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08年10月
我的這個問題是無聊留言與搞破壞?
[編輯]我在詢問處提問:
問:古代更衣是真的要更衣的麼?—58.63.152.222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03:01 (UTC)
之後一個維基ID留言:
- User:58.63.152.222,維基百科是知識交流的地方,不是你等寫無聊留言的地方。按維基規則,重複此等留言可以視為搞破壞,你後果自負。--TeresaLim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03:35 (UTC)
我回答:
無聊留言的定義是什麼?你憑什麼說我搞破壞?更衣是古代上廁所的一種說法你不知道?我問一下古代上廁所稱為更衣的原因,就是無聊留言?就是搞破壞?我要求你對此給出正式解釋。—58.63.152.222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05:36 (UTC)
我也提請大家評價一下這位TeresaLim (留言) 的態度是否善意的,水平是否達標的。
—58.63.152.222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05:45 (UTC)
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一文,提到「更衣」兩字:昔充太宗下陳,嘗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密隱先帝之私,陰圖後庭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不知道此處的「更衣」,是不是古代上廁所的一種說法?還是換衣服而已! --123.195.11.190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10:19 (UTC)
- 先釐清一下,您的「更衣」問題確不是無聊留言。不過,TeresaLim所指的無聊留言是指您四處在其他用戶的討論頁內留下「數字分段本土化」的討論主題。想提醒您,用戶討論頁主要是聯繫該用戶的用途為主,最好不要留下與該用戶沒有切身關係的留言,因為別人可能會感到被騷擾。希望您停止這種行為。—lkopeter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12:46 (UTC)
「曾以更衣入侍」中的「更衣」,確實為換衣服的意思。--Ffn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01:47 (UTC)
中華民國第一夫人既無這個頭銜為何要弄前任繼任模板?
[編輯]沒這個頭銜就不存在前任繼任的問題,這個模板完全錯誤誤導讀者,應該刪除。 Mu©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0日 (六) 02:29 (UTC)
我發現這問題還挺嚴重,一國元首既然不是非由男性擔任這第一夫人根本就是個帶有歧視性稱謂,為何還要弄個前任後任?荒唐荒唐。 Mu©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1:08 (UTC)
- 在美國文化的影響下,第一夫人的稱呼雖然沒問題,不過前任繼任這種說法似乎是怪怪的。因為雖然台灣的總統還沒有離婚又再婚或死別又續絃的例子,但從這種角度來看,前任繼任這種說法就有語病的感覺。--百楽兎 2008年9月21日 (日) 01:27 (UTC)
- 第一夫人不過是社交場合禮貌性的稱呼,既不是職稱也不是榮銜,居然還搞出前任後任第幾任,不了解的人可能還以為美國總統卸任後就要離婚呢。而且總統可以接班總統夫人怎麼接班?難道要改嫁嗎? Mu
©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1:31 (UTC)
- 第一夫人不過是社交場合禮貌性的稱呼,既不是職稱也不是榮銜,居然還搞出前任後任第幾任,不了解的人可能還以為美國總統卸任後就要離婚呢。而且總統可以接班總統夫人怎麼接班?難道要改嫁嗎? Mu
- 請問,第一夫人的「夫人」一定是某人妻子的意思嗎。220.129.126.38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6:25 (UTC)
- 是。 Mu
©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4:46 (UTC)- 不是。例如巴拉圭總統盧戈以前是天主教主教,所以得另找一名女親戚任第一夫人。—2008,重新出發!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5:34 (UTC)
- 還是吳廷琰是找弟婦陳麗春當第一夫人--Ws227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05:31 (UTC)
- 不是。例如巴拉圭總統盧戈以前是天主教主教,所以得另找一名女親戚任第一夫人。—2008,重新出發!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5:34 (UTC)
- 是。 Mu
i mean 「夫人」一定是某人妻子的意思. Mu©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10:18 (UTC)
- 不一定,「第一夫人」是從英文「first lady」翻譯過來,「lady」只是對女性的尊稱,並沒有表示婚姻狀況,忘了曾經有哪個國家的元首已經喪妻,於是由未婚女兒擔任第一夫人--Ws227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17:32 (UTC)
- 額~ 宋慶齡不是中華民國的第一夫人?~
- 純屬無聊,應該立刻提刪。我還隱約感到一種蔑視婦女的意思。--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9月23日 (二) 04:33 (UTC)
為什麼我在這個電腦不能登錄?
[編輯]FF和IE都一樣,IE設置Cookie隱私等級:中;剛重裝的系統,顯示登錄成功,但新開一頁看還是沒登錄--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9:41 (UTC)
- 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是試試刪除所有Cookie文件或者緩存文件試試,如果還不行再換換Opera或者Chrome?
10大維基百科的選拔標準?
[編輯]請問現行10大維基百科的選拔標準是什麼?--百楽兎 2008年9月23日 (二) 06:22 (UTC)
- 謝謝。但不知道怎麼使用Alexa,輸入了zh.wikipedia.org查詢,出來的結果卻是wikipedia.org。(連結:http://www.alexa.com/data/details/traffic_details/zh.wikipedia.org )。--百楽兎 2008年9月23日 (二) 08:23 (UTC)
- 進到這畫面之後,按左上角的「traffic details」,再到畫面最底部,就可以看到各個子網址在整個網站中佔的比例,目前10大的選拔就是根據這個來排列的。--ffaarr (talk) 2008年9月24日 (三) 01:51 (UTC)
- 原來是依「Where people go on Wikipedia.org」段落,謝謝。--百楽兎 2008年9月24日 (三) 06:33 (UTC)
有沒有台灣wiki人能幫忙
[編輯]是大台北地區(具體屬台北縣 下面具體的地址就不知道了)的某個公司,需要和對方聯繫下(我現在就是他們的用戶 不過現在的產品是很久之前買的 十幾年了 公司可能搬家了吧),去買新一代的產品了,需要查詢下對方現在具體的地址及其他聯繫方式(google搜索到的網站很久沒更新啦)。由於是私人事務,方便的話 能否留MSN 電郵等聯繫?當然QQ也可以。先能聯繫上 後面才談得上價錢、怎麼買、買了怎麼發過來。有願意幫忙的,請到我對話頁留言—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8年9月25日 (四) 05:01 (UTC)
國慶南方來個聚會不
[編輯]貌似內地的根本沒有聚會!既然現在已經解放了,為何不來次聚會呢?聚會時間國慶期間,地址就深圳、廣州,二選一吧。--Jyu.. (留言) 2008年9月25日 (四) 09:33 (UTC)
登登登登!讓我介紹Professor Wikipedia!
[編輯]Professor Wikipedia這短片很有趣,以擬人的方式介紹維基百科,不過最好有人解釋解釋一下內容。短片最搞笑的一點,是一名女學生未達知名度水平,結果被Professor Wikipedia刪除,她在「啊啊啊啊啊」之尖叫聲下消失。—Iflwlou [ M { 2008年9月25日 (四) 15:17 (UTC)
熱烈祝賀奧運、帕運圓滿閉幕,坐等墻的重臨
[編輯]盛宴結束了,表示熱烈衷心的祝賀。同時耐心等待功夫之墻對維基的調教 —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17日 (三) 17:12 (UTC)
- 牆最近封掉Wikipedia單獨的條目挺多的,而且我感覺貌似是專門針對中文維基的(如胡錦濤、中國共產黨等,而http://www.microsoft.com/胡錦濤 、http://www.bbc.co.uk/胡锦涛 都可以訪問)。—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9月17日 (三) 19:57 (UTC)
- 呃,進一步測試發現:Google:wikipedia.org+胡锦涛不會被盾,Google:zh.wikipedia.org+胡锦涛會被盾。亦即只有url中「zh.wikipedia.org」與「胡锦涛」同時出現GFW才會被觸發;不過,繁體字「胡錦濤」僥倖跑掉,我們可以訪問http://zh.wikipedia.org/wiki/胡錦濤 來繞過GFW。綜上可得,GFW館裡猿臨幸中文維基了……—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9月17日 (三) 20:03 (UTC)
- 錯了,維基和Google不是一種默認的網址編碼。維基轉換「胡錦濤」為%BA%FA%BD%F5%CC%CE,Google轉換「胡錦濤」為%E8%83%A1%E9%94%A6%E6%B6%9B
—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3:19 (UTC)
- 聽起來像是牆的功能升級了。—Charlotte1125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1:05 (UTC)
只要在一境外網址中同時出現「%BA%FA%BD%F5%CC%CE」和zh.wikipedia.org就會被重置—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2:01 (UTC)
- 如果屏蔽一些敏感條目,允許大陸正常瀏覽也好。—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3:16 (UTC)
- 但如果撞了後全站屏蔽一段時間也挺麻煩--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11:33 (UTC)
- 全站屏蔽每次大約3-5分鐘,比以前永久屏蔽已經要好很多了。—Msuker (留言) 2008年9月23日 (二) 11:55 (UTC)
- 但如果撞了後全站屏蔽一段時間也挺麻煩--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11:33 (UTC)
- 如果屏蔽一些敏感條目,允許大陸正常瀏覽也好。—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3:16 (UTC)
- Google 和維基百科同樣是用 Unicode,故此網址大家都應該是 %E8%83%A1%E9%94%A6%E6%B6%9B(或繁體是 %E8%83%A1%E9%8C%A6%E6%BF%A4)。出現 %BA%FA%BD%F5%CC%CE 的應是仍用 GB2312 的網站。-✉Hello World! 2008年9月23日 (二) 18:12 (UTC)
- 貌似Google均可接受,通過ie參數指定編碼--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4:26 (UTC)
貌似wikipedia伺服器已經設置過濾RST了?
[編輯]RT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6:49 (UTC)
- 從何所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22日 (一) 09:11 (UTC)
- 本機過濾RST,條目六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9:29 (UTC) 四事件可正常訪問,但在Google搜尋提示超時--
- 我測試了一下,沒有發現設置過濾RST,最佳的測試關鍵詞是「falun」—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23日 (二) 03:35 (UTC)
http://twitter.com/shizhao/statuses/931197774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16:15 (UTC)
miniwiki
[編輯]http://www.miniwiki.org/ 和wikipedia有聯繫嗎?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03:36 (UTC)
- 看起來只是抓這邊的資料所做的映射網站,但資料的更新沒有同歩。(至少有好幾天的時差)如果對方也遵守GFDL的話,應該無所謂。但反之,則有侵權之慮。-P1ayer (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3:41 (UTC)
“ | Other sites, like Miniwiki.org, which allows the editing on Chinese Wikipedia, even go further to introduce a so-called NPOV (No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 to exclude most political articles about China. According to site builders, "Wikipedia should never censor anything. If we really need it for some reasons, let mirror sites do it." | ” |
——en:Blocking of Wikipedia in mainland China#Mirror Sites |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3:56 (UTC)
- 我測試了一下,在那邊的編輯居然過得來,User:Liangent/Temp/10,//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Liangent/Temp/10&action=history 但顯示的IP不是我的(顯示為218.213.226.210,香港的)。我沒敢登錄,不知道登錄會有什麼效果--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4:01 (UTC)
- 這點可以放心. 網站不會紀錄任何人的登錄資料, 正如我也不想自己的資料被紀錄. 隱私是一個極重要的底線, 寧願關站也不會去侵犯這些東西.
- 另外,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 我可能要久不久搬站, 以前預繳的費用全白繳, 加了一些廣告補貼一下, 是真真正正的輕微補貼。谷歌不容許我在網上列出廣告收入, 但誰承認自己超級八卦可以私下查詢一下(http://www.miniwiki.org/wiki/about.html) 。如果(真的是 "如果" )...如果幸運地能有盈利, 所有錢會捐出去, 哪怕只賺 一元. 很多事沒有保證, 但我保證不會用維基內容去賺一分錢.
- 另外說明一下, 現在進入美好時期, 這個站原本應該暫停服務, 保留下去只是為了應付下一個冰封期, 特別是上次四川地震時, 我看見多了好多連結, 可以讓人無障礙直接連入汶川大地震一頁, 只要沒有被全面 gfw 掉, 這個站仍會保留多幾年. --Miniwiki (留言) 2008年9月26日 (五) 03:45 (UTC)
- 在那邊註冊了一個ID: User:Liangent-test,用戶資料/編輯確實是會傳過來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4:16 (UTC)
- 暫時未找到同步延遲的現象。如果誰找到了,幫測試一下,在Miniwiki編輯會不會導致這裡較新的更改丟失(我懷疑打開編輯頁面時會導致強制重新讀取內容/同步)--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4:20 (UTC)
- 不必多慮,這是被封鎖時大陸網友架的一個Mirror,當時我也是靠這個網站才能保持上得了wiki。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和User:Miniwiki聯繫。金翅大鵬鳥(talk) 2008年9月16日 (二) 06:50 (UTC)
- 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鏡像網站,並非故意盜用wiki資料庫。--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9月26日 (五) 05:49 (UTC)
- 不必多慮,這是被封鎖時大陸網友架的一個Mirror,當時我也是靠這個網站才能保持上得了wiki。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和User:Miniwiki聯繫。金翅大鵬鳥(talk) 2008年9月16日 (二) 06:50 (UTC)
- 謝謝謝謝..... 辦了半年來, 第一次聽見有人這樣說....感動!! 為了這句話, 我剛才「預捐」了 600 元給樂施會(有協助中國農民及學童計劃)。按照過去幾天的廣告收入情況, 一年至一年半很有可能收回這筆錢 (面紅...), 挺有無本生利的快感. --Miniwiki (留言) 2008年9月26日 (五) 09:41 (UTC)
- 感謝你才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27日 (六) 06:51 (UTC)
首頁出現嚴重錯誤
[編輯]新聞動態里寫神七從「甘肅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其中「甘肅省」三字純屬多餘,應立刻去掉——該發射場實際位於內蒙古境內,酒泉只是離它最近的城市。--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9月26日 (五) 05:32 (UTC)
又:「每日圖片」中的亨廷頓 (喀拜爾縣)應為亨廷頓 (西維吉尼亞州),請修改。—2008,重新出發! (留言) 2008年9月27日 (六) 04:32 (UTC)
如何治療維基後遺症?
[編輯]我現在只要看見網頁上紅色的字體就會條件反射的反映出「尚未編輯」,並且條件反射的不去點擊那個連接(儘管可能是需要的)……怎麼辦?—Oiuy4503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12:06 (UTC)
Special:Contributions/Bioyang,我不願評論,大家自己判斷。比較一下最近一兩次這位用戶的貢獻內容即可。他對我的疑問也不願回應。—User:Orion-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13:07 (UTC)
今年推選的管理員好少啊
[編輯]今年推選的管理員好少啊,去年15名左右,今年只有4-5名,太少了,最後一個季度是不是應該多發展一些,一方面可以分擔工作,另一方面也給新人更多的機會啊。--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9月28日 (日) 07:01 (UTC)
- 我認為推選管理員不宜太急進,最好事先了解一下該用戶能否承受巨大的壓力(近來一些新用戶非常喜歡用罷免制度來要脅管理員)及是否願意抽出他部分(甚至是全部)用在維基的寶貴時間用在管理事務上,不然日後也會出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按照實際情況推薦適當的人選即可。—Altt311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7:12 (UTC)
- 有些語言版本的條目數遠高於中文維基,但管理員數量卻低於中文維基。(例如日文維基條目52萬多,但管理員才62人)—ellery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2:19 (UTC)
- 目前的管理員人數對於中文維基來說已經足夠了,只不過90名管理員中大約有30多名不太活躍,有些管理員熱衷於條目內容而忽略了管理,使管理質量得不到很好的保持而已。—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10月1日 (三) 02:00 (UTC)
- 用戶數也是要考慮進去的。—RalfX(議) 2008年10月1日 (三) 17:45 (UTC)
- 有些語言版本的條目數遠高於中文維基,但管理員數量卻低於中文維基。(例如日文維基條目52萬多,但管理員才62人)—ellery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2:19 (UTC)
- ※取樣對象為 http://www.wikipedia.org 十大網站,依條目規模排序。
- ※2008年10月1日資料,四捨五入計算。
- 英語版除外,中文版管理員與註冊用戶數的比例倒數第二。
語 | 註冊用戶數 | 管理員數 | 管理員比例(%) |
---|---|---|---|
en | 7,953,827 | 1,597 | 0.002 |
de | 619,648 | 304 | 0.049 |
fr | 460,383 | 179 | 0.039 |
pl | 218,762 | 148 | 0.068 |
ja | 246,080 | 61 | 0.025 |
it | 307,714 | 98 | 0.032 |
pt | 449,498 | 90 | 0.020 |
es | 833,134 | 131 | 0.016 |
ru | 168,909 | 73 | 0.043 |
zh | 511,775 | 90 | 0.018 |
- 我覺得看管理員占用戶的比例的意義不大,中文維基有很大部分用戶是注冊了之後一次編輯都沒有的(寒……),我認為最重要的數據是每日整個維基百科的編輯總數。—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10月1日 (三) 17:53 (UTC)
- 避免濫權,推選的管理員應小心謹慎。寧缺勿爛。有些人可能對於小小條目,或是來自其他語系維基的條目,或版權恐慌症……等,有點感冒?-P1ayer (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4:46 (UTC)
刪除
[編輯]發現我創建的{{NoRedirectLink}}被刪除了~說是和{{Noredirect}}重複~
不過之前我也沒看過{{Noredirect}}而直接寫的,真的一個字節不差嗎?~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16:45 (UTC)
{{LinkWithParam|{{{1}}}|param=redirect=no}}
而Template:Noredirect的內容是:
<onlyinclude><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1}}}|redirect=no}} {{{2|{{{1}}}}}}]</span></onlyinclude><noinclude> [[en:Template:Noredirect]] [[fr:Modèle:Noredirect]] [[ko:틀:안넘겨주기]] </noinclude>
我想重複的意思是只已經有相同目的的模板了吧。我沒有具體看,問提刪的人吧。--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9月28日 (日) 17:21 (UTC)
- onlyinclude有這個標籤麼? 不過用了plainlinks確實比較好一點~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03:41 (UTC)
- 應該是<includeonly></includeonly>吧。—Eky-♪ 2008年9月29日 (一) 04:28 (UTC)
- onlyinclude = includeonly --✉Hello World! 2008年9月29日 (一) 10:20 (UTC)
- 應該是<includeonly></includeonly>吧。—Eky-♪ 2008年9月29日 (一) 04:28 (UTC)
- 只有在引用模板時onlyinclude = includeonly。在模板頁上使用時,兩個標籤的效果有差異,一個看得見,一個看不見。--百楽兎 2008年9月30日 (二) 02:22 (UTC)
- 那麼onlyinclude不是相當於沒加?--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03:56 (UTC)
- 不是。用說的繞舌,你實作測試一下就知道了。--百楽兎 2008年9月30日 (二) 04:38 (UTC)
- 用什麼測試?--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0:37 (UTC)
- 可用沙盒、你的子頁等等。--百楽兎 2008年9月30日 (二) 15:35 (UTC)
- 我是要問用什麼代碼測試看得出效果...?--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01:54 (UTC)
- thx --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10:18 (UTC)
恢復刪除頁面
[編輯]我不認為這是侵權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03:51 (UTC)
- 應該放在wikisource。--Alexcn 2008年10月1日 (三) 02:13 (UTC)
- 不是聲明全文--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09:59 (UTC)
- 請到Wikipedia:頁面恢復請求提出吧,但我認為是侵權,和新華網的網頁幾乎完全一致,抄錄如下: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於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五日至九月三十日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陪同田中角榮總理大臣的有大平正芳外務大臣、二階堂進內閣官房長官以及其他政府官員。 毛澤東主席於九月二十七日會見了田中角榮總理大臣。雙方進行了認真、友好的談話。 周恩來總理、姬鵬飛外交部長和田中角榮總理大臣、大平正芳外務大臣,始終在友好氣氛中,以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問題為中心,就兩國間的各項問題,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
- User:Liangent兄可能還沒有搞清楚侵權的定義吧。—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10月4日 (六) 17:35 (UTC)
這個圖普通用戶是可以上傳覆蓋的嗎? 會不會直接影響左上角logo?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06:25 (UTC)
- 普通用戶不能上傳,原因是已經保護,這個圖片看來就是左上角的LOGO.—用心閣(對話頁) 2008年9月30日 (二) 06:34 (UTC)
為什麼維基媒體沒有廣告?這與那個理念相抵觸了?
[編輯]今天突然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回答。Billyliang@天天砍書記 2008年9月27日 (六) 20:26 (UTC)
- 我個人見解,中立原則。廣告與內容相關,會互相影響。即使實質上不會,觀感上都會。HenryLi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1:51 (UTC)
- 我認為這與中立性關係不大。用戶如果知道自己辛苦編輯的內容被用於賺錢,編輯的積極性就會減小了。—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6:32 (UTC)
- 但網友明知道雅虎知識+及百度百科是由賣廣告賺錢的營利事業經營的,自己貼的東西被該公司用來放廣告賺錢,卻比在維基百科還更熱心的投入貼文。—ellery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0:36 (UTC)
-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理念與原則。認同理念原則則留,不認同則去。HenryLi (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05:30 (UTC)
- 但網友明知道雅虎知識+及百度百科是由賣廣告賺錢的營利事業經營的,自己貼的東西被該公司用來放廣告賺錢,卻比在維基百科還更熱心的投入貼文。—ellery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0:36 (UTC)
問:台灣地區目前有多少維基會員? —joe4269 2008年9月27日 (六) 22:24 (UTC)
- 維基百科是自由參與,並無所謂維基會員。登記用戶係全球一律,並無記載地域。最多只可從統計上,得出各維基計劃一時的地域人次。HenryLi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1:51 (UTC)
- 搭單問: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及香港維基媒體協會各有多少會員?--202.40.137.201 (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5:10 (UTC)
公司商標可以放在維基共享資源?
[編輯]在改寫松下電器的條目時,發現到日文版的條目竟放上了File:Panasonic logo (Blue).svg(該公司商標),但一般對於公司及產品商標不是只准以合理使用嗎?為何會在維基共享資源中出現?—ellery (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11:07 (UTC)
- 由上傳者繪畫的作品皆可—ZModdlyg討論+ 2008年10月1日 (三) 13:22 (UTC)
- 使用那種字體設計不具著作權。--百楽兎 2008年10月1日 (三) 15:03 (UTC)
這東西為什麼不是以書籍封面合理使用而是因為是自己拍攝成了自由版權? —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5:22 (UTC)
- 這就叫侵權。--百楽兎 2008年10月2日 (四) 07:37 (UTC)
- 已在commons提刪--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8:41 (UTC)
- 這是描述頁內容,稍後以合理使用上傳時使用
- 已在commons提刪--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8:41 (UTC)
{{delete|reason=copyvio}} {{Information |Description={{zh|[[:zh:现代汉语词典]]。}} {{en|Xiandai Hanyu Cidian(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Source={{zh|由上传者拍攝。}} {{en|Captured by uploader.}} |Date=2007-7-3 |Author=[[:w:zh:User:Gzdavidwong|瓜皮仔]] |Permission={{Self|Cc-by-sa-2.5}} }} [[Category:Dictionaries]] --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8:43 (UTC)
- 已重新上傳--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4日 (六) 11:08 (UTC)
redlink=1
[編輯]編輯頁面的這個參數是幹什麼用的? —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13:03 (UTC)
- 告訴MediaWiki你現在在新建頁面。不知道有什麼用? --卡庫拉迪 (留言) 2008年10月4日 (六) 04:38 (UTC)
- 不用這個參數不是也可以新建?--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4日 (六) 11:10 (UTC)
這個條目需要大家的努力
[編輯]古琴,現在我和Vrgdong已經更新了很多,但還是不夠,這樣的大條目需要維基人的合作。希望有時間的維基人關注一下本條目,將中國文化的代表性樂器作成特色條目應是炎黃子孫的己任。
另外,條目質量提升計劃是不是廢止了?這麼長時間的計劃都沒考慮過古琴,這種條目是最容易提升的了。—KeepOpera (留言) 2008年10月5日 (日) 02:02 (UTC)
統計頁中的活躍用戶?
[編輯]請問Special:Statistics的「活躍用戶」(現時有5,928個)是怎樣定義?—Hargau (留言) 2008年10月6日 (一) 05:27 (UTC)
- 過去30天至少一次編輯的註冊用戶。—Eky-♪ 2008年10月6日 (一) 13:19 (UTC)
不明白國家名字的譯法
[編輯]有兩個國家的名字,一個是(意譯)獅子山(音譯)塞拉利昂,一個是(意譯)黑山(音譯)蒙特內哥羅,觀乎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是其中一個用音譯、另一個用意譯;但哪個音譯哪個意譯,卻偏偏相反。究竟有沒有翻譯的指引的?(不要說是日常習慣吧,兩個國家的字都不算常見的)--✉Hello World! 2008年9月27日 (六) 19:47 (UTC)
- s:外國地名漢字譯寫通則,中國是有標準的,大致來說就是音譯,但是黑山為什麼不音譯我也不知道。 Mu
©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7日 (六) 22:02 (UTC)
- 大開眼界,尤其見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Lanús的1944年前舊名Cuatro de Junio......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東南亞地名中的地理通名一般音譯重複意譯。如:寮國地名 Nam Ou 譯「南烏江」」,這條規則的用意是什麼?越南的Song Hong也只是叫「紅河」而已。補充一句,如果「明顯反映地理特徵的區域名稱或有方位物意義的名稱用意譯」的話,是否黑山之所以譯黑山的原因。但是,如此的話,荷蘭的 Zeeland 省豈不是要譯「海地」?再且,新西蘭豈不是要譯「新海地」?-✉Hello World! 2008年9月28日 (日) 08:28 (UTC)
- 「具有一定意義,而音譯又過長的地名可意譯。如:蘇聯的 Остров Октябръской Реводюции 譯『十月革命島』。」—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9月28日 (日) 13:09 (UTC)
- 黑山的寫法 Crna Gora 只有3至4個音(視乎你會否把 r 當作元音如理解到漢語的「詩、施」原本與「兒」同韻的話,大概就是這樣讀,c 是 /ts/。),音譯起來一點也不長,音譯可寫成4個漢字的「茨那哥拉」,怎也不夠 Rio de Janeiro、Buenos Aires 等那麼多音節。另,據第三條──各國地名的漢字譯寫,以該國官方文字的名稱為依據;Montenegro 是威尼斯語或義大利語的寫法,不合用。不過,如無法查找原本國家文字的,只查到英語的,可以怎辦?還有的是維基文庫中的 Октябрьской 打錯字了。可否查清楚原文是否也是錯字?--✉Hello World! 2008年9月28日 (日) 15:36 (UTC)
- could be, i don't understand russian and cyrillic alphabet, so please correct it. Mu
©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0:22 (UTC)
- could be, i don't understand russian and cyrillic alphabet, so please correct it. Mu
- 黑山的寫法 Crna Gora 只有3至4個音(視乎你會否把 r 當作元音如理解到漢語的「詩、施」原本與「兒」同韻的話,大概就是這樣讀,c 是 /ts/。),音譯起來一點也不長,音譯可寫成4個漢字的「茨那哥拉」,怎也不夠 Rio de Janeiro、Buenos Aires 等那麼多音節。另,據第三條──各國地名的漢字譯寫,以該國官方文字的名稱為依據;Montenegro 是威尼斯語或義大利語的寫法,不合用。不過,如無法查找原本國家文字的,只查到英語的,可以怎辦?還有的是維基文庫中的 Октябрьской 打錯字了。可否查清楚原文是否也是錯字?--✉Hello World! 2008年9月28日 (日) 15:36 (UTC)
- 「具有一定意義,而音譯又過長的地名可意譯。如:蘇聯的 Остров Октябръской Реводюции 譯『十月革命島』。」—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9月28日 (日) 13:09 (UTC)
- 大開眼界,尤其見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Lanús的1944年前舊名Cuatro de Junio......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東南亞地名中的地理通名一般音譯重複意譯。如:寮國地名 Nam Ou 譯「南烏江」」,這條規則的用意是什麼?越南的Song Hong也只是叫「紅河」而已。補充一句,如果「明顯反映地理特徵的區域名稱或有方位物意義的名稱用意譯」的話,是否黑山之所以譯黑山的原因。但是,如此的話,荷蘭的 Zeeland 省豈不是要譯「海地」?再且,新西蘭豈不是要譯「新海地」?-✉Hello World! 2008年9月28日 (日) 08:28 (UTC)
- 黑山因為不論是他們本國通用的塞爾維亞語Црна Гора和世界通用的名稱Montenegro的意思都是黑山,但如果音譯兩種名稱的音不同,選擇哪種音譯都不能兼顧,所以乾脆用意譯。紅河可能是傳統譯法,其他的都是將「河」音譯後再加上漢語的江或河,如雅魯藏布江。--方洪漸 (留言) 2008年10月6日 (一) 00:33 (UTC)
黑山也應該是這個道理。—Msuker (留言) 2008年10月6日 (一) 13:37 (UTC)(五)國際上習慣用意譯的地名,漢譯時也意譯。如:加拿大的 Great Bear Lake 各國都用意譯,我國也意譯為「大熊湖」。
- 關於黑山這個個案,國際上(或只少是英語系國家)不屬於慣用意(意思)譯,而是慣用意(義大利)譯才是。它的義大利名字Montenegro,到了英語也是Montenegro。只可惜,儘管negro在英語也算流通已久;英語卻沒有monte這個字。--✉Hello World! 2008年10月7日 (二) 15:14 (UTC)
- 英文條目en:Montenegro:
英美受過良好教育的,就算不能說拉丁文,難道還會不知道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Msuker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9:49 (UTC)The country's name in most Western European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reflects an adoption of the Venetian term monte negro, meaning "black mountain" ...
- 英文條目en:Montenegro:
- 關於黑山這個個案,國際上(或只少是英語系國家)不屬於慣用意(意思)譯,而是慣用意(義大利)譯才是。它的義大利名字Montenegro,到了英語也是Montenegro。只可惜,儘管negro在英語也算流通已久;英語卻沒有monte這個字。--✉Hello World! 2008年10月7日 (二) 15:14 (UTC)
- 音譯還是意譯,本國的態度也很關鍵。當年象牙海岸(Ivery Coast)就曾經專函發給其他各國,要求各國統一採用法語拼寫Cote d'Ivoire作為其國名,中國也隨之將其國名改譯為象牙海岸。金翅大鵬鳥(talk) 2008年10月8日 (三) 08:53 (UTC)
- 那東帝汶怎樣呢?她同樣要求各國統一拼寫,但是...... --✉Hello World! 2008年10月9日 (四) 08:23 (UTC)
- 東帝汶不單單是名字問題,還有所謂的「地位問題」,很多人都不敢認它,怎麼敢聽。中國政府對於主權國家一般還是比較尊重的,有時候甚至有點莫名其妙的太尊重,比如什麼剛果金剛果布。剛果薩伊本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 主要還是看對方是不是鬧。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英國,明顯英字是沒有根據的,也是對蘇格蘭、北愛、威爾斯的不尊重,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更改。甚至奧運會出場的時候,既不按照大不列顛XXX,也不按照聯合王國,就是按照「英」字。薩伊一改名,就要恢復剛果了,聲音一大,中國馬上就改了,也沒考慮過至今到底多少中國人知道哪個是金哪個是布。- Msuker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9:55 (UTC)
- (1) 之所以有兩個剛果,是比利時、法國和葡萄牙把剛果瓜分的結果。只是在名稱上,從沒有人把它們稱作西 / 東剛果;甚至1960年至1965年,兩個國家都是叫剛果共和國。「剛果(布)」之所以這樣譯/寫,是來自聯合國第1486號決議,這個寫法不是中國大陸發明的。「剛果(金)」在稱作薩伊之前,是稱作「剛果(Léopoldville)」(金夏沙舊名利奧波德二世城),來自聯合國第1480號決議。薩伊可看成是獨裁者蒙博托的國號。 (2) 上面引自英語條目的句子,我覺得最有趣的那個字是「adoption」。即它不是「translation」或「transliteration」。但是原因何在? (3) 正如該譯寫通則所說,「英國」是個有了長久歷史的翻譯,但是「黑山」在中文有了多久?--✉Hello World! 2008年10月10日 (五) 06:08 (UTC)
- 那東帝汶怎樣呢?她同樣要求各國統一拼寫,但是...... --✉Hello World! 2008年10月9日 (四) 08:23 (UTC)
會有中國政府控制維基管理員這種事嗎?
[編輯]我了解到前段時間中國大陸發生過貼吧吧主被公安要求交出帳號密碼,配合刪帖的事(新聞被刪除,這是百度快照)。現在維基百科沒有封鎖,如果情況樂觀,以後一直不封鎖,卻發生類似上述的事情:大陸的維基管理員被當局控制……會有這種事發生嗎?萬一發生了怎麼辦? —kegns (留言) 2008年10月7日 (二) 05:06 (UTC)
- 維基又不是靠頭銜吃飯的,一個管理員也不能怎麼樣吧。如果他連續進行破壞性編輯和管理員操作,不管是自己干的,或者被盜號了,或者真被公安局「招安」了,最多也就是投票剝奪其權限然後回退所有編輯而已。維基沒有特權,所以根本不怕這種個別性問題。- Msuker (留言) 2008年10月7日 (二) 12:45 (UTC)
- HTTP404--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8日 (三) 07:47 (UTC)
- 看這裡:南方都市報或者這裡:谷歌快照。—小烈 (找我?) 2008年10月8日 (三) 09:05 (UTC)
- 這個我反而怎麼都不怕,怕就怕天朝朝廷派遣的特使在維基開始時安安份份,然後終於混了個管理員來做—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10月8日 (三) 09:09 (UTC)
- 一般管理員,可做的事,除了 delete 和 undelete 外,就是把戶口或 IP 鎖上。說到查已註冊用戶 IP 這回事,要用戶查核 (Checkuser)權限的人才能做。獲得這權限的門檻非常高,不用過於擔心。--✉Hello World! 2008年10月9日 (四) 01:11 (UTC)
- 說到查已註冊用戶的IP,我想若是http直連的話,對於ISP來說應該能夠知道某個IP訪問(修改)的內容,根本不用管是哪個用戶。--kegns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2:31 (UTC)
- 看這裡:南方都市報或者這裡:谷歌快照。—小烈 (找我?) 2008年10月8日 (三) 09:05 (UTC)
- HTTP404--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8日 (三) 07:47 (UTC)
「維基引擎」?
[編輯]在閒逛之際,偶然發現一個叫做Category:維基引擎的分類。就我所知,「維基」一詞是專有名詞,專指維基媒體基金會和各維基計劃,而非電腦程式。因此,我認為根本沒有「維基引擎」一詞。然而,我不排除「維基引擎」一詞有我不知道的意思。大家認為這詞存在嗎?應該刪除這分類嗎?—豆聰 BeanChung 2008年10月10日 (五) 14:37 (UTC)
- 改為Wiki引擎或者Wiki系統吧,這樣不會有歧義。「維基」是Wikimedia的註冊商標,但「wiki」卻可以拿來統稱一切類似Wikipedia的網站及其後台的系統。—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10月10日 (五) 16:33 (UTC)
有共享資源真好
[編輯]剛才看到一則新聞,「司機聽警廣觸法? 宣導不足(台灣奇摩新聞)」。個人真的覺得可以自由使用GFDL或是創用CC的資源真好。—章·安德魯┼留張紙條┼美好的仗┼飛鴿傳信┼ 2008年10月14日 (二) 04:52 (UTC)
- 有些公家機構就是這樣,沒有營利壓力就不知自己吃的米是用錢買的。有在賣廣告的其他電台就不會笨到自擋財路。--百楽兎 2008年10月14日 (二) 16:04 (UTC)
合作編寫生物條目
[編輯]
re:感謝狀
[編輯]問: 致:非常厲害的擺哈龍門陣管理員 晚上好!給您傷腦筋囉!很抱歉。在此致上十二萬分感謝!感謝您大力幫助!我已知道您的明白!因為白天見工、晚上讀書,教授出的期中期末作業(深怕自己選的條目會被刪除)最後抱鴨蛋回家!〈我是個老人家會受不了的〉 —神話傳說-石觀音 (留言) 2008年10月16日 (四) 09:59 (UTC)
re:致歉函
[編輯]問: 致:管理員
一位新手上路,老師規定在此作條目寫報告,發生重大錯誤,感到很抱歉! 非常抱歉。
—神話傳說-石觀音 (留言) 2008年10月17日 (五) 00:31 (UTC)
不僅是百度百科,互動百科也在抄維基百科
[編輯]例如:分類:化學與Category:化學、分類:化學品與Category:化學品、分類:按陰離子劃分的無機鹽與Category:按陰離子分類的化合物,只不過維基百科的分類已經被重命名了[1]。還有這個:趙明毅——互動百科……—Choij (留言) 2008年10月17日 (五) 07:51 (UTC)
- 網絡上抄襲的情況多的是。例如:這個網站抄襲了it:Chiesa di San Benedetto in Piscinula的內容。--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8年10月19日 (日) 13:58 (UTC)
re:真無貢獻意義,請刪除!
[編輯]問:== 致歉 == 管理員您們大家好!非常抱歉!新上路的我! 關於文章中所帶入的參考書籍資料是從有的, 誠品購入的〈傳說日本〉 博客來購入的日文原文〈稻生物怪錄繪卷集成〉。 穿插的百物語的確是參考網路上資料。若無貢獻意義,請刪除!
—神話傳說-石觀音 (留言) 2008年10月17日 (五) 10:33 (UTC)
想念外婆
[編輯]問:今天偶爾在維基百科上發現了外婆的名字--194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重慶市的委員 王履冰,她很早就去世了,關於她的一切我們幾乎就想謎一樣一無所知,這麼多年了過去,不管她是怎樣的一個人,作為後人我們很想念她,有人知道她的故事嗎?渴望得到您的幫助,多謝了! —123.55.34.225 (留言) 2008年10月18日 (六) 03:10 (UTC)
- 可能有些資料被埋藏在歷史主流之下了,希望這位朋友能順利了解到自己外婆的信息,如果可以,也在了解信息後試著編寫下你外婆的條目(如果符合wiki新條目的守則的話),我們很有興趣一起能了解你的分享和記憶-孫學 (留言) 2008年10月20日 (一) 13:5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