時的市場反應。有一些歌手的唱片在往後的報道,銷量突然間暴升,令人質疑真實性。--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7日 (五) 05:04 (UTC)
- 以兩張王菲粵語唱片《執迷不悔》以及《10萬個為什麼》為例,九四年及九七年的報道都是一共六白金,各有十五萬。
- [1]
- [2]
- [3]
- 但近十多年的報道就誇大了銷量,聲稱有廿五萬,廿萬等等.. 為何會報上這一個銷量,翻查歷史就是她的大陸歌迷在十多年前的網絡開始不斷去散布一些假消息,假消息散布了超過100次就會當成真,這是最佳例證。
- 我可以講就是沒有可能會多了十萬張銷量,Ifpi 2001年6月正式停榜,可以用HMV唱片銷量榜作參考 ,雖然有時HMV造假嚴重,但每年每周頭20名,都沒有這兩張唱片再次入銷量榜的消息,那怎會累積到十萬銷量?
- 就算去到後期,她的復刻版唱片,巜夢遊》單曲,上過一次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也不見得銷量會很高,頂多售出百幾張。--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7日 (五) 05:26 (UTC)
- 其實不是特別針對一個歌手,而是真的是對事不對人,過往王菲真的有很多誇大唱片銷量的報道。
- [4]
- 以上就是一個例子,2003年11月13日新力唱片聲稱王菲《將愛》全亞洲銷量達一百萬,而且新力唱片還頒贈二十白金唱片銷量獎予王菲,最後有一些傳媒提出質疑,並解釋為何該唱片沒有這一個銷量數字。
- 因此若然專輯頁面寫上唱片銷量,而又沒有任何認證記錄的話,所提供的來源要可靠,而且要寫聲稱有這個銷量,要麼就不寫。--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7日 (五) 09:55 (UTC)
- 先講不離題的,這種情況下不應該靠感覺或自行推算(包括
- 添加參考來源模板—— Matt Zhuang表示有事按「此」留言 2025年6月27日 (五) 06:19 (UTC)
- 最保險的作法是寫成「據X報導,某作品累計售出Y份」,另外銷量不等於認證,不是IFPI頒發的認證不建議收入。話說按IPFI 2019報告內容,HKRIA也會認證,但不論是HKRIA還是香港IFPI都許久未更新(明面上)認證...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5年6月27日 (五) 13:55 (UTC)
- 認同你的觀點,另外,現在的唱片很難認證,主要不夠銷量,就算夠銷量也不一定要認證。
- 以2015年Ifpi頒獎典禮為例
- 當年只有三張大碟有五位數字,兩張為鄭秀文,一張為石詠莉。
- 以前歌手會依照唱片銷量看人氣如何。
- 現在會依照演唱會場次及售票情況來定斷。--Mimi197208(留言) 2025年6月28日 (六) 03:06 (UTC)
- 縱觀上述討論,第2選項「出自可靠第三方來源但沒有權威認證的銷量記載,仍可收錄,但必需指明只是聲稱,未獲認證」是大家都認同的大方向。
- @Milkypine君指出銷量不等於認證,參考樣板為「據X報導,某作品累計售出Y份」。意思是在文中不需/不宜具體標註「未獲認證」一類語句以提醒讀者?認證機構一般不會公布銷量數字,而是頒發象徵達到某個數字的金唱片等獎項,我構想中的標註是:「未有與此銷量數字吻合的認證獎項紀錄(由當地具公信力機構頒發)」,或「該年代當地音樂界仍未有銷量認證制度」。
- @Mimi197208君指出有銷量數字就算獲得可靠第三方來源報道,但如果數字太誇張,達到不合理的程度,仍不建議收錄。具體操作應該會是有用戶質疑某個數字,發起討論,看看獲得多少認同,但怎樣才叫合理恐怕只會爭論不休。及後@克勞棣君與@銀色雪莉君就討論了一個這樣的例子。所以要起草正式的共識,這一點適宜寫進去嗎?
- 最後,我想起條目的序言,是條目中最廣為傳播,影響深遠的部分,而且也不宜寫得那麼累贅。是否應作出限制,不得把沒有認證的銷量紀錄概括於序言中?
- @Abcet10@Matt Zhuang@Tombus20032000
- 這個討論好像應開在方針,位置錯了。--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7月6日 (日) 04:53 (UTC)
- 不要輕信現在的娛記,他們現在常抄WIKI或其他平台,很可能沒查証就照抄,最好小心來源日期。
- 在鄧麗欣有一句
Dating Stephy取得白金唱片成績。更入選《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 2007》的十大銷量廣東唱片
。Dating Stephy取得白金唱片沒錯是放了傳媒來源,那個來源是2018年的,說發過《Coloring Stephy》和2007年推出的《Dating Stephy》都取得白金唱片成績,而且可以找到好幾個傳媒,但他們同一句的行文很像,像抄出來。翻查鄧麗欣條目2013年版本[21]就已經有相像的一句而且當時是未有來源的。後半句入選《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 2007》的十大銷量廣東唱片確有其事,IFPI頒的是年度十大唱片,但IFPI沒有頒發她白金唱片的紀錄,WIKI還好,沒有把兩事混淆,但在外面一些地方就成了IFPI白金唱片[22][23]。 - 所以我支持只有傳媒報的銷量要加警告字眼。--Underconstruction00(留言) 2025年7月7日 (一) 04:31 (UTC)
- 向來傳媒都是不能盡信的,有時唱片公司作暗盤交易,透過傳媒誇大銷量造勢,我曾在Ifpi的條目,引用來源例子說明了。
- 另外,其實當時唱片市道好差,白金變三萬,雙白金變六萬,當時最高銷量是鄭秀文《Show Mi 鄭秀文2007 演唱會》,截至2007年12月銷量,才突破6萬張。向來不是暢銷的鄧麗欣《dating Stephy》一定沒有白金,唱片發行後過多兩三個月一大堆減價貨。ifpi 十大暢銷唱片,根本就是分豬肉,入到不代表銷量高,十張唱片入面可能得一兩張有五位數字,就是看看唱片公司有沒有配額爭,去到後期根本就是英皇集團銷量頒獎典禮,毫無公信力。
- 鄧麗欣唱片公司當時應該是Paco,Paco 吹牛之王,他在2002年都可以對外宣稱楊千嬅上下半場專輯,一共八白金,請問誰會相信呢?https://zh.wikipedia.org/wiki/M_vs_M_下半場及M_vs_M_總決賽--Mimi197208(留言) 2025年7月7日 (一) 07:32 (UTC)
- 陳慧琳以下這一個唱片銷量描述,是不是應該要刪除呢,因為沒有可靠來源? 二千年唱片市道差,誰會相信《戀愛情色》 有25萬?雖然當時的報道失傳了,但我記得截至二千年四月才得九萬,若然用一個正常的腦袋去分析,沒理由會暴升到25萬,一張唱片過了熱賣期,尤其是粵語唱片,很難會有強大的銷量增進。25萬這一個唱片銷量數字,在二千年的香港樂壇來說是有點天方夜譚。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陳慧琳#概述
- 她憑着新曲加精選專輯《戀愛情色》奪得 IFPI《全年最高銷量大碟獎》及《全年最高銷量本地女歌手》,此專輯銷量於香港範圍內超過25萬,並在IFPI銷量榜停留長達14週。--Mimi197208(留言) 2025年7月7日 (一) 08:16 (UTC)
- @Underconstruction00@Mimi197208@銀色雪莉,循環報道時有發生,也不限於銷量報道,若有發現可因應情況直接刪除或掛上需要更好來源的模板Template:Better source needed,我想在此不需特地討論一個針對銷量的處理方法。看完今天關於鄧麗欣的訊息後,我本想掛需要更好來源的模板,附註早於何時的來源才能減低被循環報道的機會,所以開始追溯舊版本。但追查後只感到很頭痛,2007年11月的版本中[24]已有一些沒來源的銷量記載,內容為
鄧麗欣首張個人大碟Coloring Stephy在2005年推出,銷量超越2萬5千張;第二張個人大碟Stephy Fantasy則在2006年推出,碟中歌曲所有詞都是她本人所寫的,銷量約為2萬張;而在2007年的情人節推出第三張個人大碟Dating Stephy,銷量達3萬5張
,據此說Coloring Stephy尚未達白金唱片,Dating Stephy則已達Mimi197208君所說的下調了的白金界線。大約在2009年後期就大變為另一種版本[25],點列每張專輯連同相關獎項,沒有銷量,也沒有白金。到了2012年初的版本[26],就開始出現2005年Coloring Stephy及2007年Dating Stephy均為白金唱片,當然都是沒來源的。大家認為在沒有社群認同的合適來源前,是否直接刪除更好?老實說,我覺得需要借幾個例子以嚴厲準則去祭旗/殺一儆百,警剔隨便的愛好者及隨便的傳媒。--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7月7日 (一) 13:26 (UTC)- 我覺得似是愛好者自己編寫的銷量,最重要的就是沒有可靠來源。若然有ifpi 認證的話,肯定會有記錄。最近的認證紀錄是2019年 張敬軒的兩張大碟 https://www.ifpihk.org/zh/gold-disc-award-presented#2019
- 2007年也有認證記錄,都只不過是金唱片(一萬五千),https://www.ifpihk.org/zh/gold-disc-award-presented#2007 ,惟未見有鄧麗欣《Dating Stephy 》認證的紀錄。種種因素令人覺得鄧麗欣的白金銷量有點不可信,既然沒有可靠來源,而呈報的銷量,又令人質疑真實性,建議刪除,只提及是ifpi十大暢銷廣東唱片就行。
- 因此我認為若然發覺有一些歌手頁面,所寫上的唱片銷量數字不可靠的話,就刪除,以免誤導他人,除非能夠提供令人信服的可靠來源,但何謂令人信服的來源,亦都需要討論。是不是有雜誌或者一些網上媒體報上某一張唱片有某一個銷量就代表是事實?
- 之前有一本香港雜誌叫jet, 做了一個唱片銷量專題,但我發現娛記竟然是在網上抄寫了一些誇大的唱片銷量,所有的唱片銷量來源是在某香港討論區又或者維基上抄寫,完全未經查證,十分不專業。--Mimi197208(留言) 2025年7月8日 (二) 06:15 (UTC)
- 沒意見。--Underconstruction00(留言) 2025年7月8日 (二) 07:59 (UTC)
- 贊成「在此不需特地討論一個針對銷量的處理方法」。不妨選一個較為近期的例子來審視,受各種歷史因素的干擾均較少。--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7月8日 (二) 14:03 (UTC)
- @Underconstruction00@Mimi197208@銀色雪莉,循環報道時有發生,也不限於銷量報道,若有發現可因應情況直接刪除或掛上需要更好來源的模板Template:Better source needed,我想在此不需特地討論一個針對銷量的處理方法。看完今天關於鄧麗欣的訊息後,我本想掛需要更好來源的模板,附註早於何時的來源才能減低被循環報道的機會,所以開始追溯舊版本。但追查後只感到很頭痛,2007年11月的版本中[24]已有一些沒來源的銷量記載,內容為
- 那本jet雜誌要不要提到WP:可靠來源布告板?--~2025-22825-4(留言) 2025年7月19日 (六) 15:59 (UTC)
- 這只是很多主流傳媒都會出現的情況,單憑這一點會以偏蓋全。--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7月20日 (日) 01:46 (UTC)
- 其實王菲中文版維基頁面己不算大問題,英文版頁面才是無法無天。銷量數字失實之外,還要謊稱有ifpi認證。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_Regrets_(Faye_Wong_album)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00,000_Whys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ndom_Thoughts_(Faye_Wong_album)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lease_Myself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Dar
- 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英文版維基會接納這些資料。特別是Di dar 英文頁面竟然無恥地寫上120萬銷量。
- 我曾經申訴過,但不受理。當時大約說,ifpi 網上沒有記錄不代表沒有。無他,人家只會掩着半邊咀笑,香港開埠以來,還真沒有聽聞過有一張粵語唱片達到一百二十萬。張學友 梅艷芳都沒有,王菲竟然有。9596年已經有報道指出整體粵語唱片銷量下滑,若然真的有一百二十萬,為什麼當時沒有廣泛報道?
- 看了這麼多歌手的頁面,只有王菲頁面這麼奇葩,其歌迷喜歡誇大事情,造謠生事。
- 至於來源,個人建議不要再用上《JET》2017年9月號 標題叫Jet Magazine 15週年特集專題:哪個時勢能沒有廣東歌。既然知道資料未經核實,最好避免用上。 我瀏覽了各個歌手的頁面,真的只有王菲歌迷用上。 推斷用上的原因,大概因為銷量數字寫得高,合其歌迷的心意。--Mimi197208(留言) 2025年7月21日 (一) 06:29 (UTC)
- 《JET》2017年9月號 標題叫Jet Magazine 15週年特集專題:哪個時勢能沒有廣東歌。
- 所提及的唱片銷量錯漏百出,沒有fact check,便報道。
- 另外, 有圖有真相, 關於王菲 執迷不悔+十萬個為什麼唱片銷量。當時新藝寶唱片公司舉行了六白金記者招待會,已經交代該兩張專輯各有十五萬張,附上當時新藝寶唱片頒發的銷量獎(註:非ifpi 認證),雖然圖片不算清晰,但亦都可以看得到六白金銷量,各有三白金。[5]因此執迷不悔 + 十萬個為什麼?頁面,不要再寫上誇大的銷量,或誤導他人的銷量。 執迷不悔沒有二十萬,十萬個為什麼就是十五萬。不要寫得這麼曖昧不清,寫上截至93年11月15萬,令人覺得不止這個銷量數字,既然唱片公司都已經講明是各有十五萬,就如實地寫吧。--Mimi197208(留言) 2025年7月20日 (日) 16:53 (UTC)
- 這只是很多主流傳媒都會出現的情況,單憑這一點會以偏蓋全。--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7月20日 (日) 01:46 (UTC)
- 「未獲認證」可能不宜。假定(假定,假定)IFPI數據相對地可靠時,最多也就以notetag加上「X年IFPI的XX記錄未有列入該作品」的標註,會比以作品為主語的表述會更安全且不會踏入OR和POV的泥潭。編者要判斷的其實應該是用不用這個來源,信息歸入來源(但不要寫到一地都是「據X報導」2333我自己傾向於「有報道稱...」以及加上來源,這就已經是信息歸入源頭;「據X報導」主要是行文問題,看多了都讓我感覺我自己不是在讀百科全書了)和弱化價值判斷的標註等解決方式會更妥當(這不是說我就要大家咽下去一些不好的東西,而是我們要走在橋的中間,不能因為這邊是不好的東西或想像中的不好的東西就走到橋的另一邊——也就是OR和POV——不諱言地說,我覺得有些朋友似乎在這一點上有些偏離)。我覺得很難在序言約束不加入具體的某項內容,只能多以WP:LEAD(雖然很多尚是論述)作約束,但我贊成不累贅是理所當然的。--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7月7日 (一) 08:01 (UTC)
- 如只針對IFPI,大概不會查不到,不反對以「X年IFPI的XX記錄未有列入該作品」作為標註。但各地具公信力的認證機構不一定只有IFPI,其他機構的各年紀錄不一定輕易查到。且再想一想,我們將來的實際操作很大機會是每見一個就立即處理一個,在沒時間查核的情況下,先標註「當地(其他)具公信力機構的銷量認證是否有列入該作品,有待查證」這一類語句。--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7月7日 (一) 13:55 (UTC)
- 沒有細閱以上討論,但個人較支持2的處理方案(出自可靠第三方來源仍可收錄,但需指明只是聲稱,未獲官方認證。)--Con2023(留言) 2025年7月8日 (二) 10:36 (UTC)
- 也可以改為「X年X機構的XX記錄未有列入該作品」,我也只是舉個例子。我個人會疑慮後面一種表述會被評價為OR——畢竟,如果未能查證,本就不該提,因為這回不符合WP:V和WP:OR;說「有待查證」,會讓人覺得是OR了一個懸疑——可能我確實是個比較保守的人,會感覺百科全書不應該帶給讀者由編者創造的未解之謎。--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7月8日 (二) 14:07 (UTC)
- 查證與有待查證的狀態,只是維基的日常,即閱讀與評估現有內容的不足、找來源、按來源增加或修正內容,版本會不斷變化對我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有待XX」只是預知還未完滿時的一個標註,預知現有版本容易引起誤解時的一個提醒。不能算OR的「原創」,也許應稱為Category:維基創作獎的「創作」的一部份。不過我也不特別堅持,再想一想。--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7月9日 (三) 15:49 (UTC)
- 可能是因為我對Template:Citation needed這個模板的態度問題——我認同它是個協作的工具,但我還是會對把這個模板一掛就是一個世紀的狀況感到不安。不過表述的事情其實還好,關鍵在於把來源歸因確認下來就好了。--銀色雪莉(留言) 2025年7月10日 (四) 00:44 (UTC)
- 查證與有待查證的狀態,只是維基的日常,即閱讀與評估現有內容的不足、找來源、按來源增加或修正內容,版本會不斷變化對我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有待XX」只是預知還未完滿時的一個標註,預知現有版本容易引起誤解時的一個提醒。不能算OR的「原創」,也許應稱為Category:維基創作獎的「創作」的一部份。不過我也不特別堅持,再想一想。--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7月9日 (三) 15:49 (UTC)
- 如只針對IFPI,大概不會查不到,不反對以「X年IFPI的XX記錄未有列入該作品」作為標註。但各地具公信力的認證機構不一定只有IFPI,其他機構的各年紀錄不一定輕易查到。且再想一想,我們將來的實際操作很大機會是每見一個就立即處理一個,在沒時間查核的情況下,先標註「當地(其他)具公信力機構的銷量認證是否有列入該作品,有待查證」這一類語句。--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7月7日 (一) 13:55 (UTC)
- 因為篇幅較長,先移來有關專題討論頁,社群可以繼續討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23日 (三) 09:20 (UTC)
參考資料
- ^ 王靖雯 保留自我寧願不當「天后」. Sing Tao magazine . January 1994.
- ^ 王靖雯性格怪異. Hong Kong magazine . January 1994.
- ^ 王菲大事回顧年表. Hong Kong magazine . November 1997.
- ^ 探熱針 : 踢爆王菲新碟篤數. sina . 20 Nov, 2003.
- ^ 王靖雯 執迷不悔+十萬個為什麼 六白金記者招待會. Hong Kong magazine . December 1993.
誠邀參與WikiProject talk:傳記§藝人條目的資訊框裏是否應該置入諸如新城勁爆頒獎禮此類獎項資訊?的討論
[編輯]
請勿回覆此討論通知。若希望就討論主題提出意見,請至該討論串提出;若對本通知有所疑問,請前往我的用戶頁。 --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 2025年8月1日 (五) 10:1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