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彭惟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惟成(1577年1月27日—17世纪),元性,号太蒙芹生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五十七都油田乡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彭惟成早年出身县学附学生,以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以《易经》中举人第八十五名[2],二十九年(1601年)会试中式第三十二名[3],联捷三甲进士[4],获授中书舍人,三十六年八月升任刑科给事中[5],坚持代王朱鼐钧必须立嫡,又谈及边防固圉策略,上陈不避权贵,纲纪凛然。很快他到山东负责乡试,巡视京营时勤于校练、裁汰老弱,并上疏加上理学名人刘元卿谥号,未得理会。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彭惟成呈上《法祖交泰录》,有十六目、六十九则,获万历帝嘉纳,又疏奏请编纂建文帝正史、褒扬诸臣死事、定下各人谥号,语言恳切,得人称颂,终于因敢言被中伤回籍;天启年间曾短暂召用为南京礼部主客司郎中,六年(1626年)二月南京大理寺右寺丞[6],不久削夺[7]崇祯初再起用为南京太常寺少卿,不久致仕。有著作《谏垣存稿》流传[1]

家族

[编辑]

曾祖彭兰,祖父彭炳文,仙桃县训导;父亲彭以明,庠生。母亲刘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同治《庐陵县志·卷二十九·人物志》:彭惟成,字元性,号芹生,油田人,祖炳文别有传。惟成登万厯辛丑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力持代王立嫡之议,发防边固圉之策,陈言不避权贵,风裁凛然。寻典试山东,巡视京营,勤校练、汰老弱兵旅,疏奏刘元卿理学儒宗应与谥,不报。三十八年,进《法祖交泰录》,始于敬天,终于推诚,凡十有六目、六十九则,上嘉纳,又疏奏建文诸臣正史应编、死事应褒名、谥应定,语甚恺切,论者称之。卒以敢言为忌者所中回籍,天启中召用,寻削夺;崇祯初起废,授太常寺卿,著有《谏垣存稿》。
  2. ^ 同治《庐陵县志·卷二十二·选举志》:(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举人) 彭惟成 油田人,见进士
  3. ^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进士登科录》:彭惟成 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民籍,县学附学生,治《易经》,字元性,行四,年二十五,正月初十日生。曾祖兰,祖炳文 训导,父以明,母刘氏,永感下,兄健吾 知县、端吾 同科进士,弟惟直、惟发、惟□、惟瞻、惟荩、盆生、芍生、惟相、范生、义生、□生,娶□氏。江西乡试第八十五名,会试第三十二名。
  4. ^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进士履历》:彭惟成,太蒙,易五房,丁丑正月初十日生。庐陵人,甲午八十五名,会三十二名,三甲三名。工部政,授中书,戊申八月授刑科给事中,己酉山东主考,辛亥差巡视京营,壬子管皇城四门,壬子升户科右,本年升户科左,庚申升付建付使,甲寅养病,丁巳京察,辛酉降河南按察司知事,癸亥升南行人左司付,甲子升主客司郎中,丙寅升南大理寺丞,丙寅为民,戊辰起南太常寺少卿,致仕。
  5.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九》:(万历三十六年八月乙亥)刑科给事中彭惟成论劾吏部大选司郎中毛一瓒、尚宝司卿彭遵古各罪状,不报。
  6.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八》:(天启六年二月乙亥)起原任南京礼部郎中彭惟成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
  7.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七十九》:(天启六年十二月甲寅)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彭惟成久依门户著削籍为民仍追夺诰命。
  • 同治《庐陵县志》·卷二十二·选举志
  • 同治《庐陵县志》·卷二十九·人物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九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八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七十九