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存档/2008年10月
我的这个问题是无聊留言与搞破坏?
[编辑]我在询问处提问:
问:古代更衣是真的要更衣的么?—58.63.152.222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03:01 (UTC)
之后一个维基ID留言:
- User:58.63.152.222,维基百科是知识交流的地方,不是你等写无聊留言的地方。按维基规则,重复此等留言可以视为搞破坏,你后果自负。--TeresaLim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03:35 (UTC)
我回答:
无聊留言的定义是什么?你凭什么说我搞破坏?更衣是古代上厕所的一种说法你不知道?我问一下古代上厕所称为更衣的原因,就是无聊留言?就是搞破坏?我要求你对此给出正式解释。—58.63.152.222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05:36 (UTC)
我也提请大家评价一下这位TeresaLim (留言) 的态度是否善意的,水平是否达标的。
—58.63.152.222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05:45 (UTC)
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文,提到“更衣”两字: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不知道此处的“更衣”,是不是古代上厕所的一种说法?还是换衣服而已! --123.195.11.190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10:19 (UTC)
- 先厘清一下,您的“更衣”问题确不是无聊留言。不过,TeresaLim所指的无聊留言是指您四处在其他用户的讨论页内留下“数字分段本土化”的讨论主题。想提醒您,用户讨论页主要是联系该用户的用途为主,最好不要留下与该用户没有切身关系的留言,因为别人可能会感到被骚扰。希望您停止这种行为。—lkopeter (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12:46 (UTC)
“曾以更衣入侍”中的“更衣”,确实为换衣服的意思。--Ffn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01:47 (UTC)
中华民国第一夫人既无这个头衔为何要弄前任继任模板?
[编辑]没这个头衔就不存在前任继任的问题,这个模板完全错误误导读者,应该删除。 Mu©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0日 (六) 02:29 (UTC)
我发现这问题还挺严重,一国元首既然不是非由男性担任这第一夫人根本就是个带有歧视性称谓,为何还要弄个前任后任?荒唐荒唐。 Mu©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1:08 (UTC)
- 在美国文化的影响下,第一夫人的称呼虽然没问题,不过前任继任这种说法似乎是怪怪的。因为虽然台湾的总统还没有离婚又再婚或死别又续弦的例子,但从这种角度来看,前任继任这种说法就有语病的感觉。--百楽兎 2008年9月21日 (日) 01:27 (UTC)
- 第一夫人不过是社交场合礼貌性的称呼,既不是职称也不是荣衔,居然还搞出前任后任第几任,不了解的人可能还以为美国总统卸任后就要离婚呢。而且总统可以接班总统夫人怎么接班?难道要改嫁吗? Mu
©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1:31 (UTC)
- 第一夫人不过是社交场合礼貌性的称呼,既不是职称也不是荣衔,居然还搞出前任后任第几任,不了解的人可能还以为美国总统卸任后就要离婚呢。而且总统可以接班总统夫人怎么接班?难道要改嫁吗? Mu
- 请问,第一夫人的“夫人”一定是某人妻子的意思吗。220.129.126.38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6:25 (UTC)
- 是。 Mu
©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4:46 (UTC)- 不是。例如巴拉圭总统卢戈以前是天主教主教,所以得另找一名女亲戚任第一夫人。—2008,重新出发!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5:34 (UTC)
- 还是吴廷琰是找弟妇陈丽春当第一夫人--Ws227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05:31 (UTC)
- 不是。例如巴拉圭总统卢戈以前是天主教主教,所以得另找一名女亲戚任第一夫人。—2008,重新出发! (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15:34 (UTC)
- 是。 Mu
i mean “夫人”一定是某人妻子的意思. Mu©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10:18 (UTC)
- 不一定,“第一夫人”是从英文“first lady”翻译过来,“lady”只是对女性的尊称,并没有表示婚姻状况,忘了曾经有哪个国家的元首已经丧妻,于是由未婚女儿担任第一夫人--Ws227 (留言) 2008年9月24日 (三) 17:32 (UTC)
- 额~ 宋庆龄不是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
- 纯属无聊,应该立刻提删。我还隐约感到一种蔑视妇女的意思。--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9月23日 (二) 04:33 (UTC)
为什么我在这个电脑不能登录?
[编辑]FF和IE都一样,IE设置Cookie隐私等级:中;刚重装的系统,显示登录成功,但新开一页看还是没登录--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9:41 (UTC)
- 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试试删除所有Cookie文件或者缓存文件试试,如果还不行再换换Opera或者Chrome?
10大维基百科的选拔标准?
[编辑]请问现行10大维基百科的选拔标准是什么?--百楽兎 2008年9月23日 (二) 06:22 (UTC)
- 谢谢。但不知道怎么使用Alexa,输入了zh.wikipedia.org查询,出来的结果却是wikipedia.org。(连结:http://www.alexa.com/data/details/traffic_details/zh.wikipedia.org )。--百楽兎 2008年9月23日 (二) 08:23 (UTC)
- 进到这画面之后,按左上角的“traffic details”,再到画面最底部,就可以看到各个子网址在整个网站中占的比例,目前10大的选拔就是根据这个来排列的。--ffaarr (talk) 2008年9月24日 (三) 01:51 (UTC)
- 原来是依“Where people go on Wikipedia.org”段落,谢谢。--百楽兎 2008年9月24日 (三) 06:33 (UTC)
有没有台湾wiki人能帮忙
[编辑]是大台北地区(具体属台北县 下面具体的地址就不知道了)的某个公司,需要和对方联系下(我现在就是他们的用户 不过现在的产品是很久之前买的 十几年了 公司可能搬家了吧),去买新一代的产品了,需要查询下对方现在具体的地址及其他联系方式(google搜索到的网站很久没更新啦)。由于是私人事务,方便的话 能否留MSN 电邮等联系?当然QQ也可以。先能联系上 后面才谈得上价钱、怎么买、买了怎么发过来。有愿意帮忙的,请到我对话页留言—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8年9月25日 (四) 05:01 (UTC)
国庆南方来个聚会不
[编辑]貌似内地的根本没有聚会!既然现在已经解放了,为何不来次聚会呢?聚会时间国庆期间,地址就深圳、广州,二选一吧。--Jyu.. (留言) 2008年9月25日 (四) 09:33 (UTC)
登登登登!让我介绍Professor Wikipedia!
[编辑]Professor Wikipedia这短片很有趣,以拟人的方式介绍维基百科,不过最好有人解释解释一下内容。短片最搞笑的一点,是一名女学生未达知名度水平,结果被Professor Wikipedia删除,她在“啊啊啊啊啊”之尖叫声下消失。—Iflwlou [ M { 2008年9月25日 (四) 15:17 (UTC)
热烈祝贺奥运、残奥圆满闭幕,坐等墙的重临
[编辑]盛宴结束了,表示热烈衷心的祝贺。同时耐心等待功夫之墙对维基的调教 —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9月17日 (三) 17:12 (UTC)
- 墙最近封掉Wikipedia单独的条目挺多的,而且我感觉貌似是专门针对中文维基的(如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等,而http://www.microsoft.com/胡锦涛 、http://www.bbc.co.uk/胡锦涛 都可以访问)。—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9月17日 (三) 19:57 (UTC)
- 呃,进一步测试发现:Google:wikipedia.org+胡锦涛不会被盾,Google:zh.wikipedia.org+胡锦涛会被盾。亦即只有url中“zh.wikipedia.org”与“胡锦涛”同时出现GFW才会被触发;不过,繁体字“胡錦濤”侥幸跑掉,我们可以访问http://zh.wikipedia.org/wiki/胡錦濤 来绕过GFW。综上可得,GFW馆里猿临幸中文维基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9月17日 (三) 20:03 (UTC)
- 错了,维基和Google不是一种默认的网址编码。维基转换“胡锦涛”为%BA%FA%BD%F5%CC%CE,Google转换“胡锦涛”为%E8%83%A1%E9%94%A6%E6%B6%9B
—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3:19 (UTC)
- 听起来像是墙的功能升级了。—Charlotte1125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1:05 (UTC)
只要在一境外网址中同时出现“%BA%FA%BD%F5%CC%CE”和zh.wikipedia.org就会被重置—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2:01 (UTC)
- 如果屏蔽一些敏感条目,允许大陆正常浏览也好。—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3:16 (UTC)
- 但如果撞了后全站屏蔽一段时间也挺麻烦--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11:33 (UTC)
- 全站屏蔽每次大约3-5分钟,比以前永久屏蔽已经要好很多了。—Msuker (留言) 2008年9月23日 (二) 11:55 (UTC)
- 但如果撞了后全站屏蔽一段时间也挺麻烦--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9日 (五) 11:33 (UTC)
- 如果屏蔽一些敏感条目,允许大陆正常浏览也好。—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13:16 (UTC)
- Google 和维基百科同样是用 Unicode,故此网址大家都应该是 %E8%83%A1%E9%94%A6%E6%B6%9B(或繁体是 %E8%83%A1%E9%8C%A6%E6%BF%A4)。出现 %BA%FA%BD%F5%CC%CE 的应是仍用 GB2312 的网站。-✉Hello World! 2008年9月23日 (二) 18:12 (UTC)
- 貌似Google均可接受,通过ie参数指定编码--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4:26 (UTC)
貌似wikipedia服务器已经设置过滤RST了?
[编辑]RT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1日 (日) 06:49 (UTC)
- 从何所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22日 (一) 09:11 (UTC)
- 本机过滤RST,条目六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2日 (一) 09:29 (UTC) 四事件可正常访问,但在Google搜索提示超时--
- 我测试了一下,没有发现设置过滤RST,最佳的测试关键词是“falun”—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23日 (二) 03:35 (UTC)
http://twitter.com/shizhao/statuses/931197774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16:15 (UTC)
miniwiki
[编辑]http://www.miniwiki.org/ 和wikipedia有联系吗?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03:36 (UTC)
- 看起来只是抓这边的资料所做的映射网站,但资料的更新没有同歩。(至少有好几天的时差)如果对方也遵守GFDL的话,应该无所谓。但反之,则有侵权之虑。-P1ayer (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3:41 (UTC)
“ | Other sites, like Miniwiki.org, which allows the editing on Chinese Wikipedia, even go further to introduce a so-called NPOV (No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 to exclude most political articles about China. According to site builders, "Wikipedia should never censor anything. If we really need it for some reasons, let mirror sites do it." | ” |
——en:Blocking of Wikipedia in mainland China#Mirror Sites |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3:56 (UTC)
- 我测试了一下,在那边的编辑居然过得来,User:Liangent/Temp/10,//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Liangent/Temp/10&action=history 但显示的IP不是我的(显示为218.213.226.210,香港的)。我没敢登录,不知道登录会有什么效果--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4:01 (UTC)
- 这点可以放心. 网站不会纪录任何人的登录资料, 正如我也不想自己的资料被纪录. 隐私是一个极重要的底线, 宁愿关站也不会去侵犯这些东西.
- 另外,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 我可能要久不久搬站, 以前预缴的费用全白缴, 加了一些广告补贴一下, 是真真正正的轻微补贴。谷歌不容许我在网上列出广告收入, 但谁承认自己超级八卦可以私下查询一下(http://www.miniwiki.org/wiki/about.html) 。如果(真的是 "如果" )...如果幸运地能有盈利, 所有钱会捐出去, 哪怕只赚 一元. 很多事没有保证, 但我保证不会用维基内容去赚一分钱.
- 另外说明一下, 现在进入美好时期, 这个站原本应该暂停服务, 保留下去只是为了应付下一个冰封期, 特别是上次四川地震时, 我看见多了好多连结, 可以让人无障碍直接连入汶川大地震一页, 只要没有被全面 gfw 掉, 这个站仍会保留多几年. --Miniwiki (留言) 2008年9月26日 (五) 03:45 (UTC)
- 在那边注册了一个ID: User:Liangent-test,用户资料/编辑确实是会传过来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4:16 (UTC)
- 暂时未找到同步延迟的现象。如果谁找到了,帮测试一下,在Miniwiki编辑会不会导致这里较新的更改丢失(我怀疑打开编辑页面时会导致强制重新读取内容/同步)--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14日 (日) 14:20 (UTC)
- 不必多虑,这是被封锁时大陆网友架的一个Mirror,当时我也是靠这个网站才能保持上得了wiki。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和User:Miniwiki联系。金翅大鹏鸟(talk) 2008年9月16日 (二) 06:50 (UTC)
-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镜像网站,并非故意盗用wiki数据库。--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9月26日 (五) 05:49 (UTC)
- 不必多虑,这是被封锁时大陆网友架的一个Mirror,当时我也是靠这个网站才能保持上得了wiki。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和User:Miniwiki联系。金翅大鹏鸟(talk) 2008年9月16日 (二) 06:50 (UTC)
- 谢谢谢谢..... 办了半年来, 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说....感动!! 为了这句话, 我刚才“预捐”了 600 元给乐施会(有协助中国农民及学童计划)。按照过去几天的广告收入情况, 一年至一年半很有可能收回这笔钱 (面红...), 挺有无本生利的快感. --Miniwiki (留言) 2008年9月26日 (五) 09:41 (UTC)
- 感谢你才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9月27日 (六) 06:51 (UTC)
首页出现严重错误
[编辑]新闻动态里写神七从“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中“甘肃省”三字纯属多余,应立刻去掉——该发射场实际位于内蒙古境内,酒泉只是离它最近的城市。--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9月26日 (五) 05:32 (UTC)
又:“每日图片”中的亨廷顿 (喀拜尔县)应为亨廷顿 (西弗吉尼亚州),请修改。—2008,重新出发! (留言) 2008年9月27日 (六) 04:32 (UTC)
如何治疗维基后遗症?
[编辑]我现在只要看见网页上红色的字体就会条件反射的反映出“尚未编辑”,并且条件反射的不去点击那个连接(尽管可能是需要的)……怎么办?—Oiuy4503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12:06 (UTC)
Special:Contributions/Bioyang,我不愿评论,大家自己判断。比较一下最近一两次这位用户的贡献内容即可。他对我的疑问也不愿回应。—User:Orion-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13:07 (UTC)
今年推选的管理员好少啊
[编辑]今年推选的管理员好少啊,去年15名左右,今年只有4-5名,太少了,最后一个季度是不是应该多发展一些,一方面可以分担工作,另一方面也给新人更多的机会啊。--用心阁(对话页) 2008年9月28日 (日) 07:01 (UTC)
- 我认为推选管理员不宜太急进,最好事先了解一下该用户能否承受巨大的压力(近来一些新用户非常喜欢用罢免制度来要胁管理员)及是否愿意抽出他部分(甚至是全部)用在维基的宝贵时间用在管理事务上,不然日后也会出问题的。所以我认为按照实际情况推荐适当的人选即可。—Altt311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7:12 (UTC)
- 有些语言版本的条目数远高于中文维基,但管理员数量却低于中文维基。(例如日文维基条目52万多,但管理员才62人)—ellery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2:19 (UTC)
- 目前的管理员人数对于中文维基来说已经足够了,只不过90名管理员中大约有30多名不太活跃,有些管理员热衷于条目内容而忽略了管理,使管理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持而已。—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10月1日 (三) 02:00 (UTC)
- 用户数也是要考虑进去的。—RalfX(议) 2008年10月1日 (三) 17:45 (UTC)
- 有些语言版本的条目数远高于中文维基,但管理员数量却低于中文维基。(例如日文维基条目52万多,但管理员才62人)—ellery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2:19 (UTC)
- ※取样对象为 http://www.wikipedia.org 十大网站,依条目规模排序。
- ※2008年10月1日资料,四舍五入计算。
- 英语版除外,中文版管理员与注册用户数的比例倒数第二。
语 | 注册用户数 | 管理员数 | 管理员比例(%) |
---|---|---|---|
en | 7,953,827 | 1,597 | 0.002 |
de | 619,648 | 304 | 0.049 |
fr | 460,383 | 179 | 0.039 |
pl | 218,762 | 148 | 0.068 |
ja | 246,080 | 61 | 0.025 |
it | 307,714 | 98 | 0.032 |
pt | 449,498 | 90 | 0.020 |
es | 833,134 | 131 | 0.016 |
ru | 168,909 | 73 | 0.043 |
zh | 511,775 | 90 | 0.018 |
- 我觉得看管理员占用户的比例的意义不大,中文维基有很大部分用户是注册了之后一次编辑都没有的(寒……),我认为最重要的数据是每日整个维基百科的编辑总数。—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10月1日 (三) 17:53 (UTC)
- 避免滥权,推选的管理员应小心谨慎。宁缺勿烂。有些人可能对于小小条目,或是来自其他语系维基的条目,或版权恐慌症……等,有点感冒?-P1ayer (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4:46 (UTC)
删除
[编辑]发现我创建的{{NoRedirectLink}}被删除了~说是和{{Noredirect}}重复~
不过之前我也没看过{{Noredirect}}而直接写的,真的一个字节不差吗?~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16:45 (UTC)
{{LinkWithParam|{{{1}}}|param=redirect=no}}
而Template:Noredirect的内容是:
<onlyinclude><span class="plainlinks">[{{fullurl:{{{1}}}|redirect=no}} {{{2|{{{1}}}}}}]</span></onlyinclude><noinclude> [[en:Template:Noredirect]] [[fr:Modèle:Noredirect]] [[ko:틀:안넘겨주기]] </noinclude>
我想重复的意思是只已经有相同目的的模板了吧。我没有具体看,问提删的人吧。--用心阁(对话页) 2008年9月28日 (日) 17:21 (UTC)
- onlyinclude有这个标签么? 不过用了plainlinks确实比较好一点~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03:41 (UTC)
- 应该是<includeonly></includeonly>吧。—Eky-♪ 2008年9月29日 (一) 04:28 (UTC)
- onlyinclude = includeonly --✉Hello World! 2008年9月29日 (一) 10:20 (UTC)
- 应该是<includeonly></includeonly>吧。—Eky-♪ 2008年9月29日 (一) 04:28 (UTC)
- 只有在引用模板时onlyinclude = includeonly。在模板页上使用时,两个标签的效果有差异,一个看得见,一个看不见。--百楽兎 2008年9月30日 (二) 02:22 (UTC)
- 那么onlyinclude不是相当于没加?--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03:56 (UTC)
- 不是。用说的绕舌,你实作测试一下就知道了。--百楽兎 2008年9月30日 (二) 04:38 (UTC)
- 用什么测试?--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0:37 (UTC)
- 可用沙盒、你的子页等等。--百楽兎 2008年9月30日 (二) 15:35 (UTC)
- 我是要问用什么代码测试看得出效果...?--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01:54 (UTC)
- thx --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10:18 (UTC)
恢复删除页面
[编辑]我不认为这是侵权
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疑似侵权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03:51 (UTC)
- 应该放在wikisource。--Alexcn 2008年10月1日 (三) 02:13 (UTC)
- 不是声明全文--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09:59 (UTC)
- 请到Wikipedia:页面恢复请求提出吧,但我认为是侵权,和新华网的网页几乎完全一致,抄录如下:
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于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五日至九月三十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陪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的有大平正芳外务大臣、二阶堂进内阁官房长官以及其他政府官员。 毛泽东主席于九月二十七日会见了田中角荣总理大臣。双方进行了认真、友好的谈话。 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交部长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大平正芳外务大臣,始终在友好气氛中,以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为中心,就两国间的各项问题,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
- User:Liangent兄可能还没有搞清楚侵权的定义吧。—用心阁(对话页) 2008年10月4日 (六) 17:35 (UTC)
这个图普通用户是可以上传覆盖的吗? 会不会直接影响左上角logo? --Liangent(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06:25 (UTC)
- 普通用户不能上传,原因是已经保护,这个图片看来就是左上角的LOGO.—用心阁(对话页) 2008年9月30日 (二) 06:34 (UTC)
为什么维基媒体没有广告?这与那个理念相抵触了?
[编辑]今天突然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Billyliang@天天砍书记 2008年9月27日 (六) 20:26 (UTC)
- 我个人见解,中立原则。广告与内容相关,会互相影响。即使实质上不会,观感上都会。HenryLi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1:51 (UTC)
- 我认为这与中立性关系不大。用户如果知道自己辛苦编辑的内容被用于赚钱,编辑的积极性就会减小了。—Wmrwiki (留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6:32 (UTC)
- 但网友明知道雅虎知识+及百度百科是由卖广告赚钱的营利事业经营的,自己贴的东西被该公司用来放广告赚钱,却比在维基百科还更热心的投入贴文。—ellery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0:36 (UTC)
-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理念与原则。认同理念原则则留,不认同则去。HenryLi (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05:30 (UTC)
- 但网友明知道雅虎知识+及百度百科是由卖广告赚钱的营利事业经营的,自己贴的东西被该公司用来放广告赚钱,却比在维基百科还更热心的投入贴文。—ellery (留言) 2008年9月30日 (二) 10:36 (UTC)
问:台湾地区目前有多少维基会员? —joe4269 2008年9月27日 (六) 22:24 (UTC)
- 维基百科是自由参与,并无所谓维基会员。登记用户系全球一律,并无记载地域。最多只可从统计上,得出各维基计划一时的地域人次。HenryLi (留言) 2008年9月28日 (日) 01:51 (UTC)
- 搭单问: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及香港维基媒体协会各有多少会员?--202.40.137.201 (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5:10 (UTC)
公司商标可以放在维基共享资源?
[编辑]在改写松下电器的条目时,发现到日文版的条目竟放上了File:Panasonic logo (Blue).svg(该公司商标),但一般对于公司及产品商标不是只准以合理使用吗?为何会在维基共享资源中出现?—ellery (留言) 2008年10月1日 (三) 11:07 (UTC)
- 由上传者绘画的作品皆可—ZModdlyg讨论+ 2008年10月1日 (三) 13:22 (UTC)
- 使用那种字体设计不具著作权。--百楽兎 2008年10月1日 (三) 15:03 (UTC)
这东西为什么不是以书籍封面合理使用而是因为是自己拍摄成了自由版权? —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5:22 (UTC)
- 这就叫侵权。--百楽兎 2008年10月2日 (四) 07:37 (UTC)
- 已在commons提删--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8:41 (UTC)
- 这是描述页内容,稍后以合理使用上传时使用
- 已在commons提删--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8:41 (UTC)
{{delete|reason=copyvio}} {{Information |Description={{zh|[[:zh:现代汉语词典]]。}} {{en|Xiandai Hanyu Cidian(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Source={{zh|由上传者拍攝。}} {{en|Captured by uploader.}} |Date=2007-7-3 |Author=[[:w:zh:User:Gzdavidwong|瓜皮仔]] |Permission={{Self|Cc-by-sa-2.5}} }} [[Category:Dictionaries]] --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08:43 (UTC)
- 已重新上传--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4日 (六) 11:08 (UTC)
redlink=1
[编辑]编辑页面的这个参数是干什么用的? —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2日 (四) 13:03 (UTC)
- 告诉MediaWiki你现在在新建页面。不知道有什么用? --卡库拉迪 (留言) 2008年10月4日 (六) 04:38 (UTC)
- 不用这个参数不是也可以新建?--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4日 (六) 11:10 (UTC)
这个条目需要大家的努力
[编辑]古琴,现在我和Vrgdong已经更新了很多,但还是不够,这样的大条目需要维基人的合作。希望有时间的维基人关注一下本条目,将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乐器作成特色条目应是炎黄子孙的己任。
另外,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是不是废止了?这么长时间的计划都没考虑过古琴,这种条目是最容易提升的了。—KeepOpera (留言) 2008年10月5日 (日) 02:02 (UTC)
统计页中的活跃用户?
[编辑]请问Special:Statistics的“活跃用户”(现时有5,928个)是怎样定义?—Hargau (留言) 2008年10月6日 (一) 05:27 (UTC)
- 过去30天至少一次编辑的注册用户。—Eky-♪ 2008年10月6日 (一) 13:19 (UTC)
不明白国家名字的译法
[编辑]有两个国家的名字,一个是(意译)狮子山(音译)塞拉利昂,一个是(意译)黑山(音译)蒙特内哥罗,观乎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是其中一个用音译、另一个用意译;但哪个音译哪个意译,却偏偏相反。究竟有没有翻译的指引的?(不要说是日常习惯吧,两个国家的字都不算常见的)--✉Hello World! 2008年9月27日 (六) 19:47 (UTC)
- s: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中国是有标准的,大致来说就是音译,但是黑山为什么不音译我也不知道。 Mu
©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7日 (六) 22:02 (UTC)
- 大开眼界,尤其见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Lanús的1944年前旧名Cuatro de Junio......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东南亚地名中的地理通名一般音译重复意译。如:老挝地名 Nam Ou 译“南乌江””,这条规则的用意是什么?越南的Song Hong也只是叫“红河”而已。补充一句,如果“明显反映地理特征的区域名称或有方位物意义的名称用意译”的话,是否黑山之所以译黑山的原因。但是,如此的话,荷兰的 Zeeland 省岂不是要译“海地”?再且,新西兰岂不是要译“新海地”?-✉Hello World! 2008年9月28日 (日) 08:28 (UTC)
- “具有一定意义,而音译又过长的地名可意译。如:苏联的 Остров Октябръской Реводюции 译‘十月革命岛’。”—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9月28日 (日) 13:09 (UTC)
- 黑山的写法 Crna Gora 只有3至4个音(视乎你会否把 r 当作元音如理解到汉语的“诗、施”原本与“儿”同韵的话,大概就是这样读,c 是 /ts/。),音译起来一点也不长,音译可写成4个汉字的“茨那哥拉”,怎也不够 Rio de Janeiro、Buenos Aires 等那么多音节。另,据第三条──各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Montenegro 是威尼斯语或意大利语的写法,不合用。不过,如无法查找原本国家文字的,只查到英语的,可以怎办?还有的是维基文库中的 Октябрьской 打错字了。可否查清楚原文是否也是错字?--✉Hello World! 2008年9月28日 (日) 15:36 (UTC)
- could be, i don't understand russian and cyrillic alphabet, so please correct it. Mu
©dener 留 言 2008年9月29日 (一) 10:22 (UTC)
- could be, i don't understand russian and cyrillic alphabet, so please correct it. Mu
- 黑山的写法 Crna Gora 只有3至4个音(视乎你会否把 r 当作元音如理解到汉语的“诗、施”原本与“儿”同韵的话,大概就是这样读,c 是 /ts/。),音译起来一点也不长,音译可写成4个汉字的“茨那哥拉”,怎也不够 Rio de Janeiro、Buenos Aires 等那么多音节。另,据第三条──各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Montenegro 是威尼斯语或意大利语的写法,不合用。不过,如无法查找原本国家文字的,只查到英语的,可以怎办?还有的是维基文库中的 Октябрьской 打错字了。可否查清楚原文是否也是错字?--✉Hello World! 2008年9月28日 (日) 15:36 (UTC)
- “具有一定意义,而音译又过长的地名可意译。如:苏联的 Остров Октябръской Реводюции 译‘十月革命岛’。”—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9月28日 (日) 13:09 (UTC)
- 大开眼界,尤其见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Lanús的1944年前旧名Cuatro de Junio......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东南亚地名中的地理通名一般音译重复意译。如:老挝地名 Nam Ou 译“南乌江””,这条规则的用意是什么?越南的Song Hong也只是叫“红河”而已。补充一句,如果“明显反映地理特征的区域名称或有方位物意义的名称用意译”的话,是否黑山之所以译黑山的原因。但是,如此的话,荷兰的 Zeeland 省岂不是要译“海地”?再且,新西兰岂不是要译“新海地”?-✉Hello World! 2008年9月28日 (日) 08:28 (UTC)
- 黑山因为不论是他们本国通用的塞尔维亚语Црна Гора和世界通用的名称Montenegro的意思都是黑山,但如果音译两种名称的音不同,选择哪种音译都不能兼顾,所以干脆用意译。红河可能是传统译法,其他的都是将“河”音译后再加上汉语的江或河,如雅鲁藏布江。--方洪渐 (留言) 2008年10月6日 (一) 00:33 (UTC)
黑山也应该是这个道理。—Msuker (留言) 2008年10月6日 (一) 13:37 (UTC)(五)国际上习惯用意译的地名,汉译时也意译。如:加拿大的 Great Bear Lake 各国都用意译,我国也意译为“大熊湖”。
- 关于黑山这个个案,国际上(或只少是英语系国家)不属于惯用意(意思)译,而是惯用意(意大利)译才是。它的意大利名字Montenegro,到了英语也是Montenegro。只可惜,尽管negro在英语也算流通已久;英语却没有monte这个字。--✉Hello World! 2008年10月7日 (二) 15:14 (UTC)
- 英文条目en:Montenegro:
英美受过良好教育的,就算不能说拉丁文,难道还会不知道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Msuker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9:49 (UTC)The country's name in most Western European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reflects an adoption of the Venetian term monte negro, meaning "black mountain" ...
- 英文条目en:Montenegro:
- 关于黑山这个个案,国际上(或只少是英语系国家)不属于惯用意(意思)译,而是惯用意(意大利)译才是。它的意大利名字Montenegro,到了英语也是Montenegro。只可惜,尽管negro在英语也算流通已久;英语却没有monte这个字。--✉Hello World! 2008年10月7日 (二) 15:14 (UTC)
- 音译还是意译,本国的态度也很关键。当年科特迪瓦(Ivery Coast)就曾经专函发给其他各国,要求各国统一采用法语拼写Cote d'Ivoire作为其国名,中国也随之将其国名改译为科特迪瓦。金翅大鹏鸟(talk) 2008年10月8日 (三) 08:53 (UTC)
- 那东帝汶怎样呢?她同样要求各国统一拼写,但是...... --✉Hello World! 2008年10月9日 (四) 08:23 (UTC)
- 东帝汶不单单是名字问题,还有所谓的“地位问题”,很多人都不敢认它,怎么敢听。中国政府对于主权国家一般还是比较尊重的,有时候甚至有点莫名其妙的太尊重,比如什么刚果金刚果布。刚果扎伊尔本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 主要还是看对方是不是闹。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英国,明显英字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对苏格兰、北爱、威尔士的不尊重,但是从来没有考虑过更改。甚至奥运会出场的时候,既不按照大不列颠XXX,也不按照联合王国,就是按照“英”字。扎伊尔一改名,就要恢复刚果了,声音一大,中国马上就改了,也没考虑过至今到底多少中国人知道哪个是金哪个是布。- Msuker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9:55 (UTC)
- (1) 之所以有两个刚果,是比利时、法国和葡萄牙把刚果瓜分的结果。只是在名称上,从没有人把它们称作西 / 东刚果;甚至1960年至1965年,两个国家都是叫刚果共和国。“刚果(布)”之所以这样译/写,是来自联合国第1486号决议,这个写法不是中国大陆发明的。“刚果(金)”在称作扎伊尔之前,是称作“刚果(Léopoldville)”(金沙萨旧名利奥波德二世城),来自联合国第1480号决议。扎伊尔可看成是独裁者蒙博托的国号。 (2) 上面引自英语条目的句子,我觉得最有趣的那个字是“adoption”。即它不是“translation”或“transliteration”。但是原因何在? (3) 正如该译写通则所说,“英国”是个有了长久历史的翻译,但是“黑山”在中文有了多久?--✉Hello World! 2008年10月10日 (五) 06:08 (UTC)
- 那东帝汶怎样呢?她同样要求各国统一拼写,但是...... --✉Hello World! 2008年10月9日 (四) 08:23 (UTC)
会有中国政府控制维基管理员这种事吗?
[编辑]我了解到前段时间中国大陆发生过贴吧吧主被公安要求交出账号密码,配合删帖的事(新闻被删除,这是百度快照)。现在维基百科没有封锁,如果情况乐观,以后一直不封锁,却发生类似上述的事情:大陆的维基管理员被当局控制……会有这种事发生吗?万一发生了怎么办? —kegns (留言) 2008年10月7日 (二) 05:06 (UTC)
- 维基又不是靠头衔吃饭的,一个管理员也不能怎么样吧。如果他连续进行破坏性编辑和管理员操作,不管是自己干的,或者被盗号了,或者真被公安局“招安”了,最多也就是投票剥夺其权限然后回退所有编辑而已。维基没有特权,所以根本不怕这种个别性问题。- Msuker (留言) 2008年10月7日 (二) 12:45 (UTC)
- HTTP404--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8日 (三) 07:47 (UTC)
- 看这里:南方都市报或者这里:谷歌快照。—小烈 (找我?) 2008年10月8日 (三) 09:05 (UTC)
- 这个我反而怎么都不怕,怕就怕天朝朝廷派遣的特使在维基开始时安安份份,然后终于混了个管理员来做—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10月8日 (三) 09:09 (UTC)
- 一般管理员,可做的事,除了 delete 和 undelete 外,就是把户口或 IP 锁上。说到查已注册用户 IP 这回事,要用户查核 (Checkuser)权限的人才能做。获得这权限的门槛非常高,不用过于担心。--✉Hello World! 2008年10月9日 (四) 01:11 (UTC)
- 说到查已注册用户的IP,我想若是http直连的话,对于ISP来说应该能够知道某个IP访问(修改)的内容,根本不用管是哪个用户。--kegns (留言) 2008年10月9日 (四) 02:31 (UTC)
- 看这里:南方都市报或者这里:谷歌快照。—小烈 (找我?) 2008年10月8日 (三) 09:05 (UTC)
- HTTP404--Liangent(留言) 2008年10月8日 (三) 07:47 (UTC)
“维基引擎”?
[编辑]在闲逛之际,偶然发现一个叫做Category:维基引擎的分类。就我所知,“维基”一词是专有名词,专指维基媒体基金会和各维基计划,而非计算机程序。因此,我认为根本没有“维基引擎”一词。然而,我不排除“维基引擎”一词有我不知道的意思。大家认为这词存在吗?应该删除这分类吗?—豆聪 BeanChung 2008年10月10日 (五) 14:37 (UTC)
- 改为Wiki引擎或者Wiki系统吧,这样不会有歧义。“维基”是Wikimedia的注册商标,但“wiki”却可以拿来统称一切类似Wikipedia的网站及其后台的系统。—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10月10日 (五) 16:33 (UTC)
有共享资源真好
[编辑]刚才看到一则新闻,“司机听警广触法? 宣导不足(台湾奇摩新闻)”。个人真的觉得可以自由使用GFDL或是知识共享的资源真好。—章·安德鲁┼留张纸条┼美好的仗┼飞鸽传信┼ 2008年10月14日 (二) 04:52 (UTC)
- 有些公家机构就是这样,没有营利压力就不知自己吃的米是用钱买的。有在卖广告的其他电台就不会笨到自挡财路。--百楽兎 2008年10月14日 (二) 16:04 (UTC)
合作编写生物条目
[编辑]
re:感谢状
[编辑]问: 致:非常厉害的摆哈龙门阵管理员 晚上好!给您伤脑筋啰!很抱歉。在此致上十二万分感谢!感谢您大力帮助!我已知道您的明白!因为白天见工、晚上读书,教授出的期中期末作业(深怕自己选的条目会被删除)最后抱鸭蛋回家!〈我是个老人家会受不了的〉 —神话传说-石观音 (留言) 2008年10月16日 (四) 09:59 (UTC)
re:致歉函
[编辑]问: 致:管理员
一位新手上路,老師規定在此作條目寫報告,發生重大錯誤,感到很抱歉! 非常抱歉。
—神话传说-石观音 (留言) 2008年10月17日 (五) 00:31 (UTC)
不仅是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也在抄维基百科
[编辑]例如:分类:化学与Category:化学、分类:化学品与Category:化学品、分类:按阴离子划分的无机盐与Category:按阴离子分类的化合物,只不过维基百科的分类已经被重命名了[1]。还有这个:赵明毅——互动百科……—Choij (留言) 2008年10月17日 (五) 07:51 (UTC)
- 网络上抄袭的情况多的是。例如:这个网站抄袭了it:Chiesa di San Benedetto in Piscinula的内容。--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8年10月19日 (日) 13:58 (UTC)
re:真无贡献意义,请删除!
[编辑]问:== 致歉 == 管理员您们大家好!非常抱歉!新上路的我! 关于文章中所带入的参考书籍资料是从有的, 诚品购入的〈传说日本〉 博客来购入的日文原文〈稻生物怪录绘卷集成〉。 穿插的百物语的确是参考网络上资料。若无贡献意义,请删除!
—神话传说-石观音 (留言) 2008年10月17日 (五) 10:33 (UTC)
想念外婆
[编辑]问:今天偶尔在维基百科上发现了外婆的名字--194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重庆市的委员 王履冰,她很早就去世了,关于她的一切我们几乎就想谜一样一无所知,这么多年了过去,不管她是怎样的一个人,作为后人我们很想念她,有人知道她的故事吗?渴望得到您的帮助,多谢了! —123.55.34.225 (留言) 2008年10月18日 (六) 03:10 (UTC)
- 可能有些资料被埋藏在历史主流之下了,希望这位朋友能顺利了解到自己外婆的信息,如果可以,也在了解信息后试着编写下你外婆的条目(如果符合wiki新条目的守则的话),我们很有兴趣一起能了解你的分享和记忆-孙学 (留言) 2008年10月20日 (一) 13:5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