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
——陈虻
點此簽名
我是21年8月初加入维基百科的,虽然我个人精力有限,所以我对维基百科做出的贡献也有限。但我还是希望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构建读者心中理想的维基百科形象做出贡献。有时候我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所以说了些不得体的话,说话的方式也在慢慢地趋于自然,所以也请各位多多海涵。
我本人是一个00后,目前在西安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不懂的知识还有很多。如果您发现我的言行举止有任何不妥之处,欢迎随时在我的讨论页 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以下是我对中文维基百科的几个期望:
我觉得要做一个正常的维基百科人,首先应当先做一个正常的人。这就意味着你不能是一个被输入了特定程序的机器人(例如所谓的“站务精”、“条目精”等等),你首先得是一个头脑足够灵活和敏捷 、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精神 ,以及具有持续的自我反思和学习的能力 的人。
希望今后更多的人关注中文维基百科的实质性条目问题,认识到维基百科作为一部线上百科全书的本质。既然维基百科是一部线上百科全书,那么中文维基人应首要关注的是如何提升条目质量的问题,而不是去做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或者虽然手段并不算不正当,却对中维和中维社群没有实质性意义的事情。我们应共同致力于维基百科的建设,始终贯彻建设百科全书的宗旨 。因此,请每一位维基人确保自己的行为始终以提升维基百科质量,让维基百科社群变好 为目标。
自省 非常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自省才能促使他人和社群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维基人的自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参与维基百科的主要动机是不是爱慕虚荣,虽然说人性当中多多少少会包含一些爱慕虚荣的成分,但一个维基人如果把爱慕虚荣当作参与维基百科的本来或主要目的,那这就是典型的人品问题;另一个方面就是,我是否是在为创造读者心目中完美的百科全书而努力。这一点我相信不需要多加赘述了吧。
我的自省:在我刚加入维基百科时,以及在2022年期间,无论是在站内还是站外,都曾犯过不少错误。如今,我始终都在以改进自我为目标,努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希望能够得到其他维基人的支持、理解和帮助,感谢大家。
所以啊,打铁还需自身硬 、别把别人太不当人,别把自己太当人 。这两句话对于一个维基人而言尤为重要。
好奇心 是个好东西。具体到维基百科层面,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维基人,不仅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以撰写和扩充条目,而且还会深入研究条目中的具体问题,严格审查和改进条目的内容并给出建设性意见。这种做法能够提升维基百科的质量,使其更加完善,进而满足读者的需求。
要时刻保持冷静,克制住自己的冲动 。明白批评维基人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让维基百科变得更好。不是为了从批评当中获得挥斥方遒,把人逼上梁山的那种快感。
UUM 和三猎 写的论述个人认为都相当有建设性,值得大部分维基人学习。
以下论述仅为我个人对中文维基百科社群中各种问题和现象等的看法,并不刻意贬损或诋毁任何具体个人或组织。如果您觉得这些话是针对您的,那我只能说是您想多了。
“
Wer mit Ungeheuern kämpft, mag zusehn, dass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Und wenn du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屠龙者在击败强大的恶龙的时候,可能会需要使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和强大的能力。因此,一旦屠龙者掌握了这种程度的手段和能力,便可能受到掌控他人命运或支配世界的权力的诱惑,走上和恶龙相同的道路。同时,在屠龙者长期处于与恶龙接触和缠斗的环境当中,可能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逐渐被恶龙所同化。
反破坏是维基百科中一项基础且日常的站务工作,完成这项工作通常不需要编辑者具备特别强的能力。因此,只要熟悉电脑操作,即使是初中生也能够胜任并处理得井然有序。所以反破坏不应当被看作是一项很伟大或者光荣的贡献,而是一种日常的对维基百科的维护性工作。所以,当维基人在进行反破坏工作的时候,应当时刻牢记反破坏只不过是一种为了让维基百科变得更加和谐的所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已(详细地可以看看WP:站务精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的话,则很有可能面临被自身欲望驱使,逐渐迷失方向,陷入“屠龙者终成恶龙”的困境。因此,那些反破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维基人,是很难为维基百科做出正面贡献的。
我认为主要有三种原因,一种是表层原因,另一种是深层原因,还有一种是社会层面的原因。总的来说,中文维基相当糟糕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网络封锁和安全问题外,缺乏共建共同体的意识和能力,还有社会经济的压力,这些都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但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深层原因。
表层原因:中文维基百科自从2015年起至今长期受到中共政府的封锁 ,所以导致很多中国大陆人无法正常浏览和编辑维基百科,需要通过VPN 等方式才可以进行浏览和编辑。而这种方式是有一定安全风险的,所以也就自然很难为维基百科做出贡献。
深层原因:共建线上的百科全书需要具备构建共同体的意识与能力 ,维基百科社群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共同体。而一个维基人要如何才能和他人共建一个如此庞大的网络社会共同体,是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懂得并落实的。比如学会明确构建社会共同体的共同目标和宗旨,以及如何才能分别真正遵守和贯彻社会共同体的规则和宗旨;如何推动社会共同体的进步;如何能够更好地尊重与包容他人等的能力。然而可悲的是,由于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和台湾在这些方面上做的好不好我不大了解,不过至少应该比大陆好一些)正经的学校教育一般不会教授组建共同体的相关知识,而且社会上也不鼓励这种组建正经的共同体的行为,所以在这个方面上做的相当糟糕。
社会层面的原因:显然,中国大陆是全球汉语母语使用者最多的国家。所以不论中国大陆网友浏览和编辑维基百科遇到了什么困难,中文维基的主要用户群体仍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网友。然而,中国大陆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高达9.64亿 ,约占总人口 (约14亿)的68.86%,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口比例更是高达95%左右。因此,许多中国大陆的网友基本都是在“996 ”、“007 ”等更残酷的工作制的高压之下拿着微不足道的薪资,平时看看抖音短视频就算是一种消遣了,就更别提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编写维基百科了,那是中产阶级 才有精力去干的事情。
中维从十年前的上海社群争议 ,再到WMC和WUGC之间长期的“窝里斗” 等等,都反映了社群撕裂问题(或者说是中维社群的“互撕”和割裂问题)长久以来都是中维的核心问题,WMC 不过只是社群撕裂和帮派斗争演变下的产物而已。由于之前社群帮派斗争中一派的核心成员守望者爱孟 在帮派斗争中失利,最终被WMF 全域锁定(Global Ban)。当时新成立的WMC为了继承爱孟的意志,视其为精神支柱,继续和其敌对派系进行党争。2021年的基金会行动 (一方面是中维社群内部长期存在党争和“互撕”,另一方面是社群未能对部分问题人物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处理。而中维社群对这两个问题都无能为力,所以最终只能由WMF亲自出手解决),以及2024年的Mys罢免案 不过都是这个问题的集中表现和体现。这就说明中维依然有许多维基人(包括许多管理员)来到维基百科的主要目的是搞党争,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去割裂社群,缺乏共建一个好的社会共同体的意识(或意愿)。当然了,人是社会性动物 ,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个人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尽管在官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中国社会表面上似乎形成了某种集体主义意识(比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口号),但个体之间在实际生活中的联系依然以亲戚和熟人构成的“小圈子”为主,人与陌生人之间很难建立起信任关系,所以导致社会呈现出“散沙化”和“原子化”的状态。中国人更多是在家庭和熟人群体中形成小共同体,而在公共社会层面缺乏广泛的共同体意识。这种社会结构在面对像维基百科这样强调“共同协作”、“合作共赢”和“社会共同体意识”的互联网社群时就会存在明显的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当前中文维基社区中缺乏共同体意识的现象,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虽然我在前文中提到WMF对WMC骨干成员进行了GBB(Global banned,即全域禁制 ),但对于OA2021事件本身是否具有足够的合理性,我认为仍然值得质疑。根据目前已知的WMC成员被GBB的原因 ,一个是Techyan等维基人以武力威胁其他用户,另一个是WG以法律手段威胁他人。即便这些指控确实是真的,那么WMF将这些理由视为对WMC成员进行GBB的主要依据是显然缺乏合理性和充分性的 。因为Techyan和WG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在中维社群当中真的足够重要吗?显然不是。所以假设WMF的行为真的是出于好意,那么WMF做出这种惊人的举动显然还有很多其他未被公开的原因。然而迄今为止,不但WMF未能对OA2021行动提供充分且合理的解释,公开那些更为重要的原因。而且社群中也没人能够合理论述WMC主要成员被GBB的真正原因。因此,我认为OA2021的合理性是值得商榷或怀疑的。所以WMC对于此次行动的态度是同仇敌忾也就不足为奇了。当OA2021刚刚发生的时候,社群当时有不少人为此拍手叫好。可是现在我们再回头看一下,是否社群当时对此事的态度确实不够理性?WMF的做法确实应当被质疑?
WMC虽然存在能力问题和道德争议,但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WMC。然而,中维社群仅仅因为主张WMC的核心成员曾对部分维基人诉诸人身或法律威胁,便选择和WMF站在一起,将这些维基人排除在维基百科之外。这种做法只不过是把自己讨厌的人赶走了而已,并没有解决维基百科存在的根本问题,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
由于受到了OA2021的打压,WMC选择了开发求闻百科。作为面向大陆用户的百科平台,求闻百科的竞争对手包括百度百科 、抖音百科 和360百科 等。然而这些在线百科全书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细节和用户数量等方面,而在内容深度、形式创新或技术突破等核心层面上并未取得显著进展。具体来说,这些平台大多数依然依赖于与维基百科相似的结构和模式,尽管在形式和运营模式上,许多平台并未展现出明显的创新。求闻百科也不例外。尽管求闻百科为了体现自己比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更加客观,另搞了一套叫“中国价值观基础上的客观观点”的方针,体现自己的先进性。但通过这篇论述 可以发现,尽管该方针有一定道理,也确实反映了一些事实。但带有WMC明显的个人倾向(或个人偏向),旨在在与WMF及港澳台维基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这种所谓“基于中国价值观的客观观点”很难称得上真正客观。那么,这种创新到底算不算好,也就很难说了。
该用户现在或曾经居住於西安市 。
這個用戶試著做正確的事情。如果他做錯了什麼,請讓他知道 。
這個用戶比較喜歡使用編輯原始碼 的功能。
這個用戶比較喜歡使用「視覺化編輯」 的功能
這個用户研究或喜好歷史
這位用戶喜歡聽音乐 。
这个用户是C罗 的球迷。"siuuuuuuu! "
这位用户作为 罗德岛 的博士 ,正在拯救天灾之下的泰拉世界。
這位用戶使用 。
哔哩 哔哩 這個用戶經常瀏覽B站 上的內容。 ( ゜- ゜)つロ 乾杯~
翻譯類
非翻译类
有时间写完福田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 (最近想写点更有新意的iPhone 11 ,这两个条目就先不写了,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