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册/文字格式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teven Sun在话题“公式中的斜体使用衬线字体”中的最新留言:6天前

修改有关外文粗体的规定

[编辑]
撤回:
再看一遍旧讨论,发现是自己overlook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2日 (三) 03:34 (UTC)回复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现建议废除WP:格式手册/文字格式#粗体“在中文环境中属于非人名的常用简称/缩略写法”条。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1日 (二) 02:44 (UTC)回复

@Sanmosa:建议废除的原因?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日 (二) 03:23 (UTC)回复
WT:格式手册/文字格式/存档一#外文全称的缩略写法字母是否应该单独加粗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1日 (二) 04:28 (UTC)回复
@Sanmosa:那个讨论的重点似乎是“单独加粗”(比如“deoxyribonucleic acid”),这应该按现指引也是不允许的吧?反而如果取消该条,那么连“DNA”也不得加粗了(但该讨论好像未涉及该问题?)。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日 (二) 04:46 (UTC)回复
@自由雨日当时社群扩充解释成前者也允许了,另一方面我现在的想法确实是后者也ban掉。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4月1日 (二) 04:48 (UTC)回复
所以后者也ban掉的原因是?我的观点是:前者应该不允许(不晓得现在是否还存在“扩充解释”的现象?)。至于后者,我不赞成一律ban掉:我一方面确实反对对所有缩略词一律加粗(哪怕有在中文语境直接使用——即不出现中文——的用例);但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在日常语文中极为常用的字母词(例如DNA、CD等)我反对去除粗体。至少在中国大陆,一方面新闻出版界一直在严格限制字母词的使用,但另一方面语文学界主流观点已经接纳部分字母词属于“汉语”——《现代汉语词典》已经收录了部分字母词(尽管当时引起了争议),《中国大百科全书》也将“字母词”定义为“汉语词语”。一般人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CD”用(非字母词的)中文如何表达。对这种已视作汉语的字母词(已极为常用,尤其是已收录入汉语词典的),自然是应当视同“常用的中文名称”,甚至不排除可直接以“CD”而非“激光唱片”为名(如果常用度差距已非常悬殊)。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日 (二) 05:00 (UTC)回复
同问。另外我看不出本条如何允许“deoxyribonucleic acid”的写法。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年4月1日 (二) 09:53 (UTC)回复
@魔琴:--自由雨日🌧️❄️ 2025年4月1日 (二) 05:22 (UTC)回复
(-)反对:就部分常用而未足以作为标题之外文名称保留粗体,可兼顾“使用中文”及“常用名称”等命名原则之精神,且实有益于读者,故除确有滥用情况外,不应予以废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年4月1日 (二) 09:25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讨论通告:进一步详述表示“非英语文本”时的斜体格式规定

[编辑]

WT:格式手册/序言章节 § 提案有与此页面有关之讨论,敬请编者关注。

通告人自由雨日🌧️❄️ 2025年5月10日 (六) 09:18 (UTC)回复

公式中的斜体使用衬线字体

[编辑]

现行条文

公式中的变量符号 变量符号通常使用斜体(E=mc2)。例外的情况包括粗体,或者字母上方带有一个箭头用于表示向量

有些符号总是不用斜体,包括:

提议条文

公式中的变量符号

变量符号通常使用斜体(E = mc2)。例外的情况包括粗体,或者字母上方带有一个箭头用于表示向量

公式可在<math>...</math>中使用LaTeX标记来排版;对于简单的内联公式,可使用{{math}}及其相关模板。这两种方式生成衬线字体,而不同于默认的无衬线字体。这有助于区分I(大写的i)和l(小写的L),其在许多无衬线字体中几乎相同。

对于独立引用的数学变量,可使用{{mvar}},它将以斜体衬线字体呈现。对于数学方程,可使用{{math}}。在{{math}}中的变量使用双引号以使其变为斜体。

  • {{mvar|y}}的值恒为...y的值恒为...
  • {{math|''E'' {{=}} ''mc''<sup>2</sup>}}E = mc2

有些符号不使用斜体,包括:

提案内容参考了英文维基百科Wikipedia:格式手册/数学。--Steven Sun留言2025年6月12日 (四) 03:50 (UTC)回复

7日无新意见, 公示7日,2025年6月26日 (四) 04:27 (UTC)结束。--Steven Sun留言2025年6月19日 (四) 04:27 (UTC)回复
抱歉到公示期才看到。我认为不应该对字体做出规范。衬线体固然便于区分部分符号,但在荧幕上显示效果亦受到不同荧幕分辨率影响,有时候反而因衬线体太细而不易分辨。出于WP:无障碍的需要,我觉得这个修改条文里面对衬线体的“规定”都应改成“建议”,允许他人在条目中继续使用非衬线体。--SuperGrey (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06:53 (UTC)回复
已修改措辞(Special:Diff/87830754),统一所有表述为“可在”或“可使用”。--Steven Sun留言2025年6月19日 (四) 13:36 (UTC) 👍1回复
通过。--Steven Sun留言2025年6月26日 (四) 07:2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