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社會
外觀
社會科學主題: 社會 · 社會學 · 藝術 · 人類學 · 文化 · 經濟學 · 教育 · 地理 · 歷史 · 人權 · 歧視 · 身心障礙 · 網際網路 · 法律 · 哲學 · 社會運動 · LGBT · 女性主義 · 自由主義 · 無政府主義
社會主題
典範條目
貝爾格勒(塞爾維亞語:Београд;英語:Belgrade),歐洲國家塞爾維亞首都和最大城市,以及當年南斯拉夫聯邦時期的總首都。
貝爾格勒市位於塞爾維亞北部薩瓦河和多瑙河匯合處,此處也是潘諾尼亞平原和巴爾幹半島的相遇處。貝爾格勒共有人口123萬,是原南斯拉夫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堡、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巴爾幹半島第四大城市。 貝爾格勒地區最早的人類居住出現在公元前4800年溫查文明時期。如今的城市位置由凱爾特人於公元前3世紀確定,後被羅馬帝國占領。城市的斯拉夫語名字Beligrad(字面意思為「白城」)第一次被提及是在878年。1284年,貝爾格勒第一次成為塞爾維亞斯雷姆王國的首都。此後,它還先後成為塞爾維亞(1404年-1918年、2006年-)、南斯拉夫(1918年-2003年)首都以及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的行政、立法首都(2003年-2006年)。 貝爾格勒是塞爾維亞唯一的直轄市,被分為17個自治市[錨點失效],每一個都擁有自己的地方委員會。貝爾格勒占塞爾維亞總面積的3.6%,約21%(不包括科索沃自治省)的塞爾維亞人居住在該市。貝爾格勒是塞爾維亞的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
特色圖片
特色人物
塞繆爾·亞當斯(Samuel Adams,1722年~1803年),美國革命家、政治家,麻薩諸塞州人,約翰·亞當斯堂兄。生於波士頓,畢業於哈佛大學。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自由之子(茶黨)的創建者之一和領導人,反對食糖條例、反對印花稅條例 、反對《唐森德稅法》,策動波士頓傾茶事件,震驚全美。他是兩屆大陸會議的代表,簽署了《獨立宣言》,參與起草邦聯憲法。1787年,反抗州政府對農民漠視的謝伊斯起義爆發後,他支持詹姆斯·鮑登嚴厲鎮壓起義。立憲會議後,他在聯邦黨與反聯邦黨人之間游移不定。他曾在1794年至1797年任麻薩諸塞州州長,1803年他在波士頓逝世。
分類維基專題相關主題網絡資源其他主題維基媒體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