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義興
福義興是一個香港三合會犯罪組織。約於1835年成立,主要由福建人及潮州籍人士組成。1940-1970年的全盛時期曾是香港第三大黑幫,規模僅次於當時的「14K」及「和安樂(水房)」。[1]「福義興」與「新義安」、「敬義」、「義群」及「萬勝堂」曾結盟為「潮州幫聯盟」。[2]
據2018年西九龍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合併調查,「福義興」現在主要活躍地區包括青衣、荃灣、觀塘、柴灣及鴨脷洲等。[3]

歷史
[编辑]福義興,源出於義興會,義興會最早記載可追溯至1820年,早期是負責為洪門「萬寶山」山主李明良籌措資金的互助組織。[4]至1835年義興會的其中一分支,「福建義興」由福建移師到香港,1886年以「福義興工商總會」名義註冊經商,從事福建到香港的貨物買辦、並替福建同鄉會舉辦盂蘭節慶及慈善活動。
1920年後,香港發展成華南貨物轉口港,福建及潮州的移民到港的勞工增多,「福義興」扎根於深水埗,規模壯大至土瓜灣、九龍城、香港中西區、新界潮汕族群以及離島的長洲及坪洲,漸發展成犯罪集團,幫員約有一萬人,當中只有30%是黑幫活躍分子,另外70%會員則因為工作要求、同鄉會福利及治喪服務而加入,每年交港幣1元會費,「福義興」與「和字頭派系」是香港當時的兩大黑幫。到1930-1940,二戰前夕,已增加至數萬幫員,當時江湖素有「最老福義興,最大和安樂」之說。 [5][6]
協助日軍管理香港
[编辑]1941-1945年,二戰期間,日軍管治香港,遂推動各個三合會成立一個稱為「興亞機構」的組織,協助日軍維持社會秩序、偵查反日本的活動及提供民間情報。當時加入的組織包括:「福義興」、「和安樂(水房)」、「和洪聖」、「和利和」、「同新和」及「全一志」加入。日軍允許「香港興亞機構」成員繼續經營賭檔及販毒,作為對他們合作的回報。組織成員也在日軍的推動下經營賣淫場所,供日軍在香港尋歡作樂。[7] [8]
警黑勾結,包庇黑幫
[编辑]1948年,另一潮州幫「新義安」初由廣州移師到香港,在長洲及南丫島的潮汕太平清醮期間與「福義興」發生衝突,期後演變成械鬥。事件令港英政府把「新義安」列為非法三合會組織,同時亦重點打擊「福義興」。
在二戰結束後,難民湧入香港,警察貪腐、治安欠佳,市民大多會加入幫會尋求庇護,「福義興」亦因召收潮州及福建藉難民而擴大,1950-1958年,「福義興」分拆出分會:「新福義」(活躍於港島東區)及「新義興」(活躍於九龍及新界)、又以「僑港海陸豐慈善會」及「美群僑樂部」等名義註冊公司及團體。福義興總部設於深水埗,主事「龍頭」不是世襲制,定期會提拔「五虎十傑」作分區領導人物。
1960年代,「福義興」、「新義安」及「義群」等潮汕系分支幫派結盟成「潮州幫」,定期選出一個「潮州幫聯盟」的香主,管理聯盟事務。
1962-1967年,呂樂接任香港警務處刑事偵緝處總華探長一職,由於他的叔父正是「新義安」當時的龍頭向華炎,「福義興」是呂樂的潮州同鄉,於是「新義安」和「福義興」在呂樂的警力庇護下,壟斷多區犯罪事業,勢力迅速壯大,成為規模龐大的幫會。為了回報呂樂的庇護,向華炎多次協助呂樂「造馬」破案,主動提供有關敵對幫派「14K」的線索,藉此推動呂樂屢破大案,又協助呂樂收受市民賄款,雙方形成了互惠互利的關係。[9]
獨攬專業製毒市場
[编辑]1970年代,「福義興」及其下的分支「新義興」與泰國金三角黑幫聯手合作,透過泰國供應嗎啡原材料,並運往香港進行加工提煉。由於潮州幫擁有獨特的專業製毒技術,「新義興」遂掌控高純度毒品製造業務,負責將嗎啡磚提煉成AA級海洛英,或進一步加工成低純度海洛英及各類興奮劑,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隨後,經加工的毒品交由「和洪聖」、「和合圖」、「和勝義」等黑幫負責銷售,並利用郵遞或其他秘密渠道,將毒品偷運至海外堂口,最終流入亞洲及歐洲市場,形成一條完整的跨國販毒網絡。[10]
1978年,「福義興」成員馬惜珍,馬惜如兄弟(《東方日報》創辦人)被控經營賭博與毒品走私,棄保潛逃至台灣,後一直被香港政府通緝。[11][12]
近代事件
[编辑]慈雲山肉檔刑毀案
[编辑]2018年7月,慈雲山毓華街的「佳宝」肉檔疑似因商業糾紛遭人淋潑漂白水,導致多名職員及顧客受傷。警方調查後拘捕八名涉案男子,據了解,部分被捕者與福義興有關聯。行兇動機可能與豬肉供應商被拒絕入貨有關,遂尋求黑幫協助「教訓」對方。 [13]
前坐館「富強」設靈
[编辑]2023年1月1日,福義興前坐館、綽號「富強」的吳冠霖在紅磡世界殯儀館設靈。由於其兒子與澳門14K黑幫頭目「崩牙駒」尹國駒的女兒結為親家,警方擔心江湖人士聚集可能引發衝突,特別派出西九龍總區反黑組及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人員到場戒備,並有軍裝警員高調巡邏,現場氣氛緊張。 [14]
跨國販賣人口案
[编辑]2023年2月,「福義興」跨國販賣人口集團的主腦66歲姓趙香港男子,因潛逃泰國遭遣返,被西九龍總區重案組人員於香港國際機場拘捕。一名69歲女主腦「廟街皇后」,涉嫌參與「油麻地廟街禁錮案」,被控「販運他人進入或離開香港」及「販運人口以作賣淫目的」。另外兩名分別35歲姓柯及44歲姓鄔本地女子,被警員於土瓜灣及落馬洲拘捕,據悉,兩名女子均為該犯罪集團成員。[15]
参考资料
[编辑]- ^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堂口」超逾二十 人數有多有寡 作者:章盛.
- ^ 《華僑日報》揭發三合會真面,純屬匪黨集團.
- ^ 《成報》8男被捕涉老牌黑幫福義興.
- ^ 《清幫與洪門大傳》義興會史.
- ^ W. P. Morgan "Triad societies in Hong Kong" p.66.
- ^ 《清幫與洪門大傳》福義興歷史.
- ^ 《幫會與華人次文化》日軍「興亞機構」.
- ^ 《清幫與洪門大傳》福義興二事時期協助日軍。.
- ^ 《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ISBN:9789888549580
- ^ 《清幫與洪門大傳》香港黑幫 五毒俱全.
- ^ 《快報》. 《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追查半月,馬惜如在台已落網,昨移送地檢處羈押》、《馬謂一切販毒勾當實其妾陳淑娟主理,但調查局經詳細研究後認為大馬涉有共犯罪嫌》、《傳馬惜如此次落網是黑吃黑結果,馬經常來往港台長住統一飯店,最近在仁愛路購置洋樓》. 1977-09-11 [2012-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快報》. 《與妻子家人歡渡中秋佳節後,馬奕盛馬煥然叔侄,突告雙雙棄保潛逃》、《馬潛逃前已作巧妙安排,保人先獲付給巨款,東方日報改督印人》、《警方相信馬已逃台,通知國際刑警追緝,大毒案開審距今僅一週,八准保疑犯五名已潛逃》. 1978-09-20 [2012-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ttps://www.singpao.com.hk/index.php?fi=news1&id=76370
- ^ https://www.hk01.com/突發/852780/黑幫福義興前坐館-富強-設靈-崩牙駒親家-o記戒備巡邏防生事?
- ^ 香港01「福義興」跨國販賣人口集團 主腦潛逃泰國遭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