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管理員布告板/其他不當行為/存檔/2024年5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PoisonHK

UjuiUjuMandan、E2568

  • UjuiUjuMandan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 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在DYK討論中對我進行人身攻擊日偽軍偽軍是廣泛存在於有關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文獻的詞彙,字典裡面也是可以查到的。比如《軍事大辭海》將其定義為「抗日戰爭時期,漢奸軍隊的總稱」。總之,在討論中UjuiUjuMandan使用粗俗語言攻擊他人是不對,該用戶也是慣犯了。
  • 發現人:E2568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3:10 (UTC)
    • 懶得投訴你擾亂,你反倒跑這裡來鬧了。你可真是你維的狗屎文明精神的優秀實踐者。你可真是頭不長進的老畜牲。說你文盲吧,你詭辯的時候倒很流利。說你不文盲吧,教你那麼多次了你在幹啥?你這頭老牲口在維基百科製造了那麼多垃圾,在評審里詭辯了那麼多次,你自己是覺得很有成就感是不是?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5:56 (UTC)
    • 如果你確實不是文盲,勞煩您讀讀WP:敵偽,然後反省一下你寫的條目裡頭的日偽指的具體是什麼組織。Sanmosa已經問得很清楚了,你是瞎嗎?你如果中文差到看不懂別人在說什麼為什麼不滾?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6:00 (UTC)
      • 「老畜牲」「文盲」「老牲口」?維基百科有管理員嗎?這個人怎麼可以這麼猖狂地攻擊他人?日偽軍本身是不存在貶義的,就是非日軍的中國部隊,與WP:敵偽中有貶義的「汪偽」是不同的。在沒有其具體名稱的時候,使用也是不得以。E2568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6:10 (UTC)
        @E2568這裡解決不了,估計要換個地方投訴了,就像中維解決不了守望者愛孟和WMC,有人只能找中維以外的人出手。——-日期20220626留言2024年4月30日 (二) 04:24 (UTC)
        • 你詭辯了那麼多次,拿別人不當人,說你牲口你就不高興了。你怎麼這麼牛逼?誰也沒說貶義的事,你是不是瞎?看看別人講什麼能死嗎?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6:50 (UTC)
          • 這裡討論的不是日偽軍偽軍使用是否恰當的問題,而是你罵人、搞人身攻擊的問題。E2568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6:56 (UTC)
            喔?所以說你真是個牲口啊。你拿維基百科當什麼了?長期寫垃圾內容就算了,寫了垃圾內容,別人給你提意見,你就放屁噁心人,請問你長期做這種牲口事是不是應該永久封禁了?中維社群爛,不是因為有人罵過人,而是像你這樣的人可以長期擾亂評審,也不需要負責任。你一直以來的行為模式是什麼呢?
            裝作在寫條目,但實際上都是在宣傳你想宣傳的事和人。所以當有人在DYKC里提出批評意見的時候,你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本不去了解別人的意見是什麼,而會東拉西扯,試圖否定別人的意見。你這種做法對社群的危害是,明明別人給的意見都是善意的而且利於條目質量,卻被你用謊言和詭辯敷衍,越是對條目負責任的維基人被你噁心得就越嚴重。如果這不是對社群的危害,什麼是?
            更重要的是,請問你在DYKC里長期放屁難道不是事實嗎?怎麼就不對了?你是不是在試圖用訴諸文明的手段讓社群以後更加縱容你的擾亂?
            • 我再鄭重提醒你一次:請不要忘記維基百科是做什麼的。你已經擾亂評審太多次了。這次是不是你又要無視別人具體的評審意見,並且扯一些根本沒關係的事情來敷衍?難道是我不了解你嗎?關於你寫的條目和你在評審里的擾亂,我歷史上何曾說錯過一次?你改了嗎?你沒有。你在這裡說這麼多,最後在DYKC里仍然是老樣子不干正事繼續胡扯是不是,你是不是覺得你長期以來一直做這種牲口事,值得任何人尊重?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7:48 (UTC)
            • 如果還有哪些維基人活在夢裡,我就問問這些維基人,請問對U:螺釘,也就是U:E2568客氣,有什麼好處?或者說,對他不客氣,對維基百科有什麼壞處?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8:28 (UTC)
  • 處理:

  • E2568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 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U:螺釘U:釘釘U:EditQU:E2568長期擾亂DYKC評審。在別人給出具體意見的時候幾乎總是不去了解別人的意見是什麼,單方面地去宣揚自己把條目寫得有問題的理由(常常是詭辯乃至謊言)以拒絕對條目有用的意見。我相信歷史上他這麼幹沒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了。過去我對你維管理員的能力和人品不信任,所以也懶得在這裡直接提要求。但既然蟲蟲飛和Techyan都已經離開好幾年了,我想你維管理員水平也不至於像當年那麼差。所以我就在這裡提出要求,希望U:E2568能夠因為他的擾亂討論被封禁一段時間。我知道他不大可能改,但總不能因為他惡習不改就放任吧?
懶人包:具體而言這次他犯的錯誤是,Sanmosa已經反覆用平實的語言具體說明問題點了。但E2568所做的是:完全無視別人的論述,而是試圖堅持自己的意見,避免達成對條目有益的共識。這顯然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他用意就是做宣傳,而完全不在乎條目質量。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他在DYKC中的行為幾乎永遠都是這樣。
  • 發現人: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8:48 (UTC)
    • 我不想像你那樣使用粗俗的語言。但也麻煩你仔細看下所謂的「Wikipedia:敵偽」實際上是「避免主觀用詞」。日偽軍中的偽並非「主觀」,而是「客觀」的,因為這些人不是日本兵,並不是像「偽滿州國」那樣,因為不承認其合法性而主觀地加個偽字。「偽滿州國」與「滿洲國」是同一個事物,只是主觀上的不同名稱。「日偽軍」與「日軍」則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並非主觀上的不同。每個人都有在討論中發表意見的權利。根據《軍事大辭海》的定義日偽軍是「抗日戰爭時期,漢奸軍隊的總稱」。如果不清楚日偽軍具體是滿洲國軍還是地方豪紳沒有名稱的私家武裝與警衛,使用「日偽軍」並不是擾亂DYK評審。你對此有不同意見,你投反對票,這都是可以的。但你罵人,攻擊他人就是你的不對。還請管理員對UjuiUjuMandan的粗俗行為給予制止。E2568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9:19 (UTC)
  • 處理:

Akishima Yuka

Chilaun

Sevendaylearn

Ohtashinichiro

149.102.98.86

Kenny02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Kenny023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F%8A%E9%99%BD%E7%94%BA&diff=prev&oldid=82391341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7%BA%E7%81%A3&diff=82456497&oldid=82454650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_talk%3AMafalda4144&diff=prev&oldid=82307148

如以上案例,kenny有多次無緣退回他人編輯的紀錄,其中也有以不當外合併段落為由退回的情況發生,然該情況並無違反任何規則,且先前經詢問user:AT還有臺灣維基社群臉書頁面的管理員(我不確定它的帳號)確無違反編輯規則,是該見習編輯過度解讀。其用戶討論頁面上也有數位認為他不當退回的編輯員,詳情請見它的討論頁面。因此請求版上各位討論此事。就本事先向kenny致歉,但既然上述情況實際存在,那請容我對此提出質疑 。

  • 發現人:雪雨73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1:24 (UTC)
  • 處理:
  • (:)回應:雪雨73君好,您暫別一段時間後突然將我提報至這裡,個人感到匪夷所思,您是不是拿提報當遊戲來玩?首先說明我是回退員,並不是管理員,您似乎直到現在才意識過來才剛悄悄改去「管理員」稱呼special:diff/82604818?您一直叫我「管理員」這是您的習慣,個人並不介意您怎麼稱呼我。
關於您指的上述例子,個人相關復原是從方針回退的,並附上理由,需要說明的是個人沒有用回退權限,而是TW裡的撤銷功能。相關做法符合通常慣例。
至於您指出的第二個例子,我之前對您多次提醒過special:diff/82365851,個人4月23日有回覆您「我以前有跟您講不要「修復」連結到重新導向的連結,(通常來說,指向重新導向的連結是沒有問題的。有一些編輯看見重新導向頁面的連結時會覺得不對,需要將連結直接指向目標頁,繞過重新導向。除了少數例外情況外,這是沒有用的。僅為了避開重新導向而建立管道連結除了浪費時間,也可能有害。)」,但個人發現您在25日又在相關連結進行相同行為special:diff/82391076,所以我就在編輯摘要裡提到「WP:NOTBROKEN,您怎麼還在進行類似行為呢?」,至於合併段落爭議,您此前在台灣城鎮相關條目也有類似行為,雖然其與翻譯類條目性質不盡相同,被用戶Theserious君作撤銷處理,對方也認為您「不當分段」,見special:diff/81816157special:diff/82187858special:diff/81816077special:diff/82187852special:diff/81815963special:diff/81816053special:diff/81816162……,按照您這個邏輯您是不是考慮將@Theserious閣下同時提報進來嗎?請他發表下看法?
此外個人以前有提醒您停止做出不必要的瑣碎編輯,比如在台灣城鎮條目上改動標點符號,重複的內部連結,不必要的連詞改動,這樣的行為很多時候會被判定為刷編輯數的行為,會被視為破壞,同樣不光是我這樣認為,Theserious君同樣也撤銷過special:diff/81815950special:diff/81815978special:diff/81816042special:diff/82187739special:diff/82187858……不一一列舉,您的瑣碎編輯。以上簡單回應雪雨73君的指控。--Kenny023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5:42 (UTC)
@Kenny023管理員那個,是後來有人提醒我您不是管理員我才改的(user: Y.dean跟sinsyuan--雪雨73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6:57 (UTC)
@Kenny023因您舉例的theserious撤銷的皆為我在台灣做過的不明智之舉。然導言規則雖通用,但也需視地域而定,台灣頁面的導言大多已完述,但日文版許多版面皆缺乏整合,若能一個段落完整講完的就能合併放在同個段落,這點是我今天有問到的意見。再者,您似乎沒有完全照善意規則推定。如同上面所述,我今日去參加月聚,發現tofugamay已被判定為傀儡而封鎖,而我在溯源上面資料時發現您的討論頁面跟處理malda時皆有編輯員對你提出質疑,故統一找你來詢問說法,畢竟平心而論,有人不滿你的退回是事實。而我也未向您親口承認我那些更改標點符號是為了刷編輯次數,我相信這是件仔細聽對方陳述就能明白其動機的問題,若武斷判定對方為刷編輯或是當遊戲來玩則言之過早,不論是編輯員還是管理員都應能承受對方的詢問,並給予適當的答案。
雖多次一舉,但若 @Patlabor Ingram 您在的話也想聽聽您的意見--雪雨73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7:06 (UTC)
(!)意見:我個人是覺得,不熟悉的領域是可以透過與用戶討論互動中來學習探索的,如果說一則條目內容資訊沒有太大的疏漏、語病、錯誤的話,基本上是不會去做更動,除非有特別的理由,否則是不會去動(但是條目有可能隨時間的推移而需要被適當的維護),因為無論是回退權/TW的回退工具使用都必須要很謹慎,其使用上都必須為其負責,所以一旦不慎使用錯誤,那麼得要適時說明並作適當的修復,否則就是要面臨其他用戶合理的質疑與異議;至於Kenny023君處理Mafalda4144君的事件,也許Kenny023在事件後處理對於Mafalda4144君指教的言論有些許的瑕疵(或者如您所言的解讀過度),以至於有IP用戶對於他無法諒解,這些在討論:計軸器裡面便可探得知一二,我個人會覺得Mafalda4144君的事情已經為他自己不適當的行為付出對應的代價,也不宜特別再做出什麼評價,但是,那些言論我不會特意去移除,畢竟沒有牽涉到重大的違規,只會留言要他們回歸條目內容協作討論而不是評價某用戶。那麼條目協作的問題,我個人是比較傾向多多討論吧,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就這樣吧。薏仁將🍀 2024年5月11日 (六) 23:44 (UTC)
@薏仁將很中肯的建議,@Kenny023
你覺得呢?對於我上面的那些編輯案例,我願意承認那是我思慮不周做出的決定,無關標點符號正不正確,就是一下子增加太多次編輯數,導致引起不必要的誤解。然而我的改進你也相當清楚,那時跟現在的我的心態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我不會隨意亂合併台灣城鎮的導言,因其字數多且有好好講完該段落的內容。然日本城鎮的段落分段相當明顯,其中包括能在同段講完卻被截成兩段的文字。雖然導言建議不過4行,但並非所有頁面的導言都為4行。這並非鼓勵其他人跟著違反規則,但大多數頁面的資訊都大到無法簡單幾句作為hook,還是得額外多增加幾句,這是多國語言的維基百科都能看到的現象,也就是至少這點大家是有默契的。就我之前探查到的意見,僅在日本城鎮這案例上,多位管理員或編輯員認為合併段落並無違反規則,無須動用不當合併段落的警告;至於台灣的城鎮是另外 一個資訊量不同的領域,兩者透過中文展現的資訊量也有差異,所以這方面的導言合併他們就不會建議這麼做。--雪雨732024年5月12日 (日) 00:43 (UTC)
@Kenny023 malda的事薏仁將已經處理完了,所以這部分可結案,畢竟我丟上來也不是為了討論這件事。至於到底什麼樣的合併段落才是不妥,我認為上面薏仁將的說法很精準,至少是個相當適當的答案。即使今天拉再多編輯員管理員來討論,他們可能還是各說其詞,最後不歡而散。我想表達的是,導言規則的確是維基內皆通用的準則,但語法、語言跟文化就足以影響大眾的閱讀習慣,所以任何人都不得不思考準則適用的情況,如同導言建議寫4句,但大多數頁面-至少限於城鎮地理這方面的頁面-還是得超出句數建議數量。而臺灣跟日本我覺得分開來看較妥當,雖然在中文下都是以相同語言呈現,但語言隔閡會使雙方頁面的資訊數量與統整程度截然不同,就跟那些寫日本優良條目的人採用的編輯慣例一樣。而據我問到的意見,模仿相似的正確編輯行為無不妥,至於學到多少精隨都必須是所有人必須花時間去精熟的。我相信您知道,不是每個剛進來維基的人都是專家級別,因此模仿楷模對剛進來的人而言相當重要-即便那代表他們會犯錯、剛開始只學到皮毛,諸如此類。排除惡意與不正當理由,模仿應是值得鼓勵的,或至少不要對其太過苛刻,要求對方學到完美再來,到那時他人搞不好已經對此失去興趣。單純就維基而論,光是那些爭吵、衝突、過度解釋通則等等的環境就足以令老手和新手打退堂鼓,即使維基是個需一定程度才能編寫的百科,對許多維基編輯者短期和長期而言都並非正向誘因。--雪雨73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14:31 (UTC)

TIY

該用戶在被提報後仍然繼續不加來源(Special:Diff/82560224),應儘早對其實施禁制。——— 紅渡廚留言貢獻2024年5月11日 (六) 03:09 (UTC)

我是一隻北極熊

甜甜圈真好吃

Jshdhhdjx、自由雨日

  • 處理:

日期20220626

Gongxiang01

  1. 第一個行為,逕行使用WP:當前的破壞提報破壞
  2. 第二個行為,回應自己討論頁的警告
  3. 第三個行為,發生本次提報的項目Wikipedia:請求保護頁面#Talk:J Music
  4. 第四個行為,在我的對話頁發出警告
  5. 第五個行為,回覆自己討論頁展開的討論
  6. 第六個行為,回覆Wikipedia:請求保護頁面#Talk:J Music的質疑
  7. 第七個行為,表示警告後已經提報破壞(實際上是先提起破壞提報才發起警告,且經過數個步驟行為後才補敘述)
  8. 第八個行為,回覆自己討論頁展開的討論

經過數次溝通以後,被提報者堅持在Wikipedia:請求保護頁面#Talk:J Music的言論適當。這是提報的緣由,但將確實被破壞的討論頁Talk:J Music敘述成被我破壞,這顯然過度假定及推論,且指控不當

不封留著過年?

-Lemonaka 2024年5月27日 (一) 06:33 (UTC)

Cwek

  • Cwek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 Wikipedia talk:共識編輯 | 主頁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持續擾亂討論,包括:
    • 持續假定惡意、訴諸動機,隨意誹謗本人「推銷」制度、「因私心而鼓勵偏頗共識」。經過往警告、方才刪除留言後再度重複留下有關誹謗言論。
    • WP:IDHT:持續鬼打牆重複基於共識方針認定已獲回應解決的意見。
    • WP:GAME:強行扭曲WP:5P5WP:IAR方針,選擇性摘用「忽略規則」而無視WP:5P5「方針指引的原則更為重要」;共識方針本身有討論頁討論無果才擴大討論的多條條文,方針架構也顯然反映討論逐步擴大是原則,屢次發表違反該原則的發言。
拒絕接受直接涉及當前爭議的管理員Ericliu1912結案,該管理員直接涉及該討論的有關爭議,他自己亦有拒絕回應對其反對意見的反駁而仍然持續拉布的行為。
  • 發現人:西 2024年5月25日 (六) 13:33 (UTC)
  • 處理:已提醒(Special:Diff/82855309)。-Mys_721tx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0:17 (UTC)
    無論你怎麼指責都好。根據對共識的理解,共識並沒有限定條目討論的方式、位置,例如「共識的級別」章節——「部分編者在特定地方和時間所達成的共識,不能凌駕更廣泛的社群共識。例如,維基專題的參與者不能擅自決定某些通用的方針與指引不適用於該專題的條目,除非能說服更廣泛的社群去同意他們的見解。方針與指引反映既定共識,並應保持其穩定性與持續性。因此,在方針的修改上,維基百科要求比其他頁面更高的參與度和共識。重大修改應首先在互助客棧和討論頁提出,並提供足夠長的時間以確保議題能在實施前充分討論。小修改可以直接編輯,但亦應經過嚴格仔細的檢查,並在編輯摘要、對應的討論頁或互助客棧解釋自己的更改。任何用戶都有權回退無任何解釋且涉及實際內容的更改。在修改方針時,應緩慢而保守。積極謀求他人看法與同意的編輯,更容易為社群所接受。」,「在討論頁形成共識」章節——「……請在討論頁添加新的話題去討論這個問題。在確定共識時,應考慮各個論點的質量及其提出的背景,反對者的意見以及項目命名空間下的文檔。論點質量的權重高於論點所代表人數多寡的權重。通常而言,「我只是不喜歡這個觀點」或「我只是喜歡這個觀點」這樣的論點,就根本不應考慮。討論頁上的討論,只應討論來源、條目相關問題以及方針。討論頁的功能,是解釋增加/修改/移除這篇條目內容的理由,並且這一動作是如何符合百科全書性質的,而其他考慮是次要的。……」,「徵求外部意見以形成共識」章節——「當無法通過討論頁討論時(通常是因為兩位編者(或兩組編者)無法就議題達成一致看法),維基百科還有幾套既定的流程去徵詢外部編者的意見。這通常有助於解開簡單、善意的討論死結:旁觀者清,未涉事的編者往往會帶來全新的見解,有利於涉事編者找到他們沒有發現的中間立場。以下是徵求外部意見的主要資源:通告板:絕大多數方針與指引頁面,以及許多維基百科專題,都為對其感興趣的編輯提供了通告板。如果一項爭議處於某個專題的領域內,或有關於某項方針或指引的具體執行;在通告板上發出請求,將有助於徵求熟悉該領域事務編者的意見。互助客棧及徵求意見:對於影響深遠的爭執(絕大多數是有關方針或指引的變更),在互助客棧上留言或使用徵求意見機制將帶來大量感興趣的編者。這樣可以在整個項目形成廣泛的共識。」,也就是說無論是針對特定條目、特定專題、或者更重大的條目範圍的條目內容討論,如果需要更廣泛的共識討論,可以提升討論地方,甚至去到條目探討(當然,現時的做法,更像是,如果假設特定條目希望優先需要更廣泛的共識討論,可以一次過提升到最廣泛的互助客棧)。而這次提案的討論,實際上會大幅限制提升到條目探討的作用,甚至變成優先依賴於某些特定機制——很不幸的是,提案者也正是這些機制的推崇者,而且顯然他知道這套機製冰的不到廣泛的認可,所以期望通過規則改革來強制使用這些機制。所以我只能假定他在無視其他不滿意者的意見,在推銷自己的「產品」。我認為這次提案並不必要,現有的討論機制仍然可以運作下來,而且最介意的頁面加載問題,仍然可以通過指引路徑的方式去引導處理,也可以給不願意使用這些機制的編輯一個迴旋的餘地。但可惜的是,提案者並不能接受這個做法。另外,如果就「討論頁」這個概念,那「互助客棧」是不是一種討論頁。——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5日 (六) 13:58 (UTC)
    雖然本來就沒有要介入,不過你可以在這裡堂而皇之拒絕本人結案,卻放任自己在相關討論中自行排除異議公示提案,實在是雙重標準得可以。——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5月29日 (三) 07:51 (UTC)

銀色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