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鳴梧
外观
(重定向自宋鸣梧)
宋鳴梧(1576年—1636年),字泰侯,號泰斗,山東兗州府沂州珩頭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二歲失母,三四歲時見歲時祭祀者,輒請祀其母。有負以過其母墓,必下拜哭泣盡哀。長大入學,館舍旁有少婦以容來誨,見即垂目急避。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東鄉試第六十一名舉人,父宋日乾入京趕考時卒於雄縣旅舍,宋鳴梧聞訃,跣行暑雨中,扶櫬歸沂,朝夕泣拜,哀感行路。嗣丁繼母憂,結廬墓側,相繼六載。服闋,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刑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論劾魏忠賢,魏良卿打算羅致他,不從,天啟七年(1627年)被勒令閑住[1],崇禎三年(1630年)三月升兵科右給事中,十一月升吏科左給事中,四年(1631年)五月升吏科都給事中[2][3][4],八月謫河南按察司照磨,六年歷升南京行人司司副、南太仆寺丞、尚寶司丞、尚寶司卿,八年(1635年)三月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九年(1636年)卒。[5]
著作
[编辑]著有《琅邪集》、《近聖居文集》、《羲易集成》等書,歿後崇祀鄉賢,又附祭忠孝祠[6]。
家族
[编辑]曾祖宋纬。祖父宋悌。父宋日乾,貢生。
参考文献
[编辑]- ^ 天启七年三月,礼部题差云南正考户部主事李日俨、副考行人汪邦柱;贵州正考刑部主事林曾、副考行人宋鸣梧;邦柱、鸣梧以门户闲住,改命陪推行人李昌齡往云南,马懋才往贵州。
- ^ 崇禎三年三月,升宋鳴梧為兵科右給事中。
- ^ 崇禎三年十一月,升宋鳴梧為吏科左給事中。
- ^ 崇禎四年五月,以宋鳴梧為吏科都給事中。
-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履歷》:宋鳴梧,泰斗,易一房,丙戌九月十七日生。沂州人,庚子六十一,会二百三十七,三甲二百六十一。吏部政,辛酉授行人,丁卯闲住,戊辰補行人,本年考选,授兵科給事中,庚午官良庫,升兵科右,升兵科左,辛未升吏科都,本年降河南按察司照磨,癸酉升南京行人司司付,升南太仆寺丞,甲戌升尚寶司丞,升尚寶司卿。
- ^ 《沂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