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社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會主題

社會網絡分析圖

社會網絡

社會一詞並沒有太正式明確的定義,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群體,占據一定的空間,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風俗習慣。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所組成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意。在科學研究和科幻小說等等裡面,有時亦可作「外星人社會」。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體人類活動聚居的範圍,例如是:城市、聚居點等等;廣義的社會則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是英國社會東方社會東南亞西方世界,均可作為社會的廣義解釋,也可以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叫做社會學
查看更多...


典範條目

貝爾格勒
貝爾格勒塞爾維亞語Београд;英語:Belgrade),歐洲國家塞爾維亞首都和最大城市,以及當年南斯拉夫聯邦時期的總首都。

貝爾格勒市位於塞爾維亞北部薩瓦河多瑙河匯合處,此處也是潘諾尼亞平原巴爾幹半島的相遇處。貝爾格勒共有人口123萬,是原南斯拉夫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堡雅典布加勒斯特巴爾幹半島第四大城市。

貝爾格勒地區最早的人類居住出現在公元前4800年溫查文明時期。如今的城市位置由凱爾特人公元前3世紀確定,後被羅馬帝國占領。城市的斯拉夫語名字Beligrad(字面意思為「白城」)第一次被提及是在878年。1284年,貝爾格勒第一次成為塞爾維亞斯雷姆王國的首都。此後,它還先後成為塞爾維亞(1404年-1918年、2006年-)、南斯拉夫(1918年-2003年)首都以及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的行政、立法首都(2003年-2006年)。

貝爾格勒是塞爾維亞唯一的直轄市,被分為17個自治市[錨點失效],每一個都擁有自己的地方委員會。貝爾格勒占塞爾維亞總面積的3.6%,約21%(不包括科索沃自治省)的塞爾維亞人居住在該市。貝爾格勒是塞爾維亞的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


特色圖片

1850年妥協案
1850年妥協案
Credit: Peter F. Rothermel

美國參議員亨利·克萊在舊參議院發表講話,呼籲就分裂美國的問題達成妥協。其結果是1850年妥協案,一攬子五項法案,其中前兩項法案於9月9日通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法案導致南北戰爭前幾年的妥協精神崩潰,特別是在克萊和丹尼爾·韋伯斯特去世之後。


特色人物

塞繆爾·亞當斯
塞繆爾·亞當斯Samuel Adams,1722年~1803年),美國革命家、政治家麻薩諸塞州人,約翰·亞當斯堂兄。生於波士頓,畢業於哈佛大學。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自由之子茶黨)的創建者之一和領導人,反對食糖條例、反對印花稅條例 、反對《唐森德稅法》,策動波士頓傾茶事件,震驚全美。他是兩屆大陸會議的代表,簽署了《獨立宣言》,參與起草邦聯憲法。1787年,反抗州政府對農民漠視的謝伊斯起義爆發後,他支持詹姆斯·鮑登嚴厲鎮壓起義。立憲會議後,他在聯邦黨與反聯邦黨人之間游移不定。他曾在1794年至1797年任麻薩諸塞州州長,1803年他在波士頓逝世。


分類

維基專題

相關專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相關主題

網絡資源

其他主題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