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4K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4K 是香港一个三合会犯罪组织。其起源可追溯至国民党葛肇煌中将,他于1945年占领了广州洪门帮会“洪发山”的会址,并将其改组为国民党的反共情报机构,命名为“洪发山忠义堂”。国共内战后,该组织迁移至香港,并改名为“14K”,最终发展为一个犯罪组织。[1]

“14K”、“新义安”及“和胜和”被称为三大香港黑帮。[2]

概况

[编辑]

1980年代,14K的成员在全球达200万人。1990年代,势力向中国大陆扩展[3],是全球最大的黑帮之一。现在估算成员人数大约有10至15万人。[2][4]

14K的主要收入源自国际规模的贩毒活动,从中国东南亚进口海洛因鸦片及制作软性毒品走私到全球。[5]经营地下赌博、洗黑钱、贩运军火、操纵卖淫、偷运人蛇、敲诈及身份盗窃等。[6]

除香港及澳门外,14K活跃于中国的广东四川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新疆黑龙江省;另外还有东南亚国家、台湾日本韩国及欧美的华人社区,部分地区更设有联营公司。[7][8][9]

谱系

[编辑]
十四K 谱系表

14K的前身“洪发山忠义堂”创立于广州,由“龙头”领导,并设五名“二路元师”作为核心高层。其下分为“内八堂”,即八个“字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每个字堆由一名堂主负责,堂主之下则各有“红棍”(武斗事务官)与“白纸扇”(文书财务官),采用军统体制,层层管理。1949年后,忠义堂迁至香港,逐渐扩展至超过36个字堆及分会,九十年代后较为活跃的包括“忠”、“孝”、“仁”、“实”、“德”、“勇”、“毅”、“梅”、“剑”、“湃𠫂”及后来在广州创立的“大圈”派系等。[10]

其中,“孝”字堆源于深水埗九江街,被视为正统的龙头直属派系。[11]

14K由葛肇煌及其长子葛志雄为“龙头”统导,但2010年葛志雄逝世后,一直再没有统领组织的承继者,各“字堆”之间的联系更为松散,派系之间经常出现斗争失控情况[8]

人物

[编辑]

命名

[编辑]

14K的“14”是指其发源地广州西关宝华路14号,而“K”就是国民党(Kuomintang)的首字母。另有以下一些江湖传言说法:

  • 一说“K”是指14K的发源地广州Kwang Chow[12]
  • 又有说“K”是指14K迁到香港后的发源地九龙九江街Kowloon- Kiu Kiang Street[13]
  • 又有说“K”是指葛肇煌的葛姓“Kot”
  • 亦有指“14K”是代表“14K金”,即黄金含量=58.5%的合成K金(Karat英语Fineness),14K金比一般的黄金更为坚硬,喻意组织的强大[2]

14K其他别称:
“14号”、“条四”、“孖吉”、“孖七”、“冧把”、“Number”、“中二堂”

历史背景

[编辑]

14K的历史要由其前身“洪门洪发山忠义堂”说起。

二战时期,特务组织“忠义堂”成立

[编辑]

洪门“洪发山”是民国时期广州有规模的三合会,源出于广西的洪门“大洪山”。

1938年,二战期间,大日本帝国占领广州。日军广东特务机关长矢崎勘十将军察觉广东三合会的影响力,因此决定加以利用。他联合汪精卫政权的广东官员郭卫民、李荫南、冯壁峭,吸纳归国的天地会华侨,召收广东洪门帮派成员,成立“洪门五洲华侨总会-西南分会”(简称“西南本部”),替日军搜集情报、维持地方秩序,强迫民工缴交入会费。然而,广东的洪门帮派对于日本势力的介入出现意见分歧,其中“洪发山”部分成员选择秘密参与抗日活动,另一部分成员则加入了“西南本部”。因此“洪发山”的会址在抗战期间被“西南本部”占用了作总部。

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戴笠命令国民革命军第93师营长葛肇煌中将带兵占领了“洪发山”会址,即广州市西关宝华路14号,并公布葛肇煌为广东“洪门”首领(龙头),统领“洪发山”及广东所有洪门成员。他吸纳了“西南本部”两百余干部,又以葛系军兵为核心成员而创立新的“洪门”组织[2],改称“洪发山忠义堂-珠江水-白云香”(或俗称忠义会),目的是利用三合会网络发展成国民党军统以外的情报机构[14][15][16]

战后迁至香港,14K成立

[编辑]

1945-49年,国共内战爆发,葛肇煌任“华南人民反共救国军-粤桂边剿匪总部”总指挥,寇世铭(后来14K的二路元帅)任副总指挥,锺孝仁(后来14K的堂主)任参谋长,向前(后来“新义安”的创办人)任副参谋,并以“洪发山忠义堂”之名在广州展开情治活动,打击共产党势力。由于改变了“洪发山”原本同胞互助帮会的性质,部分正宗“洪发山”元老离开了总会,另立洪门堂口。

1949年,国民党于内战节节败退,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洪发山忠义堂”成员各自奔逃到台湾香港澳门以至东南亚等地。葛肇煌中将带领社团迁移到香港,把许多旧部集合,尊蒋中正元首,开始在香港的反共任务[2]

葛肇煌打算像广州忠义堂一样,统合香港所有洪门。但由于当时香港早已有本土洪门堂口,亦有些刚迁港的洪门派系,他们反对葛肇煌自称正宗洪门龙头,暗指“葛家军”一众只是1945年后的政治产物,并非正统的洪发山帮员,故发生了排斥葛家军事件。但因为葛家军有台湾政府的资金支持,加上原本军人出身的准军队组织力与武装能力,各个堂口人马与葛家军相比之下实力不足,葛肇煌以武力镇压本土洪门堂口,并统合了其他刚刚迁港的洪门派系,将这些非葛家军的堂口设立成分会,葛肇煌成为香港“14K”创帮开山人。[17]

由于葛肇煌的门生盘达生已跟随国民政府军于台北把“洪发山忠义堂”注册为合法社团,故坊间会改称葛家的帮会为“14K”,以作区别。

“14K”传承清朝洪门的各种秘密帮规、仪式、独有的三合会切口诗和文化,加上外来的政治特务背景,因此在香港各个帮会中最具神秘色彩。

忠义堂招牌诗
“龙飞凤舞振家声,招牌一出动天庭;
K金十四为标记,誓保中华享太平。

另有版本:
“龙飞凤舞振家威,招牌一雷响天下;
K金自号为标记,十四正气保中华。

初到香港,龙头逝世

[编辑]

1949年,14K初抵香港后,将总堂口设于深水埗九江街,然而,其势力主要扎根于荃湾东九龙调景岭的临时寮屋区。这些地区是战后大量难民的聚居地,难民人口高达60万人。对于这人生地不熟的新移民而言,加入互助帮会是在治安欠佳的寮屋区中寻求庇护的方式。估计在1950年代初,14K会员已有8万人。[18]

1950年,葛肇煌被港英政治部扣查,指控他从事非法特务活动,被港英政府递解出境。葛肇煌先后居于海南及台湾,并交付“信”字堆的头目暂管帮务,期间“14K”分裂出“洪立仁”和“洪立洁”等分支。到1951年,台湾国民党与港英政府协商后,承诺联合围堵共产党而不挑战港英政权,于是让葛肇煌重回香港。由于“洪发山忠义堂”被港英政府定性为三合会犯罪组织,此后,帮会都改用别称“14K”作正式名号。[19]

14K由龙头葛肇煌创立之初,他一直遏制香港帮员涉足黄、赌、毒等犯罪活动。 然而, 1953年7月葛肇煌因脑充血在香港逝世,长子葛志雄(绰号“太子”)继任第二代龙头后,14K各字堆一时失去秩序,加上帮员聚居在环境挤迫恶劣的寮屋区,欠缺治安管理,各个帮会分支迅速演变为犯罪组织。1953-1955年,亦有很多从“14K”分拆出的地区性小型黑帮,比如:“九子连环”、粉岭的“八大仙”、荃湾的“十八虎”等。

龙头太子大展拳脚

[编辑]

1954年,“粤东帮”准备插旗元朗,但第二代龙头葛志雄(太子)不愿让出元朗地盘,又因深水埗赌档利益与“粤东帮”发生冲突。于是在1955年,葛志雄率领三大“二路元帅”叶素平、陈仲英及陈清华,与旗下300多名刀手,直冲“粤东帮”的石硖尾根据地。兵分多路,以压倒性暴力将他们打败。经此战役,不只赶出了“粤东帮”、扩大地盘,也正式稳固了葛志雄在14K的龙头地位。

双十暴动,名声大噪

[编辑]

1956年,香港右派(亲国民党)工会策划了双十暴动。在“和安乐(水房)”及“14K”的参与下,事态迅速升级为严重的暴力冲突。三合会成员趁机纵火焚车、集体抢劫,甚至杀害市民以制造恐慌,并与亲共派人士发生激烈械斗。事件最终导致约60人丧生,超过300人受伤。1957年,港英政府将14K列为非法三合会组织,并成立了专门对付黑帮活动的反黑组,加强对三合会的侦查与打击。[20] [21]

双十暴动后,港英政府大规模递解14K头目,包括龙头葛志雄及几名二路元帅,他们选择了台湾或澳门作为落脚点。有些人避几年风头便回港,有些14K头目留在澳门创立了堂口“梅”字堆,绩极扩张势力,涉及贩毒和赌业。这批澳门成员被编在“广东反共救国军- 粤中指挥部第十六路军”内,每月领受国民党军饷津贴。直至1964年,十六路军司令程一鸣向中共投诚,国民党始向澳门14K断绝经费。[22]

经历“双十暴动”后,14K更声名大噪。1950年代,其势力已足以与当时香港本土帮派“和字头派系”抗衡。自1960年代起,14K长期稳居全港规模最大的三合会组织。

黑道跨帮派联盟

[编辑]

1950-1960年代,曾出现两个传奇的跨帮派联盟。“黑道十二金钗”及“九龙十八虎

黑道十二金钗”由十二名手段狠辣的女子组成。首领是陈燕,她是14K内八堂“爱”字堆女堂主齐玮文的门生,甚有江湖地位。另外11名女成员分别属于“14K”、“和安乐”、“单义”、“联英社”及“同新和”等组织。她们在九龙城寨土瓜湾湾仔活跃,曾经利用美人计陷害某社团首长,拦截土瓜湾毒枭“盲毛海”夺取毒品,嫁祸其他社团,甚至犯下劫杀案件。成为香港黑帮史的奇特传说。[23]

九龙十八虎”则是由十八位重量级黑帮人物所组成的小集团。集团由“14K”双花红棍陈海为首,联结十七位来自九龙区“14K”、“和安乐”、“东联社”、“和胜和”、“和胜义”、“和义堂”及“同新和”的大哥,成员都是坐馆、揸数或二路之帅,地位极高。这些人烧黄纸结拜成兄弟,彼此承诺祸福与共,团结对外,协调地下黄赌毒产业。震慑九龙区警方与其他的帮会,一时声势浩大,对于未加入的堂口形成巨大压力。然而,最终难敌利益冲突,“十八虎”成员之一“14k”白纸扇“师爷谭”疑因经济利益触犯拜兄“东联社”坐馆“沙皮狗”地盘,被打手痛殴致死,事件震撼当时黑帮圈。警方虽曾介入调查,却因当时社会局势混乱,加上死者朋辈拒绝透露袭击者身份,案件最终不了了之。[24]

慈云山十三太保

[编辑]

1970年代,街童组织“慈云山十三太保”在香港慈云山邨发迹,14K的“二路元帅”陈仲英把“十三太保”纳入为旗下直属门生。他们全盛期活跃于九龙城寨,从事黄赌毒生意。[25]

发展成国际贩毒黑帮

[编辑]

国共内战后,部分国民党军队从云南省撤退至缅甸,当时的缅甸政府力量薄弱,无法全面控制其国土。国民党军占据了的缅甸地区逐渐成为罂粟种植与鸦片生产的中心 -“金三角”地区。14K 成为其盟友在缅甸种植的鸦片的主要分销商。六十年代,以“14K”的马菲士及“和安乐”的陈文超(沙尘超)为首,合作从事香港制毒生意,并将毒品走私运往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各地。[26]

1970年,由“孝”字堆领军,把14K势力由香港扩展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唐人街。控制了荷兰多个城市的中餐馆作毒品转运站。[27]荷兰警方认为,14K在1987年完全掌控了比荷卢三国的海洛因进口。14K从泰国黑帮“飞虎堂”进口毒品原材料,在香港加工提炼成海洛因及兴奋剂后,走私到荷兰,14K堂口被划分为每组七至十人的小型细胞组织,主要在阿姆斯特丹运作,充当毒品转运站,将海洛因运往欧洲其他地区。其中布鲁塞尔安特卫普巴黎成为其重要14K堂口。[28]

14K日本堂口与日本黑道“山下帮”结盟,把海洛因进口到日本。又开始于英国、美国及南非等开发堂口,建立国际走私货品及毒品交易网络。

赴日本跨国复仇

[编辑]

1972年,“14K”走私集团秘密运送一批价值一百七十万元的名牌手表至日本,然而货物抵达后,却遭到当地黑帮“山下帮”以黑吃黑的方式劫走。此事令该走私集团的头目谢二姑大为震怒。谢二姑,原为“爱”字堆女堂主齐璋文的得意门生,为夺回损失并报复对方,她以每人一万五千元的高价,召集十名年轻且身手凶狠的打手,展开一场跨国复仇行动。

这批杀手以游客身份陆续抵达日本,在当地“14K”势力的协助下,成功锁定目标,对参与劫货的“山下帮”成员展开血腥袭击。行动最终造成对方两人身亡、四人重伤,这场跨海复仇亦震动日本黑道及日本警视厅。[29]

渗透至香港电影界

[编辑]

八九十年代,香港黑帮转型从事夜总会的士高、卡拉ok舞厅、贩卖盗版光碟及软性毒品市场。甚至渗透至影视娱乐产业。

1988年,香港14K成员兼武打演员陈惠敏涉藏枪案,警方于其住所搜出手枪及子弹。其妻吴国英承认枪械属于自己,试图顶罪,最终她被判监两年。事发后,陈惠敏一度淡出江湖,转投电影事业。 [30]

1990年4月24日,女演员刘嘉玲遭绑架,失踪三小时后获释。她声称仅被抢劫少量现金及手表,并要求警方撤案。2002年,《东周刊》刊登其遭绑期间的不雅照片,事件引发舆论哗然,演艺界群起声讨,最终导致该杂志停刊。此案背后被指涉及14K成员,但具体详情至今仍未明朗。[31]

1992年,香港著名武打演员成龙的车行公司遭遇黑社会组织14K破坏及抢掠。​事件起因于成龙公开支持反对黑社会暴力的运动,并参与了“全港演艺界抗议影圈暴力行动”游行活动,​反对三合会控制电影拍摄和勒索保护费。怀疑因此激怒了黑帮,导致他们对成龙的公司报复。​[32][33][34]

改革开放,势力分散,各自为政

[编辑]

1980年后,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乘着经济起飞,部分14K头目北上中国发展走私生意,已很少扯上政治议题,台湾中华民国政府当局方面亦停止军饷资助14K。[25][35][36]

到1990-1997年代,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前夕,两大亲国民党三合会“14K”及“新义安”的头目在被中共招安后逐渐转向低调,14K龙头葛志雄专心经营丁屋发展,帮内事务交由各字堆话事人主理,各自为政,部分14K首脑人物害怕1997年后会受政府打压,移居东南亚或欧美设立分会,扩展海外地盘。部分14K成员则开始向中国大陆发展。据2001年统计,香港主要成员约有20万人[37][2] [3],估计2010年时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黑帮之一。[38]

澳门 14K 肆虐

[编辑]

1995年,澳门“和安乐赖东生(绰号水房赖)与“14K梅字堆”尹国驹(绰号崩牙驹)、“14K大圈”谭仁活(绰号四眼牛)及“和胜义”江国良(绰号石岐良)结盟,创办澳门“四联体育会”。共同对抗由“14K湃𠫂”的街市伟及“新义安”联手的外来势力。四联合作一直持续到2010年代。[39][40]

1997年,尹国驹带领的澳门14K与和安乐(水房)出现剧烈厮斗,事件造成14人死亡。事后,和安乐曾一度退出“四联体育会”,“四联”改名为“三联”,并重新划分每个帮会组织在赌场的活动范围。[38][41]

1998年,澳门一个露天咖啡座发生一起一死一伤的事件,死者是一名葡萄牙人,案件被指与14K有关连的枪手有关[38]

1998年5月,当时的葡属澳门政府警察司司长白德安之座驾被炸,尹国驹被指涉案,于第二天高调以涉嫌多宗帮派殴斗、血案、枪击案、恐吓而被捕[42]。1999年,尹国驹被澳门法院裁定以参与黑社会、放高利贷、洗黑钱、拥有军火、非法赌博等罪名成立入狱,并被判刑15年,后经上诉减刑至13年10个月,期间囚禁于澳门监狱(前称路环监狱)内一所高度设防之独立仓[43][44]。同案10人中的另外8人也被判罪名成立,分别需监禁5年半至10年刑期不等[42]

2000年后,由于澳门政府打击黑帮的力度强硬,澳门14K转移到北美多个城市活跃,如美国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加拿大温哥华卡尔加里多伦多,还有澳大利亚悉尼以及英国伦敦[38]

太子逝世,再无龙头

[编辑]

2010年,第二代龙头葛志雄(太子)逝世,其子葛显德为中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不愿意接管帮会。“大哥游”随后接任最高领导人,直至2013年去世。临终前,他将帮务交由“伦敦金教父”刘国安接管,然而刘国安于翌年(2014年)去世,帮内权力真空,派系恩怨复杂,从此也就再没有明确的龙头。帮内分派由“陈惠敏”掌控东部,“立章”管理西南,“华生”负责北部。[45]而香港本土帮务则由“九江街同学会”每月举行会议共同决策。[46]

萧华欲统一14K

[编辑]

2016年,14K头目萧华(又名萧旭成)试图统一14K帮会,并获得台湾洪门“五圣山义衡堂”会长刘会进授予“香港龙头”之职,委任其整编香港洪门帮众。“孝”字堆话事人立章亦支持统一计划,然而,此举遭到陈惠敏、华生及时任“毅”字堆话事人“胡须勇”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计划失败。萧华在香港多次自称为洪门龙头,然而,2017年因自称三合会社团干事被香港警方拘捕并起诉,最终罪名成立。此案引起媒体关注,使其内情广为公众所知。[47][48]

香港14K自视为洪门正统,欲效法台湾洪门使其成为合法组织,但受制于香港法例,几无可能。警方担忧14K统一后势力倍增,引发帮派冲突,影响治安,因此须于其壮大前严密监控并强力打击。

近代事件

[编辑]

天水围“14K”藏械案

[编辑]

2016年8月,警方在天水围一间酒店房间内搜出斧头、伸缩警棍等攻击性武器,当场拘捕一名绰号“狮子”的男子及两名少女。​据悉,“狮子”为14K中层分子,警方相信事件涉及天水围区内“和胜和”及“14K”两帮的私怨,检获的武器疑准备用作械斗。[49]

元朗“7‧21”袭击事件

[编辑]

2019年7月21日,14K被指称参与“7‧21”元朗袭击事件,有组织地手持武器无差别袭击民众以及反修例运动示威者。事件导致45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危殆,警察当天却没有对他们进行拘捕。一年后,累计有61人因涉及袭击事件而被捕,部分参与者有“和胜和”及“14K”黑帮背景。[50] [51][52]事件中,知名有黑帮背景的施袭者之一,是绰号“西瓜佬”的陈志祥,他袭击时任立场新闻女记者何桂蓝的暴行被以影像形式正面拍下,是元朗袭击事件的代表性影像。虽然陈志祥已被香港警方拘捕,但他截至2025年仍未被起诉,原因没有交代。[53][54]

屯门“14k”抢夺“新义安”地盘仇杀案

[编辑]

2020年7月,屯门发生一宗黑帮仇杀事件。21岁新义安成员周家俊(绰号“阿Bee”)在屯门井财街被14K成员驾车撞倒并拖行数十米,最终被辗毙。事件起因于尖东新义安与14K“德”字堆之间的地盘争夺和人事纠纷。警方其后拘捕多名涉案人士,包括尖沙咀新义安的头目。[55]

控制KK园区

[编辑]

2023年,据德国之声记者的调查,缅北诈骗集团的幕后主使为14K老大尹国驹,他也是KK园区实际控制者。报道援引一些消息源称近年来他经由支持中国一带一路计划为中国共产党服务。不过报道也指出中国共产党因KK园区涉诈骗与其撇清关系,并不曾像附近的其它园区一样在一带一路官方报道上提到过它或为它举行过奠基仪式[56][57]

“田鸡东”判刑事件

[编辑]

2023年,14K“德”字堆头目邓励东(绰号“田鸡东”,元朗区议员)因涉嫌威胁放火以抗议警方反黑行动,被判入狱11周。事件还包括六名有黑帮背景的被告:胡学霖(绰号“日本仔”)、张铨汉(绰号“囝囝”)、郭赞财、文冠荣、黄绎维和张允耀。 [58][59]

海外分支

[编辑]

14K 由1960年代起,扩展势力到海外,主要活跃在当地的唐人街及华人社区。

英国

[编辑]

1964年,14K是第一个进入英国的三合会组织,当年英国工党政府鼓励大规模移民,来自香港的移民大量涌入后,其他三合会组织才陆续进入英国。14K主要活跃于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及英格兰北部地区,但在伦敦唐人街也拥有强大势力,曾与对手“和胜和”及福建“蛇头帮”发生地盘争夺战。现时14K是英国境内规模仅次于“和胜和”的第二大三合会组织[60]

2003年6月3日,涉嫌为14K成员的游义和在伦敦唐人街被枪杀,当时警方正在调查其与人口贩运的关联。14K与“和胜和”曾为争夺格拉斯哥的非法产业发生冲突,但两帮也曾在苏格兰合作走私香烟。同年7月,“和胜和”成员在格拉斯哥的 Sauchiehall Street 龙鳯酒楼外持开山刀伏击14K成员,双方因保护费利益纠纷发生激烈冲突。[61] [62]

泰国到欧洲

[编辑]

在1966至1990年代,14K与泰国曼谷黑帮“飞虎堂”及日本“山下帮”结盟成国际贩毒伙伴;他们的主要犯罪活动包括从泰国进口海洛因,并从香港输出兴奋剂到日本及亚洲各地,再转至荷卢三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14K堂口,成员通常分为七至十人的小组,主要驻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作为将海洛因转运至欧洲其他地区的中转站。14K是法国最活跃的三合会之一,并与土耳其、阿尔巴尼亚及尼日利亚的犯罪集团合作进行海洛因交易。[63]

美国

[编辑]

1970年代起,14K在美国的势力遍布纽约加州芝加哥波士顿休斯敦。14K与旧金山的“华青帮”有联系。在波士顿唐人街则发展出“平安帮”,创帮人名叫“Stephen Tse”,江湖绰号“Sky Dragon”,谢氏在抵达美国前则为14K之成员。

美国14K头目Frank Ma,于1980年代非法移民至美国。他的犯罪生涯始于波士顿旧金山,后来定居纽约皇后区,并与“安良堂”及其青年帮派“鬼影帮(Ghost Shadows)”,以及“合胜堂”及其青年帮派“飞龙帮(Flying Dragons)”建立关系。在皇后区,他负责管理海洛因交易、非法赌博、豪车窃盗网、敲诈勒索及偷渡人口。为了保护其犯罪事业,Frank Ma下令进行多起谋杀。1996年,他为了躲避警方追捕逃往中国,后来又返回美国,并于2003年被捕。2010年,他因谋杀与毒品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执法机构将Frank Ma容为“最后一代的亚洲黑帮教父”之一。[64]

加拿大

[编辑]

14K于1976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建立据点,并在1970年代积极在加拿大华裔社区招募新成员,同时也从香港引入人手。1988年,加拿大刑事情报局(CISC)估计,多伦多14K分会约有150名成员,积极参与海洛因贩运、人口走私、盗窃及勒索等犯罪活动。此外,知名的“三哥”犯罪集团由14K及其他三合会组织组成,并与加拿大的“大圈帮”有深厚渊源。
[65][66]

日本

[编辑]

1980年代,14K在日本福冈大阪札幌东京设立分支,每个分支至少拥有1,000名成员。14K在日本涉足伪造信用卡犯罪,并与当地的黑道组织合作,大量输入非法中国移民。

南非

[编辑]

南非,14K旗下的两个派系,考字堆和毅字堆,是南非境内七个活跃的华人犯罪组织之一,在开普敦约翰内斯堡均有势力,主要从事勒索和鲍鱼走私。2000年,非法将鲍鱼出口至香港的估计总收入达3,200万美元。[67]

新西兰

[编辑]

14K于1980年代进入新西兰,是新西兰最强大的亚洲犯罪集团。他们从香港与中国大陆进口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这种化学物质是非法制造甲基安非他命(冰毒)的前驱物,并将其贩售给当地的贩毒帮派“猎头帮(Head Hunters)”与“地狱天使帮(Hells Angels)”。

2008年8月,一群自称14K的人涉嫌在新西兰奥克兰Papatoetoe英语Papatoetoe地区高调地参与绑架一个中国家庭。但在支付赎金之前,人质已被发现[68]

流行文化

[编辑]

2007年11月1日,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在预先知会传媒情况下高调搜查五间本地家居用品店“住好啲”的店铺、货仓及该公司的办公室,检获88件印有“拾肆K”字样的T恤,以及五百多张明信片,拘捕9女8男,包括公司老板、设计师及售货员,涉嫌管有三合会有关物品。但在警方拘捕一事前所售卖的整批物品两个月内均未受到任何投诉[69]。事前亦无相关警告,引起了部分香港创作人士的反感。是次搜查及拘捕行动亦受到部分舆论批评。及后警方在向律政署索取法律意见后,撤销起诉。

2023年电影《风再起时》中亦有影射此黑帮组织,由吴卓羲饰演“十四堂(影射14K)”头目郭兆雄。

注释

[编辑]
  1. ^ 葛肇煌和「十四K」的前世今生(上)-香港商报. www.hkcd.com. [202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5). 
  2. ^ 2.0 2.1 2.2 2.3 2.4 2.5 Frank Shanty, Patit Paban Mishra. Organized Crime: From Trafficking to Terrorism, Volume 1. ABC-CLIO: 68,466. 2007 [2012-10-24]. ISBN 1576073378 (英语). 
  3. ^ 3.0 3.1 Triads. Illuminated Lantern. [2006-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8). 
  4. ^ Davies, Anthony. Deadlink. Asia Week. 1995-08-25 [2006-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27). 
  5. ^ Michael D. Lyman, Gary W. (CON) Potter. Drugs in Society: Causes, Concepts and Control 第6版. Elsevier. 2010: P.312 [2012-10-24]. ISBN 1437744508 (英语). 
  6. ^ Canada's Triad gangs. [201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7). 
  7. ^ Global Crime: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Among Governments and Gangs Alike.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Programme. [2006-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8. ^ 8.0 8.1 Peng Wang. Divide and conquer - Factionalised triad gang spreads its wings :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23. no.11. 2011: P.46-49 (英语). 
  9. ^ Varese, Federico. Mafias on the Move: How Organized Crime Conquers New Territories. 2011 (英语). 
  10. ^ Criminal Division,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February 1988). (PDF). 
  11. ^ Bao, Ying. Qing bang yu Hong men da zhuan : Qing bang yi tiao xian, Hong men yi pian tian. Internet Archive. Taibei Shi : Zhou zhi wen hua shi ye gu fen you xian gong si. 1994. ISBN 978-957-9120-02-9. 
  12. ^ Peter Nepstad. Triads. The Illuminated Lantern. 2001-03-15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8) (英语). 
  13. ^ Triads and organized crime in China. Factsanddetails.com.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2) (英语). 
  14. ^ W. P. Morgan "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p.81. 
  15. ^ 《李我讲古(四)》P136
  16. ^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作者:章盛. 
  17. ^ 《李我讲古(四)》P136
  18. ^ W. P. Morgan "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p.82. 
  19. ^ W. P. Morgan "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p.81. 
  20. ^ 《香港黑社会活动真相》ISBN:9789888549580
  21. ^ 《幫會與華人次文化》. 
  22. ^ 《何鸿燊传》https://archive.org/details/hehongshenzhuans0005zhuc/
  23. ^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不讓鬚眉專美 組成十二金釵 作者:章盛. 
  24. ^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十八黄紙兄弟 因利互相殘殺 作者:章盛. 
  25. ^ 25.0 25.1 James O. Finckenauer. Asian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and Its Impact on the U. S.: Developing a Transnational Crime Research Agenda. DIANE Publishing. 2010 [2012-10-24]. ISBN 1437929222 (英语). 
  26. ^ Schneider, Stephen (2009). Iced: The Story of Organized Crime in Canada (2nd ed.). Toronto: John Wiley & Sons. ISBN 978-0470835005.
  27. ^ Siegel-Rozenblit, Dina. Asian Organized Crime in the European Union (PDF) (报告). European Parliament. 2011 [9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5 August 2023). 
  28.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702205150/http://www.loc.gov/rr/frd/pdf-files/ChineseOrgCrime.pdf
  29. ^ 《靑幫與洪門大傳》香港黑幫 五毒俱全. 
  30. ^ 香港01 陳惠敏突然入紙結婚 當年擂台上45秒K.O日本拳手. 
  31. ^ 王晶爆劉嘉玲綁架案驚人內幕. 
  32. ^ https://www.hk01.com/%E9%9B%BB%E5%BD%B1/725099/%E6%88%90%E9%BE%8D-%E5%91%A8%E6%BD%A4%E7%99%BC%E6%8B%8D%E6%88%B2%E5%89%8D%E8%A6%81%E4%BB%98%E9%BB%91%E5%B9%AB%E4%BF%9D%E8%AD%B7%E8%B2%BB-%E9%87%8D%E6%BA%AB%E6%BC%94%E8%97%9D%E7%95%8C30%E5%B9%B4%E5%89%8D%E5%8F%8D%E9%BB%91%E5%B9%AB%E9%81%8A%E8%A1%8C
  33. ^ https://www.jaynestars.com/news/jackie-chan-triads-fired-bullets-at-me/
  34. ^ https://www.scmp.com/article/342139/jackie-chan-warns-triads-could-scare-film-makers
  35. ^ Jill McGivering. Cracking down on the triads. BBC News. 1999-12-17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6) (英语). 
  36. ^ John J. Flood, Jim McGough. Asian Street Gangs and Organized Crime in Focus:A Rising Threat From the Far East. IPSN.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英语). 
  37. ^ 香港(14號)黑幫曝光成員逾20萬 隻果日報. 2001-05-21 [2012-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38. ^ 38.0 38.1 38.2 38.3 Hannah Kim. The Origin of Asian and Chinese Gangs in Chicago's Chinatown. gangresearch.net.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6) (英语). 
  39. ^ https://www.waou.com.mo/2022/02/17/%E6%BE%B3%E9%96%80%E3%80%8C%E7%96%8A%E7%A2%BC%E4%BB%94%E3%80%8D%E5%BE%80%E4%BA%8B%EF%BC%9A%E9%BB%91%E5%B9%AB%E3%80%81%E6%9A%B4%E5%AF%8C%E3%80%81%E6%B3%A1%E5%A5%B3%E6%98%9F%EF%BC%81
  40. ^ 祥嫂拍檔 水房龍頭刺殺李柱銘. 《壹周刊》. 2009-07-23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41. ^ https://www.macaudata.mo/macaubook/book102/html/01401.htm
  42. ^ 42.0 42.1 澳門江湖人物被重判入獄. BBC中文网. 1999年11月23日 [201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1). 
  43. ^ 監獄長:尹國駒明年12月刑滿. 市民日报. 2011年4月16日 [2012-03-07]. [失效链接]
  44. ^ 監獄長稱尹國駒獄中沒特權. 正报. 2011-04-16 [201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1). 
  45. ^ 黑幫「14K」第三任龍頭. 《维基百科》. 2016-01-29 [2016-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9). 
  46. ^ Chu, Yiu Kong (March 2005). "Hong Kong triads after 1997". Trends in Organized Crime. 8 (3): 5–12. doi:10.1007/s12117-005-1033-9. ISSN 1084-4791. S2CID 144173297.
  47. ^ 黑幫「14K」龍頭. 《成报》. 2016-11-29 [2016-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6). 
  48. ^ 壹週刊 「蕭華」欲統一14K. 
  49. ^ https://www.hk01.com/article/3676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50. ^ 香港01 元朗抄牌辱警 被捕「姑爺偉」曾涉721事件被捕. 
  51. ^ 修例風波:7.21元朗襲擊案警再拘1男 累計61人被捕. 东方日报. 2020-09-09 [2024-11-08] (中文). 
  52. ^ 凌逸德. 【元朗黑夜】黑社會跨幫派聯手搗亂西鐵站 藤條鑲珠賤招毒打市民. 香港01. 2019-07-23 [202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中文). 
  53. ^ 拘11人 和勝和佔多 挺梁振英鄉黑勢力 白衣暴徒起底 江湖猛人鄧志學落網. 成报. 2019-07-24 [2020-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54. ^ 元朗暴力事件警再拘一. 苹果日报 (香港) (苹果日报). 2019-07-25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55. ^ https://www.hk01.com/%E7%AA%81%E7%99%BC/503319/%E5%B1%AF%E9%96%80%E4%BB%87%E6%AE%BA-21%E6%AD%B2%E7%94%B7%E9%81%AD%E8%BB%8A%E6%8B%96%E8%A1%8C%E4%BA%A1-%E8%AD%A6%E5%86%8D%E6%8B%983%E4%BA%BA-%E5%8C%85%E6%8B%AC%E6%96%B0%E7%BE%A9%E5%AE%89%E9%A0%AD%E7%9B%AE?
  56. ^ KK园区: 中国黑帮的残酷诈骗工厂. 德国之声. 2024-01-30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2) (中文(台湾)). 
  57. ^ 緬北電詐倖存者:殘暴KK園區 中國黑幫主使. 联合报. 2024-01-30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31) (中文(台湾)). 
  58. ^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896797/%E8%87%A5%E5%BA%95%E6%8F%AD%E5%85%83%E6%9C%97%E9%BB%91%E5%B9%AB-%E7%94%B0%E9%9B%9E%E6%9D%B1-%E7%AD%893%E4%BA%BA%E5%9B%9A11%E8%87%B324%E5%91%A8-%E5%8A%89%E6%A5%AD%E5%BC%B7%E5%88%B0%E5%BA%AD%E6%97%81%E8%81%BD
  59. ^ https://thewitnesshk.com/%E9%84%A7%E5%8B%B5%E6%9D%B1%E7%AD%89%E8%87%AA%E7%A8%B1%E4%B8%89%E5%90%88%E6%9C%83%E6%88%90%E5%93%A1%E6%A1%88-4%E7%BD%AA%E6%88%90%E8%A2%AB%E5%91%8A%E5%88%A4%E5%9B%9A12%E8%87%B313%E5%91%A8-%E5%8F%A63
  60. ^ Berry-Dee, Christopher. Gangland UK. Kings Road Publishing. 21 September 2009. ISBN 9781843586913 –通过Google Books. 
  61. ^ Lo, Shiu Hing. The Politics of Cross-border Crime in Greater China: Case Studies of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Macao. M.E. Sharpe. 11 August 2009. ISBN 9780765623041 –通过Google Books. 
  62. ^ Walker, Andrew. Triads in Turf War; Battle for control of city. Daily Record. 18 July 2003 –通过Thefreelibrary.com. 
  63. ^ https://trackingterrorism.org/group/14-k-triad/
  64. ^ Feuer, Alan. The Last of the Asian Godfathers. The New York Times. 16 April 2010. 
  65. ^ Douglas, Jeremy. Opinion: Asia has an organized-crime problem. Canada is well placed to help. The Globe and Mail. 28 October 2019. 
  66. ^ Douglas, Jeremy. Parts of Asia are slipping into the hands of organized crime. CNN. November 15, 2018. 
  67. ^ Berry, LaVerle B.; Curtis, Glenn E.; Elan, Seth L.; Hudson, Rexford A.; Kollars, Nina A. Transnational activities of Chinese crime organizations (PDF). Library of Congress. April 2003 [13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7-02).  公有领域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68. ^ Meng-Yee, Carolyne. Xin Xin's family flee over Triad gang threat. 《新西兰先驱报》. 2008-08-17 [201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英语). 
  69. ^ 隔牆有耳:潮Tee明玩拾肆K. 《苹果日报》. 2007年10月31日 [201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2月26日).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