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公樂
「聯公樂」,又稱「單耳」或「單義」,是香港三合會犯罪組織。「四大公司」黑幫聯盟成員。早於1922年創立,曾是香港大型幫派,九十年代後勢力衰退,直至2010年後,「聯公樂」於澳門、將軍澳及鯉魚門仍有勢力。[1]
別稱
[编辑]因為「聯公樂 / 聯樂堂」的「聯」字左側帶有一個「耳」部,因此江湖中人習慣以「單耳」、「單義」或「老單」作為其別稱。此外,也被稱為「碼頭幫」、「東莞幫」或簡稱「公樂」。
歷史
[编辑]「聯樂堂」時期
[编辑]「聯公樂」的前身是「聯樂堂」,是香港黑幫「同樂別墅」的分支。「聯樂堂(單耳)」早於1922年前在港島東區創立,原初為東莞藉碼頭工人組織,部分成員來自舊碼頭幫會「飛龍堂」(活躍於1907-1922)。「聯樂堂」憑藉其碼頭勢力及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港的優勢,從事人口販運及走私香煙、鴉片、黃金等活動,逐步壯大勢力。到了二十至四十年代,從灣仔大佛口至銅鑼灣一帶的海岸地帶,都是「聯樂堂」清一色獨霸地盤。[2]
在1925至1926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因反抗港英政府而發起的罷工罷市,引致社會秩序混亂,而且碼頭貨運業亦大受影響。「聯樂堂」乘機招攬失業人士加入,從事非法活動,擴大幫會。當時由於港島區夜間警力不足,治安不佳,市民不敢輕易外出到公共街喉取用食水,「聯樂堂」便率先向市民提供代挑水服務,每担水勒索港幣一元,(當時的幣值,一元錢可購買白米五十斤),價格昂貴得驚人。隨後,其他幫派如「和利和」、「和合圖」亦紛紛效仿,並從代挑水發展至強迫交易、入屋搶劫,令民眾叫苦無門。三合會更藉機推出「代客購物」的名義,大舉搶掠市面貨品,再轉售予市民,謀取暴利。[3]
1936年,「聯樂堂」脫離「同樂別墅」而自立,擴張成港島區的重要黑幫勢力。
二戰時期 組織搶掠
[编辑]1941年12月9日,二次世界大戰,日軍準備攻佔香港期間,英軍撤退九龍,造成治安真空。九龍區三合會各堂口乘亂搶掠,殺人、姦淫擄掠,號稱「勝利友」。12月11日,港島區的「聯樂堂(單耳)」也密謀參與,他們組織人馬,在上環強迫艇戶渡海至九龍,加入搶劫行列。期間,「聯樂堂」成員在旺角街頭搶掠,騷亂持續三日,直到12月12日日軍佔領九龍後才得以平息。[4][5][6]
「聯公樂」大駒哥領導時期
[编辑]1945年,「聯樂堂」吸納了「東福和」及「致公堂」的成員,成立分支新堂口,改稱為「聯公樂」(聯合東莞致公堂及香港同樂堂) 。創會的坐館為劉榮駒(劉駒),江湖人稱「大駒哥」,是東莞致公堂堂主鄧博文的門生。
大駒哥的叔叔是當時的全港總華探長劉福,因此「聯公樂」在劉福統領的全香港華人便衣警察的包庇下,在1951-1962年壟斷全香港碼頭走私及偷渡生意,又從事多區賭博事業(外圍狗馬、番攤檔、字花檔及大檔)、炒賣黃牛戲票、勒收小販保護費、澳門走私生意,一時勢力得以坐大成大型幫會,會員數目達數萬人。分支有「聯盛」、「聯英樂」及「新單義」。
由1950年代起,「聯公樂(單耳)」跟三個香港幫派結盟,稱為「四大公司派系」。包括:「聯英社(老聯)」、「同字頭(老同)」、「全字頭(尖頂)」。 [7]
1962年劉福退休,呂樂接手總探長一職,警隊轉移勾結「新義安」及「福義興」,因為呂樂之親戚姑丈正是「新義安」時任的龍頭向華炎,而「福義興」則是呂樂的潮汕同鄉幫會,此轉變讓「聯公樂」大受打壓,縮減成中型幫會。於是1963年大駒哥協助呂樂收賄,締結互利關係。讓其在佐敦經營地下賭場業務。[8]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打擊貪腐警員,三合會失去庇護,活動收斂。1976年統計,警方掃黑後,「聯公樂」會員人數約剩10,000人,大幅衰退。[9]
1974-1981年,元老大駒哥為逃避廉政公署追查而移居到加拿大,並在多倫多發展「聯公樂」堂口,經營地下賭業,會員高峰期曾有一千多人。
1985年,大駒哥回港,並與時任坐館馮林帶領幫會進軍澳門賭場業,勢力可見於葡京,主要替何鴻燊管理賭場保安業務。馮林曾擔任「四大公司」聯盟的總坐館(香主)。
香港著名演員及導演鄧光榮曾任「聯公樂」的坐館一職,他是東莞致公堂堂主鄧博文之子。鄧光榮被指認曾參與「黃雀行動」,於1989年六四事件後營救中國民運人士。[10]
直至2010年後,「聯公樂」於澳門、將軍澳及鯉魚門仍有勢力。[11]
參考來源
[编辑]- ^ 葉勇勝. 香港三合會:來歷、堂口與掌故 第五版. 香港. ISBN 9789882193895
- ^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黑幫割據地盤 市民有如魚肉 作者:章盛.
- ^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省港大罷工 黑幫乘時起 作者:章盛.
- ^ 勝利友、日軍、左仔. 香港獨立媒體. 2019-07-30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8).
- ^ 謝永光. 香港淪陷: 日軍攻港十八日戰爭紀實. 商務印書館. 1995.
- ^ 唐海. 香港淪陷記. 1942.
- ^ 《幫會與華人次文化》四大公司派系.
- ^ W. P. Morgan "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p.70.
- ^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堂口」超逾二十 人數有多有寡 作者:章盛.
- ^ 參與黃雀行動 救民運人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1年3月30日蘋果日報
- ^ 《青幫與洪門大傳》 https://archive.org/details/qingbangyuhongme0000baoy/page/n395/mode/2up?q=%E6%BE%B3%E9%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