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罚法
外观
行政罚法 Administrative Penalty Act | |
---|---|
行政类法务部部法律事务目目 | |
立法院 | |
签署人 | 陈水扁 |
签署日期 | 2005年2月5日 |
施行日期 | 2006年2月7日 |
立法历史 | |
提交者 | 法务部 |
提交日期 | 2003年7月11日 |
相关委员会 | 司法、法制委员会 |
司法、法制委员会审议 | 2003年12月29日(院总989) |
二读 | 2005年1月14日 |
三读 | 2005年1月14日 |
修订本法例的法例 | |
2022年6月15日(第3次) | |
立法历程 | |
修订后文本 | |
状态:已施行 |
《行政罚法》,为中华民国的一部行政法典,于2005年2月5日公布,2006年2月5日施行,全文共计46条。
沿革
[编辑]中华民国早期行政法制之行政罚规定,散见于各种行政法律中,缺乏如同民法及刑法之总则性规定;直到2005年立法院三读通过行政罚法,2006年施行,自此行政罚亦有实定法上之总则性规定。
2011年11月23日,行政罚法修正第26、27、32、45、46条条文,其修正条文于公布日施行。
内容
[编辑]行政罚法主要内容如下:[1]
- 从新从轻原则
- 有故意及过失,并具备责任能力,始受处罚
- 职权不处罚
- 一行为不二罚
- 裁处权时效为三年
- 加重私法人董事或其他代表权人之责任
- 不当得利可追缴
- 扩大没入及追征价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