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教宗维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宗
圣维理
Sanctus Silverius PP.
罗马主教
位于城外圣保禄大殿的教宗维理图像
就任536年6月8日
卸任537年3月
前任教宗亚加一世
继任教宗维奇
个人资料
本名Silverius
出生(日期不详)
奥多亚塞王国弗罗西诺内
逝世537年12月2日
东哥德王国帕尔马罗拉岛
圣徒
纪念日6月20日
教宗维理
的教宗敬称
参考敬称教宗阁下
语体敬称教宗阁下
宗教敬称圣父
身后敬称圣人

教宗圣维理拉丁语Sanctus Silverius PP.;?—537年12月2日)自536年6月8日起担任罗马教宗[1],直至537年被东罗马帝国将军贝利撒留废黜,几个月后便去世。他从执事迅速蹿升至教宗之位,恰逢东哥德王国国王狄奥达哈德狄奥多里克大帝的侄子)试图在哥德战争爆发前安插一位亲哥特的教宗候选人。他被废黜受审后被流放到荒凉的帕尔马罗拉岛,并于537年在那里饿死

生平

[编辑]

他是教宗何弥的合法儿子,出生于拉齐奥弗罗西诺内,早于父亲成为神父。维理可能于536年6月8日被祝圣东哥德王国国王狄奥达哈德强迫他当选并祝圣时,他只是个副执事。历史学家杰弗里·理查兹英语Jeffrey Richards认为,维理在成为教宗之前的低地位表明狄奥达哈德国王急于在哥德战争(东罗马-东哥德战争)前夕将一位亲哥特的候选人推上教宗之位,并且“将整个执事职位视为不值得信任的人”。[2]教宗名录》声称,维理的晋升是他从狄奥达哈德国王手中买来的。[3]

536年12月9日,东罗马帝国将军贝利撒留的帝国军队在击败东哥德军队后,罗马市民乃至全意大利终于等到帝国的归来。因此,教宗维理和市民组成的代表团被派往贝利萨留,请他进入罗马,东哥德驻军在民众的敌对情绪下,落荒而逃。自西罗马帝国灭亡60年后,罗马再次回到罗马人的手中。狄奥达哈德的继任者维蒂吉斯国王召集军队,围攻罗马数月,使罗马城陷入饥荒。用理查兹的话来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如同教宗编年史中所能找到的最错综复杂的背叛和两面派之网。关于维理在成为教宗后事态发展,存在著几种不同版本,但他很快就被免职了。”[4]概括起来,所有记载都一致:维理于537年3月被贝利撒留废黜,并在贝利撒留的妻子安东尼娜英语Antonina (wife of Belisarius)的审判下被流放,安东尼娜指控他与东哥德人密谋。[5]贝利撒留和安东尼娜不仅流放了维理,还放逐了多位杰出的元老院议员,其中包括前任皇帝查士丁一世的后裔弗拉维乌斯·马克西姆斯。[6]查士丁尼一世的妻子狄奥多拉皇后随后任命当时在君士坦丁堡担任教宗使节维奇担任教宗。[7]

最详尽的记载出现在迦太基利贝拉图斯英语Liberatus of Carthage的《布告集》(Breviarium)中,他将教宗维奇绘成“一个贪婪奸诈的基督一性论者,他驱逐并几乎谋杀了他的前任”。利贝拉图斯声称,作为被任命为教宗的交换条件,他承诺狄奥多拉皇后将恢复君士坦丁堡前牧首安提穆斯英语Anthimus I of Constantinople的职位。维理被流放到吕基亚帕塔拉,那里的主教请求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维理进行公正的审判。查士丁尼对此感到不安,并下令维理返回罗马接受公正的审判。 [8]然而,当维理返回义大利时,贝利撒留并没有对他进行审判,而是将他交给了教宗维奇。根据《教宗名录》,维奇将维理放逐到荒凉的帕尔马罗拉岛庞廷群岛的一部分),几个月后他在那里饿死了。[9]

《教宗名录》中的记载对维奇也几乎没有什么好感。这本著作认同利伯拉图斯的观点,安提穆斯复辟牧首职位是维理被废黜的原因,但维奇最初被派去劝说维理同意这一点,而不是取代他。维理拒绝了,维奇随后向贝利撒留声称,维理任教宗时曾写信给东哥德国王维蒂吉斯,并提出卖罗马。贝利萨留并不相信这项指控,但维奇找到了假证人作证,并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说服了贝利萨留。维理被贝利萨留传唤到平乔宫廷,在那里他被剥去圣衣,交给维奇将他流放。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对维奇行动中涉及宗教争议的部分只字未提。他写道,教宗维理被指控将罗马出卖给东哥德人。贝利萨留得知此事后,下令废黜他,让他穿上出家人的服装,并流放到希腊。其他几位元老院议员也在同一时间因类似指控被驱逐出罗马。贝利萨留随后任命了维奇为教宗。[10]由于缺乏足够的食物,维理在帕尔马罗拉岛饿死。[11]

理查兹试图将这些不同的记载协调成一个统一的记载。他指出,利伯拉图斯在三章案的高峰期撰写了他的《布告集》,“当时维奇被他的对手视为反基督者,而利伯拉图斯是这些对手中的佼佼者”,而《教宗名录》则取材于同一时期的记载。理查兹认为,一旦这些宗教因素被剔除,就显而易见“整个事件本质上都是政治性的”。[9]他指出,查士丁尼一世消灭东哥德王国收复罗马和义大利半岛的计划“应该尽快更换一位亲东方的教皇。理想的候选人就在君士坦丁堡。据目前所知,维奇执事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主要动机是渴望成为教宗,他并不真正关心是哪个派系把他推上了这个位置。”[9]

译名列表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2. ^ Richards 1979,第128页.
  3. ^ Richards 1979,第133页.
  4. ^ Richards 1979,第129页.
  5. ^ McCabe 1939,第128页.
  6. ^ Geary 2002,第113页.
  7. ^ McCabe 1939,第128–129页.
  8. ^ Duffy 2006,第55页.
  9. ^ 9.0 9.1 9.2 Richards 1979,第132页.
  10. ^ Procopius 1979,第239, [1.5.25]页.
  11. ^ Richards 1979,第130页.


天主教会职衔
前任者:
教宗亚加一世
罗马主教
教宗

536年6月8日-537年
继任者:
教宗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