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It's gonna be awesome/中国国民党的重北轻南争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uilding Stage: 整地打桩中。 16% of progress has been made as of 2017/12/18


重北轻南、又称为南北差距南北失衡主要指的是台湾民众普遍对于中央政府施政上对各县市存在差别待遇的印象及共识。 国民政府迁台至今,在过去七十年中,中国国民党作为中央政府的时间共计61年 (1949-2000、2008-2016);民主进步党作为中央政府的时间为(2000~2008、2016~现今)。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中央政府在台北,国民党在历史上侧重于台湾北部的政策(特别是台北市新北市,因此衍生出“台北看天下”一词,讽刺其中央决策官员,在台北养尊处优,不知民间疾苦)是造成此一印象的原因之一[1]。也就是说,南北社会结构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准差距与“重北轻南”政策的推行,造成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区别,而这样的区别逐渐影响到民众的选举投票行为[2]

“高雄是座港湾城市,经济及产业的发展,与港区密不可分,高雄港清领时期开港,在日治时建立现代化的港口,同时将港边的哈玛星、擘划为高雄第一个城市规划区。而做为运输原料及成品临港线铁道,以及一座座的工厂仓库中国造船公司中国钢铁公司中国石油公司、“仁大(即仁武大社)石化工业区”和“林园石化工业区”),沿着高雄港的岸边一一建立起来。自此,高雄港带领台湾走向国际,但也开始承担国家发展重工业的重担及使命。”[3]

1990-1998年,时任高雄市长吴敦义,多次炮轰中央政府“重北轻南”的政策,频频为高雄人叫屈。[4]

[7]

预算分配[编辑]

  • “国父在遗嘱里面说,要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最后一句话就是说,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需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他一生念念不忘的,就是求取一个平等的地位。”[10]
  • 2018年统筹分配税款,双北市分得将近800亿元。[11]
  • 1999年在国民党主导的国会中通过之现行统筹税款分配公式,直辖市营利事业营业额人口面积财政能力计算,县市则考量财政收支差短及营利事业营业额。[11]
  • 高雄市县市合并,统筹款反而下降。[12]
  • [13]
  • [14]
  • [15]
  • 台塑六轻
  • 企业总部所在地、营业税。
  • 1999年修订财政收支划分法后,台北市的财源虽然已经愈来愈不具过去的绝对优势。 但相对于其他县市财源匮乏的程度,台北市仍相对可做为其他县市依赖的对象。[16]
  • 若当年度统筹款超征,约在隔年一、二月会再加码发放,也是“超征红包”。以现行公式来计算,六都可领取接近九十亿元的“红包”,其中以台北市超过廿亿元最多,其次为新北市的十六亿元,台南市、桃园市、台中市、高雄市约可领到十亿至十五亿元。[17]
  • [18]

各方人士的呼吁[编辑]

  • 高雄市副市长林永坚 : 吴敦义应反转重北轻南政策[19]
  • 2017年八月内政部公布人口统计数据,台中市以近千人口超越高雄,仅次于新北市成为第二大县市,对此现况,高雄市长陈菊在脸书大方恭喜台中人口超越高雄,她提到,1980年到2016年间,北部县市人口增加368万、中部114万,高雄仅有86万,“往北发展”似乎成了习惯,但长期的趋势造成南部人口成长低于中部、再低于北部,她点出是国土规划产业布局的结果。[20]
  • 陈致中指出“重北轻南”现象,双北施政与议会的关注度较中南部高,这是值得思考的现象。[21]
  • 资深媒体人周福来:“吴敦义临危受命筹组行动内阁,虽然仓促成军但大致来说还算得体,就近程说第一课当然是救灾,但以远程而言则必须用“南方观点”看台湾,打破数十年来‘重北轻南’的迷思,毕竟南部人的怨气与怒气如何化解,就看吴揆的执行能力了。”[22]
  • 伍忠信:“国民党如果还保持这马英九时代的重北轻南思维,不仅愚蠢无比,明年要想大有斩获,也将如缘木求鱼。”[23]、“吴敦义的双北‘重中之重’说,也遭党内质疑是否维持重北轻南的传统战略,以及对于南部长期废土南高屏持续放弃,集中全力抢双北?”[24]
  • 柯文哲说:“中央财政画支,不解决不行。”[12]
  •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台湾南北失衡的情况更加恶化,国民党执政不仅未积极平衡南北落差,民进党执政时期为平衡南北所作的建设规划,也进度缓慢,或停顿未推动,如故宫南院国家图书馆南部分馆卫武营文化中心等,实在有亏治理之责。”[25]
  • 沈春华对于家乡发生气爆意外,沉重又心痛,更痛批政府“重北轻南”,让南部人沦为“二等公民”[26]
  • 屏东县长潘孟安:“屏东县的机车数量高居全国之冠,这是因为中央长期重北轻南、县内交通不便所致,为了补足大众运输系统,县府已完成规划公车整体路线,2015年全县公车路线只有75条,目前正逐步增加,预计至2018年要增加到114条。”、“过去几次重大交通建设,中央都忽略了屏东县的整体发展;强调高铁是百年建设,不能够再次忽视屏东县民的权益跟屏东县的产业发展”[27]
  •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民国前总统李登辉:“事实上只要走出台北,就会发现,台北呈现出来的政治观点,其实已经背离了台湾的主流民意。......当然,在传统‘重北轻南’的发展策略下,想扭转这样的情势还需要很多的努力。”[28]
  • 陈冲:“贫富差距与南北差距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9]
  • 陈其迈:“中央长年政经发展过度集中北部,导致人口不断往北移;根据内政部今年9月最新人口统计台北新北基隆目前已承载超过703万9000人,近3分之1人口集中在面积2457平方公里的台北盆地内,造成交通拥挤、房价及物价高涨等问题,分散首都机能和人口即有其必要性与急切性。...... 新西兰1864年将首都从第一大城奥克兰迁往北岛的第二大城威灵顿;澳大利亚1927年将首都从墨尔本迁往堪培拉;巴西1960年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到内陆的巴西利亚,都是国土均衡发展整体考量而迁都”。[30]
  • 姚人多:“中山高速公路自北向南到了员林左右,便从原本的三线道缩成两线道,开车的人无须费神去看车窗外的路标,从宽到狭的车道便让人永远不会搞错:南部到了。对养尊处优的台北知识菁英来说,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不仅路比较窄,同时也没有好的工作机会。”。[5]
  • 嘉义县长张花冠:“南北城乡差距,如‘天龙、地鼠国与鲁蛇、蚯蚓国’,六都崛起,与非六都城乡财政失衡愈来愈严重,加速嘉县人口外流老化,补助税收少,缺钱做基础建设,当然也欠缺维护公厕的预算。”
  • 新竹县长邱镜淳:“我们不是天龙,更不是地鼠,是认真的客家牛!”[33]
  • 曾任中国国民党首席副主席詹启贤坦言:“过去台南人对国民党的印象有重北轻南的感觉,因此觉得国民党与台南遥远、疏远,台南的心声应该进入国民党中央,如选出南部人当党主席,能让党中央多听到南部的心声。”[34]
  • 高雄市政府发言人丁允恭:“上波县市合并时,国土规划导向错误,中央应重新规划、整并;外界认为高雄市经济发展缓慢,但个人可支配所得,高雄市排在6都居第2名,去年经济部招商评比也是前段班,高雄却有先天劣势,就是中央长期重北轻南。”[35][36]
  • 台南市新闻处长许淑芬:“台湾政治、经济资源都集中北部,南北不平衡,(立委)席次被拿走,算是惩罚;中央许多计算地区发展的基准都有疑义,例如财划法的计算公式,没有计算农业产值,许多公司都设立在台北市,致经济、财政资源分配不均。”[36]
  • 台中市新闻局长卓冠廷:“台湾长期重北轻南又轻中。”[36]
  • 江宜桦:“将全力缩短城乡差距,扭转重北轻南情势。”[37]


民众心声[编辑]

两岸关系[编辑]

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 选举结果。
南部都市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皆由国民党取得多数选票。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 选举结果

两岸交流成果南北分配不均且集中在少数人手上[编辑]

虽然南部高雄市长陈菊支持两岸交流,然而两岸交流所带来的果实并未实际嘉惠南部人。[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航权分配重北轻南[编辑]

2014年8月,行政院官员到访高雄听取在地观光业者的意见,与会的在地观光业者表示,高雄两岸直航班机增加太慢,班次甚至不如台中,影响陆客造访意愿,也抱怨政府长期“重北轻南”,造成“南北失衡”,让南部业者很难做。[49]

国民政府撤退来台后对台的资源及产业布局[编辑]

早期国民党政府的产业布局策略,中南部以工业为主,其中高雄则是重工业,台北则是发展商业聚落。而传统工业发展在高雄的发展,例如:楠梓加工出口区,带动台湾经济的成长,却也留下了污染给高雄市民承担。[38]

[50]

台湾中油炼油厂[编辑]

经济部资料显示,我国石化产业自1960年代开始发展,乙烯产能达到400万公吨,至今规模已为全球第九大,2010年产值达新台币1.82兆元,供应人工纤维纺织塑胶制品电子汽车产业所需之大宗石化原材料为主,整体石化上中下游产值达4.1兆元,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51]

中油炼油厂 郝柏村

中国造船厂[编辑]

中国造船公司[a]高雄总厂,坐落于高雄市小港区的临海工业区内,是十大建设中第一个完成的重要建设,该厂的设立肩负支持航运、贸易、国防及发展关联工业多目标之基本任务。于1975年建厂同时,即承建美商44万5千载重吨超级油轮,同时中国造船公司也合并原位于基隆的台湾造船公司为其基隆总厂

大炼钢厂[编辑]

中国钢铁公司,为了防止依赖外国钢品太深,减轻外汇负担,并解除过去因钢源不一,影响产品精度的缺点,遂决定兴建一贯作业炼钢场,于是出资兴办中国钢铁公司,并将其纳入十大建设之一。中国钢铁公司的一贯作业炼钢场,占地约480公顷,位于高雄临海第四工业区,滨临高雄港第二港口,自远洋输入原料后,可迳泊厂区码头起卸,节省运费与转运成本。

石油化学工业[编辑]

即今中国石油公司[b]高雄炼油总厂,在高雄县(因高雄县市合并改制直辖市,并入新成立之高雄市)开发两处石化工业区—“仁大(即仁武大社)石化工业区”和“林园石化工业区”。中国石油公司高雄炼油总厂的兴建对于台湾的塑胶、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化学品工业之发展而言,不仅减少国内工业对外之依存性,且将增加下游加工产品在外销上的竞争力。

台塑六轻[编辑]

1990年10月20日,郝柏村在行政院院会中指示,认为有环保争议的第六套轻油裂解厂是“政府核定的重大经建计划,因此一定要建。国家建设所考量的是整体的利益,不能因一地或一少部分人利益而否决全民利益”。不顾民意反对之六轻建成后出现环保争议,虽六轻约有六成的产品出口,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台湾的总排放量的1/5,每年产生1万6000吨的硫氧化物与3340吨的悬浮微粒。[52]

1990年8月郝柏村内阁指示以“检肃流氓条例”对付环保、工运、农运人士,确保核四六轻可以顺利推动[53]1991年,郝柏村更以北宜高速公路要胁宜兰人接受六轻,行政院直接删除1992年的60亿元北宜高速公路预算。至1991年6月行政院正式核定六轻设云林离岛工业区。第一阶段宜兰反六轻运动的主要的抗争对象是当时台湾最大企业台塑集团;第二阶段的主要抗争对象则是时任总统李登辉行政院长郝柏村领导的中央政府。[54]

云林[编辑]

云林麦寮地区的人口至今只增加一万人。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34,554—    
1986 34,612+0.2%
1991 31,863−7.9%
1996 32,118+0.8%
2001 32,436+1.0%
2006 32,968+1.6%
2011 39,147+18.7%
2016 45,126+15.3%
来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当地以务农、捕鱼等为业的居民起先“锣鼓喧天欢迎六轻的来到,期盼风头水尾的农渔偏乡,摇身一变成工业重镇”,但自完工以来大量的资金流动除了影响当地治安,与大自然接触的农民发现在地环境生态、甚至自身的健康也走下坡,便逐渐传出抗议声浪,尤以许厝分校之迁校争议为最。[55]六轻事后进行的补偿方案与生态再造措施,也受到相当多的正反论调的讨论和检讨。

“全台各县市家庭可支配所得”的资料中,云林县很多年都在最后一名左右,这显示出云林县的贫穷情况十分严重,并没有如同当年六轻动工前中央政府官员保证的那般因六轻而脱离贫穷。[56]


[57]

2016上半年,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调查发现,过去四十年,台湾各县市的健康情况:台北是健康了,但中彰云嘉却变成“重癌乡症”。 [58] [59]

电厂分布[编辑]

台中发电厂[编辑]

台中发电厂,又称台中电厂台中火力发电厂,是位于台湾台中市龙井区火力发电厂,隶属于台湾电力公司,以煤炭为燃料。厂址位于台中港南端,于1986年开始兴建计划,紧邻大肚溪出海口北岸,西邻台湾海峡,厂区面积277.5公顷,储煤场面积68公顷,用地由台中港抽砂回填之海埔新生地,于发电厂北方建有卸煤码头供运煤船使用。燃煤机组、燃气涡轮机组及风力发电机组的总发电功率为5,824MW,在2017年被超越后,则是世界第二大燃煤火力发电厂,同时也是台湾发电量最大的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亦为世界第一[61]。厂区烟囱高250米以利燃煤废气排放扩散之效果。

2017年11月,国民党立委卢秀燕江启臣先后表态参选台中市长,两人异口同声批评台中空污急遽恶化。[62]台中市长林佳龙回应指出,台电已投资92亿要更新1-4号机组设备,规划投入140亿兴建室内煤仓,提高生煤品质,紫爆时协调降载等,台电也已规划在2025年,以2座燃气锅炉取代4座燃煤锅炉[62],并且呼吁“用汗水取代口水”。[62]

https://times.hinet.net/news/20985788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51522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1114/1051480.htm?t=灰濛「紫爆」!用台中人的肺供電…火力發電廠遭退件 网叹:霾都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1113/1051555.htm?t=火力發電成「肺咳家園」!PM2.5占總量14.5%25 台中市民超怕肺癌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33500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1021/37820914/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2801387

大林电厂扩建案[编辑]

大林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2,086,900公吨

此案从2007年元月第一次环评专案小组审查,到2008年4月第四次审查时,决议无法接受台电扩增4部机组,仅同意给予2部。但政党轮替后,台电对此案结果不满提起申覆,2008年6月环评大会决议退回专案小组重审。[60]

大林火力发电厂位于高雄市小港区,系1960年代为因应台湾长期经济发展,用电量快速增加而兴建之发电厂。[63]

大林电厂位于高雄市小港区,厂内有6部发电机组,分别从民国58年到83年运转。1到5号机(2部燃煤、2部燃油、1部油气) 陆续将满40年,台电提出淘汰这5部机组,扩建为4部单机容量8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60]

扩建后的总发电量从185万千瓦爆增到320万千瓦,燃煤使用量增加5倍,悬浮微粒污染物每年增加340吨,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增加1000万吨,造成高雄市每人每年排放量从现在34吨,再增加7吨,稳站世界第一。[60]

此案从2007年元月第一次环评专案小组审查,到2008年4月第四次审查时,决议无法接受台电扩增4部机组,仅同意给予2部。但政党轮替后后台电不满提起申覆,2008年6月环评大会决议退回专案小组重审。[60]

2009年,台电位在其它县市的部分发电厂是采天然瓦斯发电,却在高雄大林电厂规划生煤发电,增设后燃煤机组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年增加一千零八十万吨,粒状污染物则增加三百四十一吨,严重增加高市空气污染危害高雄市民的健康及空气质量[64][65]。时任高雄市长的陈菊不满台电在高雄市采廉价生煤设备发电,认为是对高雄市的差别待遇,市府难以接受。她说,为了市民健康,市府立场就是“污染不增加,维持碳平衡机制”。大林发电厂扩建。[66]高雄市环保局指出,全市汽机车每年排放二气化碳约220万至240万吨,全市民生用电1年排碳量约890万吨;一旦台电大林厂通过扩建4座机组,年排碳量将再增加1000万吨。现在南部电厂每年发电量为1358万千瓦,但南台湾用电量才975万千瓦,已绰绰有余;但是北部发电量供不应求,若扩建案只是为了掩盖“南电北送”,高雄人没法接受。[67]

当时以沈世宏为首的环保署曾提出,“碳交易”概念,认为高雄市增加的排碳量,“可到中国黑龙江种树抵减”、“大林电厂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将自台电其他电厂减量来交换,或购买国内外碳权”。陈菊指出这是荒谬的作法,她不同意,高雄人也不会同意。[67][68][69]

环保署随后发布新闻稿批评高雄市政府,认为:“地方政府就其辖境内电厂改建,不适合以增加的CO2排放,做为抗争与责难中央的议题。 ”[70]

南电北送[编辑]

2009年,南部的所有电厂之年发电量为1358万千瓦,而南台湾用电量为975万千瓦,惟北部发电量则呈现供不应求。于这样的时空背景之下,当时的中央政府仍持续于南部兴建燃煤电厂,引发争议。为此,高雄市长陈菊曾公开表示:“若大林电厂扩建案只是为了掩盖‘南电北送’,高雄人没法接受。”[67]

位于高雄市中心的南部发电厂1953年时,台湾电力公司开始进行电源加速开发计划,加上为因应于台湾南部地区发展工业所需用电,而推动兴建的火力发电厂[71],是自国民政府来台后,第一座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也是唯一一座位在市中心的发电厂[72]

台电总部迁移到空污区[编辑]

由于台湾电力公司的公司总部位于台北市精华区且设有台电大楼站,引起中南部民众批评,“中南部居民像‘灾民’,官员不应该在北部享受干净空气,要对中南部空污改善下决策前应该常驻‘灾区’,感受中南部居民的痛苦。”

空气污染[编辑]

空气为人类生存之必要条件,且为延续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空气质量显得十分重要,工厂、动力交通工具不断排放废气,造成空气污染逐年攀升,对民众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空气质量新指标(AQI)指标分六等级,分别是良好的绿色、普通的黄色、对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对所有族群不健康的红色、非常不健康的紫色和危害的褐色;中南部冬季污染物,主要是细悬浮微粒PM2.5

根据环保署统计,自去年十二月实施空气质量新指标(AQI)以来,南部空气质量达到“不良橘”以上的天数,八十天中竟有七十六天,另有四天是普通,没有任何一天是良好,不健康天数高达九成五,南部人几乎每天都在呼吸脏空气。[74]中部地区八十天中,也有卅七天达到不健康的“不良橘”,空污天数达到百分之四十六;北部地区八十天中有十二天“不良橘”以上天数。[74]

中南部地区长期以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发起“反空污找蓝天大游行”活动,于台中、高雄同步登场,参加者包括:中研院前院长李远哲以及中部地方首长李进勇涂醒哲等人都将一起走上街头。稍早游行现场并由超过300人排出象征中南部空污严重的“北蓝南黑”的台湾图形,相当壮观。[75]

台北市[编辑]

北部[编辑]

AQI>100总日数占比[76]
县市 比例
1. 高雄市 (包含屏东市 34.5%
2. 嘉义市 34.2%
3. 云林县 31.6%
4. 台南市 30.3%
5. 南投县 29.5%
6. 嘉义县 27.2%
7. 屏东县(包含恒春半岛 26.0%
8. 台中市 21.7%
9. 彰化县 20.1%
10. 苗栗县 14.6%
11. 新竹县 13.3%

[77]

中部[编辑]

位于云林县的台塑六轻,拍摄于2014

中部的两个固定污染源有台中火力发电厂台塑六轻等。

台中火力发电厂位于台湾台中市龙井区火力发电厂,隶属于台湾电力公司,以煤炭为燃料。厂址位于台中港南端,于1986年(民国75年)开始兴建计划,紧邻大肚溪出海口北岸,西邻台湾海峡,厂区面积277.5公顷,储煤场面积68公顷,用地由台中港抽砂回填之海埔新生地,于发电厂北方建有卸煤码头供运煤船使用,是世界第二大燃煤火力发电厂,同时也是台湾发电量最大的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亦为世界第一[61]。厂区烟囱高250米以利燃煤废气排放扩散之效果。

第六套轻油裂解厂郝柏村1990年(民国79年)10月20日在行政院院会中指示,认为有环保争议的六轻是“政府核定的重大经建计划,因此一定要建。国家建设所考量的是整体的利益,不能因一地或一少部分人利益而否决全民利益”。现今的六轻约有六成的产品出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台湾的总排放量的1/5,每年产生1万6000吨的硫氧化物与3340吨的悬浮微粒[78]

[79]

[80]

南部[编辑]

苹果日报》统计2016年全台“一般空气质量监测站”数据,即设置于人口密集、可能发生高污染或能反映较大区域空气质量之测站。 台湾西半部AQI大于100日数,以北部桃竹苗较佳,介于23~64日;中部地区次之,介于69~84日;南投云嘉南则有97~120日,高屏地区则有100~160日,其中最差3区分别为左营潮州大寮,都在142日以上。[81]

[82][83]

云嘉南以及高屏地区AQI>100的天数皆超过百天以上,几近于全年的3分之1。[81]

高雄市[编辑]

高雄市空气质量指标AQI>100的天数以左营区最糟,2016年11月到2017年10月共有170天、楠梓区居次,一年也有153天。[84]

根据统计,2016空气全台湾空气质量最差的地区以高雄市左营区156天不良居冠。[85] 即便位于后劲五轻关闭,左营区等北高雄的空气质量仍是全台湾最糟的地方。[86]台湾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即为高屏地区[87]

高雄空气污染来源PM2.5浓度组成[88]

  重工业(50%)
  汽机车废气(25%)
  大气飘散污染(25%)

高雄市空气质量指标AQI>100的天数以左营区最糟,2016年11月到2017年10月共有170天、楠梓区居次,一年也有153天。[89]

根据统计,2016全台湾空气质量最差的地区以高雄市左营区156天不良居冠。[85] 即便位于后劲五轻关闭,左营区等北高雄的空气质量仍是全台湾最糟的地方。[86]台湾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即为高屏地区[87]

2015年根据康健杂志报导,全台PM2.5污染前三名,全部都在高雄。在国民政府迁台后选择在高雄发展重工业,于是高雄聚集了国营的钢铁石化工业龙头,连带吸引相关厂商进驻,使得全台湾空气污染比较大、排放比较大的列管(工厂),总共有7100家,高雄就占了3千家 (全台87%钢铁业集中在高雄)。[88]。2015年,环保署虽拟定“高屏空污总量管制计划”,但为求顺利推行,计划开始前3年并不需要减少排放。2014-2015年间,环保署自动监测站显示:左营凤山小港地区,一整年PM2.5浓度,都不在良好范围。[88]

2011年高雄市政府曾表示,在中央政府重北轻南的政策下,高雄市政府身为一个地方政府职权内截至2011年已经付诸实行的政策如下:

  • 绿美化市容。[64]
  • 翻转城市形象。[64]

2016年新政府上任后,新推出的措施为:

产业转型[编辑]

国民政府撤退来台后在高雄港边建立了各式重工业工厂,为早期台湾的工商业发展供应充沛的基础原料电力,为台湾经济起飞的重要推手,然而时至今日却因为这些工厂已占去“因高屏空气质量全台最差才首创‘空气污染总量管制’”的总量管制额度,使得台积电等高科技公司难以投资高雄,高雄的产业转型遇上困难。[91][92]

体育资源的南北差距[编辑]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编辑]

2012年3月25日:台北市政府FISU签约,正式展开筹办工作[93]。 同月,台北市政府为了全心筹办台北世大运,选择放弃申办二○一九年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主办权,却只通知中华奥会评选出的第三顺位台北县,没有通知第二顺位高雄市。台北县政府体育处官员说,台北市因为争取到主办二○一七年世大运,放弃争办二○一九年亚运,但台北县不会因此改变策略,仍以争取二○二三年的亚运主办权为目标。因为从没有同一个城市连办两届,争取恐怕只是徒劳无功。由于当时台湾城市获得承办权的几率颇高,因此时任高雄市长陈菊表示:“若北市府、中华奥会能即时告知高雄市政府讯息,高雄市就有机会做好万全准备,如今一切都为时已晚,很可惜。”[94][95][96]两年后,越南河内因财政困窘放弃2019亚运承办权,曾有议员在议会请陈菊争取承办,陈菊回应道:“除非中央愿意用支持台北世大运的积极态度支持高雄市,否则很困难。从杜哈广州仁川,近年每届亚运平均花费8百亿元,除非中央愿意支持,除非中央换党执政,否则以高市现有财力,很难争取承办。2009举办世运会连世运会主席Ron都说‘那是历来最好的一次’,但体育署计划争取的国际大型赛事根本没有高雄市,2023亚运也是以新北市为代表。”[97] 2017年8月:体育署长林德福表示,虽然2017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中间进场中断,不过最后还是排除困难,让选手能够入场,这部分获得国际领袖(国外体育协会高层人士,包含 FISU(国际大学运动总会)主席、ISF(国际学校体育总会)会长、IO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以及许多单项世界运动总会会长等)的正面回应,他们也肯定台湾在处理突发状况时的能力。[98] 林德福补充,已经向 ISF 提出申办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获得正面回应,ISF 的技术人员将在这 3 天里,到桃园市各场馆访视。[98]台中已确定在 2019 年举办东亚青年运动会,接下来也希望在高雄举办盛大的国际型赛会。[98]

Section link or map link to a row anchor[编辑]

To enable a section link's anchor (or a map link's anchor), referencing a specific row within a table, an id="section link anchor name" parameter needs to be added to the row start |- or <tr>:

|- id="section link anchor name"
<tr id="section link anchor name">

Note that each anchor link anchor name must be different from every other in the page (this includes heading names), to create valid XHTML and allow proper linking.

Example of a map link to a row

When a country label, containing a link, is clicked on the map, the link coded, for example, as [[#Table row 11|Slovenia]] that references the anchor (within the table), coded as |- id="Table row 11", makes the page scroll so selected row of the table is at the top of the browser view. Here, we use the template family {{Image label begin}}, {{Image label small}}, and {{Image label end}} to lay out such a table for us:
















         
  Countries by percent of Avaaz members per popul.
     The list can be scrolled manually or interactively

  
   #   |          Country  |     Popul. | Avaaz |  color coded %
         
1 Andorra 85,000 3,316   3.90
2 Luxembourg 498,000 14,228   2.86
3 France 64,768,000 1,827,517   2.82
4 Belgium 10,423,000 292,530   2.81
5 Iceland 309,000 7,667 2.48
6 Switzerland 7,623,000 182,814 2.40
7 Malta 407,000 9,129 2.24
8 Austria 8,214,000 167,132 2.03
9 Liechtenstein 36,000 718 1.99
10 Spain 46,506,000 810,680 1.74
11 Slovenia 2,003,000 27,780 1.39
12 Sweden 9,074,000 125,248 1.38
13 Germany 81,644,000 1,082,972 1.33
14 Italy 60,749,000 796,634 1.31
15 Ireland 4,623,000 58,504 1.27
16 United Kingdom 62,348,000 781,025 1.25
17 Portugal 10,736,000 132,219 1.23
18 Netherlands 16,574,000 191,608 1.16
19 Romania 21,959,000 211,867 0.96
20 Norway 4,676,000 36,483 0.78
21 Denmark 5,516,000 41,377 0.75
22 Bulgaria 7,149,000 52,296 0.73
23 Greece 10,750,000 78,874 0.73
24 Latvia 2,218,000 14,967 0.67
25 Estonia 1,291,000 8,535 0.66
26 Croatia 4,487,000 28,950 0.65
27 Lithuania 3,545,000 21,721 0.61
28 Finland 5,255,000 28,836 0.55
29 Hungary 9,992,000 51,684 0.52
30 Poland 38,464,000 162,643 0.42
31 Slovakia 5,470,000 22,588 0.41
32 Czech Republic 10,202,000 39,358 0.39
33 Macedonia 2,072,000 3847 0.19
34 Bosnia and Herz. 4,622,000 8,436 0.18
35 Serbia 7,345,000 12,369 0.17
36 Montenegro 667,000 1,101 0.17
37 Albania 2,987,000 3,300 0.11
38 Moldova 3,732,000 2,134 0.06
39 Russia 139,390,000 62,932 0.05
40 Belarus 9,613,000 2,643 0.03
41 Ukraine 45,416,000 13,002 0.03

土地污染的南北差距[编辑]

1988年8月15日,当时任职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的工程师林英杰,在宿舍抽烟却意外引发气爆,导致全身高达85%的烧烫伤。令人感到纳闷的是,在一个寻常的雨前低压的天气中,点烟竟然引发气爆。愤怒的后劲居民因而而以“公共危险罪”控告中油[99]

事实上在这场爆炸的前几年,也就是1983年,在后劲地区就曾发生扑朔迷离的事故。有一位欧巴桑在半夜点蚊香,结果却因为油气而引发大火,欧巴桑双腿烧伤,“阮后劲社人都在这种惊恐中过日子啦!你说,这种日子怎么过?明明离炼油厂还有一段距离,抽根烟、点个蚊香,就有性命之危,这是什么样的居住环境? ”,一名后劲居民这么告诉报导者的记者。 [99]

台湾的水污染[编辑]

公害林园事件2013年日月光废水污染事件台湾美国无线电公司污染案昇利化工高屏溪污染事件后劲溪二仁溪新竹李长荣化工厂事件台湾环境运动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search=台灣水汙染&title=Special:搜索&go=Go&

污水下水道[编辑]

基础建设、公共设施[编辑]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8460

公共厕所[编辑]

民调显示国人觉得台北市的公厕干净度位居全国各县市之冠,但“地鼠国”官员与民众认为这与天龙国拥有较多资源有关。嘉义县长张花冠说,六都崛起造成城乡失衡,加速嘉县人口外流人口老化,补助税收少,缺钱做基础建设也无维护公厕预算。[100]

民调显示,28.6%的受访民众认为台北市的公厕在全国各县市中最干净,远胜排名第二台中市的3.8%。民众张佳玲说,台北市公园、车站的厕所普遍干净,尤其是各处都有的捷运站,明亮又安全。 这样的干净印象,背后其实有庞大的预算支撑。以台北捷运为例,每年花5.2亿元维护117个车站的公厕,北捷指出,光卫生纸就要花2000万元,而各式用具、消毒液等消耗品及垃圾清运费则要5000万余元,其余则是人事费用。[100]

国民运动中心[编辑]

国民运动中心

台北市于天桥、地下道装设冷气[编辑]

2014年父亲节当天,ETtoday新闻云报导标题为《台北好有钱!市府砸70万帮天桥电梯装冷气》的新闻。后来该新闻引起全台民众广大回响。[101]

台北市新工处指出,人行陆桥地下道电梯都是户外型式,均采玻璃外壳,透视性较佳,相对阻绝日照辐射热效能较差;所以在夏季日照充分下,不同方位的电梯车厢内温度较室外温度可能高出5至10度,这种环境条件不适合民众使用。[101]

此举遭评是有钱没地方花,浪费能源,“天龙国心态”。民进党议员刘耀仁痛批,“天龙国人民比较娇贵,不能耐热吗?坐一趟15秒就会热衰竭吗?”装设冷气,不仅维修费、电费是多余开销,还会浪费能源。[101]

然而,北市除彩虹人行陆桥酒泉街人行陆桥兴建时,电梯已设置冷气机外,北市府已经于当年一月再投入68万元,在中华路人行陆桥、台大医院前人行地下道、台北荣总前人行地下道、腾云人行陆桥、行善人行陆桥及南港软件园区人行地下道等6处电梯冷气,共设置11台冷气机。[101]

台北铁路地下化[编辑]

1979年行政院核定将台北市区之铁路地下化,并由交通部于1983年7月成立“交通部台北市区地下铁路工程处”(现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着手规划该专案。当时台铁为台湾省省营事业,但该专案由中央政府跳过之层级直接执行,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改善台北交通空气质量的重视。

工程主体为纵贯线南港板桥间路段改建为可容纳四线路轨、以及部分与捷运共构之地下隧道,并同时供台铁与高铁使用。另外配合铁路地下化,将原位于华山的台北铁路货运站,先迁至南港、再迁至五堵;原位于台北站区内的客运调车场,则迁出与分拆为西部干线专用(台北→南港七堵)以及东部干线专用(台北→板桥树林)。

目前台铁部分已全线地下化,高铁台北-南港间路段也已通车营运,目前剩余高铁南港-汐止基地间路段尚在施工。

台北捷运[编辑]

文湖线南京复兴站,可转乘位于地下的松山新店线
台北车站为路网中最重要的转乘站,图为旅客在台北车站的穿堂层转乘情景

1984年9月行政院宣布十四项重大建设计划,台北都会区捷运系统初期计划被列入其中,至此台北捷运兴建已成既定政策。1986年行政院宣布执行计划由台北市政府成立捷运工程局负责执行,另外由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成立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省市及中央意见。[102]

1985年3月1日,经建会与台北捷运顾问工程司(TTC)[c]签约,进行台北都会区捷运系统综合研究。1986年,行政院核定经建会所通过的《台北捷运初期路网方案》,该方案即为第一版的台北捷运初期路网,把淡水线和新店线衔接为红线,同时也列入了今日的中和线、板桥至松山的蓝线[d]、木栅线[e][102]

1986年6月27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筹备处成立[103]。1987年2月23日,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简称台北市捷运局)正式成立[103]。1990年初才加入内湖线和土城线,初期路网到此才正式计划完[102]

截至2016年底,台北捷运的业内收入仍处在亏损状态[104]

六线齐发[编辑]

1988年7月22日,台北捷运首项工程——北投机厂举行开工典礼。初期路网除了后来追加的文湖线外,6条路线几乎同时动工,号称“六线齐发”[105]

日运量统计[编辑]

各年度 日平均运量 备注
1996 82,679 该年度的三月日均量 (以下)
1997 43,130 Example
1998 155,071 Example
1999 326,387 板南线第一阶段通车
2000 694,971 Example
2001 893,129 Example
2002 874,801 Example
2003 936,795 Example
2004 974,951 Example
2005 1,027,963 Example
2006 1,030,194 Example
2007 1,166,321 Example
2008 1,239,761 Example
2009 Example Example

[106]

高雄捷运[编辑]

1998年行政院决定以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办理,1999年经甄选后由高雄捷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兴建初期路网,并于2008年3月9日开始正式通车营运。高雄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则只负责路线规划与兴建监督,不负责兴建。

高雄捷运初期高运量系统总经费为新台币1813.79亿元,其中政府出资83.19%(计1508.89亿元),民间出资16.81%(计304.9亿元,其中198亿元向银行团联贷取得)。政府出资部分中央政府补助约1191亿元,高雄市政府县市改制前)负担约286亿元,而高雄县政府(县市改制前)负担约32亿元[107]

台北捷运营运模式不同之处在于,路线的兴建与通车后的营运,皆由以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BOT)组成的“高雄捷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其兴建、营运特许期限共36年(由签约起算而非营运起算)[108],高捷公司需负担钜额的折旧摊提及利息费用[109],营运5年以来,亏损严重,濒临破产边缘,以致须于2012年9月函请高雄市政府修改BOT合约[110],并在各车站争取额外收入和实施削减成本的措施。此外兴建捷运当时政府亦提供三大土地开发案,来作为交换条件,以增加民间参与诱因[111]

修约后,高雄捷运财务渐有改善,于2017年1月,宣布2016年盈余7400万元[112],为首度盈余,除了运量增加,平均每日达17.2万人次外,多角化经营也是原因,将南机厂租给大鲁阁草衙道,大寮主机厂部分土地作为享温馨囍宴会馆及旧振南观光工厂,并成功打造动漫角色-高捷少女,甚至跨足4G通讯电缆租赁,皆有助于营收。[113]

马英九政府上任后[编辑]

2008年自马英九当选总统后,任内再也没有通过任何一个高雄捷运建设包含延伸案。[114]然而,其任期中每年核定一条台北捷运路线[115][116]

2015年台北市财政局长陈盈蓉表示,“除健保费外,捷运‘一年一条通’高额的建设费也让财务有些吃重,但如今捷运路网已大致完成[114]。”

三环三线

蔡英文政府上任后[编辑]

2016年执政党再次轮替,行政院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中核给高雄市高雄捷运黄线高雄捷运红线路竹延伸线,引来众多来自台北的国民党立委质疑声浪。高雄市政府表示:高雄捷运2016年开始已经转亏为盈,1年可赚4000多万元,并非如外界认为高雄人不喜欢搭高捷。高雄轨道建设已在高雄市议会获得蓝绿支持,就算是国民党籍的高雄立委,包括黄昭顺陈宜民都未公开反对。未来高雄市取得前瞻经费后,捷运红线可串接位于路竹区的科学园区,新的捷运黄线则可通行大寮区[114]

高雄市政府认为捷运要提升运量,就得形成路网。2017年过去十余年,马英九政府已在北捷投注1兆2千亿元,但高捷兴建红线和橘线后,进度停滞。马政府执政时期都没有捷运建设,运量和北捷比起来才有差距。[114]

高雄市政府研考会长许立明认为,中南部城市配得较多前瞻计划的经费,主因在于台湾发展南北失衡,台湾过去40年,西部增加760万人,其中85%以上集中于浊水溪以北的都市,首都圈越来越拥挤。[117][114]

各县市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编辑]

[118]

[119]

社会资源的南北差距[编辑]

2017年11月,一名曾有物质滥用家暴、有过一段婚姻纪录且其建立的家庭已被列为高风险家庭的男子带着独自扶养的两名国小二年级及两名幼稚园共四名小女儿自杀,令人扼腕。正值社会讨论之际,一名多年来在台南市投入“高风险青少年”辅导工作的教会人士,上街举牌抗议,因为她服务过的两名“废墟少年 (编著:意旨出身在高风险家庭的孩子们)”相继自杀。她不满政府社会福利资源分配不当,破碎家庭的青少年就算想力争上游,仍步上人生绝路。[120]

2017年11月1日,报导者出版了《废墟里的少年-两万名被遗忘的高风险家庭孩子们》专题报导。[121]内容报导,在距离台北市数百公里远的偏乡小孩受到隔代贫穷表观遗传的隔代效应的影响。

[122]

[123]

[124] [125][126]

贫富不均、贫富差距[编辑]


台北市自力兴建博物馆[编辑]

[128]

县市债务[编辑]

台北市[编辑]

  • 中央健保费补助重北轻南。[129]
8年市长任内,台北市的负债减少200多亿,偿还700亿元的健保费。 [130]
— 前台北市长 郝龙斌 2015/07


  • 立委蔡正元在沟通时,直接向张盛和表明“我可能是下一任台北市长,你这样是存心欺负我,这样我不可能能接受”,立委赖士葆则建议中央应该放宽台北市政府的举债上限,“台北市砍得太凶了!”[131]

高雄市[编辑]

台北市长柯文哲在市府内部会议中提到:“自己与高雄市长陈菊同为‘市长身份’,自己是不断地想办法还债,但高雄举债竟多达2600亿元,相信未来无论谁接陈菊的位置,都很难做!”[132]引起批评,批评者认为,做为全台湾最优渥的城市[133],台北市得天独厚[134]。 高雄市长陈菊亲自回应表示:“柯文哲做为台湾一个条件最优渥城市的市长,应该支持、协助、至少鼓励其他县市,她不愿意看到‘更多对别人的耻笑,对别人的不齿’、‘这样没有展现高度’、‘非常的可惜’。台湾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做为全台湾资源、财政最丰沛的台北市长,对高雄的批评,她也只能说‘尊重’。不过,我认为,如果高雄能像台北市一样有11条轨道(意指捷运),中央挹注了1兆元以上的预算,如果高雄市有台北市的资源,我当然不需要负债。”[135],并强调负债,是为了要建设。

随后柯文哲市长在台北市议会的答询中表示:“中央《财政收支划分法》的问题,不解决不行。”[12]

高雄市的举债高峰,集中在重大基础建设如铁路地下化、兴建捷运,以及县市合并后弭平城乡差距的期间。[38]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2825357

苗栗县[编辑]

柯文哲高雄市长陈菊近期因举债问题隔空喊话。柯文哲上午出席“MIT艋舺健走活动”后接受媒体访问谈到财政议题时表示,最近看了报表才知道,台湾各个县市正一步一步“苗栗化”,因此财政纪律是一大问题。

苗栗县长徐耀昌说,柯文哲身为首都首长,不应口无遮拦、“从台北看天下”。他强调,苗栗县府经过3年来积极开源节流、招商引资,财政状况已趋稳定改善,早非3年前状况。[139]

国民所得[编辑]

[140]

平均寿命[编辑]

2015年中华民国各县市平均寿命

根据内政部105年度统计资料显示,六都之中台北市平均寿命最高是83.36岁,最短的则是高雄市民平均寿命78.9岁,差了将近5岁。[38]台东县的平均寿命更是比台北市少了8岁左右。[127]

六都中,台南市高雄市的平均寿命显著低于全台平均寿命,其中高雄市的平均寿命低于全台平均寿命将近两岁。

基本上台湾各县市的平均寿命由北而南递减,由西向东递减,反映了中央政府长期以来资源分配重北轻南的政策。

癌症发生率[编辑]

国立中兴大学环境工程教授庄秉洁在脸书贴文公布,最新的全癌症死亡率分布地图(1972-2011)。并表示大家可以看到中云嘉持续恶化中(贴文里面的照片图为年龄标准化后之死亡率。[141]

庄秉洁教授指出,台北在1981年许多乡镇不是红色就是紫色,分别代表全台最高的10%或显著高的乡镇。但自从1980后工厂迁出台北及1997后台北捷运陆续通车后,其癌症相对于全台就开始减少了。已经有不少行政区成了代表最低10%的乡镇区的白色或显著低的黄色。但是中云嘉就正好相反。[141]


对国民党的印象[编辑]

了无新意、观念守旧、不相信年轻人、权贵、不劳而获、劫贫济富。国民党长期的重北轻南,使得人民对此一印象更加根深蒂固。

representatives:

台北市长候选人 连胜文、其父连战。全世界最有钱的政党。

二代健保赠与税税率蔡英文政府#军公教年终慰问金黄国昌#批评军公教年终慰问金退休军公教人员优惠存款2013年-2014年中国国民党直辖市长及县市长提名作业国家年金改革委员会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02772

[142]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2846706

观念守旧[编辑]

[143]

迟迟不敢改革军公教退休制度[编辑]

军公教年终慰问金一刀切[编辑]

2014年11月2日,廖正井立委表示政府基于信赖保护原则,不能因民进党指无法源依据就任意砍掉军公教年终慰问金,应继续发放,况且砍到的都是生活困苦的军公教遗眷,且一刀切说2万以下才能领,逻辑不通,希望检讨。[144] 2014年11月10日,廖正井利用立法委员质询时说,若他是人事长会立刻研究恢复军公教年终慰问金,若总统行政院长不同意,他会辞职不干。若影响中国国民党2014县市长地方选举,将唯人事长黄富源是问。更强调中国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连胜文民调一直没有起色,就是因为公务员不爽,国民党若失去台北市台中市人事行政总处必须要负最大的政治责任[145]

缺乏温暖,眼里只有权贵[编辑]

台北市万华区的龙山寺前的艋岬公园有许多街友聚集。台北市长柯文哲先前曾说,他相信只要把艋舺地区的街友洗干净,他们摇身一变即成为游客。[146]然而国民党台北市议员锺小平利用议会总质询,建议台北市长柯文哲,应该迅速把捷运龙山寺站的遮蔽物全部拆掉,不要让街友聚集。否则,“全世界的街友都来了,万华永无宁日,房屋降价你们赔吗?”为此,台北市社会局长许立民说,应该要让艋舺公园的街友有友善环境,且艋舺公园现在已经干净很多。最后柯文哲认为街友还是要有个地方睡觉和休息,没有拆除的计划。[146]

致力于捍卫有产阶级的资产[编辑]

[147]

致力于捍卫权势、集权[编辑]

[148]

不思改进选举文化[编辑]

[149]

不排富发放敬老金[编辑]

台北市长柯文哲今天重申,重阳敬老金不该齐头式发放,北市仍有发给中低收入户长者,“目前只有台北市没(统一)发,并不是每个县市都在发,就代表他们是对的”。

表态参选明年台北市长选举的国民党前立委丁守中说,若自己当选就恢复重阳敬老金。 [150]

[151]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3677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2835

教育资源[编辑]

公私立大学学费差异。公立大学分布不均

北市国高中全面配置冷气+室内温水游泳池。

高雄市的学校仍是红土操场时,台北市各级学校的操场已经是高档的PU跑道。

医疗资源[编辑]

中华民国医学中心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于1988年起全面实施医院评鉴后,高于区域医院、地区医院的最高等级医院分级。[152][153]

医学中心除具有研究、教学训练、精密诊断、高度医疗等多种功能外,还负有辅导、协助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责任,并且需通过设有医学中心数量限制的医院评鉴。而因数量限制未能获评医学中心的高等级医院,则可被评鉴为准医学中心。[152][154]

目前中华民国共有19间医学中心及3间准医学中心。19间中有9间医学中心位于台北市新北市

区域 医学中心数 准医学中心数
台北市新北市 9 2
北部地区 (双北市除外) 0 0
台中地区 3 0
彰化地区 1 0
中部地区 4 0
南部地区 5 1
台南地区 2 0
高雄地区 3 1
东部地区、外岛 1 0

牙医[编辑]

台湾牙医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偏乡问题最严重。台北市平均每1,000人就有一位牙医师看诊,而偏乡地区平均4,000人才有一位牙医师服务,显见偏乡学童的口腔健康亟需从小密切照护![155]

阳明医院宜兰院区[编辑]

中国国民党主席暨总统参选人洪秀柱曾在立法院多次提案将阳明医院宜兰兰阳院区“瘦身”,兰阳院区床数从625床降为502床,总员额也由1515人降到1000人,还要求“废除新民院区”,而怕会有第2期计划,洪更要求阳明医院“不得扩建”。[156]

儿童精神医疗的城乡差距[编辑]

就台湾的医疗层面探讨:目前儿童青少年精神医疗相关专业人力(比如说: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临床心理师、社工师、职能治疗师等)资源仍相当缺乏,城乡差距仍然颇大,以致许多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医疗需求(包括: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行为治疗)无法被满足。究因包括:健保结构/给付制度不够合理、整体医疗规划不足等问题。故合理调整儿童青少年精神医疗相关健保给付,并更进一步完善规划儿童青少年精神医疗合理人力配置与专业人员之培育,是刻不容缓的要务。[157][158][159][160][158] [161]

经济[编辑]

亚太经贸园区[编辑]

学术机构分布[编辑]

2008-2017 国民党中央政府在台湾的建设暨产业布局(2008-2016政府预算)[编辑]

台北市[编辑]

2010年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编辑]

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编辑]

2009年高雄世界运动会[编辑]

交通[编辑]

  • 台北市路平专案前后6年花了111亿。[163]

为了庆祝亲民党台北市议员林国成竞选总部成立,台北市长郝龙斌27日前往站台,除了大赞子弟兵外,还不忘自夸,“北市道路与骑楼品质不只是全台湾最好,我们现在跟东京纽约比,我们都不输他们!”言语中透露台北市路平专案与骑楼整平计划非常成功。

教育[编辑]

2011年众所瞩目的高等教育大型补助计划“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结果出炉,12所入榜大学当中,在中南部的大学仅有3所,且所获经费都被砍,引发高教资源分配不均的疑虑[166]

  • 对此结果,中兴大学校长萧介夫表示:“这样的结果‘令人遗憾’、‘令人失望’。资源集中在北部,不重视中部,也不重视农业,这样的经费配置,对国家发展恐怕不是件好事。”[166]
  • 成功大学校长黄煌煇说:“教学与研究资源南北分配不均;据统计,新竹以北的教学资源占70%,新竹以南只占30%,政府投资有一点失调。”[166]
  • 中山大学校长杨弘敦说:“高教资源南北不均的气氛‘愈来愈严重’,中南部先天不良,希望教育部能够思考,让教育资源分散,中山、成大等大学应该要有发展的机会。”[166]

松山机场大故宫计划行政院新庄联合办公大楼

[167]

中央政府重大直接投资明细[编辑]

to be continued.

炒作房地产[编辑]

新庄副都心

投资环境 (交通区位)[编辑]

爱台十二大建设[编辑]

爱台十二建设,是时任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与时任副总统萧万长,于2008年总统大选竞选期间所提出的经济建设政见[168],纳入部分新十大建设建设内容,预计投资新台币3.99兆元[169],其中政府预算约2.79兆元,特别预算占5846.9亿[170],还有其他部分建设尚未实施。

经济建设[编辑]

  • 高雄市观光旅馆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海尼说,高雄气爆后因媒体大肆报导,吓跑不少旅客,全市各大观光饭店住房率从7成掉到5成;高雄两岸直航班机也增加太慢,班次甚至不如台中,影响陆客造访意愿。与会业者也抱怨政府长期重北轻南,造成南北失衡,让南部业者很难做。[49]


产业园区[编辑]

县市预算比较表[编辑]

举债[编辑]

海空经贸城[编辑]

高雄海空经贸城

航空发展[编辑]

  • 2010年,行政院颁布机场园区发展条例,然而只适用于桃园国际机场,桃园国际机场因此能有一个机场营运公司,整个机场的经营模式的服务弹性、资金募集及效率方面可以得到比较大的提升。[171]
  • 居住在中南部的人,若要搭乘长程航班到达欧洲美洲,则桃园机场是唯一的选择。飞往日本韩国的早班班机绝大多数也都在桃园机场起飞。住在南部的旅客,若要能衔接上在桃园机场的班机,必须搭乘高速铁路高铁桃园站(单趟全票1330元)再转车到桃园机场或是利用中华航空公司每天一班清晨从高雄起飞到桃园机场的接驳机。如要确保万无一失,来自南方的旅客还需前一晚预先抵达桃园。[172]
  • 一名从南部自行开车到桃园,搭机前往中国大陆西安旅游的旅客指出:“油钱、过路费及停车都是钱,很累,为何高雄没班机。从桃园出,对南部人真的很浪费时间、精力和钱。”[172]
  • 网友po文反映,中央政府“重北轻南”必定导致南部人口减少。高雄捷运设“高雄国际机场站”比桃园机场捷运还早8年,也不见高雄机场的旅客暴增,足见运量还是北部多。[172]
  • 高雄旅行公会理事长吴盈良表示,南部旅客当然希望从高雄出发。航空公司在台北跟高雄都是卖1万元,但南部旅客成本却比台北高,还要提早出发4至5小时准备。政府应有效分配资源,在高雄辟航点,国外旅客也会进来。[172]

轨道建设[编辑]

过去七十年来(其中由国民党执政的时间为62年),政府投资在大台北的轨道建设交通部统计远超过是一兆一八四二亿,未来新北市至少还要再投入二0八亿元,所以总共是一兆两千亿左右。这是从2018年起未来八年全国轨道建设特别预算总数的数倍。[173]

国民党对于台北城外南方建设的意见[编辑]

“网络上怎么有这么多Bumblers?(编注:笨蛋之意)”[编辑]

2012年底,2012年元月中华民国总统选举胜选后的执政党国民党政策会首席执行官、云林出生长大的蔡正元于本身的脸书贴文反驳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并指控“网络上怎么有这么多Bumblers? (编注:笨蛋之意)”,解释道:“台北市只有11.5%的人口却向中央缴了53.5%的综合所得税,就表示台北市民养了半数台湾人口!”且表示“工厂在中南部,却因为总公司在台北,所以税缴在台北,不公平。”是鬼扯。认为台北人的所得较高,理所当然缴交较多的个人综合所得税并获得较好的对待。再者,蔡正元宣称台北市民是拿个人赚的钱缴综所税给中央去分配给其他县市,例如:年产值破数兆元台币的六轻所在地的云林县[174]他也认为“台北市建设够好了,应该把钱挪给其他县市,拉平城乡差距!”的说法是一种“政治斗争”。他批评“其他县市分了钱,不知感谢,还充满嫉妒和怨恨”。对于“台北市民是一等公民,其他县市是二等公民!”的观点,他更是斥之以鼻,认定是鬼扯!他虽承认“是来自各县市的人共同打造出今天的台北市”,但也深信“美国集中全国精英打造一个纽约市。日本集中全国精英打造东京市一个城市。中国集中全国精英打造上海市。韩国集中全国精英打造首尔市。”坚持“台湾如果不集中全国精英打造台北市,让精英分散各地,台北不会有一流大学、医院、银行,台湾其他各县市也不会有,台湾就注定亡国!”[175]并以此理由要求马英九政府为台北市量身打造首都专用的举债额度。[18]

original texts[编辑]

蔡正元:“网络上怎么有这么多Bumblers? 本人讲台北市只有11.5%的人口 却向中央缴了53.5%的综合所得税

就表示台北市民养了半数台湾人口!” [176]

第一种Bumbler说:

因为工厂在中南部,总公司在台北,所以税缴在台北。 这叫鬼扯! 公司缴的是营业税和营所税,都缴给中央,不是缴给台北市政府! 本人讲的是个人综合所得税!


台北市民个人赚的钱缴综所税给中央去分配给其他县市!
— 国民党立法委员、政策会执行长-蔡正元
第二种Bumbler说:

台北市建设够好了,应该把钱挪给其他县市,拉平城乡差距! 公债法讲的是借钱,不是分钱! 台北市民早把赚的钱缴综所税分给其他县市了,且分出去的比例是世界第二高,仅次于上海之于中国大陆。


其他县市分了钱,不知感谢,还充满嫉妒和怨恨,这就是政治斗争!
— 国民党立法委员、政策会执行长 蔡正元
第三种Bumbler说:

台北市民是一等公民,其他县市是二等公民! 更是鬼扯! 民国38年就已世居台北的早住人口,现在占台北市人口不到10%。 台北市民90%是外来人口,是来自各县市的人共同打造出今天的台北市。 美国集中全国精英打造纽约市。 日本集中全国精英打造东京市。 中国集中全国精英打造上海市。 韩国集中全国精英打造首尔市。 台湾如果不集中全国精英打造台北市,让精英分散各地, 台北不会有一流大学、医院、银行,台湾其他各县市也不会有,


台湾就注定亡国!
— 国民党立法委员、政策会执行长 蔡正元
国卫院高雄医学院合作研究,统计1981年到2001年间,高雄市民余命(编注:平均寿命)比台北市民少4岁,跟捷运非常有关系,因为捷运系统一方面能减少空气污染,另一方面能减少车祸死亡人数。[177]
— 马英九总统 2014年


高雄世界运动会[编辑]

高雄巨蛋[编辑]

国民党籍前总统府发言人罗智强在检调认定高雄巨蛋无弊案之后,持续表示:“高雄巨蛋签约时的高雄市长谢长廷、工务局长林荣钦(现任台北市副市长)却没事,请问邢泰钊(编著:一位检察官),这算不算‘逍遥法外’。”[179]而国民党民代则在中天电视台的政论节目以此案对比台北大巨蛋案[180]对此高雄市政府再度发文澄清,表示:“当时高雄市的经济环境,或是高雄巨蛋的区位条件都与位于精华地段的台北巨蛋完全不同,而本案的财务计划经甄审委员会评定为未具完全自偿能力,因此中央政府及高市府依据促参法第29条规定,由主办机关补贴或投资其建设之一部;而中央及高市府各自分摊15亿的50%,补助上限及程序皆符合相关法令规定。

至于名嘴质疑的权利金部分,高市府强调,促参法并未硬性规定权利金的计收额度与方式,而本案已经过高检最高法院特侦组的调查,一切公开透明、经得起检验。”[181]

  • 2010年9月15日,由于台北市陷入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经费浮报弊案,市政府为此成立花博总体检顾问团,赖士葆身为成员之一,表示“花博平均一天花费新台币5000万元,远低于高雄世运一天10.5亿元的花费”[182]

中南部捷运[编辑]

2017年中,国民党使用“读报”招数杯葛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在读报时不断批评“高雄捷运运量不足、亏损累累,这种错误的建设不该再错下去。”[183] 管碧玲反击国民党传达的是“重北轻南”的台北观点。管碧玲表示目前高雄捷运的红橘两线总长42.8公里,每天运量18万人次,但当年台北捷运木栅线开通时,日运量仅4万人次,接下来2年淡水线中和线开通后,才上升到16.6万人次。最关键是经过北市人口稠密区的板南线开通后,在2000年每日运量才提升到73万人次。管碧玲表示建构完整路网才能大幅提升运量,现在北市的捷运已相当完整,当高雄市民努力争取时,却被蓝营立委评为没人坐的钱坑计划,教高雄人情何以堪?她指出高雄新盖的高雄捷运黄线会通过人口116万的都会核心区,完成后高雄就有三条A型路权的捷运,加上高雄环状轻轨,基本路网完成后,相信能像大台北的板南线一样,大幅提升高捷的运量。管碧玲痛批不断扭曲高捷建设的意义,这种无知与傲慢令人很难容忍。[183][184]

台中市长林佳龙宣布台中捷运蓝线通过交通部审查,捷运蓝线全长21.3公里,全线设15座车站,总经费共为新台币1124.41亿元,地方负担833.98亿元(占总预算的74%),其余为中央补助,预计于2028年完工。路线以地下型式自台铁沙鹿车站出发,随后改为以高架型式向东延伸,并于安和路前进入地下段,终点站设于干城转运中心[185]

台北市长柯文哲质疑“台湾到底需要几个捷运公司”[186]。随即有民众投书商业周刊强调“从3个问题看,彰化真的需要捷运!”,其诉求包含“彰化捷运是台中捷运延伸,并非独立建设”、“台中彰化之间,光是台铁的日载客量就有1万人以上,而以巴士车辆为主的客运则必须倚赖仅有三条路线(国道一号、三号、台 74 线)的跨河大桥,因此在实际的交通营运上,很明显可看出这两种交通方式都很容易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出现火车爆满、道路塞车等问题,造成通勤族的不便。”[187]

高雄捷运红线[编辑]

高雄环状轻轨[编辑]

国家原住民族博物馆[编辑]

原民会宣布国家原住民族博物馆落脚高雄澄清湖[188]。 国民党立委质疑国立原住民博物馆选址高雄有政治考量,甚至扬言删减经费[189][136]

居住正义[编辑]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734660649880111&id=100000085782356&pnref=story

红毛港迁村[编辑]

红毛港

大林蒲[编辑]

继邻近的红毛港迁村完成后,高雄市政府于2011年与2016年办理迁村意愿的民意调查,有七成以上居民同意迁村。[190]中央政府估计迁村费用共需要700亿元并要求高雄市政府尽快办理[191],然而高雄市政府无力独自负担高额的迁村相关费用,在迁村计划前途未卜的情形下,迟迟无法开展初步的迁村普查。[192]


2016年5月,政党轮替后,该计划重新获得中央政府的支持,获得中央力挺的高雄市政府于2017年[193],在大林蒲凤鼻头举办多场迁村普查说明会[194],并开始进行迁村普查,目前普查尚在进行中。

来自中央政府的感谢与歉意[编辑]

2016年11月19日,行政院长林全昨天率高雄市长陈菊与中油董事长陈金德、中钢董事长翁朝栋、台电董事长朱文成、台湾港务公司总经理郭添贵,向大林蒲民众数十年来承受的污染深深一鞠躬,表达歉意,这是过去十年来首次有行政院长亲自到访大林蒲这个被工厂、800支烟囱、燃烧塔环绕的地方,写下历史性的一刻。[195]陪同的环保署长李应元表示,未来每三个月会偕同高市环保局到小港会勘,同时愿与市府讨论居民健康检查事宜。[195]

历史性的一刻[编辑]

国立中兴大学环境工程学系教授庄秉洁晚间在脸书指出,高雄在传统上就是台湾空污容易汇集的地方,台湾吹北风时,会在高雄产生回流区,这时全台尤其是高烟囱的污染就会汇集在此,形成高污染。其中在地的国营事业,尤其以中钢影响最大。庄秉洁也表示,林全这次率国营事业向大林蒲民众长期承受的污染鞠躬道歉,“这是历史的一刻”。[196]

高雄气爆[编辑]

[197]

2014年高雄市议会通过《高雄市既有工业管线管理自治条例》,要求既有管线的石化业者必须在2015年底前把公司设籍高市,否则将不得使用安装于高雄市的既有管线。[198]行政院长毛治国随即指该条例违宪。法务部于行政院长的批评之后发函经济部,指该条例违反地方制度法,相关罚则无效。[198]

为此,高市府不满指出,气爆当时,中央把责任推给地方,当地方承担起来时,又说不可以管,到底要高雄人怎么做?高市府强调,中油炼油厂在高雄,公司却坐落在台北市信义区精华地段,中油负责诚意在哪?做为国营事业的社会责任又在哪?而中央管不动中油,只会为中油背书,承担在哪?[198]然而中央政府在反对之余,并无提出任何解决办法。[199]

迟至2016年3月21,中央政府经济部长邓振中才表示:“中油及其他石化公司总部南迁与否留给新政府处理。 ”[200]

2016年6月,新上任之经济部李世光明确表示,中油总部南迁已经确定,今年将完成设籍。 [201]

公文字数之争[编辑]


[202]

[203]

[204]

三不原则[编辑]

针对高雄气爆事件,行政院长江宜桦主持跨部会议,确立“不立专法、不设专责机构,不编特别预算”三不原则。[205]行政院发言人孙立群在跨部会议后表示,依现行法规,地方政府可动用灾害预备金、“调整年度预算”或将“民间捐款专款专用在相关重建”,前面所述的金额用馨后,中央再予以支援。[205]

石化专区争议 (以高雄气爆作为讨论产业政策的机会)[编辑]

江宜桦为首的行政院于气爆后迅速提出在高雄设立“石化专区”的概念,引此争议。[206][207]

高雄市小港区沿海6里上百居民于气爆后第三周群集怒吼,抗议长期承受重工业污染的家园,再次沦为气爆灾变后的牺牲品。里长们齐声表达诉求,坚决反对行政院让石化产业进驻大林蒲[208]

里长们表示,“大林蒲及凤鼻头居民长期承受台电中油中钢等工业污染,致癌率高。南星计划原先说是盖海岸公园、做游艇码头,谁知道现在竟变成游艇厂区和石化专区,都在污染地方。”[208]

凤兴里里长洪富贤陈诉,中央政府要在南星设置石化专区,是一种“只在乎财团的利益,却罔顾沿海6里居民死活”的行径。 “国光石化白海豚可以取消,台南六轻黑面琵鹭可以不盖,但为何不好的东西都会想到大林蒲?”他们要捍卫居住正义。 凤森里里长陈信雄也诉说,“大林蒲已被工厂包围,石化一旦出事,他们将无处可逃。”[208]

“不要搭舞台给高雄市政府”[编辑]

2014年,国民党执政时有二个党政平台:中山会报及立院党团会议,是党政大平台;各部会次长、主秘与党秘书长的“协助政务推动工作文宣平台”,则是党政小平台。

新新闻报导,2014年8月5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曾永权召开党政小平台会议,会议中,曾对经济部说,“不要搭舞台给高雄市政府,让经济部处理石化管线是送舞台给高雄市政府来卸责。”曾永权认为,管线是地方政府的权责,因为县市政府工务局都有管线科,谁核可就谁管理,高雄市政府责无旁贷,却在第一时间推给经济部,经济部要严格防守,不能松懈,以免成为地方卸责的最佳借口。[197]

新新闻于报导前曾直接向曾永权查证,惟曾永权当时以正在“主持会报”为由,挂上电话,不再多说。[197]

报导刊出后,曾永权仅透过国民党文传会以新闻稿做出两点澄清,未做进一步说明:

  1. 新新闻所刊登关于他本人之说法,并非事实。
  2. 当天曾副主席于会中所表示者,系指当时高雄气爆事件尚有两人列为失踪,抢救工作仍在进行,如要讨论管线问题,建议应以高雄凯旋路气爆现场之管线为主,才不致延误救灾时机。[209]
    —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 曾永权

“高雄气爆才死四十几个”[编辑]

新北市副市长侯友宜:“现在爱心的捐款,我跟各位报告,这几天比较冷了,我看到那个累积数目,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这个热度没有了,热忱没有了,这个不对的,不对的。我们不要让这个热度冷掉,我们希望更有一股爱心的力量去帮助很多,今天是500个,不是 像高雄气爆才40多个,500个,要走的路还那么长,我算一算,我说一个粗估,500个,你算一算,一个人差不多要200万,是要怎么走下去,你也拜托一下。”[210]

许多网友在批踢踢留言:“讲什么鬼东西?”、“吃相真难看好𫫇”、“五百个跑趴,40个无辜被炸,当然还是给高雄气爆”、“恶心的家伙 还想私下让家属出面带风向”、“身为高雄人看得很生气 这是啥煽动的话”。[210]

吴敦义[编辑]

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被问到高雄气爆管线谁批准? 吴敦义:“跟我无关”。[211] 惟后来24年前公文曝光证明当时吴敦义担任高雄市长时批准埋管。[212]

中油态度[编辑]

2014年8月,高雄发生气爆过后,台中大肚居民询问中油其油槽管线的所在位置却得到中油回应:“难以提供”。[213]

中央政府卸责争议 (以高雄气爆作为讨论公共安全政策的机会)[编辑]

2014年8月5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曾永权召开党政小平台会议,会议中,曾对经济部说,“不要搭舞台给高雄市政府,让经济部处理石化管线是送舞台给高雄市政府来卸责。”曾永权认为,管线是地方政府的权责,因为县市政府工务局都有管线科,谁核可就谁管理,高雄市政府责无旁贷,却在第一时间推给经济部,经济部要严格防守,不能松懈,以免成为地方卸责的最佳借口。[197]

中央政府借由高雄气爆的机会,“让中央与地方对地下管线的责任归属愈来愈清楚。”[51]时任经济部次长的杜紫军不讳言,“随地下管线的责任归属讲明白了,地方政府可能挡下石化投资案。”[51]

中央政府差别待遇惹议[编辑]

高雄气爆》江揆祭三不 绿营高雄立委齐轰冷血 自由时报 2014-08-05 11:29

绿委:高雄非二等公民 马江应公平对待【联合晚报╱记者李皇萱╱即时报导】2014.08.05 02:27 pm

官方不知石化管线埋哪 学者:国家羞辱【联合晚报╱记者游婉琪╱即时报导】2014.08.05 11:18 am

[214]

高市盼先拨款 政院回函:不够再给 自由时报 2014-08-07

不知17亿怎算的 高市:仅剩5.22亿

自由时报 2014-08-07

〔记者王荣祥/高雄报导〕高雄市府为气爆事件复建向中央求援十九亿元,但行政院秘书长李四川昨列席国民党中常会时声称,主计单位已查明,高市救灾预算只用掉一.九亿元,还有“十七亿元救灾预算”,但高雄市财政局长简振澄昨晚表示,真的不清楚行政院如何算出这个数字,现阶段高市可动用的救灾预算,真的只剩五.二二亿元,为了灾区重建,殷切期盼中央支援。

https://www.linuxyeo.pixnet.net/blog/post/383318519-高雄八一氣爆----各地管線安檢%3B-重建誰出錢?

蔡英文政府上任前台湾中油对于后劲第五轻油裂解厂议题的态度[编辑]

2016年1月1日早上,中油高雄厂高层在大批媒体前承诺1月11日上午10点将于后劲社福基金会针对迁厂进度提出完整说明。然而在1月11日说明会中,中油吴清阳副总经理、李顺钦执行长等人会中纷纷提到“这个超过我的权限”等,承诺再次跳票,后劲居民拍桌怒斥:“浪费我们的时间!”,黄石龙议员起身飙骂:“下次不能做主的就不用来了!”并要求下周一(1/18)中油务必提出具体的迁厂及抽油计划,否则将再度抗争。[215]

1月18日中油执行长李顺钦以二张A4纸的“中油高雄炼油厂工厂拆售与半屏山储运站说明”表示,需三年才能处理执行42储槽(30座油槽,12座水槽),29个油厂的标售,而这些都是国家资产、国家政策,这些不是他能够决定的。并对媒体无奈表示:因要等石化油品储运中心113年才要迁槽,要不然就是109年6月乌材林、观音储运站设施完工后部分迁移,以及高厂拆除时程涉及政策、行政程序等官方无奈。[215]显见中央政府于关厂的前十年间 (2007-2016),并未投入资源对于该地区的后续方展进行缜密的规划。

蔡英文政府上任前后台湾中油对于总部南迁议题的态度[编辑]

蔡英文政府上任前:

总部地点和管线管理无关,且管线遍布全台,若各县市政府都提出相同要求,该如何处理?因此建议可透过成立“南部管理中心”的方式解决管线管理问题。
— 台湾中油

[216]

蔡英文政府上任后:

中油是国营事业,须依法行政,南迁与否都会尊重政府决策及指示。
— 台湾中油

[216]

File:Locations of Taiwan CPC within Taiwan.jpg
蔡英文上任后,中油官网的总部标示已更新 (2017)

莫拉克风灾[编辑]

薛香川

2015台南、高雄骨痛热症疫情[编辑]

争议言行[编辑]

[217]

前瞻计划[编辑]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公开批评民进党提出的前瞻计划时表示:“在中南部轨道运输,根本毫无意义!”[218][219][220][221]

人民心声:

徐巧芯

“乡下都拿锄头戴斗笠”[编辑]

二度提及“乡下都拿锄头戴斗笠”[编辑]

民进党立委林静仪提到,这种话罗明才先前才讲过,“今天审法条再讲一次,还得意洋洋!”并感叹,“中南部拿锄头冻田水养出这样心态的国会议员!”[223]

潮寮国中小环保议题[编辑]

2009年1月9日,高雄县潮寮国中、潮寮国小受到臭气外泄影响,师生们沦落至到必须迁校上课。环保署长沈世宏在接受立委质询时,表示是因为潮寮国中的新校长鼻子比较灵,才会把事情闹这么大。 [224]

媒体报载之后,环保署长沈世宏发新闻稿‘以鼻子灵卸责?环保署长对曲解事实的报导表达遗憾’对外说明,强调当时的答复原文是“潮寮国中校长最近才来,本身嗅觉敏感度很高,她很关心学生受到影响,自己也认为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所以一旦她有这个事情的时候,就积极因应”,自认“站在政务官向立法院及国人负责任的立场充分说明,惟恐不够详尽,并数度主动补充说明,无非是想就所知情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国人了解真相”[225]

“六轻十年 云林人更长命”[编辑]

2010年11月,中国时报以“六轻十年 云林人更长命”为标题报导环保署长沈世宏的言论。

署长提出云林人六轻兴建的十年中寿命延长了两百多天,并试图暗示兴建六轻所造成的后续效应对云林人的健康并非有害甚至有其益处,称之为《六轻延年益寿论》。此举引起民众反讥,“环保署为公平起见,不让好处由云林人独享,八轻必须在台北市内兴建以达公平正义”。

后因遭反弹,中国时报全面撤下此报导,网络上已查不到此报导,只有民众自行备份网志。立法委员刘建国因在立法院以此新闻质询环保署长沈世宏,为唯一有此新闻备份的正式政府单位。 [226]

相关争议内容,环保署亦发布新闻稿‘回应有关“六轻十年 云林人更长命?--沈世宏的推论谬误”乙文’,对外说明“沈署长只是尝试提醒大家,任何问题不是只能从一个面向或某个角度观察而据以作成结论。”[227]

沈世宏离任后连同总统府前发言人范姜泰基和前新竹市长许明财分别出任中油转投资的森霸电力、淳品公司、环能海运的董事长。[228]

护航燃煤电厂于高污染区扩建[编辑]

[6]

台电表示遗憾[编辑]

台电总工程师杜悦元对结果表示遗憾。她说,“大林电厂有必要4部机组”,有助于达成备用容量率以及基载电力目标。她也认为如果4座机组一起采买,会买到同一厂牌,如果先买2座,未来再买2座会造成营运管理的不便。[6]

环保署长不中立的言行[编辑]

环保署长沈世宏主张扩建后只要能透过各种方式,包括境外经营碳权抵换大林电厂爆增的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减半,再利用洗扫街方式,抵换粒状污染物的话,他支持应核给4部机组。[60]

当环评委员林素贞说,高雄世运期间她竟然在后劲看到蓝空,印象深刻,“在高雄有蓝空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我看到了。”她说,因为世运期间台电等污染源降载,“高雄人的心愿是发展绿色城市,应给高雄一个机会。”沈世宏反问,“环评委员的角色是什么?环保的底限是什么?到底要否决到什么程度?”[60]

高雄市副市长李永得一再重申,高雄市只能接受大林电厂2部机组的立场,而且强调,“只要核给4部,我会尽一切可能让他一部都装不成。”他说,“谁都要对历史交代”,沈世宏回应,“不要动不动给人家大帽子”。[60]

李永得说,高雄在举办世运后,台电又要给我们燃煤电厂,“我要用很难听的字眼,那是台电在强暴高雄市民,而且是在谈强暴2次还4次。”

李永得说,高雄市政府不会改变的立场是,污染一定要减半,“我要让台电、环保署相信,我们的立场是非常非常的坚定。”“我不说如果通过4座我们会怎样,但2部已是高雄人最谦卑的要求,这是我们勉强可以接受的。”[60]

为了说服李永得,沈世宏说,即使环评通过4座机组,“但决定之后,高雄市还是有权利。”[60]

全民总统选举时抨击高雄人比台北人短命[编辑]

2014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中华民国国庆日前夕为了拉抬国民党籍高雄市长参选人杨秋兴的气势,在中常会痛批,高雄市长陈菊没有用心推广大众捷运,导致高雄市民的平均寿命短于台北市民。对此,高雄市政府发言人丁允恭怒斥,马英九的言论是践踏高雄人的“夭寿话”。[229]

丁允恭认为,马英九所谓高雄人爱骑机车,造成空污、车祸死亡率高,导致高雄人平均寿命少于台北人等言论,根本是扭曲事实、践踏高雄人。丁允恭表示,国家不公平的产业政策,让高雄石化业林立,虽然陈菊市长已努力绿化环境,但仍不敌重工业为高雄带来的环境安全成本。他呼吁,中央政府应赶快承诺石化迁管期限,让中央地方能尽快合作解决高雄石化业问题。[229]

马英九此话一出,各方哗然,在全台掀起巨大争议;“格局小”、“无同理心”、“拿生命开玩笑”......,批判声浪不断,甚至把马英九总统与中国大陆以“何不食肉糜”一语出名的晋惠帝同列。逼得国民党当晚再发出《马主席的谈话对高雄市民充满关切之意》澄清稿。[230]

舆论[编辑]

自由时报为此发表社论表示这次“夭寿话”事关南台湾第一大城高雄市民的普遍福祉,不能不论:

马先生指高雄人寿命较短,主因是捷运和空气污染,这样的推论未必禁得起实证检验︰空气污染较可能不利健康,捷运则难以论断。这两者诚然是高雄的问题,但与中央政府都脱不了关系;尤其空气质量差,反映了高雄长期饱受工业污染的悲哀。众所周知,战后高雄以工业支持台湾经济发展,承担重大代价,不但市民付出血汗,也弄脏了空气、水与土地,今夏发生的气爆事件更凸显了潜藏于市区地下的重大危机。在台湾经济起飞与蓬勃成长的亮丽成就中,高雄是重化工业的集中地,如此产业布局,主要当然出自中央政府决策。不过,高雄的长期牺牲奉献,中央主政者并未公平对待,以致在近年高雄力求城市与产业转型的过程,备极辛苦;马英九这次的“耻笑”,只会增添高雄人的反感。

具体而言,包括空气污染在内今天高雄人仍承受的代价,来自中央政府的三个失衡与偏差。其一是重北轻南、独厚台北,台湾不论公共建设、资源分配都偏重台北这一“首善之区”,中南部尤受轻忽。其二是税制的偏差,高雄深受重化工厂林立、承受污染等外部成本、总公司在台北缴税的“生鸡蛋无、放鸡屎有”之害,至今犹未能改善。另一失衡显现于产业布局,以往的重工业而轻服务业,使高雄近年在转型之路极为吃力。

马先生以党主席身份为杨秋兴造势,理应针对高雄人长年受害且事关中央的失衡与偏差寻求改变与改革之计。例如向高雄人交代,何以高雄气爆救急请求中央挹注十九亿元备受刁难,台北办花博马政府却二话不说慨然补助三十多亿元。他不此之图,以不实罪名加诸陈菊(气爆未到现场),怪高雄人爱骑机车,重批陈菊四年前让凡那比台风造成高雄市区大楼地下室淹水,仿佛他当台北市长时纳莉台风不但闹区地下室淹水,捷运车站也泡汤,以致市区交通严重混乱的往事台北市民尽已淡忘。

“夭寿话”最严重的,是马先生也是总统,却为求胜选而做了不合总统高度与格局的不伦事。总统的基本要务是代表并关照全民利益,高雄因受重化工业污染而空气质量不良,高雄市民也是国民,其改善也在全民福祉之列。有如高雄捷运目前只有红、橘两线,不像台北捷运网状即将成形,中央政府如一改重北轻南偏差,包括高雄等地居民自乐于搭乘捷运,至今台北以外庶民不是爱骑机车不爱搭捷运,实不得已也。

马先生党国利益优先,不惜把总统关照全民福祉的基本职责丢一边,果能有助杨秋兴胜选,也算台湾俗语所说,偷抓鸡也要用一把米。然而,杨秋兴民调遥遥落后陈菊,“夭寿话”这样蹩脚的演出显然无助拉抬杨秋兴选情,且从陈菊在气爆战战兢兢的任劳任怨,高雄市民公道在人心,最终很可能只是凸显马党国既得罪高雄人,且偷鸡不着蚀把米的愚蠢至极。
— 自由时报 社论 2014-10-10

民众意见:

频频举高雄气爆为例子[编辑]

选举前夕,马英九频频在为杨秋兴造势的场合中以高雄气爆为题批评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表示,高雄气爆是高雄人心中的痛,希望马英九总统不要将这份伤痛的心情做为选战工具。[229]

唱衰高雄捷运[编辑]

高雄市政府发言人丁允恭痛斥,过去国民党每天唱衰高捷[232] [233],批评高雄不该盖捷运,现在高捷搭乘率上升,且其他公共设施也渐趋完善,国民党却反过来指责高雄人不搭捷运,这根本是今日之马打昨日马脸。[229]

公共运输使用率[编辑]

中华民国总统暨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质疑高雄市政府没有用心推广市民搭乘捷运、公车等大众运输工具,以致目前捷运、公车乘客数合计每天只有30万人,还不如台中市一天公车载运量33万人。[234]然而,总统并未提及中央主管机关交通部每年补助国民党胡志强主政的台中市政府推行“公车八公里免费政策”[235]

全民总统带头嘲笑高雄捷运[编辑]

2014年马英九总统到台中为胡志强交通政绩背书,试乘BRT快捷巴士时直夸胡“真厉害、我当台北市长也办不到”,并“逆袭”高雄市长陈菊,暗讽高雄捷运使用率低。[233]

马英九说,他在台北市长任内就研究过BRT,这是捷运 (MRT)完成前,用来“热身”的运输系统。大家都想盖捷运,“但市民要有大众运输文化”,才养得起捷运,“否则捷运盖得很华丽,用来拍婚纱、办活动,市民仍骑机车回家,就是热身工作没有做好。”暗讽高雄捷运使用率低。[233]

“老胡,你真的有点厉害!”马总统说,台中市获得联合国“宜居城市”殊荣,“这点没办法跟你比,我当台北市长也办不到”。台中大众运输满意度高达九成三,比台北市新北市都高,“让我高度佩服”。[233]

马英九也称赞台中财政,台中负债五都最低,“我在台北市长任内,负债增加不多,但没有减少,郝市长比我好,减少了一点,但比起老胡还差一截。”[233]

6年前他当选时将国宴搬到高雄,所有国外贵宾一起搭高铁南下,并转乘高雄捷运帮忙打知名度,“不过老实说,我有点失望”,高捷第1年只有8万人,原来目标是30万,到今年上半年,还不到17万人;而高雄公车搭乘量13万人,捷运、公车加起来还不到30万人。[236]
— 马英九 2014年

高铁延伸屏东规划案[编辑]

首都与其他县市的多卡通计较[编辑]

郝龙斌担任台北市长时,台北市即曾拒绝高雄市提出的台北市政府自认为“不平等”的要求;当时郝龙斌认为,城市合作应该“平等互惠”,不应单方面开放让利,否则对台北的悠游卡公司台北市民都“不公平”,不对等开放也会让人质疑是一种变相图利。[237]

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办公室发言人游淑慧表示,没想到柯文哲上任后,不知是否因为搞不清楚状况,又或者是要刻意对高雄市长陈菊示好,居然不顾当时台北市议会反对,一意孤行的单方面开放一卡通。[237]

运动赛事[编辑]

职业棒球[编辑]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编辑]

  • 2012年3月25日:台北市政府FISU签约,正式展开筹办工作[241]
    • 同月,台北市政府为了全心筹办台北世大运,选择放弃申办二○一九年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主办权,却只通知中华奥会评选出的第三顺位台北县,没有通知第二顺位高雄市。台北县政府体育处官员说,台北市因为争取到主办二○一七年世大运,放弃争办二○一九年亚运,但台北县不会因此改变策略,仍以争取二○二三年的亚运主办权为目标。因为从没有同一个城市连办两届,争取恐怕只是徒劳无功。由于当时台湾城市获得承办权的几率颇高,因此时任高雄市长陈菊表示:“若北市府、中华奥会能即时告知高雄市政府讯息,高雄市就有机会做好万全准备,如今一切都为时已晚,很可惜。”[94][95][96]两年后,越南河内因财政困窘放弃2019亚运承办权,曾有议员在议会请陈菊争取承办,陈菊回应道:“除非中央愿意用支持台北世大运的积极态度支持高雄市,否则很困难。从杜哈广州仁川,近年每届亚运平均花费8百亿元,除非中央愿意支持,除非中央换党执政,否则以高市现有财力,很难争取承办。2009举办世运会连世运会主席Ron都说‘那是历来最好的一次’,但体育署计划争取的国际大型赛事根本没有高雄市,2023亚运也是以新北市为代表。”[97]
  • 2017年8月:体育署长林德福表示,虽然中间进场中断,不过最后还是排除困难,让选手能够入场,这部分获得国际领袖(国外体育协会高层人士,包含 FISU(国际大学运动总会)主席、ISF(国际学校体育总会)会长、IO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以及许多单项世界运动总会会长等)的正面回应,他们也肯定台湾在处理突发状况时的能力。[98]

族群问题[编辑]

天龙人天龙国

前瞻基础建设计划新北市抱怨资源分配太少,政务委员张景森指“天龙国”过去花的钱是“地鼠国”未来的3倍,新北市长朱立伦如果能摆脱天龙国本位,他会替朱鼓掌。民进党立委说,过去建设资源分配不均是事实,相较于天龙国,其他县市当然是地鼠国。[242]国民党立委则说,张景森是在转移前瞻计划绑桩绿营的焦点。[242]

桃园立委郑运鹏说,长期以来,因为双北市人口多,资源分配本来就不平均,包括下水道高速道路医疗甚至是河川整治,非双北县市获得中央的关怀较少,官员也习惯“从台北看天下”。[242]

民进党立委黄伟哲说,张景森的说法,让非天龙国县市心有戚戚焉,“一般县市不仅是地鼠,还是17层地鼠,更偏远的地区甚至是18层地鼠。”长期以来,南北的基础建设或文化建设分配不均,张景森的说法反映的是现实,希望未来分配任何资源时,中央要多考虑非双北县市的需求。[242]

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则出面缓颊表示:就算过去资源分配有重北轻南的问题,也不能责怪朱立伦出力争取,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243]

来自高雄的国民党不分区立委黄昭顺说,“我不承认自己是地鼠国。”前瞻计划经济效益评估不清楚,绿营县市分配到8成经费,很明显是为了2018选举绑桩。[242]

台北市长观点[编辑]

2017年11月,台北市长柯文哲因为批评高雄举债过多,不似台北市更加健全财政体质,惹来高雄政坛不满,抨击柯文哲没有看到结构性的问题且“从台北看天下”。同月7日,北市议会质询时,有议员拿台北高雄施政来做比较。不过柯文哲表示,“台北市高雄市比没意义,现在台北要比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日本大阪。”[244]

台北市议员陈重文于质询过程中,列出:总体施政、产业转型、交通、城市外交、就业机会、文创产业、文化保留、传统技艺,救灾动员复原效能、城市新地景和城市风格、友善环境等项目,请台北市政府各局处首长扪心自问台北市是否于这些项目表现优于高雄市。结果揭晓,北市所有局处首长都一致同意台北市在各项目都赢高雄市。[245]

当陈重文指出高雄市是“游艇之都”,产发局长林崇杰则说,台北市的生物技术文化创意也是数一数二。[12]

台北市长柯文哲紧接着发表感言:

台北市本来就是首善之都,现在要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和日本大坂比。从每年新开的公司、国外投资就知台北市赢,“比这个没意义”。至于交通运输,虽然高雄市有全台第一轻轨 ,但北市公共运输占比高 ,基础也好,“没办法比”。大型运动赛事,2017年台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规模比2009年高雄世界运动会大,且“台北市办得比较好”。至于救灾复原,这不需要比,北市资源比较多。[12]
—  台北市长 柯文哲 2017/11

柯文哲强调,他做事很认真,北市施政会愈来愈好,“一定会比高雄市好”,且现在已经愈来愈顺,很有进展。[12]

区域人口消长及其影响[编辑]

就业机会严重不均使得许多有情人必须分隔两地。

来源搜索:"南部北部差異"”——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房价、地价失衡[编辑]

  • ttps://buzzorange.com/2017/04/10/shanghai-great-city/
  • 台北的超商面积平均为南部超商的一半-1/3大小,但顾客却是南部的2-3倍。这是逻辑中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却真实上演了。
  • 高房价、物价 cause people to fear to give birth to child. [246]
  • 中南部人因为薪水不高,同样不太敢生小孩。
  • [247]
  • Google News search: 台北 出租套房 火灾

物价上升[编辑]

单亲、隔代教养[编辑]

  • 2017年11月1日,报导者出版了《废墟里的少年-两万名被遗忘的高风险家庭孩子们》专题报导,[248]

就业机会[编辑]

[249]

教育机会[编辑]

[250]

[251]

民意的被重视度与彰显度[编辑]

[252]

[253]

[254]

民进党执政期间(2000/05-2008/05)对于中南东部、离岛的建设[编辑]

新十大建设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编辑]

台北捷运信义线[编辑]

台北捷运系统环状线建设[编辑]

台北捷运松山线[编辑]

台中捷运乌日文心线[编辑]

中部科学工业园区开发计划[编辑]

新竹生物医学园区[编辑]

故宫南部院区筹建[编辑]

员林市区铁路高架化计划[编辑]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联外捷运系统建设计划[编辑]

国民党马英九任内(2008/05-2016/05)的建设分布图[编辑]

提案[编辑]

核定的提案[编辑]

VS DPP[编辑]

[257]

立委席次[编辑]

五杨高架桥救经济[编辑]

2009年时值金融海啸,中央政府为试图拉升当年度及隔年度的经济成长率,遂决定将原定工时六年的五杨高架桥,缩为三年达成,期待能在三年内将预算全部投入以拉抬政府投资,促进经济成长。然而为了达成此目标,五杨高架桥采用昂贵的钢构建法,使得同样的桥梁,仅因为工期缩短三年,国库就必须多支出数百亿元(原始价格的三到四倍)。[258][259][260]

各政党于任执政党期间关于中南部的谈话[编辑]

  •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公开表示:“在中南部做轨道运输,根本毫无意义!”[221]
  • 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韩国瑜表示:“高雄变得萧条、7成大学毕业生不留在高雄、人口减少等,高雄市长陈菊只会批评中央‘重北轻南’”。[261]

故宫南院[编辑]

故宫南院兴建记碑
院区正门

国立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的院区,1990年代后逐渐面临展览空间不足的窘境,计划进行扩建;政府也希望借由大型建设以解决台湾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上2000年民主进步党陈水扁政府上台后的“南北平衡”和“本土化”等政策方兴未艾,因而逐渐产生了在台北以外地区另建分馆的政策,进而确定了故宫分院的计划。

2003年1月3日,行政院正式选定以嘉义县太保市为故宫分院院址,并配合邻近的高铁嘉义站特定区开发计划共同进行。故宫院长杜正胜当时表示,故宫南院将定位为亚洲博物馆,绝对不会是台北故宫的翻版或影子[262]

洪秀柱的争议发言[编辑]

在面临2004年总统选举的情况下,故宫南院的选址成为当时朝野政党的选举议题[263]。 时任立法委员洪秀柱曾表示:“设立故宫南院都是政治性的考量,选址时嘉义不是候选名单的第一名,但是嘉义县长陈明文是民进党内的重要政治人物,嘉义又是民进党选票集中的重点区域,‘因此选了这个偏僻又有问题的地点。’”[264]

立法院冻结预算[编辑]

2006年1月,因特别预算无法在国民党主导的立法院通过,加上与建筑师签约时程延宕,细部设计还需一年,使主体建筑延至2007年才能正式动工,至此确定无法达成2008年开馆目标[265]

新政府不愿追加预算[编辑]

2008年7月,造价估算结果指出工程经费需新台币58.49亿余元,但分配的博物馆工程预算为30亿元,因中央政府无意追加预算,使得两者差距达28.49亿余元[266]。故宫通知APA公司修正设计让工程造价在30亿元以内,但APA并未应允。APA最终于11月宣布退出设计案,并向士林地方法院递状控告故宫,要求支付工程设计费4,000万元,南院计划再次延宕[267][268]

转型为花卉文化博物馆[编辑]

2009年1月,故宫院长周功鑫宣布,故宫南院确定以花卉为主题,定位为花卉文化博物馆,可于2011年底完工,并于隔年启用[269]。此次发言引起嘉义县长陈明文等人不满,南院最后又重回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的定位[270]

立法院再次冻结故宫南院预算[编辑]

同一期间,于2005年完工的故宫南院愿景馆,土地租约到期必须搬迁,因故宫南院预算再次遭到国民党为多数的立法院冻结,故宫拒绝和嘉义县政府共同分担新台币900多万元费用,又引起双方争执[271][272]。嘉义县府最后另行租用台糖土地,耗费逾700万元才完成搬迁[273]。故宫南院无法如期开馆,行政院于2009年12月召开会议后,仍决议筹建工程继续办理[274]

地方政府[编辑]

原先在故宫南院预定地外有个由嘉义县政府设立的毛公鼎倒数开馆计时器,上面有马政府承诺与预定开馆日期倒数:“马英九总统承诺故宫南院2012年春天(4月30日)完工开馆倒数XXX天”。因为完工日期跳票,嘉义县政府将它改为负数:“马英九总统承诺故宫南院2012年春天(4月30日)完工开馆负XXX天”继续计数。2015年1月27日,该倒数计时器进入四位数:“马英九总统承诺故宫南院2012年春天完工开馆 -1000天”引发网友热议[275]。最后在2015年中,故宫和嘉义县政府协调下,该计时器停于负1044天并在不久之后的工程中拆除。

2014、2016选举结果[编辑]

国境之南的产业转型[编辑]

民进党执政期间(2016/05-)对于中南东部、离岛的建设[编辑]

  •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574286
  • 凤山设立总统府南部办公室。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下午受访表示,这是蔡总统竞选期间的承诺,指标意义代表政府重视区域发展平衡和南部地区发展。往后总统蔡英文可直接南下听取乡亲意见,这是政府要翻转长久以来重北轻南状态,给南部更多支持,而中部办公室正在规划中。[283]
  • 甫上任的国发会副主委曾旭正表示:“以往政府重北轻南、建设大都市,现提升中南部发展,及建设中型市镇,希望大家一起努力。”[284]
  • 根据中央社报导,华邦电砸新台币3350亿元投资高雄,科技部长陈良基透露,华邦电当时原本考虑去新加坡设厂,“当然不能让华邦电去”,他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极力说服华邦电留在台湾,过程“满惊险的”。DRAM大厂华邦电子董事长焦佑钧9月25日正式宣布将在路竹的南科高雄园区设立新的12吋晶圆厂,总投资金额高达3350亿元,是高雄10多年来最大单一投资案,但中间其实有不少曲折。陈良基建议华邦到高雄设厂,但高雄是传统工业重镇,当地人受够了五轻污染,对于空污要求较严格,还有困难要克服。当时陈良基与华邦电也与高雄市政府环保署经济部等相关单位协商,整体考量并解决环境及未来水、电需求,最后才成功将华邦电新厂留在台湾。[285]
  • 协助南部地区产业转型:
科技部长杨弘敦指出,台积电构想投资3至5奈米制程,提出相关需求,包括需要50至80公顷土地,科技部认为目前以南科高雄园区最适合,科技部也会进行相关土地变更,还有探讨空污、电力等相关需求,年底前会做出一本规划方案,给台积电参考,若顺利的话,预计明年中台积电董事将通过该投资案,3至5奈米制程将在2020年动工,2022年量产。[286][287]

提案[编辑]

嘉义铁路高架化[编辑]

2006年7月5日,行政院核定嘉义市区铁路高架化计划之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接下来的十年,因嘉义地方政府无力负担庞大的自筹款,使得此计划迟迟没有进展。 2016年底嘉义市长涂醒哲以“嘉义市铁路高架化”为题在民进党中常会进行专案报告。会后蔡英文总统裁示,期盼政院尽速整合方案,在2017年底前开工。[296]嘉义市区铁路高架化于2017年3月23日列入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之中。2017年9月6日,行政院核定本计划之综合规划报告书。铁路改建工程局表示本计划已经于2017年3月12日正式启动;2017年底前动工,2026年1月完工[297][298]

台南铁路地下化延伸永康[编辑]

台南市交通局长林炎成表示,台南铁路地下化北延永康、新市高架化和善化段改善,已获中央核定总预算440亿,其中永康铁路地下化占342亿,明年中央补助500万规划费用。永康铁路地下化工程,以9年为计划,顺利的话,2018年动工,2027年完工。而未来市区铁路地下化,会在大桥站以南500米处直接与永康铁地下化连接。[299]

台南铁路地下化北延永康、新市高架化和善化段改善,全长18.3公里,总经费443.3亿元,前瞻已先匡列342亿余元。其中,永康地下化7.15公里,除现有的大桥、永康2站地下化外,并新增康桥站(地下)、永康工业区站(高架)2站。[299]

高雄机场南侧限高解禁[编辑]

高雄机场南侧限高22.43米从1957年公告起已经施行38年。2017年10月18日交通部长贺陈旦说,明年2018年将检讨解除管制,但要10个月的工作时间作业。高雄市府都发局则预估,明年底可以解禁限高。[300]

台中捷运[编辑]

实际核定之提案[编辑]

注解[编辑]

  1. ^ 中国造船公司于2007年2月改名为“台湾国际造船公司”。
  2. ^ 中国石油公司于2007年2月改名为“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3. ^ 由三间美国顾问公司所组成。
  4. ^ 非与台铁共轨,而是走松山路松山车站
  5. ^ 不是走现在的万芳路而是走木栅路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台北更獨 /南綠北藍 另有真相. 自由时报. [2016-01-10]. 
  2. ^ 北藍南綠的政治版圖 (PDF). [2016-01-10]. 
  3. ^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高雄學2.0」打造高雄的下一個百年. 远见杂志 - 前进的动力. 2017-10-11 [2017-11-03] (中文). 
  4. ^ 曾一豪; 赖宛靖. 吳敦義,為什麼. Taipei: 希代. 1998. ISBN 957-811-262-9 (中文). 高雄市长任内,他依然秉持着一向的正义感,炮轰中央“重北轻南”的政策,频频为高雄人叫屈。短短几年,他就为港都居民争取到数十年来都争不到的福祉,因而被喻为“南台湾建设的火车头”或“唤醒南部意识抬头的领航人”。 
  5. ^ 5.0 5.1 5.2 名家專欄《姚人多專欄》弱智的台北媒體是高雄人的悲哀. 南方快报:属于全体台湾派所共有的网络媒体. [2017-11-08] (中文). 
  6. ^ 6.0 6.1 6.2 6.3 6.4 一票之差!大林電廠擴建案 通過2機組.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 2009-07-30 [2017-11-12] (中文). 
  7. ^ 【封面故事】高雄石化业的前世今生
  8. ^ 我門爭的只是公平而已. 远见杂志. 1998年7月号.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website=) (帮助); |volume=被忽略 (帮助);
  9. ^ 那高山林立的地方. Google Books. [2017-11-03]. 
  10. ^ 10.0 10.1 谢明彧. 馬英九:蔡習會不是不可能 若蔡總統回到17年前立場 - 雜誌. 杂志. 2017-11-03 [2017-11-03] (中文). 
  11. ^ 11.0 11.1 郑琪芳. 明年統籌分配稅款 北市417億最多 - 財經.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9-24 [2017-11-03] (中文).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杨正海. 酸陳菊舉債高 議員反酸柯文哲:市長高度縮水 - 大台北 - 地方. 联合新闻网. 2017-11-03 [2017-11-03] (中文). 
  13. ^ 林冠任. 立院、總統府南遷只是假議題──台灣真正的問題是重北輕南、資源分配不均. BuzzOrange. 2016-01-19 [2017-11-03] (中文). 
  14. ^ 黄旭磊. 平平出國玩得多花5千高鐵錢 南部人這麼說…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2-22 [2017-11-03] (中文). 
  15. ^ 欧迪民. 自由廣場》錢坑也重北輕南. 自由电子报 自由评论网. 2017-01-22 [2017-11-03] (中文). 
  16. ^ 地方政府间建立策略性伙伴关系之研究: 以台北市及其邻近县市为例*
  17. ^ 林洁玲. 中央統籌款 估明年發135億超徵紅包 - 政治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10-09 [2017-11-04] (中文). 
  18. ^ 18.0 18.1 北市舉債腰斬 蔡正元:行政院裡一群Bumbler - ETtoday政治. ETtoday新闻云. 2012-11-24 [2017-12-20] (中文). 
  19. ^ 前高市副市長林永堅 : 吳敦義應反轉重北輕南政策. 新头壳 Newtalk. 1970-01-01 [2017-11-03] (中文). 
  20. ^ [1]
  21. ^ [2]
  22. ^ 吳敦義的第一課. NOWnews 今日新闻. 2009-09-13 [2017-11-03] (中文). 
  23. ^ 国民党应有全盘规划的大战略
  24. ^ [3]
  25. ^ 蔡英文:重返執政將南北均衡帶動南部經濟發展 - 即時新聞 - 20150515 - 蘋果日報. 苹果日报. 2015-05-15 [2017-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Oct 2017) (中文). 
  26. ^ 高雄女兒怒了!沈春華轟:政府重北輕南釀禍 - 即時新聞 - 20140805 - 蘋果日報. 苹果日报. 2014-08-05 [2017-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Oct 2017 06:38:04 GMT.) (中文).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编辑小菜. 屏東機車數量全國第一 潘孟安:中央長期重北輕南交通不便-小鎮資訊掌握屏東資訊. 小镇资讯掌握屏东资讯. 2017-06-25 [2017-11-03] (中文). 
  28. ^ 李登辉. 慈悲與寬容. I-Mei Multimedia e-Content Production & Marketing Co., Ltd., 2002. : 54. 
  29. ^ 2012-02-16.联合报.A5.话题.记者李光仪、陈洛薇╱专访
  30. ^ 杨濡嘉. 閣揆談遷都 陳其邁主張首都遷高雄且先遷5部會 - 政治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11-07 [2017-11-08] (中文). 行政院长赖清德10月初在立院答询时提到迁都问题,立委陈其迈今天在脸书PO文表达“大南方观点”的迁都主张,希望迁都高雄,以改善南北差距,并体现政府重视区域治理与均衡发展的行动。 陈其迈表示,中央长年政经发展过度集中北部,导致人口不断往北移;根据内政部今年9月最新人口统计台北、新北、基隆目前已承载超过703万9000人,近3分之1人口集中在面积2457平方公里的台北盆地内,造成交通拥挤、房价及物价高涨等问题,分散首都机能和人口即有其必要性与急切性。 他说,新西兰1864年将首都从第一大城奥克兰迁往北岛的第二大城威灵顿;澳大利亚1927年将首都从墨尔本迁往堪培拉;巴西1960年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到内陆的巴西利亚,都是国土均衡发展整体考量而迁都。 陈其迈指出,高雄港和亚太五大港口─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马尼拉平均航程相比最短,高雄具有海空国际双港和轻轨、台铁、捷运、高铁,迁都高雄更可以透过新南向,达成前进东南亚的布局。 他强调,大高雄面积2952平方公里,城乡机能皆具,有航太零件、螺丝、游艇、半导体、封装测试等世界一级产业,加上石化、钢铁、船舶、机械、国防等台湾关键产业的总部逐渐落脚南台湾,迁都高雄将可以加速高雄转型为台湾第二个经济与知识科技运筹中心。 陈其迈认为,政府需要一个从大南方观点出发的国家整体发展规划,迁都高雄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他主迁都之前,可先把经济部、劳动部、环保署、交通部、农委会等重要部会优先南迁,尤其二级单位水利署、农粮署、渔业署等都以南部地区为业务大宗,更应贴近地方,优先搬迁。  参数|quote=值左起第88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31. ^ 赖清德主张迁都 陈芳明:国民党重北轻南害的
  32. ^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02504 赖清德主张迁都 陈芳明:国民党重北轻南害的 ]
  33. ^ 驳天龙、地鼠 竹县“客家牛”盼中央实质支持地方 2017/04/19 19:58
  34. ^ 王俊忠. 國民黨重北輕南? 詹啟賢:選南部人當黨主席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4-30 [2017-11-08] (中文). 
  35. ^ 曾薏𬞟. 中南3都 齊轟重北輕南. 中时电子报. 2017-07-19 [2017-11-12] (中文). 
  36. ^ 36.0 36.1 36.2 曾雪蒨. 六都平均薪資墊底 台中市連離島都輸. 苹果日报. 2017-05-16 [2017-11-12] (中文). 
  37. ^ 江揆:全力扭轉重北輕南. Yahoo奇摩新闻. [2017-11-13] (中文).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赤兰. 自由開講》柯市長,請正視台灣長期南北資源不均的代價. 自由电子报 自由评论网. 2017-11-09 [2017-11-11] (中文). 
  39. ^ 39.0 39.1 王时齐. 王時齊/若「前瞻」不叫前瞻,是否就能有便捷的日常? - 王時齊專欄 - 王時齊專欄. ETtoday新闻云. 2017-06-29 [2017-11-12] (中文). 
  40. ^ [4]
  41. ^ 中國對台統戰新招 :一代一線、藍綠有別.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7-18 [2017-12-11] (中文). 
  42. ^ 太陽花效應 中國對台布局「聚焦青少年」 - 國際.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5-01-28 [2017-12-11] (中文). 
  43. ^ 太陽花學運 改變兩岸關係發展.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06-28 [2017-12-11] (中文). 
  44. ^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new outlook
  45. ^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花學運發酵,影響中共對台政策 - 遠見雜誌. 远见杂志 - 前进的动力. 2017-08-10 [2017-12-11] (中文). 
  46. ^ 吴旻洲. 憂太陽花再開-中共對台工作聚焦青年. 台湾大纪元. 2015-01-29 [2017-12-11] (中文). 
  47. ^ 李英明、高順德 - 大陸對台「三中一青」政策之觀察評析 - 公共政策的理性思辯與對話平台!.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2017-12-11] (中文). 
  48. ^ 郭至君 杨犇尧. 林富男:台灣陸客自由行須達每日五千人. 中国评论新闻. 2013-11-29 [2017-11-13] (中文). 
  49. ^ 49.0 49.1 程启峰. 平衡南北 江揆:跨部會推動. Yahoo奇摩新闻. [2017-11-08] (中文). 
  50. ^ 50.0 50.1 那些年,我们参与的失败
  51. ^ 51.0 51.1 51.2 冷眼集/管線地方管?埋爭議地雷. 联合新闻网. 2014.08.04. 
  52. ^ 政府管不動 六輕變大怪獸. 商业周刊. 2010-06-28, (1179). 
  53. ^ 李知了. 憶起陳定南與王永慶的六輕石化大戰. [HI-ON]鲸鱼网站. 2014-08-10 [2016-10-03]. 
  54. ^ 李知了. 憶起陳定南與王永慶的六輕石化大戰. [HI-ON]鲸鱼网站. 2014-08-10 [2016-10-03]. 
  55. ^ 张朝欣. 麥寮人的六輕 財神還是瘟神. 中时电子报. 2016-08-29 [2016-09-23]. 
  56. ^ 雲林窮得像非洲? 蘇治芬:盼林全擬「國家級脫貧策略」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04-17 [2017-11-12] (中文). 
  57. ^ [5]
  58. ^ 台湾40年癌症地图:台北是健康了,但中彰云嘉却变成“重癌乡症”
  59. ^ 这是最新的全癌症死亡率分布地图(1972-2011)。大家可以看到中云嘉持续恶化中。图上为年龄标准化后之死亡率。感谢廖勇柏教授的𢑥整。
  60. ^ 60.00 60.01 60.02 60.03 60.04 60.05 60.06 60.07 60.08 60.09 一票之差!大林電廠擴建案 通過2機組.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 2009-07-30 [2017-11-12] (中文). 
  61. ^ 61.0 61.1 Taichung. CARMA - Carbon Monitoring for Action. [2009-07-10]. 
  62. ^ 62.0 62.1 62.2 洪敬浤. 藍委批空汙 林佳龍:過去3年做到30年沒做的事 - 中彰投 - 地方. 联合新闻网. 2017-11-02 [2017-11-13] (中文). 
  63. ^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資訊揭露. 欢迎光临台湾电力公司万维网站~诚信、关怀、服务、成长. 2012-10-24 [2017-11-11] (中文). 
  64. ^ 64.0 64.1 64.2 美麗經濟學 讓人民樂在高雄|天下雜誌. 天下杂志. 2011-04-13 [2017-11-08] (中文). 
  65. ^ 台電大林廠擴建 陳菊震怒. 苹果日报. 2009-06-06 [2017-11-08] (中文). 
  66. ^ 台電大林廠仍用生媒發電 陳菊:絕不接受 - 大紀元. 大纪元. 2009-06-05 [2017-11-08] (中文). 
  67. ^ 67.0 67.1 67.2 〈南部〉大林電廠擴建決議 陳菊︰無法接受 -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09-06-06 [2017-11-08] (中文). 
  68. ^ 中央有計劃減碳,不能以偏槪全. 环保新闻专区行动版. 2009-07-07 [2017-11-11] (中文). 
  69. ^ 中央有計劃減碳,不能以偏槪全. [环保新闻专区]. 2009-07-07 [2017-11-12] (中文). 台电提出彰滨工业区火力电厂案时,环保署成立“台电电厂整体CO2排放减量计划”的“专家会议”。大林案CO2排放增量并入台电整体排放的专家会议考量。大林案改建四座机组后,每年增加一千万公吨CO2排放,确是事实。台电大林案环说书定稿本,必须陈述所有电厂整体减量的具体做法,承诺自台电其他电厂减量来交换,或购买国内外碳权,抵销大林电厂增加的排放,至符合我国依马总统减碳宣示所订及联合国强制减量的目标及期程。 
  70. ^ 中央有計劃減碳,不能以偏槪全. [环保新闻专区]. 2009-07-07 [2017-11-12] (中文). 地方政府就其辖境内电厂改建,不适合以增加的CO2排放,做为抗争与责难中央的议题。 
  71. ^ 赵既昌. 美援的運用. 台北市: 联经出版. 1985年: 页161. 
  72. ^ 南火60周年城市觀光新亮點 電力展示館3D多媒體啟用. 台湾电力公司. 2015-10-30 [2016-06-06]. 
  73. ^ 中央有計劃減碳,不能以偏槪全. [环保新闻专区]. 2009-07-07 [2017-11-12] (中文). 激怒南部人的原因,完全是由于台北重北轻南的心态,加上环保署不曾严格把关,让台电再三玩弄环保政策,以致历经四次专案小组审查会议做出的结论,竟然在马英九上台后的第二十天,就在环保署长沈世宏操纵下,又要专案小组再审大林电厂更新改建计划;然后,在专家审查会议都没有共识的情况下,环保署又召开第五次专案小组审查会议,竟然如同地球公民协会事先所预料般,果然在世界环境日闯关成功,高雄市境内极可能会出现更大污染量的电厂。 
  74. ^ 74.0 74.1 董俞佳、林佩均、张明慧. PM2.5災區 南部人幾乎每天吸髒空氣 - 全國反空汙遊行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02-20 [2017-11-11] (中文). 
  75. ^ 文/生活中心. 【民報】不只重北輕南 連空氣也「北藍南黑」?反空汙忍無可忍 台中高雄大遊行!. 民报 Taiwan People News. 2017-02-19 [2017-11-12] (中文). 
  76. ^ 《康健》空污致敏地圖首度曝光 3縣市成重災區|天下雜誌. 天下杂志. 2017-11-29 [2017-12-03] (中文). 
  77. ^ 郑朝阳. 聯合筆記/一個台灣,兩種天空 - 民意論壇 - 評論. 联合新闻网. 2017-11-08 [2017-11-08] (中文). 昨天立冬,北部飙高温,对中南部人则是个难忘的“霾害日”,当网友把台北的蓝天白云和中部灰濛濛的照片放在一起,映照一个台湾、两种天空的怪现象,令人担心这难道是台湾秋冬的日常? 昨天从桃园以南空气质量一路恶化,一早就有人在脸书求解“这是雾还是霾?”教人想起中国大陆纪录片“穹顶之下”导演柴静最初的疑惑;十几年前北京机场因能见度太差、飞机无法起降,人们原以为是雾,其实是霾。 小时候的记忆,嘉南平原冬季的清晨常有一阵雾,太阳出来后就逐渐散去,这阵雾像是迎接朝阳普照大地的仪式,印象中是浪漫的。 昨天清晨,高雄小港骑机车上班的民众眼前也是一片雾茫茫,大家戴上口罩,连汽机车都开亮头灯,有人甚至打开双黄灯警示防追撞。太阳出来后,“雾”没散去,很多人知道这是空污的霾,而且是近几年最严重的一次,心中充满无奈。 网友的搞笑让人啼笑皆非。哥哥收到住小港的弟弟传来的霾害照片,形容犹如被困在霾里,问网友“要怎么救我弟?”监测数据显示,这两天台北空品AQI数字顶多二、三十,高雄各测站则飙破一百五十,南北相差五倍以上,一个国家、两个世界,网友狠酸“人体空气清净机登场,吸好吸满啰”。 这是不争的事实,台湾越往南走,PM 2.5平均浓度离国家标准就越远;对照内政部统计二○一六年国人平均寿命,从台北八十三点三六岁、台中八十点一一岁到高雄的七十八点九岁一路走低。影响寿命长短原因复杂,但空品恶化不改善,只会雪上加霜。 专家预言,未来五、六年内台湾空品还会继续恶化,主因是为了实现“非核家园”,要增加燃煤发电取代核电和还没跟上的绿能;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太慢,众多工厂的燃煤及烧重油锅炉还无法改烧天然气。 根本问题难解,面对空污阴霾不散,政府能做的就是治标不治本的表面工夫,例如要求火力电厂降载减污,但未来更多的火力发电要如何面对?即使是修空污法迎战,也被批评未触及问题核心。依此看来,台湾人面临用电安全和空污总量管制的严重冲突,无疑要续当空污的环境难民。 呼吸是基本人权,空污也势将成为政治角力新战场,政府要如何为台湾人争这口“气”?是环境正义,也是责任。  参数|quote=值左起第86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78. ^ 政府管不動 六輕變大怪獸. 商业周刊. 2010-06-28, (1179). 
  79. ^ 简慧珍. 鄰近台中火力發電廠? 彰化逾二成五兒童氣喘 - 綜合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11-07 [2017-11-08] (中文). 彰化县府今年7月率全国之先启用“肺功能筛检专车”,已为2万6262名民众检测,结果逾一成的成人肺功能异常,逾两成五儿童罹患气喘,民众怀疑是因台中火力发电厂紧临彰化县造成。 彰化县卫生局长叶彦伯说,这是第一阶段的筛检统计资料,目前国内没类似大规模筛检,已请教台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及医药专家,均认为彰化县的肺功能筛检数率显示靠近台中火力发电厂的民众肺功能异常率偏高,有必要继续追踪和检查。 县府是运用中火厂协助开发电源基金,添购全国首辆肺功能筛检专车,到回馈区的和美镇、伸港乡、线西乡各社区筛检肺功能,并挑选溪湖、溪州、埔心(低空污乡镇)居民筛检肺功能作对照。 卫生局昨在议员赖清美质询下公布结果,成人肺功能异常率12%,但无法断定是台中火力发电厂污染造成,将结合空污资料使用统计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结论最快明年出炉。 卫生局分析,截至今年9月,和美区3乡镇及相邻的彰化市1万1982名成人、1万4280名儿童完成肺功能筛检,异常率各为12%与26.34%,成人肺功能异常是疑似慢性肺阻塞。  参数|quote=值左起第86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80. ^ 彭宣雅. 「如走進北京城」中南部空氣品質極差 一片霧茫茫 - 生活新聞 - 生活. 联合新闻网. 2017-11-17 [2017-11-19] (中文). 
  81. ^ 81.0 81.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蘋果日報 2017 洪子恩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2. ^ 董俞佳. 高屏空汙「紅害」 電廠降載 - 綜合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11-08 [2017-11-08] (中文). 根据环保署空气质量监测网资料显示,昨桃园以南空气污染严重,因大气扩散不佳,污染物排不出去,高屏地区甚至达“红害”(红色警示,对所有族群不健康);今明两天高屏仍可能有“红害”,环保署呼吁民众减少户外活动,必要时外出应配戴口罩。 
  83. ^ 高雄市空气质量现况>本市污染负荷现况
  84. ^ 空气质量监测网 历年监测资料下载
  85. ^ 85.0 85.1 洪子恩. 2016空氣最差地區 左營156天不良居冠. 苹果日报. 2017-02-01 [2017-11-11] (中文). 
  86. ^ 86.0 86.1 黄旭磊. 少了中油煉油廠 北高雄空品仍是全國最差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4-08 [2017-11-14] (中文). 
  87. ^ 87.0 87.1 李冠霖. 空氣指標400↑會怎樣? 網友:真的無法上班-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好房网. 2017-11-14 [2017-11-14] (中文). 
  88. ^ 88.0 88.1 88.2 记者 吴元熙 / 摄影 赵国瑞 高雄 报导. 工業污染「佔一半」 高雄PM2.5全台最嚴重│TVBS新聞網. TVBS. 2015-04-01 [2017-12-03] (中文). 
  89. ^ 空气质量监测网 历年监测资料下载
  90. ^ 高市抗空污 大眾運輸免費搭3個月 - 焦點.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29 [2017-12-03] (中文). 
  91. ^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李翰林/地球公民基金会主任. 李根政、李翰林:科技業設廠 南部生活陷危機?. 苹果日报. 2017-09-30 [2017-11-14] (中文). 
  92. ^ 江俞庭. 高雄爭取台積電設廠落空 立委爆料是經部害的. 苹果日报. 2017-10-05 [2017-11-14] (中文). 台积电3奈米厂落脚南科,但立委管碧玲今痛批,当初曾建议能源局将高雄兴达电厂由燃煤改成燃气,可释出大量空污抵用量,但经部提给台积电于高雄设厂的空污抵用计划配套却是“洗街每日6.4公里、协助50座燃油锅炉改成天然气锅炉、协助汰换一二期老旧柴油货车”等“有的没的”配套,害高雄错失台积电在高雄投资设厂的机会,要求经济部保证让兴达厂未来改为燃气,以争取台积电2奈米厂落脚高雄。 
  93. ^ 世大运签约 马总统:全力支持 中央社 2012-3-25
  94. ^ 94.0 94.1 中國評論新聞:台北放棄亞運申辦權 陳菊埋怨不早說. 中国评论新闻. 2012-11-07 [2017-08-22] (中文). 
  95. ^ 95.0 95.1 台北放棄亞運主辦權 張其強:全力辦世大運. 中国评论新闻. 2012-11-05 [2017-08-22] (中文). 
  96. ^ 96.0 96.1 亞運競技水準 遠高於世大運.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2-11-05 [2017-08-22] (中文). 
  97. ^ 97.0 97.1 【更新】高爭取2019亞運陳菊:除非中央換黨執政. 苹果日报. 2014-05-27 [2017-08-22] (中文). 
  98. ^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世大運/開幕遭鬧場 林德福:危機處理獲國際肯定. NOWnews、钜亨网新闻中心. 2017/08/21 16:34. 
  99. ^ 99.0 99.1 台灣污染土地大調查第一站:高雄楠梓 我住在全國最大污染場址旁. 报导者. 2017/12/20. 
  100. ^ 100.0 100.1 鲁永明、施鸿基、翁浩然、胡玮芳. 天龍國較地鼠國乾淨 公廁存在城鄉差距. 好房网News. 2017-06-19 [2017-11-08] (中文). 
  101. ^ 101.0 101.1 101.2 101.3 台北好有钱!市府砸70万帮天桥电梯装冷气
  102. ^ 102.0 102.1 102.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捷運白皮書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03. ^ 103.0 103.1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编). 臺北捷運五年大事紀要.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1992: 页1, 16, 86. ISBN 957-00-0430-4 (中文(台湾)). 
  104. ^ 1兆元蓋北捷5線117站 20年來運輸本業還在賠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6-28 [2017-11-13] (中文). 
  105. ^ 范植明. 他山之石-六線齊發 最大錯誤 獅城取經 決先推動木柵線通車. 联合报. 1995-09-26: 第14版. 
  106. ^ 旅運量.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3-03-11 [2017-11-13] (中文). 
  107. ^ 高雄捷运局-营运现况-高雄捷运简介
  108. ^ 高雄捷运公司-使命与愿景-公司缘起
  109. ^ 高捷亏损严重 净值将归零
  110. ^ http://mtbu.kcg.gov.tw/cht/news_content.php?sn=2014020501
  111. ^ 高雄捷运公司-土地开发
  112. ^ 首度盈余!高捷去年赚7400万 暂不全面调薪
  113. ^ 北捷、高捷本业年年亏 靠多角化经营挹注收入
  114. ^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陈熙文. 高捷不夠力?高雄副市長許立明:馬政府時代無作為 - 蔡政府推動前瞻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06-28 [2017-11-12] (中文). 
  115. ^ 周昭平. 吳敦義稱為高雄打底 劉世芳反批是笑話. 苹果日报. 2017-02-21 [2017-11-13] (中文). 
  116. ^ 吴亮仪. 郝:8年還債230億 北市舉債空間增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12-21 [2017-11-13] (中文). 
  117. ^ 117.0 117.1 高捷经营不善?高市副市长怪马英九让台湾发展南北失衡
  118. ^ 車禍傷亡 高雄台中居6都前2名 - 焦點事件 - 社會. 联合新闻网. 2017-11-17 [2017-11-17] (中文). 
  119. ^ 雷光涵. 交通事故死亡人數 台灣是韓國1.5倍、日本3.6倍 - 焦點事件 - 社會. 联合新闻网. [2017-11-17] (中文). 
  120. ^ 聯合報黑白集/對不起這些孩子 - 社論 - 評論. 联合新闻网. 2017-11-16 [2017-11-17] (中文). 
  121. ^ 廢墟裡的少年 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报导者. 2017-12-19. 
  122. ^ 重傷工讀生雪上加霜!彰化火鍋店大火 受傷夫妻提告 - 社會.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17 [2017-11-17] (中文). 
  123. ^ 游振昇. 國小女童被鄰居猥褻性侵 母姐在旁觀看未阻止 - 情慾犯罪 - 社會. 联合新闻网. 2017-11-04 [2017-11-17] (中文). 
  124. ^ 记者李忠宪、张瑞桢、蔡淑媛. 報復女友離家 水電工攜2幼女燒炭 3亡 - 社會.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17 [2017-11-17] (中文). 
  125. ^ 记者李忠宪、张瑞桢. 《感到痛心》二哥︰弟長期家暴自毀家庭 - 社會.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17 [2017-11-17] (中文). 
  126. ^ 蔡淑媛. 《高風險家庭》9次通報 未能阻悲劇 - 社會.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17 [2017-11-17] (中文). 
  127. ^ 127.0 127.1 杨濡嘉. 柯文哲今酸其他縣市債務 4年前曾說「台北不能當天龍國」 - 大台北 - 地方. 联合新闻网. 2017-11-07 [2017-11-13] (中文). 
  128. ^ 施致如. 〈台北都會〉斥資11億 城市博物館聚落動土 -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05-18 [2017-11-13] (中文). 
  129. ^ 高雄市议会第一届第七次临时会 专案报告
  130. ^ 林欣汉. 反駁任內財政不佳 郝龍斌:700億健保我還的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5-07-20 [2017-11-13] (中文). 
  131. ^ 131.0 131.1 康仁俊. 張盛和急溝通公債法 蔡正元:我可能是下一任台北市長.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2-11-23 [2017-11-08] (中文). 
  132. ^ 高雄举债2600亿…陈菊罕见动怒 批柯P耻笑别人没高度
  133. ^ 藍營救世主? 柯P神回覆結盟變藍白拖 不滿遭抹紅 柯P嗆議員什麼假民調都有. 台视. 1980-01-01 [2017-11-03] (中文). 
  134. ^ 林河名. 「員外變土豪!」 管媽:柯P中邪了嗎?. 联合新闻网. 2017-11-03 [2017-11-03] (中文). 
  135. ^ 杨濡嘉. 柯P提高雄舉債2600億 陳菊:他沒有展現高度 - 高屏離島 - 地方. 联合新闻网. 2017-11-03 [2017-11-03] (中文). 
  136. ^ 136.0 136.1 杨濡嘉. 原博館落腳高雄 藍委質疑政治考量 - 高屏離島 - 地方. 联合新闻网. 2017-10-11 [2017-11-04] (中文). 
  137. ^ 黄明裕. 〈南部〉《觀察筆記》高雄人 -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2-09 [2017-11-03] (中文). 
  138. ^ 记者甘芝萁. 馬南部選情告急 吳揆:我在中央一天,定全力發展南台灣.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1-11-15 [2017-11-03] (中文). 
  139. ^ 鲁钢骏. 柯文哲談財政苗栗化 徐耀昌:已減債26億 - 政治. 中央社即时新闻 CNA NEWS. 2017-11-04 [2017-11-04] (中文). 
  140. ^ 2,444亿的“举债建设”,凭什么让高雄市的下一代承担?
  141. ^ 141.0 141.1 141.2 141.3 台湾40年癌症地图:台北是健康了,但中彰云嘉却变成“重癌乡症”
  142. ^ 谢雅柔. 給吳敦義最後一封信 孫大千:國民黨還活著嗎?. 中时电子报. 2017-11-19 [2017-11-19] (中文). 
  143. ^ 看衰自家人? 杜紫宸:丁守中擊敗柯文哲機會小於零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19 [2017-11-19 quote=杜紫宸表示,他认为丁守中即便获得国民党提名,要击败柯文哲的机会,却仍是小于零;理由是因为,“台湾所有选举是由20至40岁的选民决定结果,他们选人不选党”。] (中文). 
  144. ^ 护铁票 蓝委推恢复慰问金
  145. ^ “慰问金”要胁人事长,蓝委:选输你负责!
  146. ^ 146.0 146.1 杨正海. 柯P把「遊民變成遊客」 鍾小平嗆:房價誰賠? - 政治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11-15 [2017-11-15] (中文). 
  147. ^ 曾韦祯. 力保卸任總統禮遇金 王育敏竟扯內閣制日本、新加坡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17 [2017-11-17] (中文). 
  148. ^ 周毓翔、姚志平. 綠提刪官校歌詞「黨旗飛舞」 藍委酸:改民主政體飛舞?. 中时电子报. 2017-10-25 [2017-11-17] (中文). 
  149. ^ 周志豪. 慶富案再燒馬吳?吳敦義:4銀行聯貸是在2016變天後 - 獵雷艦弊案延燒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11-18 [2017-11-19] (中文). 庆富猎雷舰案持续延烧,再传2012年总统大选期间,国民党马吴后援会设在庆富公司。国民党主席吴敦义上午表示,他不清楚这件事,当时他是副总统候选人,造势贵宾一定是地方安排的,这很自然,没什么意外,那时也还没有发生庆富案。 吴敦义强调,庆富案延烧至今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庆富申请联贷资金过程,究竟有没有征信过?猎雷舰24亿元第三期履约款有没有被违法调度?是不是有人进总统府后“就施压了”,这才是关键。 吴敦义更点名,台银等4家银行也是到2016年总统大选揭晓后,才同意加入联贷,“为什么之前不加入?当然是有影响力,因为已经变天”,这是很自然的事。 至于庆富公司董事长陈庆男父子是否参与2012年马吴配后援会运作?吴敦义说,要来参与后援会,几百、上千个人都有,不能就因此与庆富案做联结。  参数|quote=值左起第109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150. ^ 梁珮绮. 敬老金爭議 柯文哲:有發不代表是對的[影] - 重點新聞. 中央社即时新闻 CNA NEWS. 2017-11-19 [2017-11-19] (中文). (中央社记者梁珮绮台北19日电)台北市长柯文哲今天重申,重阳敬老金不该齐头式发放,北市仍有发给中低收入户长者,“目前只有台北市没(统一)发,并不是每个县市都在发,就代表他们是对的”。 柯文哲昨天上午出席“2017首长策励营”,在向台北市政府一级主管致词时提及,台湾各县市发放重阳敬老金是“买票讨好选民”。此番言论引起各县市首长反弹,认为重阳敬老金为对老人的照顾、支持,而非选举或政治考量。 而表态参选明年台北市长选举的国民党前立委丁守中昨也说,若当选就恢复重阳敬老金。 对此,柯文哲重申,无论是何种补贴,政府推行政策时应有引导作用、排富,并予以管制,而非齐头式发钱,台北市仍有发给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长者重阳敬老金新台币1500元。 柯文哲今天下午受邀出席国际扶轮3522地区2017-2018年度扶轮青年领袖成长营筑梦论坛,会后做上述表示。 而他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政府应思考如何做好长照2.0,而非只有发钱,导致延误该做的事,“这是不对的”。 他说,重阳敬老金非法定的奖补助,于法无据,完全是行政命令,“以前有人发,后来就大家一直加码,就愈来愈厉害,就变成今天无法收拾的局面”。 柯文哲说,若今年各县市照样发重阳敬老金,预计全台湾将发送新台币45亿元,再过5年将变成60亿元,因台湾65岁以上人口在未来5年将达总人口的20%。 由于台北市副市长陈景峻表态争取民进党新北市提名,有媒体问及,会不会认为陈景峻应对其表达支持,参选时也要喊出不发重阳敬老金?柯文哲说,陈应思考如何建立新北市老人福利系统,才是实际问题。1061119  参数|quote=值左起第92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151. ^ 赖筱桐. 柯文哲批發敬老金是買票 朱立倫:全台各縣市都在買票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18 [2017-11-19] (中文). 
  152. ^ 152.0 152.1 卫生福利部医事司. 發揮各層級醫院角色功能重振五大科具體策略 (PDF). [2017-03-20]. 
  153. ^ 雷永耀. 台中榮總醫院評鑑經驗分享 (PDF). [2017-03-20]. 
  154. ^ 李树人; 江慧珺; 邓桂芬. 醫院評鑑/11搶9 北區醫學中心上演保位戰. 联合报. 2016-03-02 [2017-03-20]. 
  155. ^ 台湾牙医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偏乡问题最严重
  156. ^ 洪杯葛宜蘭陽明醫學中心? 網友1張圖讓你看懂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5-08-18 [2017-11-08] (中文). 
  157. ^ 20160728公聽會-建議新聞稿.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 2016-07-28. 
  158. ^ 158.0 158.1 吕苡榕. 健保給付制度造成醫療資源分配傾斜.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端传媒. 2017-04-25 [2017-04-25]. 健保给付制度困境令孩童就医难\ 除了诊断的时间受到局限,行为治疗、亲职教育等资源更是少得可怜。医院的亲子团体治疗每一期排队至少要排上四个月到半年才有可能有名额...... 
  159.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苦勞網 2017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0.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Reference to Susan Gau's Facebook post II_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1. ^ 控制狂媽媽愛翻包包 他苦問:我哪裡錯了嗎? - 網搜熱話題 - 社會. 联合新闻网. 2017-11-16 [2017-11-17] (中文). 
  162. ^ 台北田徑場草皮崩壞選手受傷 柯文哲挨批只會做秀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03 [2017-11-03] (中文). 
  163. ^ 吹捧路平专案 郝龙斌:超成功的啦!不输东京、纽约 2014/09/27
  164. ^ 機場競爭力重北輕南? 松山黃金門戶谷底能翻身? 松、桃如何分工? 小港持續再探底?. 公共电视-南部开讲. 2010-06-08 [2017-11-03] (中文). 
  165. ^ 北捷環狀線南北環段預算1378億 12年後通車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09-22 [2017-12-11] (中文). 
  166. ^ 166.0 166.1 166.2 166.3 林思宇. 經費集北部 中南部大學跳腳 - 中央社 - NCKU, 成功大學-新聞中心. title. 2011-04-01 [2017-11-03] (中文). 
  167. ^ 菊營:馬英九拍桌作秀 中央重北輕南沒改變.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0-10-31 [2017-11-08] (中文). 
  168. ^ 陈亦伟. 端政策牛肉 馬蕭發表愛台12建設. 中央社. 2007年11月2日 [2008-10-26]. 
  169. ^ 馬政府為何要將賺錢與工作機會讓給中國. 
  170. ^ 没有回顾哪有“前瞻” 总统爱用特别预算,学者吁检讨前朝计划成败
  171. ^ 高雄市议会举办“高雄南部国际机场”公听会会议纪录
  172. ^ 172.0 172.1 172.2 172.3 黄旭磊. 平平出國玩得多花5千高鐵錢 南部人這麼說…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2-22 [2017-11-13] (中文). 
  173. ^ 张景森算建设金:天龙国过去花的钱是所有地鼠国未来3倍
  174. ^ 六輕 打通台塑成長血脈|天下雜誌. 天下杂志. 2011-04-13 [2017-12-19] (中文). 
  175. ^ 网络上怎么有这么多Bumblers?本人讲台北市只有11.5%的人口 却向中央缴了53.5%的综合所得税就表示台北市民养了半数台湾人口
  176. ^ [https://www.facebook.com/tsaichengyuan/posts/492039214170343 网络上怎么有这么多Bumblers?本人讲台北市只有11.5%的人口 却向中央缴了53.5%的综合所得税就表示台北市民养了半数台湾人口]
  177. ^ 赖映秀. 高雄比台北短命4歲 馬英九:因高雄捷運沒有發揮作用 - ETtoday政治. ETtoday新闻云. 2014-10-08 [2017-11-12] (中文). 
  178. ^ Template:Cite web title=陈菊 饱汉不知饥汉饿的谬论
  179. ^ Storm.mg. 羅智強觀點:這一切,只能怪馬英九太清廉-風傳媒. Storm.mg. 2017-11-02 [2017-11-03] (中文). 
  180. ^ 中时电子报. 《新聞深喉嚨》有罪推定?大巨蛋案為辦李述德 北檢「創新BOT規則」?. 中时电子报. 2017-11-01 [2017-11-03] (中文). 
  181. ^ 高雄巨蛋招標公開透明 盼勿汙名化民間促參. 新头壳 Newtalk. 1970-01-01 [2017-11-03] (中文). 
  182. ^ 賴士葆:花博平均一天花5000萬 遠低於高雄世運的10.5億. NOWnews 今日新闻网. 2010-08-15. 
  183. ^ 183.0 183.1 被當前瞻錯誤示範?管碧玲:別再扭曲高雄捷運! - 前瞻條例重審查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05-08 [2017-11-12] (中文). 
  184. ^ 藍委批高捷「錯誤的建設」 管碧玲批:重北輕南的台北觀點 - 最新評論 - 雲論. ETtoday新闻云. 2017-05-08 [2017-11-12] (中文). 
  185. ^ 台中捷运蓝线通过 预计2028完成联合新闻网,2016-12-22
  186. ^ [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6162 4241亿“前瞻轨道大饼”县市长抢翻天 柯文哲:台湾需要几个捷运公司?]
  187. ^ 187.0 187.1 撰文者陈寗. 6都搶4200億預算蓋捷運》從3個問題看,彰化真的需要捷運! (高雄捷運,彰化捷運,彰化 捷運,彰化捷運路線,台中捷運,彰化蓋捷運,蓋捷運,...) - 時事 - 新聞 - 陳寗的時事咖啡館 - 商周.com. 商业周刊 - 商周.com. 2017-05-24 [2017-11-13] (中文). 
  188. ^ 余晓涵. 原民會宣布 原民博物館落腳高雄澄清湖 - 重點新聞. 中央社即时新闻 CNA NEWS. 2017-09-21 [2017-11-04] (中文). 
  189. ^ 藍委擋原博館擇址高雄 高市府:深感遺憾. 苹果日报. 2017-10-11 [2017-11-04] (中文). 
  190. ^ 大林蒲遷村計劃緣由. 2017-02-12 [2017-05-02]. 
  191. ^ 唐佩君. 楊秋興支持石化專區 解決遷村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4-08-20 [2017-11-14] (中文). 行政院政务委员杨秋兴表示,高雄气爆后管线不回填,但台湾不能没有石化产业,中央正规划高雄石化专区,但同时高雄市政府应解决专区周遭居民迁村事宜。 杨秋兴同时也是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今天接受飞碟电台主持人唐湘龙访问,针对高雄气爆后如何兼顾安全及石化产业发展,提出上述看法。  参数|quote=值左起第83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192. ^ 王淑芬. 設石化專區 大林蒲居民促遷村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4-08-17 [2017-11-14] (中文). 
  193. ^ 谢梅芬. 大林蒲遷村普查一坪換一坪 獲林全院長支持 - 高屏離島 - 地方. 联合新闻网. 2017-08-04 [2017-11-13] (中文). 
  194. ^ 联合新闻网. 看嘸大林蒲遷村普查內容 高市辦6說明會. 即时. [2017-05-02]. 
  195. ^ 195.0 195.1 王荣祥、洪臣宏. 大林蒲污染數十年 林全傾聽…道歉 - 焦點.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11-20 [2017-11-13] (中文). 
  196. ^ 林全為大林蒲空污道歉 中興教授:歷史的一刻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11-19 [2017-11-13] (中文). 
  197. ^ 197.0 197.1 197.2 197.3 陈东豪、罗芋宙. 新新聞-【封面故事】張家祝請辭內幕. new7.com.tw. [2017-11-11] (中文). 
  198. ^ 198.0 198.1 198.2 198.3 项程镇、王荣祥. 總公司南遷才能設管 法部:高雄違法 - 焦點.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5-07-26 [2017-11-08] (中文). 
  199. ^ Huxley. 中央不挺「石化公司總部南遷」政策 高市府:到底要高雄人怎麼做?.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5-07-26 [2017-11-08] (中文). 
  200. ^ 林信男. 中油總部將南遷?經長:留給新政府處理 - ETtoday新聞雲. ETtoday新闻云. 2016-03-21 [2017-11-08] (中文). 
  201. ^ 黄佩君. 中油總部確定南遷 經長:今年先設籍 - 焦點.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06-07 [2017-11-08] (中文). 
  202. ^ 202.0 202.1 李欣芳. 高雄氣爆》一頁公文要19億?綠委批政院刻意修理、冷血無情 - 社會.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08-06 [2017-11-13] (中文). 
  203. ^ 高雄气爆/一纸公文讨19亿?市府:有附件!政院混淆视听
  204. ^ 代位求偿逾百亿 政院:高市府负责
  205. ^ 205.0 205.1 黄诗凯、杨濡嘉. 重建誰出錢? 政院:地方不足 中央再幫. 联合新闻网. 2014.08.05. 
  206. ^ 洪臣宏. 花媽任內完成大林蒲遷村?副市長許立明:不可能完成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10-03 [2017-11-14] (中文). 
  207. ^ 唐佩君. 楊秋興支持石化專區 解決遷村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4-08-20 [2017-11-14] (中文). 
  208. ^ 208.0 208.1 208.2 李晴玳. 反對石化專區進駐家園 小港沿海六里怒吼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4-08-19 [2017-11-14] (中文). 
  209. ^ 曾永權指示經濟部勿搭舞台給高雄市府卸責?國民黨澄清. Yahoo奇摩新闻. [2017-11-11] (中文). 
  210. ^ 210.0 210.1 「高雄氣爆才40幾個」 侯友宜被譙翻. 苹果日报. 2015-07-25 [2017-11-12] (中文). 
  211. ^ 陈郁仁、实习记者 任意行. 高雄氣爆管線誰批准?吳敦義:跟我無關 - 即時新聞 - 20140805 - 蘋果日報. 苹果日报. 2014-08-05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中文). 
  212. ^ 胡治言. 24年前公文曝光吳敦義批准埋管 - 即時新聞 - 20140805 - 蘋果日報. 苹果日报. 2014-08-05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中文). 
  213. ^ 大肚居民問油槽管線在哪 中油:難以提供. 联合新闻网. 2014.08.05. 
  214. ^ 政院动用第二预备金75亿!八仙尘爆、高雄气爆有何不同
  215. ^ 215.0 215.1 文、图/余嘉荣(透南风工作室总编辑). 【民報】【專文】中油關廠承諾跳票 還在呼攏後勁人. 民报 Taiwan People News. 2016-02-03 [2017-11-11] (中文). 
  216. ^ 216.0 216.1 林彦臣. 花媽盼國企南遷 中油總部900個家庭緊張了 - ETtoday地方. ETtoday新闻云. 2016-01-19 [2017-11-08] (中文). 
  217. ^ 中时电子报 吴美观. 舉債破表、發展龜速!陳菊用「這6字」麻痺高雄人. 中时电子报. 2017-11-13 [2017-11-22] (中文). 
  218. ^ 朱蒲青/台北报导. 【民報】郝龍斌批中南部不需要軌道建設 陳菊回嗆「飽漢不知餓漢飢」. 民报 Taiwan People News. 2017-05-10 [2017-08-22] (中文). 
  219. ^ Storm.mg. 郝龍斌稱中南部不需捷運,陳菊痛批:飽漢不知餓漢饑!-風傳媒. Storm.mg. 2017-05-10 [2017-08-22] (中文). 
  220. ^ 談前瞻 張景森開砲郝龍斌:你老爸六年國建也是騙人的 - ETNEWS政治. ETNEWS新闻云. 2017-05-10 [2017-08-22] (中文). 
  221. ^ 221.0 221.1 联合新闻网. 8800億前瞻 郝龍斌批:中南部軌道建設無意義 - 前瞻條例重審查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05-09 [2017-08-22] (中文). 
  222. ^ 廖英哲/教师. 請跳脫天龍國思考 認真對待國家政策. 苹果日报. 2017-05-10 [2017-11-12] (中文). 
  223. ^ 223.0 223.1 「鄉下都拿鋤頭戴斗笠」 藍委:不用蓋捷運!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4-26 [2017-11-12] (中文). 
  224. ^ 環保署長怪新校長鼻子太靈?! 潮寮民眾問:邏輯在哪?. NOWNEWS今日新闻. 2009-01-09 [2009-01-09] (中文(繁体)). 
  225. ^ 以鼻子靈卸責?對曲解事實的報導表達遺憾.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 2009-01-12 [2017-11-11] (中文). 
  226. ^ 沈世宏:六輕十年 雲林人更長命。. 中国时报,备份者立法院万维网. 2010-11-12 [2010-11-12] (中文(繁体)). 
  227. ^ 回應苦勞網及環境資訊中心論壇有關「六輕十年 雲林人更長命?--沈世宏的推論謬誤」乙文. [环保新闻专区]. 2010-12-01 [2017-11-11] (中文). 
  228. ^ 周义朗. 中油轉投資公司爆酬庸鄧振中:予以尊重 - 即時新聞 - 20150309 - 蘋果日報. 苹果日报. 2015-03-09 [2017-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2) (中文). 
  229. ^ 229.0 229.1 229.2 229.3 馬英九為選舉扯高雄人短命 高市府:夭壽話!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10-08 [2017-11-12] (中文). 
  230. ^ 社論 馬英九對高雄的另類「關切」. 自由电子报 自由评论网. 2014-10-10 [2017-11-12] (中文). 
  231. ^ 于则章. 自由開講》馬英九帶給台灣的「劫運」. 自由电子报 自由评论网. 2014-10-12 [2017-11-12] (中文). 
  232. ^ 记者 洪敬浤. 中市/BRT贊成或道歉 藍綠再掀戰. 联合新闻网. 2014.07.29. 台中BRT上路后,引发民进党猛烈批评。台中市长胡志强竞选办公室昨反问民进党对手林佳龙,是否反对“8公里免费公车”与“台中BRT”,还问“高捷亏损谁该负责?”林佳龙团队反击,胡应先解决BRT引起的民怨,再为捷运跳票道歉。胡志强竞选办公室执行长张树森说,BRT上路后,林佳龙质疑“跳票”、“欺骗”,他公开提问林委员,台中8公里免费公车上路后,搭乘人次暴增,许多县市也来考察,林是否不赞成此政策?张树森说,民进党狂批台中BRT,林佳龙是否不赞成兴建BRT?另高雄捷运亏损连连,到底谁该负责? 林团队发言人卓冠廷说,胡市长应先解决台中BRT仓促上路的问题与民怨,不要模糊焦点;当年胡竞选大台中市长,提出“规划七线捷运”政见,胡应该先道歉。林佳龙交通政见后续会推出,现在不随对手阵营起舞。 出处: 胡志强:中央应改变决策机制和态度 - 民生战线  参数|quote=值左起第243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233. ^ 233.0 233.1 233.2 233.3 233.4 馬總統試乘BRT 直誇胡:真厲害. 联合新闻网. 2014.07.27. 总统马英九(左)与台中市长胡志强昨合体搭乘台中快捷巴士,马说“台北市长郝龙斌差胡志强一截”。 图/台中市政府提供 国民党台中市长选情紧绷,总统马英九昨到台中赶场,先试乘BRT快捷巴士,为胡志强拉抬选情,再参加全国青年党工大誓师,抢攻青年选票,大打版图保卫战。 针对绿营锁定交通议题抢攻选票,马总统到台中为胡志强交通政绩背书,试乘BRT快捷巴士时直夸胡“真厉害、我当台北市长也办不到”,并“逆袭”高雄市长陈菊,暗讽高捷使用率低。 马英九说,他在台北市长任内就研究过BRT,这是捷运 (MRT)完成前,用来“热身”的运输系统。大家都想盖捷运,但市民要有大众运输文化,才养得起捷运。 “否则捷运盖得很华丽,用来拍婚纱、办活动,市民仍骑机车回家,就是热身工作没有做好。”暗讽高雄捷运使用率低。 “老胡,你真的有点厉害!”马总统说,台中市获得联合国“宜居城市”殊荣,“这点没办法跟你比,我当台北市长也办不到”。台中大众运输满意度高达九成三,比台北市、新北市都高,“让我高度佩服”。 马英九也称赞台中财政,台中负债五都最低,“我在台北市长任内,负债增加不多,但没有减少,郝市长比我好,减少了一点,但比起老胡还差一截。” 国民党昨并召集全国各乡镇市区级青工会干部在台中誓师,抢攻青年选票。马英九说,青年是国民党根本,年底选举是国民党关键一战,期许各地青工会要担任党的后盾,全力支持。 高雄市长陈菊说,高雄大众运输使用率显著提升,且目前高雄市规划的环状干线公车,正是为轻轨(LRT)养客的措施,期待中央支持高雄。 面对总统连环“赞”,胡志强回说“郝市长做得比我好”。对马总统为胡拉抬选情,把台北市长郝龙斌“拖下水”,台北市政府发言人张其强表示,城市之间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像北市YouBike成功经验,新北、台中与彰化等县市也推出公共自行车系统。 出处: 胡志强:中央应改变决策机制和态度 - 民生战线 - udn城市http://city.udn.com/54543/4299916#ixzz4yFFpQmsr  参数|quote=值左起第47位存在换行符 (帮助);
  234. ^ 施晓光. 拉抬楊秋興 馬英九重砲轟陳菊:不用心、不關心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10-08 [2017-11-12] (中文). 
  235. ^ 张轩哲. 〈中部〉《年花20億》台中公車8公里免費 民批補助過頭 -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4-08-24 [2017-11-12] (中文). 
  236. ^ 记者王鼎钧/台北报导. 馬英九關心高雄遭誤解 國民黨請高雄市府把夭壽話收回去.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4-10-08 [2017-11-12] (中文). 
  237. ^ 237.0 237.1 周志豪. 柯文哲揚言封殺一卡通 郝辦:柯應有擔當承認開放錯誤. 联合新闻网. 2017-10-27 [2017-11-13] (中文). 
  238. ^ 台中已确定在 2019 年举办东亚青年运动会,接下来也希望在高雄举办盛大的国际型赛会。
  239. ^ 2012-01-18.联合报.B3.运动.记者娄靖平╱台北报导
  240. ^ 2012-01-18.联合报.B3.运动.记者娄靖平╱台北报导
  241. ^ 世大运签约 马总统:全力支持 中央社 2012-3-25
  242. ^ 242.0 242.1 242.2 242.3 242.4 周佑政. 張景森批天龍國花錢多 綠委:「地鼠國」心有戚戚焉 - 前瞻基建公聽會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04-17 [2017-11-08] (中文). 
  243. ^ 彭蕙仙. 天龍國與地鼠國的矛盾.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2017-11-08] (中文). 
  244. ^ 台北跟高雄比? 柯文哲:要比阿姆斯特丹、大阪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1-07 [2017-11-13] (中文). 
  245. ^ 杨正海. 不和高雄比市政成績?柯P:北市比大阪、阿姆斯特丹 - 大台北 - 地方. 联合新闻网. 2017-11-07 [2017-11-13] (中文). 
  246. ^ Reducing population
  247. ^ 中和出租套房火警 酿8死1命危[更新
  248. ^ 文:李雪莉、简永达;摄影:林佑恩、余志伟;设计:黄禹禛;共同采访:杨智强;资料整理:陈贞桦. 廢墟裡的少年-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报导者 The Reporter. 2017-10-30. 
  249. ^ 洪雪珍. 給中南部年輕人的忠告:想回鄉?30歲後再說吧 (台北工作,南部工作,想回家,到台北工作,離開家鄉工作,台北 工作,去台北工作,...) - 職場力 - 職場修練 - 非讀BOOK. 商业周刊. 2017-05-24 [2017-12-11] (中文). 
  250. ^ 指考放榜中南部私校慘,有大學出現3位數缺額|天下雜誌. 天下杂志. 2017-08-08 [2017-12-11] (中文). 
  251. ^ 指考缺額 集中中南部私校. 世界新闻网. 2017-08-09 [2017-12-11] (中文).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缺额集中在中南部私校,连老字号私校也都出现逾百名的缺额,缺额出现“南北差距”,有私校校长直言这已是“国土问题”。 
  252. ^ 郭正亮. 名家精選》郭正亮:南部人口流失對民進黨是警訊.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3-01-08 [2017-12-11] (中文). 
  253. ^ 南部人口流失對民進黨的警訊. Yahoo奇摩新闻. [2017-12-11] (中文). 
  254. ^ 台湾前“立委”称民进党将面临“南不抵北”困境. 中国新闻网―梳理天下新闻. 2013-01-14 [2017-12-11] (中文). 
  255. ^ [6]
  256. ^ [7]
  257. ^ 備戰2020東京奧運 國訓中心宿舍新建工程動土. 国家运动训练中心. 2017-02-02 [2017-08-26] (中文). 
  258. ^ 橋梁之美 首都門戶的榮耀地標 (PDF). 但为使扩大内需的效益及早显现,在业.... 
  259. ^ 曾鸿儒、沈继昌. 中山高五楊高架段鑲金 40公里882億 - 焦點.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09-11-22 [2017-11-15] (中文). 
  260. ^ 關懷情、使命感:台灣世曦公司長期投入國內外各級道路興建,從可... (PDF). 各营造厂的施工能量,包括各大钢构厂产能 
  261. ^ 韓國瑜接高市黨部主委 砲轟陳菊重北輕南找藉口. 苹果日报. 2017-09-07 [2017-11-03] (中文). 
  262. ^ 孟祥杰. 故宮分院籌設將於2008年前完成 定位為亞洲博物館. NOWnews. 2003-01-03. 
  263. ^ 熊迺祺. 連戰:故宮遷台中 陳明文:腳涼了. 联合报. 2003-12-23: B1. 
  264. ^ 野岛刚. 两个故宫的离合: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2
  265. ^ 周美惠. 故宮南院 明年才能動工. 联合报. 2006-01-04: C4. 
  26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監察院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67. ^ 凌美雪. 不玩了!安普退出故宮南院設計. 自由时报. 2008-11-26. 
  268. ^ 吴垠慧. 建築公司解約求償故宮南院工程延宕 雪上加霜. 中国时报. 2008-11-27. 
  269. ^ 邵冰如. 故宮南院定調 轉型為花博館. 联合晚报. 2009-03-19: A4. 
  270. ^ 陈宛茜、黄煌权、林新辉. 翠玉白菜變花椰菜?. 联合报. 2009-03-21: A6. 
  271. ^ 江昭伦. 故宮南院「願景館」搬遷爭議 周功鑫:經費遭立法院凍結. 中央广播电台. 2009-08-04. 
  272. ^ 吕妍庭. 故宮不認帳 願景館踢回地方. 中国时报. 2009-08-04. 
  273. ^ 杨国棠. 13怪手牽引 故宮願景館滑向新址. 自由时报. 2009-09-20. 
  27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npm201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75. ^ 故宮計時器故障?不,是馬英九跳票滿1000日!. 三立新闻网. 原文发表日期 [2015年12月30日] (中文(台湾)). 马英九跳票1000日!嘉义县的故宫南院的预定地,出现倒数变“负数”的奇景,原来总统马英九当年竞选总统时,曾开出故宫南院一定在2012年建好的支票,却未能如期兑现,因此县府当初设立的“完工倒数计日器”开始出现了负数,至今(27)日刚好满一千日,计时器遂跑出“马英九总统承诺故宫南院2012年春天完工开馆 -1000天”的新奇画面。 
  276. ^ 促高雄产业转型、发展 陈菊:力争台积电投资高雄
  277. ^ 吴柏纬. 逆轉重北輕南印象 國研院打造南台科研基地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1-05 [2017-11-12] (中文). 
  278. ^ 丰言丰语.谢丰舟 斑马鱼研究会•第一次在浊水溪以南举办•欢迎参加
  279. ^ TVBS. 陳菊:高雄縣市合併後 引資逾6000億│TVBS新聞網. TVBS. 2017-09-13 [2017-11-22] (中文). 
  280. ^ 【影音】「很努力做到最後一天」!陳菊議會詢答爭取第二科學園區. Yahoo奇摩新闻. [2017-11-22] (中文). 
  281. ^ 高市和發產業園區 經發局:估明年初就有廠商營運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0-30 [2017-11-22] (中文). 
  282. ^ 中央社 记者王淑芬. 高雄力爭金融科技創新園區 場址已備妥 - 即時. 经济日报. 2017-11-22 [2017-11-22] (中文). 
  283. ^ 联合新闻网. 成立南部辦公室 府:翻轉重北輕南狀態 - 要聞 - 即時. 即时. 2017-03-10 [2017-11-03] (中文). 
  284. ^ 吴政修. 過去重北輕南 曾旭正:現要提升中南部發展 - 政治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7-09-16 [2017-11-03] (中文). 
  285. ^ 廖禹扬. 華邦電差點被搶走 陳良基:過程滿驚險 - 重點新聞. 中央社即时新闻 CNA NEWS. 2017-11-05 [2017-11-05] (中文). 
  286. ^ 许敏溶. 台積電3奈米廠區 將落腳南科高雄園區. 苹果日报. 2016-12-06 [2017-11-11] (中文). 
  287. ^ 江睿智. 科技部:台積電將投資5000億元 布建新製程 - 財經 - 即時. 即时. 2016-12-06 [2017-11-11] (中文). 
  288. ^ 叶子纲. 陳建仁訪麥寮 蘇治芬請重視HAPs危害 - 生活. 中央社即时新闻 CNA NEWS. 2016-04-18 [2017-11-12] (中文). 
  289. ^ 庄哲权. 國慶煙火在台東 要讓遊客多留1天. 中时电子报. 2017-05-25 [2017-11-15] (中文). 
  290. ^ 花媽再被借將 丁允恭加入政院團隊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0-25 [2017-11-22] (中文). 
  291. ^ 王淑芬. 南向新國門 高雄機場拚擴充能量 - 即時. 经济日报. 2017-10-19 [2017-11-03] (中文). 
  292. ^ 吴政修. 林全宣布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落腳台南新營 - 地方 - 即時. 即时. 2017-02-14 [2017-11-03] (中文). 
  293. ^ 吕雪彗. 中研院南部院區 再爭20億擴規模. 中时电子报. 2017-04-06 [2017-11-03] (中文). 
  294. ^ 294.0 294.1 294.2 294.3 294.4 294.5 294.6 294.7 林上祚. 中研院南部院區將推5大創新研究 廖俊智每天找研究員腦力激盪-風傳媒. storm.mg. 2016-08-05 [2017-11-03] (中文). 
  295. ^ 頂寮大排堤毀淹水 北港元長盼搶修. 中时电子报. 2016-04-18 [2017-11-12] (中文). 
  296. ^ 丘采薇.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 蔡英文要求明年底開工 - 要聞 - 即時. 即时. 2016-11-30 [2017-11-14] (中文). 
  297. ^ 铁路高架化 张花冠:嘉县比嘉市晚1年中国时报,2017-02-14
  298. ^ 等了20多年 嘉义市铁路高架化启动联合新闻网,2017-03-12
  299. ^ 299.0 299.1 庄汉昌. 永康鐵路地下化工程 預計116年完工通車. 华视新闻网. 2017-11-10 [2017-11-13] (中文). 
  300. ^ 王淑芬. 高雄機場南側限高 高市估107年底可解禁 - 生活. 中央社即时新闻 CNA NEWS MOBILE. 2017-10-19 [2017-11-13] (中文). 
  301. ^ 王涵平、吴俊锋. 〈南部〉中研院南部院區 有地有錢有譜 -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06-29 [2017-11-03] (中文). 

来源搜索:"南北差距"”——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南北失衡"”——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重北輕南"”——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國民黨重北輕南"”——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國民黨 重北輕南"”——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台灣區域發展不均"”——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台灣區域發展"”——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報導者 高雄"”——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馬英九 高雄"”——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馬英九 高雄捷運"”——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郝龍斌 台北 動工"”——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年度行政院核定計畫"”——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高雄人口"”——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洪秀柱 宜蘭"”——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洪秀柱 故宮南院"”——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洪秀柱 故宮南 爭議"”——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南北差距 重北輕南"”——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南北城鄉差距"”——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来源搜索:"台北看天下 重北輕南"”——Google:网页新闻学术图书图片;百度:网页新闻学术图片知网工具书JSTOR维基百科图书馆Report

重北轻南 本位主义

外部链接[编辑]

Template:Navbox

Template:台湾海峡两岸主题

Template:Portal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