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存档/2024年5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oisonHK

UjuiUjuMandan、E2568

  • UjuiUjuMandan讨论 · 贡献 · 日志封禁 · 过滤器 · 全域账号信息
  • 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 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 在DYK讨论中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日伪军伪军是广泛存在于有关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文献的词汇,字典里面也是可以查到的。比如《军事大辞海》将其定义为“抗日战争时期,汉奸军队的总称”。总之,在讨论中UjuiUjuMandan使用粗俗语言攻击他人是不对,该用户也是惯犯了。
  • 发现人:E2568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3:10 (UTC)
    • 懒得投诉你扰乱,你反倒跑这里来闹了。你可真是你维的狗屎文明精神的优秀实践者。你可真是头不长进的老畜牲。说你文盲吧,你诡辩的时候倒很流利。说你不文盲吧,教你那么多次了你在干啥?你这头老牲口在维基百科制造了那么多垃圾,在评审里诡辩了那么多次,你自己是觉得很有成就感是不是?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5:56 (UTC)
    • 如果你确实不是文盲,劳烦您读读WP:敌伪,然后反省一下你写的条目里头的日伪指的具体是什么组织。Sanmosa已经问得很清楚了,你是瞎吗?你如果中文差到看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为什么不滚?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6:00 (UTC)
      • “老畜牲”“文盲”“老牲口”?维基百科有管理员吗?这个人怎么可以这么猖狂地攻击他人?日伪军本身是不存在贬义的,就是非日军的中国部队,与WP:敌伪中有贬义的“汪伪”是不同的。在没有其具体名称的时候,使用也是不得以。E2568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6:10 (UTC)
        @E2568这里解决不了,估计要换个地方投诉了,就像中维解决不了守望者爱孟和WMC,有人只能找中维以外的人出手。——-日期20220626留言2024年4月30日 (二) 04:24 (UTC)
        • 你诡辩了那么多次,拿别人不当人,说你牲口你就不高兴了。你怎么这么牛逼?谁也没说贬义的事,你是不是瞎?看看别人讲什么能死吗?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6:50 (UTC)
          • 这里讨论的不是日伪军伪军使用是否恰当的问题,而是你骂人、搞人身攻击的问题。E2568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6:56 (UTC)
            喔?所以说你真是个牲口啊。你拿维基百科当什么了?长期写垃圾内容就算了,写了垃圾内容,别人给你提意见,你就放屁恶心人,请问你长期做这种牲口事是不是应该永久封禁了?中维社群烂,不是因为有人骂过人,而是像你这样的人可以长期扰乱评审,也不需要负责任。你一直以来的行为模式是什么呢?
            装作在写条目,但实际上都是在宣传你想宣传的事和人。所以当有人在DYKC里提出批评意见的时候,你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本不去了解别人的意见是什么,而会东拉西扯,试图否定别人的意见。你这种做法对社群的危害是,明明别人给的意见都是善意的而且利于条目质量,却被你用谎言和诡辩敷衍,越是对条目负责任的维基人被你恶心得就越严重。如果这不是对社群的危害,什么是?
            更重要的是,请问你在DYKC里长期放屁难道不是事实吗?怎么就不对了?你是不是在试图用诉诸文明的手段让社群以后更加纵容你的扰乱?
            • 我再郑重提醒你一次:请不要忘记维基百科是做什么的。你已经扰乱评审太多次了。这次是不是你又要无视别人具体的评审意见,并且扯一些根本没关系的事情来敷衍?难道是我不了解你吗?关于你写的条目和你在评审里的扰乱,我历史上何曾说错过一次?你改了吗?你没有。你在这里说这么多,最后在DYKC里仍然是老样子不干正事继续胡扯是不是,你是不是觉得你长期以来一直做这种牲口事,值得任何人尊重?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7:48 (UTC)
            • 如果还有哪些维基人活在梦里,我就问问这些维基人,请问对U:螺钉,也就是U:E2568客气,有什么好处?或者说,对他不客气,对维基百科有什么坏处?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8:28 (UTC)
  • 处理:

  • E2568讨论 · 贡献 · 日志封禁 · 过滤器 · 全域账号信息
  • 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 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 U:螺钉U:钉钉U:EditQU:E2568长期扰乱DYKC评审。在别人给出具体意见的时候几乎总是不去了解别人的意见是什么,单方面地去宣扬自己把条目写得有问题的理由(常常是诡辩乃至谎言)以拒绝对条目有用的意见。我相信历史上他这么干没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了。过去我对你维管理员的能力和人品不信任,所以也懒得在这里直接提要求。但既然虫虫飞和Techyan都已经离开好几年了,我想你维管理员水平也不至于像当年那么差。所以我就在这里提出要求,希望U:E2568能够因为他的扰乱讨论被封禁一段时间。我知道他不大可能改,但总不能因为他恶习不改就放任吧?
懒人包:具体而言这次他犯的错误是,Sanmosa已经反复用平实的语言具体说明问题点了。但E2568所做的是:完全无视别人的论述,而是试图坚持自己的意见,避免达成对条目有益的共识。这显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他用意就是做宣传,而完全不在乎条目质量。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在DYKC中的行为几乎永远都是这样。
  • 发现人: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9日 (一) 08:48 (UTC)
    • 我不想像你那样使用粗俗的语言。但也麻烦你仔细看下所谓的“Wikipedia:敌伪”实际上是“避免主观用词”。日伪军中的伪并非“主观”,而是“客观”的,因为这些人不是日本兵,并不是像“伪满州国”那样,因为不承认其合法性而主观地加个伪字。“伪满州国”与“满洲国”是同一个事物,只是主观上的不同名称。“日伪军”与“日军”则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并非主观上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在讨论中发表意见的权利。根据《军事大辞海》的定义日伪军是“抗日战争时期,汉奸军队的总称”。如果不清楚日伪军具体是满洲国军还是地方豪绅没有名称的私家武装与警卫,使用“日伪军”并不是扰乱DYK评审。你对此有不同意见,你投反对票,这都是可以的。但你骂人,攻击他人就是你的不对。还请管理员对UjuiUjuMandan的粗俗行为给予制止。E2568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9:19 (UTC)
  • 处理:

Akishima Yuka

Chilaun

Sevendaylearn

Ohtashinichiro

149.102.98.86

Kenny02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Kenny023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F%8A%E9%99%BD%E7%94%BA&diff=prev&oldid=82391341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7%BA%E7%81%A3&diff=82456497&oldid=82454650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_talk%3AMafalda4144&diff=prev&oldid=82307148

如以上案例,kenny有多次无缘退回他人编辑的纪录,其中也有以不当外合并段落为由退回的情况发生,然该情况并无违反任何规则,且先前经询问user:AT还有台湾维基社群脸书页面的管理员(我不确定它的账号)确无违反编辑规则,是该见习编辑过度解读。其用户讨论页面上也有数位认为他不当退回的编辑员,详情请见它的讨论页面。因此请求版上各位讨论此事。就本事先向kenny致歉,但既然上述情况实际存在,那请容我对此提出质疑 。

  • 发现人:雪雨73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1:24 (UTC)
  • 处理:
  • (:)回应:雪雨73君好,您暂别一段时间后突然将我提报至这里,个人感到匪夷所思,您是不是拿提报当游戏来玩?首先说明我是回退员,并不是管理员,您似乎直到现在才意识过来才刚悄悄改去“管理员”称呼special:diff/82604818?您一直叫我“管理员”这是您的习惯,个人并不介意您怎么称呼我。
关于您指的上述例子,个人相关复原是从方针回退的,并附上理由,需要说明的是个人没有用回退权限,而是TW里的撤销功能。相关做法符合通常惯例。
至于您指出的第二个例子,我之前对您多次提醒过special:diff/82365851,个人4月23日有回复您“我以前有跟您讲不要“修复”连结到重新导向的连结,(通常来说,指向重新导向的连结是没有问题的。有一些编辑看见重新导向页面的连结时会觉得不对,需要将连结直接指向目标页,绕过重新导向。除了少数例外情况外,这是没有用的。仅为了避开重新导向而建立管道连结除了浪费时间,也可能有害。)”,但个人发现您在25日又在相关连结进行相同行为special:diff/82391076,所以我就在编辑摘要里提到“WP:NOTBROKEN,您怎么还在进行类似行为呢?”,至于合并段落争议,您此前在台湾城镇相关条目也有类似行为,虽然其与翻译类条目性质不尽相同,被用户Theserious君作撤销处理,对方也认为您“不当分段”,见special:diff/81816157special:diff/82187858special:diff/81816077special:diff/82187852special:diff/81815963special:diff/81816053special:diff/81816162……,按照您这个逻辑您是不是考虑将@Theserious阁下同时提报进来吗?请他发表下看法?
此外个人以前有提醒您停止做出不必要的琐碎编辑,比如在台湾城镇条目上改动标点符号,重复的内部链接,不必要的连词改动,这样的行为很多时候会被判定为刷编辑数的行为,会被视为破坏,同样不光是我这样认为,Theserious君同样也撤销过special:diff/81815950special:diff/81815978special:diff/81816042special:diff/82187739special:diff/82187858……不一一列举,您的琐碎编辑。以上简单回应雪雨73君的指控。--Kenny023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5:42 (UTC)
@Kenny023管理员那个,是后来有人提醒我您不是管理员我才改的(user: Y.dean跟sinsyuan--雪雨73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6:57 (UTC)
@Kenny023因您举例的theserious撤销的皆为我在台湾做过的不明智之举。然导言规则虽通用,但也需视地域而定,台湾页面的导言大多已完述,但日文版许多版面皆缺乏整合,若能一个段落完整讲完的就能合并放在同个段落,这点是我今天有问到的意见。再者,您似乎没有完全照善意规则推定。如同上面所述,我今日去参加月聚,发现tofugamay已被判定为傀儡而封锁,而我在溯源上面资料时发现您的讨论页面跟处理malda时皆有编辑员对你提出质疑,故统一找你来询问说法,毕竟平心而论,有人不满你的退回是事实。而我也未向您亲口承认我那些更改标点符号是为了刷编辑次数,我相信这是件仔细听对方陈述就能明白其动机的问题,若武断判定对方为刷编辑或是当游戏来玩则言之过早,不论是编辑员还是管理员都应能承受对方的询问,并给予适当的答案。
虽多次一举,但若 @Patlabor Ingram 您在的话也想听听您的意见--雪雨73留言2024年5月11日 (六) 17:06 (UTC)
(!)意见:我个人是觉得,不熟悉的领域是可以透过与用户讨论互动中来学习探索的,如果说一则条目内容资讯没有太大的疏漏、语病、错误的话,基本上是不会去做更动,除非有特别的理由,否则是不会去动(但是条目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需要被适当的维护),因为无论是回退权/TW的回退工具使用都必须要很谨慎,其使用上都必须为其负责,所以一旦不慎使用错误,那么得要适时说明并作适当的修复,否则就是要面临其他用户合理的质疑与异议;至于Kenny023君处理Mafalda4144君的事件,也许Kenny023在事件后处理对于Mafalda4144君指教的言论有些许的瑕疵(或者如您所言的解读过度),以至于有IP用户对于他无法谅解,这些在讨论:计轴器里面便可探得知一二,我个人会觉得Mafalda4144君的事情已经为他自己不适当的行为付出对应的代价,也不宜特别再做出什么评价,但是,那些言论我不会特意去移除,毕竟没有牵涉到重大的违规,只会留言要他们回归条目内容协作讨论而不是评价某用户。那么条目协作的问题,我个人是比较倾向多多讨论吧,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就这样吧。薏仁将🍀 2024年5月11日 (六) 23:44 (UTC)
@薏仁将很中肯的建议,@Kenny023
你觉得呢?对于我上面的那些编辑案例,我愿意承认那是我思虑不周做出的决定,无关标点符号正不正确,就是一下子增加太多次编辑数,导致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然而我的改进你也相当清楚,那时跟现在的我的心态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我不会随意乱合并台湾城镇的导言,因其字数多且有好好讲完该段落的内容。然日本城镇的段落分段相当明显,其中包括能在同段讲完却被截成两段的文字。虽然导言建议不过4行,但并非所有页面的导言都为4行。这并非鼓励其他人跟着违反规则,但大多数页面的资讯都大到无法简单几句作为hook,还是得额外多增加几句,这是多国语言的维基百科都能看到的现象,也就是至少这点大家是有默契的。就我之前探查到的意见,仅在日本城镇这案例上,多位管理员或编辑员认为合并段落并无违反规则,无须动用不当合并段落的警告;至于台湾的城镇是另外 一个资讯量不同的领域,两者透过中文展现的资讯量也有差异,所以这方面的导言合并他们就不会建议这么做。--雪雨732024年5月12日 (日) 00:43 (UTC)
@Kenny023 malda的事薏仁将已经处理完了,所以这部分可结案,毕竟我丢上来也不是为了讨论这件事。至于到底什么样的合并段落才是不妥,我认为上面薏仁将的说法很精准,至少是个相当适当的答案。即使今天拉再多编辑员管理员来讨论,他们可能还是各说其词,最后不欢而散。我想表达的是,导言规则的确是维基内皆通用的准则,但语法、语言跟文化就足以影响大众的阅读习惯,所以任何人都不得不思考准则适用的情况,如同导言建议写4句,但大多数页面-至少限于城镇地理这方面的页面-还是得超出句数建议数量。而台湾跟日本我觉得分开来看较妥当,虽然在中文下都是以相同语言呈现,但语言隔阂会使双方页面的资讯数量与统整程度截然不同,就跟那些写日本优良条目的人采用的编辑惯例一样。而据我问到的意见,模仿相似的正确编辑行为无不妥,至于学到多少精随都必须是所有人必须花时间去精熟的。我相信您知道,不是每个刚进来维基的人都是专家级别,因此模仿楷模对刚进来的人而言相当重要-即便那代表他们会犯错、刚开始只学到皮毛,诸如此类。排除恶意与不正当理由,模仿应是值得鼓励的,或至少不要对其太过苛刻,要求对方学到完美再来,到那时他人搞不好已经对此失去兴趣。单纯就维基而论,光是那些争吵、冲突、过度解释通则等等的环境就足以令老手和新手打退堂鼓,即使维基是个需一定程度才能编写的百科,对许多维基编辑者短期和长期而言都并非正向诱因。--雪雨73留言2024年5月12日 (日) 14:31 (UTC)

TIY

该用户在被提报后仍然继续不加来源(Special:Diff/82560224),应尽早对其实施禁制。———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5月11日 (六) 03:09 (UTC)

我是一只北极熊

甜甜圈真好吃

Jshdhhdjx、自由雨日

  • 处理:

日期20220626

Gongxiang01

  1. 第一个行为,径行使用WP:当前的破坏提报破坏
  2. 第二个行为,回应自己讨论页的警告
  3. 第三个行为,发生本次提报的项目Wikipedia:请求保护页面#Talk:J Music
  4. 第四个行为,在我的对话页发出警告
  5. 第五个行为,回复自己讨论页展开的讨论
  6. 第六个行为,回复Wikipedia:请求保护页面#Talk:J Music的质疑
  7. 第七个行为,表示警告后已经提报破坏(实际上是先提起破坏提报才发起警告,且经过数个步骤行为后才补叙述)
  8. 第八个行为,回复自己讨论页展开的讨论

经过数次沟通以后,被提报者坚持在Wikipedia:请求保护页面#Talk:J Music的言论适当。这是提报的缘由,但将确实被破坏的讨论页Talk:J Music叙述成被我破坏,这显然过度假定及推论,且指控不当

不封留着过年?

-Lemonaka 2024年5月27日 (一) 06:33 (UTC)

Cwek

  • Cwek讨论 · 贡献 · 日志封禁 · 过滤器 · 全域账号信息
  • Wikipedia talk:共识编辑 | 主页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 持续扰乱讨论,包括:
    • 持续假定恶意、诉诸动机,随意诽谤本人“推销”制度、“因私心而鼓励偏颇共识”。经过往警告、方才删除留言后再度重复留下有关诽谤言论。
    • WP:IDHT:持续鬼打墙重复基于共识方针认定已获回应解决的意见。
    • WP:GAME:强行扭曲WP:5P5WP:IAR方针,选择性摘用“忽略规则”而无视WP:5P5“方针指引的原则更为重要”;共识方针本身有讨论页讨论无果才扩大讨论的多条条文,方针架构也显然反映讨论逐步扩大是原则,屡次发表违反该原则的发言。
拒绝接受直接涉及当前争议的管理员Ericliu1912结案,该管理员直接涉及该讨论的有关争议,他自己亦有拒绝回应对其反对意见的反驳而仍然持续拉布的行为。
  • 发现人:西 2024年5月25日 (六) 13:33 (UTC)
  • 处理:已提醒(Special:Diff/82855309)。-Mys_721tx留言2024年5月31日 (五) 00:17 (UTC)
    无论你怎么指责都好。根据对共识的理解,共识并没有限定条目讨论的方式、位置,例如“共识的级别”章节——“部分编者在特定地方和时间所达成的共识,不能凌驾更广泛的社群共识。例如,维基专题的参与者不能擅自决定某些通用的方针与指引不适用于该专题的条目,除非能说服更广泛的社群去同意他们的见解。方针与指引反映既定共识,并应保持其稳定性与持续性。因此,在方针的修改上,维基百科要求比其他页面更高的参与度和共识。重大修改应首先在互助客栈和讨论页提出,并提供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议题能在实施前充分讨论。小修改可以直接编辑,但亦应经过严格子细的检查,并在编辑摘要、对应的讨论页或互助客栈解释自己的更改。任何用户都有权回退无任何解释且涉及实际内容的更改。在修改方针时,应缓慢而保守。积极谋求他人看法与同意的编辑,更容易为社群所接受。”,“在讨论页形成共识”章节——“……请在讨论页添加新的话题去讨论这个问题。在确定共识时,应考虑各个论点的质量及其提出的背景,反对者的意见以及项目命名空间下的文档。论点质量的权重高于论点所代表人数多寡的权重。通常而言,“我只是不喜欢这个观点”或“我只是喜欢这个观点”这样的论点,就根本不应考虑。讨论页上的讨论,只应讨论来源、条目相关问题以及方针。讨论页的功能,是解释增加/修改/移除这篇条目内容的理由,并且这一动作是如何符合百科全书性质的,而其他考虑是次要的。……”,“征求外部意见以形成共识”章节——“当无法通过讨论页讨论时(通常是因为两位编者(或两组编者)无法就议题达成一致看法),维基百科还有几套既定的流程去征询外部编者的意见。这通常有助于解开简单、善意的讨论死结:旁观者清,未涉事的编者往往会带来全新的见解,有利于涉事编者找到他们没有发现的中间立场。以下是征求外部意见的主要资源:通告板:绝大多数方针与指引页面,以及许多维基百科专题,都为对其感兴趣的编辑提供了通告板。如果一项争议处于某个专题的领域内,或有关于某项方针或指引的具体执行;在通告板上发出请求,将有助于征求熟悉该领域事务编者的意见。互助客栈及征求意见:对于影响深远的争执(绝大多数是有关方针或指引的变更),在互助客栈上留言或使用征求意见机制将带来大量感兴趣的编者。这样可以在整个项目形成广泛的共识。”,也就是说无论是针对特定条目、特定专题、或者更重大的条目范围的条目内容讨论,如果需要更广泛的共识讨论,可以提升讨论地方,甚至去到条目探讨(当然,现时的做法,更像是,如果假设特定条目希望优先需要更广泛的共识讨论,可以一次过提升到最广泛的互助客栈)。而这次提案的讨论,实际上会大幅限制提升到条目探讨的作用,甚至变成优先依赖于某些特定机制——很不幸的是,提案者也正是这些机制的推崇者,而且显然他知道这套机制冰的不到广泛的认可,所以期望通过规则改革来强制使用这些机制。所以我只能假定他在无视其他不满意者的意见,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我认为这次提案并不必要,现有的讨论机制仍然可以运作下来,而且最介意的页面加载问题,仍然可以通过指引路径的方式去引导处理,也可以给不愿意使用这些机制的编辑一个回旋的余地。但可惜的是,提案者并不能接受这个做法。另外,如果就“讨论页”这个概念,那“互助客栈”是不是一种讨论页。——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5月25日 (六) 13:58 (UTC)
    虽然本来就没有要介入,不过你可以在这里堂而皇之拒绝本人结案,却放任自己在相关讨论中自行排除异议公示提案,实在是双重标准得可以。——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5月29日 (三) 07:51 (UTC)

银色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